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安十二时辰 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安十二时辰 下》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9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安十二时辰 下》的读后感10篇

  《长安十二时辰 下》是一本由马伯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一):随便写写

  好长时间没写过书评了。近两天读完@马伯庸 的《长安十二时辰》,简直大赞!亲王文风老练而狡黠,行文潇洒有张力,时不时蹦出来的彩蛋又让人会心一笑。书中人物刻画鲜明,无论正派反派均是有血有肉(大爱小敬、檀棋、萧规...小敬檀棋唱护牧歌那段文还是挺触动的...)。书中对唐代长安城的描写细致入微,上到皇城府邸,下至闹市街区,建筑、人物、车马、装饰如同水墨画般铺陈开来,真实得像是在读历史传记而并非虚构小说,其背后查阅文献和史料的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而又想到竟能将如此史料重新添补组装,还能有声有色自圆其说,不得不佩服亲王的脑洞和写作功力

  剧情虽是孤胆英雄救世主,但是故事设定在唐代长安城里就不算俗套了。而整部小说情节高潮迭起悬疑丛生,解谜过程酣畅淋漓,读罢大呼过瘾。虽说很多人觉得书中设定的结局稍显薄弱,但我认为此结局也不一定是唯一解,书中还是稍有留白余地的,其韵味与之前很欣赏电影《唐人街探案》不谋而合。在《唐人街探案》电影中有句挺经典台词,“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希望的真相”,而读者与电影迷一读完或看完后心中对谜题的答案恐怕也另有千秋,要不为何总是有人会在知乎或豆瓣写那么些“悬疑电影解谜帖”,且总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呢?考完试的考生总想着和班上的大神对对答案,看看自己错在哪里,其心态与这些影迷和书迷无异(我也喜欢对答案。)这恰恰也是这类书籍和电影的魅力所在啊!所以书中给的结局是一回事,那是作者根据他的感受想法而设定的,小说写出来之后读者的理解又是另外一回事,作者终归是拉不动这根缰绳的。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二):看完更加期待实体版本

  虽说最后几个时辰有点儿仓促了,后继乏力,但前面确实精彩,并且画面感很强,确实适合变成剧本实体化一下。

  快结局的时候,还以为作者会狠心到底,直接让主角挂了并且被冤枉到底,但是并没有,而且翻案的方式还那么。。。不知如何形容,大概是荒唐吧。如果直接惨到底,把读者憋闷死之后,会不会更好呢?

  好多评论里都在说主角的行为动机,我也觉得矛盾很多,更像是一个穿越过去的人,用现代的价值体系指导行动,然后其他人无论哪一方却都是另一套古典的系统,主角的格格不入就这么相差一千多年的感觉

  是不是有这种可能,作者创作过程多少会带入自己的思想到主角的思维中,这样就无法做到客观,而写配角或者情势之类则这种带入的影响会小很多,因此比较能够做到客观。读者阅读的过程大概也是这样。所以现代的读者阅读现代的作者写的古代的故事,就比较容易产生对主角的认同,也就是对作者本人思想的认同。

  上一段差点儿把自己绕晕。。。

  :是因为大头这个诨号才找了雷佳音吗?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三):下

  诚如很多读者所说,总体来说,下册最后的结局略显仓促,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上册作者埋了很多的坑,下册一一铺陈开的时候,和之前读者习惯节奏产生了差距;另一方面,对于贺东这个人物,前面有关描述实在是太少了,虽然这样的安排很能引起读者的悬疑和惊叹心理,但是我还是很疑问,如果仅仅是为了尽孝需要做成这个地步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会用这样疯狂法子呢?最后我自己甚至都在YY贺东也只不过是个替死鬼罢了,也的确是让人意犹未尽了。

  再说到书本身,作者的描写铺陈手法这是毋庸置疑的顶呱呱,张小敬,李泌,龙波等主要人物乃至出现了仅仅几次的一个参军,一个通传都给予了鲜活生命力描写,动作心理描写相当细腻,很佩服。其中甚至穿插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美好爱情故事,很历史,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李泌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长安城的秉性。不,这明明是人性的秉性啊。整本书中出现最多的玄机点莫过于走每一步的每个人的选择了吧,张小敬选择昔日的战友并肩作战还是维护长安城百姓誓言?元载为了利益是如何在这场灾难中左右摇摆,选择不同方案利益最大化的?姚汝能孤身一人的时候,又是怎么选择是否要继续坚守的?

  所有的人都面临着选择,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唐朝开拓宏博多彩,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连鬼子当初都衣冠唐制度,可就是这样的时代百姓仍然是水深火热,当灯楼爆炸不知道有多少平民死于非命,可是也只换来作者的一笔带过

  我们都是蚍蜉在时代的洪流挣扎小时候我以为我可以改变一切,但是到头来儿时的想法和梦想都消失了,每天都是在为钱奔波。

  扯远了还是说亲王的这下半本书,分了几天也算是一口气看完。刚看开头就觉得有点难过,要是我一定就和龙波干票大的而不是为皇室、皇上。看了三国也听很多人讲过,我一直坚信,窃勾者盗窃国者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既然国家腐败官服无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拿起手里的武器建立自己的国家?太祖不也这样办的吗?当然这有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随着继续深入,龙波对张小敬的信任越加深厚让我有种不忍心读完的感觉。为什么我可以给无间道打满分,因为梁朝伟说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当卧底就是让我出卖在街头跟过我,和我一起打打杀杀的兄弟做事得对得起良心。就这段话洞悉了人心,而书里说写的却截然不同

  我的价值观里,不是所有事都可以用黑白来分开,比如保护皇帝白色正义,叛乱者为黑色错误说不定搞掉李隆基,就没有了汉皇重色思倾国了,说不定百姓的日子能好一些,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亲王小说也得循着历史的轨迹,所以结局让我一声叹息。

  这书的描写手法比局中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词也更加妥当,而且还一样口人心弦。我最近在写篇大论文,深知道要把事情写的这么具体是要考证,收集很多很多资料的,亲王在后记里也写了这一点。希望亲王可以多写这就是对读者最大的福利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五):时间就是生命

  久闻马伯庸大名,还是第一次读他的作品。《长安十二时辰》题目简单明了,时间地点交代的清清楚楚,就看作者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当然,大唐盛世的长安绝非简陋之地,紧迫的是那区区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是普通人一晃而过的一天一夜,是小说仅有的时间主线。与其说好奇这位“文字鬼才”的文笔,不如说更加期待欣赏他的故事技巧叙述方式。 故事发生在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上元节灯会即将举行的前夕。突厥的狼卫潜入长安城,秘密策划着毁灭整座城市阴谋。临危受命的死囚张小敬凭借着丰富职业经验超人勇气胆识,紧紧追踪着敌人踪迹不顾一切想要阻止突厥的计划。 当然,作为马前卒的张小敬背后少不了朝廷各部与精锐官员支持,也离不开城中各色人等的参与。靖安司司丞李泌、贺监贺知章、记忆力惊人的徐宾、忠心耿耿的姚汝能、当朝重臣的女儿王韫秀、出身香料铺的女子闻染……短短十二个时辰里,各色人物粉末登场,全都被席卷进这未知的计划之中。 《长安十二时辰》是典型的马伯庸式“历史可能性”小说。作者运用推理的方式,对大量真实史料的予以解构和猜想,继而重组为兼具想像力与真实感的小说。这样的作品既不乏历史的厚重感,又具有推理悬疑的惊险刺激同时兼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读者可以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梭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长安城,旧时的建筑风景风俗人情、官吏制度、礼仪法制、社会现实等等,都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令人宛如身临其境。 除去故事“反恐”的主题不说,《长安十二时辰》的看点首先就是一个“紧”字。时间只有二十四小时,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预示着长安城更加危险一分。小说以时辰为章节名,“巳正”(10点)为时间起点,每半个时辰一章,剧情紧凑,情节推进迅速。为了提醒时间的紧迫,文中不时会出现对计时器的描写:“一台斜指天空的铜雀小日晷”、“殿角的水钟”、“一弹指”、“三十息一回报”等等。各种正面侧面描写都在烘托气氛紧张情况的危急。 其次,是看人物之间的制衡关系斗智斗勇。作者特意设置出一个在天子脚下的万年县担任九年不良帅的人物张小敬,他的官职是“捕贼县尉的副手”,官位虽不高但因为“分管捕盗治安诸事”,对长安城十分熟悉。从死囚身份到“假节望楼”可以调动全城兵力,张小敬面对着上方的破案压力同事时刻监视、突厥狼卫的狡诈阴险,以及昔日兄弟女儿的生死未卜…… 可以说,这个被押宝的人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变化点,假如他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揪出幕后主使,那么整个长安城将会在十几个小时后坠为人间地狱。于是,上有李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支持信任,下有长安三教九流提供线索,中有同事的全力配合,哪怕面对阴险狡诈、穷凶极恶的突厥狼卫,张小敬也能镇定从容勇往直前。 再次,看的是紧而有序、紧中有驰。十二个时辰里会发生什么,能有几多变化,或许是最能引起读者好奇的内容。小说按时辰推进,每半个时辰就有新的情况出现,虽然从文字上看内容着实不少,但阅读感觉上却毫不拖沓,反而步步紧逼、扣人心弦。 而在无比紧张的情节中,也不乏描绘风景、回忆往昔、抒发内心情绪的段落。比如第六章中,张小敬在面对姚汝能对他的质疑时,并不正面辩驳,反而宕开一笔,去说谷雨前后登大雁塔以及整个长安城中他所感受到的“活着”。至此,一个为了全长安,乃至整个大唐江山而拼劲全力的铁汉柔情、孤胆英雄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 路遥知马力(马伯庸本名马力),下笔见功夫。虽然是第一次读马伯庸的小说,但已经被其架构的宏韬大略、人物塑造的鲜明生动、情节的紧凑有序深深折服。《长安十二时辰》的选题说到底纵然不算新鲜,但有了历史文化的底蕴,创作上的精益求精,以及作者精道的笔力,这部唐朝版“时间就是生命”显然已经具备了令人手不释卷的阅读魅力。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六):只因短评限字数

  读这本书的时候,起初感受到的最大的落差在书里反复提及的英雄与死囚犯的身份,那个吞噬人的长安城,隐藏在光鲜伟大之下的黑暗腐朽。恰好此时我正在遭逢人生中最大的一次不公平待遇暴力的迫害者恰好也是“执法者”。我由是陷入了极大失望,各种所见不便细说,也与本书无关。只不过这确实改变了我对现实的诉求欲望

  读这本书有两层“冰山一角”的体验,一则便是随剧情丝丝剥开事实目的过程。另一层,则是在本书结尾,张小敬与李泌成功阻止一场针对长安城的“阙勒霍多”,一切归于平静,而在历史上,一场针对全中国的“阙勒霍多”开始暗流涌动,两个关键人物在故事结束的时刻将要登上舞台:杨国忠与安禄山。长安城的腐朽也暗示了一部分,张小敬那些关于百姓生命安危的执念,是说给十年之后的大唐主题。

  亲王的技术更加纯熟了,对于长安市井的描写,地图的考究与时间距离计算,剧情曲线的安排布置。不过“刺客信条”终究是个小格局,容量很小,尽管比正统的刺客信条电影不知道高到了哪里去。

  本来3分,给结尾+0.5,再给gravityWall0.5分,没错听着它看完的。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七):终于读完了,很精彩,很累!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很精彩,很累!一天的时间里不断的高潮迭起反转人生,使读者仿如被紧捏着喉管,呼吸吐力全凭那操纵之手的力度。 真正主使被和谐与否,我并不关心,因为两人目的相同。只是在主人公们豁出性命的拼搏了整部书之后,站在这目的面前,显得讽刺无奈。 除了主线故事,本书最精彩的我始终认为是它再现了一座活生生的长安和那些灵巧参与其中的历史人物。被揉碎般详尽的城市的布局陈列、生活细节,让你好似俯瞰着见证了这座城市真实的呼吸。而那些参杂其中的人物,不改历史走向与人物脉络,却巧妙的融合其中,好像真的发生了一场史书查无此证的真实故事!

  最后,我挺同情萧规的。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八):短评写不下,一些杂感

  从第一页开始,全书就透漏着马伯庸的野心——这是一部注定为影视作品服务的小说。一些场景的转换和细节的描写,甚至有浓重的剧本感。这并不是坏事,靠笔杆子吃饭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想起前段时间某位国外的大师评论中国的文学义愤填膺地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严肃文学,作家都在为影视剧服务等等。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毕竟自我燃烧的文学大师可遇不可求,多生于乱世。在这个相对太平浮躁年代,空有一腔才华而不追求财富?不存在的。

  扯远了,只是感慨一下马伯庸的一支好笔杆子也在为金钱服务,我大中华的严肃文学之路恐怕很艰难。

  说回这部作品,最让人惊艳的是浓重的文史背景。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人民群众的生活细节、沟渠河道城墙城门、元载贺知章李亨李泌李隆基杨玉环李林甫伊斯、各类官衔衙役军队编制、节度使突厥胡人……更别提那复杂至极的灯楼工艺。纵使这是一部功利心很重的作品,也足以凭借其扎实的文史功底而傲立于通俗小说界。马伯庸在后记中说自己为了这部作品翻阅了大量的史书论文,跑了好几趟西安,求助了好几位学术界大拿。这样的精神让我有点感动,所以我并不介意他的功利心,站着赚钱的人有骨气。

  情节方面,我更喜欢上部。在靖安司未被摧毁、蚍蜉尚未浮出水面之时,全书有一种精致感,一种走钢索的小心翼翼。等到猛火雷引爆、蚍蜉绑架了李泌、靖安司被一把火烧掉,感觉就好像好莱坞空降,一脚踹翻了钢索,开始上演一出蜘蛛侠。

  情节铺那么大,其实是在给作者自身增加难度,一切变得更难驾驭了。不过除了结局的动机让人比较费解以外,全书的情节基本没有太失控,都在合理的预期或接受范围之内。

  与情节对应的,是人设,从这部作品来看,这是马伯庸的弱点。张小敬、李泌、萧规,可以看出作者想让他们的人设更加立体化,比如张小敬和李泌都可以为了救更多的人而心狠手辣杀害无辜,比如曾经是忠君报国的萧规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极端的。但即便如此用力,这三个人物还是偏扁平化,距离优秀文学作品的人性之复杂还有很大的差距。张小敬到后期几乎是个具有美国英雄主义色彩的孤胆英雄,哪怕曾经的战友如此力劝也动心不过三秒,价值观之坚定令人费解。

  而对于女性角色,作者的理解能力就更弱了,书中的人物基本都没有什么亮点,就不再赘述了。

  总的来说是值得一读的通俗小说,从头到尾都有一种读金庸的感觉。我想起高中历史老师的一句话:武侠只读金庸,言情只读琼瑶,因为他们的书都是有历史背景的。至此,这儿名单应该要加上马伯庸了吧。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九):长安十二时辰

  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 张小敬口中虽无正义,心里却有大德。行事多狠厉,厌恨皇家贵胄,胸怀长安百姓,九死无悔在所不惜。 十二个时辰,惊心动魄。张小敬眼中无天子,无权贵,无上司,无富贵,唯独有兄弟,有长安百姓,有人性。 上集的张小敬是孤狼,野性未训,行事狠辣,机敏桀骜。下集的张小敬却是真正的人,一个挽救百姓却无人知晓的英雄。 结局无疑是悲剧的,张小敬和李泌最后的对话正是人命如草芥,一旦牵扯上权斗阴谋,牺牲一人十人百人千人万人又有何妨? 张小敬奔走十二个时辰,却惩治不了幕后的真凶。 一拳打在李泌身上,是无奈也是厌弃,好在新的一天太阳升起,长安还是那个长安,好像永远会繁华下去。 这本书太精彩,读起来节奏特别快,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 靖安司丞李泌本是世外修道人,无奈牵扯进人世浮华,为太子太苍生,“自古华山,只有一条路”,是非标准没有定论,保大局弃小义,虽然最终知晓真相,也无可奈何。 陇山崔器被长安吞噬,临终却仍有血性! 姚汝能愣头青初出茅庐,信念不灭,一句不退才是男儿本色! 檀棋聪颖果决,重要关头点透关节! 反派萧规蚍蜉撼树,世道所逼迫,我心无悔! 历史上的贺知章、岑参、李泌都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刻画的淋漓尽致! 非常精彩!可读性满分!希望这本小说拍成电影,张小敬人选非王千源莫属,独眼冷冽!李泌人选可以陈晓,一把拂尘世外道人!

  《长安十二时辰 下》读后感(十):酷跑游戏靖安司第二季

  第一次看马亲王的小说是很久以前在一个盗版电子书资源站上下了一部叫《风起陇西》的长篇。没想到很好看,三国背景却充满冷战谍战小说的梗。一个虚构的靖安司,相当于现代国家的情报机构,人物性格也和谍战小说一样,主角配角都生动,不过作者功底也了得,穿针缀片三国人物史事,居然没有违和感还很风趣。从此成为马亲王的粉丝,亚马逊上马亲王正版Kindle小说基本都买了,插播一句,马亲王近期的小说Kindle版,定价让很多其它国内小说作者眼红。由于本人是严格的环保主义者(房子小放不下书架),只要电子书价格不高于纸版书我就一定买电子版的。

  但是,这部《长安十二时辰》我买的纸版......因为作者居然半年前就在微博剧透了前三章!一看是靖安司第二季,时空大挪移到盛唐天宝初年,靖安司丞变成了邺侯李泌,这对积年老粉丝加伪历史爱好者的诱惑力是必杀的。所以,等了两周发现没有Kindle版,在元旦假前破了多年不买纸版小说的戒买了上下册一口气读完。

  对比十年前《风起陇西》的铺叙,《长安》很电玩化,就是一个紧凑的酷跑游戏。作者文字功力显然更深,其实头三章试读版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突厥狼卫曹破延,亲王笔下往往配角很出彩,在《长安》中更是个个人物鲜明,连以前写得略费劲的女角这次也没什么败笔(唯一形象单薄的是最后的主谋大boss父子,可能是天宝初年实在找不到蜀汉丞相那样的大神来压轴反转)。

  总体来说,十年了,给五星是出于粉丝之心。作者和读者都老了十年,时不我待,也许都失去了一些轻松、从容、调侃的余裕,更圆熟,更有效率,更快。真不知失之东隅,是否收之桑榆。

  在两季靖安司之间,是魏晋南北朝,也是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

  长安十二时辰很适合拍影视剧。动作大片,张小敬这个主角作者着力最深,是打不死的铁汉英雄熟悉的弗塞斯风格变成了好莱坞孤胆英雄片,画面感超强但老粉丝略不习惯。还是落汤鸡般狼狈的靖安司丞李泌还有第一季中荀跑跑的影子,当然李邺侯还是要高冷一些。当然李泌元载均有历史背景,略知唐史的读者自行脑补人物气质,可能是最爽的。

  无论如何,等出了Kindle版,再买一份电子版支持。旅途之间可以让两季靖安司穿插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