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10篇

2018-02-13 21: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10篇

  《笛卡尔的错误》是一本由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著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一):心理在哪里?

  与其他人一样,不少心理学专业人士常常会犯如下的错误。在数月前微博上一场关于“抑郁症是否能够预防”的论战中,作为反方代表且得到大量认同的一个回答里有这么一句话:“真正到了抑郁症这个级别,已经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心病心药医,脑子有病就得吃有形的药物来医治。”将脑/神经疾病与心理/精神疾病进行实质性区分的这样一种广泛存在大众和心理学及医学界看法,正是《笛卡尔的错误》一书反复批驳的议题之一。上述说法即笛卡尔二元论的一个翻版。

  而讽刺的是,心理学专业人士或多或少都在学习心理学史时接触过笛卡尔二元论,也知晓其错误。这一著名的“心身问题”最简单的讲法为“心理(或曰意识心智心灵灵魂)是存在于身体之外的”,我们的身体活动是靠机械物理定律运转的,身体却无法思考,我们的思维活动要靠另外一套机制运转,人是由物理的和心理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构成,然后便有了那句“我思故我在”。

  如果现代心理学是以承认或默认笛卡尔二元论作为前提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心理学就还未远离玄学,至多是一门不牢靠的科学。发端于20世纪中期的认知心理学就有着二元论的影子。它将人脑类比成电脑,以信息加工的方式研究心理过程,在时代局限性下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时至今日,心理学教材中对于各种认知过程的讲述还多是一步一步序列加工的路子,早已跟不上神经科学的进展。当我不久前指出心理学导论教材对于记忆存储的讲述太保守时,有人反诘道:要搞心理学研究,神经知识并不是必须的,如果研究课题不涉及大脑活动,为什么需要知道这些?这正是心理学界二元论的传承与体现啊。

  心理与脑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思维活动是建立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之上的。但这样一个论断是否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只要了解了大脑的一切奥秘,就可以完全地了解人类的心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存在“心理”这么一回事儿事实上,一些神经科学家就持有上述看法。遗憾的是,这仍然不过是一种改头换面的二元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科学的发展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现象是大脑活动的反映之后,原有的“心身问题”实际上分化为“心脑问题”和“脑身问题”,只不过后者的“身”指的是除去大脑之外的躯体。对于那些持心脑二元论者而言,心病不是脑病,研究心理学无须了解大脑;对于那些持脑身二元论者而言,要了解心理,只须了解大脑,无须了解躯体。有道是,不同的理解,同样的错误。更不消说,有些人连理解都谈不上,熔两种错误于一炉。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笛卡尔二元论像个幽灵,稍不留神就会被它给蛊惑。这或许是为什么我们明知其错误还容易误入迷途的原因吧。比方说,我自己所做的研究中有关控制感的,在通过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认知任务改变了人的控制感之后,便会发现由此造成人在一系列测试中的结果出现了显著不同。特别是在其中有些测试的性质看上去与控制感风马牛不相及,而我又亲眼目睹了受试者在测试结果上的戏剧变化之后,我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变化?是控制感吗?那么控制感是什么?想着想着就很容易把这样一个由A经X到B的心理过程的中间产物X想成是那脱离大脑和身体之外的无形物,看不见摸不着,难道是奇迹

  在这一点上,心理实验与心理治疗是相通的。对于一个心理实验,我们是用若干操作定义界定了一些概念(因而被称之为构念),比如上述失去控制感的操作定义是受试者在完成一种无法解决的认知任务后达致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我对于控制感是什么的理解不会比一般人更高明,我不知道从神经元到神经回路到神经核团到大脑皮层等等等等这一系列过程及其交互是如何起作用最终让人有了失去控制感的心理状态的,我仅仅是通过外部可量化的行为和操作进行推论而已。

  同样的,对于抑郁症来说,目前科学的发展所做的也只是通过一系列心理和神经测试来界定一个人是否符合抑郁症的标准,这种标准大体是基于临床现象学的。而究竟在患者大脑里发生了怎样的一系列变化造成了这样的症状根本上还是未知的(谁要是知道了,谁就可以坐等诺贝尔奖)。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中间媒介是如此地看不见摸不着,能和笛卡尔想到一块儿去就不足为怪了。但既然我们是做科学而不是搞哲学甚至谈玄学,我们就应该努力让这个幽灵现原形,而不是成了它的奴隶

  拿魔术来做一个类比。想象今年春晚刘谦表演这样一个魔术:离他十米之外的透明桌子上的透明密闭盒子里有一张纸币,然后魔术师念念有词一发功,纸币开始随他的手势移动。与心理实验或心理治疗一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操作A造成了一个变化B,至于其中间媒介X是怎么回事我们看不出来。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恭喜你,你又和笛大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没有已知的科学原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那么一定是在物质世界之外有一个幽灵暗中作祟)。还好绝大部分观众都知道这只是个魔术,于是第二天网上出现了各种破解视频,有人用甲方法复制出了同样的魔术效果,还有乙方法、丙方法,等等。不过魔术师笑而不语,有一点很清楚,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复制了魔术,只要他不揭秘自己的方法,你就永远不知道他到底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就好比对抑郁症的治疗,甲乙丙三人在症状上都表现出抑郁,但其内部机制却不完全相同,这个中间媒介可能是存在个体差异错综复杂、互相作用的一系列神经通路(这里暂不考虑躯体因素),药物疗法可能在其中某些通路上起了作用,心理治疗可能在另外一些通路上起了作用,联合治疗可能作用更多通路,还有可能它们都是通过替代通路起作用,也可能都没有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患者吃药管用,有些患者咨询管用,还有些患者都不管用。但不管有用没用,其背后都是神经活动的变化所致,无形的心理治疗同样是通过有形的方式在起作用。

  说来说去,心理就是这么一个调皮的玩意,往大了想很容易想成脱离躯壳之外的虚无缥缈的什么东西,往小了想很容易把心理还原、简化为神经活动,而无论是想大想小,你实际上都把心理给想没了,因为其本身已不作为物质存在,简直就是你瞎想出来的嘛。心理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这也就回到了作为发问的标题:心理在哪里?

  《笛卡尔的错误》一书正是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身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作者Antonio Damasio基于证据和推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下面,我们便由浅入深来揭示这个答案。首先从一个简单现象入手:你现在正在看这篇文章。即便你走了神,这些文字的图像仍然通过你的眼睛传输到了大脑,并在大脑中形成拓扑性质的表征。这对应的便是二元论中的“脑”。等到你回过神来,你才意识到自己在看这些文字,这对应的便是二元论中的“心”。事实上,你不仅意识到自己在看这些文字,你还意识到自己是用眼睛在看这些文字,这对应的便是二元论中的“身”。简而言之,你在看(脑)是一码事,你意识(心)到自己在看(脑)又是一码事,你意识(心)到自己用眼睛(身)在看(脑)又是另一码事。

  没想明白?确实,由于视觉内容加工本身的重要性,让我们平常已经很难注意到自己的眼睛在观看中的存在感,不过,摘下眼镜你就会注意到了!再引入一个现象:此刻你的手拿着手机(或者握着键盘鼠标)。于是尽管大脑里有一个对手机质地的表征,但早已习惯化的你却注意不到。当你读到这里时,你意识到了对手机的触觉,于是你感受到了手机的质感。不仅如此,你感受到是手(而不是屁股)的接触和运动在感受这种质感。手拿手机这个动作在大脑里形成了两套表征:对手机客体的触觉位于次级躯体感觉皮层,对接触客体的手的感知位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及运动皮层。如果这两套表征不能被你感受到,那么它们没有太多意义。它们不仅要被你感受到,还必须有一个第三方表征(位于皮层下核团)告知你前两方的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你才最终有了手拿手机的整体感受。否则,错误的匹配让你完全有可能产生屁股拿手机的感受。而缺失任何一方,你则无法形成完整的感受。

  以上两个现象属于习以为常的知觉,或许不足以让你重新审视心脑身三者的关系。下面来说情绪。事实上,感受情绪与感受知觉没什么两样。你经历了一场车祸,外部客体(鲜血、尖叫、撞击)在大脑的各个感觉皮层形成相应的拓扑表征,身体状态的变化(血压肌肉、内脏)在躯体感觉皮层及运动皮层形成相应的拓扑表征,第三方表征将以上种种联系在一起,你才最终有了恐惧的感受。那些由于躯体感觉皮层受损而患上疾病失认症(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不能活动)的人,伴随的正是情绪感受的缺陷。于是,当我们形容自己生气时,用“我心里很难受”、“我全身充满怒火”这样的比喻不会比“我脑子气坏掉了”这样的说法更离谱。

  现在,我们要进入心理学研究的皇冠——意识领域了。这是因发现DNA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Francis Crick去世前仍在孜孜以求的大问题。我是谁?我是怎么感受到自我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仍然参照上面的模子。自我同样拥有两套神经表征,一套是与我这一生经历相关的表征,我住在哪里,我喜欢谁,我听什么音乐,等等。当然,只要我还活着,这套表征就还包括我对于未来计划。另一套是我的身体状态的表征,脖子酸,肚子疼,牙痒痒,它保持着实时更新。有了这两套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第三方表征。于是,由被表征的客体、对被表征的客体作出反应的有机体、由于有机体对客体作出反应而产生的变化过程中的自我状态这三者一起,构成了自我感受。

  讲到这里,“心理在哪里”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虽然心理现象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但并不能说心理在脑里。心理源自包括脑和身体在内的整个有机体。如果没有来自身体状态的信息输入,那个“缸中之脑”一定不会产生正常的心理。身体构成了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在脑与身体的互动中,在有机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才有了完整的人。

  有人肯定对这个回答不同意或者不满意。这个回答听上去就好像在说“湖北人在中国”一样无济于事,但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原先“湖北人在湖北”这样一个错误认识,而作者也能给出一个类似“湖北人聚居在湖北,也分布于全国”的回答。我尤其喜欢书中这样一句话:“发展一个心理,实际上就是发展表征。表征进入意识成为表象,可以赋予有机体新的方式来适应环境,而这些都是无法从基因组中预见的。”

  如果我们既不要把心理简化成神经活动,又不要把它泛化成抽象的无形物,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那个独特心理,指的就是表象,而心理过程则是指对表象的操作。什么是表象?当你此刻回忆父母时,他们的容貌举止作为视觉表象、他们的声音作为听觉表象、他们的拥抱作为触觉表象……便一一浮现在你的大脑皮层里,总体上,你通过回忆,在大脑的多个脑区的无数神经表征里“合成”出了两个完整的人。

  再次以简单的视觉为例。从你第一次看到一片风景到再次回忆起这片风景是一个怎样的过程?首先,风景在视觉皮层的拓扑神经表征、眼睛在躯体感觉皮层的神经表征和与此同时在第三方(包括海马体)形成预置表征(dispositional representation),这时你就有了对这片风景的视觉表象。等到你回忆时,首先需要激活预置表征,预置表征相当于一套记录在案的程序代码,有了它的触发,才能重构风景在视觉皮层留下的拓扑神经表征,于是你就有了对这片风景的回忆表象。可以说,我们全部的知识都是由预置表征组成,包括先天知识(如本能)和后天通过经验习得的知识。先天知识不会形成表象(除非它与经验结合),而习得的知识,不论抽象如数学公式,还是具象如变形金刚,都是经过表象这一产物然后得以被我们进行心理操作。

  至此,本书关于“心理”的再认识表述完毕。值得一提的是,如本书副标题所提示的,对于情绪和推理的关系的再认识也是全书的重要议题,对此作者专门提出了“躯体标识器假说”(Somatic Marker Hypothesis)。鉴于这一议题在本书出版以来的20年里已经引发学术深入讨论,故本文不做展开。其实从上文的讨论你就可以推知,既然身体感受广泛参与到了各种心理过程之中,那么被视为人性之光明面的推理和理性也同样脱不了干系。情绪和推理不应被当成分离的两套系统,它们是在一个共同的机制下互相作用。如果下次碰到那些自诩理性的人跟你说他理性地做出了一个全然不受感性影响的决定,你可以一定确定以及肯定地揶揄他一句:“您脑子没病吧?”

  最后,回到本文开头。在我反驳那个错误观点时说过一句话:“心理治疗带来的患者行为和认知层面的改善的根基是生理水平的改变,基因—生理—心理—行为—环境是互相作用而非各行其是。”在读过本书之后,我的认识无疑又向物质水平迈进了一步,“基因—神经—脑—身体—环境—社会/文化”的互相作用,是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新方式。你好,世界!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二):引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直以来,经济学的主流假设是吧“人” 作为“理性人”来思考。现代社会的经济政策基本上是以这个假设为前提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的。同样,在市场营销和和早期的广告领域,“理性人”也是所有理论和实践的前提。然而,最近20年,这个假设随着更多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而被动摇。Damasio这本书横空出世,至少在引起了我所在的市场营销,广告和营销研究领域激起巨大的反响--去年十一月在新加坡和营销专家和学者的研讨会上,这本书被好几位推荐为营销人员必须阅读的著作:情绪/Emotion,而不是理性,是人类大多数决定的基础。因此在品牌营销和品牌沟通,情感诉求其实是最重要的。

  而情绪/Emotion/Feeling则是人脑和全身神经系统感知人身体的综合状态而形成。作者在书的后半部因而对西方子笛卡尔以来的主流思想--精神和肉体二元论进行了颠覆,不仅“我思故我在”要改为“我在故我思”,更重要的是对东方哲学的整体观念的推崇,对精神/意识和身体的不可分性进行了论证,并对西方现代医学的局限进行了反思。

  从下面评论来看,中文译本不出所料的质量不佳。建议读英文原版,Amazon上也就七个英镑。Damasio此后又写了若干本,包括Looking for Spinoza,也强烈推荐。我本人其实先看的Looking for Spinoza,完全没有问题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三):「笛卡尔的错误」

  很幸运,我为这段时间以来的迷思找到了证明和解决方案:Damasio撰写的《笛卡尔的错误》,此书由东南大学外语系毛彩凤老师翻译,并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近一年左右,我一直在思考控制力的问题。最终的结论是,人类不拥有完全意义的自控力。这看上去是一句废话。

  我对有关控制的研究有相当大的爱好,我的工作也是面向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实质就是以接口/传感技术为基础,实现控制任务的一套软硬件机体)。

  机器臂失控会伤人,而人失控不仅伤人亦更伤己。从个人的直观感觉来说,失去控制力,则失去安全感。

  作为一个对控制力有如此执著的人,面对人其实先天就自控力缺失(并无法后天健全)这个结论,是极度有挫败感的。

  大脑是一个完全按照既成机制在运行的组织。我们的所有欲望和感受,感性的理性的生理的心理的,对大脑来说皆是中断,会触发其既有的中断处理程序,类似于水来土掩,这是一个既成的机制。

  可悲的是,我们所谓的自控力,仅仅是隶属于这个机制的。在这个机制下,自控力跟欲望和感受一样,也是等待机制去处理的对象,甚至是一个中断优先级比较低的对象。机制处理这些中断的结果,形成我们最终的具体行为,各中断之间互相影响,优先级亦动态在变。

  这种隶属性,决定了自控力的作用有限,并受到上下左右各方制约。

  以上是我个人的结论。基于此,如何最大化的有效发挥自控力呢?我个人的答案是,要控制自己,除了理性,还需要从各方面对自己实施“坑蒙拐骗”。简单说,就是要把自己当孩子带,对于孩子,有时候你不骗他,他是不会听你的话的。

  关于「笛卡尔的错误」,其官方简介如下:

  “《笛卡尔的错误》将读者带入一次精彩的科学发现之旅。此次旅程从菲尼亚斯·盖奇的悲剧故事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的脑损伤患者。世界上第一流的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的研究表明:情绪和感受的缺失不仅会影响理性,它甚至可以摧毁理性,使明智的决策变得不再可能。

  《笛卡尔的错误》为结束心理和身体两者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认为,理性决策并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还需要情绪与感受的支持。此外,他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情绪的本质进行了诠释:它是对我们身体状态的直接观察,是身体和以生存为目的的身体调节之间的联接,同时还是身体和意识之间的联接。本书思想富于智慧,文字优美,它改变了我们关于心理和身体两者关系的观点。”

  这本书,实际上是东南大学前校长,教育部前副部长,工程院院士韦钰推动引进的,她本科无线电系毕业,是我的老学长加老校长。

  她本来答应出版社为这本书作序,后来放弃,声称自己虽然看过四遍但仍未完全理解。她目前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大脑是她的主要工作,她是这个学科的国内创始人(在国外这个学科已有百年历史),以下是她的博客里关于此书的简介:

  “德国施杜里希教授所著的《世界哲学史》中所叙述的:“20世纪(至少20世纪下半期)的思想特征是对笛卡尔二元论的背离。一本书为《笛卡尔的错误》的书的出版就是这思想转变的标志,这本书的作者是神经病学家达马希奥”(引自吕叔君先生翻译的《世界哲学史》525页)。

  ......

  Damasio撰写的《笛卡尔的错误》一书中明确提出我们的精神的家园是我们的脑以及躯体。Damasio一方面将情绪整合入认知神经科学的范畴,以致我们可以像理解视觉一样理解情绪。,第二他解决了意识的性质(Nature)问题 。他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指出脑和躯体,即心智和躯体是不可分割的。情绪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作用下产生的躯体标识机制(Somatic marker mechanism),是人内部环境在脑中的写象,它和外部环境经过感知在脑中形成的写象一起,相互协调、相互反馈作用而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情绪引起躯体标识机制是先于我们的高级思维而在进化中形成的,它也许就是我们意识和思维的基础。

  可惜,在中国关注这一新的思想特征的学者还不如关心“后现代论”的人多,在处理许多精神领域的问题时,我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笛卡尔两元论的队伍,这是中国目前教育界对待此类问题的主流思潮。我是学工程科学出身的,自然对Damasio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尽管两元论和还原论的争论还在进行,远未结束,但是持一种唯物的世界观,一种开放的态度,了解不同观点的态度,了解科学技术新进展的态度总是应该有的吧!”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四):情绪是一种标识

  不知道是因为自身原因(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还是翻译的问题,亦或者原文本身就比较晦涩难懂。我看这本书竟然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是痛苦的感觉。因为有大量的词语不清楚其意思,而且行文之间也有些逻辑不清。总之是花费了很多时间才读完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的观点是:情绪是推理过程的一部分,情绪可以协助推理过程,而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是干扰推理过程。

  因为情绪是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的标志。

  举个粗糙的栗子,

  你表白被拒后伤心欲绝,开始心绞痛,并且长时间情绪低落。

  于是下次表白之前你也许会出现心绞痛和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这是情绪在提醒你一旦你选择表白,你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全书分为三编:

  第一编比较好懂,大致是说

  1.前额叶皮层腹内侧区

  2.杏仁核

  3.右半脑的躯体感觉皮层

  以上三个脑区受损都会导致情绪/感受,推理/决策功能的受损。

  受损者思维逻辑还在,但他们无法选择最佳的行动。而且性格冷淡,似乎对一切都不放在心上,没有情绪起伏。

  第二编比较难懂,而且有许多意义不明的词

  第二编主要论证了以下观点:

  1.身体和脑会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形成了有机体。

  2.而外界环境会影响有机体。

  位于脑的五个主要感觉输入脑区和三个主要输出脑区之间的是联合皮层,基地神经节,丘脑,边缘系统和边缘神经核,以及脑干和小脑。

  它们对输入的信息加以解释(利于我们形成概念并加以分类);进行推理并获得用以决策的策略;从脑中的所有菜单中选择一个策略反应。

  3.情绪是对身体状态的感知。

  如果一个人没有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双手颤抖,你能想象他是在发怒吗?

  因此作者认为情绪就是对自身状态的感知。

  4.情绪的体现过程

  首先,你的思考产生了一些表象,有些是非言语的(比如某个地点的某个人的外貌)

  而另一些是言语性的(比如活动,名字,特征等相关词汇和语句)

  而言语性的表象会刺激各个早期感觉皮层,这些表象在痕迹表征的指导下构建,然后广泛分布在高级联合皮层里。(表象→表征)

  然后,前额叶皮层对上述表象加工的信号做出反应。

  即哪类情景与哪类情绪反应相配。(根据过去经验和知识。)

  最后,前额叶皮质的痕迹表征反映,以非意识的(你无法意识到)、自动化的(无法控制)和非自发的方式被传递到杏仁核和前扣带回。

  痕迹表征(过去的习惯性反应)在前扣带回的反应通过:

  a.激活自主神经系统的核团,并通过周围神经将神经信号传递到身体,结果使得内脏处于与外部触发情景最一般相关的状态。

  .将信号传递到运动系统,使骨骼完成情绪在面部表情和体态上的外部表达。

  c.激活内分泌系统,其化学活动会引起身体和脑状态的变化。

  5.两种推理模式的运用

  a.传统的“高级推理”(high reason)

  即把所有的结果用成本/收益分析一遍。

  然后选“主观期待效应”最大的。

  但这里有个问题是你无法穷举所有可能的后果。而且容易忽略概率。这样想来真的十分复杂

  .“躯体标识器假设”(somatic-marker hypothesis)

  当某个不利结果出现在脑海的时候,哪怕是一瞬间,你都会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内脏感受。

  躯体标识器的作用就是自动发出警报信号,提醒你:当心前面的危险,如果你选择了这种反应方式就会导致这种负面结果!

  (因为你以前就是选择了这种反应方式并且得到这种负面结果!)

  于是你就会删除这些选项,然后在更少的选项中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法。

  当然,也有正面的躯体标识器。

  躯体标识器是通过经验获得的,在内部偏好系统的控制下与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

  内部偏好系统:内部偏好系统的神经基础大部分由保障有机体生存的先天调节系统组成。

  内部偏好系统先天就倾向于避开痛苦,追求潜在的愉悦,并且为了在社会情境中达到这些目标而预先进行调整。

  外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事件,社会习俗和伦理规范。

  以上,总体来说第二编前面是介绍一些基础的神经知识,然后后面则是在论述情绪是如何在决策中起作用的。

  本书第三编则是一些实验以及对“自我”这一概念的解释。

  本书提出的一些观点前人也有提出,比如情绪是对自身状态的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也有提出类似的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但本书补充得更为详细。

  但是看得我实在太纠结了,第二编中出现的“表征”、“表象”、“痕迹表征”、"拓扑性质"等字眼真的是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只给出三星。

  《笛卡尔的错误》读后感(五):抄書耗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心很慌

  【002】

  情緒和感受是生物調節機制的明顯表達,如果沒有生物調節機制的引導,那麼,無論是在進化過程,還是對人格獨立個體而言,人來的推理策略都不可能發展起來。此外,即使推理策略在早期發育階段被建立起來,其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還要依賴之後發展出的感受能力。

  在最好的狀態時,感受可以為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引領我們形成適當的決策……都面臨著不確定性。對不定的將來作出預測並制訂相應的行動計劃是一項令人心存畏懼的人物,而情緒和感受及其背後隱藏的生理機制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協助我們。

  情緒、感受和生物調節在人類推理過程中都扮演著一定角色。我們有機體的低序運作處於高級推理的過程之中。

  【003】

  ……高級推理對低級腦結構的依賴並不會將高級推理變為低級推理。

  ……感受的本質可能並不是關於某個客體的艱澀難懂的心理特性,而是對身體的某種特定狀態的直接知覺。

  【004】

  與傳統科學觀點相反,感受和其他知覺一樣具有認知性。它們是一種很神奇的生理安排的結果,這種安排將腦變為身體的忠實聽眾。

  本身還有第三個相關主題:在腦中所表徵的身體,可能組成了我們體驗為心理的神經過程的必不可少的參照框架;正是我們的有機體而不是其他什麽絕對的外部現實成為我們構建周圍世界的基本參照,成為那個時刻存在的、構建自我經驗主要部份的主觀感的參照……

  【004-005】

  心理存在於一個整合的有機體之中,並因為這一有機體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沒有身體和腦在進化過程中、個體發展以及當前狀況下的相互作用,我們的心理就不會成為現在的樣子。……心理首先必須是與身體相關聯的,只有在身體持續提供的基本參考基礎上,心理才有可能與其他很多真實或想像的食物有關聯。

  【005】

  我認為,對於腦來說,身體不僅僅提供了支持和調節的功能,它還為腦的表徵提供了一個基本的主題。

  【016】

  蓋奇的故事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墮落的人格和諸如注意、知覺、記憶、語言和智力等幾種心理功能的完好無損之間的矛盾。這種現像在神經心理學中被稱為分離(dissociation),即一個大的運轉框架下一種或幾種表現與行為分離開來。

  一個陣營認為,語言或記憶等心理功能絕不可能與腦中的某個特定區域有什麽關聯。即使他們很不情願地接受了腦產生心理這一現象,他們也認為腦也是由各個腦區整體協同作業,而不是一個由具有不同功能的腦區組成的聯合體。相反,另一個陣營則認為,腦確實存在功能化的腦區,這些腦區形成各自獨立的心理功能。這兩大陣營的分歧說明了當時腦科學研究還處在初期階段。

  【017】

  “當我的手指向遠方,要看著我指向何處,而不是看著我的手指。”

  ……要理解蓋奇的行為改變就意味著要接受正常的社會行為都需要相應的腦區這一觀點,而與運動、感覺甚至語言也需要特定的腦區這樣的觀點比起來,這個觀點太令人難以接受了。

  【018】

  最重要的是,決定某個腦區對其所屬系統的運轉貢獻的,不僅是這個腦區的結構,還有其在系統中的位置。

  【037】

  我們可以說,他的自由意志已經被損壞了。

  【038】

  但是從腦傷可能造成的後果來說,受損腦區的數量通常並不重要。腦並不等同於一大團無論所處部位如何卻都職責相同的神經元集合……

  對“腦”疾病和“心理”疾病進行區分,對“神經”疾病和“心理”或“精神”疾病進行區分是在社會和醫學界廣泛流傳的一種可悲的文化繼承,它反映了對腦和心理之間最基本關係的無知。

  【041】

  我忽略了許多最基本的證據:埃利奧特可以用超然的態度敘述自己的生活悲劇,超然得與事件的嚴重性極不相符。他總是很冷靜,總是像一名平靜的、毫不相關的旁觀者一樣進行描述。

  【042】

  試想,你凝視著自己喜歡的一幅畫或聆聽著自己喜歡的一段樂曲卻感覺不到任何愉悅;試想自己被永遠剝奪了那種能力,但是卻還能意識到視覺或音樂刺激的理智內容,而且還意識到那些內容曾經讓你感到愉悅。我們或許可以把埃利奧特的困境歸結為知道但沒有感受到。

  【045】

  現實生活場景的那種持續進行、無窮無盡、不確定的發展變化在實驗室任務中消失了。

  【050】

  他的全部情感用“淺”這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青少年時期出現損傷的話)不僅他的社會發展終止了,他的社會行為也出現了退化。

  【057】

  對很多功能來說,單側腦半球的結構必須要有優勢,這些結構就被成為優勢結構。

  【062】

  與人們之前想像的相反,她的心理並不是被禁錮在靜止狀態中,相反,她似乎曾經根本就沒有多少心理,沒有真正的思想或推理。她的面部和身體的平靜恰恰就是其心理缺乏活力的表現。

  (弗朗西斯·克利克已經吸納了我的意見,認為此類損傷的病人的意志被替代了,他還討論了自由意志的神經基礎。)

  在T夫人的心理中似乎不存在各種正常的思想和推理過程,因而也沒有決策可以作出,更談不上得到執行了。

  【064】

  ……前額葉受損造成的缺陷卻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個人和社會行為嚴重受損。

  但是前額葉受傷之後,黑猩猩就無法再執行這個任務了。一旦刺激不在視野之內,也就似乎不在心理之內了。

  【066】(與推理過程有關的這些系統,在情緒加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074】

  並非所有受控於腦命令的動作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產生的。相反,我們認為有這樣一種合理假設:在客觀世界中那一刹那的瞬間,大多數所謂由腦產生的動作根本就沒有事先經過仔細的思考。它們僅僅是單純的反應……

  雖然腦可以對傳導刺激和反應的回路有很多介入,但如果腦沒有滿足一個必要條件,即具備在心理上顯示表像和在我們稱之為思想的過程中將這些表像進行排序的能力,腦就仍然不具備心理。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具有心理就意味著有機體形成了神經表徵,這種表徵可以形成表像,可以在一個被稱為思想的過程中進行操作,最終通過協助預測未來、制訂相應的計劃,以及確定下一部行動來影響行為。在我看來,神經生物學的核心就在這裡:它是一個過程,一個神經表徵成為我們心理表像的過程,而神經表徵由神經元回路理的學習產生的生物變化組成;在這個過程中,神經元回路中(細胞體、樹突和軸突,以及突觸)那些肉眼不可見的微觀結構的變化形成了一個神經表徵,這個表徵又形成一個表像,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感受這個表像。

  根據第一種近似的解釋,腦的整體功能就表示對身體其他部份的運行情況和它自身的運行情況要有很好的瞭解,以及對有機體周圍環境的情況有很好的瞭解,以便在有機體和環境之間作出恰當的、有利於生存的調節。從進化的角度看,逆向的進化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身體,也就不會有腦。

  【078】

  ……我們找不到這樣一個單一的腦區,所有的這些獨立的感覺表像都可以精確投射到的這個腦區。

  事實上,少數會聚區域……可以接收到兩的多種模式的信號。但是這些腦區利用這些信號產生的這種集合,不可能成為完整心理的基礎。那些高級會聚區域的損傷……根本無法影響到“心理”的完整性。

  ……我們對心理整體性的強烈感覺,源自在各個大型神經系統的共同合作下,不同腦區裡同步進行的各種神經活動,實際上是各種神經活動發生的時間差異所引起的錯覺。即使活動發生在解剖結構獨立的幾個腦區,但如果發生在大致相同的時間段中,仍然有可能將感受到的場景背後的部份(即各種感覺)聯繫起來,從而產生它們都發生在同一腦區的錯覺。

  【079】

  (續上)這絕不是要解釋時間是如何而連接起來的,而是要表明,時間差異是該機制的重要組成部份。

  主要的風險就是時間彙集(time binding)不對。……時間彙集的相關基本問題是,需要在不同腦部位將相關活動的時間維持得儘量長以產生有意義的組合以及推理和決策。換句話說,時間彙集需要強大而有效的注意和工作記憶機制……

  【080】

  那些還沒有發生、或是事實上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件的表像,在本質上同已發生的事件的表像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我們有機體被設計得結構不同,那麼我們所形成的關於周圍世界的構造也將會不同。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而且我們將來也不可能知道,“絕對的”現實到底是什麼樣的。

  【083】

  (有一種嘗試性的回答)這些心理表像是瞬間生成的構造物,是努力對已經體驗過的模式的複製。在這個過程中,完全精確複製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根據表像被學習和記憶的環境的不同,大體複製的可能性可高可低。這些被回憶的表像在意識中稍縱即逝,雖然它們好像是精確的複製品,但是它們經常都是不精確、不完整的。

  【085】

  大腦皮層具有這樣的表徵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意識到這一表徵……這是必要的條件,但不是充分的條件。

  ……痕跡表徵是指一種蓄勢的神經發放潛能,當神經元以某種模式、某種速度,在一定的時間段內產生衝動並且其靶器官碰巧是另一組神經元時,這種潛能就開始活躍起來。

  【086】

  我們的全部知識都由痕跡表徵組成……但是總的來說,它們(?)不會成為心理中的表像。

  【087】

  ……如果不首先形成一個拓撲性質的映射知覺表徵,你永遠都不會形成痕跡表徵:根據解剖學的分析,複雜的感覺信息如果不首先停留在早期感覺皮層裡的話,它們似乎就無法進入那些支持痕跡表徵的聯合皮層。

  【088】

  我們在回憶時所重構的表像與因外部刺激而產生的表像是一起出現的。與外部刺激所產生的表像相比,來自腦內部的重組表像沒有那麼生動。……但雖然如此,這兩者都是表像。

  【089-090】

  我們這些腦區的特性與許多其他物種都相同。這些腦區結構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不借助心理和推理的情況下,調節基本的生命過程。這些回路中的神經元的先天內容或活動不會產生表像……調節著有機體的體內平衡機制,沒有這個機制,有機體就無法生存。

  【090】

  對於現在進化腦區來說,很有可能基因組幫助設置了一個大致的系統和回路安排,而非精確的安排。……(精確的安排)源於環境因素的影響,源於與生物調節有關的先天精確設置的那些回路的補充和約束下的環境因素的影響。

  【090-091】

  爲什麽這些回路(先天回路)要參與那些與表徵我們的習得經驗相關的更加現代及具有可塑性的腦區的形成呢?……如果對這些經驗的記錄和反應要具有適應性,就必須接受一組基本的、對生存至關重要的有機體偏好的評估,並按照這一偏好來形成。

  【091】

  因此,在我們從幼年發育到成年的過程中,腦回路設計表徵著我們不斷發育的身體及其與這個世界交互作用。

  【091-092】

  ……在某些特定系統中,突觸的強弱在人的一生中可以不斷發生變化,反映不同的個體經驗,從而腦回路的設計也不斷變化。這些回路不僅會受到第一次經驗的影響,還會受到以後經驗的影響而不斷進行修改。

  【092】

  在那些神經發放強度如水銀般不停變化的回路和那些雖然並非完全一成不變、但變化很小的回路之間,腦需要形成一種平衡。今天,使得我們在鏡子前可以辨認出自己面孔的那些回路,很自然地,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改變以適應歲月賦予臉龐的結構變化。

  【093-094】

  總的來說,內驅力和本能發揮作用的方式有:或者通過直接產生某種特定行為;或者通過誘導某些生理狀態,使得個體有意或無意地按照特定方式產生行為。……情緒和感受是內驅力和本能的有力體現,是其運轉的主要組成部份……

  (本能使得可以間接地感受到身體的調節機制。)

  【096】

  於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持續感覺就被理解為神經系統空間內的一種修正調整,即身體和腦在其中進行互相作用的神經系統空間的一種修正調整。心理和腦分離的說法是一種臆斷,而心理和身體分離的說法則可能亦然。從心理的完整意義來說,心理在整個身體中都有所體現,而不是僅僅在腦中有所體現。

  【097】

  既存在明確的腦/身體的交互作用,可能還有不是那麼清晰的心理/身體的交互作用。

  【100】

  只依賴內驅力和本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證有機體的存活,似乎依賴於環境的複雜程度和相關有機體的複雜程度。……顯然,我們也必須依賴基於基因的高度進化的生物機制以及一些在社會中發展起來的超越本能的生存策略,這些生存策略依靠文化傳遞,需要意識、理性思考和意志的參與……

  笛卡爾在《論靈魂的激情》中論述到,通過思想、推理和意志來控制動物性的慾望是的我們之所以成為人。我同意他的這一說法。但除了一點,他提出通過非物質的執行者來達成控制,而我則將其看成存在於人類有機體內部的一種生物運轉過程。與其他過程比較起來,這一過程同樣的複雜、精彩、令人崇敬。

  (要討論社會現象與生物現象的緊密聯繫)

  【101】

  對於大多數的倫理規範和社會傳統來說,不管其目的有多麼高尚,我認為我們都可以將其與某個更簡單的目的聯繫起來,與內驅力和本能聯繫起來。……雖然實現或不實現某個高尚社會目標的後果可能是間接的,卻都與生存或生存的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繫(或者被認為有緊密的聯繫)。

  認識到這些偉大人類行為背後還隱藏著生物機制,並不代表它們就簡單地退化成具體的神經生物學知識。(自由意志、利他主義、愛情、友誼、同情)

  【102】

  ……一個有機體具有了自動生存機制,具有了生命,在此基礎上,教育和文化適應賦予了有機體一套為社會所允許和希望的決策策略;同時,這套策略又可以促進生存,極大地提高生存質量,成為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基礎。……由於這種雙重約束(主司生物內驅力的機制和社會的干預),超本能生存策略(支持超本能策略的神經機制)產生了一些可能是人類所持有的東西:某種在必要時可以超越目前群體、甚至種群的利益的道德觀。

  【103】

  有人可能會將反應選擇看成決策能力的一種基本形式,但我認為,作出決定的顯然並不是一個有意識的自我,而是一個神經回路。

  【104】

  如果沒有了被傳統觀點視為位於皮層下結構的生物調節的參與,被傳統觀點視為位於新皮層的理性機制似乎就無法工作。在建造理性機制時,自然似乎不僅將其高高置於生物調節機制的頂端,同時也將前者建立在後者的基礎之上,並將兩者建立在一起。我認為,內驅力和本能之外的行為機制同時使用了樓上和樓下的腦區:新皮層與舊腦一起參與進來,而理性思維是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威廉·詹姆斯)如果我們對某種強烈的情緒進行想像,然後試圖從我們的相關意識中去除這種情緒的身體癥狀方面的感受,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身體裡什麽都沒剩下,沒有構成情緒所需要的“心理物質”,剩下的只有冰冷的中性的理性知覺。

  【106】

  我相信一種可能性,當客觀世界或我們身體內部的刺激的某些特徵單獨或整體地被我們感知到的時候,我們就會以預組織的方式產生某種情緒反應。(不需要認出熊、蛇、鷹,杏仁核也能產生恐懼;與意識不同的是,這種情緒反應是應對突發事件的,不能對危險進行規避)

  【108】

  簡而言之,感受到自己的情緒狀態,或者說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可以使你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獨特歷史的基礎上作出更加靈活的反應。

  【111】

  前額葉損傷病人所受損的情緒加工類型應該屬於次級類型。這類患者不能根據某種情境和刺激所產生的表像生成相應的情緒,所以也無法產生隨後的感受。……但是,同樣的前額葉受損病人可以產生基本情緒,這也是爲什麽乍看之下他們的感情似乎是正常的。……而與之相反,那些在邊緣系統,特別杏仁核或前扣帶回有損傷的病人,則出現了包括基本情緒和次級情緒在內的更為廣泛的情緒障礙,所以他們的情感表現顯然更為遲鈍。

  【111-112】

  自然界,像補鍋匠一樣出於經濟的考慮,並沒有為基本情緒和次級情緒的表達選擇各自獨立的機制,而是讓已經存在的表達基本情緒的那一個通道同時表達次級情緒。

  情緒的本質就是身體狀態的變化的總和。

  【114】(面對鏡頭時難以笑得自然是因為與情緒相關的運動序列的運動控制和自發動作的運動控制並不在同一個腦區,所以很難笑得自然。)(眼輪匝肌只能不隨意運動,無法主觀地使它運動,只有在真實笑容中運動;主顴肌既可以不隨意運動,也可以通過意志控制,產生禮貌性微笑。)

  【116】

  這裡只有變化,永不停息的變化。……當前的身體表徵並不是產生在某個嚴格的皮層映射裡,不是像僅用幾十個人的腦圖譜就草率得出的結論所說的那樣。相反,它們以動態的、不斷更新的、“在線”的方式表達出身體當前正在發生的狀況。

  【117】

  如果說情緒是與激活某個特定腦系統的某些特定心理表像有關的身體狀態的所有變化的總和,那麼感受某種情緒的本質就是對這些變化以及引發這一過程的心理表像的體驗。

  ……身體的表像是在“其他的”表像形成並生效之後才出現的……兩者在神經過程上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組合”而非“混合”。

  【118】

  “抑鬱就像一種令人倍感折磨的痛苦……很像溺水或窒息的感受——即使這些比喻也不太准確”。……“在這種情況下,我的頭腦裡通常就沒有理性思維了,結果就是神情恍惚。就是這個詞,我沒有更合適的詞來形容這種狀態,那是一種絕望無助的麻木,認知被那種‘積極主動的痛苦’所替代。”

  【119】

  ……某種情緒狀態所特有的身體狀態的片段就足以產生相應的感受,或者這些片段隨後觸發了身體狀態的其他部份,引起了感受。……(但是)刻意的微笑和發自內心的微笑所產生的腦波模式不同。

  【121】

  背景感受未被情緒影響時,它就是我們對自己身體狀態的表像。

  我認為,沒有了背景感受,我們的自我表徵的核心部份就是不完整的。

  【122】

  ……由於來自被截肢體的“在線”信號輸入的缺失,來自被截肢體的痕跡表徵的在線信號輸入就佔據了主導地位;也就是說,通過對之前已獲得記憶的回憶進行重建。

  背景身體感覺是持續存在的,但我們通常並沒有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因為它們表達的不是身體某一特定部位的感受,而是身體裡大多數部份的一個整體狀態。

  (如果背景狀態消失了)有人問你感覺如何,你卻發現對自己的背景狀態一無所知;你的腿受傷了,不得不彆扭地拖著腿走路,這種暫時的不適只是你頭腦中的一種孤立的知覺。

  【124】

  (疾病失認癥患者)由於無法在以身體作為基本參考的基礎上構建當前的身體信號,這些病人的自我因而不再是完整的。……對旁觀者和患者所處的時間而言,這些患者所構建的關於自己和他人心理的理論總是令人可悲和無可救藥地陳舊過時。

  但是,我也認為在很多情況下,腦學會了利用某種“情緒性”身體狀態的較弱的表像,而不必在身體中再次將其激活。(替代裝置)……有些神經裝置使得我們“好像”感覺到自己產生了某種情緒狀態,好像身體被激活和調整了。……只在腦裡就產生感受的替代物。

  【127】

  我認為感受具有真正絕對的特權。……感受在發育過程中首先出現,保持著重要位置,並且逐漸遍佈我們的心理。因為腦是身體的忠實聽眾,感受戰勝了其他機制,成為勝利者。既然先到者為後來者提供了參考框架,那麼感受在其他的腦區和認知應該如何運轉上就具有更大的發言權。

  【129】

  ……持續而恰當地得到調整的身體表徵是如何變得具有主觀性的,如何成為其所隸屬的自我的一部份……

  爲了使我們對某個人或事件產生具體的感受,腦必須以某種方式表徵這個人或事件與身體之間的因果關係,而且最好是以某種確定的方式。(而且不想弄錯聯繫)

  會聚區的活動在身體信號和引發情緒的實體的相關信號之間起到一個雙方代理人的作用,我們對精確因果的感覺可能就產生於此。

  【134】

  令人吸引的是,儘管這些例子顯著不同,根據所屬範疇和複雜程度的不同分屬於明顯不同的類別,但是卻有一種共同的神經生物核心將他們串聯起來。

  【137】

  (純理性運算會導致太多的選擇項;軀體標識器能夠幫助刪選)

  埃利奧特等病人的經歷告訴我們,康德等人所提出的冷靜策略與前額葉損傷患者的決策方式的緊密關係遠遠大於與正常人決策方式的關係。

  【138】

  (軀體標識器假設)這個警報信號能夠讓你立即放棄可能導致負面結果的反應選擇,而從其他的反應中作出選擇。……軀體標識器就是次級情緒所產生的感受的特例。

  【142】

  適應性軀體標識器的形成要求同時具備正常的腦和正常的文化環境。

  相對於將其歸因為成年期發生的肉眼可見的大面積鈍性損傷,發展性反社會損傷更可能源於發育早期出現的神經回路或化學信號傳導的異常。

  【146】

  ……隨著我們逐漸成熟,並將重複的場景加以歸類,每次決策時,我們對於軀體狀態的依賴就會減少,而另一種較為經濟的自動過程則發展起來。

  【150】

  總體看來,發明者就如同一個複審的考官一樣,他只需對通過初試的報考者進行詢問即可。

  “產生科學突破的能力並不是來自於對現有知識的邏輯演算,使得科學得以不斷進步的創造過程建立在下意識的水平之上。”(直覺)

  【151】

  自然進化的過程既經濟節省又目標明確。它賦予芸芸眾生的頭腦以決策機制,這些機制在它們各自的生態環境中已經被證明是成功有效的。隨著環境中一些偶然事件的增加,以及新的決定策略的產生,出於經濟的考慮,這些支持新的決定策略的腦結構應該與既已存在的腦結構保持功能上的聯繫。

  (情緒的作用有好有壞)

  【158】

  理性可能是由身體信號塑造和調控的,即使是在理性表現出它最極端的特性並做出相應行動的時候也是如此。

  【171】

  這種隱藏的、無意識的推理手段的神經表達就是偏向性軀體狀態,而這樣的過程似乎並沒有發生在額葉損傷患者的身上。

  【174】

  如果沒有這些調節(身體的),你能看見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多。

  ……最後,當對所見風景的記憶形成的時候,這個記憶就是對上述很多有機體變化的一種神經記錄。這些變化有的發生在腦裡(為外部世界所建立的表像),有的發生在身體裡。

  有機體主動地自我調節,這樣與環境的互動就可以盡可能完善地進行。身體本身並不是被動的。

  【175】

  準確地說,我要表達的意思是心理來源於神經回路的活動,但是很多回路在進化過程中由有機體必需的功能回路塑造而成。只有當這些回路包含了有機體的基本表徵並且繼續監控有機體的運轉狀態時,一個正常的心理才會產生。(受到物理和社會文化影響)……如果這些表徵的基本內容不是固著於身體裡的有機體,那麼我們可能就具有了某些形式的心理,但我不認為那是我們真正的心理。

  我並不是說心理位於身體裡。我要表達的是,身體對於正常心理的運作,其作用遠不僅僅只是生命的支持和調節的效果。身體為正常腦的工作提供了一種內容。

  (自我)建立在你整個有機體活動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身體本身和腦的活動的基礎之上。

  【175-176】

  自我是一種反復地重新構建的生物裝態……

  【176】

  但是那個賦予我們的經驗以主觀性的自我,並不是對發生在我們心理中的一切都瞭如指掌的最高知情者和檢查者。

  要使自我的生物狀態產生,很多腦系統就必須全速運轉,很多身體系統也是如此。如果將腦信號傳遞到身體的所有神經都切斷,你的身體狀態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接著你的心理也會同樣如此。如果只把從身體傳遞到腦的信號切斷,你的心理也會發生變化。即使腦—身體通路的一部份阻塞,就像那些脊椎受傷的病人一樣,也可以引起心理狀態的改變。

  桶中之腦:

  ……但是,這個更為精密複雜的實驗可以做到的是建立一個身體替代品,從而確認對一個正常的心理腦來說,“身體類型的輸入”(body-type inputs)是必需的。【176-177】

  【177】

  簡而言之,你的腦所構建的用來描述某個場景的表徵,以及對這個場景作出反應所採取的動作,都依賴於腦和身體的互動。隨著身體在化學和神經影響下變化,腦也構建著身體的不斷變化的表徵。這些表徵的一部份仍是無意識的,而有些已經到達了意識。同時,來自腦的信號繼續傳到身體,有些是刻意的,有些是自動的,這些發出信號的腦區的活動從來都沒有在意識中直接得到表徵。結果,身體再次發生變化,而相應的表像也隨之發生變化。

  當心理事件成為腦神經元活動的結果時,神經元必須表徵的一個早期而關鍵的部份就是身體的圖式和運作。

  (先有身體本身的表徵;然後才出現與外部世界相關的表徵)

  心理源自有機體而不是虛無縹緲的腦……

  如果沒有對其解剖和生理結構的基本和當前細節的表徵,腦就無法調節和保護有機體。

  發展一個心理,實際上就是發展表徵。

  【179】

  來自外界的信號有兩套。

  【181】

  ……我的觀點認為,身體狀態的表像處在背景之中,通常不受注意,但隨時準備表現出來。而且,我的觀點的重點在於腦/心理過程的發展歷史,而不在於當前時刻。我相信,身體狀態的表像對於當前所存在的一切就像建築磚塊和腳手架一樣必不可少。

  懷疑論的另一個來源是認為:身體確實與腦進化過程有關,但是卻在腦組織中如此全面永久地被“符號化”,以至於身體無需再“存在於回路裡”。……但是……身體仍然留存“在回路裡”。

  身體本身在活動中的原始表徵會提供一個空間和時間框架,這可以作為其他表徵生成的參照。

  【183】

  我對完全性疾病失認癥的解釋是,他們所受的腦損傷已經部份地損壞了神經自我的基礎。因此,由於他們加工當前身體狀態的能力受到了損傷,他們所能夠構建的自我狀態就極少了。他們的構建依賴於舊信息,而舊信息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陳舊。

  ……自我和自我所產生的主觀性對於整體意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並非僅僅對自我意識來說如此。

  【184】

  我認為這種視角位於一個相對穩定的、不斷重複的生物狀態裡。這種穩定性源自於有機體恒定不變的結構和運作,以及有機體一生中緩慢變化的生物數據。

  【185】

  簡而言之,我們關於自我的更新表像(舊事記憶和規劃未來記憶的結合)的持續再激活組成了我所認為的自我狀態的很大一部份。

  每時每刻,自我狀態都從基礎開始構建。它是一種隨時消失的參考狀態,一直在持續一致地重構,以至於其擁有者永遠都不知道它正在重構,除非重構過程出現了故障。……我們永遠都比意識晚了一步,沒有辦法改變。

  【186】

  (一種可能性)首先,腦具有第三組神經結構,這組結構既不是支持客體表像的結構,也不是支持自我表像的結構,而是和兩者都相互聯繫的結構。

  ……當有機體對一個客體產生反應時,這個第三類集合也在改變的過程中構建著自我的痕跡表徵。

  【188】

  (與傑拉爾德·埃德爾曼的相同點)對一種充滿價值的生物自我的承認。

  (不同點)但是,埃德爾曼將這個生物自我限定在了皮層下的體內平衡系統裡(而我則將之限定在了真實存在的、基於皮層的系統裡,並且還認為它們活動的產物就成為感受)。

  【191】(笛卡爾的錯誤)

  我們先存在,然後我們再思考,我們之所以思考是因為我們存在,因為思考確實是由生命的結構和運轉引起的。

  【196-197】

  醫學院確實會提供一些關於心理疾病的病態心理的研究,但令人震驚的是,學生在學習心理病理學之前卻甚至連正常人的心理學都沒有學過。

  這種現象背後有幾個原因,我認為大多數原因都源於笛卡爾式的人性觀。在過去的3個世紀裡,生物學研究和醫學的目的都是爲了理解有關身體的生理學和病理學,而心理則被排除在外,主要留作宗教和哲學關注的對象……

  (摸了笛卡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