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巨变》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巨变》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6: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巨变》读后感10篇

  《巨变》是一本由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4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巨变》读后感(一):哈耶克与波兰尼的“乌托邦”之辨 ——读《通往奴役之路》和《巨变》

  乌托邦一词语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理想,或者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20世纪40年代,面对一战到二战这短短的二十年间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全球经济危机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变革以及希特勒的上台,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哈耶克和经济史学家、社会学家波兰尼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逻辑,有趣的是两本书都互相将对方的观点比作乌托邦,尽管这不是作者针对性的有意为之。

  那么,双方论证“乌托邦”的逻辑是怎样的?这个乌托邦的称号究竟该扣在谁的头上?在阅读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波兰尼的《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两本书后,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这两个问题作出回答。

  一、哈耶克的分析逻辑

  1、《通往奴役之路》的文本结构

  哈耶克所著《通往奴役之路》除作者所写的序言、引言和结论外,正文共有十五章。序言很简短,主要是作者在写本书时对自己的定位,即“清楚地在此加以说明这是一部政治性的书”和“毫不含糊地阐明全部论证所依据的那些终极价值是什么”;引言则通过作者自己对德国和英国经历的感受,说明了本书的写作动机和想回答的问题——“问题在于确定什么环境使过去70年中某一思潮得以逐步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并弄清楚何以这种胜利最终使其中最坏的成分登峰造极”;最后的结论则是对全文思想核心的一个小结,并在一次重申自由主义的最高原则——维护个人自由。

  除序言、引言和结论外,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正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哈耶克首先描绘出欧洲存在背弃自由的现实或者潜在可能,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对自由道路的抛弃源自对社会主义所畅想的乌托邦的轻信;接下来他由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切入,展开了对这个“乌托邦”的分析,在这里,哈耶克的分析对象更多的的是“集体主义”,而较少是争议性的“社会主义”;最后,针对社会主义者批评经济自由主义者常常强调的计划的不可避免,哈耶克指出,“在社会演化中没什么事不可避免的,使其不可避免的,是思想”,由此说明他所批判的社会主义并非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趋势,即哈耶克不是出于本性的抵制社会主义,而是试图证明社会主义的内在矛盾,从而树立自由主义的原则。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包括第五章到第十一章,这一部分还可以具体的分为两节内容。第一节内容包括第五章到第九章,这里作者针对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找出直接指涉集体主义核心的基本概念,透过对集体主义所形塑的制度内部的分析,告诉我们集体主义者所主张的理想不过是一个乌托邦,他们提出的策略由于制度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社会走向“极权主义”;第二节包括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这两章承接上述分析,直接回答从集体主义者践行的“方法”究竟会引致何种“后果”——“最坏者当政”和“真理的终结”,展现出集体主义制度导致奴役的必然性和捍卫自由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作者在此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向现实,首先他回顾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德国的集体主义是怎么样由思想的萌芽被实践为纳粹主义统治的现实。哈耶克尤其指出,在这一过程中,很多知识分子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回顾德国的历史路径后,作者想问的是,英国目前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极权主义的危险?一般认为英国深厚的的自由主义传统使得其不会走上哈耶克所言之奴役道路;但哈耶克敏锐的指出,在英国出现了一股类似30多年前德国所经历的智识潮流,这个潮流中既有德国的流亡知识分子,也有本土的知识分子,但他们都或明或暗的宣传社会主义或者含有社会主义的观点。哈耶克警告,英国人如果不珍视自己的传统,也有踏向极权主义的危险。

  最后一部分即第十五章,作者这里的关怀更具有前瞻性,他考虑的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问题,首先,针对所谓“集中指导”的新秩序,哈耶克指出所谓的指导为大国践踏小国的尊严提供了虚伪的借口,严肃批判了建立国际范围内的经济计划的观点;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提出自己的看法——松散的有限区域内的多国“联邦”,建立在分权制基础上的这种联邦,既限制了整体的权力,也限制了各个国家的权力;这项政策设计,是作者政治理想在更高层面的蓝图。

  2、《通往奴役之路》的分析逻辑

  通过上面对文本结构的梳理,我将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提炼哈耶克的论证逻辑。

  哈耶克的核心论点是,集体主义者所主张的通过计划而实现社会进步的愿景不过是一个乌托邦,对这种乌托邦的盲目遵从会引致我们走向奴役之路,从而反向证明自由主义的珍贵。

  我认为,尽管哈耶克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但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直接论证自由主义的正确性,而是从集体主义者所秉持的理想目标和操持的具体手段之间的背离入手,反向论证。

  作者首先明确了一个现实,即在过去的几十年,欧陆国家纷纷放弃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转向经济控制,甚至自由主义的起源地英国也有滑向类似境地之虞;哈耶克认为,这样的现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这首先要求我们认识到所谓社会主义的症结,因此揭开这个“症结”的任务就落在哈耶克的肩上。

  哈耶克先是从社会主义、纳粹主义的基本要素——集体主义出发,并指出集体主义要求的手段——计划,在此,哈耶克强调自由主义不排斥计划,而是排斥反对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竞争”的计划;作者认为,竞争比计划要更好,计划并非是“不可避免的”。

  接着,哈耶克选择两组概念,“民主与计划”、“计划与法治”,在此他雄辩地指出,尽管集体主义者也宣传民主、法治,但当他们试图采用计划的形式来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就会有制定计划的人拥有特权,计划别人的人和被别人计划的人永远不可能平等,民主最后也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然后,顺着这一论述,作者认为,集体主义者要求经济控制的权力,会自然但也许不自觉的扩大到政治、文化等领域,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极权主义;为了进一步撕开集体主义的温情面孔,他把集体主义者所宣传的更好的保障与更多的自由拿出来,凌厉的说出,这不过是得不到的面包。到这里,哈耶克已经把集体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即集体主义者所追求的目标和他们所采纳的手段是根本悖离的,这些手段的实践会不可避免的引致奴,一言以蔽之,集体主义者的愿景不过是乌托邦。

  到此,哈耶克查清“病症”的任务宣告完成,但好的医生还要对公众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开出药方。于是他采用比较的方式,先是历史的分析,告诉我们,英国目前的历史阶段和德国几十年前非常类似;接着横向比较,表达出德国思想潮流对英国产生不好影响的忧虑;由这两个分析,他大声疾呼,英国人民要意识到这种危险,珍视自己的自由主义传统。最后,哈耶克也极具前瞻性的为战后的国际秩序提出了“联邦”的设计。

  二、波兰尼的分析逻辑

  1.《巨变》的文本结构

  与哈耶克雄辩的哲学式分析不同,波兰尼选择紧贴历史材料的分析逻辑,这一方面使得《巨变》史料翔实、生动,另一方面也使要想穿透波兰尼繁多的历史叙述把握内在逻辑变得非常困难;接下来我将以现有的阅读体会为基础,对《巨变》的行文脉络进行介绍。

  《巨变》共有三篇21章,按既有的章节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回顾了欧洲历史上的百年和平及其四个制度基础——均势制、国际金本位制、自律性市场制和自由主义国家制;,然后是对一战后20年的欧陆变革作出定性描述,波兰尼透过历史资料20年代试图重新回到旧有之路的挫折使得30年代的欧陆充满变革,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变”。波兰尼认为,经济自由主义企图建立基于“图利”动机的自律性市场机制的空幻努力就是此巨变之起源。由此,他认为要从自律性市场起源的角度分析这个巨变,即我们要回到英国的历史去寻求答案。

  第二部分包括两大节,这和波兰尼指出的社会和市场的双向运动是一致的。在这一部分的第一节,波兰尼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脉络宏观入手,他认为早期英国思想家为了应对工业革命伊始所带来的动荡,提出了自由市场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实践过程就是自由市场的发展过程,他从中拿出“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这三个最根本的概念,作出分析。第二节,波兰尼系统的说明了,自由市场必将引致社会的强烈反弹,保护社会必不可免。他回顾了当时的政治运作都想要借由自由市场的机制来建设全球秩序,却带来了和平的终结和一战的发生;而一战后二十年代,自由主义者仍试图重建自律性市场,结果引发了经济大萧条和法西斯的崛起这个巨变。

  第三部分波兰尼关注主要还是投射现实,去需求解决困境的可能途径,并对战后的国际秩序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对复杂社会的自由前景抱持着乐观其成的态度。

  2.《巨变》的分析逻辑

  对行文结构做出概述后,我将试图分析波兰尼的论证逻辑,但由于本书的内容浩瀚,我只能粗略把握。首先,我们要明确波兰尼这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自律性市场纯粹是个乌托邦,对自由市场主义的实践会不可避免的引致试图保卫社会者的反弹,即市场和社会的“双向运动”;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自律性市场制度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

  为了证明自律性市场是个乌托邦,作者首先要解释的是欧洲社会在19世纪的百年和平,因为这一时期正是建立在自由主义理念之上的。波兰尼认为,这个时期存在很多超国家的松散体系来维持秩序化解风险, 最根本的是金本位制上的是国家金融,这时, 以经济纽带和利益诱惑防止战争,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基于图利动机形成的和平局面,也将因图利动机而崩溃。

  波兰尼在此不是想用自律性市场经济的失败来反驳自律性市场的理论,他试图在接下来的章节,透过历史的分析,证明自律性市场机制所谓的自律性不过是“人为”的后果。波兰尼这里有三个论点:第一,市场不是一直存在的;第二,市场的形成过程伴随着社会干预;第三,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到社会自我保护措施的干预。

  首先,波兰尼用人类学家对太平洋岛民的研究经验,说明市场不是一直存在的,在库拉交换中,并不存在所谓的自律性市场,这些岛民更多的是基于互惠、再分配和家计原则进行交换;接着波兰尼还指出,西欧的国内贸易实际上是由推行重商主义的国家政策干涉而产生的,即“管制和市场是同时成长的”。然后,波兰尼找到了三种虚拟商品——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详细论证了这劳动力和土地是如何被一步步纳入市场体系中成为商品的、货币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王权和旧有的共同体(地主)是怎么样和工业资产阶级进行博弈的。在这里,彰显市场并非自然形成的有力证据是《斯皮纳姆兰法案》的实行和废除,最终,自由主义者宣称的饥饿是工作的动力被接纳,市场经济在外力的干预下形成了。

  接着波兰尼认为对《斯皮纳姆兰法案》的争论还导致了对“社会”的发现。波兰尼认为欧文的理解是对的,即工业革命使人们成为了原子化的个体,造成社会意义上的崩塌,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危险,社会立法和行政干预介入了市场的运行,试图通过社会保护解决自律性市场制度的弱点。由此,波兰尼证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到社会自我保护措施的干预。

  通过对以上三个论点的历史论证,波兰尼指出了自己解释当代政治经济起源的机制——社会和市场的双重运动;在这个双向运动中,市场的不断扩张但所遭遇的反向运动可以把市场的扩张控制在某种确定程度上,然而当保护社会的反向运动正被市场侵蚀后, 经济自由主义和社会保护措施之间的社会冲突就会加剧,从而引发百年和平的终结;但是二十年代的保守主义者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当他们试图重建19世纪的国际秩序是遭遇失败,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保护运动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从法西斯到苏联的计划经济。

  到这里,波兰尼基本上回答了巨变的原因,也系统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即自律型市场只是一个乌托邦。但他与哈耶克一样充满辨识力,他在第三部分回答了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他论述道,法西斯主义只是一种可能性,是经济自由主义造成的应激反应。他以为在一个合理的制度前提下,自由依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他最后说道,“市场社会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市场的终结”,只要我们既承认市场的合法性,但使得市场接受适当的管制。同时基于对自由的珍视与信念,波兰尼对战后国际秩序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趣的是,对于哈耶克极力宣传的“联邦制”,波兰尼有一句话针锋相对——“联邦制的想法是不折不扣的集权和划一的噩梦”。

  在对两本书的结构和论证逻辑进行梳理后,我将回到开篇所提出的问题——这个“乌托邦”的称号究竟该扣在谁的头上?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哈耶克和波兰尼对各自批驳的乌托邦之陈述;哈耶克认为集体主义者所主张的通过计划而实现社会进步的愿景不过是一个乌托邦,对这种乌托邦的盲目遵从会引致我们走向奴役之路;波兰尼则强调,自律性市场纯粹是个乌托邦,对自由市场主义的实践会不可避免的引致试图保卫社会者的反弹,即市场和社会的“双向运动”。

  很遗憾的是,这次我这个裁判无法判定谁反对的乌托邦的行为更加正确,这顶帽子恐怕扣不下去。不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双方至少有两个大的共同点。第一个共同点是,双方都对自己所批判之乌托邦的内在矛盾做出了清晰界定,哈耶克之于集体主义者的手段目标的悖离,波兰尼之于自律性市场的历史建构与社会建构,分别指出了集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症结。第二个共同点是双方对自己所坚持的理念都没有很清楚的论述,我们知道,对于辩论,不仅要破论,还要立论,如果说哈耶克和波兰尼在破论上都可得满分的话,恐怕在立论上都只能不及格;哈耶克一直坚持的市场经济,在整本书中仅仅是自洽的、完善的模型,但作者并未对这个模型进行合理性的检验,仅凭对极端反面的驳斥不足以完全支持其坚持的理念;而波兰尼长于对市场形成的历史分析,但对于他以为的双向运动中所应有之干涉主义,波兰尼也很少着墨,他没有对需要何种性质、何种程度的干涉指明方向,仅仅模糊化的处理。

  当然,跳出这种论述的逻辑,我们看到双方还有类似的地方。哈耶克和波兰尼都非常重视“自由”,他们最终的归结点都是人的自由,不同的是哈耶克更多强调对自由的珍视,而波兰尼更强调自由何以可能;另外,哈耶克也不完全排斥计划,但强调是竞争下的计划而不是计划下的竞争,波兰尼则是要说明干涉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共生性。

  综上,抛开哈耶克和波兰尼的现实实践,我以为,在这两本书的论证中,两个人都只是站在了逻辑链条之一端,忽视了自由主义与干涉主义之间广大的中间地带;我不是要苛责双方,我认为为了更透彻的批驳他们以为的乌托邦,学者有意无意的忽视、模糊这个中间地带是可以接受的;但作为读者,不可以不重新反思这中间地带究竟为何物,所幸我们读完了两本书,可以从两端相向而行。

  四、我的启发与思考

  一次性的阅读两本书,虽然很累但也确有收获。往小了说我以为自己这次学会了怎样阅读课本,短时间高效的阅读使得我必须先对全书有一个结构性的把握,即要先把握文本结构再试图梳理作者的论证逻辑;往中间说,我以为这两本书给了我不同的论证思路或者说是批判思路,哈耶克有批判对象内在矛盾出发的批驳和波兰尼宏大的历史比较分析都可以为我以后检验其他理论提供镜鉴,他们俩立论的缺失也使得我去思考原因;往大了说,在转型中国发展的环境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是不是要舍去一个?能不能有所综合?我想这两部观点迥异的著作,虽不能直接提供一个答案,却极富有启发性。

  参考文献:

  1.卡尔·波兰尼.2017.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M].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997.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袁祥祥.2014.“双重运动”与复杂社会中的自由[J].社会发展研究3:1-11.

  4.赵君.2009.“神话”的自由市场:从波兰尼的《大转型》说起[J].郑州大学学报42(5):1-3.

  《巨变》读后感(二):低熵社会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昔酒(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74938/

  在社会学熵理论中,强弱贫富差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无约束的自由市场经济对既得利益者有利,而政府管控对弱势群体有利。自由市场鼓吹者与政府管控支持者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这两类人的利益冲突。

  在绝对自由市场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会催生出卡特尔并阻止市场的自由度,进而造成社会资源分配倾斜和贫富差异两极化,由此引发的社会撕裂会以革命的形式爆发出来并摧毁社会本身。

  而将经济与政治进行分离的经济学家以及他们所推崇的金本位制则忽视了国际贸易下的通货消耗对国内贸易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经济收缩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政府调控的目的就是将这一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让国家进入低熵的稳定状态,而管控力度与熵值成正比。

  《巨变》读后感(三):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

  核心观点很简洁:最重要的是社会,而不是市场;市场原本是社会的一部分;当市场从社会中脱离,并成为支配性的原则后,就成为导致日后世界大战的根源:市场的支配性让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与社会的根本性原则形成了激烈的对立和冲突。

  因为两个世界的对峙和冷战,哈耶克的思想被撒切尔等西方政要追捧,波兰尼的思想受到冷落。直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对待波兰尼的呼吁,“脱嵌”的概念也成为很多思想家绕不过去的关键词(包括查尔斯泰勒在《世俗时代》中也专门辟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阅读波兰尼的起因是今年自己的小目标:重新遇见德鲁克。尽管之前写《HR转型突破》时已经研读了《管理的实践》等作品,但随着实践和阅历的增加,发觉要想理解德鲁克,需要付出旷日持久的努力。在《旁观者》中,德鲁克以“波兰尼这一家“为题,介绍了波兰尼家族,其中一段令人动容,这个上层家庭,晚餐简朴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原因非常简单:要节约出来资助穷苦的人们。

  一家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各自都有对现代社会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卡尔的弟弟迈克尔,曾经给爱因斯坦做过助理,后来专注于知识论,其作品甚至影响了杜维明等当代知识分子,至今依然是领域当中的经典。

  卡尔则与很多知识分子一样,对于20世纪初期欧洲的巨变和战争起因非常关注,希望找到背后的原因。在波兰尼这本书出版之前的1939年,德鲁克出版了《经济人的末日》,提出M克思主义绘制的理想蓝图的崩溃,是法西斯出现的根本原因。波兰尼的观点则完全不同,他认为市场与社会的冲突是关键。

  这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波兰尼与德鲁克保持着密切的交流。甚至德鲁克为波兰尼在本宁顿学院谋得了一份教学工作,才使得波兰尼得以有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一巨作。尽管意见迥异,德鲁克依然提供了无私的支持。大家之间的这种和而不同,令人感佩。在致谢中波兰尼专门提到对德鲁克夫妇的感谢。

  德鲁克在自传中对波兰尼的研究成果颇多微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法西斯的起因,他在文中没有明说,但很显然是重要的部分;二是关于建立理想世界,波兰尼认为德鲁克缺乏理想主义精神,德鲁克则认为这恰恰是波兰尼的缺点:完美主义在世俗世界中无法实现。

  在晚期的两部小说中,德鲁克甚至专门以”最不坏的世界“来作为其中一部的标题。在为其第二本著作《工业人的未来》(1942年出版)写的1960年代的再版序中,德鲁克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是从《工业人的未来》中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表达。

  关于这个问题,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尼布尔有类似的理念,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中均有。作为神学家,尼布尔的思想建立在人性的有限上,因此认为冲突、政治是无处不在的,要放弃通过教育和道德感化塑造完美世界的幻想。但在德鲁克的著作中尚未发现他提到尼布尔,尽管在再版序中他的用词”黑暗王子”有些相似之处。

  我的主要兴趣在组织层面。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霍桑试验和梅奥的研究,这个研究促进了管理中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波兰尼的观点在社会层面,与组织层面的霍桑试验,似有呼应之处。原来的计划之一是梳理和关注技术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组织中的人的发展,可以沿着这个线索继续探索。

  《巨变》读后感(四):关于《巨变》:我的简短理解

  问题:19世纪的百年和平为什么会突然破灭?19世纪为什么会出现全面性战争而之前却没有?

  结论:19世纪之所以会出现全面性战争是由于自律性市场经济的建立。自律性市场将各地区深切地联结在贸易、价格与货币之下,导致了自律性市场本身之弱点一旦发生,即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动荡与全面战争的爆发。

  推理过程:第二编第一部分追溯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的破坏性vs当时的对应制度(斯皮纳姆兰制)及其造成的得失,证明经济与社会的双重互动关系并说明市场包容于社会是前工业化时代的特征;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工业化时代里社会对市场经济脱嵌所作的反应:通过劳动力,土地,货币这三个虚拟商品的特性,反驳自由主义经济的论点,力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与建设性。然后,以金本位制的破产为中心,论述自律性市场的损坏,引发了法西斯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机体所产生的对策。因此19世纪的全面战争是自律性市场破灭的连锁性反应所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巨变》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