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10篇

2018-03-26 20: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10篇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平装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72,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一):活得是自己

  3如果你有一个讨好型的朋友,你就会发现他做十件事情,九件做得很好,一件做得不够好,于是他不在乎那九件,而只对那一件耿耿于怀

  14一直都想扮一个好形象给别人。

  61

  62她似乎习惯了做一个被别人需要但不被别人重视好人

p63我们执著于某一点,势必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好我”,而相反的方向是“坏我”。我们都渴望与别人亲近,但我们认为,别人只能接受我们的“好我”,而不能接受我们的“坏我”。   快乐时的自己是“好我”,悲伤时的自己是“坏我”。所以,把快乐表现给别人,把悲伤留给了自己。   她们这样做时,还常常得到别人的鼓励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二):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字迹。三藏懊悔道: “是我们怠慢了, 不曾看顾得! ” 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 ”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只有接受命运才能改变命运。—— 《倩女幽魂》TV版 人类就是不完美 上帝创造人类,起初人类只是伊甸园里的装饰,和园中其他的生灵一样,都只是上帝展示其神迹的物件。但人类发觉了智慧大胆挑战了上帝的权威。所以亚当夏娃被判有罪,他们的子孙自然继承了这种原罪。有罪,注定人类是不完美的。很多人都背负着种种“原罪”毫无察觉地生活着,直到生活走入困境。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要像别人说的那样,不断地去追求更好的自己,做自己本不感兴趣工作实现自己无法企及的成就,还是别有出路。人总是在现实梦想挣扎,这也是我们不完美的一面世界上有很多书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塑造更完美的品格,有很多书告诉你再不赶紧成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当我这么始终实现不了完美的人,捧着这本书的时候心理年龄马上降到了儿童期,面前好像一个温柔长者在轻声安慰身心俱疲的自己:人本来就生而不完美,接受不完美。满目荒凉内心世界中,总算有了一丝光良。 建立自控从认识坏习惯的好处开始 不完美的人,总有各种不完美的习惯。或是拖延,或是懒惰人们站在道德层面不断批判它们,却在现实层面无力抗拒它们。所以不完美的内心承担着越来越沉重包袱。于是,内疚愤怒、悲伤的坏情绪接踵而来,人们讨厌这样痛苦过程,但这只是结果原因,原因呢?是什么推动我们不断地重复这样的习惯呢? 书中说:“恶习一定曾让你获益。”是啊,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愿意如此重复这样的习惯一定是以为我们受到了恶习的“奖励”,它让我们的需求得到了快速的满足,或者它本身就是个更容易实现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改变它的动力不足。这样的恶习其实对应的是我们内心中各种次要人格的需求。 “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作朋友来看待……”原来,不能改变恶习的根源是我们总是抗拒这些真实感受超越本我的基础直接追求超我的能力。我们抗拒自己,而这些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需求,他们满足真正的自我。不能正视他们,我们也谈不上改变自己。在这点上,武志红老师说的足够透彻了。 如何做:处理好两种关系 人们一生所做的事情总结起来不过是在不断地处理关系。无论那种关系失衡,都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痛苦。所以,与其茫然的怨憎已经成形的结果,倒不如更深入理解自己,平衡需求,客观理性地理解自己。 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两类,其一是对内的,处理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能否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缺点,然后坦然积极地去生活。其一是对外的,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受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变化,把外在的环境当成镜子,用来审视自己,理解自己。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总结道: 对内接纳心灵 对外在“人群中认识自己” 在本书中我们应该学会:释放自己,自由前行。所有的问题都是失衡,所有的痛苦都是现实,所有的抗拒都是逃避,所有勇敢都是直面。痛苦的人们,宽恕自己吧,接受自己真实的心声,感谢自己能够具有这份不完美,我们才有前行的可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三):总结

  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拥抱内心的黑暗,拥抱自己内心那些痛苦、黑暗的部分。对黑暗了解的更多,对光明就越有自信。 在一个蒙特利梭幼儿园里,几个三四岁孩子开会,得出了如下结论,也很令人惊讶:父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越想改变父母,他们就会越糟糕小时候我们拒绝接受自己的父母,拒绝这个命运,渴望改变父母。而这种改变注定是失败的。于是渴望埋藏到心底,长大了在按照这个渴望选择配偶,再去渴望改造她们。这就是心理学轮回。这个轮回就是命运,但是如果你选择理解(理解宽容)、接受(不逃避,不怪罪)、改变(自己),就是斩断了轮回! 家庭和谐了,社会自然和谐了。不做控制家长,控制会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此书推荐的书目《挪威的森林》《瓦尔登湖》《解读疯狂》《为何家会伤人》《沉重的肉身》《中国文化深层结构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四):所有的情绪都有存在意义认知,然后行动

  “任何真切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捕捉并坦然接受它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成长”。

  这些年,“正能量”一词不知不觉地流行起来,充斥着每一个我们能看到的地方一时间仿佛人们的生活状态都与这个词挂钩,仿佛负面情绪成了原罪。我们竭力展现自己的“正能量”,把负面情绪推到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可是这样,我们就真的能成为一个阳光、快乐、充满正能量的人吗?

  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一种情绪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愤怒不是原罪,愤怒帮你捍卫你的利益,你要做的,不过是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不是把从A那受的气对着B发泄;悲伤是完结悲剧力量,而不是自我欺骗“我很好”,把伤痛藏起来;拒绝内疚的实质其实是想保留“清白感”,把内疚转嫁给别人;恐惧,是在教我们认识自己的处境、教我们分辨真正重要东西……

  每一个章节都在教读者从新的角度认识原本被我们归为负面的情绪,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审视自身、以及自己身处的关系,让我收获最大的,无疑是“接受内疚”和“学会接受”这两个版块。

  讲讲这本书对我个人影响吧。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是我成长中最深的痛。她总用完美的准则要求我的方方面面,即便我达到她的要求,她势必会转向另一个方面抨击我有多糟糕多差劲,希望把我塑造成一个符合她要求的、完美的人。另一方面,从我记事起,母亲总把“我是为了你才不离婚”,让我内疚自责、认为她的不幸福是因为我,为了缓解心中的内疚,我只能“听她的话”。

  erfect is boring!被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的人大多活得非常痛苦大学毕业后曾想住在外面,被老爸软磨硬泡留住,此后这些年曾多次想搬离那个家,然而每每有想法行动的时候,父母总是各显神通地激发我的内疚、让我觉得搬离他们就是背叛,比如装病的示弱、冷战、用不堪的词汇辱骂……随着年龄增长,自己有了更多的想法,而母亲却从未放弃过控制我的念头,甚至将手伸向了逼相亲、逼我和讨厌的人约会、催婚催生……我一直痛苦,甚至动过自杀和离家出走的念头。

  庆幸今年读到了这本书,明白自己的不敢反抗,实质是不敢承担内疚感,也明白了“控制包裹上再多的爱、其本质目的还是控制”。不敢承担内疚,是不敢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屈服于包裹上亲情的控制,也体现出了自己精神巨婴的本质。

  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在努力抗争、尽量以和平方式交流、表达,包括尽量心平气和地跟母亲交谈,点出她把婚姻不幸却没有勇气和能力离婚、把责任推到懵懵懂懂的孩子身上的本质……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父母一如既往地先后用亲情攻势、先冷后热、装病示弱等等方法想让我打消念头,只是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将精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以后,这些能成功激发起我内疚的行为能起的作用也仅仅只是让我有所愧疚,在更加坚定、不再追求零内疚的清白感以后,我成功地搬离了出来。同在一个小区、离得不远,如今每到休息回去看看他们,彼此之间多了尊重。更意外的惊喜是,父母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更好了,当他们意识夫妻关系在亲子关系之上,一起去郊游、去农家乐、去扫墓,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我的身上以后,一家三口都得到了更多的空间乐趣

  不敢想象如果没有意识到家庭存在的问题、如以前那般甘愿被父母继续控制,我的未来将会是怎样的。豆瓣上的第一篇书评,献给影响了我人生轨迹的这本书,也希望它能帮到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存在的问题,走出困境。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五):让心灵回归自由

  生命总有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阅罢武志红老师的这本《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以前总是要努力把自己变的完美,总是想讨好所有的朋友,总是怕得罪任何一个人,总是想让别人对自己赞不绝口,后来发现,自己过得越来越累,因为自己的愤怒情绪一直被自己压抑着无处发泄,才会导致越来越疲惫。在做一件事情前,想到各个方面,一直畏首畏尾时间久了,就容易焦虑起来,领导布置一项工作,怕自己完成不好,迟迟不肯着手,最终眼看就要上交任务了,才如热锅上的蚂蚁加班加点,最终也没有拿出一份像样的成果,总以为自己再好好想想就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是自己一直不肯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武志红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引导人们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接纳愤怒、悲伤、忧虑、惧怕、忧愁,才能更好地接受自己,勇敢地去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比如,遇到了重大的问题,你不面对,却认为不处理你也可以很快乐,那么这快乐一定是表面上的,那个问题只是被你压进了潜意识,继续像毒瘤一样破坏你的心灵,于是,你白天对着许多人微笑,到了夜晚,你只好独自呜咽。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令自己自卑的方面,比如身高不够高,长得不漂亮肤色不够白,经济拮据等等,但我们都要学会去真正地去接纳自己这些不完美,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许你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羡慕你,比如如果你在农村,可能羡慕城市车水马龙,而城市的人厌倦了钢筋水泥的生活,羡慕农村的自由和广阔。你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羡慕你每天忙忙碌碌,充实而快乐。所以,只要告诉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沉淀自己,让自己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那才是你成长的动力。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瓦尔登湖,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去独处,写一段简短心情日记,出去旅旅游,放松一下自己,都可以让自己逐渐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着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生命总有不完美,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六):拥抱自己的坏情绪

  相较于故事类或小说类的书来说,我读这本书觉得有点枯燥。毕竟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在举例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文字分析,并得出理论结果,个别语句我还得反复看好几遍才能理解透彻。

  针对这一类的书籍,我现在就随身带着一只加粗荧光笔,看到“金句”就赶紧划出来,然后再摘抄到我的小本本上,个别很想写点什么的就到豆瓣上写下读书笔记。这样做,一方面加深记忆,一方面加深理解,最重要的一方面,能督促我认真再看下去。

  不得不承认,武老师的心理分析对我很有帮助,并且,我相信这本书对每一个认真看过的人都会很有帮助。

  毕竟,人没有完美的人。

  悲伤、愤怒、内疚、恐惧,这四种典型的坏情绪,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只是可能每个人分配在这些情绪上的比例不一样。

  武老师写这厚厚的一本书,说白了,就是要让我们和自己的坏情绪做朋友,不要因为这些坏情绪而自责、紧张难过、害怕……每一种坏情绪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只会让自己更加悲伤,只有正视自己的悲伤,承认悲伤的事实,不要逃避,更不要想着快速去减少悲伤,而应该试着去改变。当然,武老师也说了,不要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别人是不好改变的。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的形象……这里面,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心态”,有人说过:心态变了,一切也就变了。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单看这句话可能你不太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正文中的一段话让我立刻明白了它的意思。

  ”愤怒首先是一个信号,它告诉你有人过分地侵入了你的空间,过分地控制了你。……侵入你空间的那个人,无论其理由多么美好,你都应当捍卫自己。“

  看到这些文字,我立马想到了产假期间的”洗衣机事件“,于是赶紧到豆瓣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我的婆婆一定要给我们买一台手动的、大型的双杠洗衣机,说这种好用、洗的干净。在买之前不管我怎么央求她不要买,不管我怎样解释它不适合我们家,她还是买了。阳台上本就有一台洗衣机,现在多出更大体积的一台双杠洗衣机,我们的阳台更加拥挤。拥挤只是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洗衣机太耗费人工,倒来倒去太麻烦,我们光忙活孩子已经占据了很多时间,为什么还要浪费在这种没有必要浪费的事情上呢?总之,对于她的做法,我是极度愤怒的!但家里人全都说我烧包,意思就是婆婆好心好意给你花钱买洗衣机,你竟然不知好?!我也确实觉得自己可能是有点不知好。可是现在看了武老师的愤怒解析,我明白了,我的愤怒是对的,我的愤怒并不过分。就像他所写,婆婆正是打着”这种洗衣机好,洗的干净“的美好的理由,强行侵占了我们家的空间,所以,作为我们家女主人的我来说,我的愤怒是理所应当的!

  这样想想,我的内心畅快多了,不再纠结于当初对婆婆的愤怒带来的内疚和自我怀疑。

  当然,对于愤怒是否应该立即表现出来,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坏情绪可以有,但愤怒这种容易让人失去理智的坏情绪还是要视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发泄出来。因为愤怒容易引起冲动,冲动就容易说出一些不理智的伤人的话,事情过后很有可能会后悔。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说出去的话会像钉子一样,即使拔出来也会永远留有一个洞。所以,自己的愤怒还是适当保留一点比较好,不知能做到这样理智的人会有多少?呵呵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有的人总想做到”问心无愧“,总想做到完美,就是想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己没有责任,殊不知,这种”完美“的人会给周边的人带来莫大的压力,甚至会让周边的人选择逃离。

  书中的实例,”完美妻子“吓走丈夫,就是上述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我们周边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批这种完美主义者。或许有的不能称之为完美主义者,但他们就是喜欢付出,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一旦对方有什么不满,那一定是对方的过错。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这么好,你有什么理由挑剔我,你挑剔我就是你有问题。

  说到底,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做到那么完美,没有必要强迫自己一味的付出,该休息时就休息,该出错时就出错,出错了感到内疚也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武老师告诉我们,恐惧无须战胜。

  和之前的几个坏情绪一样,恐惧一样需要你积极面对。恐惧背后,恰恰可能藏着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答案。

  文中例子中的JOE怕黑是因为他和女朋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担心失去女朋友的心理导致了他很怕黑;还有一位张女士也是怕黑到极点,到了晚上没有人陪着根本无法入睡,这是因为她自己在5岁时曾被亲生父母在睡着之后送给了别人……

  看看吧,他们都怕黑,但是怕黑只要开了灯或者有人陪就OK了吗?怕黑只是表面的恐惧,静心分析原因才能摸索着找出最真实的答案。

  这本书是伊心推荐的,所以再难读我也认认真真的看下去了。当认真看下去后,结合着做摘抄和写读书笔记,我发现并不是多枯燥。

  所以,读完这本书,除了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坏情绪外,能投入进去看完一本对我来说稍显枯燥的书,可能是我最大的收获了吧。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七):直面真正的自己——关于《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的感悟

  最近读了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刚看到书名,以为是一本思想消极的书,翻阅后才发现,很多讲到的情况我也有发生过,也了解了自己怎样给自己做心理调节。

  很多人会嫌弃自己身上的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见了别人会脸红,比如不善于与人沟通,或者有鼻炎,觉得自己总在别人面前擦鼻涕是很不礼貌的事……

  在本书中武老师讲到:越控制越失序,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情绪压制起来。

  当亲人去世时,以前的心理结构会被彻底打破,我们惧怕,所以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觉得自己身上的某一个“症状”很“不好”。这个不好大多是为了面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在别人面前显得不礼貌,但这也要分情况,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而不同,我就觉得书中的例子很正常,也很贴切。

  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有“脸红症”,与男人交谈时就会很红,她觉得这样很不礼貌,就极力压制自己,告诉自己“下次我一定不能脸红”,但潜意识是接收不到否定词的,所以潜意识就会把这句话变成“下次我一定要脸红”,然后下次就对所有的男生都会脸红。

  那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调节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信任的人做沟通,把自己恐惧的事情告诉他,再由这个人慢慢的引导说出最初种下这个“种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再从这个种子中入手,最后把自己调节好。

  这种类似的事情也在我身上发生过。

  我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责任心比较强,如果有一位学生作业没有达到我的标准,就认为“教不严,师之惰”。

  在本期开学以来,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不交作业,有时还买零食、玩具等让其他同学代做。我感到问题严重,就联系家长来校商议。谁知这名学生很怕家长,见老师要向家长“告”他的状,就躲在外面很晚才回家。家长为此还有些怨恨。我则有些着急,要求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并且每天监督孩子把作业做完。家长认为我是推卸责任,没有能力管他们的孩子。我听了又气又急又无奈。

  从内心来说,我对这件事的发生与结果感到有些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在反思的同时,也把事情告诉了资深的前辈。她帮着我做自我分析:自己是否应该改变认知方式,接纳各种“不完美”的学生;孩子的作业是不是因为太枯燥,所以才不愿意去做,是不是应该适当的变通一下作业的形式,让其更有趣味性;和家长的沟通是不是应该以倾听、交流、商量的对话,来争取家长的配合。

  于是,我就这样试着做了做。发现种子的源头找到了,并顺势而为,自己才会真正快乐起来!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升级版)》读后感(八):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你有没有过,突然之间被一种悲欢的情绪拥覆,任凭怎样都没有办法驱散,反而越来越陷入【丧】。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恰好经历这样的事情,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用,觉得现状可悲,觉得很多努力都没用。

  这本书真的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对于自己的悲惨世界,有了更好的接纳方式。认真读完心情也是豁然开朗,总结出几点对生活有实实在在用处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改变坏习惯最重要的一步不是拒绝,而是接受。

  我们都会有一些想痛改前非的时刻:

  我不想拖延,这让我做事拖拉,到最后也不得不完成,但因为之前的拖延浪费很多时间,导致最后的成果并不满意,完成的时间太少,修改的时间甚至没有。

  我想早起阅读,利用这段时间丰富自己的阅读量,但是我每次都会关掉闹钟重新睡去,一次次失败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想改变现状但是一直没有办法突破一些“恶习”其实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和恶习作斗争,而是应该接纳它,拥抱自己的不完美。

  比如说拖延,如果一直对自己施压,反而会神经紧张,导致更大的拖延。不妨放轻松一些,知道自己拖延的底线在什么地方,然后进行规划,试着把时间点往前移一点,通过慢慢的调整,最终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直面悲伤的力量

  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坏习惯,而如果对这些习惯追本溯源,大多又会和原生家庭,生长环境扯上关系。

  艾迪德家庭环境很糟糕,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整日酗酒打骂她,在学校被人欺负,小朋友丢了东西都说是艾迪偷的,他很绝望就想到了死。

  死之前,在一张白纸上写下存活的理由和死去的理由,左边是活下去,只有两三条,右边是死去,写满了,他想:你看,我的人生这么惨,一无所有只有去死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突然惊醒:我什么都没有了,我这么惨,那还怕活着吗?在此之前他活的很小心,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引起别人的不喜欢和嫌弃。但是正视了自己的悲惨之后,他开始为自己活着!

  为自己活,不为取悦别人,也不为别人的眼光。结果他的朋友居然一天天多了起来,他还是那个自己,家庭、学习都没变,仅仅只是心态的变化生活就全然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要正视生活,不管觉得现状是不是很惨,都要直面它,能够正视的走过,便是成长。

三、在人群中认识自己

  人最怕孤芳自赏,如果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便是不接地气。认识自己有两种方式:独处和群居。

  独处我们都很清楚,在安静的环境中明白自己所想,知道自己想要。

  那在人群中怎么认识自己呢?有可能是讲心中的自己投射到一个小动物身上,也可能是投射到一个物件上。

  建议大家去看原版书 哦,里面有大量事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