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10篇

2018-03-11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10篇

  《无地自由:胡适传》是一本由沈卫威著作,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4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一):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二):走进胡适

  对于胡适,学者们在充分估计他思想与贡献不足同时,更注意到他对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贡献。先后出版的几部胡适传记,尤其是耿云志的胡适研究成果,基本上将胡适在现代中国的实际地位勾勒出来了。比较一致观点是,胡适在开辟了一个思想解放伟大时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在探寻中国古代文明来龙去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对普及和提高中国现代学术水平过程中,实在贡献多多,不愧为“前空千古,下开百世”的一代巨匠。当然,作为典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胡适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先天性弱点,即软弱性和妥协性。他在政治上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在反帝反封建根本政治问题上,总是采取温和的态度,他一生我行我素,不赶时髦,甘当不识时务的落伍者。他这种自由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最遭物议,也最使人失望。他那种不分是非和平主义思想,越到后来,越远离人民大众,终于从杜威走向蒋介石,最终被革命洪流所淹没。这是胡适一生中的悲剧。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认为胡适在政治思想方面一无是处。他提倡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主张思想自由和教育救国,反映了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强烈愿望,也体现了胡适难能可贵世界眼光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三):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

  1893年4月12日胡适随母到台湾住铁花先生任所。1895年2月7日偕母离开台湾返绩溪。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读铁花先生所撰的「学为人诗」,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文章。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1912年春,改入文学院。1914年2月,得学士学位。1915年9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研究院,系主任为杜威。胡适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四):传奇

  不赞同某非法团体的过激主张,

  又不喜欢国民党腐败无能

  关心政治必须发表言论

  两边都不讨好。

  可是有国民党在毕竟是有中央政府。 在对外侵略上都是大有益处,胡也不是一个坚定暴力分子,偶尔骂骂国民党是可以的,让他反政府那是万万不能的,有个中央政府总比没有强。

  胡长期坚持改良主义,

  他认为“古老中国这位绝色美人,一旦接受全面现代化的洗礼,登上世界大舞台,必定会处于不败之地”。

  他确信,在现在世界,欧美式的民主虽然不是完美,但却是最好的制度,中国只有学习了这样的制度才能富强,在改革制度之前,必须对习惯了几千年专制统治的旧国民性进行“革新”。

  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这一人生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着。

  他是一个温和的人, 纵横一生都很少发过火, 因为他看到了当时中国政治的弊端, 不妥协,不退让, 哪怕流血再多,也不做丝毫妥协。 你杀我,我再杀你,最后血流成河,都不得好死。

  我每次读到这段历史,常常感慨万千,历史何其残忍

  当时被某团体政治理想洗脑的人看来,胡适这个小白脸真特么是人民公敌,居然不主张老百姓闹革命推翻辅修的资产阶级政府!

  这不就是伟大领袖说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么?

  热血青年最爱听的就是暴力理论

  诸位且看看今日的各种军事论坛上,键盘侠乱窜,三句两句就是“收复钓鱼岛,踏平东京,活捉苍老师”,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五):看完这本书感触有许多

  前不久微博上流传着“你选择抛弃哪件?”的白日梦题项,在多件给出的“珍贵物品中,被人抛弃最多的是“北大录取通知书”,不禁哑然,后自问,竟也是这个选项。但这仅是现今,若是在民国,那儿是年轻人的最强号召,不在学识,在氛围。政治也好、思想也好。

  可能是爱国情绪激烈,让我对民国时期的学生爱国运动有着很深且很高的印象,以至于原本中立的我也对胡适的“学术救国”抱有反对态度。我很羡慕那种自发性的、独立开外的爱国学生组织,它汇集着来自北大清华浙大等不同高校声音,同是不顾生命地为国呐喊。

  教师们想拦也拦不住,被关进去了教师们又拼了老骨头地把学生从里边拉出来,接着又苦口婆心地哄着学生们搞学术、泡馆子,这又是对有着这般的教师而羡慕。

  看到了胡适一与学生来信间辩论的片段,很精彩,于是和朋友谈论了起来。怎么现在就没有当年那样的激烈和轰动呢?除了时局不同这点,我首先想到的是体制记者都难开口,学者们又怎么说?朋友的立足点却与我大相径庭,他则认为是学识浅的问题,有辩论,但不足以精彩。学者们不好说,但学生的话,怕是事实

  另外,胡适是海纳百川的,这点好是钦佩。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六):多读书,读好书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喜欢这本发人深省的书,可以促使人真真切切的反省自己。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七):“但开风气不为师”——客观评价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国热,在一些人看来,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乃至社会风气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高大上”,那么的十全十美,那么的令人追忆和怀念毋庸置疑,我们以前对民国这段历史存在着许多误读、误解甚至曲解,现在有必要给予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但不能矫枉过正

  以胡适的学术研究为例。胡适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开创了许多第一。充分肯定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应该的,但肯定到什么程度,则又必须实事求是。现在有人称胡适为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第一人,其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超越,也无法超越,有人甚至言必称胡适,一谈问题,就必引胡适的语录,说胡适是如何如何说的,胡适之言论俨然成了评价思想或学术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我以为,这就不太符合历史事实。实际上,胡适对自己曾有过较为客观的评价。1924年,他在答章士钊的一首诗中写道:“但开风气不为师,龚生此言吾最喜。同是曾开风气人,愿长相亲不相鄙。”尽管这是胡适的应酬之作,然而“但开风气不为师”,是胡适对自己在现代中国思想和学术史上之地位的自我定位价值评估。这种自我评价恰如其分

  谈到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提倡的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在文学革命方面,胡适居功甚伟,是他首先发出了“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有名的“八不主义”;也是他最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来。在实践方面,他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初期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并最先用白话文翻译欧洲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高尔基、契诃夫、莫泊桑、都德、史特林堡等不同国籍的著名作家作品;他也是提出戏剧改良的第一人,他所创作的《终身大事》,被人视为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但这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实践活动,胡适也有他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有的是历史造成的,有的则与胡适本人的性格和才情有关。比如他的《尝试集》虽然打破了旧诗的“清规戒律”,却未能形成新诗的格律,其中不少仅仅是分行排列的散文,缺乏诗的意境。胡先骕就批评胡适的《尝试集》虽然号称是中国新诗的开山之作,但实际上“以172页之小册,自序、他序、目录已占去44页,旧式之诗词复占50页,所余78页之《尝试集》中,似诗非诗似词非词之新体诗复须除去44首。至胡君自序中所承认为真正之白话诗者,仅有14篇,而其中《老洛伯》《关不住了》《希望》三诗尚为翻译之作。”剩下的11首新诗,无论以古今中外何种之眼光观之,其形式和精神,皆无可取。当然,胡先骕是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对《尝试集》提出批评的,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客观公正。但《尝试集》的文学价值不高,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胡适自己也承认,《尝试集》“第一编的诗,除了《蝴蝶》和《他》两首之外,实在不过是一些洗刷过的旧诗。”“第二编的诗,虽然语言形式作了点创新,都还脱不了词曲的气味与声调。”也正因为如此,当20年代初康白情的《草儿》、俞平伯的《冬夜》、郭沫若的《女神》等新诗集出版后,胡适的《尝试集》就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了。

  如果说提倡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使胡适“暴得大名”并成为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的话,那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的出版则初步奠定了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该书是胡适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译成中文时取名《先秦名学史》)的基础上增扩改写而成,1919年2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不到三年,就再版七次,其影响之大,实属空前。原因就在于:作为第一部用西方的学术观念写成的中国哲学史,该书突破了旧学者不敢质疑的经学范畴,把原来只供人们顶礼膜拜、不敢非议的尧、舜、汤、文、武、周公等“圣贤”撇在一边,而从老子、孔子开讲,把历来被人们认为不能议论的“至圣先师”——孔子和老、墨、荀子等其他哲学家相提并论,正如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所指出,《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对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的影响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尤其是30年代后迅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究其原因:第一,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问世后,再也没有卷中、卷下了,也就是说他只写了先秦的中国哲学史,充其量只占中国哲学史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先秦写到明清,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第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以西方的科学主义精神为依归,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所谓解构,建立起符合西方学术观念的中国哲学史,用他在该书中的话说:“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有这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这两大潮流汇合以后,中国若不能产生一种中国的新哲学,那就真是辜负了这个好机会了。”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是以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依归,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新诠释,以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转换,他曾在《中国哲学史·自序二》中引用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明其研究中国哲学史是为了继往开来,因为“某民族的哲学,是接着某民族的哲学史讲的。”而进入30年代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接着”中国的“哲学史讲”更有利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树立。同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三四十年代后,真正走进西方大学课堂的不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而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读的不是胡适的书,而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或许也是一个例证。

  除了提倡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和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外,胡适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他的小说考证。据统计,从他1917年5月的《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到1962年2月去世前的《红楼梦问题最后一信》,他写的考证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字达45万字之多,这其中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侠五义》等小说。胡适考证小说用力最多、成就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对《红楼梦》的考证。他关于《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之新观点的提出,打破了从前种种穿凿附会的《红楼梦》迷雾,将《红楼梦》研究引上了正确的学术轨道,并开了一代“新红学之风”。从此,胡适的“新红学”取代了“旧红学”的地位,左右《红楼梦》研究30余年之久。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胡适的考证小说也有他的局限性。他的学生、也是著名红学家的俞平伯就曾指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虽然打破了“旧红学派”的迷雾,但他自己“又犯了一点过于拘滞的毛病”,“把假的贾府跟真的曹氏并了家,把书中主角宝玉和作者合为一人”,不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一创作规律,因而又陷入了以《红楼梦》穿凿附会曹家真人真事的“迷学”。

  因篇幅的关系,我们仅从提倡文学革命及其实践活动、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和考证小说尤其是《红楼梦》考证等几个方面粗略地论述了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胡适的学术成就及其贡献是巨大的,但和任何历史人物一样,胡适也有他的局限性,有他力所不及或不能的地方,我们既不能贬低也不能拔高他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但开风气不为师”,这或许是对胡适最实事求是的评价。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八):新文化运动的杂志

  ”简介 1910年(19岁)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於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於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26岁)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历任:1917年(26岁)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28岁)北大代理教务长、1922年(31岁)北大教务长、1928年4月至1933年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41岁)北大文学院院长、天主教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1938年(47岁)中华民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6年(55岁)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1957年(66岁)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於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院长等职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九):人物简介

  胡长期坚持改良主义, 他认为“古老中国这位绝色美人,一旦接受全面现代化的洗礼,登上世界大舞台,必定会处于不败之地”。 他确信,在现在世界,欧美式的民主虽然不是完美,但却是最好的制度,中国只有学习了这样的制度才能富强,在改革制度之前,必须对习惯了几千年专制统治的旧国民性进行“革新”。 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这一人生目标矢志不移地奋斗着。 他是一个温和的人, 纵横一生都很少发过火, 因为他看到了当时......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无地自由:胡适传》读后感(十):赫赫有名

  今日完读《胡适传》,一代哲人,为民主、自由而奋争,为国难、民穷而奔波,尽一个知识分子的应尽责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端人、领军人物,一度曾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终生索求,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堪有孔子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风骨,其主张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思想及怀疑的精神,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至今令学人深思。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正如毛泽东所言,该是为其正名的时候了。“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侯,替他恢复名誉吧。”蒋介石送挽联称其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当是对其比较确切的评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