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经典读后感10篇
《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是一本由挖财社区 编著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蓝狮子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读后感(一):挖财就像是“Remember every dollar”
2009 年,我出于想把个人的收支状况搞清楚的初衷,天使投资了挖财。从那时起,我每消费一笔,也养成了即时掏出手机把这笔账记下来的习惯。
最初的四年里,我经常举的例子是Evernote(印象笔记),因为它的slogan(标语)是“Remember everything”,那么挖财就像是“Remember every dollar”。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背后,大都伴随着一笔以上的消费,所以把账记下来再加个“备注”,就会把人生重要的事件都记下来了。
那时候经常被投资人挑战的问题就是,有多少人愿意记账?有多少人能坚持记账?我辩解说,记账的人可能是少数,但是这些人是最有经济头脑的,最自律的。
所以7 年过去了,我在挖财社区里读到了一个个用户生动的记账、理财和生活、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旅游等感人的故事,有“60 后”“70 后”“80 后”,也有“90 后”。每个故事都像一部电影,每一部电影都和理财息息相关。
确实,在挖财社区里我读到了一个又一个对生活、对家庭非常认真的故事。这些财友们都非常勤奋,努力工作,创造机会;都非常有规划性,预算清楚,井井有条;消费都很理性,等等。因此我也更加确信了通过挖财聚集起来的一批人是最认真生活、尊重财富、认真对待家庭的人。
举例来说:每个人最值得怀念的故事之一,就是刚毕业的时候拼命工作,很自豪地攒下每一分钱。我也不例外,钱就是我的劳动果实。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个月三四百块的工资刚刚够开销的时候,有一个月突然就超支了,只好第一次厚着脸皮找同事借了200 元。这笔借款,让英语半瓶醋的我,鼓足勇气找了份资料翻译的工作,最终成功赚到了一份外快,还清了借款。当时的喜悦之情至今都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因此,今天在挖财社区里有很多类似的故事,背后都是一个个认真生活的个人或家庭和他们的财富故事。
但说实话,直到创立挖财之前,我对理财是不懂也不关心的,因为一方面看到了太多关于钱的血腥和风险的那一面,另一方面也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应该专注于本职工作,不能分心影响工作。
现在看来,这些看法仍然很有道理,只是对理财缺乏更多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解。其实每一份利息和红利的背后,也都是别人或者别的团体努力而产生的劳动果实,因为你通过投资或借钱帮助了他们,所以也从中分得了一杯羹,这些收益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理解了这个本质,你才能了解理财投资的本质,而不是片面追求高收益,而不顾风险。
而如果你能认同这一点,会发现,现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透明度的问题。我一直在想,如果2008 年前美国的P2P 已经发展起来了,可能就不会发生次贷危机,或者至少不会那么严重,因为这些数据及早就会被通过计算机所曝光,而不用像电影《大空头》的主人翁一样,钻到文件仓库里去艰辛翻阅了解相关的大量资料。现在有了电子记账本,我们的财务数据就更加清晰。
我上周刚刚去了趟硅谷和旧金山,发现富人们,包括家族办公室,也开始重视数据化家庭财富并进行管理和跟踪。Addepar就是一款针对高端群体的SaaS(软件即服务)财富管理系统。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我们的普罗大众也处在了比较接近的起跑线上。
因此,把自己的账管清楚,了解理财的背后和走向也是每个认真生活家庭的基本要求。只要愿意花一些时间学习和研究,你会做得更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自己创造的财富,合理地使用它。你就是自己财富的主人!
《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读后感(二):人生而不自由,又在追寻自由的路上
这是一本故事书,故事的内容是在讲不同的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财务自由。理财的方法就那么多,基金、股票、房地产、黄金、债权、P2P,等等等等。你知道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你知道了理财的很多方法,还是无法财务自由。
人生而不自由,又在追寻自由的路上。人有两重不自由,时间不自由,金钱不自由。有时候我们用时间购买金钱,我们又用金钱购买时间。这是一个循环,这是一个老鼠圈,而我们只能通过金钱本身的力量逃出这个圈子。
那么,方法在哪里?
书中的主人翁们,分享的是自己的经历,你无法完全复制其中某一位的经验。但聪明的你肯定知道,财务健康,财务自由,基本的元素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是开源。在我们的金钱还不能通过投资手段带来充足的现金流的时候,我们需要靠此肉身,大刀阔斧地开拓我们金钱的来源。方法有很多,首先我们要审视自己的技能、行业,然后付出一定的努力去换区取金钱。这块是最不可量化和复制的。
其次是节流。关于节流这块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钱不是省出来,一种认为钱就是省出来的。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主要是看对象处于哪个阶段。在财务自由计划的初期,个人的技能有限,只能通过节省开支,省下第一桶金。在有了一定的资本、时间之后,个人可以专注于开源阶段。正如我本身,现在是我工作第二年,我对自我的投入暂时还没办法带来现金,所以我需要严格制定消费计划,为自己的自我提升储备更多的金钱。所以,理财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方法,关键是要掌握原则,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
最后就是选对投资方法。前述已经讲过了很多理财方法,我们还是要分析自己的性格,家庭的情况,资产的规模,准备投资的年限,然后设计出计划,不断地制定、反馈、修正。
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许多理财的书籍,决定买下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书中的理财技巧打动了我。而是知道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关心自由、幸福,并且在为之努力,感觉自己在这条道路上并不孤单。这些人明白,为什么我的黄金涨了五块钱,我的幸福感会那么高;这些人明白,我为什么在物质上开始断舍离,不再购买不必须的东西;这些人明白,忍耐并不可怜,放纵才可怜;这些人明白,财务自由并非遥不可及,财务自由也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克制、忍耐、磨练心性,都是我们通向幸福的路径。希望每个人都走在自由的道路上。
《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读后感(三):理财应该随时都围绕在你身边
这本书不是出自财经大V之手,也非出自知名的理财达人。这本书是一本众创的书,众多作者全部来自社区里面普通的财友,比如熊太太,卫大大等。所以这里面所有的文字均是讲述一些普通人做的普通的事情,包括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如何资产升值、如何育儿、如何养老等等。用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就像和你身边的朋友日常的聊天一样。让你感受到,理财其实就在你身边,也本应该就这样普普通通的围绕在你身边。当然,这本书里面的部分文章文采及逻辑性和一些知名大V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并不影响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本书共分了8个板块,分别为第一桶金、资产升值、金钱与生活、金钱与职业、房子与车子、金钱与爱情、育儿、以及养老与财务自由。每一个板块都包含5~6个案例,分别来自5个不同的普通财友的经历。之后是七嘴八舌的评论,最后是一些知名大V达人的点评和建议。比如越女、力哥、三公子等等。
因为是众多财友的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在读的时候,时不时会产生一些共鸣,作为读书笔记,我就随便挑一些印象深刻的案例分享一下吧。
案例一:什么是正确的攒钱方法?来自@科仔芬仔
这个案例其实主要说的是为什么要攒钱,对于正确的攒钱方式提的其实并不多。这位攒钱的原因,一是来自父辈的影响;二是家庭的变故(其弟弟因病去世,若当时有足够的钱,也许弟弟的生命会得到延续);三是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四是成家有孩子之后对金钱的渴望更加强烈。这四个方面是作者为什么要攒钱的原因。那么正确的攒钱方式是什么呢?作者提到,第一健康的身体是最大的本钱;第二合理的利用时间来赚钱;第三良好的态度及正确的实践。
思考:关于为什么攒钱,我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梦想需要一定的金钱来实现,这就是攒钱的原因。比如,想实现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足够的金钱支付旅费;再比如,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区房、课外兴趣班等等,都需要金钱来垫付。所以,攒钱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有必须通过一定额度的金钱才能实现的梦想。至于正确的攒钱方法,无外乎开源加节流。“开源与节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财友汇集在挖财之类的社区,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如何开源?以及如何节流。
案例二:衣橱也该做个电子查阅系统,来自@袁春楠
这个案例真的是针对女同胞的巨大福利,打开衣柜,满衣柜的衣服,就是找不到一件今天出门要穿的衣服。一柜子的衣服能有20%的是常穿的就不错了。所以,女性对衣服的爱就是买买买。。。导致钱花了不少,衣服照样没得穿。所以这个案例,作者自己设计了一个衣服的电子查阅系统,该系统包括已有衣服的款式及搭配等信息。因此,可以随时知道自己已经拥有了哪些衣服,拥有的这些衣服如何搭配,无法搭配的鸡肋货又如何处理等等。每当取买买买的时候,查阅自己的衣服系统,嗯,已经有啦,就直接剁手不再买类似的衣服了。所以,衣柜查阅系统,不仅省了钱,还省了空间,更省了用来找衣服和搭配的时间。
思考:我本人其实对穿着并不是很在意,平时穿的衣服也很普通,价格也不贵。甚至有些读书时穿的衣服也还一直拿出来穿。当然,也有不少买了之后其实一次也不穿的衣服。作者的这种方式,很值得借鉴。以后在买衣服的时候,我想我也会考虑要买的衣服是否和已有的衣服能够搭配起来,另外,毕竟工作有几年了,不应该再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消费水平,必要时可以花大价钱买高质量的衣服。毕竟现在社会,衣装还是很重要的。
这个案例是一个很向往农村生活的朋友写的,因为农村里可以自己建想要的房子、种种菜、养养鸡等,而这些在城市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另外农村的环境好,空间大,孩子可以爬山爬树掏鸟窝,相比于城市,更加自由和舒适。因此,只要有想法,农村的生活完全可以生活成理想乐园,品位、优雅的生活,只要你想要,在农村一样可以实现,这些和金钱没有关系。
思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就看你想追求什么了。大城市拥挤但资源多,小城市潇洒但资源少。我的想法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再大城市熏陶一下,感受一下大城市紧张的节奏,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赚取一定的金钱,等差不多财务自由时,再回归到小城市或者农村悠闲的渡过晚年。
还记得自己刚毕业找工作时,先是定位在大城市,后来也不断向小城市投简历。最有手里有一堆的offer时,却是很费心思纠结到底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也许是因为当时刚毕业手里没钱,害怕大城市的高房价,最后来了一个江浙的三四线旅游小城市来工作了。如今,已经工作快5年了,对所谓的小城市的生活也算熟悉了。我发现,我虽然在当前的小城市悠然的过着,但是我觉得很憋屈。周围的人如同温水煮青蛙时的过着日子,悠悠然的散步,慢腾腾的蹬着自行车。我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出差去北京、上海,看到步履匆匆赶地铁的人,看到拿着煎饼果子努力奔跑挤公交的人,以及衣冠整齐的出入高档写字楼的人。我觉得,我喜欢的是快节奏,而不是慢腾腾的温水煮青蛙。
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想要快节奏时,我慢慢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攒钱节省,花巨资在北京买了套房子,努力把孩子的户口留在北京,不断的看书、学习。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我能够回到北京类的大城市,能够让我的孩子接触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在慢悠悠中渡过一生。我曾经和老公说过,一个孩子最终的落脚点,如果足够优秀,那么可以国外定居;如果对国外不感兴趣,在国内混的最好也不过是北京上海广州之类的高薪工作,所以,我们现在就为孩子通往一线铺路吧。
案例四:最简单的时间管理法,来自@我是剽悍一只猫
这个案例作者提到了最简单的时间管理法就是“清晨三件事”法。在每日早晨把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写出来,做完一个划掉一个。格式为“88/100#清晨三件事#昨天回归+今天第一件事+今天第二件事+今天第三件事”。其中88代表进度,100是阶段目标,代表要坚持100天。这个类似社区中的晨间日记,不过比晨间日记更精简。
思考:这个最简单的时间管理法,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一天之中只列出来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虽然还有不少件事情也要做,但是这三件具有最高的优先级。我看到过社区中不少人晒出个人的晨间日记,每天四五件事情的样子。但是,我觉得似乎这四五件事并不一天中最重要的。比如,有些人写的事情是这样的,要去超市买东西,要吃一顿哪哪的麻辣烫。我觉得,除非你真的是在度假,不然,买东西吃麻辣烫也算是你一天中的重要事情吗?绝对不是,重要的事情是指能让你收获成长之类的事情,比如工作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写太多不重要的事情,虽然完成了、划掉了,一看,哇自己完成了好几条今天的任务呢,觉得很有成就感。可是最重要的事情也许还是没有完成。你能够完成的,绝大多数只是做起来容易但不太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天只给自己列出三件最重要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五:养个孩子要100万,准备好生孩子了吗?来自@长投网
本案例大致算出来了培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100万。每个月平均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大概三四千。所以,生孩子前,要考虑好是否要生,既然要生,就要负责到底,光生不养或者低质量的培养,其实是害了孩子。同时作者也提出了,陪伴是最好的培养,并不是在孩子身上花费的金钱越多越好。
思考:培养孩子确实是非常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贫富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贫富差距导致孩子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如今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不是没有道理,富裕家庭有足够的金钱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享受充足的陪伴。而一般条件的家庭,父母双方忙于挣钱,没有假期,甚至直接把孩子扔给外地老家的老人,成了留守儿童。显然,这两类家庭的孩子,最终的归宿是不一样的。当然也不排除有钱人直接把孩子扔给学校,让学校代替家庭进行教育,这样其实也是不可取的。
我很庆幸婆婆能够离开老家,过来给我们带小孩,让我们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陪孩子玩,一起做游戏,一起读绘本。我不会把我的孩子留在老家,至少每天能够看到自己的娃,可以摸摸她的小手手,和她一起玩。每天回到家,我就把手机扔到一边,不玩手机,不看电视,纯粹的就是陪孩子一起玩。老公在我的督促下,也渐渐把手机扔一边,开始每天的亲子活动。我见过太多的父母,说是带着孩子玩,其实手机一直不离身,你问他是有必须回的电话和短信吗?不是,只不过是在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八卦之类的。所谓的陪伴,一定要高质量的陪伴,不是人在一起就是陪,心也要在一起陪着才行。我们家并不富裕,也许我们并不能够拿出100多万支撑到她读大学,但是,我们会用心陪伴她,和她一起成长。
本文第一次发表于挖财社区:http://bbs.waca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408328&page=1&extra=#pid27818849
《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读后感(四):你理想的财务自由是什么样子?
理财一直是热门,网上各种各样的课程,手机上也有各种app理财软件,理财书籍也是层出不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现在炒房炒股这么火热的时代,你不说理财,仿佛你都落伍了。
当然,理财意识,越早觉醒越好。
可惜我到现在开始觉醒,开始找下理财的书籍来看,最近看了一本挖财社区跟蓝狮子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挖财:理财就是身边事儿》,上面举例了挖财社区里的网友和理财达人们各自的理财故事,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这本书只是适合作为小白读物,不适合想专门学习理财技巧的小白们。
1 先攒第一桶金。
为什么用了个攒字,不是说第一桶金都是攒出来的,而是指通常情况下,第一桶金都来之不易。
攒一桶金的基础就是先分析清楚自身家庭的收支状况,在此开源节流,直到有一定积存。
在“节流”上,书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一位美女利用印象笔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电子衣橱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了解了自身的穿衣风格,不乱买衣服,只买合适的,经典款式和品牌,达到了又省钱又有好形象的目的。
另一位是极简主义者,不必要的物品不配置,既能达到自己极简的目的,又能不浪费不必要开支。
总之,第一桶金都是来之不易。
2 现金流游戏。
在资产升值的案例中,其中一个产品经理,喜欢玩现金流游戏,如果看过《穷爸爸,富爸爸》系列的人都知道,这是这本书中提过的一个模拟资产投资的游戏,里面有银行存款,市场机会,房产等资产设置,模拟真实投资环境,锻炼个人资产投资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这位产品经理认识到,钱放着才是最不值钱的地方,要让钱动起来,转起来,钱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流动,就是在挣钱,躺在银行里,还跑不赢通货膨胀。
然而问题是怎么让钱转起来,怎么能够玩的现金流游戏非常擅长,这就需要平时学习理财的知识,对各种理财工具比较熟悉。
这正是我们学习理财的问题所在。
3 如何开源
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所以如何开源提高收入是主要问题,各人有各人的办法,努力工作加薪,开小店创业,最多的是比较流行的斜杠青年。
通过自己的爱好,强项来开源,比如PPT,写作,翻译,手绘,书法,会健身等等,除了兼职,还有自己开发课程,简书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大学时候多几个爱好,也是潜力投资,说不定哪个爱好最后就被你发展成收入来源。
4 你的财务自由是什么样子
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看法不同,有人说豪车豪宅,整天旅游,有人说,是有想不做什么的能力,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关于财富自由,那个很出名的《富翁和渔夫》的故事其实很有代表性。
“赚这么多钱干什么呢?”
“投资理财,购入资产,钱生钱,实现财务自由,然后你就可以像我一样自由自在的在海边晒太阳了”
“我现在不就是和你一样在晒太阳啊。”
渔夫现在做的事情,虽然跟富翁的财务自由状态在财富上有不同,但生活态度方面有一致性,在渔夫的眼里,他现在就在做他现在喜爱的事情,即使以后财务自由,无非还是这样。
借鉴这个角度,可以思考下我们在自由的状态下,其实还是想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喜欢读书的还是会读书,喜欢旅游的还是会旅游,是个吃货的还是会去吃东西,那就不妨在现在的状态下,做些力所能及的这方面的事情,即使财务能力达不到那种所谓的任性自由,也可以去靠近,做自己能力范围所喜爱的事情。
金钱跟房子,车子,爱情,职业都有关系,生活里也不是只有金钱。
愿我们在理财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