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带上她的眼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带上她的眼睛》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31 21: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带上她的眼睛》经典读后感10篇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页数:201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一):深沉思索与无限想象——评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带上她的眼睛》

  特别声明:本书评发表于“蝌蚪五线谱”网站,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附链接地址:http://sf.kedo.gov.cn/world/reviews/822230.shtml

  没有人生来就会写小说,也没有小说家生来就能将科幻题材写得出神入化,在所有中国科幻小说家之中如果要选择一位能够代表中国科幻文学最高水平作者,非刘慈欣莫属。他的长篇小说《三体》广为人知,曾获“星云奖”等多项世界级科幻大奖提名。然而,提及刘慈欣的短篇作品,或许绝大多数读者还是会感到陌生

  2015年6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编撰出版了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第一辑)《带上她的眼睛》,作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中的一册,这本书中收录了1999年至2002年三年间刘慈欣发表于《科幻世界》的十七篇短篇小说,其中有多篇银河奖获奖和提名作品,可谓是为广大读者打开了一扇从刘慈欣短篇小说了解科幻作品、欣赏科幻作品的窗子

  彼时,“地球三部曲”还没有开始动笔,相对于之后的描述自己出生的年代开始到五百年后人类的一段特殊历程的《三体》来说,刘慈欣这些短小的作品只能算作是一种积累和练笔。纵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一位科幻小说家的成长轨迹,窥见其未来创作思维脉络走向。虽然有些文章还略显稚嫩、有些明显带有对阿克•克拉克、詹姆斯•布利什、奥西多•斯特金等大师经典作品的模仿痕迹,更有些只是灵光一闪的逗趣之作,但也恣意盎然、当仁不让地彰显出刘慈欣无可争议的大师潜质

  首先,在小说主题的广泛性与延展性方面,刘慈欣敢于突破固有思维的樊篱,涉猎范围广阔,可谓无所不包。《鲸歌》的故事发生海洋;《带上她的眼睛》和《地火》着眼于大地;《纤维描写的是虫洞;《中国太阳》志在天空宇宙。故事的核心元素小到夸克、基因,大到地球、太阳、银河、宇宙,电子战、生物战、能源开发、宇宙探索,都被他信手拈来,施以奇巧构思,编织成一个个涤荡人心的故事。

  熟悉科幻小说的人都知道,对于短篇科幻来说,“点子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整个故事的支撑就是依靠一个“闪光的点子”。在这些短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慈欣是如何将点子与故事完美融合的。在《鲸歌》中,他将国际贩毒、军事科研、生物炸弹、人类对鲸鱼的捕杀等元素糅合进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里,令人眼前一亮;《乡村教师》双线并行,将中国西北乡村的教师、学生命运与人类文明的存续相提并举,想象天马行空却不令人感到突兀;《中国太阳》用水娃这个农村孩子山村走向城市继而飞向天空与宇宙的过程勾勒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未来展望的宏伟蓝图。这,便是一位出色科幻作家具备的过人素质的展现和长久积累所爆发出的能量光芒

  其次,在科幻的软与硬方面,刘慈欣的作品大多数时候都呈现出一种“外壳坚硬,内芯深软”的状态。他的故事通常以天文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做支撑,用坚实的科学基础构建出故事的框架,再以厚重人文关怀充实故事的核心,在科学知识与人间生活大胆想象之间生发出一种独特幻想趣味

  这个相对较软的“芯”,往往深刻沉重,是其宏大主题的深层体现。它隐藏在灵动不居的故事结构里,出现在很多和中国有关的故事中,在《带上她的眼睛》、《地火》、《乡村教师》、《中国太阳》等篇目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特点。地核探险、能源开发、宇宙文明、太空探索是刘慈欣的关注焦点,人类的命运、世界上的贫穷饥饿、中国的社会发展、偏远山区教育困境也同样牵动着他的心弦。正如艾青的诗中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刘慈欣虽然是沉默内敛的西北汉子,但他依旧有着一颗柔软赤诚的中国心。

  最后一点,便是刘慈欣短篇作品与其同时期的刘宇昆、韩松两位作家的异同。继今年三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刘宇昆短篇集《杀敌算法》之后,五月韩松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短篇集《独唱者》,相对于前两者刘慈欣这本《带上她的眼睛》可谓姗姗来迟

  三人之中,刘宇昆是最“软”的一个,他科幻短篇内核精致、构思新颖,故事轻盈诗意,颇具时空感与未来感,诸如《物哀》、《弧》、《宇宙智慧生物制作书籍掠影》、《mMod》、《人生百味》等,完美融合了科技、想象与东西文化,加之手法上的虚实结合,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兼具美学与文学的高水准科幻经典之作。连刘慈欣都感慨道:“当我看过所有能够找到的刘宇昆的小说后,终于意识到科幻文学中不仅能有激情创意,也能有悠远深邃的诗意。”

  而韩松的作品,犹如毕加索与达利的画作黑暗绮丽怪异、奇诡,具有强烈批判现实意味。他笔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中国社会中的底层人物,是被异化的人类,和刘慈欣笔下的农民知识分子科学家迥然不同。他的作品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与变异性,既属于科幻又带有浓厚的奇谭色彩,同样在中国科幻作者之中独树一帜

  刘慈欣,如同一块磐石,深沉、严肃、强烈的存在感,是其“坚硬”的标志。他的目光始终对准人类自身与无限的宇宙空间,他对人性的剖析,对人类科技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深刻担忧无处不在严重危机感和自我批判,深深地渗透进了他创作出的每一篇作品之中。他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比刘宇昆更具历史感与本土感,比韩松更远大宏伟、超脱现实,因而也更令人崇敬与佩服。

  一切皆有可能,这便是短篇科幻小说的魅力。在对中国和人类的深沉思索与纵横无限的想象之中,刘慈欣带着一位西北人的赤诚、一位工程师严谨、一位作家的深刻,一次又一次张开想象力翅膀,在科幻文学的天空自由翱翔。他在始终在思索、永远在叩问,他的眼中满含着泪水,他的心中燃烧着炽烈的熊熊地火,用手中那支神奇的笔支撑起了最灿烂辉煌的中国科幻文学的天空。

  (注:在本文成文不久,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二):三体之外的宇宙 ——关于《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

  导言

  初二那年在学校读《三体》,有的同学还以为刘慈欣是个女作家;而如今《三体》第三部入围雨果奖提名,刘慈欣和一直不算主流文化的科幻小说忽然开始频频出现在世人眼中,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虽然《三体》被媒体的吹捧得有些过分,但刘慈欣“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拉到世界高度”这话倒是一点儿不虚。迄今为止,我也忘不了《三体》给我带来的那种震撼

  如果说《三体》作为长篇小说是一枚璀璨的宝石,那么刘慈欣的科幻短篇就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三体》中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点子的雏形,更可以窥见刘慈欣本人创作生涯作出的种种尝试个人风格形成,以及他一直试图传达的某些核心思想。故在该文中尝试归纳一二。

  正文

  一、讨论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主义也许是科幻小说避不开的一大命题。茫茫星空,一般普通人一辈子也触碰不到,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想最常用寄托意象。在刘慈欣笔下,你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殉道”精神

  最典型的一篇代表就是《朝闻道》。由于外星文明“排险者”阻止人类理论物理学进行粒子加速试验,人类未来永远得不到宇宙大统一模型,永远无法知道宇宙的终极奥秘。这让科学家们觉得“余生已无意义”。但“排险者”居然答应告诉科学家宇宙的最终奥秘,随即让科学家马上死去。

  三天后自人类各个学科领域精英聚集在戈壁上的“真理祭坛”之前准备生命换取真理。他们的亲人朋友以死相逼也无法阻止他们一个个走上真理祭坛。祭坛下的人类只能听见那些得知真理的人与同伴交流激动狂喜语气,旋即他们便化为火球升上天空。一位国家总统见一切已无可挽回,说道“……他们声称为全人类利益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那种玄虚的宇宙和谐美的变态欲望。这和拿公款嫖娼有什么区别?!”其中一位物理学家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总统先生,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他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

  “朝闻道,夕死可矣。”刘慈欣在这篇小说中极致表现了对宇宙近乎狂热宗教崇拜。显然文中的科学家为人民利益服务都是假的,对真理的追求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是伟大自私。而这样极致理想主义不吝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他很多作品的内核。譬如《中国太阳》,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中的主角“水娃”来自干旱的西北农村,一个啥也不懂的农村娃到县城挖煤、擦鞋再到北京做了“蜘蛛人”(高楼玻璃清洁工),梦想着在北京买套房子。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中国太阳”发射了,水娃和工友们被相中去为中国太阳表面清洁,成为了“太空蜘蛛人”。从农村到太空,水娃的经历使他的三观发生了巨大改变。没受过教育的他明白了一个哲理事情得从高处才看得清楚。“中国太阳”退役后无法用传统方式销毁,只能加速让其飞往太阳。而水娃却提出要驾驶它飞向宇宙深处,让人类目光重新仰望星空。最后他离开家乡,开始了一去不回的旅程

  如果说前文的物理学家自始至终都固守理想主义,那么水娃则象征着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绝对现实主义者向仰望星空的理想主义者转变。文中有一段描写是这样的:“……他躺在狭窄的上铺,中国太阳的光芒从窗中透过来,照在枕边墙上那几张商品住宅广告上。水娃把那几张彩纸从墙上撕了下来。在中国太阳的天国之光下,他曾为之激动不已的理想显得那么平淡渺小。”这清晰地反映了水娃内心世界的悄然改变。每个人都可以从水娃的心路历程中窥见自己的影子,也使人更加易于理解这样巨大的转变如何发生。

  二、以科幻之名折射现实社会问题

  刘慈欣是山西人,我猜想这是他写作《地火》的背景之一。《地火》关注的是中国的煤炭产业。刘欣的父亲是一名因矽肺病而死的矿工,他长大后回到父辈的矿山决定采用新技术改变落后的传统煤炭工业。他的规划令地下的煤炭燃烧起来,得到气化煤。然而这一做法招致了无法控制的地火燃烧蔓延,摧毁了一切。最后刘欣穿上父亲的矿工服走入了地火的深渊中。

  在历史的进程中只要有变革就会有牺牲,有了这样无数次血泪史的叠加才引起了质变。文中的刘欣正是这样一个十分悲壮的牺牲者。他挂念的不只是父亲,还有千千万万像他父亲一样一辈子与煤炭打交道的工人们。虽然他失败了,但是得益于他的尝试,煤炭产业终究是像他憧憬的那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正是得益于刘欣之辈的尝试,一个多世纪后,一位初中生才得以在日记评价道“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只要文明在前进,在后人眼里过去的人莫不是又笨又难的。

  类似隐射社会现象的小说可能《赡养上帝》也算其中一个。一群创造人类的“上帝”,在其自身文明逐渐衰落时向自己的造物寻求收留之处。于是二十亿个上帝降临地球,毫无劳动能力的他们被分摊到全世界每个家庭各自赡养。他们一点不像创造人类的伟大的神,相反他们总是忘关液化气、半夜咳嗽、做不好饭,同时承受着家庭成员过日子积攒下的怨气。这活脱脱就是我们每个人老去时的样子啊!人类与上帝关系迅速热情转变为恶化。还没等人类作出正式反应,上帝却自发地像当初突然降临那样突然离开。面对后悔的人类的挽留,上帝说道“我们走,并不是因为你们待我们怎么样……但有一件事让我们没法待下去,那就是:上帝在你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群老可怜虫。你们可怜我们了,你们竟然可怜我们了。”上帝仰望星河回忆起自己文明伟大的过往,喃喃自语道谁都有老的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你们可怜。其实大概每个读者都可以将创造人类的上帝与老去的父母对应,人类则是正值青春的孩子。曾经再伟大,也终究会老去。但即便如此也不需要后生居高临下同情啊。小说结尾,作者借某一角色之口长叹道“人啊,该考虑养老的事了”。这是看到上帝最后所处的境地,人类油然而生的慨叹——命运叵测,只有提早为将来做打算才能体面地老去。

  三、讨论科技迅速发展下人类社会新产生宏观议题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包括伦理、宗教、艺术哲学等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影响,并且产生了一系列争论不休的新命题。我想大刘是很乐意在作品中讨论这些议题的,当然不是以枯躁的论文形式,而是科幻小说。

  《天使时代》中,来自非洲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伊塔运用自己研究的基因软件工程学对部分国人的基因进行了重新编程,并将成功的试验品——完全凭吃草和树叶长大的健壮的小卡多带到联合国大会,引起在座之人的恶心与全世界公愤。小卡多被谋杀,伊塔被驱逐回国。联合国为了消灭伊塔创造的所有个体,发动了二十一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然而伊塔居然自行创造出了一大批长有翅膀的“飞人”,一举摧毁了舰队。伊塔最后对将军说道“正如您所说,即使在所谓的文明世界,只要有需要,伦理就会是第二位的。”

  二十一世纪据说是生物学是世纪。随着基因工程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宗教情绪也与日俱增。表面看来,这是对生命伦理的宗教和维护,其实是人类在使其茫然的技术社会中试图找到一种精神依托的表现。作为自私的物种,我们总是要朝更利于自身的方向进化,只是那条不可逾越的线到底该怎么划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再说说一篇我最喜欢的《诗云》吧。《诗云》算是少数刘慈欣倾向于“软科幻”风格的作品,可以用近似于童话的口吻讲述整个故事(突然想起了云天明)。在很久很久以后,一群来自太空的名叫“吞食者”的恐龙占据了地球,并将人类当做小家禽饲养。一只叫做大牙的恐龙使者准备将人类伊依送给神——伊依并不是肉质最好的,只是因为他会写诗,是“虫虫”中的一个异类。神一见到伊依,就命令大牙马上把这只脏虫虫扔掉。这时伊依随身携带的几首诗引起了神的注意,并产生了如下对话:

  “尊敬的神,这些脏虫虫只剩下几首小诗了!哈哈哈……”

  “但他们是不可超越的!”伊依在大爪中挺起胸膛庄严地说。

  球体停止了颤动,用近似耳语的声音说:“技术能超越一切。”

  “这与技术无关,这是人类心灵世界的精华,不可超越!”

  神这下被惹恼了,他直接用他至高无上的技术创造出了一个新诗人,李白。但这位李白却并不能写出超越李白的诗作。神决定走另一条路——他要试遍所有汉字的组合,写出以前写过的和以后可能会写的所有的诗!“终极吟诗”启动,消耗了整个太阳系的物质量。神成功地写出了所有的诗,在太阳系原有的位置产生了一片直径一百亿公里的包含所有诗词的星云——诗云。但是神却无法将那些超越人类巅峰的诗词从中检索出来,他失败了。

  智慧生命的精华和本质,真的是技术所无法触及的吗?《三体》中“水滴”摧毁地球舰队的那段描写堪称优雅而残酷的技术碾压。但像刘慈欣所说,“技术是反诗意的”。所以即便在AI足以下棋作画的今天,人文艺术应该有在技术之外属于它自己的一隅之地以存活,这样的文明才是完整而伟大的。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三):宇宙星辰间的浪漫——刘慈欣的光荣与遗憾

  1951年,博尔赫斯写下一篇题为《卡夫卡及其先驱者》的文论,文中敏锐地指出:一个伟大作家不但能影响后世,还能重塑自己的先驱,即让许多与其风格相近的前辈们,都被追认为是他的影响源头,尽管其中未必有多少因果关系。的确,但凡对于文学史及文学接受史略知一二,就不难从古今中外的人物作品中举出种种此类事例。 其实,在同一作者笔下的不同作品之间,也难免被人布下这种牵强的因果链。比如,我们可能会把托尔斯泰早年所作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视为《战争与和平》之前的练笔,把卡夫卡的《判决》视作“引燃”了《审判》的一点火苗,而忽视了这些早期作品自身的价值。 这种放肆的因果链不仅捆束了聚光灯下的“主流”文学大师,对于“类型文学”名家也一样不放过。比如对于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研究者往往弹多赞少,少有的赞赏也是指向了同后来“成熟”作品相近之处,而对相异之处则统统视为早期创作的稚涩,尤其轻视了文风上的特色,即倾向于新文学的欧化白话(与后来作品中渐趋贴近明清白话的笔法各异其趣)。这多少有些不公。 面临着同样问题的,还有以《三体》三部曲名世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尽管作者在《三体》之前已创作了三十余部短篇和几部长篇,之后仍有短篇问世,但近年来的多次结集出版,往往过度强调《三体》作者的身份来加以营销。出版方自然有基于利润的考虑,却不知在资深幻迷心中,作者前期的短篇作品从创意、题材、笔力,以及短篇科幻小说的文体价值来讲,无论妙处或败笔,都有《三体》不可顶替的意义。 同时,“主流”文学界已发出一些声音,对《三体》赞誉有加,然而声源大多来自对科幻艺术不够了解的批评家。他们的惊讶与赞叹,其实可以归因于科幻本身的魅力,或归因于太空歌剧类故事共有的宏伟世界观和瑰奇想象力,而非《三体》高于同类作品的优异之处。这些声音终究仍是一种未入其门的粗糙批评。他们对于科幻文学自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以至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再至于今的伟大传统,往往所知甚少,对于刘慈欣本人前期的短篇创作就更是摒弃于视野之外了。 与刘慈欣的其他短篇选集相比,这本《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Ⅰ》的编排体例稍有不同,收录了从1999年发表的第一篇作品《鲸歌》,到2002年末的《人和吞食者》,以时间先后为序,共17个短篇。如此的排布方式也许可以作为“短篇小说编年”体系的头一辑,这不同于国内科幻作者常见的那种乱序拼凑式选本,却同苏童、王安忆这类“严肃”作家所受待遇一样了,当然可视为对作者的一种肯定。相比国内一些同行,刘慈欣的水准向来比较稳定,败笔少,从而有自信将大部分作品保留并结集,或许还能给将来的专业研究者留下一个便于使用的版本。 书中首篇《鲸歌》讲述了一个简单的寓言式故事:邪恶的毒贩以技术操纵鲸来跨洋运毒,过程毫无破绽,却偶然死于邪恶的猎鲸者手中。主题大可用“恶人自有恶人磨”一语概括,但笔法冷静熟练,超出了一般处女作的水准,只是人物性格略显乖张。和当时《科幻世界》杂志上众多作品一样,本篇并未从本土取题,通篇是讲“外国人在外国”的故事。 接下来的《微观尽头》和《宇宙塌缩》,可以说是主要以点子取胜的作品。前者借用了克拉克关于“宇宙负片”的概念:人类为了探究物质分解的终极秘密,用技术手段击穿了夸克,却导致整个宏观宇宙背景的反转。所幸并未造成毁灭的厄运,重复操作后,就将宇宙反转回来。然而微观尽头的秘密终未发现。后者的故事更为简单:宇宙从膨胀转向塌缩的一刻,时间倒流,人类的历史也开始倒转,一切行为和事件重新倒回往昔。 两个短篇中,点子的作用占到了极大比重,故事中有各色人物与观点的交流或交锋,情节在单一线索的递进中完成全篇的铺垫,最后迎来一个令人惊愕的谜底。这样的叙事结构会让人想起阿西莫夫的《最后的问题》或克拉克的《神的九十亿个名字》,甚至向上追溯到爱伦•坡:如《厄舍府的倒塌》、《瓦尔德马先生病例之真相》、《红死病的假面具》这几篇奇幻兼恐怖题材的短篇故事。有意思的是,作者喜欢刻画性格偏执乖张的人物,语言与细节亦不像阿西莫夫、克拉克那般圆润光滑,倒更接近隔代先辈爱伦•坡那种粗粝和突兀。吴岩先生称作者为“新古典主义者”,其实略有偏差。 第四篇《带上她的眼睛》是当年的获奖作品,大约是作者最知名的一个短篇:一艘探地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直至地心,幸存者只有一名年轻的女船员,她将置身狭小的船舱,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而故事的讲述者通过遥感式的“眼睛”,在船体通讯彻底中断前,帮助女主角最后一次观赏了地上的风光。此后,她将独自承受一生的禁闭。 若细究根底,这仍是一篇以点子取胜的作品,但人物性格已更为立体,语言也更加圆润,情节不再是一条直线直奔谜底,而是双线程的进行。背景和人物境遇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下逐步揭开,不再是爱伦•坡式的突兀和惊颤,而是步入了真正的人间。而这种“接地气”的偏好在下一篇《地火》中得到了加强。 《地火》几乎不是一篇科幻故事,更像是回顾中国煤炭开采的沉重历史,这关乎到作者父辈的职业经历。主人公的大胆设想以失败告终,似乎暗示着历史终归要以注定的步伐走过每一处坎坷。我们无法飞跃,只能负重前行。但是接下来,整个大地都开始腾飞了——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以上是《流浪地球》的开头,这也许还是作者笔下写作难度最高的一篇:人类为了躲避数百年后爆发的太阳“氦闪”,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大地上建起了上万台巨型发动机,“驾驶”地球脱离了太阳系,将用两千五百年的时间,航至新的星系。故事乍听起来有些突兀甚至可笑,作者似乎选择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题材,很容易写得不伦不类。然而细读下来,至少技术上的安排能够做到自圆其说。而当我看到那座高达万米,超越了珠峰的地球发动机时,也为这种“多铆蒸刚”式的趣味暗暗叫好。 还有很多细节都显示了作者蓬勃的创作野心,如“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当新事物融入了旧的语言系统,表示人们已然对其习以为常,这是很用心的一笔。此外,如发动机所带来的酷热,如学校教育都集中于理工而几乎废弃了艺术哲学,如人类对爱情不再上心,这些大概就是一个理工男作者心目中灾难动员时的合理现象吧。而这一切背后,是人类用一百代人的努力去追慕生之希望的艰巨航程,这种星辰间的浪漫正是归属于科幻艺术的禁脔。 然而本作仍有无法掩盖的缺陷,如地球脱离太阳系后,人类突然爆发了整体性的叛乱,怀疑“氦闪”是一个谎言,要求回归太阳系,将原计划的支持者几乎赶尽杀绝,直到最后一刻,突然爆发“氦闪”让人类醒悟。作者对群众的盲目和愚昧抱有深深的成见,这本也无可厚非,但这里的人类形象太过简单突兀了。全体人类分成两大派,非黑即白的这种设定,在后来的《三体》中也出现过,只是此处的安排更为草率。说到底,是因为作者力图用短篇的篇幅囊括中长篇的内容,骨架虽硬,皮肉有缺。光荣总是与遗憾并肩而行。 再之后的《乡村教师》亦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正在向改编电影的方向努力,此处毋庸赘言,而《微纪元》和最后一篇《人和吞食者》虽然故事不同,但共同表示了作者的一个构想: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这个宇宙需要体型更小的智慧生命。《朝闻道》中“排险者”的设定很有意思,只是个人认为不必明确交代“排险者”获取“大统一模型”的原因,另外结尾霍金提问的情节似乎有些薄弱。除此之外,书中其余各篇作品中,比较值得一说的是《天使时代》。 《天使时代》似乎是书中硬伤最多的一篇,也比较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某种倾向:穷到没饭吃的非洲小国居然能够通过生物技术改造人类,而美国人的反应更是乖张暴戾,竟要对改造过的人类全部赶尽杀绝,最后长着翅膀的非洲战士们轻松击沉了美国航母。文中那个杀气腾腾的美国警察、那个杀害非洲孩子的美国空姐,恰与《全频带阻塞干扰》中俄国人的英勇坚毅对比鲜明,使得这篇小说更像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宣泄,而作者的倾向也多少干扰了文学的真实。 在足够的光荣与些微的遗憾之间,刘慈欣的作品已成为中国科幻史上的一小块基石,巍峨的大厦还在慢慢累建。且让我们先爬上这基石,仰望宇宙星辰间的浪漫。 (最后,感谢“柒书坊”小站馈赠本书。)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四):《带上她的眼睛》书评:无数未来蜂拥而至

  熟悉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状况的读者都知晓,这个被圈内戏称为大刘,长得有点像范伟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乃是中国科幻文学巨擘,其自二零零六年出版发行的作品《地球往事》三部曲,被誉为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二零一五年,《地球往事》系列第一部《三体》被翻译作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反响热烈,连续获得 “星云奖”提名、“雨果奖”提名、“普罗米修斯奖”提名、“轨迹奖”提名、“坎贝尔奖”提名,可以说大刘以系列三部曲《地球往事》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带上他的眼睛》是刘慈欣科幻短篇小说集第一册,其中收录了大刘自一九九九年起发布的处女作《鲸歌》,为读者广为好评的《带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人和吞食者》等。如果说阅读《地球往事》系列让我们感受到大刘无与伦比的科幻想象力和宏大的叙事能力,那么阅读大刘的短篇故事则能让科幻迷们看到更多更广博更绚烂的科幻世界,也更能了解大刘十数年的科幻创作变化。可以说《地球往事》系列中的许多科幻构思都曾有短篇故事更为精彩的呈现,这本短篇集锦也可算作长篇的铺垫,例如书中的《带上她的眼睛》一篇中出场的科学家丁仪,就曾穿插出现在大刘的多部作品如《坍缩》、《微观尽头》、《朝闻道》中,丁仪也在《黑暗森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比于长篇科幻小说的宏大严谨,大刘的短篇故事往往更为隽永而深刻,值得科幻迷们一读再读,反复品味其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和科幻的无限想象。每每翻读《带上她的眼睛》,我总是不自觉地代入其中的角色,这时我总幻想地球上的风景就曾经由我的双眼,传递向不知无限远方的另一双眼睛,他也许在浩淼的大洋海底,也许在黑暗无边的地层深处,也许在广漠的宇宙尽头,也许在未来,在过去,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却与我仿佛并肩而行的看着同样的风景……这种科幻的感觉,经由大刘的文字叙述,变得越为真实,仿佛亲历。还有《全频带阻塞干扰》一篇,紧凑而细致的大战描述令人头皮发麻,仿佛这样战争未来,即将降临,令人不寒而栗。大抵这就是短篇故事的魅力所在,长篇故事中,我们固然可以追随主角的脚步亲历一遍未来,但在短篇有限的篇幅中,我们更能真实的感受到作者想要呈现的科幻思想和未来场景。

  听闻这本短篇集中的数篇小说已经卖出影视版权,在未来的某一日我们或许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大刘的科幻场景再现,那个时候,无数种未来纷至沓来,无数的变幻和冲击接踵而至,期颐那时我们能够不用胆怯的闭眼面对令人窒息的想象力。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五):理性的宇宙,人性的光芒

  随着《三体》电影的开拍,刘慈欣与中国科幻文学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虽早已名声大噪,刘慈欣仍然保持着原先那个淳朴理工男的个人形象,些许木讷,坦率直言,而他的小说写作,亦一路坚守着从1999年首发短篇《鲸歌》时的初心,保持着宁缺毋滥的高水准。有同行曾这样评价他的风格: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一个冷漠的宇宙旁观者、一个冷酷的道德评判者。的确,作为“硬科幻”代表的刘慈欣,确实极少在其作品中着笔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但他的野心绝非止步于此,他要构建的是宇宙组合后的一整个世界,他要洞察的是人类作为整体而展现出的全部人性。无论在《三体》还是这本刘慈欣短篇小说集《带上她的眼睛》中,这样的宇宙与人性探索的大情怀均极为凸显。

  理性战士——那个叫“丁仪”的男人

  在刘慈欣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大概属于稀有生物,他在故事中极少触碰爱情主题,即使写到凤毛菱角的几位女性,亦颇为吝惜笔墨,几乎可与《水浒传》中所表现出的男女篇幅比例相当。在《带上她的眼睛》中辑录的17个故事中,仅三分之一出现了非过分龙套的女性角色,并且,除去《带上她的眼睛》中的主人公与《朝闻道》中的母女让人印象深刻以外,其他作为配角的姑娘们绝非迷人的小妖精,相反几乎个性平淡如水、存在感颇弱。在对与大刘的评价中,的确有人把他称为“彻头彻尾的男权主义者”。面对这样的质疑,刘慈欣显然坦然自若,他坦言自己并没有任何性别歧视,只为需要,不问性别。与传统小说不同,大刘对自己人物形象的把握是“鲜明但不复杂”,在有限的篇幅中,他无心添加更多塑造人物性格所需要的海量细节。对于科幻类型文学,更重要的是世界观架构背景的描写。

  在创作四百万字科幻小说之后,刘慈欣本人竟没有一个自己最为认同或中意的,或说能够移情的角色,并表明人物角色对他而言,只是工具与符号。尽管如此,在阅读了几乎所有大刘作品之后,有个名字反复出现,很难不被注意。即使同为符号与代表,通过少有的在多部作品中同时登场“丁仪”形象,多少可以窥探出刘慈欣在科幻创作中的部分理念。

  为了表达某种概念,刘慈欣在人物命名时常采取谐音的方式,“丁仪”与“定义”发音类似,在各部作品中基本保持了统一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身份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刘的宇宙观,并作为其物理理论的代言人,从某种意义上串起了大刘的各部作品。在刘慈欣另一部重要长篇《环状闪电》中,他的背景交代最为清晰:“丁仪有哲学和量子物理学两个博士学位,还有一个数学的硕士学位,……一级教授,科学院院士,而且是最年轻的院士”,他的形象在代表了人类科学顶尖水平的同时个性极强,不拘小节。在《带上她的眼睛》中,有《微观尽头》、《宇宙塌缩》、《朝闻道》三篇同样以丁仪作为故事重要人物登场。在《微观尽头》中,他是理性的权威,言简意赅解释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在《宇宙塌缩》中,他依然是万人敬畏的物理学家,作为“统一场论”创始人,对塌缩理论具有最终解释权,并有着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甚至对亲人生死显得不近人情;而在《朝闻道》中,面对妻儿的挽留,丁仪依然毅然前行,走向真理祭坛,用生命换取宇宙的终极奥秘,成为物理科学的殉道者,最终幻化成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无论在哪个故事中,丁仪都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家,几乎在每个故事表达自己对物理学的一刻红心,时刻做好了为理想献身的准备,此外,丁仪的宇宙理论倾向于“大一统”,他代表宇宙的秩序,他关心的不是个体的生死存亡,而是人类作为一个命运整体的宏观走向。从某种意义而言,解读理性的丁仪,对于理解大刘的总宇宙观,将有感性的帮助。

  脑洞大开——那片叫“未来”的世界

  大刘说,科幻不是预测,而是排列,然后展现各种未来的可能。他所创作的每一个故事,便是对一种未来可能的描绘与解读。

  大刘有这样一种能力,将所有的一切写得让人信服,无论是虚幻的理论,还是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在对未来的描写中,大刘上天入地,并把笔墨集中于“超级灾难”的想象之上。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人类不应只关注地震、海啸等这类局部灾难的预防,而应该同时做好应对有关无外部支援的“超级灾难”的准备,“一旦人类面临灭绝,我们该怎么办?没有办法。当然科幻文学本身是唯一一个承担了这种使命的文学题材,但它毕竟是文学,承担不起深度理论思考的任务,必须由学术界的思想家来做这个事。”

  因而,在《带上她的眼睛》选集中,充满了各种“超级灾难”的呈现:在《流浪地球》中,整个地球一直处于无休止的灾难之中,人们一直在逃亡,最后,连太阳也死了,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在《宇宙塌缩》中,世界的各个角落皆在塌缩,包括时空,最终造成了时光倒流与无限循环的可怕后果;在《人和吞噬者》中,人类被赶下了食物链顶端的圣坛,整个地球都被吞没……在大刘的故事里,人类社会在未来岌岌可危,星际战争一触即发,而在各个平行时空里,人们都在试图重建行将毁灭的人类文明。

  硬汉柔情——那件叫“希望”的小事

  大刘曾在某次访谈中这样自述:“确实有科幻小说思考社会或隐喻现实。但相反,我总是试图用现实隐喻科幻。”所以,与一般的星际穿越、天马星空之外,刘慈欣在他的科幻小说中会融入诸多现实主义的描写。在这本短篇小说选集中,他的题材选择可谓上天入地,既有涉及煤矿深井的《地火》,又有重点描写穷乡僻壤的《乡村教师》。在这两篇小说中,大刘均写到了孩子,用教育将科幻未来与现实巧妙联接。在未来反观现实,刘慈欣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他绝不是一个科技至上人士,对于科技极度繁荣的未来,他在文字中透露出深刻的忧虑。在描写现世时,他的笔触变得温柔:当一百年后的孩子用全息影像来参观还原今日的矿山,一切现世的存在皆成为了美好的过去时光;而因为有了执着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乡村物理老师,星战中的外星人类在偏僻的乡村发现了高级的人类文明。现实看起来落后甚至愚昧,却充满人情味与真实感,比起无忧无虑的单调未来,更有希望,亦更接近文明。

  书中最能表现大刘硬汉柔情一面的故事,非同名小说《带上她的眼睛》莫属,这是一场太空回归地球的探险。被失事飞船困在地心的女宇航员,将独自等待孤独的死亡,然而她却仍然拥有一颗诗意而眷恋生活的灵魂,并一直坚持着微弱的希望。通过传感眼镜,她的眼睛跟随另一位回地球探亲的宇航员,请求他带她为每一朵小花取一个名字,再望一眼地球上广阔的草原。探索宇宙没有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却将生命引向了幽闭无援的地底深渊,反转的科幻剧情让人读得一阵唏嘘。

  在大刘的末日想象与悲剧之中,常常会留下一个开放的出口,不让世界毁灭地太过彻底,也让读者不至于太过绝望。毕竟宇宙的无论哪一种可能,只有希望才是一切。

  书腰上如是写着:“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宙。”这本《带上她的眼睛》里,确实包含了宇宙的很多种可能。他探索宇宙的尽头,呈现一切的幻想,又摸索人心的尽头,彰显所有的情怀。与《三体》这样的大部头不同,科幻短篇很难短时间架构出一个完整的宇宙体系,更多的情况下,这些故事只是传达了一个灵光乍现的理念,或是一场宏大事件的高潮瞬间。在描写这些宇宙时空的一角,大刘采取了一贯的理性态度,他的文字风格有种证据确凿的从容,能够把笔下那个虚构的世界描绘成日常逼真的模样。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类,无论作为整体,或仅身为符号,均展现出生动丰富的人性之光,照亮了我们内心的黑洞。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六):读书笔记—《带上她的眼睛》

  因为是在办公室坐着的时候突然想写个笔记,于是就挑了手头上现有的这本,的其中一篇来写吧。 《乡村教师》 我也没想到第一个让我有“教师这个职业原来是这么有意义”的文章,居然是科幻小说。 开篇一个身患绝症的乡村老师,一心想着要去给学生上课。景象是月光映在窗纸上,窗纸还有破洞,干枯的黄土高原,矮平房,蜡烛,穷死了的地方,但他就是一心想着要给学生上课。患食道癌需要两万手术费就能治愈,但他没钱,他问医生不做手术能活多久,“半年”“那至少能送走这届毕业班了”,于是就不手术了。 这个村实在太穷了,还太偏僻了,还太穷了,落后的让人觉得这里都不需要教育这个东西了。乡村老师喜欢的小姑娘,因为有钱嫁给了一个土豪,但在生产的时候土豪不领她去稍微好点的医院,就死了。但没有人会怪土豪,因为村里的女人生孩子就是这样的,死了就是命不好,土豪他自己被生出来的时候,他妈就是难产,然后被驴拖着在院子里跑把孩子生出来,然后就死了的。 所以村里人不理解这个老师为什么把自己过得穷嗖嗖的还要教书,连我看了都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知识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事情。自己都尼玛快死了啊,还在一遍一遍地叫孩子们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 银河系里刚刚结束一场进行了两万多年(银河年)的碳基vs硅基的星际战争,现在碳基联邦舰队的旗舰上,最高执行官的正在搜索附近恒星及其周围的行星,星体能给硅基生命提供蛙跳进攻的媒介,但碳基联邦为了尊重生命,并不能消灭所有的星球,所以计划销毁低级生命的星球以阻止硅基生命的进攻。文明水平低于3C级的星球将被牺牲掉。 旗舰来到银河系第一旋臂,这是一片最荒凉的荒漠,根本没人指望会在这个地方发现3C级以上文明,在发现生命的几个星球上做了文明等级测试之后,就发射奇点炸弹把它们摧毁了,化为蒸汽消失在宇宙里,当他们发现地球上有生命的时候,也是照例随机挑选了一个区域,随机挑选了几个生命体,来提问一些测试文明等级的问题。这个过程只需要半秒中的时间,这个瞬间让人即使清醒着也只想是一场幻觉,正好是这个乡村的几个孩子被选中了。问了几个问题孩子们都一直在摇头,在准备发射炮弹摧毁这个星球的时候,“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物体运动规律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孩子们居然答对了,接着问的几个关于物理运动规律的问题他们也会回答。最高执行官更改了炮弹的轨道,派人对这个星球进行了更具体的调查。 下面就是这个小说里最让我触动的一部分: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七):带上她的眼睛

  个人较喜欢《带上她的眼睛》、《乡村教师》、《中国太阳》和《朝闻道》。

  本书与前段时间读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超有趣!准备等书展的时候去买后续)完全不同,虽然两者同为科幻,《银》更加侧重幽默感,充满了通过宏大的宇宙与渺小的人类、冰冷的规则与人情冷暖的对比而产生的黑色玩笑,读起来很轻松愉快。《带》则缺乏那样的幽默感,更像是“披着科幻的皮描写人文”。个人认为书中对于人类在宇宙面前的种种反应,似乎有一种想当然的推测,反倒显得有些傲慢了。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我高估了人性。

  之前读《三体》三部曲时没有太大的感觉(可能是读txt所以读得太快不太认真的缘故……),但从这本纸质书里的确感到了大刘的太过质朴的文笔以及对女性人物的塑造问题……不过文笔虽被诟病,偶尔也有惊喜之处。一些细微的剧情虽然简单,却好不妨碍我为之动容,如乡村教师的努力,伊塔的孙子被狂人杀害等。

  《带上她的眼睛》读后感(八):学会带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我心中的刘慈欣对比之味

  学会带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我心中的刘慈欣对比之味

  虽然盘桓着“小狗门” 的雾霾,但是 “鸡蛋”《三体》一举斩获雨果的光芒无人可挡,作为“母鸡”的刘慈欣又成大家谈论的热点。那些刚刚驻足这里的人也许并不知道,早在三体(06年)之前,大刘已经凭借他的短篇作品连续7年(99-05)获得银河奖。这已然成为“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的神话了。而近期推出的《带上她的眼睛》就是一个让你走近刘慈欣短篇很好的机会。此书以出版时间为线,集结了大刘99年到02年期间发表的17篇作品,其经典作品《乡村教师》《全频段阻塞干扰》《朝闻道》等都收入其中。

  达科•苏恩文在《科幻小说变形记》中提出“科幻小说应该被理解为认知性陌生化的文学”。 从这一经典论断中,就可以看出科幻小说本身是个“略微不自洽”的题材。一方面需要“陌生化”把自己与现实背景作品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认知性”本质核心限制作品必须受到某些现实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像神话一样天马行空的臆想。而且这两点在客观上受到读者接受程度的限制。即使抛开小说的这个体裁限制,量子场论教科书这种既有大量反常识的论点(“陌生化”)、又深刻刻画了世界(“认知性”)也成为不了科幻。科幻不会以吓跑所有人为荣。不太恰当地套用一句歌词,“最熟悉的陌生人”也许就是科幻追求的艺术效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的短篇尤其难写。在短短地上万的篇幅中,不但要讲好一个有逻辑的故事(“认知性”),还要成功向读者兜售一种新的世界观(“陌生化”)。与很多的科幻名家不同,刘慈欣往往使用一种“简单得你都你都不敢用”的方法:既然你要“认知性”,那我一部分写正常视角或现实场景;既然你还要保证“陌生性”,那我再来段非现实场景。仅仅从叙述技巧的角度来看,这完全就是对科幻这两大元素的“暴力分拆”,但在其中却赋予了作品“刘慈欣式的味道”。

  《地火》是一篇比较少讨论的作品。海龟刘欣为了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让煤矿工人摆脱煤黑子的称号,提出点燃煤层、把煤转化为煤气的方案。但是事与愿违,点燃之后的煤层失控,变成了扑不灭的地火,之后刘欣也为此殉道。在同行前辈阿古力看来,刘欣的想法完全就是天方夜谭,方案完全停留在纸面上,不可能成功,甚至用上“破天荒了”这种词汇。故事的最后一章视角换成了一百二十年之后的中学生。他在参观完煤炭博物馆之后,日记中写道“过去的人真笨”,之后历数各种看不上。而在他看来,煤化气是个理所因当的常识,以至于当年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都不自知(不清楚天火的原因)。他的前辈,认为他的努力毫无意义;他的后辈认为这一切理所应当,不需要努力。刘慈欣通过最后一章跳了一百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不但造成了行文线索以及读者感官上的疏离感,更是从描写背负嘲笑追求梦想到梦想破裂的 “反鸡汤文”套路一跃成为努力与梦想被过去否定、被未来消解的双重打击,情绪上的悲伤也由此升华为一种无法言明的悲壮气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世的煤炭开发思路与刘欣并无二般,都是在传感器控制下的煤化气,只是多了中微子检测器、引力波雷达、激光钻机……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技术充其量只是当年刘欣打破行业禁忌的惊世创意的补充和完善。都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上,是刘欣第一个捅破了“道”这层窗户纸。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当时却以为“道灭”而“自我殉葬”。在两种完全不同时间背景上,情绪波动函数达到共振频率,显著地放大了原来单一的情感输出。

  当然在放大情感输出上,刘慈欣的对比并不仅限于时间,在同名短篇《带上她的眼睛》中他还尝试了利用地点差异的对比。作品中主人公利用传感眼睛把所看到的景象、所触碰到的感觉传输给了远方神秘的她。她会为日落陶醉,也会为错失一次日出而神伤,对于“我”早已熟视无睹的一切平凡事物都有着“神经质般的”多愁善感。当最后揭开神秘的身份的时候,我看右手边的鼠标都有种艺术品的感觉了。

  如果说情感是作品的“色”和“香”,但是真正能让读者记住作品关键在于“味”好不好,能不能做到绕“齿”三日;所以大刘的对比还有更深刻的功效。先举两个更为明显的例子。

  《天使时代》中伊塔为了解决祖国桑比亚极其严重饥荒问题(三分之二的人口挨饿),对人类基因重新编程,使他们能够消化青草和树叶。消息一经宣布举世震惊,大家视他们为“魔鬼”“怪物”,认为他们“向全人类的脸上泼粪”,“抽掉了人类文明的基石”(P324)。负责军事打击的菲利克斯将军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世界如此“大惊小怪,不过是因为我们不需要以野草和树叶充饥罢了”。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当人被环境逼迫到只能以动物的心理形态来能活下来的时候,仓廪实、衣食足的我们站在伦理的高度对于他们的谴责是很无力的。子非鱼,安知鱼之苦:他们为了活下去,放弃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火的使用,也放弃了人的尊严,像野兽一样进食。其实这类极端的情况并非刘慈欣的异想天开,且不说大量民间口口相传、却无法确证的易子而食,举一个能精确到日期的真实案例R v Dudley and Stephens。在发生海难十多天之后,已经生病的帕克被很多天没有进食的同伴杀死以作为食物,几天后剩余的三人才获救。本文无意去辨清其中的法理学或者伦理学阐释,只是想指出的是全球各地的法学院关于此讨论经久不衰这个现象本身就能说明这其中的却有讨论之处。

  他们剥离“人”、保留“兽”的过程中也透着无限的无奈,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被剥离”。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只是会思考的芦苇而已。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来临之时,要求他们保持平时的举动,本身也许有点道德苛求和伦理绑架的意味在其中。

  当然,刘慈欣并不囿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对人的举动进行比较,更把笔墨伸向了人与非人之间的比较。在《人和吞食者》(原名《吞食者》)中,外星人大牙当面对人类对其过于残暴的指责时,指着蚂蚁说你们没有资格说道德:立体多层次结构的蚁穴比之所有的都市都不逊色;它们也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甚至人类零星地躲在岩洞中发抖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王国。而你们一台挖掘机都能摧毁几十个这样的王国。虽然给人有种诡辩的感觉,但是如果能抛弃了“人类中心”的观念,仅仅从逻辑上来说还真的是无言以对。

  《天使时代》中的西方人对伊塔多层面打击(肉体上、舆论上),《人和吞食者》中大牙对人类的反驳。这两个片段通过与寻常场景的对比,非常强烈地展现了人的观念会不自觉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对自己所熟悉的东西产生一种优越感。更危险的是,这种优越感是不由自主的,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其实之前提及的“放大情感输出”,其思想的针脚也是落在这点上:《地火》中过去和未来的人都对刘欣不理解,《带上她的眼睛》中“我”觉得“她”多愁善感到了病态的地步。

  展现这种心态上的”病变“才是大刘采用这种强烈对比的主旨所在。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的例子比比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有些势力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优势和完善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书籍、动漫画、游戏等),搭上“全球化”的快车,以其风卷残云的气势,把一己之念在全球强力推行。弱势文化日渐萎缩、部分地区局势动荡……都是早已显现的恶果。

  放下固有的傲慢,学会带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这就是我心中的刘慈欣对比之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