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10篇

  《张其成全解论语》是一本由华夏出版社著作,49出版的2017-6图书,本书定价:350,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一):思想文化传承名著——《论语》

  《论语》是我国一部经典国学名著,是一部语录体、对话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经典性代表,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影响,即使一个没有读过《论语》的人,也可以随口说出一两句经典词句,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之类。

  宋朝初年的宰相赵普曾说,自己靠“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内容精髓之深。

  作者张其成是我国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从2004年开始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目前是全国唯一系统讲授“国学五经”的国学导师。近年来致力于中华国学,发起设立“张其成国学基金”,被誉为“国学养心第一人”。

  我们学习典籍,一般会依靠注解来辅助理解,一本能够精确表达出《论语》所代表意思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历来对《论语》注解的人很多,版本也不尽相同。再者原文再传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篇章结构文字可能差别一字之差,意思就会大不一样。因此很多内容的意思已经很难追述至最开始的意思,会造成意思不能正确的传达。而且《论语》表达出的是一种思想,以“仁”为本的思想传承,同一句话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诠释,表达出的内容稍有偏差,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差之千里。

  接触的《论语》注解类书籍,应该是高中时的辅导书,书中只有对字词的意思直译和句子翻译,读起来也仅限对字面意思有个了解、能够进行答题,并不知道如何理解使用

  张其成这本书除了字面直译,还根据这句话出现场景实际情况进行解读以及在现代如何进行应用,更方便读者准确的理解其含义,也避免了因不了解成因而导致断章取义的误导。

  之前,我就对国学抱有很大兴趣,这次更是借《张其成全解论语》对《论语》有了更深的认识,一句话都足够我理解很久。《论语》就如同问题答案,只给你讲知识点,解题过程你自己体会,注释类书籍就如同答案原理和参考答案。读过之后,既能获得新知识,又能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思想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二):来自《论语》里的智慧

  作为儒学第一经典,《论语》纪录了孔子以及其诸多弟子的言行,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被人推崇备至,以至于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依然被人们喜欢。与此同时,这位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孔子受到无数人的尊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里程碑式的存在,让人敬仰。

  从上小学时,就从语文课本中知道了《论语》这部被人津津乐道的巨著,可以说它是一部教导人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如何做事的惊世之作,满怀“仁”心,用德行感化着每一位阅读它的人。不过,想要读懂《论语》可不是件容易事情:一是其为文言文,不懂古文的人读起来略显生涩;二是《论语》的出现与如今差了几千年,只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的更为通透。纵观天下书籍,为《论语》注解的可不少,若是能够满足以上两点的就屈指可数了,恰好《张其成全解论语》,正是我比较偏爱的一那种。

  古语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说法夸张了些,但是却从侧面说出了它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说,孔子思想和《论语》的思想核心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仁”。那么,何为“仁”呢?其实它指的既是人性中最根本的秉性,也是人心内在休养的标准,更是为人处世准则

  在书籍的开篇,作者没有一开始就进入到对《论语》全文的讲解中去,而是先用大量的笔墨阐述了《论语》的存在价值、自己著作此书的初衷、孔子的人生介绍以及《论语》出现的历史背景、核心思想和迄今为止出现的版本问题,让读者先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理解,然后再分别对《论语》的正文内容进行“语译”和“解读”,结合古今实例进行讲述,更符合现代人思维

  全书关于《论语》的正文介绍共20篇,这种对话式的著作,再加上作者的细致解说,很容易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孔子和其弟子子路、颜回、曾子、季康子、子游、子贡等人的形象也在阅读中变得清晰了然。

  《张其成全解论语》,用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智慧,这是一部见解独到的著作,将《论语》讲出了自己的心得,而身为读者的我们同样可以在前人经验中慢慢感悟,形成'新的体会。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三):古学今用

  古人的智慧,一直是作为现代人所不能领悟的。在古代没有现代发达通讯方式和便捷的出行方式,但是,在文明之路上却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所不能忘的。《论语》,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圣人”的孔子更是我们在精神道德上学习的榜样。正是因为孔圣人《论语》的影响,才形成了我国人民仁义礼智信等美好道德。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字面上我们都可以理解为几个人走在路上,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并不是说这个人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我老师的地方,而是他所有的品德,我们没有这样的品德,我们应该学习,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所学的应该是对自身有意,能够提高自己的品德。现代人喜欢快,连赏美都直接看外在,不再愿意去看内在美。美其名曰透过外在美来欣赏内在,也许那个你所心仪的人只有外在美的皮囊,而没有内在美的心灵呢?我一直认为,内在的美会透过日常的行为习惯表露出来,成为外在美。

  前几日,有一个朋友家人一起去外面吃饭,把手机掉在了吃饭的餐馆,回去的时候服务员服务员说没有看到。朋友当即说到:店里这么晚了,只有两桌人在吃饭,另一桌没有人,打电话已经关机,肯定是你们工作人员拿了。服务员一开始并不承认,直到朋友说要报警了服务员才不紧不慢的拿了出来。我并不知道服务员是否学习过初中学习的《论语十则》,还是早已将自身的道德已经抛弃,忘记了一个“信”以。作为服务行业员工,没有诚信,自己工作的公司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信誉危机。因为一次拾而不还,而影响了自己在外人,在企业的信誉。

  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小老百姓的我们没有治天下的能力,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叫修身齐家呀。现如今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兴起,许多外国人正在努力的学习我们的古文,《论语》更是首选。但是我们国人自己却已经将古文弃如敝履,认为其乏味枯燥,甚至死板。但是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将其与现代文明结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教授的这本《全解论语》加上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以现代平铺直述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看完了《全解论语》,倒是让自己重新拾起了对文言文的兴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虽然做不到三省,但是总有时间反省一次的。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四):论孔子

  说起孔子中国人有哪一个不知道啊?孔圣人一直都是中国的典范,在古代备受学子的推崇, 在当今的中国对于复古传承中国文化也首推孔子,甚至于一度走出国门广开学院,在国外多个国家掀起了中国孔圣人的热潮。

  说起孔圣人,就不能不说一说巜论语》。《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放到当代社会,一起大概是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也有《论语》几则,简短话语实用的道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承认不知道也没有什么羞耻的,只是评述一个事实,即是对自我的一个认知,也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开始,这才是真正明智做法。但是又有多少人打肿脸充胖子?不懂偏偏不承认,甚至装的还跟在行,死要面子受罪

  张其成解析的《论语》结合当代的现实,符合更多层面的读者,深化解析句子甚至抠字眼,套用实际更让读者感同身受推荐大家平时没事看一下他翻译的纯文类的书籍,净化自己的心灵,荡涤内心浮躁,处世、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种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间与遐想的余地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五):《论语》中的修行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身边的越来越多的事物都成为快餐化。这个加速变动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奔跑,想要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稳定的工作,老师、公务员这些职位备受追捧,因为它们比较稳定可以有退休金,我们自以为这样就可以过好了我们的一生。殊不知在这个加速发展的时代里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些职位是不是永远一成不变安稳。在我们享受快餐化时候,你是不是也应该慢下来听听我们先贤是如何说的,要知道欲速则不达适当的慢下来品读人文章。《礼记》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由此可见欲成大事必先“修身,修心”。 说到“修身,修心”必然会想到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为儒家创始人。这些相信黄口小儿都可以背下来,为什么我说提到“修身,修心”必想到孔子,孔子又被称为孔圣,既然是圣人了其心其身必然都被世人所敬佩所传诵。《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宋朝初年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此话就可以看出《论语》崇高地位。 我也读过不少关于《论语》的书,很多都大同小异,忽然遇见《张其成全解论语》这本书,马上沉迷其中。虽不是废寝忘食地步,但这本书中的很多的见解都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关于《论语》的大门。作者张其成,自幼习医研儒,易医并进,佛道双修,章黄一脉。万物相通,在书中你看到的不仅是儒学,还有些佛学的影子。这本书与其他《论语》解读不同的是它的导语对于《论语》的由来、地位、思想、背景、人生启示都做了全面叙述,哪怕只是个识字的孩童也可以粗略了解《论语》。其次,从作者的解读中我发现孔子曾经说过的话放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仍然适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初读时我们肯定就觉得这句话不就是说学习、交友、待人三件事吗?不,并不仅仅是这样,这只是高中水平的思考,作者是这样解读的:“这三句话讲的是我们人生三种处世之道,三重快乐境界想想我们的一生,首先是要学习,当然学习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所以这是讲人在独处时的行为和境界;然后要交友,这是讲人在相处时的行为和意境;最后是处事,这是讲在待人接物,与世人相处交往时不被别人理解甚至误会、冤枉的时候行为和境界。”仔细品读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解读这三种境界其实是一种境界,讲人的一生的学问修养到达的境界也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修身、修心”。此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不会让人产生烦躁感,因为此书是由作者之前的音频整理而成,所以在阅读的时候给人种与作者对话的感觉。 《论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我们很多人可能觉得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需要“仁心、仁爱”,大家都“冷淡冷漠”每个人都是人踩人的往上爬职场明争暗斗校园勾心斗角,谁讲“仁”谁傻。但是你不妨看看那些成功企业家,心怀“仁义”才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得道者多助,做事心想事成。《论语》在经过千年仍被奉为经典,就可以看出其的重要性,品读《论语》不仅治世治国,还修身修心。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六):国学与我

  国学与我最初只是兴趣,小时候,每每看到师长们出口成章,顿时觉得很有范儿。自己也开始之乎者也起来。

  中学后,国学给了我好的文学功底,使我成为成绩上的佼佼者。

  高中时,觉得那些东西和牛鬼蛇神一样,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和家天下的思想禁锢,应当尽早摈弃。

  步入社会,历经种种磨难,每当我绝望思绪如麻的时候,出于逃避也好,寻觅也罢,我喜欢在阅读中获得片刻的宁静!与国学的再次神交,蓦然回首,忽觉理解了个中真谛。

  孤身于社会中,总感觉自己步步皆错。忽然间发现错误的根源,却只是那么简单的道理,里面的种种都能在国学中找到答案。

  世界之理,永远都是那么朴素。

  《论语》的真谛,就是用最简单的道理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找到个人坐标。它就是这么一本薄薄而宏大的语录。

  子曰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之所以步步错,是因为我们一直注重的是前行,却忘了思考。

  可是我们打小学了这么久,为什么却一错再错呢?

  我认为,学校的教育在于器,是告诉我们怎么看古文,哪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只是教会了我们文言文工具的使用,而对于国学与现实的结合少之又少。对于国学在人生中的长远影响,进而的系统培养更是寥若晨星。

  最近的国学热,市面上的书汗牛充栋,却基本上都是初中教材似的原文翻译,或者加几个东拼西凑的甚至随意编造故事,鲜见有作者独立的观点,对于读者的启迪更无从谈起。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由古人对《论语》的推崇可见,《论语》在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实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就是说,国学于我们实际的指导意义,是有着举重若经的作用的。我们之所以无法贯穿其于我们的人生中,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于国学系统性的深入理解!

  我翻遍图书大厦,很难找到一本合意的国学解读,偶然机会读到张其成老师的论语全解,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成老师在书中,跳出了字句翻译的禁锢,系统的讲解了《论语》的思想,更给出了《论语》对于我们个人,如何进行融合。每一句孔子语录后面不再仅仅是翻译和编造的故事,而是给出了作者独立的观点,可以和我们一起思考!

  虽然此书对于每个人不是尽善尽美,在我看来却是现代混乱的国学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希望张老能再出版其他的国学图书,以解求知之渴!

  2017.10.18 于太原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七):《力求通俗易懂的论语全解》

  个人以为,《论语》,是需要我们反复研读的一本书。而历来对于论语的解读也是分门别类的。这本《张其成全解论语》在我读过的解释论语的书籍中,可以说是讲解最为详细的一本。

  作者自己坦言,想写一本大家都能一看就懂的论语。个人认为作者这方面做的很不错。我们以后研读经典,也可以参考作者写作的三条原则——“立足文本”、“同情之理解”、“关怀当下”。

  “立足文本”,就是设想读者中有小学文化基础的人,在这个基础上,把文字的意思解读正确。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每一句古文下面,先有翻译,后有解读。解读中往往又对个别字词和古汉语语法现象进行解释,比如倒装句式,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解释这些语法现象的结构和原理上,而是引诱读者进行自己的创作,这对我们研读其他的古文文籍也有帮助。高中语文考文言文阅读,就是靠大量的积累来获得高分。有的地方,还有一些汉字的篆文写法,来帮助大家理解。

  对于一句古文的不同翻译,往往就能产生不同的理解,比如“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后来受到很多抨击,被认为是不尊重女性。但是有一种解释认为,这里的“女”其实是通“汝”,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等人整理他的言论而成的一本书,很多篇章都是孔子和别人的对话,所以这里的“女子是指代孔子当时说话的对象。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翻译呢?一方面和《论语》十分简洁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古汉语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字词语法上的变化。还有就是人们对当时语境的理解不一。这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同情之理解”。

  “同情之理解”,就是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结合当时说话的语境去理解。孔子是万世师表,他擅长“因材施教”。所以他对于不同的学生的同一个问题,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果不能结合当时的语境背景去了解,我们可能得出矛盾的结论。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这一点,个人觉得这对其他事情也成立。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解读一句话的片面意思,很有可能就片面了。现在有很多人听不懂别人的反语,个人认为就是只从字面上进行了理解,而没有考虑当时的环境。

  “关怀当下”,这就是在说学以致用。我们读《论语》,就是想得到一些启发,一些熏陶,一些智慧。从而更好地做人做事。而我们毕竟和孔子本人相差了太久的时空。完全按照孔子的思想去做,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应当把孔子的智慧和我们的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

  作者的三个原则,其实是递进的——先知道一句话的表面意思,然后了解到它的深沉含义,然后结合实际去修正自己。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在有些段落语句的衔接上显得逻辑不够严谨。有的句子在不同地方出现时,有不同的翻译和理解。在一些核心思想的解释方面,采用“以文解文”的方式,并不算透彻明白。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描述,也存在错误。比如动物并不是像人类这样,可以为子女付出一切的。动物界中的父母,很多时候还是只顾着自己,甚至有时候会杀死幼崽。这些事情虽然放在人类社会是不敢想象的,但却是它们适应大自然的一种方式。

  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八):大师眼里看俗世

  在《论语》里面,你可以看到一代宗师的伟大思想。跟随伟人的脚步,你便可以慢慢成长。 在《论语》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几处。 首先,在谈论文艺与人格修养的关系时,孔子的观点很明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的眼中,最高的道德境界是——自我超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超越世态的审美化的人生方式,儒家所提倡的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态度,是人格的超越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兴于诗 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提高道德修养,人格修养的方法。 其次,孔子谈到了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在礼崩乐坏的背景下。“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中庸之为徳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这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明明确确阐述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评价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既有爱情的欢乐,又不失过分,既抒发爱情不能实现的哀伤,又不流于伤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正,中正、中和。是儒家传统的雅乐的主要审美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提倡委婉曲折,含蓄隐晦之美。” 最后,记忆中最深的是,孔子对雅乐与郑声的认识。雅乐——古乐,曲调平和中正,节奏缓慢,如《韵》、《武》与《诗经》中《雅》《颂》所配之乐。郑声——新乐,曲调跌宕,节奏明快。“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认为,只有这样中正之美,才可以培育出理想的人格,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而一切不符合这种审美标准的民间俗乐,冲乱了雅乐,违背了中和之美,对人的思想情操会带来消极影响。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论语》有着自己的见解,你可以同意,也可以反驳。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论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学识经历,那么他的见解也不同。这就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九):仁者爱人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论语》是儒家经典的奠基之作,四书之首,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历代中国人,处于整个中国文化的权威地位。

  《论语》在我大中华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代中国人也都以自己的理解去诠释《论语》的思想精义,使这部经典长盛不衰。

  我于《论语》可谓是看之不足,观之有余。家里关于《论语》的书已有三本,然而一直未曾完整的读上一遍,忽视了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宋朝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论语》传世2500多年,对于中华文化乃至历史、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充满思想和智慧的书籍,历经岁月沧桑而生命不息。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经典著作,其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关于教育、关于学习的思想。《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孔子的仁表现在各个方面。

  治学方面

  孔子的收徒原则是“有教无类”,不管学生富贵还是贫贱,只要有志于学“仁”、体“仁”,都可以到孔子这里来学习。孔子的教学态度是“诲人不倦”,对学生倾囊相授,绝不隐瞒,学生们对他是无比的尊敬。

  听到很多家长说现在很多老师讲课只会把一些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稍微深入一点的知识不会讲给你听,但考试还是要考,因此只能给孩子去报辅导班。相信存大这样品质的老师是极少的,这类老师真应该多读读《论语》,向孔子老人家多多学习。

  孝敬方面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敬之道依然是我们现代社会道德品质最基本的起点。一首《常回家看看》道尽了天下父母的心愿,身为父母只愿你在不忙的时候常回家看看,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他们现在不愁吃穿,却愁一年到头见儿女一面。见别人家儿孙绕于膝下,自己眼前无一人,他们的内心是何等的空虚与失落。

  在治国方面,在伦理道德方面,孔子的“仁”无处不在

  《张其正全解论语》推陈出新,联系当下,力图用最通俗的语言配以最具收藏价值的古画,挖掘出《论语》的精神内涵,携读者一起与古代圣贤交流智慧体验,探究为人处世之道。

  《张其成全解论语》读后感(十):读圣贤书 明君子理 行仁义事

  读圣贤书 明君子理 行仁义事

  ——读《张其成全解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小我们的语文课中就有子曰、子曰、那时感觉成天的“子曰”,读的时候倒是觉得朗朗上口,学完后就丢到九霄云外了。不知现在的孩子们在读子曰后是否也有同感?

  给上幼儿园的小孩买了《论语》《三字经》等,是有拼音和注解的,得空时给孩子讲上几句,顺便自己再加强学习,又得出一些小时候没有理解到的意境。所谓学习,估计就是这样一遍遍的阅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出不同的理解吧,同样的文字,不同的阶段理解的含义肯定不同。

  《论语》主要说的就是仁,倡导忠恕之道,主张孝悌忠义、克己复礼,对个人修养提出了较高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作者所说,“读《论语》,领略孔子的胸怀与志向;参悟‘一以贯之’的天人之道;探求内圣外王的至高境地。”

  于《张其成全解论语》这本书,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是前部分的导语。关于论语究竟是谁写的,我们都知道历史考证基本倾向于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等人记载下来的。但是论语的版本传承,却是让我悲从中来,也许我们今天读的《论语》和当初的版本相差甚远也说不定,两三千年过去了,论语也经历了诸如焚书坑儒和秦末战乱这样的天灾人祸,一度失传。幸得历代文人不断考证不断修缮得以传承下来,不然我们国家的瑰宝可就又少了一个。

  《论语》之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经历灾难而重生,在于它的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处世之道、为政之道、事业之道对整个社会有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它窥探到了人内心的本源。孔子认为个人修养可以建立一个国家的秩序,通过君子人格来实现他治国的理念,虽然孔子最终只做了“万世师表”,而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儒家治国理政的策略却得到诸多后来者的推崇。

  著者在导语中交代了孔子的个人经历、论语的作者、版本、历代发展等,也对论语在儒家的地位以及论语的核心思想做了较为通俗的讲解,通过阅读导语部分,对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仁”“五伦”“中庸”等思想便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至于《论语》二十章的翻译和讲解就当慢慢品读了,和其它作者解说《论语》的异同之处,也不是朝夕间能说的清楚的,更何况每个人对每句话的理解不甚相同,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看多个版本的解释,最后融合自己的阅历和思想,选择你所倾向的那种来理解,估计就是读古文的乐趣了。

  国学文化的复兴,是现代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结晶,也是我国走文化自信道路的有力支撑。我国璀璨的国学文化,需要更多的国学专家发扬光大,需要更多学者们充分发挥百家争鸣群芳斗艳的精气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