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难民自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难民自述》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5: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难民自述》的读后感10篇

  《小难民自述》是一本由小岵女士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1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一):一个少女经历的兵荒马乱

  对于抗战,若只有纪念碑,那么民族的记忆就只能以一种替代性的抽象表达传承下去,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除了宏大的整体思考和集体叙事,人们也需要触摸到一种细节性的丰裕和真实。

  1937年夏天,只有13岁的南京女孩吴大年本应在南京女中和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做出未来的选择,去经历一个孩子的成长,但七七事变爆发了。在南京沦陷前,吴大年的外公带着一家九口人踏上了逃难的漫漫历程。一家人从南京出发,辗转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最后逃亡至云南昆明。吴大年在逃亡过程中虽然从没有见过日本兵,离恶魔最近的一次是敌机“灰色的双翼,涂着无耻的国徽”以及“伤害了九个人的生命!断送了七个人的自由!”的航空炸弹,但死亡之手在逃难者的背后时隐时现,若不急匆匆地颠沛流离,就会被它抓住。吴大年将一路所见所感写成了4万字左右的《小难民自述》,于1940年3月由商务印书馆在香港出版。75年后,该书又在江苏人民出版社面世,时值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正如作者所说,写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纪念自己,书中虽有呼喊,但更多的是详细记述了自身和家族的不易,开赴前线的战士和车辆,后方权威的公共秩序维护者,各阶层的逃难者,等等。书中虽然也大量描述了异乡的社会和风景,但这绝非一本轻松的游记,阅读时,我们时时会感受到一名少女在死亡阴影下的警觉不安与严肃紧张。一个人在想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太平盛世里体面家庭中的女孩来到田园和异市,总是会因自身的从容不迫而从异域中发现多彩生活的美好,但抗战的特殊背景却让吴大年一路上对死亡表现出了特别的敏感,并深刻地思考生与死的意义。如她的目光没有过多停留在除夕农村忙碌的村民和“村前静静的溪水里,有着不少的人划着小船”上,而是特别注意到了农家“活泼泼的又肥又大的鱼,陆续被捕,好像被判决死刑的囚犯一般,无抵抗力的任人宰割,鲜血渗透了它们的身体,一条弱小的生命,很容易的被毁灭了”。又如她对农村杀婴现象的特别关注:“当她呱呱坠地时,顽固的父母首先注意她的性别,如果知道它是一个丫头(皖村中称女儿为丫头),就很敏捷的把它掉在马桶里,倒入一飘冷水,然后盖上盖子,任她挣扎,窒息而死,这是多么的惨酷啊!”

  作者写作时还有着更重要的社会目的,那就是为了“在使后方的小朋友们知道战区中同胞的痛苦”,以及呼吁“全中国的人们,起来吧,救国的责任是负在我们的肩上”。虽然吴先生当时只有13岁,但民国精英阶层的家国忧患和批判意识跃然纸上。正因如此,读者会跟随吴大年的眼光看到:在当时的社会并没有一种共识性的力量来整合亿万民众,大量的人只有自我保全的智慧,车夫和客栈为了多挣一些而随市加价,发逃亡同胞的苦难财;火车“车廂里非但不能安静,似乎更是吵闹了,谈笑声,相骂声,互相杂作”。吴大年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如下的话:“我觉得这是我国人的一种劣根性,在危急的当儿,每个人还是只顾自己的舒适,没有顾到大众安全和幸福的观念;个人为重的心,牢牢地盘据了他们整个的脑海。”这都是对传统中国原子化社会的生动记述和思考,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民族反思。

  所有芸芸众生——包括千余万死去的军民和其他活下来的同胞——的苦难经历,其共性部分已铸成了纪念碑,而每个人的独特体验也必然以各种柔软的方式与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达成了精神上的契合。类似《小难民自述》这样的作品不会直接融入进对抗战胜利的庆祝和阅兵里——它首先是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和精神新生。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7/01/nw.D110000zhdsb_20150701_1-16.htm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二):贵在真实

  《小难民自述》书评

  《小难民自述》是小岵女士在1938年日本侵略中国时候逃难途中的见闻记录。当时小岵女士年仅12岁。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日寇已经攻占了上海,正在进攻南京,小岵女士随家人一路逃难,从南京到昆明。来到昆明,小岵女士写下了自己一路的见闻,后被记者发现,决意帮助小岵女士出版。他们请冰心先生为书作序,请顾颉刚先生题写了书名。

  小岵女士本名吴大年,这本记录从南京逃难开始,一路西行,经九江坐船到武汉,然后经湖南益阳常德进入云南,最后到达昆明。由于小岵当时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记录很朴实自然。

  一路的交通工具可见是逃难。“最是仓皇辞庙日”,记录从离开当时的首都南京开始是坐的火车,然后一路走路和土车(实际上是独轮车)到了九江,在九江赶上一艘船,坐船来到武汉,从武汉以后条件稍微宽裕,可以坐火车和汽车。从交通工具可以看出形势的紧迫,南京到武汉原本是大城市之间的交通,竟然更换了好几种交通方式!从后文可以看出,她们实际上是从北京逃难逃到南京的,应该对战争灾难比较敏感,但不知为何从南京逃出仍旧如此仓皇?在南京到九江的途中小岵甚至目睹日本飞机轰炸毫无战略价值的城镇,只因为那里人多,正在开庙会,扔一个制造恐怖气氛。也许是逃难已经很疲惫了,或者对于战争,人们更不愿意去正视吧。

  但是小岵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她们毕竟算是逃出了南京城,她们身后的南京所发生的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小岵一路记载了逃难的艰辛,但是与身后的尸山血河比起来又不知道幸运了多少倍!

  小岵的全部记录充满了孩子气的语调。这一点很真实可爱,令人喜欢。据说冰心还特地盘问过小岵,查明是否是她自己写的,没有别人代笔。那个时代的人挺认死理的,按说这个文本本身就挺孩子气的,而那个时代有这种经历同时又能写作的孩子也不多,似无必要如此麻烦。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代笔作弊之事已经很多了,防不胜防;同时,小孩子的文字也越来越成熟,很多小孩子写的东西根本看不出来是孩子写的,完全没有那种稚气和天真。读着小岵的文字,心里却在感慨:真不知现在物质丰富的社会对于孩子是不是好事,他们已经全然失去应有的天真了。

  比如,小岵的文字里,虽然是逃难的路上,却还是对小溪与河水中美丽的石子儿念念不忘,我记得的就有好几处,这正是小姑娘的天性吧。虽然没有机会得到更多漂亮的东西,但是有机会看到漂亮的石子儿也是吸引她注意力的。另一处是对穷山恶水多刁民的描写,那个刁民恐吓他们说日本飞机要来轰炸,等她们吓得离开屋子以后,那刁民趁机翻他们的行李偷东西。这都是孩子眼睛里看见的实情,能如实发表也许是由于那实在是个多事之秋,估计政府没法管到这么细致。但是能看见实情,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件好事。

  作者的写景比较简略,但是由于是几十年前的景致,很是能勾起人的回忆。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小岵看到的黄鹤楼前就有黄兴的铜像。而我1980年去看过的黄鹤楼就已经没有黄兴的铜像了,而且据说1969年黄鹤楼失火过一次,我看到的是重建的黄鹤楼。那么应该小岵看到的是清代的黄鹤楼,而我看到的是建国后重修的黄鹤楼。一纸文字却能勾起人如许回忆,这就是时间的力量吧。另外,小岵描写的黄果树瀑布和许多景致都很真实。比如很多传说中的神山和庙宇看上去都灰扑扑的,缺乏修缮,而黄果树瀑布只是一片壮观的黄红色的水在倾倒,白亮的水珠吸引人。这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吧,名胜古迹缺乏修缮,内忧外患,哪有功夫管理这些?其实我觉得那个时代的自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政府内忧外患自顾不暇,所以这帮笔杆子或者知识分子要说些什么或者发表些什么就随他去吧,反正识字的人都没多少。发散开来说,中国历史上的不多见的自由时代,也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旦政府手里有钱有权了,声音就必须一致了,因为那个时候他能够腾出手来管了。

  从小岵的记录来看,她家似乎是北京某大学当年因为日本侵略而奔赴大西南的。她们从北京出发,到达昆明的西南联大,属于当时的学术圈。小岵在路上遇到的困难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不知为什么我总想起琼瑶的两个小说,也是以西南大逃难为背景,小说家言困难总是很惊悚,比如会经常出现轰炸,军队还会护着百姓,但是作为言情小说过不了一会就会回归本行:主人公们开始谈情说爱。小岵的记录就更真实一些,轰炸没有那么多,日本人才不会那么浪费炸弹呢,而一路上也没有谈情说爱,逃难中的各种情况就耗尽了精神,哪有功夫去谈情说爱?不是人人都是胡兰成。

  今年时值日本投降七十周年,小岵女士的这本书作为那个时代的记录被重印,提醒我们记得那个时代,记得被侵略的历史。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三):不忘过往,记住苦难-----评《小难民自述》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今只是从历史类的书籍中看到关于1937年民族灾难时代的故事,也或者说我们会从祖辈们的口中听到那时候的艰苦岁月。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并不代表着我们选择遗忘历史。至少作为80年代的我,更乐意于引导自己的孩子重温历史,寻访过去,在幸福时代去感知曾经祖辈们的苦难过往。

  一部《小难民自述》的历史书册很是不经意地触动了我的心弦。尽管这部作品出自于灾难年代13岁孩子之手的文作,但是我们书外的读者毫无疑问地被深深影响着。那个年代的历史,那个年代的逃亡,那个年代的自述,引发而出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带领着我们记住苦难的年代点滴。

  配合书作的内容,本书的封面首先于昏黄的,泛着旧色气息的底色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书如其名,其中的内容其实就是关于一次小作者逃难经历的文字描述。尽管这里没有抑扬顿挫的笔墨;尽管这里没有纷繁精致的文笔,但是这里却有着最为真实的,发自内心和肺腑的真实叙事描述。抗战爆发伊始,小作者和全家在外公的带领下辗转于各个城市颠沛流离。南京,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和云南昆明。相较于今时今日的便利交通,这样的行程是异常艰难的。尤其是在日本军随时出没,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走得是那样地让人难以想象。战乱年代,民不聊生,如此的情况是那样真切地发生在了小作者的身边。读着这样的故事,我觉得自己情不自禁地为小作者的辛苦难逃路唏嘘不已。相较于今日的孩子们而言,她更值得让大家学习。虽然身处艰苦的环境,她都可以如此把握时光,抓住灵感,创作精彩,鼓舞读者。此时此刻,不需要华丽的辞藻都能深刻地展现作者不凡的创作水平。条件再为艰难也都不会难道她,透过这一路逃难的所见,所闻,所感,她是那样随性地有感而发地,却又是那样精彩生动地生动勾勒。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亲身经历,所以我们在读这个有关于她的逃亡经历时品味到了那份真实的,动情的,质感的画面。甚至于深入阅读之后,我们更能看到那由逃亡经历提升递进而出的感染力量:“新生和光明展在我们的前头“。很是感到鼓舞,很是感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本书的文字之中,读者还可以经常翻看到一些简洁,明了的场景配图绘画。带给我们更多的身临其境的感触和影响。

  虽然这部作品《小难民自述》出自于一名孩子之手,但是我却更觉得这本书值得和平年代的我们大家分享和阅读。透过这部书,我们可以悟出不少的东西来。类似于国家要富强,百姓要和平,历史要缅怀,苦难要牢记!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四):小难民视界的历史

  如果说我们高估了《安妮日记》,也同样遗憾没有这样一部用自己身边的事实来承载民族灾难历史的著作的话,小岵女士在其13岁就已经完成的《小难民自述》一书会带给我们一丝欣慰。但是同样的,灾难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永远是残酷的。看着死亡和眼泪将自己的生活淹没,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伤痕,也是所有挑起战争的民族所应该悔过和道歉的。

  抗日胜利已经70年,对日本的仇恨在我们这个社会比战争的反思要来的强烈。当然,有些时候所谓的家仇国恨缠绕的民族并不是一个勇敢的民族,反倒是那些可以正眼看待我们的民族本身在战争中所作的事的民族是最为强大和坚挺的。作为被侵略的国家,那时候炸弹从四面八方而来,有些人逃走了,有些人甚至对这种东西无动于衷。小岵女士从南京一直往西,想要告诉后方的小伙伴们前线的灾难状况。然而,一直奔走,一直见到的是死亡和眼泪。一个国家对待战争最为正确的莫过于如何看待这些过往的眼泪和死亡,应该将烈士的名字铭记,应该将历史反省,并不是口头上说着要崛起,却遗忘了那些埋葬在地底下的忠骨。

  战争是可怕的,在小岵女士这本小书中更显如此。“听说这一个小炸弹伤害了九个人的生命,断送了七个人的自由!”这种描写让人不禁慨叹,那个时候的人如同蝼蚁一般爬行在生活空间中,然而却有一个梦魇空间在等待着他们。防空洞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有用,甚至有些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飞机在头顶轰隆而过,毫无意识。也许正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所以有些时候仅仅因为遇到沙滩而感觉到高兴,而拥有久违的故乡的亲切感。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到底这样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其一一铭记并且记录在册,我不得而知。

  一本记录生活苦难和灾难的书籍并不是仅仅为了记录,阅读如此书籍的时候也不应该对事实记录,然后忘却事实背后人心冷暖和喜怒哀乐。作者或许不需要我们的同情,也不需要我们仇恨什么,如此的小书,只是一个小小的难民视界中的战争,不管残酷是否,我们阅读期间,难道不应该触碰到的是活生生的灵魂?我们面对过去的历史,难道不应该将仇恨放在一边,让那些生命永远铭记吗?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五):一个少女的抗战逃难史

  2015年恰值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国内各大出版社也纷纷瞄准这一契机,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抗战和二战主题的新书。在这些纷繁斑斓的出版物中,有一本小书,或许永远不会占据各大文化媒体的头条,但它的出版,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本书,就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刚刚推出的《小难民自述》。

  《小难民自述》说的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作者“小岵女士”与全家人在外公的带领下,从南京辗转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终于逃到了云南昆明。惊魂甫定,只有13岁的她记录下了那八千里路的战火和尘土,其文字真实、动情、充满细节。由于作者当时的少女身份,以及其内容的抗战主题背景,这本书被不少媒体形象地比拟成东方版的《安妮日记》。

  在书中,战争造成的命如草芥、山河凋零处处可见。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当敌兵来犯时,无法奔逃,只得跳河而死,尸身虽已寻着入殓,但棺仍旧放在乡间,未曾入土……”战乱不只让老人“入土为安”的最低愿望成为泡影,也让“小岵女士”视为第二生命的众多藏书化为灰烬。在逃难的路上,处处有敌情,处处有危险。沦为“惊弓之鸟”的难民们,连一块粗大的木头,都会误当成日本飞机的炸弹,惊吓不已。  

  “小岵女士”的逃难路线是从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一直到西南边陲城市昆明。这一路上,除了记录下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恐惧之下,作者也将当时中国各地发展不一的真实状况,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类似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浸淫在现代都市文明之中。另一方面,安徽的农村还对溺杀女婴习以为常;云南的县城里,女孩儿们居然还缠着小脚,走路一拐一拐;国难之下,还有旅店的老板肆意哄抬物价,大发战争财。透过“小岵女士”的记述,我们清晰地看到:现代文明在当时的中国仅仅只波及少数大城市,而中西部的广大后方,仍然处于一片前现代发展状态。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滞后,也正是我们全国上下着力苦战,却仍然在日寇面前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位身处豆蔻年华的少女,逃难的生活固然是颠沛流离,但客观上也为作者体验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条件。在书中,我们看到:湘西的小镇里,“山虽高,却不枯燥,树木花草,红绿相映,雨后鲜艳的阳光照着,更是娇滴滴具有少女青春媚态”;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前,“一片深黄色大水下泻着,声如雷鸣,势若万马奔腾……没有一种力量可以阻止它的狂奔”。这样质朴而诗意的风景描写背后,是一颗天真、烂漫、渴望和平的少女之心。

  对祖国山河美景的欣赏,反过来又加深了少女的家国情怀,促使她奋发读书,投入到抗战救亡的大潮之中。在书的结尾处,她这样写道:“在这里滋长着多少的热血青年,酝酿着多少救国的高潮……不要忘了我们的敌人……不要忘了惨死的同胞……新生和光明展在我们的前头!”或许正是这样的逃难经历,也或许是写作这本书促发的历史意识和文献意识,作者后来便报考了西南联大历史系,学习历史专业。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北大历史系教授钱乘旦先生,正是作者“小岵女士”之子。

  《小难民自述》在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面市,由顾颉刚先生题写书名,冰心女士作序。如果说在当年,这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国人的抗战斗志和爱国情怀的话,那么七十五年之后的今天,这本书的再版,则足以让我们居安思危,重新审视我们国家的那段苦难岁月。

  向慧眼识珠,从茫茫书海中找出本书,重新进行再版的出版社和相关编辑致敬!向所有坚强不屈、抗战到底的英勇国人们致敬!

  2015年7月3日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刊发于2015年7月19日的《深圳商报》阅读周刊,见报时略有删节。)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六):谁都在路上:《小难民自述》

  一个值得思量的说法,所谓初恋,并不是单纯指你的第一个女朋友,也不是你第一个动心的人,而是当提及初恋这个词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人。类推来说,故乡好像也是这样。

  主题有关故乡的故事不胜枚举,离开,回忆,领悟或深陷。《小难民自述》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本书诞生于近代历史上最混沌,难以看清的那段日子。战争迫使年幼的作者离开家乡,开始了“一路向西”的求生之路,用笔为我们记叙了身为战争受害者,背井离乡者的万分之一的遭际,从一个孩子的视

  角,感性地为我们带来一个真实度很高的故事,与她想说的一切。

  如果用刚才提出的说法去下一个比较感性的定义,那么故乡就是与人发生的关切最深,最值得怀念的环境。那么,就故事的主人公来说,记忆最初的祥和平静的几年固然值得回味,然而讽刺的是,这种感触却是和之后的流离、不安相较才烙印深刻。反之,记忆最留恋的地方莫不是生理和心理最负重的时刻,而生命的飘摇不定,换一个角度来看,她至少迈出的每一步都有意义。那么,从南京到昆明的这一段路,便可以算作故事主人公小岵的故乡。

  像是加缪在《鼠疫》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旦生活成了习惯,那么人将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小岵一家的逃生,在前几个月如同炼狱,甚至发出了“总有一天要吃真的日寇”这样恨之入骨的诅咒,然而在书的后三分之一,关于憎怨、无助的笔调明显减轻,记叙的重点由生活的艰辛向所见的社会风情转化。细腻的景物描写,与路过的一切“拥抱”过和离开,这时的逃生更像一种“以逃生为主题的旅游”。对她而言,这一路的所遭受的,所失去的,会是一生的疮疤,更是一生的最值得回忆的,甚至最宝贵的记忆。通过这些文字,一个个故事,与我们共享,她“故乡”的故事。

  之所以“日寇”或者战争被认为是罪魁祸首,是因为把太多无辜的无可选择牵扯进同一个大事件,连生命的保有也不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想活下去,要么做一名战士,而多数心理和生理的弱者,只能选择逃生。但一味地指责战争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假设没有战争,我们也不会拥有永远平静祥和的幸运。

  有了风浪,我们就已经在路上。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七):要警惕,不可忘却

  国际友人德国的约翰•拉贝先生在日记中说:“可以宽恕,但不可忘却!”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册人数50余万,守城军士、各地入城滞留难民,时南京总人数应为60万。当日午后4时,南京沦陷。城内百姓遭遇惨无人道的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南京城被毁三分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这一组组的数据在警惕着我们,曾经,中华儿女饱受欺凌,在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之后,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对于仇恨,我们应当放下,但绝不能忘记这血的历史。

  2014年12月13日,我国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当天,新华网发表了文章《我的奶奶当年是难民——写在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作者钱春弘,她以自身亲人的经历回忆中国那段饱含耻辱的岁月,缅怀先人,为后人之安宁而作警惕。

  在文章中,作者讲述了她的奶奶吴大年女士在十二岁时恰逢侵华战争,为免遭侵略者蹂躏,随亲逃离,于1937年8月离开南京,翌年五月至昆明,十三岁时将途中九个月七省的见闻著书付梓,名为《小难民自述》。

  《自述》由冰心先生作序,初版于1940年前,作者小岵女士著书之时始十三岁,书中所记录的是自己从南京至云南途中七省所见所闻,在75年之后,这本《自述》再版发行。

  尽管书的边幅不长,但对于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小女孩来说,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事,年岁虽幼志向不浅,文笔简朴却意味深远。如作者自述中说到,著书之目的在于使战区后方的小朋友知道战区中同胞的痛苦;就此发心与见地都是极为可贵的,更为难得的是在炮火摧残,城市沦陷的环境下,仍不忘对未来抱以希望,如她在书中这样写道:“我相信,一城一池的得失,绝不会影响到我们抗战的心理,收复徐州,只是时间上的事罢了。”

  萧乾先生的文章《倘若我是一个日本人,我会难过,羞愧》,他将日本与德国进行了比较,后者敢于承担的态度令德国在国际社会重新获得了尊重,而日本至今仍然在回避历史,不敢承认当年发动的侵华战争伤害中华儿女的事实。

  战争结束70周年,当年的侵略者至今未曾彻底反省自身的罪行,反而玩弄政治手段强化军事力量,意欲突破当年战败所带来限制,这是一种可怕的意向。

  回顾往昔的苦难和耻辱,国人当警惕,正如萧乾先生在他的文章最后说道: “一个输了而不认输的赌徒是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

  《小难民自述》读后感(八):“生于忧患”的力量

  世人多有以《小难民自述》类比《安妮日记》者,或谓之“东方版《安妮日记》”。此言良有以也。因皆为小女孩作品,皆反映“二战”时期民众被难情况。然与安妮相比,我们的“小难民”则幸运、顽强许多:安妮在躲避密室两年之久后,竟于战争结束前被纳粹发现,而进难民营,而遇难;我们的“小难民”小岵女士则逃难到大方后的昆明,后来更考入西南联大,而在重得和平后到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自己儿子钱乘旦也成为著名历史学家。当年,《益世报》董事长、比利时人雷鸣远为初版的《小难民自述》题字“生于忧患”,现在看来,这题字真可谓精准。我们的“小难民”,不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生于忧患”的生动写照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