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新媒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新媒介读后感10篇

2022-03-10 18:04: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新媒介读后感10篇

  《新新媒介》是一本由保罗·莱文森著作,34.00元出版的2011-3图书,本书定价:247,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新媒介》读后感(一):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附自己整理的全书提纲笔记)

  “新新媒介”一定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因为它涵盖的内容太广,可做解读的角度太多,每一种新新媒介甚至都可以单独成书,而且其更新速度之快、案例之多,远超出作者的研究及书写。这正是为什么这本译成于2010年的书现在过了三年来看就已经有略显过时的地方,比如作者把“博客”放在全书举足轻重的位置,三年前确实博客盛行,而如今早已是微博的天下,博客日益式微,相反,作者却把“微博”放在全书中相对靠后的章节,内容也相对较少。又如,随着Facebook的兴起,Myspace如今黯然衰落,2011年已被收购,而书中的“聚友网(Myspace)”一章反而还在“脸谱网(Facebook)”之前。风云莫测,世事实在难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写到:“书架上的书有一个严重的不足,有错完全不能纠正,内容根本无从更新”(P96)。当然这各有利弊,我们刚好可以借书中的不变而看到时代发展变化的轨迹,这些变故无疑都表明新新媒介的环境日新月异。

  不过,虽然整本书涉及的内容甚多,但读起来基本不吃力。如作者所写,“《新新媒介》也是我们生活的快照和分析。传播革命每天都在发生,而且还在继续进行(前言与谢辞.P2)”,“学习新新媒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实际使用新新媒介(P124)”。所以对我们看着新新媒介发展并每天使用,让它早已融入自身生活的一代人来说,去理解本书中的内容并不困难,就像只是换了一种角度来看自己日常的生活而已。我甚至在阅读时还时常想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自己参与过的诸多例子。

  不禁想,如果《新新媒介》这本书是以某种新新媒介(比如维基百科)的形式展现出来,效果会不会更好。一方面,作者可以不断根据世事变化对这本“永远写不完”的书做出一定的修正和更新,另一方面,读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补充进去。当然最关键的是,如果是用超链接的方式,这本书的后面就不必再附上那长达50页的占据了全书内容五分之一的文献和索引目录了。(事实上这50页的内容除了表示出作者的严谨外对读者而言是完全鸡肋的,因为无法链接,无法即时阅读。)

  全书着重介绍分析了博客、Youtube、维基百科、掘客、Myspace、Facebook、Twitter、第二人生和播客等九种新新媒介,并以三条线索贯穿其中:媒介三分说、新新媒介自身的特征及媒介融合。此外,书中还着重分析了新新媒介对政治(如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些影响,不仅是介绍哪一个新新媒介,总是脱不了政治这条线,甚至还单独成为一个章节。新新媒介在政治上的民主特性当然不容忽视,但若总是强调政治政治政治,也就容易忽视了其在其它更为广阔的、更与个人日常生活相关的领域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角度和事例。尤其是,对于一位中国的读者来说,且不说那些政治事件我根本并不了解也并不想去了解,关键在于,体制不同,中国可消费政治的尺度远不及美国,有些事情在这片土地上探讨起来只会水土不服,可提供一定参考,但几乎等同于纸上谈兵。

  由于中美间的差异和中国特色的对某些新新媒介的粗鲁式屏蔽,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找对照以方便理解,如微博与Twitter、人人网与Facebook、优酷与Youtube,如此基本可以做到一一对照,除了“第二人生”,我不知道国内是否有类似的已经成熟的新新媒介,至少我未曾发现也从未听说。而正是“第二人生”有可能代表着社交媒介的未来发展道路(P15)。

  本着以上对照的思路,具体分析到每一种新新媒介,各有一些思考如下。

  1.博客

  书中对博客的分析更多集中于“新闻”的领域,这或许与作者的个人喜好有关。但实际上根据个人的使用体验,博客涉及的领域更广,而且更个人化。博客(包括播客等其他博客形式),号称是草根文化,但骨子里还是精英文化。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博客不过是记录生活琐事的流水账本,很少会介入到作者分析的领域。所以明显地,作者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场去看一个草根媒介了,这多少会让我等草根屁民感到遥不可及。

  2.以Youtube为代表的视频网站

  此外,书中并没有特别提到网络自制节目等自媒体形式的出现。(可能是受制于时间原因)如果这书可以更新,相信作者一定不会忽视自制节目的崛起。

  3.掘客

  现在看来,“掘客”不止是作者所写的“掘客网”一个网站般简单。“掘”和“埋”逐渐演变为“赞”和“踩”,并在如今绝大多数的新新媒介中都有类似功能。“掘客”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网站,而是一种在新新媒介中普遍存在的形式。

  百度百科的“掘客”词条里有这样的解读:掘客,才是真正的草根与精英都适合的文化,如果你会写文字,那么你可以发表评论和看法;如果不会写或者懒得写,投个票,非常简单。而通过掘客的挖掘,不管是精英的文章或者是草根的文章,只要是有价值的,都被网友自发的推到了大众的眼前,掘客变成了博客和播客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导航。

  “掘客”的功能类似于“民主选举”,是相信大众的眼光和评审。于是就会产生作者所写的“通过民主程序挑选的新闻媒介未必就提供真相(P109)”的问题。民主的选择是否必要?中国还好在政治上无明显派别之争,虽然有“五毛”和“公知”对垒,但毕竟还是一党专政。不过类似的事件有,当年(如果没记错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观众投票被疯狂(甚至是恶意、强迫)刷票,再如今年《中国梦之声》的焦点问题,民众的选择可能带来结果的虚假或不专业,这样的选择是否可以代表“机构”或“平台”的立场?如果是,会不会因为群众的选择而丢掉自己本心的立场与态度;如果不是,又为何必要群众选择?如果讨论的范围再扩大,这个问题有些类似于软件系统是否必要开源。做锤子操作系统的罗永浩给出的答案是必须不能开源,一旦开源就会出现小白式的用户体验。整个社会也就像是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它是不是应该对群众开源?

  这问题似乎是个悖论。现状是代表民意选择权的“掘客”功能已经被几乎所有新新媒介使用,虽然总是会出现诸如刷票、水军等违背初衷的现象,但存在即合理,既然那么多媒介都选择尊重民主,说明有必要。如果出现问题,只好寄希望于系统内部的自净。

  又或许可以探讨在“掘客”的模式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更合理的模式吗?

  4.以Myspace、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

  作者给出的结论是,Myspace与Facebook的差异是其“朋友”的不同(P123)。我的理解,Myspace是更陌生化的“兴趣社交”,而Facebook是在熟人社交基础上人际圈的拓展,比如从同学拓展到同校。如今二者之争已见分晓,可见还是熟人社交更容易被接受。

  同样由于中国的封禁,从未登陆过Facebook,读这一章的时候就只能不断类比人人网。一直觉得,因人人网这类新新媒介而形成的是新的人际关系和营销方式。“后人人网”时代的人际关系是:我和你是朋友、我和你认识、我和你是人人网好友、我和你不认识。“人人网好友”这层关系介于认识与不认识之间,十分微妙。也就因此而成新的营销方式,可以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尤其是以学校为单位的群体。

  此外更深的感触是,如果对比人人网与微博,会发现明显的由于受众分流而带来的内容上的分流。Facebook扎根于大学生(P121),而Twitter用户的平均年龄是37岁(P140)。人人网与微博也类似,甚至人人网在中国更有扎根于中学生的趋势。因此可感受到,至少在中国,至少我亲眼所见的是,人人网普遍娱乐化,内容低龄、低智、消遣、无聊,没有那么强的政治性和“含金量”,微博相对而言还算是一个用常识推动常识的平台(至少有人致力于这样做)。当然这还取决于你关注了谁,所谓“新新媒介的实质是选择(P192)”。

  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小组”的概念,对照发现中国似乎没有哪个新新媒介把“小组”的概念做得很好。人人网、微博之类都有“小组”功能但几乎形同虚设,豆瓣算是稍微做起来“小组”的,但其面向的文艺青年群体毕竟还是小众了些。话说回来,或许还是因为“兴趣社交”不如“熟人社交”更容易被接受、关系更稳定。

  5.微博

  Twitter是全书中罗列的所有新新媒介中出现最晚的,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当时把它放在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我相信如果当下让作者重新编写这部《新新媒介》,这一章必是要大书特书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这本书的一个遗憾。

  最后当然也不得不指出一些真的遗憾,关于翻译的问题。如果我这样的英语水平都能明显看出翻译有误,实在有点让人(包括我自己都)大跌眼镜。有两处我甚至可以百分之百确认的翻译问题。

  一是讲到如何在博客中插入广告及如何装点博客时反复出现的词“密码”,如第34页“可以用优视网上设置的密码去嵌入视频”。可以猜想到原词应该是“code”,在这里明显不应该翻作“密码”,而应是“代码”。可以提供在博客中嵌入广告、图片、视频的不可能是一个密码(password),而只可能是一段HTML代码(code)。有初级网页制作常识的,都应该明白。

  第二个翻译错误几乎贯穿了全书,起初还没发现,只是觉得别扭,后来越读越不对劲。比如第134页,“你的接受对象有推特网的户头就行”。难道译者把推特网当做银行了吗?!“户头”,明显原词是“account”,应译作“账户”或“账号”。如果你说你有一个人人网“户头”,那我说我还有一个耐克护膝呢。如果你说你有一个微博账号,那我会说,粉我哦。

  直到我翻过那五十页的文献资料,看到译者后记时才理解为何会有这般低级的翻译错误——

  “新新媒介对我全然陌生……至今是我的禁地,我不曾、不想、不愿使用这些远离‘离线’生活和真实世界的东西。”(P246)

  ……亲,你开玩笑呢?

  他可能忘了自己曾经还翻译过这么一句话,“学习新新媒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实际使用新新媒介”。亲,我们互勉。

  ---------------------------------------------------

  全书笔记整理

  一、媒介

  •媒介使我们既是新闻、舆论和娱乐的生产者又是其消费者。(前言与谢辞.P001)

  •人作出“自然选择”,决定哪些媒介生存。(P051)

  •如果媒介满足人类传播独特的需要,它们就能存活。(P054)

  •一切媒介都具有时间约束力或空间约束力。(P072)

  •一切媒介,无论新旧,实际上都是“媒介套媒介”(media within media)。(P016)

  •关于媒介的收入来源:第一种是政府资助,其后果总是变成政府对媒介的控制;第二种是让公众购买或租赁;第三种是广告。(P033-034)

  •媒介的无线性、便携性演化应该继续展开,直到个人能获取地球上的一切信息,而且是从任何地方去获取信息,所谓任何地方包括家里和户外,当然还包括这颗行星之外的广袤宇宙。(P188)

  二、当代媒介三分说

  人类媒介的演化必然是越来越人性化,后继的媒介必然是对以前的媒介的补足和补救。(译者前言.P002)

  (一)阶段划分

  1.旧媒介(old media)

  定义:互联网诞生前的一切媒介

  实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话、电影等

  特征:空间和时间定位不变、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2.新媒介(new media)

  定义:互联网上的第一代媒介

  实例:报刊的网络版、网上书店等

  特征:按使用者方便时间使用、自上而下的控制、专业人士的生产

  3.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

  定义: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

  实例:博客、维基网、facebook、微博、youtube等

  特征:消费者即生产者、无自上而下控制、多半是非专业人士生产

  ——个人理解,互联网上的新媒介与新新媒介之分,即类似于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之分。

  (二)相互关系与比较

  •新旧媒介的冲突——旧权威主义的媒介和新的民主的媒介的冲突。(P132)

  •新新媒介的首要特征是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使每个人都能创造媒介的内容,而在旧媒介和新媒介这两个领域里,只有少数人能把自己想要传播的内容和生产的讯息向世人传播。(中文版序.P001)

  •新新媒介把新媒介对旧媒介的优势拿过来,而且还进了一步,新新媒介使其用户对新媒介有一定的控制权。(P003)

  •全球化是新媒介和新新媒介共同的特征之一,也是旧媒介同步上网的主要益处之一。(P165)

  •旧媒介存在于离线世界里,新媒介存在于网上,但维持旧媒介的经营方式:收费提供信息,严格编辑控制。维持的程度各有不同。而新新媒介在网上与新媒介并存,但粉碎了旧媒介这样的经营方式。(P075)

  •旧媒介和新新媒介有一种互相协同、互相催化的作用。在聚焦新新媒介的革命冲击时,我们很容易忽略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旧媒介为新新媒介提供了大量的“燃料”。(P062)

  •新旧媒介混合的总体模式是:①新新媒介兴起,成为替代旧媒介和新媒介的另一种媒介。②新新媒介创造的成果又回到旧媒介的离线世界并获得成功。(P119)——这种“替代”更多是在获取信息层面,而在艺术感受的层面,旧媒介有其独特性,新新媒介尚无法取代。

  •新新媒介里的成功是不够的。换言之,除非获得旧媒介的帮助和推动,除非成功反映在离线的真实世界里,否则新新媒介里的成功是实在说不上成功的。(P063)——对此持保留意见。为何在新新媒介里的成功不能算是成功?成功一定是反映在离线真实世界中的吗?一定需要旧媒介吗?是不是在我们的心里,旧媒介依然是权威的代表,我们依然需要得到一个权威的认可?

  •无论我们认为新新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是我们人体、生活和欲望的延伸,但它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它属于它自己。在这个深刻、深层、不变的意义上,旧媒介、新媒介和新新媒介没有任何区别。(P132)

  三、新新媒介

  (一)基本原理

  使消费者成为生产者,且消费者决定新新媒介被使用的方式。(P095-096)

  (二)实质

  选择(P192)

  (三)固有属性

  社交——但并非新新媒介所独有,书籍就是最悠久的社交媒介。因此,新新媒介的社交性质虽然关键,但不能称之为社交媒介(P004)。新新媒介的重要社交特点之一是与受众的互动(P021)。“朋友”是社交媒介的实质(P102)。

  (四)特征(标志)

  1.消费者即生产者。个人表达最大化(P049)。

  2.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身份平等,非专业人士同样可以生产。

  3.没有自上而下的控制。

  4.民主的、非专家推动的信息。(P021)

  5.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

  6.内容富有原创性,更具有个人色彩。(P154)

  7.免费。

  8.新新媒介之间,虽相互竞争,又相互打通、相互促进。软件系统有日益合流的趋势(P139)。

  9.服务性功能更强。

  10.永久性(P019)。信息可按使用者方便时间随时调用。

  11.多元化,可同时展现同一事物的不同场景或版本。(P073)

  12.全球化。(P076)

  13.无限量。(P096)

  ——综上所述所有特征,可概括为:不受束缚、获得自由。(P189、190)

  (五)民主性(政治上)

  新新媒介是促进民主表达最有力的工具,每一种新新媒介都从不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一些专制统治。新新媒介本身不可能治疗社会的一切弊端,任何传播都不能。但它总比不说话好,而且其作用远不止是对你身边的人说话,同时也不再是专业记者和评论家代表你说话(P049)。它可以作为预先的警示和预先的通报(P047)。

  新新媒介致力于鼓励参与,使参与最大化。正如一切参与性和民主性的事务一样,参与者越多,运行的过程就越好(P089)。它使得政府必须少一点宣传味,多一点互动性(P183)。

  (六)弊端(弱点)

  1.因新新媒介中“无面孔、无声音”(P170),使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更容易实施

  一切开放系统都有难以避免的不足之处,它们向“坏蛋”开放,这是新新媒介民主的好处换来的弊端。不过这样的损害也更容易被发现、删除或矫正。(P71)

  2.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互动(P081)

  3.依靠URL链接的定位缺少书籍所具有的“可靠定位”。(P097)

  4.新新媒介目前的构架和管道使其很容易被集中制的权威禁止。(P099)虽然表面上是自由的、民主的,实则也受到政府的不同程度的审查。

  5.版权

  新新媒介时代,传统旧媒介的版权模式必然要被打破。“复制的权利”似乎已经丧失了。分享而不是赢利是难以防止的。(P079)

  6.数字垃圾的入侵

  如果要真正有效地根绝垃圾,新新媒介就必须要接受严防死守的控制,如果控制到那一步,新新媒介就不成其为新新媒介了。(P178)

  (七)未来

  “第二人生”是否代表着社交媒介的未来发展道路,值得考察。(P015)

  它胜过本书检视过的其它新新媒介。化身、动画、声音使之更像生活的另一种选择,而不是生活的附属物。这是第三种生活的地方,不同于我们离开电脑的生活,同时又不同于我们凭借电脑和手机追求的生活及其乐趣。它存在于互联网母体中(P145)。与互联网的其余部分相比,“第二人生”有“全身心浸淫”的魅力(P153)。

  但由于需要更大的带宽,“第二人生”尝试植入移动媒介是最不成功的。(P190)

  四、媒介融合

  •因为新新媒介没有自己的调查性报道的专业团队,因此调查性新闻要来自旧媒介。(P054)

  •Youtube的兴旺仰赖于对网络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剪辑。(P057)

  •把虚拟的电视剧故事的某些要素放到真实的社交网站上,又反过来把社交媒介作为故事的一部分情节。(P120)——如陈凯歌导演电影《搜索》中的微博@蓝秋绽放。

  •旧媒介并没有在微博上被抹掉,而是被融入了微博并得到推广。(P138)

  五、其它知识点整理

  (一)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P136)

  人际传播:一人发信,另一人收信,收信者容易转化为发信者。是定向的双向交流。

  大众传播:一个人和一个源头同时向许多人发送信息,接收者不能转换为发送者。是广泛的单向传送。

  课堂是能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转换的很少的几种情景之一。微博是有史以来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最好的结合。

  (二)病毒视频及病毒式传播

  病毒在宿主细胞上搭便车,使之感染,而后细胞每次分裂都带走病毒。人即病毒视频的“宿主”,凡是看这一视频的人,其脑子受“感染”,病毒视频因此在其脑子里搭便车,以传播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被病毒“感染”。(P069)

  病毒式传播原理的优势是,它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高层发动的自上而下的策略(P182)。它只自己“推销”自己,一个人被“感染”后,一传十,十传百,不借助外力,从而实现病毒式营销。

  (三)信息超载与信息欠载

  信息超载实际上是信息欠载。我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帮助我们最有效地在互联网上航行。(P124)

  《新新媒介》读后感(二):《受人尊敬却一时脑残的老教授,翻译新书常见错误500例》

  在我看来,此中译本完全可以改名叫《受人尊敬却一时脑残的老教授,翻译互联网书籍常见错误示范500例》。嗯,纵使纯良如我,也难免燃起了吐槽魂……

  书中主要错误类型包括:

  a. 木有常识/木有脑子

  估计何老先生是不大用电脑的,很多名词翻得离谱,如feed player译作“喂料播放器”,IE翻译为“微软搜索系统”,流行乐类别中的alternative(另类)译作“另一种选择”。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万圣节感恩快乐”这样奇怪的话。(疑为祝万圣节、感恩节快乐。)

  . 不说人话

  “赛博空间”(网络空间)、“即时传递到舌头的思想”(应是指“口头表达的思想”,尼玛……)“电速是每秒186000英里”(光速)、“互联网上的任何链接和一切链接”(@#%……)、“脸谱网尤为突出的推特网”(@#%&*@#%&*……)。

  我们还知道了何老特别喜欢“滥觞”一词,所有可用起源、产生等正常词汇的地方,全都换成了“滥觞”……啊,好烂啊,好伤啊……

  c. 中文输错

  如:神经原突触(神经元)、打电话吹票(催票啊,不用blow的啊)、移动引用软件(应用)……此类错误几乎每几页就有一处。

  d. 英文抄错

  不翻译了,直接抄英文,还能错…… 如:CSI:NK(CSI:NY)、doc bloc(Doc Block)、Tweeterfeed(根据其中文好友聚合网,应为Friendfeed)……

  e. 改变习惯用法,显示存在感……

  youtube、digg这些人尽皆知的网站名被硬翻成优视网、掘客网,遍布全篇,徒增理解难度(童鞋们,可用符号互动论来解释哦~),这就罢了。

  对一些约定俗成的译法也随意改造,如扎克伯格变成祖克伯格,FARC翻成哥伦比亚革命军……

  在看过的译作中,仅有两本是翻译烂到无可接受的。一本是莫光华译耶利内克的《啊,荒野》,另一本便是此书。

  莱文森的原书纵然不算观点新颖、理论完善,至少可以是本很贴近读者的《2003-2009年新新媒介观察》—— 而这仅有的贴近感,被生硬又错误百出的翻译给毁了。

  一方面,国内学界老人在追求著作数量的同时,质量还是得有起码的把关吧…… 拿版税的老教授,责任心远不如无偿翻译的网络字幕组,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另一方面,译作的出版周期决定了它的滞后性,这类书在国内面世时,已经跟不上新新媒介发展的步伐了。假若有国内的传播学学者(而非商业营销人士)能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去分析我们身边的SNS网站、微博,才会是更适合某考试的参考书目,呐。

  《新新媒介》读后感(三):对“新新媒介”的界定原理的质疑

  书的开篇,莱文森教授给出了“新新媒介”的界定原理,我觉得有一些地方值得再探讨一下。

  1)每位消费者都是生产者:由被动的受众向积极的用户转变;

  2)无法冒充非专业人士:说白了就是用户的权利扩大了;

  3)能挑选适合自己的媒介:莱文森定义的媒介更多的是形态上的(如blogmicroblogyoutube),这个确实在web1.0单一的门户时代是达不到的。但把媒介定义为技术上的,这条可能就不成立了,比如web2.0以前人们可以选择报纸、广播、电视、PC等,现在再加一个手机;

  4)你得到不必付钱的服务:这个也并不是“新新媒介”唯一的,门户时代我们的也有免费的服务,比如免费的新闻免费的邮箱;

  5)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类似于我们应用中的绑定,比如今天豆瓣上的读书、电影可以与新浪微博绑定同时发布一样。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网络出现的时候,关于其冲击报纸的危言耸听甚嚣尘上,但如今报网互动磨合地越来越好(虽然还在探索),关于在线视频冲击电视,台网互动现在也开始初露端倪,怎么说这种竞争和促进,在传统媒体中还是有的吧?

  6)新新媒介的服务功能胜过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不用说了,但胜过搜过引擎的话有待考量,比如微博作为一种“新新媒介”,其也嵌入了搜索功能,很多用户要完成特定的服务,还是需要动用微博搜索。与其说胜过,不如说整合。如果非要说胜过,那就必须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了,即微博信息比较即时,这种信息可能比传统搜索引擎检索出来的信息更新,服务质量更好。

  莱文森教授称为“新新媒介”,而不称为社交媒介、银屏艺术,这点总结有道理。莱文森认为,“过去的新媒介和旧媒介也拥有重要的社交因素,从群发邮件到在线公告牌和论坛都有……书店的阅读小组是社交媒介……书籍是最悠久的社交媒介(P4)”、“由此,新新媒介的社交性质虽是关键,但并非它能独有。所以,新新媒介和社交媒介这两个术语不能互换(P4)”社交性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新新媒介”把社交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所以媒体形象化地将其称为社交媒介,这是一种功能性的误读偏差,但并没有严格的正误之分。

  但莱文森教授否定web2.0和web3.0的分类,还为时过早。因为综上,把媒介分为旧媒介、新媒介、“新新媒介”,最后一个概念的界定和阐释,有诸多站不住脚的地方。但web只是一个关于网络媒介的分类,没有涉及传统媒介,所以如果放在大的媒介观众考量,web的分类法有其局限。所以大的媒介分类中,多以口语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网络媒介分类,然后网络媒介再加以细分。所以莱文森教授强调自己的分类范围有点不明确,不知是大的媒介观还是小的媒介观。

  通读全书,多数并没有专注媒介本身,而是将其与社会实例结合分析,逻辑架构显得零散,需要读者自己总结。

  我觉得最有价值细读的就是维基网和掘客网两章了,维基网是因为比既有作者对他的批评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看法,比如其实报纸还是百科,有了维基百科图书馆是否还需要。掘客网是因为国内暂时没有可以对比的现成模型,可以接触一下。但莱文森教授在案例解读中将其未能产生线下效果的原因归结为掘客网的网民年龄不满18岁的太多,让人有点大跌眼镜。就是说跟媒介本身无关,却跟受众有关了。但书研究的是“新新媒介”,不知是否是案例选择失误呢?

  《新新媒介》读后感(四):翻译有很大问题

  这本书的翻译有很大的问题,能看出译者何道宽教授完全不关注互联网的最新发展。

  前面几页(或十几页)的地方,何教授将IE浏览器翻译成“微软搜索系统”,将IE和火狐浏览器称为“搜索引擎”,这错误低级得令人发指。

  还有很多产品其实不需要翻译,因为中文互联网上都是直接用英文表述。比如youtube,书中翻译成优视网,digg,书中翻译成掘客网, technorati翻译成一个很长的中文名,WordPress好像译成类似“文档发布器”之类的玩意儿。对于熟悉这些内容的读者而言是一种折磨,对于不熟悉这些产品的读者而言,读完这本书再去看其它书或新闻会发现完全对不上号。

  其实何先生翻译的其他书都还不错,就我看过的他译过的保罗·莱文森、尼尔·波斯曼的书都很好。唯独这本译得极差。强烈建议再版时(这本书已经过时了,估计也不会再版)重新修订一下,或至少找个经常上网的学生来帮忙校对一下吧。

  《新新媒介》读后感(五):我对作者的写作动机深表质疑!!!

  这本书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很前沿,很时尚,比较吸引人。就忍不住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看完之后后悔不已,我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看这种几乎毫无用处的书籍上!

  本书读下来,整体感觉就是对新新媒介的简单介绍,几乎没有任何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这样都能写一本书,那我也可以写一本了。更让人觉得有些遗憾的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态度,这本书里满篇都是介绍一些自己以前出的书,自己的博客,播客,虽然说举一些自己亲身的例子更具有说服力,但作者的做法已经严重超出了这个范畴了,成了赤裸裸的宣传自己的书,自己的博客,播客了,为自己挣点知名度,为自己的书增加点销量了。一直以来只有国内的学者专家会这么做,没想到国外号称“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莱文森也是这类货色,他的作品以后我是不会再读了,就这种出书态度,难怪出了那么多书。还有译者翻译的水平也不敢恭维,脱离了新媒介,有些地方翻译的让人匪夷所思。

  本书的一个受用之处就是作者多媒介的划分,让我看到了一种创新的划分法,但是作者对于旧媒介,新媒介,新新媒介的区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点。

  想起看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时候,第一遍几乎都看不懂,但是作者那种探讨问题的态度让我一度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这一切都属于另外一个范围过于广泛的新的课题,是我有限能力难以探讨的;我要始终把我所探讨的问题局限在我的能力之所及”

  《新新媒介》读后感(六):姗姗来迟的一本简介

  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甚至于可能在何道宽老师着手翻译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所介绍的新新媒介诸已经在中国内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了。如与推特相似的微博,与优视相似的优酷、土豆,与脸谱网相似的人人网等,都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媒介而不再是陌生的。所以,我才说这本书是姗姗来迟的。

  而通读全书,我总体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新新媒介的简介。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博客,推特,优视,聚友网等多种不同定位,不同类别的新新媒介。通过他长期的研究,以及他个人使用新媒介的体验与经历,为我们描述了新新媒介的大致图景。但是,这本书本身并没有太多理论上的探讨,反而更加像是敲门砖,为广大读者打开了解新新媒介的大门。

  这样一本书,如果放在2年前,对于我们应该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已经对于这些媒介有了广泛深入的了解,已经开始更深层次的探讨的时候,这本书多少就有点鸡肋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新新媒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