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先生》读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生》读后感10篇

  《先生》是一本由《先生》编写组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生》读后感(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关山月美术馆看了名为“先生回来”的展览,立刻买了《先生》这本书。

  对于教育,一直很感兴趣,因此虽是半路出家,却不愿一直懵懂傻干,此所谓干什么吆喝什么吧。

  书中十位先生,是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是最负盛名的近现代教育家。这些先生,像一面镜子,以当年的教育腰板,折射出我们的跛足。

  工作关系,可能对高等教育比较敏感。其实,任何一个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免唏嘘,为什么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中国却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灿若繁星的大师。在没有系统学习高教史的前提下,仅凭近日对此书的体会,我觉得今天的大学较之过去缺少了三个关键词“独立、自由、实干”。姑且将豆瓣上的笔记摆一摆吧。

  10

  那时的北大,是一种堕落喧哗的状态,在社会公众眼中仍是官僚机构。而蔡先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并没有选择抱怨,也没有选择退缩。可能在先生心中,改变本就应是自己的责任。

  在看现在的大学改革者,为什么除了抱怨政策不给力,指责社会不支持外,总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呢?就我所接触的现实来看,是因为他们一方面嚷着要“去行政化”,一方面又生怕失去了自己的特权,因此所谓“去行政化”更多的是一种噱头罢了。

  再看看晏阳初、陶行知的平民教育实践。不禁感叹,民国先生,不仅有教育理想,更有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以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差距,这些在最发达的地方见过大世面的先生在中国将会体验到怎样的天壤之别?但他们却不是自己躲到十万八千里指手画脚,也没有停留在写写文章发发牢骚上,而是真的走到最底层,真的躬下身去,凭着要改变国家,拯救国人的心,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去启蒙去感化。

  可以想见,缺乏实干的教育理论,在已成体系已有痼疾的大学体制面前,怎么能够突破成功。

  11

  蔡元培来到北大之初,就想要吸引一批跟自己想法一样的人才,或者接近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场,不在乎你的资历,不在乎你的年龄。这一点是革命性的。

  无疑,蔡先生的想法一样是指对大学理念的认同,而不是别的,先生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蒋梦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到:“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我想这就才大学应有的自由。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在几派轮番登台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北大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启发地,成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因为有知识,有独立精神的青年是会思考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真正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是不怕较量的,是自信满满的。今天的学校里,讲台上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本来只是哲学流派的一支被当做了绝对真理。禁锢的思想无法诞生独立的精神,失去了思考能力的青年,有些全盘接受讲台上的灌输,看不到第二种可能性;有些极易被反面的声音吸引,偏激而愤怒。而这些,都对社会进步毫无益处。

  101

  1927年,蒋介石提出要实施“党化教育”。在“以党治国”、“以三民主义治国”的方针下,政治开始入侵教育,要把孩子变成“党的孩子”和“国家的孩子”。国民党政府颁布法令,硬性规定要上“党义课”,接受军训,还开始监督管制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积极配合国民政府,在清华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甚至成立政治训育部,对学生言论严加监视。……清华很快自发形成大规模抵制和抗逆,学生冒着被开除的危险拒绝出席军训的早晚点名。“党义课”听课者寥寥,教师不愿意与“党义课”的考试同桌吃饭。当罗家伦提出辞职时,学生表示“本校无人挽留”。

  在罗家伦被逐出清华大学后,校长职位空置将近一年,学生会发表了五条“清华人选标准”1.无党派色彩;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实能发展清华;5.声望素著。

  我觉得这是全书信息量最大的一页书。它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任何时候,强行灌输都不会有良好的效果;第二,那时候的学生是能够独立思考的,并且敢于付诸行动,换句话说,他们的书没有白读。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起到了“洗脑”的作用,因为很多学生甚至从未感到自己的思想被禁锢;第三,那时候大学的主人真的是学生,现在只听过校长开除学生的,从未听过学生逼退校长并为校长人选开出条件;第四,对比今天高校的现状,谁在“控制”上更有手段是显而易见了。

  《先生》读后感(二):「先生」安在

  曾偶然聽聞有一部紀錄片名為「先生」,記述了十位將自己的名字鐫刻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大師。「時勢造英雄」已經是老生常談,不過百年前的亂世,確實把中國帶向了整部華夏史的拐點。那是盛產大師的年代,數量遠不止十位;也是終結大師的年代,誠如岳南老師《南渡北歸》封面語: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紀錄片還沒看,卻一口氣讀完了文字版的「先生」。二百一十九頁正文,十位「先生」,平均每位分得二十二頁空間,除去插圖,不足二十頁。限於篇幅,雖不能深入淺出闡述每位先生的思想,卻也基本沿時間主線,使讀者對先生們的一生有了大概的了解。

  歷史人物傳記類的書籍,總夾雜著一種矛盾,這似乎也是這類書籍與生俱來的「尷尬」:基於時代大背景的需要,人物的褒貶或多或少地被主觀情緒加以渲染——包括某一個時代的主觀情緒或某一個作者的主觀情緒——進而影響讀者自身的價值判斷。從小我們被教育要客觀公正的看問題,可是人類歷史的記錄,本身就是時代勝利者對自身的宣講稿,充滿著濃重的主觀色彩。相比之下較為妥帖的做法,就是還原史料後,讓讀者自行品味了。

  本書在介紹完每位先生之後,都列出了參與編輯本段的人員,有先生的家人,朋友,學生,或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這也讓本書突破了一家之言,做到盡量客觀。然而有關文化領域的人物傳記,尤其是對近代史上思想巨擘的介紹,每人不足二十頁的筆墨確實顯得不夠「豐盛」,也會讓更有興趣想深入了解的讀者不能盡興。可話說回來,「先生」也好,「大師」也罷,這樣的頭銜本來就是一道門,一道山門,門板上寫再多的文字,盡其所能去描繪山中的景象,也不及推開門,走進去看個究竟。

  既然書中內容也只不過是塊「門牌」,我又何必絞盡腦汁來為「門牌」叫好。想必《先生》的編者們在工作的時候也一定不以私利計較,他們肯定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進「先生」的世界,傳揚「先生」的品質,多過於去購買這本「宣傳手冊」。對於諸位「先生」本人來說,他們的期望或許又不相同,甚至或許他們本沒有我們這些世俗所謂的「期望」,這種境界上的差別,就猶如《菜根譚》所載,當人們都念道:“物莫大於天地日月”的時候,突然有一個杜甫卻說: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高下立見。

  如今,生活已經便利到可以讓我躺在床上用手機記錄我的想法,不用再像先生們那樣,披衣,起床,撥燈,研墨,鋪紙……進化的同時,似有某種東西在悄然退化。想到這裡,我又豈敢懈怠分毫?本想在此大喊幾句書中曾令我看到後心頭一揪的句子,來表達對「先生」的敬,轉念一想,不若做一回「大音希聲」的歌頌吧。先生雖已遠去,但——

  「先生」安在。

  李亞潼 2015.5.1 凌晨於石家莊

  《先生》读后感(三):为先生所震撼

  最近一直在看经济、管理类书籍,按说,对《先生》这类书是不会感冒的。

  原来在京东上看到这本书,也认为又是书商的一个噱头。

  很偶然碰上京东活动,就得到了这本书。

  原来以为自己只会将它当作一本消遣类书籍,但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却不断陷了进去。

  书中所介绍的10大先生,大多数都去美国、欧洲留过学,其中基本都是学习文科的。

  但他们在游历回国后,所带给中国教育界的,却是国外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他们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怀有极大爱国精神的同时,以一种历史使命感,力图改变中国贫弱的现状。

  虽然书中只是林林总总的说些片段,但先生们那桀骜不驯的学术追求、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却一一跃然纸上,让人心向往之!

  同时,又加深了对民国及当时政府的了解。

  虽然只字片语,但可以看到民国政府是个爱国的政府,蒋介石先生也为民族的将来付出大量的关注。

  从某种方面而言,没有民国政府的开明,诸位大家可能也不会、不敢、不愿在教育领域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和投入。

  我们可以借此书,重新审视自己对民国那段历史的认识。

  有人说此书对各位先生的叙述太简单,不够深入,所以此书只能消遣用。

  对此,我倒是有其他的看法。

  此书的编辑可能原本就没打算将此书编撰为一本人物传记,而是希望给读者看到先生的不同侧面,以了解“先生”对中国文化传承、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让人领会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所以在我阅读的时候,总会有种厚重感、悲怆感。

  与那个时代相比较,当代的教育可能已死!

  大音希声!

  先生,民族的风骨!

  《先生》读后感(四):自由主义

  看完这本书,我的兴趣点不在他们做了多少教育,而是他们的行为和性格、思想,让我感触很深, 就胡适的自由主义谈谈。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表达自身见解时大可不必箭拔弩张,以一副自己所坚持的就是真理非要说服对方的姿态来表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大部分人都认为,当一个人的思想更加成熟以后,他的言论和举止就会愈加温和。能够这样实在难能可贵,太多上了年岁的人依然既不能独立思考过度盲从,又没有办法学会容忍。

  《就别瞎扯什么中国梦了吧》,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立场调查,超过一半的国人在政治上几乎没有什么观点,只愿跟随历史潮流,这不是容忍,这是集体无意识,是最可怕的。而30%几的左派代表的是过度的偏激。

  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人,合法、合理的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本身就是自由实现与否的一种标准。胡适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正是以这种自由、博采、大胆革新的姿态,北大招进许多有着新思想,新潮学的年青一代,正是这些人,将更广泛意义上的自由推向了更远,这是我讲的一点对于自由的观点。

  有了新的问题

  当下,由于各种不当的行为,对于传统的道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为什么总是有路人,看到年轻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视而不见,为什么总是有滑到的老人面临生命的危险,却总是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救人与不救人确实是一个人的自由。老吾所老,幼吾所幼,这种传统道德的呼声,在这种所谓的自由的环境下竟然是那么的无力。

  难道我们真的已经道德沦丧到受人发指了吗?

  当然如果一个民族要真的将这些道德也法律化,不自由化。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即将沦丧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即将迫切需要给每一位民众大脑都植入一种道德芯片的民族。

  不常回家看望父母,这是犯法

  但,这个东西,站的角度和视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所谓的“横看岭侧,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也。因此,在一个多元社会,很多道理必然具有多元,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也。

  周作人曾说:“过于尊信自己的流别,以为是唯一的道,(以)至于蔑视别派为异端”,即使自己真的是正确的,我们也应该对其他学说抱有足够的尊敬和宽容。

  第二种不理智却往往是知识分子自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容忍。知识分子因为个、生活阅历、所受到的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对社会的观点、人生的看法必然有差异。应该允许他们从不同的社会角度切入社会,表达对社会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也是多元化时代多样化的知识分子能为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这种由于知识分子之间观点不同而形的论战,本应是文明和平和的,不知为什么,在中却往往刀光剑影雨腥风。

  如果谁说知识分子不懂道理,他肯定是说,但知识分子最怕的是偏执。偏执,从一个方面讲,坚持自己的真理,但这个真理是要加引号的。其实,知识分子中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而且对此深信不疑。这也好,也不好,好的地方不做墙草,不会让自己的脑子为别人的跑马场。不好的地方,由于过于相信自己,常常不容易静下心耐心地听听不同的意见,有时甚至对别人的东西尚未读懂,就开始大发议论,纲线大骂一通,而别人觉得说的和自己无关,自然是嗤之以鼻。还有的人对某个人产生了感,不管人家说的对不对,先是一顿打,自以为解,其实别人感觉到无聊,而且至此生出许多罅隙,许多鄙视,这对知识分子团结极为不利。

  《先生》读后感(五):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民国文化名人是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感兴趣的群体,因为之前的了解太名片化,所以现在很是开阔了认识,对那个汇聚大家的大动乱时代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看的书多了,有喜欢的,也有印象不深刻的。这本《先生》是让我难以释卷的作品。虽然没有看到纪录片,但我倒觉得读书更好,见字如面,写先生的字,见先生的面。

  书里的先生,个个是如雷贯耳的人物,而对他们的感觉,却是个个温润如玉。

  1.蔡元培。

  从学校名声上看,没有蔡元培,北大绝不是今日之北大;从教育理念上看,如果还有蔡元培,北大也绝不会是今日之北大。

  一时间,蔡元培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梁漱溟、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具有革新思想和丰博学识的新派人物到北大文科任教。此外,马叙伦、马寅初、沈尹默、辜鸿铭、熊十力、陈垣、陈大齐、周鲠生、萧友梅、沈兼士、陶孟和、王世杰、陈启修、高一涵、朱希祖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也先后被聘为北大文科、法科教授、导师。

  蔡元培自执掌北大以来,并不反对学生关心政事,“读书不忘救国”是他的名言。他知道了政府已同意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一消息,当刻召开并告知罗家伦、傅斯年等学生代表。他对学生游行是支持的。

  但五四运动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火烧赵家楼、殴打章宗祥的暴力行动不符合蔡元培的教育原则。他慨然应允全力营救被捕学生,但也苦劝学生不要再开会,希望他们照常上课,以免“节外生枝,增加营救的困难”。学生们并没有听他的,第二天便联合北京其他高校一同罢课。

  蔡元培讲“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一个“文化救国论”者,显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职业革命家”。

  2.胡适。

  又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恶果,我在很长的少年时代中,对胡适没有任何了解,而只觉得他“不是个好东西”。现在想想,多么可怕。

  胡适在鲁迅、周作人、陈源的信中说:“我是一个爱自由的人——虽然别人也许嘲笑自由主义是十九世纪的遗迹——我最怕的是一个猜疑、冷酷、不容忍的社会。我深深地感觉到你们的笔战里,双方都含有一点不容忍的态度,所以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不少的少年朋友,暗示他们朝着冷酷、不容忍的方向走,这是最可惋惜的。”“我怕的是这种不容忍的风气造成之后,这个社会要变成一个更残忍更惨酷的社会,我们爱自由争自由的人怕没有立足容身之地了。”——可悲的是,胡适担心的社会成为了如今的现实。

  唐德刚点评胡适打麻将,“好张子”不断来,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结果还是和不了牌。一位女客“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在胡适有生之年里(其实如今依然),各党派、各学派、各宗师……哪一个不是只要颜色不同,就打掉再说呢?

  胡适去世,蒋介石除颁赠“智德兼隆”匾额外,还亲自题写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3.马相伯。

  老先生年纪更大。先创立了震旦公学,被夺控制权后,学生追随他退学。全校132名学生中有130名签名退学。后马相伯创立复旦,取《尚书大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后又参与筹建辅仁大学。

  4.张伯苓。

  张伯苓一手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南渝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并成“南开系列学校”。临终遗嘱“拥护自由,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国,誓死抵制专制极权”。

  抗战中,南开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临安的高等学府,令人心痛。

  张伯苓晚年被迫离开自己一手创建的私立南开。1989年,老校长去世38年后,其遗骨要安葬在南开校园的遗愿才得以实现。

  5.梅贻琦。

  自小知道蔡元培,长大才知梅贻琦。只因历史课本中并无梅贻琦其人,也许就因为他在1949去了台湾。没有蔡元培就没有今日之北大,没有梅贻琦就没有今日之清华。

  校长职位空缺时,学生会发表了五条清华人选标准:一无党派色彩;二学识渊博;三人格高尚;四确实能发展清华;五声望素著。梅贻琦当之无愧。

  在梅贻琦大师论的指导下,清华迎来了抗日战争前的黄金六年。吴晗、刘文典、潘光旦、钱锺书、闻一多、朱自清、华罗庚……他们既是思想的引领者,也是学术的引领者。

  梅贻琦屡屡表露对口号式的政治运动的质疑。梅校长从来不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参与政治,不鼓励学生选择左中右作为自己在求学阶段的信仰。他觉得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辨别自己的人生道路。至于他们今后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和政治价值取向,那是他走上社会以后的事情。

  对于离开倾其一生的清华,梅贻琦说:“我若留在大陆,只能有两个结局:一是做‘反革命’,一是做傀儡。这两者我都不愿意,所以只能离开。”幸好。否则难以善终。

  1955年,梅贻琦由美赴台,复立国立清华大学。他办大学拒绝大干快上。如今新竹清华规模远小于北京清华,而世界排名远高于后者。

  6.竺可桢。

  气象学家。一手创立浙江大学。上任后,“第一步在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也”,曾在东南大学担任地学系主任的竺可桢将一批东南旧人招到麾下。当时的东南大学与北京大学是一南一北最好的两个大学。后来东南大学内讧,校长郭秉文被逼走,后来成立了中央大学。在罗家伦与梅贻琦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吸收了大量原东南大学的教授;另一批原东南大学的教授就去了浙大。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浙江大学被拆分,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竺可桢坚持每天写日记。从1913年夏进哈佛大学一直记到1974年2月6日,也就是他去世前两天。保存至今的日记时间跨度有38年。与1949年之前相比,他的思想在日记中流露得少了,更多的是事务性的记录。

  7.晏阳初。

  平民教育之父。他说:“‘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你把这叫做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

  8.陶行知。

  教育家。“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我们要用人民的力量,制止内战,争取永久的和平!我们要用人民的力量,反对独裁,争取真正的民主!”

  9.梁漱溟。

  梁漱溟这个篇章感觉太像余世存的文笔了,而余世存也是这篇的内容提供第一人。

  梁漱溟说“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己。”“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梁漱溟与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是梁漱溟,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更足以与鲁迅构成表面对立、其实互补的两极。他们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发扬者,一位是传统文化的伟大批判者。

  他信奉孔子的“仁者不忧”。学习了。

  梁漱溟对当时的议会政治模式寄予了很高期望。但是,民国创立之后,二三十年中始终无法确立这种政体,而只有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梁漱溟思考了很久,最后认为西方社会能够确立这种政体,是因为长期参与民主斗争的人民是实施此种政体的基础,而中国的群众缺乏参与民主政治的诉求与习惯,因此必须从培养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习惯入手,就是广开民智。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小组讨论总,梁漱溟发言:“过去中国将近30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这一被称为“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地之下”、要求行“仁政”的发言,引起了毛的不满。

  10.陈寅恪。

  祖父陈宝箴,父陈立三。

  陈寅恪所接受的追求精确性和彻底性的德国学术传统,使得如同自然科学一样,陈寅恪的研究往往也是一个精确推导的过程。

  1911年,陈寅恪就通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原文,是那时中古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之一,比后来的很多知识分子早了整整10年,但他主张“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1958年,全国高校的历史系人人揭批陈寅恪,一些激进的师生日以继夜发誓7提案超过这个“资产阶级的史学家”,写出一部中国通史。——简直荒谬可笑!

  如今,是一个大师远去的时代。普通人,有多少在思考独立、自由、包容的意义?

  《先生》读后感(六):原来把杂志上的专题直接放大字号就可以变成一本书

  当年高考前的时候看了 新周刊 上面的专题。也因为这一个专题有一段时间沉迷民国的历史。当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果断入手一本。结果发现内容与新周刊上面的一模一样。

  今天在网站上面看见这本书,我决定给它一个差评。同样的内容,我是很欢迎它进驻杂志的。但是作为一本书,难道编写组不能把他们写得深入一点吗

  好吧语文不够用了。不写了。

  《先生》读后感(七):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

  先说说优点:

  1.纸张和印刷绝对物超所值,20元不到的一本书能做成这样简直是出乎我的意料

  2.文字朴实流畅,文笔优雅,没有报流水账和平铺直叙,作为纪实类的书籍来说,已实属不易

  3.本书粗略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十位教育家,使读者能从正面初步了解一些民国的教育史。同时,在这些教育大师的人生轨迹中,也能从侧面一窥民国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环境,本书的编者们算是比较中肯的描述了当时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大家可以从这些侧面描写中,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建议和《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同阅读,私以为能对民国教育史以及当时的大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理性的初步认识。

  再来说说缺点:

  1.由于是纪录片的文字版,所以内容很多一笔带过,不是十分详实,对于想要深究的读者,显得过于单薄和意犹未尽

  2.由于每一个故事的执笔人不同,所以写作的风格和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

  3.最后的附录里面,关于“师”的经典的引用和详解,感觉还是欠了一些火候

  当然了,瑕不掩瑜,我认为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书中,百年前先生们对于中国教育和未来的思考与求索,仍然是横在今人面前的一座大山

  《先生》读后感(八):也说教育家对学生活动的想法

  以前的闲翻书的时候就发现那些民国大教育家们如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陶行知等,虽然不反对学生参加政治活动,但似乎都不喜欢学生们太过积极的参加那些活动,一直没想通为什么。

  今天突然就明白了,联想起我们的钓鱼岛事件就会明白,维护主权是好的,可是就很容易被人煽动,演变成打砸抢烧。特别是学生们,虽有一腔热血,却比成人少了许多的经历和历练,特别容易被煽动,特别容易被利用。只有沉下心学习,做学问,才能看透这些把戏和伎俩,拥有自己的看法,不被那些愚蠢的语言鼓动。

  反观现在,就会觉得现在人们太容易被煽动,被欺骗。从来不过问那些看上去很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到底来自何方,只要网上说,就相信。身边这样的人不少,而自己多时候也是这样,究竟是不读书的缘故啊!

  《先生》读后感(九):薪火相传师为先

  薪火相传师为先

  评《先生》

  我们常用“薪火相传”来比喻文明的传承,用“先生”表示对老师的称谓。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中的10为先生,更是先生中的先生,典范中的典范。

  “先生”先于我们出生,先于我们了解世界和生活,先于我们懂得文明传承的意义,于是他们选择了那个教授知识和传递正能量的职业,开始将他们的思想和知识传递给我们。因此,先生是一个称谓,也是一种修为,他们的背影,是我们民族的正面。如今的功利社会,“校长”、“教授”的称谓被个别人所污染,但“先生”依然保留着自己的正面,依然用他的正能量激励着社会。

  《先生》中的10位先生,皆为民国时期的先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先生们以救亡图存、传播自由民主为己任,创办学校、传承传统、引入西学,为中国学术的繁荣提供了动力。至今“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遗憾依然在中国发生,反思过去分析现在以更好地面对将来,才是我们从《先生》中所得到的启示与教诲。

  我们经常从自己得到的教育去启发别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反哺;我们也会从自己对于教育的需求去要求教师去实施他们的教育,这是一种基于本身对于教育的思考。《先生》中的每一位先生,都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他们的教育理念,一生中矢志不渝地为国家、民族的教育殚精竭虑,例如蔡元培治下的北大,成为了自由学术的中心,马相伯的复旦、张伯苓的南开、竺可桢的浙大都因为先生的力量而得到学术的飞跃,陈寅恪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例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都给予了这个国家思想与知识的力量。

  如今,中国的大师们在忙着做项目赚钱,中国的先生们忙着贴发票报销,他们顶着学术的光环,让金钱的魅力闪闪发光。如今,我们再回头看看民国时期的先生,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多了一些期许。

  2015-4-14

  文/乡村土狼

  《先生》读后感(十):弦歌不辍

  此书也称得上是诚意之作,选出近代最负盛名的10位教育学家,总结其一生呕心沥血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传奇。遗憾的是杂而不详,点到即止,不过也让对中国教育仍抱追求与期盼的人,进一步深究探索。

  弦歌不辍,虽战乱纷争,人才辈出;教育盛,国体向上。

  昔日西南联大、震旦,今日北大、清华、南开、复旦,高校仍存,校训亦在,精神是否屹立不倒?昔与今之差别,绝非战乱与和平的大时代差异。

  民国到新中国,断了的弦是为哪根?教为政用。

  “学术独立”的教学理念受腐蚀,随之多数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辨的能力。

  昔日清华校长虚位,学生发表“清华人选标准”:1.无党派色擦;2.学识渊博;3.人格高尚;4.确实能发展清华;5.声望素著。

  今日大学难见此景。

  先生非领袖,多是权衡者。权衡者温善包容,看似踟蹰斟酌,实坚定不移。教与政能否分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生的多方权衡。分立非对峙,更非合流。

  政治洗脑式盛行,先生不复,大学之道何在?弦歌何以不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先生》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