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的读后感10篇

2018-05-03 21: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的读后感10篇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是一本由[美] 马克•爱普斯坦(Mark Epstein)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一):欲望——连接心灵内外的使者

  在读马克•爱普斯坦的《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本书时,我一边学习着其中有新意思考,一边惊叹美国人对于佛学文化研究的如此之深。花色封面让人联想到潜藏在心底的欲望之花,它们有着曼陀罗花般多彩、低饱和度的色泽,大大小小的花朵如同各类欲望,开在心间,百花争艳

  中西方多数人们对欲望的理解大体相同,均视其为不清净的、非理性的、动物性的甚至是羞耻的。所以西方国家同东方类似,都认可戒欲的方式修心,认为如果没有欲望的驱使,人们不会犯下很多错误;没有欲望的作祟,人们不至于一步步走向毁灭的道路;没有欲望的纠葛,人们可以保持心宁神健。

  万物是一个极其类似的整体,大系统中嵌套着小系统,自然界中一切有形无形的东西都会遵守一个守恒与平衡定律,凡是在适当强压下生存的生物成就强大之处。深海中的鱼体内腹压要高于潜水区鱼类,被压在重物下的豆苗其根茎会更粗壮,灯管内高压击穿空气形成电流点亮灯具。欲望的存在也会给人带来压力,想吃到合口味美食,便需要搜索和尝试;想要过上舒适生活,就得努力拼搏;想取得不错成绩必不可少的要付出艰辛。从这一角度说欲望能够带来动力,欲望也可以带来创新。比如人们需要节约时间保存体力,便会发明很多便捷工具;人们需要大量稳定食物来源,便开逐渐步入农耕;再比如人们为了有个良好交际圈,要培训各种礼仪技巧方法等。

  但压力在一定承受范围内是动力,超过承受度就会导致欲望始终得不到满足,在长期抑制打压下累积出更强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对于外界对于自身,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这样看来,欲望可好可坏,看怎样去控制欲望的维度。欲望到底可否完全剔除干净呢?答案是如果还活着就会有需求,有需求就会有欲望。也就是说没有欲望,除非无需求,在没有需求的社会,这样也好,那样也无所谓,做这个也行,选择那个也没问题,那么便也无从谈进步了。

  满足需要是动物的自我保护能力,哪怕是种过渡需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有缺失才会有需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过度的欲望是为了填补内心有一严重缺失的外在表现。正是通过一些特别感受或某些现象提示,人们才意识到存在不曾了解的问题,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思考、了解自身。

  正因为欲望可以体现个体本质的需求,所以不要对此有罪恶感,首先欲望很正常,其次欲望是认识自我真实状态的外化线索。可一旦欲望的能量超越人的主观理性时,就会成为欲望控制人类。这就如同手握宝石,紧握世间至宝会伤了自己,稍微放松握住,宝石依然在手中,还仅可以观到其美丽耀眼。因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来认识欲望,学习做欲望的掌控者,借助这个连接内外的使者,去发现内心的空洞是哪些,通过化欲望之敌为友,开启一场不断创新与提升生命之旅。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二):论欲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佛陀是佛教用语,本指释迦牟尼,后演为觉悟真理者之总称。两者在生活、时间,地域等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过联系突然看到佛洛伊德遇见佛陀这样的标题,不由得很是震惊,想想精神分析大师和佛教对于某一领域进行辩证的解说,便十分好奇。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眼、耳、鼻、舌、身、意,关于欲望的解说精神分析和佛教各有不同做法,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书中精神分析和佛教面对欲望将会面临何种结果

  一直以来,被佛陀教法所吸引的人,都把欲望堪称负面的东西。佛陀主张唯一接触心灵痛苦之道,在于完全舍弃欲望。佛陀认为,欲望不是必须打败的敌人,而是一种应该以正确方式认知的能量。他想要教导我们不仅是如何寻获自我的解脱,还包括如何跟他人保持温柔亲密关系。佛陀自我的任一层面,只会让改层面如阴影般尾随我们。在众多苦修中可以得出一个毫无疑问结论,假装欲望不存在,并不能断除欲望。欲望会反复浮现,就如同佛洛伊的名言: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佛陀最终明白,未达心灵永久平静境界,就会先把自己弄死。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明白了,在苦行生活与纵情声色之间必有另一条路。这条路,他后来称为“中道”。伟大莲花生大师说:“望向欲望的本质,会看到无边光芒。”也就是中道的选择。

  而弗洛伊德,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他看出欲望是我们心灵的巨大力量具体而微的表现。他创立的心理学包含两个不可分割内容:第一部分是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看到欲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佛洛伊德在和一位知名的存在的精神医师对谈时说过:一切都是生物本能,但一切也都是精神性的。晚年的时候,通过笔记中可以看出佛洛伊德对欲望的定义是这样的: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他的名句中说到:“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我们对待欲望不要占有、控制或融合,而是用肯定欣赏态度看待欲望本身”。

  书中也通过作者马克•爱普斯坦——一位心理治疗师所遇见的事情表达对欲望的看法。他每天都要面对学多如果纳西鲁丁一样病人,他们一再重复那些从理性角度看早就该放弃行为。于是他也看到那一条中庸之道,就是欲望既可以与人为敌,也可以与人为友。书中通过了四个部分来讲述有关欲望的事情,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而后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和压力欲望,而是应该重新疏导、驾驭它,为我们所用。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三):今天你所想,即明天你所是

  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作者:苏术

  没有任何祈祷的效果能胜过欲望。——汤姆.韦茨

  开篇第一句,引用了汤姆.韦茨的一句关于欲望的话。开启欲望论的阅读旅程

  说起欲望,不经让我想起曾经抄写在笔记本开篇页面的那句话:“学会让欲望冷却。”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妈妈不给我买想要的东西就哭到她给我买为止的小屁孩。也是很多年前,有人告诉我:欲望就像一望无垠大海,想要填满整个大海需要多少块石头。而这些石头都是真金白银。你要试着学会冷却自己的欲望,让欲望在时间里慢慢平息。学会控制它,利用它。

  尽管到现在我也没学会控制它,利用它。但是我知道,当你非常想要一件其实你根本用不到的东西的时候,先不要立马买下来。再等等,再等等。等你平复那一刻的欲望,等你理清东西的价值和欲望的成本。也许你就会恍然大悟,哦,那东西买来也是放着积尘。

  本书一共四个部分。分别为:《欲望的渴求》、《执着》、《执着的终结》、《欲望之道》。一共十一章,分别详细地解说了这四部分的内容。

  ——欲望的渴求

  第一个部分作者通过几个西方神话故事来解说何谓“欲”以及何谓“欲望”。中国的孟子在其《孟子.尽心下》第十三章里是这样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望之于一个人是遭受磨难根源,诚然,没有人是真的没有欲望的。

  书里引用佛洛伊德晚年所写的一页笔记中的一段话:

  所有思想压抑与功能压抑的最终原因,看来是童年时期对自慰的压抑。然而,问题的根源可能还要深一些。可能,它不是来自外力的影响,而是出于自我的不满足本质。因为,我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无法感到完全释放和完全满足——en attendant toujours quelquechose qui venait point...

  最后那句法语,即:“总是等待着永不会来到的东西。”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或者执着于他所没有的,欲望从而产生,并且一直得不到满足。犹如《罗摩衍那》所阐明的,欲望具有一种吊诡的追求。这种追求既能让我们困惑,亦能使我们证悟,既能让我们认清自己,亦能使我们迷失自己。

  ——执着

  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五十九卷里写道:“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文中说,执着在欲望里的人,不是表现为成瘾性行为,就是强迫性思想,但结果是一样的,都会让当事人受到掣肘。由于欲望变得狭窄,出离心遂无法生起。

  让我想起那些赌瘾成性之人。沉迷于赌博的游戏里而无法自拔,对于输赢的欲望已经扭曲了个人的本质,执着让他们的心变得狭隘。伴随而来的性情暴躁等等异常行为反应不言而喻了。

  ——欲望的终结

  赌徒的欲望在输赢之间,输了便想要赢回来,赢了还想要赢得更多。在《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说,欲望的产生是因为“不满足”,那如果要终结欲望,是不是就要满足它呢?如果要满足赌徒的欲望,鼓励他去赌吗?而这样的鼓励真的能做到终结欲望吗?

  在前面的《欲望的渴求》里,作者这样写到:“欲望本身不是坏事,它是可以包括在佛陀的教法中,可以与佛陀心灵的静定互相融洽。”这句话告诉我们,欲望是具有佛性的,禅悟欲望的本质,即终结了欲望。

  佛洛伊德说:“我们对待欲望不要占有、控制或融合,而是用肯定、欣赏的态度看待欲望本身。”文中提到了温尼科特的“存在”来平衡“施为”也是一个道理

  西藏古谚:“就像高山上的水因向下流而愈发清澈,修行者的禅修亦可靠着溶解而改善。”正如佛洛伊德提出的,对待欲望,我们要敞开自己,心灵就像高山的流水一样,可以倾泻下来,涵容万物。

  ——欲望之道

  如何才能使“欲望”成为“道”?

  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大道产生于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大道产生于万物之前,是生育万物之母。道家所讲的道,属于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始基。书里则用“存在”去平衡“施为”用佛陀的四圣谛和八正道来阐述欲望之道。

  书中一共总结了四条欲望之道的原则

  1、把欲望看成“非个人所有

  2、把它看成神圣之物

  3、不被愤怒吓倒,并视之为不可避免

  4、慢慢来

  四条原则就不一一解说了。具体大家可以去看书中内容。除去引用的句子,书内还有很多预言故事以及神话故事,以典故结合心理学佛学等来解说欲望论。观点明确,讲解独到。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四):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不等于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吗

  弗洛伊德与佛陀谈了些什么?

  韩浩月

  旅行前从书堆中抽出这本《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心中带着一种游戏感,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这不等于孙悟空遇到赫拉克勒斯吗,要不就是贾宝玉遇到西门庆,这都哪跟哪呀。

  旅途中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很有意思,这本书是以“欲望”为关键词,来寻找精神分析与佛教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于是,低下头来阅读书中所描写的“欲望”,抬起头来看窗外闪过的树木草丛,内心难得的宁静

  我对弗洛伊德有特殊感情。十六七岁时处在人生困惑期,常在下雨的时候闷在房间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一片灰暗。偶尔读了弗洛伊德与叔本华的书,感觉脑海中有一扇窗子被打开了。弗洛伊德帮我了解如何化解心结,叔本华教我如何面对残酷人生,这哥俩,一位是安慰剂,一位是手术刀,三下五除二帮助一个少年成功地走出了青春期。

  至于对佛陀的兴趣,源自读了黑塞的《悉达多》之后,这本书是在边阅读边赞叹的状态下读完的,内心充满了“佛陀你怎么可以这样”的疑问。当然这疑问中也包含着甜蜜的叹息,因为在佛陀的苦难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与许多人的苦难,在佛陀的喜悦中,也发现了与佛陀相似的喜悦。

  去年因为要写一个以佛陀为主角电影剧本,一口气在网上买了数本与他有关的著作,读了佛陀诸多的故事,越读越觉得,自己竟然敢写佛陀简直是胆大包天,于是那个剧本在写了一半的篇幅之后,被我自觉枪毙了,因为我无法真正地认识他、了解他、表达他,一动笔就是幼稚,一思考就是愚蠢

  但阅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缓解了我想要认识佛陀所带来的焦虑。美国著名精神科医师马克-爱普斯坦也就是本书作者的文字太接地气了,他用朴素易懂的语言,以及深藏起来的那么一点点幽默与调皮,把弗洛伊德与佛陀请到了他的书里来,当然,这两位是不可能以对话的方式交流的,爱普斯坦就担任起了“翻译”的角色——先牵线搭桥,互相介绍对方,再抛出问题,求同存异。

  这整本书都在谈“欲望”。弗洛伊德与佛陀显然是谈得来的,因为他们都承认欲望是客观的存在,也都曾身体力行地过欲望之海。弗洛伊德爱上妻子的妹妹米娜,为她写下优美的诗句,并秉承爱情至上,与她一起私奔,但结局却是苦涩的。悉达多爱上名妓伽摩拉时,也宛若痴情的文学男青年,不吝赞美之词,赢得伽摩拉的厚爱,体会到爱情与财富的滋味后,才决定离家出走,寻求生命存在的永恒意义。

  弗洛伊德与佛陀打破时间、空间,聚集在一位美国佬写的书里促膝而谈。虽然一位的言谈角度是从科学立场上出发,一位则是从宗教的层面发言,但他们的观点有极端冲突的地方却不多,许多时候,他们的说法互为补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新的迷人的风景。这个风景的形成,可能和两位大师的内心深处,都存有对人类深深的悲悯有关,按照书中给出的观点看,两位已经达成了共识:人因为欲望的存在而生动,欲望让生命充满活力,欲望可以焚烧生命也可以滋养生命,而控制或消灭欲望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对生命进行提纯,去体会与感受活着的甘美。

  弗洛伊德与佛陀都喜欢讲故事,这是典型的方法论,以故事教化人,总比以理论训诫人要有效得多。《弗洛伊德遇见佛陀》也在讲故事,作者通过讲述弗洛伊德与佛陀的故事,把读者带到东西方两个不同的世界,然后又再次引回到本书的主题原点。这是一次精彩的“旅行”,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或者说正在被欲望所掌控的人),多少也能发现点灵性之光,总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对此视而不见。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五):爱欲重而生娑婆《佛洛依德遇见佛陀》

  把佛洛伊德和释迦牟尼放到一起,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当然有了,他们都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大师。尤其是两者都特别关注人类的欲望。不过对待欲望他们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佛陀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只有舍弃欲望才可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而佛洛伊德认为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书中用纳西鲁丁的故事作为开头,纳西鲁丁在街头一根一根的尝着面前盘子中的辣椒,一边尝,一边失望地大哭,因为他在寻找一根甜的辣椒。找不到就不罢休,就如同我们的欲望一样。

  佛陀和弗洛伊德两个人看待欲望的两个极端之间,作者想要寻找一条中庸之路,那就是欲望既可以与人为敌,也可以与人为友。我们如同纳西鲁丁一样,一边一次一次的失望,一边仍然不断追求。佛陀说干脆放弃欲望吧,问题是我们真的放得下吗?

  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每天都要面对学多如果纳西鲁丁一样的病人,他们一再重复那些从理性角度看早就该放弃的行为。

  有人说和佛教相比心理学还非常非常幼稚,的确佛教其实就代表了东方的心理学,佛陀和弗洛伊德都是洞见人类心理的大师。作者想要设法整合东西方的心理学。并且发现欲望正是可以沟通两者的关键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身心病痛是苦,求而不得是苦,与讨厌的人在一起是苦,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仍然要面对分离,仍然是苦,即便是最愉快的体验,也难免夹杂着不满足的状态,因为任何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想要留住快乐仍然是苦。

  当然这是东方的哲学,西方人不会这么想,西方人觉得欲望其实是不可战胜的,比如顺其自然,或者带着罪恶感生活。法国谚语说“赶走我们天性里的任何东西,它都会快马加鞭卷土重来。”佛洛伊德也说“被压抑之物将会重返。”东方人说的放弃欲望,只是假装欲望不存在,并不能真正断除欲望,欲望反而会以另一个方式出现,比如对佛的追求和虔诚,反而成为了一种新的欲望。

  其实欲望就是我们本身,佛说爱欲重而生娑婆,人就是欲望的结晶,欲望就是人性,无欲其实是对人性的背离。作者认为佛陀阐述苦的原因,并非是欲望,而是贪欲,贪欲是一种执着。是企图抓住不可能留住的东西,而不是想要达到快乐和圆满。

  在开悟之前佛陀也想要通过苦修去断绝欲望,结果失败了,因为他知道想要把欲望从世间消除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觉悟只是要寻求一种中道,就是在苦行和纵欲之间寻找一条居中的道路。这正是东西方心理学都认可的中庸之路。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六):面对与拥抱欲望——Leo鉴书222

  能把佛陀与弗洛伊德放一起讨论的人要很有水平才行,需要了解两方观点之外,还需要能说清楚两位观点之中的异同,本书做到了。读本书花费了我很多时候,前言就读了三遍,书读了两遍,很值得。

  前言里有个非常吸引我的故事。说纳西鲁丁一边吃辣椒一边流泪,还是要不停地吃。朋友问他为什么,哥们回答:“我在找一个甜的!”其中包含着很层次的意思,坚持吃的意向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欲望,而流泪则代表欲望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即不要放弃,也不用克制泪水,对于难过和欲望都不要打消——即使欲望会使人流泪,它带来的那样憧憬也有某种快乐。全书读的都是面对欲望的真义,如何面对欲望,面对并有力地拥抱欲望。

  欲望是人对现世痛苦的反应。因此我们才会感觉不圆满、不安全和孤单,所以渴求圆满、安全和联系。生活经验与价格都是由苦(不满足感)所塑造。欲望是我们赖以成型的熔炉,正因如此弗洛伊德才这么重视欲望,把此做为心理分析的核心。脱离这个,我们就不再是自己。欲望是我们面对巨大 不可预期性时,对圆满的憧憬,也是我们的天性。看出来了吧?如果我们压制它,它会回头报复,加倍要求赔偿。我们要学会面对,而不是拒绝。佛陀对此的看法是“去贪留欲”。

  痛苦的根源是我们规避欲望对象的不可捉摸性。欲望对象若是贪爱的对象,就会带来痛苦;如果是内观的对象,就会使人觉醒。两者的分别在于,我们是否明白没有经验可以如我们所愿的那般圆满,没有对象可以带来完全的满足。允许自己站在欲望的间隙中,是得以更完整欲望之乐的前提。

  欲望会教育我们——通过永远不让我们得到完全满足这件事,让我们把脸转向现实 。通过这件事,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事情 比成功或者失败更有趣,比完全掌握更有驱策略力。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把病人从极不快乐的状态带回普通的不快乐,总之是不快乐(咱还是别治了)。

  欲望会带来失望,这未必是什么坏事,其所带来的释放和失望一样多,它的存续靠的就挫折感。达到目标之后,我们会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从不不知所止。如果人完全臣服于欲望,那后果很可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欲望带来的失望一样可以非常有趣。安能深化内在生命,茁壮灵性,照亮事物的实相。

  由于感觉难以把握一些东西,很多人把对象客体化了。关于“客体化”我查了一下百度,解释都不怎么看得懂。根据之前读的其他书结合本书,我理解就是把对象物化——理解成一种物。比如:男性更多是想占有女性,而不是把对方当成是有自己意识和理解的人。越是把对方看成是客体,捻就会越多。找不到百依百顺的客体,我们才会认识到他人是有自性的主体。当接受了没有人可以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的现实 ,就能以“如其所是”看待伴侣,而我们以我们YY出来的方式看待。不要忘记“所谓爱,就是让对方的自由得以开显”。书里还讲了一个开始学佛就想把佛法据为己有的例子,他失败了。

  书里对愤怒的观点,也很起发我,也是要直面而不是回避,挺好。里面有个小故事 ,妈妈动了女儿的床,后者知道之后发了脾气。妈妈并没有反击,而是等女儿平静之后问了下原因,后来事情解决了。不反击并不是说妈妈要默默承受,只是表现她不应该膨胀虚假的痛苦,以一种以怨报怨的毁灭性方式回应。这需要发展出成熟 的人格,懂得容纳破坏性攻击,于是才能给困扰情绪腾出空间。其中的启发还在于:很多时候,吃苦源于缺乏等待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会任凭情绪控制,让一个足够宽阔的空间无法出现。欲望是无法靠着攻击困难、占有或者控制客体 而获得满足的,此时需要用节制取代放纵的情绪,以没有减少取代加法。

  最后,我想说破执的真正意思是——打开欲望,而不是将之捻熄。不带价值判断去观察欲望,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笔记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七):欲望重塑生活:那使你流泪的,也将带给你欢乐

  我随手翻起马克·爱普斯坦的这本《弗洛伊德遇见佛陀:精神分析和佛教论欲望》(以下简称《论欲望》)时,并不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通往新世界大门口。他温润的文字有说不出的力量,不停地、有力地敲打我的心,密集到总使我想要大哭。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过去30年一直致力于回避种种欲念并隐隐以此为傲的经验,虽使我安全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却也同时让我失掉了许多机会。我在拒绝欲望的同时,也拒绝了欲望塑造更好生活的可能。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八):欲望就是上帝,and is the one

  仿佛一道光,给我指引,寻找灵魂与灵性,恰好这本书又给了一些线索…给三星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比较难读,掺杂佛教和精神分析的东西比较多,我看了感觉似懂非懂,其实还是不懂…对我的启示可能不止三分,还是修改成五分吧…能给人启示和思考的书我觉得都是好书…由于自己人生经验有限,所以局部体验可能需要在以后的日子中逐步增强。 ^-^

  饿鬼是一种被慢性饥渴折磨的生物,总是在寻找食物,却又没有消化的能力,大多数人的生活与人生处于这样一种饥渴的状态吧,也包括我自己,空洞,空虚是我们内心最主要的感觉,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而且也感受不到自己的欲望,有的只是愤怒或者压力,又或者行尸走肉为别人活着的感觉!这副盔甲让我用了八年的时间去粉碎这个虚假的自我,过去几十年的隔绝到深层次的联结,是我所渴望的。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让我原谅了自己的胡作非为,对我来说,这些欲望却是让我在自我的道路上越来越清晰,仿佛,我是欲望的奴隶,又仿佛那是我的修持,我想我是幸运的,那是我的修持,是生与死的对抗,是通往灵魂和灵性之路。寻找自我将是我一生最重要的道路,我们该如何存在?

  第二个启示是,欲望塑造着人格,塑造着自我,这是我在寻找的,如书所说,它深化我们的内在生命,茁壮我们的灵性,照明事物的实相,

  第三个启示,欲望与灵魂相连接,自我有许多欲望,但灵魂的唯一的欲望是与神融合,欲望是有神性的。

  第四个启示,女性她该何去何从,我们有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有自己想要的吗?我们有自己的欲望吗?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欲望吗?

  女性想要的是一个在乎她的伴侣,想要对方渴望她的欲望,以及能够安住于欲望所创造的空间之中。这个能安住的由欲望所创造的空间又是多么的迷人和吊诡啊!

  第五个启示,欲望是非个人的,神圣的,不可避免的!

  第六个启示,佛法是把生活过得丰满而全面!与其说是佛法,不如说是欲望生活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应该被否定,就连欲望也有一席之地,人要活的简单自在,保持开放和不预设立场。我们应该听凭欲望牵引,去我们该去的地方,而不是我们自以为该去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问题也挺多的,1.焦虑的反面不是宁静,而是欲望,为什么是反面呢?

  2.女性高潮是解脱的写照,形同主体诞生之地?如何在女性高潮时体验空性,与主体的诞生?

  3.若在控制占有过程中欲望被得到满足呢?我们该如何追求和处理我们的欲望

  4.我们在世界中的真正位置到底在哪?我们该如何存在?在存在之前,又该如何存在?如何寻找存在?

  .…

  这些问题需要我自己去遇见与领悟……

  爱则发现,这对象是不可摧毁的,也无可取代

  我也期待找到十全十美的龙虾款

  引用一句最近听到的话,

  什么是吃货?

  不管厨师做的好吃不好吃,辣不辣,符不符合他口味,他都觉得自己所吃的嘴美味……

  我想那就是那十全十美的龙虾吧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九):不要相信那些专业书评人

  说实话,抱着一种高期待买了这本书。

  但事实并不如愿。

  作者内容上一直在重复如何认识欲望,把握它,了解它,而不是消灭它。

  但是,首先书名以佛教教义命名,内容却多以印度教为说法,很显然,这两者是有差异的。

  不知道西方的佛教观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印度教很显然与佛教是不同的,即使它们来源有某种相似。也并不是在印度的宗教都能叫佛教。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作者答非所以,佛教有可用之处就拿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到了另外一章节,又搬来印度教的教义来阐述。

  给人感觉反而是照着一种高考材料作文的形式,写出来的一篇作文。没有价值。

  以印度教神话为核心,阐释佛教教义,或许是我才疏学浅,实在理解不了这种哲学思维。

  还有,拜托那些书评人,不要看到简介就长篇大论一番某本书如何如何好。

  《弗洛伊德遇见佛陀》读后感(十):欲望的去处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东西方思想在深层次的贯通,再次证明人类思想的共同之处。人类精神深处困扰并无太大的差异,解决这些困扰的思考和方式或早或晚都会出现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

  欲望来自于内心,也要靠内心的力量来解决。承认欲望的存在并非去压制欲望,需要心灵的训练。佛教四谛义第一义便是人生是苦。苦的根源便是欲望。我曾经以为佛教倡导的摆脱欲望便是压制欲望,不去想,不去理会,欲望便会自行消失。后来我发现,压制欲望只会使之更加强烈的出现,或许是徘徊在心底深处,或许是带来复杂的情绪例如焦虑不安烦躁等等。欲望其实是动力,承认它的存在反而可以发挥其驱动性。

  其次,每个人都有其主体性。亲密关系中,两方或多或少总会带有一些占有欲,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样的欲望不但忽视了对方的主体性,而且一旦不能被满足,所带来的,不仅有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还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

  我们与欲望相处,欲望才会带来更大的空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