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将饮茶》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将饮茶》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9:07: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将饮茶》的读后感10篇

  《将饮茶》是一本由杨绛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将饮茶》读后感(一):如何能够做到正直而不愤怒

我们站在另一个世纪,通过杨先生的娓娓道来窥探上一个世纪发生的故事,类似故事在《往事并不如烟》、《寻找家园》之类的书中也发生过,在这个尘世中,老老实实本分做人,不一定就能换来平安幸福。人,就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一粒沙,一个人是做不成中流砥柱的。无论是章诒和还是高尔泰,无数劫难总是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伤痕,回首过去的语气中总是带有一种不公、委屈。如果换做我经历他们经历的事情,我可能怨气更大,也可能挺不到写回忆的那一天。这种委屈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读杨先生的书,确实另一番感受,她有坎坷,有生离死别,也有喜怒哀乐,可是他没有把那些委屈都发泄到文字里,甚至,你会觉得,她根本不需要发泄。无论是上个世纪还是这个世纪,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很难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或大或小而已。正直的人总是易怒的,她却没有愤怒,也许因为她是一个仁慈女性,也许因为她在很早就认命了,也许因为她早早就看透了一切。
如何能够做到正直而不认命,正直而看透一切,正直而不易怒?不是所有人都能活到100岁吧。
我们现在带着惊奇的眼光看上个世纪,将来别人也会带着惊奇的眼光看我们的生活,时代的洪流裹着我们永不停息的流动着,既然做不到逆流而上,总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跟着泥沙往下滚吧,怎样才能平静下来呢,看透吧,怎样才能看透呢,多读书吧,等着变老吧。

  《将饮茶》读后感(二):并没有什么饮茶情节

嗯,第一篇写他的父亲,虽然她的父亲在外人眼中是个学富五车口若悬河的很厉害的律师,然而在作者眼中,父亲就是个普通的父亲,生活气息多一点,少了传奇色彩,包括写他父亲也会淘气,也有小嗜好。所以看的很开心! 还有一篇写她姑妈,也是类似,她姑妈在外人眼中和她眼中并不一致,她眼中的姑妈就是姑妈,一个离异过的孤单怕寂寞的女人,多了很多人味儿,包括描写一些她不好的习惯等等,都添了人气儿。 最爱看的是围城和钱钟书篇,看完之后对钱先生的好感蹭蹭往上涨,非常有爱,聪明,有情义,有像宝玉一样的痴气,就是对某事某物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见解。尤其是看钱先生小时候的经历,玩石屋里的和尚游戏那笑翻了。 再有一篇回忆文革经历的散文,其中最佩服杨先生的心态,苦中作乐,心怀感恩,对她好的,一点点也铭记于心,对她不好的,转眼就抛于脑后,把这一切荒诞的闹剧当做看一场精彩的戏,人生不就是大舞台吗? 最后,她写下这些怀念的文字时,是笑着呢?还是含泪呢?毕竟和她共度难关相依为命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心酸

  《将饮茶》读后感(三):读《将饮茶》

将饮茶
读杨绛的书,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她与张家的姐妹联系起来,大概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家世又相似,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儿时大部分时期成长于苏州;张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生于1907、1909、1910、1914年,长于苏州。她们的父母都恩爱有加,有学识有文化,成长环境融洽而优裕。纵观她们的一生,又有惊人的相似,都是伉俪情深,举案齐眉,性格平和,个个长寿。不知她们的时代,杨绛先生有没有和张家姐妹有过交集,我不免又开始了自己的八卦心理。
杨绛小名阿季,她在回忆自己的父亲杨荫杭的篇幅里讲到,当她考大学在想自己该学什么时,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最相宜的。引起我共鸣,我一直觉得一个人选什么专业,研习什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而不是社会的热门或者某些功利性的理由,没有兴趣,再好的专业,对当事人来说也是枯燥无味,无所作为。日寇空袭苏州时,杨绛母亲不幸患恶疾,不久去世,而当时的杨绛已经陪丈夫钱钟书赴英留学,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她父亲在和妹妹在匆忙中将母亲入殓,将棺材暂放在借来的坟地上,与母亲患难四十年的父亲在荒野中恸哭,他在砖瓦、棺木、石块上写满了自己的名字,以免日后找不寻她。乱世之中,不免让人感到凄凉。
杨绛父亲不喜欢“外孙”“外孙女”“外公”的称呼,他认为没有什么“内孙”“外孙”。我想起邓小平也是让自己女儿的孩子一律称自己为爷爷,而不是外公或姥爷。他们在乎的应该不单单称是呼这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深入内心的男女平等的观念。外公的一个“外”字俨然把女儿的孩子当做了外人家的孩子,不免有些外气。
钱钟书从小过继给了无子的大伯父,他伯父考中秀才回家,进门就挨了打,原因是钱钟书祖父说要杀杀儿子的势气,读了不免哈哈一笑,没想到过去那个时代的人那么的有趣。文革期间,杨绛和钱钟书被“揪出来”,每天挂着牌子上台被批斗,牌子还需自己制作,她按照规定的尺寸,精工巧制,并在牌子上工工整整用楷书写下他们被强加的所谓“罪名”,然后和钱钟书一起挂着各自的牌子,互相欣赏。佩服先生在人生困境中仍自寻乐趣,乐观豁达。面对别人的百般刁难和侮辱,先生自岿然不动,她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一词“岿然不动”,足以显出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甚至在被分配到打扫厕所的差事时,她也感叹自己至少可以不“脱离实际”了,能为“人民服务了”。在文革中,先生内心独白很经典,她认为“我觉得与其骂人,宁可挨骂。因为骂人是自我表演,挨骂是看人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演——表演他们对我的心意,而无意中流露的真情,往往是很耐人寻味的。”这样的想法颇有深度,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关于骂人与被骂的特有的阐释,见解独到,让人称妙,想想又觉得这样认为着实有道理,看着骂人的人如小丑一般的表演,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蔑视,这比与对方对骂更有威力。想起心理学讲,一个人生气吵架爆发的时候,是全身能量最低的时候,而内心安静平和时,却是他能量最大的时候。
杨绛先生如今已经一百零五岁了,这样的高龄和她对待人事良好健康的心态分不开,淡薄名利,与世无争,不为身外之物所负累,一直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在女儿和丈夫先后逝去后,甘心为他们“打扫现场”,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还为自己的小说《洗澡》结了尾,一生可以说很圆满了。她特别喜欢英国诗人兰德的一首诗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诗是杨绛翻译,我想也正是她内心对待人生的态度,这种不争也恰恰成就了她的人生。

  《将饮茶》读后感(四):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两三年前陆陆续续把书拾起来读,上学的时候听过杨绛,但那时不爱读书。工作了才知时间宝贵,读书的重要,从《我们仨》到《走到人生边上》再然后《干校六记》 ,越发喜欢上读书,不知道是读书让我喜欢上杨绛先生,还是受这位老太太的影响,渐渐地迷上了读书。
爷爷、老爸都是爱茶之人,每天清晨四五点就会起床烧水,泡一壶茶悠闲等天亮,继而受他们的影响,在我这个年纪,对咖啡及其他饮料并不是很感冒,独爱喝茶。只是我不懂茶,不过是喜欢这喝茶的境界,似模似样装个逼,以寻求一些心灵上的安适。
有时候我爸会送我一罐茶,说是新的乌龙让我尝尝味道,我不懂一口闷,老爸就会纠正我说,喝茶不是这样的,要慢慢喝才能品出其中味道。之前读先生的书,大多是回忆录,津津有味。 每每从梦境说起,或者胡话乱诌,都能娓娓道来一长串有趣的故事。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就觉得应该会很好看,这大概和喝茶一样,需要细细品才能感受茶香是同一个道理吧。
看《我们仨》写自己的家庭,《干校六记》里记干校的趣事,更多被老先生折服的是她的文字,无处不流露出本尊的处事睿智。这本书里写父亲写姑妈,感觉平和更多。普通人家的女儿忆家事,读到了对父亲的敬意和钦佩,也从对二姑妈三姑妈的文字描写上读出了姑娘家的小心思,却也不介意把心中对亲人的想法写出来,这样反而更让人觉得先生的真实和可爱了。
不过,还是更喜欢后半段的《丙午丁未年纪事》和记钱钟书和《围城》。倒推了下时间,写文的时候应该已经七十多岁,读到了平常心和一颗童心。如果说饱经岁月,看轻人世间,那拥有一颗平常心实数正常,那么能把过去苦难当做趣事来写,例如怎么“偷得浮生半日闲”,看到自己的译稿想办法要偷出来藏女厕里,如果不是真正放下的人,怎会做到随意谈起,云淡风轻。
读完书,感觉将饮茶感觉似乎还未饮,只闻到了茶香,意犹未尽,还想知道先生过去更多的趣事,先生就以《隐身衣》戛然而止。从先生的角度来说,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也许这本书只是先生老年拿来记事或者练笔,可能作者的初衷是希望披着隐身衣,自己遨游,回忆各中滋味。细细回想,也真是如此,茶不同,人不同,喝出的滋味各不同,对于先生来说,相信在此书之后还有更多能拨动心中涟漪的回忆是除她之外无人会体会的;对于读者们来说,赏花观月的乐趣已经收获,更多需要思虑的是,如何为自己的人生泡一壶好茶了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