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家庭断舍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家庭断舍离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8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家庭断舍离经典读后感10篇

  《家庭断舍离》是一本由【日】山下英子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一):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们在这冗长一生中有很多的第一次,而这一切的开始是我们的出生。

  而我这第一次写书评也是由于果麦文化

  现在很多人在讲原生家庭及其带给孩子学业事业情感性格这一生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指的影响是消极一面,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敏感,性格上不健全缺陷等等。那这些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吗?

  之前我也是隐隐约约觉得要接纳和正视这些不由我们意志存在的问题,然而并没有更进一步改善方法。《家庭断舍离》呢,它是一本以整理父母物品空间开始进而了解理解父母的生活观念价值观从而反省自己价值观,人生观帮助我们适当调整幸福地生活有益的书。

  你会发现我们在处理家庭关系的时候不再是蛮横粗暴也有了理论依据,方法可遵循,毕竟中国应试教育大部分只教会了我们做题,考试或者听家长的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听?听哪些?对不对

  再伟大理想也离不开行动帮其实现,所以读完之后请行动起来试着改善我们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因为每个人几乎都至少身处了两个家庭,家庭又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最开始的地方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二):舍弃自己当下不需要的生活物品

  一、关于作者

  山下英子,断舍离概念创始人。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生活环境的整理,实践想法,过上了自由舒适的生活。

  从2000年起,以杂物管理咨询师身份在日本各地举行断舍离讲座,引起日本NHK、TBS、东京电视台、《每日新闻》等各大为题报道,令“断舍离”成为2010年日本年度词汇,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全民断舍离热潮。(杂物整理之所以能火,与日本精细化的空间管理习惯有关。断舍离概念在日本火起来后,又逐渐在其他国家火起来。全球刚好赶上了一个物质爆发时期,逆潮流而发的声音、或者梳理潮流的理念容易引起关注。和现在流行知识梳理有一点像)。

  二、关于本书

  《家庭断舍离》是山下英子与母亲三年“家庭战争”的总结,指出要对家庭物品进行断舍离,对亲子关系进行“亲离、子离”。

  喜欢对物品断舍离的英子与喜欢囤积物品的母亲之间经常发生争执,英子深入研究母亲喜欢屯物的研究,使用“断舍离”的概念让家庭重新认识物品,并实践“亲离、子离”的方式,重构家庭关系,使家庭成员关系更加融洽和睦

  何为断舍离:

  断,断行,不买、不收取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到底应不应该为了“未来可能使用”而储备东西?储备人、财、物?人、财应该要储备,日常家庭用品应该不需要。断舍离的概念起源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但感觉这个概念并不能很好的延伸。)

  舍,舍行,处理掉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舍弃没用的信息、舍弃没用的APP、舍弃没用的关系等)

  离,离行,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看创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放心:放下我们的执著心,让父母和子女顺着自己的心意选择决定物品,而不要自己以爱的名义横加干啥家人的选择。

  放手尝试松开紧握的东西,看看自己的身体反应会不会轻松,如果感到放松乘胜追击,果断放弃更多东西。感受放下这些欲求和清理的过程经过由手及心,由实践到沉思,迎来豁达

  放生:放弃一些物品。

  收拾家庭的破烂+整理内心的破烂=开心快乐人生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深陷在生活中琐碎的物品事件里无法自拔)

  三、践行断舍离

  如何断:把自己当作判断主体,把时间轴放在当下,物品本身的价值要排在自己的价值之后,舍弃自己当前不需要的物品。

  四、家庭断舍离

  父母之所以喜欢囤积物品,一方面经历了物质匮乏年代的他们对过去的执念和对未来的不安,另一方面是父母和子女对“当下”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两代人有不同成长环境,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尊重家人的选择,给他们独立的空间。

  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强者,当我们成长,父母是弱者。我们潜意识里容易以爱的名义帮助家人做选择,只有放弃干涉,建立以包容、尊重为核心的新关系,意识到家庭中保有适当距离重要性才能给家人独立的空间和自由,为生活及心态带来积极影响。

  五、金句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所有“扔”与“不扔”模式的争执,其实都是彼此之间关系模式的反应。

  想要幸福就要放弃幸福的执念。

  从依赖外界人生中毕业,即为断舍离。从此用于活出自己的人生,即为断舍离。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三):解决家庭冲突和战争,从家庭断舍离开始。

  2018年1月,一位北大毕业留美的高材生在网上发万字长信控诉他的父母,信中用激烈言辞历数他从小学到北大,再到美国研究生毕业前后与父母间的种种冲突。在父母和外人眼里,他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的研究生。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他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来减弱原生家庭带给他的伤害。最终,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和“肆意操控”。

  毋庸置疑,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或许世界上存在这样的幸运儿,他们在完美幸福的家庭中无忧无虑的长大,终生和父母保持着良性的亲子关系。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几乎都曾经和父母发生过争执和冲突。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小则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我们的心情,大则影响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更严重的甚至会扭曲孩子今后的性格和人生观。既然处理亲子关系是所有人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那有没有科学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和指导我们呢?在看了《家庭断舍离》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家庭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东京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是一名杂物管理咨询师,同时也是“断舍离”概念的创始人。童年时期,山下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少年时代,敏感的山下又因为朋友之间复杂人际关系身心俱疲。为了学会释然,山下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有意识地接触瑜伽和禅宗。在大学里,她终于有机会系统学习思考人性。50岁,山下写下了风靡全球的《断舍离》。“断”,即断绝想买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舍”,即舍弃家里的无用之物;“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在《断舍离》这本书中,山下提到,家庭断舍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摩擦和冲突,其根本原因是亲子关系。换句话说,子女总想扔掉父母囤积的东西,是因为子女认为自己有权利义务整理父母家;父母不愿意扔掉自己的东西,是父母在反抗子女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和自由。

  那么,家庭断舍离的方法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它又能如何帮助我们逐渐形成融洽和睦的亲子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家庭断舍离能帮助我们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原因,是因为断舍离倡导的价值观:

“看不到的世界”中存在的混乱一定会在“看得到的世界”中原样显现出来。“看不到的世界”包括思考情感观念等,“看得到的世界”包括塞得满满的房间等。因此,东西的胡乱放置和堆积代表的是情感观念和思考的混乱和堆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造成这种情况的元凶——也就是至今没带来幸福感的停滞混乱和堆积——从思考情感和观念中摘除。

  这种价值观又能如何帮助我们逐渐形成融洽和睦的亲子关系呢?

一、断舍离的第一步:亲离,即,把亲子关系变成一对一互相尊重的关系。

  山下通过两次和母亲之间的断舍离战争意识到,只有通过“放手”,通过断舍离“对父母的期待”,也就是认可父母的人生,学会包容父母,把父母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逐渐改善和父母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多年前,山下的母亲因病住院两个月,山下趁机按照断舍离的想法整理了母亲的家,结果母亲出院后愤怒不已。后来,因为母亲的身体原因,山下决定邀请母亲来和自己同住。结果可想而知,两人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熬过最初的三年,山下突然意识到,她在用断舍离的价值观向母亲复仇,因为从小到大母亲从来没真正尊重过自己,一直在忽略她的感受。实际上,山下和母亲关于“扔不扔东西”的冲突,是两者人际关系的冲突。那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答案是:改变自己的视角,学会放手。

  首先,和父母拉开距离。山下的处理方式是改变母女彼此对彼此的称呼,用全称来叫对方名字,而不是小名。

  其次,接受自己的负罪感。学会和“不能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的内疚相处,把能做的事情做好,至于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可以考虑其他的解决办法。多考虑一下我的感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关爱自己

  二.断舍离的第二步:子离。亲离会推动子离的发展

一旦亲离成功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依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开始子离。

  比如说,山下在对目前实施亲离一段时间后,一直是囤积派的母亲竟然对家中来访的朋友说出“不好意思,家里东西太多堆的到处都是”这样的话。

  当然,我们不可能奢望一夜之间实现家庭断舍离,亲离和子离都是持续一生的事业。父母在抚养我们长大的过程中烙印在我们身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无法抹除的,我们对下一代的影响亦是如此。我们能做的是尽一切可能减弱这些伤害,从而享受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的乐趣和幸福。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四):每个子女都曾对父母心存芥蒂

  因为对对方抱有期待所以愤怒

  我们生气只是因为 对方没有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方式做事

  愤怒的原因不在对方 而在自己

  断舍离 对他人的期待

  不能将期待强加于父母 也不能让父母将期待强加给我们

  所以 只能放手 将对他人的期待断舍离

  不再对父母抱有期待

  将对父母的期待断舍离

  持续考虑 我。。。这种 答案

  想做什么 想变成什么样 是自己面临的课题

  希望父母怎么做 希望父母变成什么样 是子女兀自的期待

  父母想做什么 想变成什么样 是父母面临的课题

  断舍离既不是 知道就行 也不是 让我告诉你 而是亲自实践

  断舍离是愉悦有趣的 带来好心情

  请做好快乐和痛苦并存的思想准备 学会放手

  父母养育了我们 父母也曾伤害我们 我们由父母抚养长大 我们也曾被父母打击

  家庭断舍离是为了弄清我们被父母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养育和伤害

  家庭断舍离是为了弄清我们被父母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激励和打击

  这些都是由 身为子女的我们 来定义行为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

  父母的人生还在继续

  父母有自己的生死之道

  子女有子女的人生

  子女的人生还在继续

  子女有自己的生死之道

  恭喜你从父母身边毕业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五):不只是居室的清爽,更是关系的融洽

  想要幸福就要放下幸福的执念。

  ……

  从依赖外界的人生中毕业,即为断舍离。从此用于活出自己的人生,即为断舍离。

  ——《家庭断舍离》

  追求的不只是居室的清爽,更是家庭成员关系的融洽。

  何为断舍离: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放心,放下我么你的执著心,让父母和子女顺着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决定物品,而不要自己带着爱的名义横加干涉家人的选择。

  放手,尝试松开紧握的东西,看看自己的身体反应会不会变得轻松,感受放下错误的欲求和清理烦恼的过程,经由手及心得思考,迎来通达的境界

  放生,让物品去到它最被需要的地方,这种给予物品自由的行为,会变成一种积极乐观动力,赐予物品二次生命

  践行断舍离:

  把自己作为判断的主题,把时间轴放在当下,物品本身的价值要排在自己的价值之后。

  舍弃不需要的物品时,一句谢谢或者对不起,能让我们顺利的丢掉一些物品。

  真正喜爱拥有的东西,数量有限的,那些看上去可以为我们制造一些空间的收纳品反而在占据着空间,只会让我们囤积更多的物品。

  家庭断舍离:

  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成长空间及环境,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理念,不要被影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通过自己的践行并充分领略到其中的愉悦,带动家人参与断舍离。

  思维导图: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六):“不需要,即丢弃”模式

  总体讲什么?

  1. 断舍离这个概念。

  复述知识

  1.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2.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3. 离:不断重复“断”和“舍”,最终舍弃对物欲的迷恋。

  4. 放下执着,不要带着爱的名义干涉父母或子女对物品的选择。

  5. 让物品流通起来,赋予物品第二次生命。

  6. 判断标准是当下的自己,自己当下不需要的物品便丢弃。

  7. 舍弃不需要的物品时,一句谢谢你或者对不起,这样的形式感能让我们顺利的丢掉一些物品,带来很大的助力。

  8. 收纳用品只会在心理上让我们更放心的囤积物品,所以应大胆的扔掉收纳用品。

  9. 父母喜欢囤积物品的原因——过去物质匮乏年代的不安习惯。

  10. 解决办法——不强制家人,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带动家人。

  我的感想

  1. 我曾经幻想过这种完全理性的“不需要,即丢弃”的模式,这种幻想在今天这本书里得到了肯定。

  2. 拓展开来,“不需要,即丢弃”的不止是物品,各种不合适不需要的规章制度、思维思想、看似无害的不良习惯、公司里的无用之人,等等。

  3. 知识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带来行动;行动也不会改变命运,除非带来结果,是一个又一个好的坏的结果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家庭断舍离》读后感(七):三次离家

  在书店看到,被目录吸引,立刻翻开来看,书不厚,字特别大,我本人又是浏览型阅读习惯,不到俩小时也就读完了。

  看完了有喜欢的地方也有失望的地方。欲扬先抑,先说失望的地方。作者是这两年著名的断舍离理论者,这理论本身我是欣赏的,可是书看下来给人一种“其实一页纸能说明白的事写废话写了这么多”感,也就是说,作者本身的语言不够简练,可能生活中很擅长整理收拾东西,可是在思想上还是缺乏简明的逻辑吧(这只是我个人的推测,我不了解作者)。

  来说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吧。作者讲的问题,在中国和日本应该非常有共性,我一边看一边跟我妈说,这书你应该有共鸣啊。经历过二战之后的那一代人,年轻时代物资匮乏,所以即使老年后再也不愁吃穿,也总是有囤积东西的习惯,子女,孙子女出于孝心想要帮老人收拾家里,不避免的扔东西,从而引发矛盾。“你那么喜欢我扔东西,把我也扔了吧!”

  书里的精髓大概是“亲离”。按照作者的理论,亲离一生中发生三次,一次是十八岁之后上学离家,一次是婚后与伴侣建立新家庭,再有一次就是父母进入老年期后的第三次“成长”。第三次亲离,父母和子女的支配地位可能对调。子女因为“为了他好”这样的理由,想要改变父母家居的结构,扔掉不必要的东西。究其原因大概是“不这样做就是不孝,会被别人说对父母不好”的思维定式。

  作者给出的建议就是,子女要明确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而不要再做这种出于自己角度的认为是对对方好的事情。否则这种“好心办错事”,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子女“不再管”父母,而让父母自己意识到囤积东西的不利之处。

  上了年纪有些“不讲道理”的父母,有点像青春期时候不羁的子女一样,比起秉承着诚实、为他好的原则正面冲突,冷处理可能更好一些。“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为了他好”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成年人,经济各自独立,但是心理不一定,甚至人在老了之后,心理上会和子女对调而反过来依赖子女。这个时候,孝顺也应当建立在我和父母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对双方都好的决定来。

  第一次离家,学会不再依赖父母;第二次离家,和新的人建立新的家庭;第三次离家,体会原生家庭与新成立家庭之间的独立性,不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对方身上。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谁一定对谁一定错,因为血缘的羁绊而不可能真的完全“摆脱”对方。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独立的基础上,爱也不会再因为“为了你我牺牲了太多”这种两败俱伤的理由而沉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