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将饮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将饮茶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9:07: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将饮茶经典读后感10篇

  《将饮茶》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将饮茶》读后感(一):如何能够做到正直而不愤怒

  我们站在另一个世纪,通过杨先生的娓娓道来窥探上一个世纪发生的故事,类似故事在《往事并不如烟》、《寻找家园》之类的书中也发生过,在这个尘世中,老老实实本分做人,不一定就能换来平安幸福。人,就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一个人是做不成中流砥柱的。无论是章诒和还是高尔泰,无数劫难总是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伤痕,回首过去的语气中总是带有一种不公、委屈。如果换做我经历他们经历的事情,我可能怨气更大,也可能挺不到写回忆的那一天。这种委屈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读杨先生的书,确实另一番感受,她有坎坷,有生离死别,也有喜怒哀乐,可是他没有把那些委屈都发泄到文字里,甚至,你会觉得,她根本不需要发泄。无论是上个世纪还是这个世纪,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或大或小而已。正直的人总是易怒的,她却没有愤怒,也许因为她是一个仁慈女性,也许因为她在很早就认命了,也许因为她早早就看透了一切。

  如何能够做到正直而不认命,正直而看透一切,正直而不易怒?不是所有人都能活到100岁吧。

  我们现在带着惊奇的眼光看上个世纪,将来别人也会带着惊奇的眼光看我们的生活,时代的洪流裹着我们永不停息的流动着,既然做不到逆流而上,总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跟着泥沙往下滚吧,怎样才能平静下来呢,看透吧,怎样才能看透呢,多读书吧,等着变老吧。

  《将饮茶》读后感(二):杨绛的茶

  开篇的孟婆茶,就点了人生,来来往往,一肚子东西,喝些什么茶儿化呢? 写她父亲与姑姑两篇,看到战乱年代,不同认知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同教育,也看到那时女人的不易与出色,知识诚然改变运命。 杨绛的文大多淡淡的描述,偶有小感也规规矩矩。但在丙午丁未年记事中,还是泄出了讥讽嘲弄的情绪,这段日子,对于文艺分子是恐怖的几年,许多人并没有熬过来。哪个朝代没有文字狱,只是变着法子而已。

  结尾那篇隐身衣,更是直抒胸臆,带点愤进,黑的天空,终要白的。

  “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将饮茶》读后感(三):并没有什么饮茶情节

  嗯,第一篇写他的父亲,虽然她的父亲在外人眼中是个学富五车口若悬河的很厉害的律师,然而在作者眼中,父亲就是个普通的父亲,生活气息多一点,少了传奇色彩,包括写他父亲也会淘气,也有小嗜好。所以看的很开心! 还有一篇写她姑妈,也是类似,她姑妈在外人眼中和她眼中并不一致,她眼中的姑妈就是姑妈,一个离异过的孤单怕寂寞的女人,多了很多人味儿,包括描写一些她不好的习惯等等,都添了人气儿。 最爱看的是围城和钱钟书篇,看完之后对钱先生的好感蹭蹭往上涨,非常有爱,聪明,有情义,有像宝玉一样的痴气,就是对某事某物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见解。尤其是看钱先生小时候的经历,玩石屋里的和尚游戏那笑翻了。 再有一篇回忆文革经历的散文,其中最佩服杨先生的心态,苦中作乐,心怀感恩,对她好的,一点点也铭记于心,对她不好的,转眼就抛于脑后,把这一切荒诞的闹剧当做看一场精彩的戏,人生不就是大舞台吗? 最后,她写下这些怀念的文字时,是笑着呢?还是含泪呢?毕竟和她共度难关相依为命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心酸

  《将饮茶》读后感(四):《将饮茶》随笔

  杨绛先生的文字始终是平和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一流,就像一个亲切的奶奶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一般,尽量不添加主观情感进去。时常好奇他的文字是怎样做到既像旁观者又像亲历者,或许这就是散文的力量,抑或是年龄给予了他优势。但可以确定的是,从我看的第一本先生的书《我们仨》开始,他的文风就一直给我一种知识分子的孤傲感,虽然文字亲切,但亲切中带着疏离感,无形中告诉了世人他与普罗大众似有些不同,但却是无意间透露的,我并不反感相反竟有些认同

  这本书可以当作对先生的背景知识补充文集,已及一小部分的丙午杂记,所以如果不是有意对杨先生做了解或想看关于丙午年大事的相关内容,《将饮茶》这本书可略过不看,毕竟文笔如白水般清淡,读起来也不甚有趣。

  书中有一段话初看时觉得平平,但这两天忽然回想,很有意思,“我父母讲到二十一条时,总把这位同窗(章宗祥)称为嘴巴。据我猜想,大约认为他不是主脑,只起了嘴巴作用。我记得父亲有一次和我讲到这件事,愤愤的说:'只瞒我一个,打量我都不知道吗!”

  徐志摩的《日记新编》里也有对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火烧赵家楼事件的描写,章宗祥被打得“表嵌入腕”。

  前段时间英美法对叙利亚进行了空袭打击,看了看各方信息,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做了嘴巴,可个中原因又是心酸无奈。

  再看先生的那段话,言语平实,但联系今日种种,意味深长。

  最后摘录书中一段话:获得人间智慧必须身经目击吗?身经目击必定获得智慧吗?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

  《将饮茶》读后感(五):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两三年前陆陆续续把书拾起来读,上学的时候听过杨绛,但那时不爱读书。工作了才知时间宝贵,读书的重要,从《我们仨》到《走到人生边上》再然后《干校六记》 ,越发喜欢上读书,不知道是读书让我喜欢上杨绛先生,还是受这位老太太的影响,渐渐地迷上了读书。

  爷爷、老爸都是爱茶之人,每天清晨四五点就会起床烧水,泡一壶茶悠闲等天亮,继而受他们的影响,在我这个年纪,对咖啡及其他饮料并不是很感冒,独爱喝茶。只是我不懂茶,不过是喜欢这喝茶的境界,似模似样装个逼,以寻求一些心灵上的安适。

  有时候我爸会送我一罐茶,说是新的乌龙让我尝尝味道,我不懂一口闷,老爸就会纠正我说,喝茶不是这样的,要慢慢喝才能品出其中味道。之前读先生的书,大多是回忆录,津津有味。 每每从梦境说起,或者胡话乱诌,都能娓娓道来一长串有趣的故事。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就觉得应该会很好看,这大概和喝茶一样,需要细细品才能感受茶香是同一个道理吧。

  看《我们仨》写自己的家庭,《干校六记》里记干校的趣事,更多被老先生折服的是她的文字,无处不流露出本尊的处事睿智。这本书里写父亲写姑妈,感觉平和更多。普通人家的女儿忆家事,读到了对父亲的敬意和钦佩,也从对二姑妈三姑妈的文字描写上读出了姑娘家的小心思,却也不介意把心中对亲人的想法写出来,这样反而更让人觉得先生的真实和可爱了。

  不过,还是更喜欢后半段的《丙午丁未年纪事》和记钱钟书和《围城》。倒推了下时间,写文的时候应该已经七十多岁,读到了平常心和一颗童心。如果说饱经岁月,看轻人世间,那拥有一颗平常心实数正常,那么能把过去苦难当做趣事来写,例如怎么“偷得浮生半日闲”,看到自己的译稿想办法要偷出来藏女厕里,如果不是真正放下的人,怎会做到随意谈起,云淡风轻。

  读完书,感觉将饮茶感觉似乎还未饮,只闻到了茶香,意犹未尽,还想知道先生过去更多的趣事,先生就以《隐身衣》戛然而止。从先生的角度来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也许这本书只是先生老年拿来记事或者练笔,可能作者的初衷是希望披着隐身衣,自己遨游,回忆各中滋味。细细回想,也真是如此,茶不同,人不同,喝出的滋味各不同,对于先生来说,相信在此书之后还有更多能拨动心中涟漪的回忆是除她之外无人会体会的;对于读者们来说,赏花观月的乐趣已经收获,更多需要思虑的是,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泡一壶好茶了吧。

  《将饮茶》读后感(六):往事在风中飘散

  《我们仨》是我看的杨先生的第一本书,具体内容不太能记得,唯一存留心间的是他们一家人之间流动的涓涓爱意。当时只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文章的开篇写的是《回忆我的父亲》,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也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知识分子,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写下她眼中的父亲。杨荫杭出身书香世家,家境一般,浑身带着“清贫文人”的风骨。先是获得了北洋公学公费读书的资格。但在北洋学生因食堂之事起义,个别学生被抓,校领导质问还有没有其他学生参加起义活动时,他坚决地站出来,高喊“还有我!”。其实他根本没有参加起义活动,只是看不惯身边同学缩手缩脑不敢承担的样子。虽是文人,却有着侠客的豪迈。毫无疑问地,他被学校开除。但,这件事没有成为他人生前进的绊脚石,他又考去了南洋公学。真的是有才华的人自有去处。

  南洋公学毕业后,他又先后公费去了日本美国读书,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律硕士学位。“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一直在读书,但从未忘记处于忧患的国家,创办过杂志,励志社等,希望用自己所学影响一批中国人。但国家之病,岂是这么好治的。

  他担任过检察长,官职不大,胆子却不小,居然提审了总长,并去总长家里搜查证据。最终袁世凯给了他一个评语“此是好人”,此案便不了了之,他被停职查办。停职期间薪水甚薄,家里把马车卖了艰难度日,但举止间未见悔恨。风节至此,令人敬佩。民国败落端倪,从官官相护即可窥之。

  他二十岁结婚,妻子与其同岁,两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从未吵过架红过脸。夫唱妇随,他因工作调动辗转各地,妻子始终陪在其左右,把家里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未有怨言。杨绛的母亲是有大智慧的小女人,性格温婉,不急不躁间将事情一一摆平,杨绛像她母亲。她父母这样的夫妻生活也令人羡慕,男主外女主内,各有分工,相互尊重。他们讨论过生死,她说我要死在你前面,他说我要先死,她又说,我还是死在你后面吧,不然我死了,谁照顾你呢。最后,她先一步离世,他尽其所能将她妥善安置,那会儿正是抗战动乱时期。

  杨荫杭不在乎身外之物,从未有置办家产的打算,他觉得家产对子女来说反是种拖累,教给子女如何立命才是最重要的。他给人打官司,被拖欠的费用从不讨要;同窗一一“下海”,他言语间只有对他们的惋惜,从未有羡慕之意。所以他辛苦工作一辈子,唯一购置的房产,在战乱中被人践踏,他去世时,子女在房子里设置灵堂,却发现除了门槛,连找个坐的地方哭都没有。

  文人的娱乐活动都蛮有情趣的。他停职期间,每日去山上寻找花花草草,回家做成标本;他闲暇时研究下韵律,准备写本相关的书。

  起先很羡慕民国时期的这些知识分子,出身良好,接受优质的教育。但真正看完他们的一生后,发现他们也曾困苦过,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应该羡慕的不是他们的外在条件,而是他们的内心——始终坚定,不曾动摇,以及纵生活虐我辱我欺我,依然不能打垮我的乐观坚韧。我们眼前的小波浪,在他们的人生中连波纹都荡不起,有什么值得太放在心上呢?要相信,时间总要流逝,事情终会过去。

  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有点怪,和她嫁了个傻子有很大关系,婚姻的失败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学问很深,却不通人情,想和人亲近,却总是弄巧成拙。感觉到她很缺爱,但却没有人能够填补这块缺失。所以她外在表现上,就显得有点蛮不讲理,不考虑他人。这样的性格深究起来挺让人心疼的,但和她相处起来绝对不算愉快。她虽怪,但绝对正直,最后死于在日军面前的仗义执言。

  写到了丈夫钱钟书这一章,满满的都是杨绛对钱钟书的爱,虽不着痕迹,但每位读者都能感受的到。看到钱钟书小时候调皮的事,让人感叹,每位伟人都是从小朋友长起的,成为伟人前,谁还没有调皮捣蛋过?伟人也不都是一直学习优异的,也可能是被暴揍之后突然开窍才奋起学习的。

  最后写到了文革时期她和钱钟书被批斗的往事。当时身心备受摧残,但她却只记住了乌云上的银边或金边。这样的生活态度能给她带来多少的快乐呀!

  《将饮茶》读后感(七):杂记

  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不到两百页的书。我欣赏作者的豁达,也欣赏她的不谙世事。

  她很可爱也很有趣。我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她,我怕有所亵渎。太过于华丽的词藻,像是浓厚的胭脂粉末,陈词滥调太过庸俗。太过平淡无奇的语句,又表达不出她身上散发的独特气质。

  那场文人的噩梦中,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身在其中,幸运的是她没有如其他文人了了结束这一生。被剃成了阴阳头,便拿小妹剪下的头发做假发,一半枯黄,一半黑白。在那段过街老鼠的日子里,女厕所成了避风港,扫厕所的差事也被她津津乐道的做着,被戴高帽游街示众在她眼里不过是出演了一场戏的主角。

  不堪回首的岁月里,没有愤世嫉俗,一笔一划书写着人生的凯歌,翻译堂吉诃德,因为身份的差别对待,也无丝毫抱怨,永远在世俗之中心怀感激,如此胸怀,怕是让一些胸怀大志的男士也都有所汗颜吧?圣人之所以为圣,她的一生便是最好的解答。

  见过她很多零碎的语句,在书中也终于看到了原句,有按捺不住的欣喜。我敬佩她,也羡慕她。每一道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但停留在她记忆里不可磨灭的,是那一道含着光和热的金边。有不经打击的永天真,走近她,甚是欢喜。

  《将饮茶》读后感(八):读《将饮茶》

  将饮茶

  读杨绛的书,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她与张家的姐妹联系起来,大概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家世又相似,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儿时大部分时期成长于苏州;张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生于1907、1909、1910、1914年,长于苏州。她们的父母都恩爱有加,有学识有文化,成长环境融洽而优裕。纵观她们的一生,又有惊人的相似,都是伉俪情深,举案齐眉,性格平和,个个长寿。不知她们的时代,杨绛先生有没有和张家姐妹有过交集,我不免又开始了自己的八卦心理。

  杨绛小名阿季,她在回忆自己的父亲杨荫杭的篇幅里讲到,当她考大学在想自己该学什么时,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最相宜的。引起我共鸣,我一直觉得一个人选什么专业,研习什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而不是社会的热门或者某些功利性的理由,没有兴趣,再好的专业,对当事人来说也是枯燥无味,无所作为。日寇空袭苏州时,杨绛母亲不幸患恶疾,不久去世,而当时的杨绛已经陪丈夫钱钟书赴英留学,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她父亲在和妹妹在匆忙中将母亲入殓,将棺材暂放在借来的坟地上,与母亲患难四十年的父亲在荒野中恸哭,他在砖瓦、棺木、石块上写满了自己的名字,以免日后找不寻她。乱世之中,不免让人感到凄凉。

  杨绛父亲不喜欢“外孙”“外孙女”“外公”的称呼,他认为没有什么“内孙”“外孙”。我想起邓小平也是让自己女儿的孩子一律称自己为爷爷,而不是外公或姥爷。他们在乎的应该不单单称是呼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深入内心的男女平等的观念。外公的一个“外”字俨然把女儿的孩子当做了外人家的孩子,不免有些外气。

  钱钟书从小过继给了无子的大伯父,他伯父考中秀才回家,进门就挨了打,原因是钱钟书祖父说要杀杀儿子的势气,读了不免哈哈一笑,没想到过去那个时代的人那么的有趣。文革期间,杨绛和钱钟书被“揪出来”,每天挂着牌子上台被批斗,牌子还需自己制作,她按照规定的尺寸,精工巧制,并在牌子上工工整整用楷书写下他们被强加的所谓“罪名”,然后和钱钟书一起挂着各自的牌子,互相欣赏。佩服先生在人生困境中仍自寻乐趣,乐观豁达。面对别人的百般刁难和侮辱,先生自岿然不动,她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一词“岿然不动”,足以显出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甚至在被分配到打扫厕所的差事时,她也感叹自己至少可以不“脱离实际”了,能为“人民服务了”。在文革中,先生内心独白很经典,她认为“我觉得与其骂人,宁可挨骂。因为骂人是自我表演,挨骂是看人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演——表演他们对我的心意,而无意中流露的真情,往往是很耐人寻味的。”这样的想法颇有深度,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关于骂人与被骂的特有的阐释,见解独到,让人称妙,想想又觉得这样认为着实有道理,看着骂人的人如小丑一般的表演,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蔑视,这比与对方对骂更有威力。想起心理学讲,一个人生气吵架爆发的时候,是全身能量最低的时候,而内心安静平和时,却是他能量最大的时候。

  杨绛先生如今已经一百零五岁了,这样的高龄和她对待人事良好健康的心态分不开,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不为身外之物所负累,一直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在女儿和丈夫先后逝去后,甘心为他们“打扫现场”,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还为自己的小说《洗澡》结了尾,一生可以说很圆满了。她特别喜欢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诗是杨绛翻译,我想也正是她内心对待人生的态度,这种不争也恰恰成就了她的人生。

  《将饮茶》读后感(九):秋|唯有孟婆茶才能带走我的“私货”

2015版《将饮茶》,出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在图书馆借的这本《将饮茶》,是2015年出的精装版,比起自家1987和2010推出的版本,三联书店的再版显得毫无诚意,因为作者的名字远远比书名显眼。我始终觉得这种做法是对作者才华的漠视,这好像是在昭告天下:喂,是这个人出的书噢!这首先是在卖作者,把作者当作噱头来吸引读者,其次才是肯定她的才华。

  出版方到底怎么想,不得而知,反正我冲着杨绛先生的才华来的。

  除了代序和代后记,《将饮茶》收录了几篇回忆性的散文,写她的父亲、姑母、丈夫钱锺书和他的《围城》。这些都是有才华的人。一样是爱书的人,我总会被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所吸引,作为读者的愉悦我懂,而成为有才华的文人,我是差得远了——大概得有十万八千里远。

  注意这些人“读书”并不是我个人的偏好,这是两个书香世家,不可能不提到读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们的学识深度和生活舒适度成反比,读书即是精进,没有当今知识网红的“七种武器”,只有吃东西似的两种方法:一是如同馋嘴佬般贪食,不择精粗,甜咸杂进;二是像小儿吃零食一样吃了又吃,大部头的书就是这么慢慢消化的。除了读,还要做笔记,还要与人交流,完完全全地把读进去的东西化为己有,成为兵荒马乱的时代里不会遗失的“私货”。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因读书而得以成为他们。

  但他们显然不是传统的文人墨客,这是思想开明、特立独行的一家子。杨荫杭先生是个需要和政治打交道的人,祖先们做过官,他显然知道官场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他不愿意混迹其中只图往高处爬,但又希望能为人民做点儿什么,这就需要成为一个“官”,需要进入那个世界。他后来做了律师,融入民间,尽管这不是他理想的护卫“民主法治”的方式。他为一家人的温饱操心,为儿女的思想而不是婚姻操心,他不给孩子留家产而希望他们学会自立,他不信中医(但还是靠中医捡回一条命),他希望能“保护孤弱者”却总是不会保障自己的权益,三分之一的诉讼费都给人赖掉了。

  还有杨绛先生的姑母、杨荫杭先生的两个妹妹,她们受过高等教育,留学,“像男人一样工作”,挣脱封建舆论的桎梏,跳出家庭,可以说是非常地离经叛道了。尤其是三姑母,即便是在现代,也是相当另类的。她性格古怪,脾气不好,强势,甚至是刻薄,我不知道她有没有被温柔地对待过,总之她并不是很温柔地对待周遭的人与事--除了小动物。她被紧紧地束缚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探出头去。我羡慕这样洒脱的女子,又害怕自己也会成为这样的人,虽然强的那一部分我是不具备了。

  这是老一辈的上一辈,他们是思想开放的新新人类,活得舒展,潇洒,自由自在。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杨绛先生是令人羡慕的,更令人羡慕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书呆子,一个连她那有才的父亲都佩服锺书先生。

  锺书先生人如其名,尤其钟爱读书。这个读了太多书的人并不清高,不过是把读书跟玩儿、吃当作同一类型的爱好,喜欢,是因为有趣。《围城》已经读过了,重读这篇《记钱锺书与<围城>》依然摘抄了许多感动的、共鸣的、深受启发的、鼓舞人心的句子。我惊讶于在当时的社会里,充满一种惶急的情绪的、经常忧世伤生的学者能静下心来写长篇小说。大概是得以宣泄的表达欲能够带给人安宁和满足,我这样想。

  另有一篇《丙午丁未纪事》,写作为“牛鬼蛇神”的经历。我不懂文革,我的学生时代忙于在游戏里刷怪升级、阅读方向也转到了网络文学,功课学得一塌糊涂,只是隐约知道那是一场持续了十年的类似于“文字狱”的运动,不像古代那样把人杀了埋了就结束了,而是长时间地折磨、凌辱,360度无死角地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和生活,叫人生不如死。

  虽说不是主要挨斗的对象,可作为陪斗,杨绛夫妇的遭遇也足够触目惊心了(恐怕有更加触目惊心的,只是我见识少):突然就被揪出来了,工作变成了扫厕所扫院子,终日挂着写有“罪状”的牌子,剃阴阳头,游街示众接受群众谩骂,有时还得挨皮带,公共汽车是拒载的,走在大街上像过街老鼠,连小孩子都想捉弄……总之就是结结实实地受辱,人民的“罪人”,理所当然地自尊要被人民踩在脚下。

  那样困难的日子里,他们向“人民”低头认罪,但其实心里是不服气的,到底没有愧对国家和人民。胸怀坦荡,仰不愧天,妥协是体面的,因为还有工作,还有想做的事,还有美好的东西还没有译出来;人间尚有温情,比如送煤的老田、相互扶持的难友们、锺书先生的弟子们,还有那些表面看来助纣为虐、不知是否明辨是非、但其实并不狠心的“监管”。这些“披着狼皮的羊"也是有苦衷的,他们只想小心翼翼地保全自己。

  文章最后她写道:“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苦难使人成长,当苦难终将过去,刻在心底、停留在血液里,成为你的一部分的不是那些苦,而是患难与共的人传递的温情,和你穿越黑暗时磨练出来的韧性。

  冲着杨绛先生的才华来,果然没有失望。我佩服代序《孟婆茶》和书名《将饮茶》的完美嵌合。这只是一个老太太的回忆,家庭、伴侣、经历,漫长的日子里沉淀下来的、不该被忘记的、必须随身夹带的“私货”,唯有孟婆茶才能带走的私货。

  因了这些私货,她得以成为她。

  《将饮茶》读后感(十):那一道含韵着光和热的金边

  读这本书感觉读了三个杨绛,回忆我的父亲是孝顺俏皮的女儿杨绛,最喜欢这篇,边读边做笔记边思考,杨绛父亲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以及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的的教育方式让我受益良多,在那个时代她父母亲亦夫妻亦友的关系也让人看着很是喜欢;

  回忆我的姑母则让人看到了八卦的少女杨绛的心思,开篇就是我的姑母不喜欢我,我亦不喜欢她。家长里短人情世态,想必经历过大家庭的都能明白,不过想想她姑母作为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人品如真如杨绛所写的那样古怪盒自我,也挺令人唏嘘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