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9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精选10篇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是一本由[美]赛西·高夫 / [美]梅丽莎·切瓦特桑著作,45.00元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一):育儿,从来不只是育儿

  我最早是在亚马逊上浏览parenting方面书籍看到这本书的原版的,书名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Modern Parents, Vintage Values》,我迅速领悟到这本书的价值观定位。我的头脑中浮现出一帧帧画面:在一个美式乡村装饰房子里,一位坐在炉火旁刺绣的慈祥老太太边依偎着一个安静读书的儿童鲜花点缀的后院里和家人一起快乐追逐,每个人看上去健康欢乐积极;画面的背景悄然切换成了现代化的家具陈设,人们依然如常地继续着他们的生活,一些细节发生变化,比如各种至今仍让人感觉吃惊的现代化电子娱乐设备出现在各处,但从人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能力确保它们成为家庭生活的辅助和点缀而不是干扰和破坏。

  和其他育儿方法一样选择打开这本书的家长读者一定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对孩子的养育负起责任;想要了解专家经验方法;还有,我们想要孩子还能像“过去的好时光”里的孩子。我们带着一点焦灼的心情美好心愿买下一本本畅销榜上的育儿书籍,想要做一个不那么糟糕父母控制局面,希望不会彻底毁掉孩子的未来

  此书的内容设置致力于响应家长们的真实需求: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今天,在小家庭的屋檐下,让我们手机不离手的孩子们依然保留和遵循美好的传统价值,俱备自信同时拥有耐心同情心亲子间拥有边界尊重自由亲密,这一切是否可能,如何去做?

  也许你在读之前会疑心,是否在如今的社会中,这种努力显得有些执拗徒劳?我们的孩子真的能够既有风度礼貌体贴富有同情心,又能聪敏积极有足够耐力智慧化解复杂同龄人压力文化压力?对此看完书我的感受是,在家庭教育中,信念就是一切,而信念的背后是强大知觉理解(不用强调爱,爱显然是不够的),加上各种目的性明确的在实践卓有成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朝向那个心中的港湾靠近。

  本书的中文译名其实也非常好,很贴切全书传达的情绪。虽然乍看不可避免地有点鸡汤味,但具备真实处理日常危机的经验并对“养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有体会的家长们可能会对这个名字一见如故相信选择这本书的读者,内心里已有一定的答案。有了孩子,是再度成长、重新成长的极大机遇。因为养育孩子本身需要领悟力、极大的耐心和不断的学习调整,而父母本身也会这个充满挫败和进展过程中不断回溯自我,进入孩童心灵,重新审视世界

  也许目前仍挣扎在幼童养育阶段的家长暂时还无暇思索如何处理叛逆期的孩子和自己斗嘴的问题,独生子女家庭也可能觉得调解兄弟姐妹矛盾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但本书内容覆盖了重要的方方面面(阅读此书目录就会有体会,设置非常有内在逻辑作为章节标题的要点也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一点也不水),内容却非常精炼,有的章节言无不尽,有的点到即止,只有一两页。作者深知家庭教育学问非常广博细微,每一点都可以拿出来写成一本书(我常常感觉一句话都可以做一系列公众文章了,家庭教育的学问绝不仅限于孩子,而是人性本身全方位的探索提升),而这本书的诚意在于,作者在自己的专业眼界深度广度的同时,尊重读者自己的经验、学习能力和领悟力,在关键地方多加提点。

  全书并无明显凑数为大纲而填充的内容,作为亲子教育的资深专家,作者的案例非常丰富,因此举起例来也是信手拈来,但她们并没有滥用例子总的来说案例和要点陈述比例恰当,适合不同类型的读者(我自己不太喜欢靠举例子讲故事甚至编小明小红的故事来写完文章的书)。阅读过程中,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共鸣体会更深的点。下面说说印象较深的一些部分,无法全面展开,能谈的地方很多,引起的思考联想也很多。

第一部分 挑战——现代家长的困境

  现代家长时刻担心青少年失足、堕落、交上损友、犯下大错,却囿于现代文化的个人权利观念不能过分监控干预孩子的生活隐私。但为了避免冲突,任其沉溺在自己的房间电脑手机和不知道什么人交往,显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该做的事情。“孩子不应该控制父母,父母也不应该控制孩子。”但“父母的确必须控制局面,没有任何限制的家庭生活会灾难。”在“怎么做”的部分,作者给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如怎样回应孩子买手机的要求,既不令其处于社交边缘,又不对孩子及其周围同龄人及其家庭造成影响;如何限制孩子手机的使用;如何制定针对手机滥用的处罚;接近和团结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家庭,让孩子在更自在氛围里做出选择。

  游戏上瘾及网络上瘾同样是一个现代家长面临的挑战。家长要做的是全面的理解和看待这些事情的性质机制,不因为知识陈旧和个人习惯的不同而采用完全的敌对态度处理问题。设置底线学会并交给孩子切实的自我保护知识。社交网络会伤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沉溺于社交网络反映了某种现实的焦虑,这和一直以来青少年的同龄人压力没什么不同。父母需要调查研究,试图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开始沟通和干预(如果需要的话)。

  警惕陌生人的教育会有孩子产生什么深远的负面影响?我们在试图保护孩子的同时,可能会永久破坏了一个人幸福指数中重要的部分:安全感。同样,作者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和方法,用明晰的规则和知识来传达有用信息,而不仅仅是传达一种本身令人不安的情绪。做父母的一个常见错误是,我们太急于做该做的每件事情,仿佛是为了撇去自己未做到教育的责任,而不是为了最终的效果。书中传达的价值观和建议,让读者放松心情,不忘初心,爱和安全感是我们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紧张焦虑和发脾气。如果我们都不清楚诚实面对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本末倒置的事情就很容易发生。“底线就是我们得教会他们思考。”

导致儿童焦虑的最大诱因是……父母本身的焦虑。

  直升机式的父母始终盘旋在孩子身边,发现危险、阻止错误发生、在受伤时第一时间冲出来维护孩子,结果是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发展能力的机会,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遇到冲突将会表现迟钝消极,久而久之产生不明来路的焦虑感,而长期的焦虑令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受到抑制,更别提在社交和学术上表现好了。

想要带着自信去育儿,冒险和适当程度风险都是最基础的。……允许孩子安全地探索世界,才能塑造出对自己有信心并且能享受成长过程的孩子。

  当你看到一个被保护过度的孩子,很容易从他们的身体上发现出来,他们的身体是僵硬的,他们的眼神是游离的,有些家长在育儿中自相矛盾,既时时干预孩子,切断孩子自己与外界连接的机会,又时时坦率粗鲁地批评孩子不落落大方自信潇洒。若论如何毁掉一个孩子,这只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小例子。当孩子每天听到最多的话是否定性的,他得到最大关注时是他主动做某件事的时刻,孩子得到的信息只能是:放弃选择,放下个人意志,避免更多羞辱。从这里,孩子作为一个人的人性就在一点点被抹杀。如果批评型家长能够了解和观察积极性孩子的家庭氛围和成员互动模式,恐怕会自惭形秽,然而家庭教育最大的障碍和危险就在于,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其本身的自我封闭性令人们无法有效对比(而并非表面上那种对比)和自然改进,而未成年人在这里处于绝对的劣势。他们会专注地倾听和吸收父母的意见(即使看上去并非如此),逐渐变成父母描述的那个充满问题的人。

  作者对焦虑型家长的一个建议是:你应该重点去关注世界上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谁以及你的孩子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在此处的另一个联想是,父母应该避免在家庭里孩子面前高谈阔论议论是非特别是对孩子的朋友及其家庭的负面见解,这样只能伤害孩子的情感、并深远地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水平。评判他人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多么容易啊),孩子将从自我提升的巨大机会离开,把他宝贵能量为关注他人而分出很多。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优秀孩子往往不仅知书达礼并活跃在在丰富的各类活动中,他们的能量是倾注在自身的。这里也可以看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察觉世界和自己的关系,对大人来说正是一个重新学习的宝贵机会,发现自身的意识问题,收获可能是巨大的。从这个角度讲,养育中最大的回馈甚至不是孩子本身的成就,而是发现我们自己。

  我在阅读此书的前三分之一时时常挥之不去一个潜意识,那就是由于养育环境上国情的不同,在西方那套成熟养育理念语境下指导中国年轻父母是否完全适用的问题。一般育儿书中预设的前提是父母读者对家庭关系、育儿动力学俱备一定的基本共识,而实际上在中国育儿母亲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孩子本身。这是完全另一个话题了,我觉得中国的出版社可以策划一系列中国家生态下养育的指南、点拨和智囊,教年轻独生女职场妈妈们如何应对新旧交替时代大小家庭交叉共生状态下的各种挑战,也教年轻爸爸们如何清醒警觉地构建新一代小家庭的新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压力中维护自我的独立性,察觉中国传统家长文化中父亲的缺位和错位,学习在家庭中建立真实的存在,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滋养家人,和家人共同成长。

第二部分 传统价值观——影响孩子内心的力量

  第二部分也是我个人非常关注的内容,包括同情心、宽恕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礼仪八项传统价值观的建立和维护。浏览这些字眼,我们都同意这些品质是非常“对”的东西,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它们的重要性和内在本质,以及如何真正让他们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这一切将是很有学问和深度的思考,远超出家庭教育的范畴。同时每一样品质在实践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的技巧

  比如同情心,我们是否真的看重孩子的同情心,当孩子缺乏同情心时,反映得可能是更深远的问题,他们与家庭或同伴的连接出现了断裂?他们深受不安全感的威胁,而无法释放同情心?他们的自我发展受压抑,无法妥善处理自己强烈的情感,甚至将同情心视为一种可耻软弱?而当这些事情难以察觉地发生时,家长如何发现、干预?流于流行的那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流传的是口号,而流失的是价值内核。

  比如自信心,家长如何帮孩子树立自信心?真正的自信心无法从对不自信的耻感得来,良好的亲子连接、接纳感安全感,以及很重要的,家长的身心健康都是自信心的基础。鼓励很重要,当然,但如果孩子对自我认知有非常强烈的扭曲的观念,故意否认或假定自己理解他都是不当的。某种意义上说,一切的不自信都是有根基的,并非来自幻觉,如果我们不只承认物质世界还认为意识同样是强大的存在。帮助孩子发展自我,突破困难,学习具体的做事方法,在实践中体会真实的存在感,而不陷在庞大无当的情绪中,毕竟,青春期的荷尔蒙分泌和未发育成熟的脑前额叶都对此负有一定责任。在我们失控地与孩子争吵试图取得上风时应牢记这一事实

  又比如正直。成年人如何看待正直这个品质,将直接影响孩子对它的理解和采纳。归根结底,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包含了受人尊重和欢迎,自我保护和勇于奉献,与集体连接和自我独处的能力。失去成为正直的人的机会的孩子,并不只是失去了一个好看光环,而是从长远看,他获得的内心价值感、他赖以自豪的自我认知以及他充分发展自我的可能性大大受限。

  家长们在社交生活中很关心孩子的礼仪规范。此书作者非常平实地给出建议,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以身作则表里如一,明确规则,提前沟通,贯彻始终。但作者最关键的一点提示在章节前部分的一句话:“礼仪是一种对他人敏感的觉知能力。如果你拥有这种能力,你就能做到很有礼仪,不管你在餐桌上用了哪一种叉子。”我们希望孩子掌握的归根结底的不是叉子的用法和寒暄的一百种范例,而是对人具有感知能力。如果礼仪周全的背后缺乏真实的感知能力,而是来自取悦父母的动力,孩子可能长大一点后忽然变得木讷麻木不仁。礼仪来自于情商,一种为他人着想的主人精神,它的健康必然带动自信的发展。

  所有的家庭教育哲学的背后都蕴含这样的道理:你只有首先做好自己,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才有可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不给他们造成额外的困扰负担。而我们的价值观,是除了基因之外赠与孩子的最大礼物,不能不仔细留意。

第三部分 优化内在,成就完美亲子关系

  这部分的开篇真实尖锐:

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和你的生活从育儿过程中撤离出来,那么在你屋里跺脚的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让你生气,引发你的痛苦、你的罪恶和你未曾愈合的童年伤疤。

  不过,在我看来,养育孩子的挑战与奖赏正也正在于,你无法转身离去,你将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试图解决问题,和他们一起成长,努力变得更好。

  作者提醒读者,放松,再放松,回到自身来。

你可以给你的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打理好你的生活……和你的脾气。

  没有孩子真的会怪罪他那事业成功没有时间陪他的父母(除非有其他的问题),倒是会怪罪处理不好生活压力、脾气糟糕的成天在眼前转的父母。 如果你忘了自己的生活或者有意用孩子为理由放弃自我,那么你离在心理咨询师那里唠叨着“在我成为母亲/父亲之前,我可有趣了”这一天就不远了。

  最后,作者分享了两条终极真理,与我在养育实践中反复浮现的想法不谋而合:

你比你想象的更加重要。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二):积极跟随孩子成长的脚步,做不断优化内在的活力父母

  小时候,听大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和媳妇对自己的妈妈不好,饭菜只给吃剩的,睡觉只让住在耳房。然后,有一天,儿子的儿子说了一句话,他就赶紧对妈妈好起来了。这个孩子说的是:等我长大了,也这样对你和我妈妈。

  当时听完这个故事,觉得这个孩子好聪明啊,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后来,当我已经为人父母之后,我才渐渐地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说的是父母以身作则的力量,因为你怎么做,孩子也会跟着学。

  现在,当我读完《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地认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你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人,孩子通过家长以身作则的方式所学到的,要比家长直接教给孩子的多得多。

  可能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不能大人一边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一边让孩子自己去读书,你要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创造了一个较好的阅读环境,并且引入了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之后,通过不断的亲子共读才能慢慢地让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直到爱上阅读。

  但是,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很小的一个部分。现在的家长,相比于我们的父辈,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网络时代将我们的社会变得扁平化,孩子们可能已经习惯了网上的二维空间,而无法较好地面对现实中的立体三维空间;社会中太多不安全的因素使得家长和孩子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安全感;此外学业、交友等方面带来的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独生子女以及大人的溺爱,再加上现在物质上的富足,会让孩子从小就产生很强的权利意识,很有可能会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从而造成尊重的缺失。

  而我们想要教给孩子拥有的一些传统价值观,比如正直、感恩、同情心等,这些都将影响孩子的内心。社会的发展现状是否与这些传统价值观相冲突?家长应该如何以身作则?你是否还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世界?你与孩子如何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并愿意表达彼此?如何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你对上述问题存在疑问,那么,你可以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找到表达彼此的语言。而这本书的英文原版书名:Modern Parents, Vintage Values:Instilling Character in Today’s Kids。可能更便于我们理解这本书的几个核心要素:现代家长、传统价值观、孩子性格的塑造。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一堂心灵成长课,在当下的社会,如何与孩子站在同一轨道,并保持相同速率,是为人父母极大的挑战。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解决的办法,我们不会永远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自己,永远具备认识和表达彼此的意愿和能力。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二人合著过多部作品,其中《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曾获豆瓣读书2014年度教育类好书。这本挑战篇是二人合著的又一力作。书中的案例是两位作者在《明日之星》咨询部中接受前来咨询的真实案例,以及作者小时候的真实经历。书中这些人经历的困难,在你和你的孩子身上,很有可能也会发生。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我认为可以先看第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很短,但却是家长在心灵成长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上的转变。第一,你要拥有孩子之外的生活。第二,要不断优化你的内在。第三,你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内心。很多人在为人父母之后,尤其是母亲,把生活的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其实我们需要有孩子之外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和孩子不一样的追求,这一点很重要,你的孩子需要的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父母,但同时,你还要意识到你并不能直接地影响孩子的内心,也不能把所有传统的价值观都灌输给他们,然后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孩子。

  那么,有了这个态度上的转变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前面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严谨结构,但是贯穿其中的真实案例以及幽默的表达会让你读起来并不枯燥。

  第一个部分,作者概括了现代家长面临的五个主要的挑战,看一看你是否处于同样的困境。比如网络给孩子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交带来的障碍,社会上的不安全因素带来的焦虑,孩子被赋予的权利感是否已经无法掌控?孩子是否尊重你和他人?你和孩子是否都存在焦虑、抑郁、低自尊、高压和愤怒等情绪问题?

  我就选择“尊重的缺失”这个章节来说明一下作者的论述结构。首先作者以几个真实的案例表明了现代的孩子和家长在尊重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一方面孩子说尊重自己的父母,但是却很想逃跑;另一方面,家长不知道在孩子和自己顶嘴或作出其他不尊重自己的行为时该如何应对。然后作者列出了威廉姆·格拉瑟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的理论,也就是学习方式对效果的影响。

  可见,如果家长能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去体验,甚至给他们机会去教导别人,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作者从四个方面分别以儿童和青少年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教导尊重、赢得尊重、以身作则和获得尊重,这里作者给出了非常具体而且实用的建议。可以说,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陌生人,你的孩子就怎么对待这个世界,因为孩子会观察并效仿你的言行。所以说,作为父母,首先需要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做出积极的改变。

  此外,就像“信任”对于婚姻关系的维系至关重要,“尊重”对于亲子关系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尊重的底线,那么一切关系都会崩塌,这一点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除了要以身作则,还需要言传,那就是要由你为“尊重”作出定义,你的孩子需要清楚地知道如何对待其他人——你,家人,朋友,服务员等各式各样的人。而且孩子还要知道如果没有达到你的标准需要承担怎样的后果。最后作者指出,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尊重永远是一个你可以去教导的东西。

  看完了现代家长面临的一些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接着看第二个部分,这里作者重点介绍了同情心、宽恕、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和礼仪这8个传统价值观,并指出这些传统价值观才是影响孩子内心的真正力量。在介绍每一个传统价值观的时候,作者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首先是定义,然后从儿童和青少年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他们面临的这种价值观的特点、障碍和建议。在阅读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让我们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也会在审视自己目前的言行方面感到非常的惭愧,因为在当下的社会,保持正直可能就已经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此外你还可能会发现,在某些方面,你本身一直就存在着问题,可能是小时候没有人教给你正确的做法,导致一直到现在都未曾解决,比如同情心问题、对待他人的礼仪问题。而书中的这个部分,就是你用于审视自己的内心,并优化的过程,你还将了解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你和孩子所要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至于如何解决,需要你去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是写给父母的一堂心灵成长课,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优化内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现代的社会与传统的价值观并不冲突,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反而是能够影响孩子内心的真正力量。此外,本书还会让我们充分地了解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成长上的特点以及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让家长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去应对。伴随孩子的,应该是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积极地跟随孩子成长脚步的父母。

  全部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coffee爱读书(只荐好书,只捞干货)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三):到底是你教育了孩子,还是孩子的纯净抚平了你曾受过伤的逆鳞?

  水中月幡然醒悟,感慨道:”我想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幸亏你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

  水中月是一个公认的好妈妈,好妻子,好女儿,但她却过得越来越消沉。在这三个叠加的好字中间,她自己都察觉到有一个字在蠢蠢欲动——逃!“我想一个人出去旅行!”我拍手称好。经过一番开导,水中月终于承认自己在对孩子和家庭的付出中有些心力交瘁,更糟糕的是:这样心情低落、自我封闭、情绪压抑的能量直接传导给了孩子。

  “你的孩子需要你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生机。"这是我刚看完《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徘徊在心中,热气还未消散的一句话。作为救治"百分之百完美妈妈"的一剂良方,戳中了水中月的痛点,也戳醒了她近乎迷失的自我。”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和你的生活从育儿过程中撤离出来,那么在你屋里跺脚的孩子们就不可避免地让你生气,引发你的痛苦、你的罪恶和你未曾愈合的童年伤疤。“

  作者塞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之所以具备这样一语直击天下父母心的功力,与他们的身份分不开。作为教育学博士,”明日之星“青少年咨询工作室的创始人和管理人,60年专注家庭教育咨询,深谙为人父母的痛苦与快乐。有趣的是,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即将结束的篇章里)坦言:”要写下这本书是有罪恶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刻会有这样的心声蹦出来:”我认为自己还从未从我那爱冒险和自恋的年岁里成长起来。“

  因此,作者虽然在全书的第二部分,倡导以八项传统价值观(包括同情心、宽恕、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礼仪)优化孩子的内在。但也坦然承认:父母不能把所有传统的价值观都灌输给孩子们,然后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孩子。因为,按照这些传统观念反观父母自身,也会发现自己是如此不完美。这也是作者写书写得有罪恶感,预判作为父母的读者也将读得心虚的原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全书以两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给父母解绑:第一条,你比你想象的更加重要。第二条,你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伍德斯·温尼科特说过:“母亲在这项基本职能中总能有足够好的表现,任何不承认这个事实的理论都不可接受。”这既肯定了作为不完美的父母在育儿道路上拥有足够的权威,也将不完美的父母对孩子的正面作用诠释得及其到位:“足够好的母亲会积极地根据婴儿的需要做出调整。这种积极的调整会随着孩子忍受挫折能力的增强而减少……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婴儿将会从受挫折的经历中获益良多。”正是因为父母的不完美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父母庇护下也能感受到大伞挡不住的风雨雷电,让孩子准备好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

  为什么说父母又没那么重要呢?每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父母的生活。水中月的生活困境在于,孩子占据了她百分之八十的空间,妻子的身份和女儿的身份又吞噬了另外的百分之二十。而这样失衡的二八定律也让她的家庭重心过渡倾斜,出现危机,更加重了她的身心疲惫。“拥有一个孩子之外的世界”《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呼吁父母们回归自我,用爱释放自己,也用爱放开对孩子的桎梏。

  在新的时代,育儿不再是一种单项的付出,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共同成长。这就是书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真正含义。生命是一场遇见,人生的奇妙之处在于千回百转的循环。你永远不知道是你教育了孩子,还是孩子抚慰了你的伤痕。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四):孩子的焦虑来自父母本身的焦虑

  坦白讲,我很不喜欢看数据,觉得数据冷冰冰的很残酷,经常会被一些数据吓到。最近在看由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合著的教育类书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里面的很多数据同样让我产生了那种不安的感受。

  比如:这是我们整个时代和文化的难题。我们身处黄色和橙色恐怖之下的“911”时代。在他们的18岁生日到来之前,每4个女孩和每6个男孩中就有一个遭受过性虐待。一年内有17.75万名儿童(在18岁以下的)被报道失踪,也就是平均每天有2185名儿童失踪。

  即便明知这些数据主要针对的是他们国家的情况,但深知有些难题绝不是哪一个国家在单独面对,这是全世界儿童共同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两位博士所言,青春期是一个强调独立、亲密性、冲动性以及无敌的时期。正是这样的特点,让我们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困惑却又无可耐何。太过疲惫的时候,甚至都会吐槽一句,现在的小孩怎么毛病那么多啊!当长辈真的好不容易啊!

  一开始,其实挺担心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没有过多的代入感和共鸣。那些所谓的“不一样的世界——现代家长的困境”、“安全感的缺失”、“权利感的问题”、“尊重的缺失”等话题,会不会其实并不会给我们过多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处理与小孩之间的关系。意外的是,两位博士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虽然有些建议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小孩,但道理是通的。

  谈谈我最受益的一篇关于“焦虑”的文章吧。焦虑作为当代年轻人中排名第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学家塔玛·E·常思盖博士观点)可是儿童根本没有过多经济、工作、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压力,那究竟导致他们焦虑的最大诱因是什么呢?是来自父母本身的焦虑。因为父母的过度控制、过度保护、容忍或者鼓励回避行为、拒绝或者批判、冲突,以及焦虑解读的模型等因素导致的。

  之所以最受益,那是因为之前真的因为这件事有深刻的感受啊。我的小侄儿由于从小家庭环境还算不错,对钱基本没什么概念,一直的生活状态似快乐无忧的小仙童。2013年表姐一家从攀枝花搬到了成都,由于之前的两套房子还来不及出售,在成都又得花一大笔资金购房,压力有点大。那段时间,表姐表现得十分焦虑,见面时总谈论经济压力过大,虽然并不会当着小侄儿的面谈论,也尽量满足他的需求,没有因此降低他的生活质量。可是某次逛商场表姐正在给亲戚小孩挑选衣服时,小侄儿竟然冒出:我们家那么穷了,经济那么老火,你还给别人买东西乱花钱。这样的言论着实还是吓了我们一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小侄儿的状态都是这样,表现的对钱非常敏感。表姐试图通过沟通讲解让他明白可总是没有效果,表姐甚至都想带着小侄儿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了。

  父母以为小孩看不见的情绪和焦虑,其实小孩是能够感受到的啊。在这一点上,切不可自欺欺人。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五):你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朝你翻白眼,应该怎么办?

  前几天女儿总是无缘无故就把小她两岁的弟弟推倒在地,惹得弟弟哇哇大哭。老公一开始制止她的时候还能好好跟她讲道理,但是她一直翻着白眼,老公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怒吼道:“你再这样做我也把你推倒,让你试试被推倒的滋味。”见她不服气在小声嘟哝又问她:“你信不信我把你丢到公园不要你了?”然而她却委屈地哭着跑开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是个“和事佬”,既要哄好弟弟,又要批评姐姐,还要提醒老公说话注意分寸。到了晚上,倒腾好俩孩子睡觉了的我本来已心力交瘁,却又想起女儿近段时间的怪异行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双十一又买了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一直没空看。反正也睡不着,干脆就起来看书了。夜深人静,读到恍然大悟之时,庆幸自己又一次从阅读中得到真知。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找到表达彼此的语言》这本书我连简介都没仔细看就买下,是因为两年前读过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两位作者写的另一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完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观点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也一直提醒我“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要我们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进步、长大、成熟。”

  两位作者都是教育学博士,并且在美国“明日之星”工作,在各类亲子活动中备受家长、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的欢迎。他们每一次推出的作品都广受好评,上一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就在多个好书榜平台排行第一,并且在博库网畅销排行第一名。

  这一本《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书中,作者通过详述现代家长的困境、影响孩子内心的力量以及如何成就完美亲子关系三大部分,来告诉我们“之所以被孩子挡在门外,是因为我们太小看孩子,以为年长是足以应对孩子的利器”,并且给出了解决之道:我们不会永远跟得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不断优化自己,永远具备认识和表达彼此的意愿和能力。

  每一次教导孩子,总是从和颜悦色开始,以大吵大闹结束。有时候,我明知道问题不至于导致不欢而散的结果,但是看到孩子小声嘟哝或者翻白眼的时候就觉得要给她点颜色瞧瞧,不能让她这样目中无人,然而我一提高声调,她就开始顶嘴哭闹,直接升级到争吵模式。有时候我甚至还没开始讲道理,她就不耐烦地说:“妈妈,我知道了,你不用再说了。”明明还有很多话要说,一下子被堵死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在这本书的第4章里,作者一开始就提到:倘若没有尊重的底线,一切事情都会崩塌。这一条对所有年龄的孩子都适用。作者认为,必须有人来直接教育他们。我们需要用言语来教导孩子该如何行事,因为作为家长,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老师,对于任何事情,包括尊重,你都得教导。

  那么,要如何教会孩子尊重家长呢?作者在书中列出各种教育的建议。譬如对儿童,你可以从一些基本的用语开始,比如“请”和“谢谢”,坚持使用这些基本用语,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反馈来强化这些用词,在家里和外头都要保持一致性,帮助他们找到表述性的词汇。作者指出,孩子说话很不尊重人,独自嘟哝,翻白眼,或者听起来很生气,那是因为他缺乏一个更好的选择。

  看来在这一点上,我的想法错了,我总觉得孩子是故意和我对着干的,其实她是不懂如何表达,需要教导。还有,对于孩子的过激反应,我也表现不好,反应过度。然而情绪只会产生更多的情绪,最终导致不理智的争吵。在这一个章节,作者也总结出,如果孩子说话不尊重人,你可以用平静而镇定的声音说:“我们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在家跟对方说话”;如果他们继续有不尊重的行为,让他们离开屋子或者你自己离开,不要恋战,这会让他们更加表现得不尊重。

  明白了这一点,我暗自想好对策了。第二天早上,我就心平气和地和女儿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问她:“你最近为什么总是把弟弟推倒?”话音刚落,她就“呜呜”地哭了起来,也不说话。我耐心等待她平静下来,说:“没关系的,你说出你的心里话,妈妈不批评你。”“妈妈我不开心,因为我跟你说,我在幼儿园被人推倒了,你总是说小问题不要计较。可是我推倒弟弟,你和爸爸就要生气和批评我。”女儿缩在沙发上说。我走过去,抱着她说:“我明白了。可是幼儿园那件事是小朋友不小心推倒你的,妈妈也很心疼你受伤了,好在伤口没什么大碍,一两天就好了,妈妈说不要跟小朋友计较,只是希望你待人宽容一些。不过,你推倒弟弟是故意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曾经说过:“宽恕意味着到最后,你是否回击都变得不再重要。”在本书中的第7章中,作者也提到了宽恕,宽恕有助于滋养身体,治愈情绪,让他们的心灵不受约束地成长。

  那么,我作为家长,言传不如身教,就以身作则就事论事,按照作者的建议,现学现用把宽恕灌输给孩子了。我跟女儿说:“弟弟还小,他不会跟你计较,妈妈也原谅你了。不管你做错什么事,只要你跟妈妈坦白,妈妈都是爱你的。但是你也要学会宽恕他人,才能更好地跟小朋友相处。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原谅小朋友,跟家里人撒气,那最终会没有人敢跟你一起玩了。”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抱紧了我。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除了以上提到的宽恕,还有同情心、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礼仪等七个层面来讲述影响孩子内心的力量,每一个层面分别从儿童和青少年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建议有孩子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这本书,相信也会像我一样有所收获的。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深入地探讨了家庭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里面的案例也很贴近现实,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养育孩子是一个神圣的职责,既有快乐也有痛苦,也许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和自己,更加自如地应对育儿和家庭中的问题,让我们如作者所说的,带着更多的自由去为人父母,与爱同行,学会拥有爱的生活。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六):孩子成长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的投入与日俱增。从近期热播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可以略见一斑,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人们在节目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辅导师赛西.高夫所著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从父母常讨论的育儿问题着手,教导大家优化孩子内在的价值观,让读者更加自如的应对育儿与家庭中的问题。

  读书完此书,你会明白,电视剧中那些虎爸虎妈为啥令无数家长着迷,就是因为虎爸虎妈们拥有同理心,遇事有耐心,处理问题并不是一味苛刻严厉。

  其实,并不是虎爸虎妈就有什么超乎寻常的本领,而是人家掌握了优化孩子内在的感恩、礼仪等8条价值观,懂得孩子内心的的真正需求。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从资讯办公室常听到父母谈论的话题谈起,继而告诉读者如何优化孩子内在的8条价值观。最后跟读者诉分享了一些终极的观点,让我们在这个复杂的社会更好扮演父母的角色。

  为什么说此书其实也是育儿宝典,因为书中提到传统的8种价值观:1.同情心、2.宽恕、3.感恩、4.正直、5.责任心、6.耐心、7.自信、8礼仪,从影响孩子内心力量着手,优化亲子关系。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几乎是很多家长心照不宣的一条信念。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之名,掩饰着家长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自己身上。作者的观点也很贴近大众心理:不要忽视孩子的失败,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作比较,尽早开始与孩子互动,对他微笑,读书给他听,和他一起玩。这些,都是让你和孩子建立连接,让你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

  书中谈到了家长们要和孩子共同融入科技世界,同时也要创造条件来伸展四肢,放松大脑。比如一起为年长的邻居烘焙一块蛋糕,动手做一个鸟巢,放到后院,采摘当季的水果,制成果酱或者果冻……

  因为和谐的亲子关系是需要学习的,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提出的幸福五元素: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在这五元素中“关系”是最需要学习,需要通过跟孩子互动,共同参与才能达成的。

  现在,你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孩子宁愿独立一个人玩一上午游戏,也不愿意和你说上一句话的原因吧。作为现代家长,守护孩子的最佳方式是理解电脑以及其运行方式,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们冷漠。

  书中的一些方法,值得家长们去借鉴:

  1.如果你的孩子在网上交了新“朋友”,坚持让他介绍这位朋友给你认识。

  2.做完作业可以玩电脑,但是要约定好上网时间。

  3.根据孩子的年龄,设定电脑关机时间。

  4.监控你的信用卡和手机短信,防止可疑行为(一些网站通常需要这两种途径来交易)。

  总之,《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非常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描述案例贴近日常生活,书中谈到的建议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性。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教孩子如何管理金钱,告诉孩子们如何花钱,如何省钱,如何为得到某件心仪的物品而存钱。

  也有许多国人认同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孩子参加中考、高考的家长们,更容易让他们找到育儿的良方,读起来醍醐灌顶。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七):内在观念的熏染,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几年前读过《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书中那句“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害怕”,当时心中的震撼现今依然能感觉到。

  如果见到作者的新书,毫不犹豫下单。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有很熟悉的感觉。

  对我们这些七八十年代人来说,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做人要“踏踏实实”“心口一致”“言而有信”,年轻时候的我们,忙于进入新世界,学习新知识,对这些老生常谈很是不屑。

  现在年岁大了,自己也做了父母,发现当年父母的老生常谈一直印刻在我们身上,成为了我们的内核。如今,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这些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们,发现我们很难跟上他们的脚步,能够对他们或多或少产生影响的,还是这些传统的价值观。

  这其实是人性最基本的东西,可以代代相传的精神内核。

  除了道理之外,这本书还提供了方法,就是副标题——找到彼此沟通的语言。

  我想,亲子之间的价值观相同,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代际之间差距会有多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总能找到相同的话题。

  我想,亲子之间只要心灵相通,总会找就接触的桥梁,不会出现“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说,彼此深爱却互不相识,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的僵局。

  我想,内在观念的熏染与传承,需要亲子之间、甚至是几代人共同的努力,所以《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可以成为一本“几代人共同的书”。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八):我可能要穷其一生去学习表达我对你的爱

  确切地说,我是被《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这本书的副标题所打动,找到表达彼此的语言,这是沟通的基础。可能是我的原生家庭在沟通方面做的并不好,导致我更为重视这方面。加上孩子算是比较慢热,我一直担心,将来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如我这般困顿。一方面因为这并不是我的优势,所以引导就显得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担心他们会忘记或淡化现实的相处机会。

  但好在我们沟通一直还算顺畅,也建立起一起解决问题的共识。但渐渐的,孩子每每长大一点,就会遇到他和我不曾预料的问题,就比如众多家长担心的手机问题,孩子对小游戏的热衷一天天强大着,这当然需要时间去维护。于是在玩多久游戏和看多久动画片的问题上,我们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不知道十分钟具体是多久。一旦发现十分钟的时长,远远不够他操作游戏完成最有趣的环节,他会大呼上当,情绪相当强烈,每次干预都不欢而散,这令我很沮丧。

  我认为,这就是沟通出了问题。读亲子教育类书,有时候未必能对准自己孩子所遇的问题,药到病除,但是,总能启发我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我愿意从书里找找看。曾经读《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特别叩准,当时我内心的怕,我认为那是我读到的最直指我内心的问题的一本书。《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是《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续篇。这本书三个部分的内容:现代家长的困境;传统价值观对孩子内心的影响;优化内在,成就完美亲子关系。第一部分是大多数家长都有的困惑;手机、游戏、互联网越来越显示出,在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地位。孩子们即依赖它们,又不能过度沉迷,这个度的把握对于成年人也是个难题,更何况对于孩子,我是希望作者能给出了具体的底线方案。

  为什么作者的具体化建议值得借鉴,这还要了解下作者,作为美国家庭教育专家,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这两位教育学博士,但他们属于那种活跃在家长、老师、孩子们中间的教育学者,他们拥有大量的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问题的咨询数据。本书中的每个小建议都来源于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咨询案例。从教育理念到可操作性建议,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案例丰富,实操建议细致周到。一般文化的家长都能读懂,且对儿童到青少年的教育有大致总体的认知。有了这样的认知,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排解作为家长的焦虑,家长到底需要带给和能够带给孩子什么?基础的价值观培养和基于孩子特点的正面引导,这远比把孩子送进各色的素质培训班要紧得多。

  传统价值观是家长养育孩子用到的基本教育观念,中国家长往往会把诚实守信,这等观念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灌输,而这种灌输常常是理念大于行动,不免空洞教条。渐渐地中国父母开始结合西方教育理念,遵守身教重于言教,注意细节影响的素质培养。但在这条路上还需要更多、更详实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我认为情绪是观察孩子最重要的部分而观察孩子又是沟通的基础。关于情绪的分析,作者按照潜在问题--问题根源--如何帮他们,依次把情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化。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基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同状态,在每个观念分析给出不同的指导行为建议,比如耐心:定义耐心--儿童的耐心--灌输给儿童耐心的小建议;青少年的耐心--灌输给青少年耐心的小建议。这样的区分,令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可以各取所需,重点阅读。当然作为儿童家长还可以提前预习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变化。而青少年阶段家长则可以回顾孩子的成长,找准问题所在。更可贵的是作者的建议中,往往是侧重点到为止,温柔有力。

  事实上养育孩子,真的需要反复复习,这点我深有体会,孩子1岁多时,我发现图形的奥妙,于是想介绍给孩子,三角形、圆、方形,我通过书,画,视频,可是我总觉得孩子并没什么反应,虽然我认为这很重要,但孩子并不感兴趣,我甚至怀疑过他的学习能力。但到了他两岁时,他在路上找到两块砖边角拿给我,说三角形,我一看,还真是,从那以后,他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四方形、圆形,并且乐此不疲。 一旦发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我觉得超省力,只需你的赞许,他就热情不减。于是我便想更多的捕捉他的主动性,可是竟然很难。我不断地找原因,回忆图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前段时间,我才发现,原来我从引导他认识图形,到他自己认识经历了竟大半年的时间,所以引导还是起了作用的。复习引导成功的经验,可以更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向以及兴趣点,这比直接问他,尤其是儿童时期的孩子,更直接有效。

  跟自己了解的人沟通往往不是难事,跟孩子常常又难以逾越的代沟,这只能说明我们不够了解他们,我现在也渐渐有种感觉,最初孩子是在我们身后,我们需要带引他们,而慢慢的就会变成我们跟在他们身后,接触和认识我们所不了解的,属于孩子的领域。跟着跟领着的心态确有不同,但在本书里,我隐约领悟到的跟着的姿态却并不被动,且有尊严、有权威。而这种权威和尊严或许更多还要靠当下我们家长树立起,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先行一步地学习并探索。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九):好人总是输,我们还该教育孩子善良吗?

  自从有了Mike小朋友,我害怕看各种抢孩子的视频,看到孩子因为善良被那些反社会人格的人残害时更觉得心疼,比如江歌。

  江歌因为为了帮助闺蜜刘鑫和刘鑫男朋友争论,却被刘鑫男朋友连捅了十几刀当场死亡,而她的闺蜜刘鑫在争吵现场的门后锁上门,任凭门外江歌呼喊死活不开门。江歌的伤害是让我们痛心,但更让我们气愤和深思的是案发后刘鑫极度自私的表现,一直回避与江歌妈妈见面,不参加江歌的葬礼,甚至威胁江歌妈妈说如果她再扩大事件,就不配合调查。

  这种极度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人不配被善良对待。

  江歌的善良,成为她被杀的直接原因。难道我们要教育孩子不要善良了吗?当然不是,这世界的确有很多黑暗角落,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光明。有光明就有黑暗,这两者辩证的永恒的存在着。

  只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对待极度自私的人,不必善良。对待没有责任感的人,不必善良。什么时候该善良?有能力去辨别恶人时,远离他们,对真正有需求的人、值得帮助的人才能够对善良,没有辨别能力时只能自保。

  国家安全部门的毛斌说过:“作为女性,请永远记住,你们在暴力犯罪中是弱势群体,这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性别平等,所以女性应该要把自我保护放在人生的第一位,而不是保护他人。”

  孩子也同样是弱势群体,孩子善良的底线究竟是什么?就像两位教育学博士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里说的“底线是我们的教会他们思考”。我们不仅要让孩子通过观察去辨别危机时刻,而且能思考在危机时刻学会辨别,学会自我保护,而不是逞强去保护别人。

  孩子拥有善良底线的能力,从小就得培养。

  2、

  豆瓣高分电影《素媛》,讲的是甜美小女孩素媛,在一个暴雨天的上学路上,遇到猥琐醉汉向她求助,希望打伞送他,善良的她答应了, 结果,在一处废墟,醉汉残暴地性侵了她,导致她下体流血不止,直肠到大肠的最顶端,多发性创伤与撕裂,大肠与小肠部分坏死,从此她就和人工肛门、腰间放的大便袋子过一辈子。

  我看的心里堵的慌,为小素媛惋惜,但相信这样的事例不只是少数,太多的素媛们因为善良心软可怜对方,却被骗、被拐、被奸,身心都受到极大的创伤,成为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有的甚至抑郁。比如台湾女作家林奕含青少年时期被补习班老师诱奸,二十多岁时写了一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以自己的原型来写女主角房思琪的经历,写完后不久,因为逃脱不了心里的阴影,也无法自拔,最终还是抑郁自杀。

  所以,孩子越小,我们越要让他意识到不是什么人都需要去帮忙,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相信,哪怕是身边最熟悉的人。要警惕,要学会自我保护。因为对于弱势群体的孩子来说,自我保护永远是第一位。

  孩子从小被灌输“助人为乐”的道理,反而容易被坏人利用,我们要告诉孩子,是要乐于助人,但是大人的求助不要答应,因为他们如有需要,会找比他们更有力量的大人来帮助,而不是找孩子。

  3、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说道"我们要正向的引导孩子,而不是教孩子惧怕陌生人,孩子需要学习技巧和自信心,而不是恐惧和回避”。要培养孩子有能力去规避危险,可大部分孩子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

  国外一位叫Joey Salads的网友做了一个实验,如何用一只可爱的狗拐骗孩子,并将搭讪过程制作成视频。在3分多钟的视频中,Joey抱着狗在大街上搭讪了三个小孩,并且以“我家里还有很多同样可爱的狗,你要跟我去看看吗”的借口成功骗得三个小孩跟他走。

  试验之前,每个妈妈都说“我确定她不会理你的”,结果呢,Joey抱着狗就去跟小女孩说话后,小女孩非常顺从地牵着Joey的手就走了!

  换了其他小朋友,一样,都被骗走了。

  这几位妈妈说,“几乎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失望。要知道,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不太能抵制诱惑,更不容易抵制求助。你跟孩子说一万个不可以,坏人只需要一次可以就轻而易举的把孩子从你身边带走。

  所以,做再多的告诫,也不如不要让孩子脱离你的视线。全面监护,这才是我们作为家长应尽的责任。

  4、

  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放弃培养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时信任孩子,恐惧的反面不是减少恐惧,而是信任。我们都知道,如果一直焦虑和恐惧的来教育孩子,孩子也会被你感染,所以你应该关注能力的培养上。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提到几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可以借鉴:

  1)教孩子记住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

  2)告诉孩子没有你的允许,不可以和任何一个人走;

  3)告诉孩子,不管去哪,都要告诉家人;

  4)永远提醒孩子要多多思考,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

  5)用陌生人和熟人扮演场景,让孩子知道规则,也听听孩子的想法。

  不是让孩子不相信善良,而是要有能力去辨别恶人,让他们能够去面对社会中的丑陋去远离,也能感受人性中善良的美好。

  更希望我们做父母的,时刻关注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也时刻警惕孩子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读后感(十):教育的失职等同于犯罪

  东野圭吾的小说《红手指》讲述的是一个失败的教育的故事。主人公前原昭夫十五岁的儿子前原直巳将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约到家里之后想要猥亵。女孩强烈挣扎之下直巳竟然将她活活掐死。 然而,这个恶性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直巳的父母亲——前原昭夫夫妻。 父亲前原昭夫对儿子前原直巳向来漠不关心。在儿子成长的重要时刻,最需要有父亲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时,他以工作忙为借口选择了袖手旁观。而他少有的所谓教育只是严厉的训斥。妻八重子自私冷漠、固执偏激,独自承担起教育儿子的任务。但面对孩子遇到的所有问题她只是毫无底线地溺爱,在儿子闯祸之后总是“不遗余力”的帮孩子隐瞒逃避。 儿子在学校遭遇霸凌不愿上学,前原昭夫并没有重视,只是觉得直巳重新回到学校,就不会再被人欺负了。在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纵容溺爱下,直巳越来越孤僻,放学后就躲在家里打血腥杀戮的电玩,看内容不健康的杂志。这一切都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 当直巳第一次将女孩子带回家中欲行不轨,前原昭夫竟然也没有引起重视,只轻描淡写的说“再观察观察吧”之后就不了了之。直至最后,直巳终于闯下大祸。 在这个故事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父母对家人的态度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前原昭夫的妻子八重子对公婆冷漠、嫌弃,很少带直巳去看望他们。公公去世以后,婆婆与他们共住,八重子嫌婆婆是个没用的累赘。前原昭夫对妻子的做法听之任之,采取回避默认态度。这一切对直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巳不但对爷爷奶奶冷漠嫌弃,对父母也是一副爱搭不理的状态。甚至在杀了人之后竟若无其事的玩游戏,令人寒心。 最近在看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如此说:“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者陌生人,你的孩子就怎么对待这个世界。他们会听你所说的话,观察你的一言一行,然后效仿。”所以我们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尊重家人、朋友,通过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来教导孩子。 第二,青春期的直巳在学校遭遇霸凌时,父母亲没有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谈到青春期的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焦虑、抑郁、低自尊、高压、愤怒、悲伤、恐惧、羞愧等等负面情绪。作为家长,首先要观察发现孩子的异常情绪,然后通过沟通了解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采用各种手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消除或减轻负面情绪的目的。 然而,直巳在学校遭遇霸凌,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去上学时,作为父母的前原夫妻竟然无视,并简单的认为“只要重新回到学校就没问题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最终使直巳在茫然无助时感到失望甚至绝望,性格也越来越孤僻甚至扭曲。 第三,直巳玩电脑游戏和使用网络,家长没有进行必要的监管。又及孩子看内容淫秽的书籍杂志时,家长没有及时制止教育。 在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纵容溺爱下,直巳越来越孤僻,放学后就躲在家里打血腥杀戮的电玩,上网、看内容不健康的杂志。这一切都没有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教育。直巳约女孩的方式是电子邮箱,猥亵的念头正是来源于不健康的网络及杂志内容。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中作者提到,孩子在接触电脑玩游戏时,家长应该对孩子浏览的内容、所交朋友、上网时间等进行严格的监控,发现孩子浏览不良内容或交不明身份的朋友时要予以制止和引导。但前原夫妻什么都没做。 此后,在直巳第一次将女孩带回家欲行不轨时夫妻俩理所当然也没有重视并及时制止引导教育。使其在心灵扭曲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更离谱的是,孩子闯下大祸时,前原夫妻没有教孩子勇敢承担责任,反而极力隐瞒甚至帮助孩子逃脱罪责。前原昭夫为了使儿子逃避责任,甚至不惜将亲生母亲置于危险的境地,面临牢狱之灾。这样的做法等于在儿子面前演绎如何逃避责任、嫁祸于人,活生生的言传身教充满了讽刺意味。遇到这样的父母,是直巳的劫数。 这种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前原直巳理所当然的冷、自私、甚至残忍,同时又脆弱而善于逃避。出了事情永远第一时间把责任推出去。在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之后竟然一脸漠然把事情推给父母,等待父母为他除去后顾之忧。这样性格的孩子让人不寒而栗。然而,他正是前原昭夫夫妻的影子。 前原昭夫夫妻根本就没有资格为人父母。孩子在形同虚设的家庭里得不到爱、理解、陪伴,得不到一切成长所需的任何关爱与帮助。难怪最终会闯下大祸。可以说,直巳闯下的大祸是前原昭夫夫妻一手造成的。教育失职的父母等同于犯罪。 东野圭吾的小说用令人惊心的事实强烈地谴责不负责任的父母,强调着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着多么重大的责任。为每一对父母敲着沉重的警钟,提醒我们不要辜负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 前原昭夫和八重子爱孩子吗?毫无疑问,绝对爱。但那是溺爱,是毫无节制和理性的。对孩子来说是一剂毒药。中国台湾心理师洪仲清曾认真的翻译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不管教你的孩子,那你是不爱他。爱孩子的父母,小心的纠正,并从小引导他们。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就是在孩子还没引起严重问题的时候,就给予足够的关怀来纠正不良好的行为。” 教育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踏上正常的人生轨迹。而不是灌输式教育,顺其自然的任其发展。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挑战篇)》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的书。这本书由美国家庭教育专家赛西.高夫和梅丽莎.切瓦特桑合著。在这本书中作者与我们分享了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家长应该如何接受挑战,如何更好地扮演父母的角色,如何应对育儿和家庭中的问题。更从同情心、宽恕、感恩、正直、责任心、耐心、自信、礼仪,八个层面讲述了影响孩子内心的力量。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实用育儿手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