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的沉思》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的沉思》的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的沉思》的读后感10篇

  《美的沉思》是一本由蒋勋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的沉思》读后感(一):静·美蕴:解密传统文化符号之中的“美学

  这本书的原稿,是蒋勋他在台湾大学工学院开授“工艺史”课程的“讲义”,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以工艺实践为隐藏核心的另类艺术史。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们的计划为大学部的同学开设一些有点通识与博雅教育性质的、入门性的导论课,而蒋勋的工艺史,就是历史研究部分最基础的导论课程。……这份讲义虽然采取了通史的结构,却躲开了一般通史的简单线性预设,佐以各种不同的类型与范畴,把陶器、青铜、书法、石雕、壁画、彩塑、绘画、建筑、舞台,一一触及,以及,天圆地方、笔墨诗意、意境神韵,多所用心,于是,工艺劳动与美学实践相互扭合,贯穿全程,今日读来,让有魅力。尤其,他经由时间与空间的角度,以理论视野,巧妙地把我们熟悉的遗产重新组织起来,结合上我们以后一系列的建筑与城市相关课程。——引自书末结语

  美的从不等于艺术的。就像是古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是美的,也是艺术的一样,毕加索笔下的“姑娘们”是艺术的,却也未必是美的。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比喻,我达到此种认知也曾经历了三种境界,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小的时候曾经很天真的认为,艺术的就是美的;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大了就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艺术的都是美的了;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最后才懂得,人的喜好不同审美眼光也各不相同,艺术家也是人,他们的审美自然也各不相同,……所以,艺术的是艺术的,美的是美的。

  石雕、壁画、绣绘、笔墨等等这些,流散的,佚失的,唯余今人描摹的那些断简残章和残砖碎瓦。心痛之余或而也会如我一般生出种莫名的感慨来吧。静能生慧,静也是能生美的。真正永恒的美,不都是凝固的,沉静的吗。看看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姿态飘逸,再看看西方断臂的维纳斯,曲线微动。但是这些动的本质还是静。中国人所欣赏的美,或许也是如此沉静的着吧。

  艺术,从来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游戏,是金钱与权势的象征,大都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上位者的口味变化。而‘美’是不同的。美可以是庄严肃穆的宗教之美,可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也可以是淋漓奔放的市井之美,美是无拘无束,是变幻莫测的。而中国人所一贯沿袭传承的传统之‘美’,泰半应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或者该说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审美情调。如姣花照水的娴静,如莲花缓缓绽放,如露水欲坠非坠,拈花一笑的静美,更近乎于礼的节制。

  所以,传统的自宋以后的美,离开了张旭狂草、公孙剑舞、传奇小说,离开了那些个诗酒放诞的人物的美,是沉静而内敛的,属于礼的美。而不自由的美,也只能生产出僵硬的艺术,失去了那种鲜活的生命力。遗憾的是,熠熠金银器、琳琅的玉器、奇巧的牙雕、轻滑的丝织物等等这些在该书中都无从可觅,倒是厚重的青铜、朴拙的陶塑、繁复的雕刻、精美的绘画,甚至是房舍的构筑,都被囊括其中了。而这些工艺在幽微历史里迂回曲折的轨迹也在书中约略述及。

  作者把东西美学学说信手拈来的用在华夏文物上,所言其以【至于生活的空间与时间表现的角度】,及旧时那些关于美的各种思考,都条理清晰的以令人深省的文字呈现。尤其,相较于二十年前的物质环境,该书的此次再版有了充裕的预算,该版本的制作也越加精美。大概唯一的遗憾,怕就是会因为此书的立意过高,以至于对于更多的读者而言(就如我),是会觉得内容布局繁乱难懂,而非是独具匠心什么的了吧。

  这本书是越看越奇怪,太难啃了吧。话说写国内外的艺术史演变的书我看了也不只是三五七本了,怎地这本就这么深奥,让人看的晕乎乎的呢?直至看到了尾序终于弄明白了,合着这就不是本简单的写给普罗大众的普及型的书籍……强要拔高的了哲学的层次,而非是更实际的审美的风格变迁。这着实是难为了我们这样对于哲学毫无兴趣的读者了。

  反正,这书的内容因为不是一直走的一般的历史类书籍的线性排序,所以很多时候不免给人以零散割离之感,且加之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学性的内容,实在是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而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不理解啊/(ㄒoㄒ)/~~读书最怕的就是不理解!看看就不懂了,这又不是在看课本,不懂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啃的。反正,对我而言,这书也就是留着看看图,和读读里面那些写的更实际的关于各个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介绍了。

  .【】内摘自原书,非原创。

  《美的沉思》读后感(二):美的沉思, 很美

  某天妈妈在看成语大赛, 路过的我听到里面在猜一个关于一个画家的成语: 双管齐下, 忽然发现自己在中国古代艺术上真是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于是买了蒋勋的这本书.

  书真的好美. 不论是装帧, 纸张, 图片, 还是文字. 书中的文字篇篇都是美文哪. 说来也奇怪, 我是最不喜欢所谓的美文的, 因为觉得矫情. 比如那位"可是亲爱的, 你告诉我......"的朱先生, 我总和朋友开玩笑说他很GAY. 但是蒋勋的文字都很让人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他喜欢用排比句的关系.

  从史前艺术, 想象我们的祖先用手捧一汪清水而产生碗的概念开始, 从岩石到石器, 从泥土到陶器, 从青铜到木制, 从器具到建筑, 从书法到绘画, 从人像到山水, 从写实到写心......种种艺术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于是才懂得艺术不仅仅是艺术, 她是一种文化, 会形成一种符号;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 一个国都有一个国都的艺术. 才懂得为何埃及的艺术冷峻严肃, 而印度的艺术曼妙多姿; 才知道原来八大山人只是一个人, 而扬州八怪其实不止八个人....

  记得<红楼梦>里鸳鸯说, 宋徽宗的鹰, 赵子昂的马, 都是好画(话). 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所长, 就如同杜甫长于律诗而李白长于歌行体. 所以我们有欧阳询的正楷, 张旭的狂草, 阎立本的人物, 张璪的松石(双管齐下的出处), 郑板桥的竹子, 齐白石的虾......世间能表现的艺术都有一个人去表现她. 而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最突出的艺术, 就如同唐诗宋词元曲. 总得来说, 唐主人物而宋主山水, 这也体现了绘画从写实到意境的变化, 于是颜色慢慢消退, 水墨画兴起, 大量的留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也带来后来收藏者的提跋和印章.

  关于留白带来的补白, 蒋勋讲得很好, 联系到中国文学作品的累积创作和戏剧中的"检场", 带来另一种生命力.

  书中有一些很专业的艺术赏析, 对于看个热闹只求被科普的我来说有点深奥.

  真是一本很美的书.

  比起他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我更加喜欢这本.

  《美的沉思》读后感(三):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美的沉思》,见于天地 留于记忆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美的沉思》,见于天地 留于记忆

  还是刚刚来台风的夏天的时候,去过一次小城荆州。不大的城市,用三座城墙保卫的历史里面,藏着一个诺大的博物馆。有汉一朝及以前的文物,那时人们对这“天圆地方”的世界的理解,在瓶瓶罐罐一丝一缕的形态的方寸之间,人们想象生前及事后的形态,对造化的崇拜映刻在器皿、神物、书画上,作出自己的理解,有形的山水化作了抽象的思维,借助珍藏千年的物品,留在了记忆当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蒋勋先生引用五代的张璪的名言,来说“山水画中物质与性情两方面不断向上统一的例证”;可中式绘画、文字以及其他类别的艺术,甚至是文化本身,又哪个能逃出这样的美的内核设定呢?“万物有灵”,当俯仰之间即可闻到那空山、幽林、小溪的声音,即可见到那山外山、楼外楼、云后的雨过天青的模样,即可感受到风的灼热、雪的刺痛、火的温暖,此间的己身,又如何不是那山那水的那人?透过这些没有说出口的欲拒还休,达到的那种心意相通的灵犀之间的体悟,这大约也就是中式艺术的“心源”。

  《美的沉思》引言里面,蒋勋先生这样写道:“这些莹润斑驳的玉石,这些满是锈绿的青铜器,这些夭矫蜿蜒的书法,这些飘渺空灵的山水画……仿佛历史的渣滓去尽,从那份浮华中升举起来,这‘美’才是历史真正的核心。”“他们何尝不是通过了烽火战乱的年代,从那最暗郁的历史底层,努力地仰望着,仰望着那永恒不息的美的光华。”先生用自己对中国艺术的架构方式的解读,为我们这些忘记了打开方式的人找到了一把钥匙,当我们在面对这些中式艺术的风格的时候,能够接续起文化中那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精妙的部分,通过如同诗篇一般的文字,将华夏大地上艺术的源流串起来,让我们顺着这河流和山川,找到我们今天心中的感动和战栗的答案。

  我们通过“形而下”的有形的实物们,见到让我们“沉思”的那“形而上者”的天地间的美的大道的流行,那万物的生机与慈悲,人的思想是这大山大水大天地中的精气,我们的祖先曾经对“生命真挚的爱”,那些“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的寄托,那些“始无端”“终无尽”的道的轮回,春花秋月,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在“神圣工巧”当中更加贴近平常人的艺术们,透过这些见于天地、留于记忆的特有的架构,为我们留下了通往美的一条风景独好的小路,让我们能找到这家国、这土地、这世界万物的美。

  以上,《美的沉思》。

  y 林怿

  2014年9月21日17:09:13

  写于御庭园

  《美的沉思》读后感(四):美比历史更真实

  平心而论,这是我所读过的蒋勋先生的作品中水准最高的一本。当然,还是要归咎于我读得太少。在《美的沉思》中,不仅精炼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学精粹(美术领域),从玉石、陶器、青铜、帛画、石雕、壁画、书法等等范畴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赏析评价,更由此折射出了附着于其中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建构、哲学追求,近观器物、遥思故人,使人在赞叹之余屡屡凝神,“美”与“沉思”二者可谓形神兼备。

  从上古直至明代,中华民族在对“美”的理解与实践上既有与世界美学平行的脚步,更有与其他任何民族迥异的独特的追求。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呈现在面前的“器”的层面,着实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隐藏在其深层的独特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才是更能撼动我们心弦的核心。说到此节,不免想起当下热议的“中国梦”的话题,所有的“梦”的表象正如这些异彩纷呈的美术作品,形态各异,但如果深究“梦”的源头,那不免要细细剖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又是怎样的心态支撑了这样的“梦”。这不免就涉及了表象与灵魂的话题。而在这本书中,我认为,“美”只是表象,“沉思”才是灵魂。

  纵观全书,蒋勋先生在两个层面上做出了个性化的探索,一是从所有作品的材质上的分类作为编写全书的线索,而非简单的年代的叠加。如,对于石器、陶、青铜还原为石、土和铜;二是在鉴赏历朝历代的作品的同时,牵出史学的、哲学的思考。如,史前陶器的“安土敦仁”、汉代美学的“天圆地方”、敦煌壁画的“悲愿激情”等等。这本书原本是蒋勋先生在大学课堂上的讲义,因此,在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背景上,整本书的呈现显得更加严密、清晰,书中附有的《中国美术简表与图片索引》将整本书涉及到的要点一览无余地加以呈现,有着很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而全书在作者一人笔力的统摄下,又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阅读的过程,令人几度颔首。商前期的乳丁纹爵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但是,你难以想象它的简洁流畅,开口流畅舒展,器腹纤腰一握,整体造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现代时尚得不得了,完胜目下许多自诩高明的设计。与之全然不同的是众所周知的青铜四羊方尊,繁丽华美得令人炫目。同处于商代,先民的大胆追求与个性表达令人咋舌。赞叹也罢、钦佩也罢,强烈的视觉冲击始终在眼前交替不断。

  顺着年代的脉络细细梳理,我们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观感与体验。从商代的炫目浪漫到周代的素朴古典,从汉代的朴厚到魏晋的张狂,从唐代的灿烂辉煌到宋代的内省清静,以至于之后的各个朝代更迭间的美学上的截然转换,我们会认同蒋先生所言——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而在“五胡乱华”之后,外来的宗教艺术在本土快速滋长,无论从石窟佛像的动人微笑还是北魏壁画的悲剧浪漫,在战乱铁蹄下的艺术反而涅槃显现了更为动人的样貌,让人难以分辨其中的幸与不幸。

  更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在美的背后的民族心理。我认为,在三个问题上,可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是中国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相较十分逊色。无论从数量、质量上来讲,与埃及的壮观人像相去甚远。甚至一直到很晚的时代,中国人都不喜欢替自己立像。伟大与个人之间基本不发生联系,反而是部落共同的图腾受到相当的重视。这一点从原始社会就有的中国人对个人的看法,很值得我们重视。

  二是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色彩,在中国受到罕见的冷落。相当久远的年代里,中国的绘画是以“无色”作为主流的。“色即是空”,中国人对抽象的静观的内在的重视大大超乎其他各个民族。甚而包括在画面中的“白”的处理,虚与无之间的关系,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转圜,都是非常微妙的意识所在。

  三是恢复到原来的中国长卷绘画的看画方式,才能体悟到古人在画中向我们传递的真实讯息。这一点,是我们常识中的空白点。画卷的展与收之间是视觉经验的重写,也是古人对时间与空间的独有认识,值得我们细思。

  在这些基础之上,回观蒋勋先生的开宗明义——美比历史更真实,我想,会有很多人认同这一观点,未加掩饰的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以及背后传递的意蕴,总会大过被无数人修饰粉饰的史实。拂去渣滓与伪装,静观之间,当有觉悟。

  《美的沉思》读后感(五):审美之乐和书画欣赏

  审美是很难把握的技巧。学会审美,就获得另一种艺术上的精神自由。 从时代的发展来看,审美观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会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感觉。我们在审美的鄙视链上不断移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流派之间,都对审美产生起伏不定的标准。

  审美是综合的体验。欣赏的乐趣包括感官之乐和审美之乐,两者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分界。我们对美的感觉来自于身体之中祖先传承下来的记忆,这些记忆包含了特定场景的情绪和反应,让我们遇到同样的情况时,产生对应的感觉,从而达到平安逃离或者安静的效果。美感就是让人喜悦的一种情景模式。例如:玉石让人想起远古对石头的喜爱。雕像让人想起营房外的守卫,还有熟悉的伙伴。

  对中国文字和绘画的审美的分析。文字的审美来自于对文字演变的接受过程。最早的隶书写法来自于对竹简纹路的规避,然后是突破书写材质之后的各种草书。 绘画的审美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从五颜六色的绘画,到单纯的黑色。从各种各样的人、动物和背景,再到单纯的山水画。绘画在中国是一个减法的过程,这也对应了文化不断高度概括化和符号化的文明发展趋势。

  《美的沉思》读后感(六):美的历史

  美是什么?优雅、华丽、高贵、精巧、丰饶、别致,这些词语皆可以是美带给我们的感觉。经过大自然打磨的玉石虽是粗糙,但那种拙朴的力量仍不失美感;若被匠师精雕细琢了一番,则褪去原始的粗糙,显得灵气逼人,亦让人赞叹这巧夺天工。这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不同,是现代为美上的一道藩篱,孰高孰低,难以言说分明。

  《美的沉思》讲美的历史,美在经过传承和积淀以后的内核——文化符号,更多的是在处理艺术背后的美学观念,一路旁征博引,向我们解释一个时代的美对当时的人有何意义,为什么这样的风格是美的,从器物、书法、绘画、雕塑的特点来推测他们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借此感受那个时代匠人对美的理想和抱负。

  既然是美的历史,也是纷繁杂乱的,但我很喜欢这本别具一格的历史书,蒋勋去除了特例的细枝末节,留下一条绵延发展的历史线,因此不显枯燥,也不觉深奥,只待他剥离了层层的史料,凸显美的本源。每次看蒋勋谈美谈文学,总觉得意趣盎然,即便是对相关内容一无所知的读者也不会有被拒之门外的感觉,文字圆融,见解朴素,将多种观念巧妙杂糅在一起,纵横拉宽视野,非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就拿中国的人像艺术来说,不仅少见,造型更是简陋,许在中国艺术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蒋勋将之与其他一些古老民族做对比,将不同形态的雕塑内在联结的文明、文化,生活环境一一抽丝剥茧,让我们看到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形状、声音,成为一种美的形式留存下来以后,便不仅是审美符号,而是一种文明的积淀。于是我再看印度人像的曲线流露出的妩媚,顿时深有同感,只有这片氤氲潮湿的地方才能酝酿出这样的慵懒多姿。

  回到中国的人像历史,蒋勋从几处加以剖析,首先人俑作为最早的人像艺术是用来代替活人陪葬,自然也不会带有任何崇拜或纪念的性质;其次,中国自古以来的群体性经验与心理都是埋没个人,凸显群体的,因而也不会出现如同希腊雕塑那样突出个人力量与美感的作品。这一章的篇幅其实不多,但我觉得内容很丰富,横向比较不同民族的艺术,纵向看待单个民族的文明,蒋勋说出了审美的新角度,这个角度也贯穿了整本书,美学是从集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中归纳完成的。

  中西贯通,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挖掘艺术背后的美学意义,我想这是蒋勋要引领我们沉思的东西,这美的历史不再止步于历史,而是数千年来各种差异后的美的观念。

  《美的沉思》读后感(七):蒋勋的美术史《美的沉思》

  蒋勋的美术史《美的沉思》

  第一次接触蒋勋的书,还是在二十年前,当年的一本《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让我爱不释手,八开大本,全彩印刷,里面有大量的图片,文字还是竖排,感觉像是港版书,只是文字是简体字。当年的这本书的定价是八十八元,当年我的工资是一百五十元,可是还是禁受不住诱惑,买了下来。现在新版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才六十九元。当年的美术史印刷都很差,顶多是在前面加上几页彩页,全铜版纸印刷的美术史还是第一次见到,图文混排的书让人感觉真是高大上,是那美丽的色彩诱惑着我,让我无法拒绝。

  当时并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是近年才知道台湾的蒋勋,陆续看到了一本又一本的蒋勋的书,不过却感觉蒋勋的书缺少一点趣味性,呵呵,应该说是我的读书品味不高,总是很难承受太学术的表达。

  蒋勋的《美的沉思》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只是《写给大家的美术史》是美术简史,书很大很厚,里面多数都是图片和留白,文字的字号很大,文字量并不大。而《美的沉思》就是比较标准的美术史了。现在再版,加入了很多图片,书也变得厚重了起来。

  我是学美术的,而且很喜欢美术史,可是到现在却仍然没有一本美术史能够真正打动我,甚至完整的读完的都寥寥无几,算起来除了当年的教材外,只读完了李哲厚的《美的历程》,原因是这本书实在是太薄了。呵呵。

  这次是硬着头皮读《美的沉思》,还好有那么多插图,可以加速读书的进程,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从彩陶到黑陶,然后进入青铜时代,接着是各种工艺都出现了,书法绘画产生了,雕塑石刻出现了,壁画彩塑产生了,在一片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的绚烂之后,忽然归于宁静,就好像当年的彩陶一下子变成了黑陶,五色的瓷器变成了单色的青花,精美的壁画一下子变成了黑白的水墨世界。

  中国人的审美总是清汤寡水,不玩那么复杂的东西,越是少的规则,越能比较出这些艺术家的高下来,越是能看出来你的真功夫,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你都那不好意思去比划比划。

  一本美术史的确很厚重,想要看通,看懂,看明白,看出趣味来,的确不容易,呵呵,我还是没能完整的看完,不过留着以后慢慢欣赏吧,也许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还会拿起这本书,再读一遍。

  《美的沉思》读后感(八):美学思想的境界

  当我们在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周文矩的《熙载夜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长幅卷轴时,是否可曾遐想这样的场景,观赏者一面展放左手的画卷,一面收卷右手的起始部分,右手收卷着过去的视觉,左手展放着未来,在卷收与展放之间,经验着时间的逝去和新生,体会着感伤与惊喜。

  当我们在阅读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时,是否发现章回之间,存在着独立与整体的收放关系;当我们在讥笑戏剧“大团圆”的结尾时,是否意识到这种嬉笑收场的结束,正是为了将观众推回现世爱恨的面前;当我们在品尝庄子的《逍遥游》时,又可曾领会从朝菌、蟪蛄的卑微短促到冥灵、大椿的漫长渺茫间,时空对人类的桎梏和启迪呢。

  当我们在回味中国山水画中独有的“留白”创作,细咂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还有与建筑的中庭、戏剧的过场、卷轴的诗堂等艺术形式不期而遇时,无不令人充满了虚实之间的无限延展和对未完成状态的反省沉思。

  这就是蒋勋之所以为蒋勋、《美的沉思》之所以为专业冷门书籍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原因。《美的沉思》是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这位一生致力于研究和宣扬“美”的理想的台湾美学大师,在此书中为我们娓娓道来从史前史到清朝的各种艺术作品的价值及意义,包括玉石、陶器、青铜器、书法、石雕、壁画、山水画、诗词曲等等,带着读者从艺术形式中感受时代变迁的大悲怆与大喜悦,在历史大浪浮沉中退去铅华,唯独留下了艺术的本质——美。而本篇评论一开头的感受,则是源自我最喜爱的篇章《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蒋勋先生从艺术上升到哲学,在器物的“实”中感受时空的“虚”,这种时空观的解读,令我这个艺术的门外汉也仿佛重新睁开认识世界的眼睛,看到艺术品之外所蕴涵和呈现的艺术思想。《美的沉思》这本书,堪称一本艺术思想发展史,通过精美绝伦的作品图片、美术简表的索引、艺术著作的论述,而最重要的是蒋勋先生对于美学艺术的理解,尤其是在大量参考文献背后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引发我们今天对于中国艺术的无限思考。

  这本书也将成为我今后游览博物馆的必备之物,时而翻翻,收获定然匪浅。其实我很感激像蒋勋先生这样对专业领域研究之透、又愿意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普及大众的人们。他让艺术不再是殿堂内的摆设品,而成为人们探索洪荒宇宙、思索生死时空的起点。

  文/卢育涛 2014.11.04

  《美的沉思》读后感(九):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

  发现撞标题了,我的也叫《美比历史更重要》,因为原话来自于书的封底。撞上的概率还真蛮大的,汗,贴豆瓣只好随便换个标题了。

  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

  赵青新

  何谓美?美如何产生?很少思考此类问题。然而,一旦沉思,便依稀感觉到,“美”所内涵的悠久的文化、传承的经验以及沉默的事实,相比经常被人的意志篡改的历史记载,这些沉淀记忆、沁透心灵、牵连血脉的“美”,能够更真实、更客观地彰显既往的历史和现世的生活,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所以,亚里斯多德说:“美比历史更真实。”

  亚里斯多德的这句名言,在蒋勋《美的沉思》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印证和更详细的阐述。《美的沉思》最初是蒋勋在台湾大学城乡研究所授课的一套讲义,后来陆续在《雄狮美术》杂志上发表,1986年首次结集成书出版。今年9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引进的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是具有更多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的版本。

  蒋勋在序言中说:“《美的沉思》是一部入门的中国美术史,从上古玉石青铜,讲到宋元书画,一直到明末清初市民美术的兴起;是中国美术断代的记事,也同时是作者对源远流长的美的讯息传递一点个人的沉思。”蒋勋致力于条缕分析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但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这种分析传达出他的美学理念。沉思,就是他进入美的世界的钥匙。

  人类最初的美产生于岩石和泥土。一个站在河边凝视自己双手的初民。他在沉思——双手合拢可以捧水,如何用器物来代替手的这项功能。蒋勋想象的这个场景令人感动。向往之心造就了器物之美。沉思于水,沉思于土,沉思于双手,初民的沉思最终产生了半坡陶钵那样动人的作品。“没有美,没有沉思,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脑中有希冀。专注于物质,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劳动,专注于眼、耳、鼻、舌、身,专注于自己的感官与思维,心无旁骛,物我无执。文明,就是这种静定下来沉思的力量。

  唯有沉思,才能进入器物的内部,领略真正的器物之美。原始社会工艺品厚重的、坚固的、健全的属性,源自于生活的美的最初形式,承载着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创造的喜悦和质朴的追求;汉代的艺术延续了“朴厚”的特色,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寄托着日日月月的人情之常;敦煌壁画的斑驳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我们可以体会到北魏时期,人民在战乱频仍、生活艰苦下,对精神上要求解脱的虔诚;从中、晚唐的缛丽秾艳转成两宋的幽缈、内省、留白,再到明清文人水墨画的空明灵透,社会的剧烈动荡造成个体的载浮载沉,只好向艺术追索命运的终极拷问……每个时代美的形式都鉴照着当时人们心灵的脉动,沉思于工艺技法,更沉思于世事变迁,这些融进生活、汇聚心中的思绪,成为了无数艺术家的美感的来源,最后变成书法、绘画、瓷器、音乐等发自自由心灵的呐喊,寂然屹立在理性的历史记载之侧,是的,这些初衷并非用于历史记载、甚至只是情感一时宣泄的产物,恰恰以隐秘的审美方式还原着历史的真实。

  中国的美术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沿着这条河流溯流而上,可以找到中华文明的源头。蒋勋援引西奥多·鲍伊的话:“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源于西方对于个人的重视。”不同于西方艺术,中国最早出现的人,的确是“人群”,是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东西文明以不同的美学意象为始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阅美的情怀,都有自己审美的方式,需要相互尊重、包容和融汇。

  “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美的沉思》给予读者的是一个思考的起点,沉思于美,沉思于历史,并以此观照我们当下的精神世界。

  《美的沉思》读后感(十):美的洗礼

  这是一本“美”的书,美的文笔、美的装帧、美的插图,让读者在“美”中流连忘返。这是一部入门性质的中国美术史,从上古时代的玉石、史前陶器、青铜器,讲到魏晋名士风流、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大唐的彩塑,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市民美术的兴起。跨度之大,可谓是一部中国美术简明史。这本书最初于1986年在台湾结集出版,书中的内容是蒋勋先生在大学授课的一套讲义,曾先行在台湾的《雄狮美术》杂志上发表。

  阅读这本“美”的书,无疑是让读者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在这本书中,蒋勋从美学视角梳理中国艺术的脉络。作者的文笔清丽流畅,读起来能给人阅读的愉悦,他的叙述感性与理性之美兼备,让人啧啧赞叹。在这本书中,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等,更能通过作者的阐述,透视这样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开启读者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形式意义的思考,进而进行美学的沉思。

  正如蒋勋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和其他各个民族一样,从岩石和泥土开始了他们美的故事。”作者就是从泥土开始讲述美的故事。陶器的基本物质是泥土,是泥土与水和火的特性化合发展出来的结果。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这本书中作者把这些陶器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1、半坡类型;2、庙底沟类型;3、秦王寨类型;4、马家窑类型;5、齐家文化类型;6、辛店文化类型;7、大汶口文化类型;8、龙山文化类型。作者结合精美的有代表性的陶器图片对这些类型的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当然这样的分类不同的专家可能有所不同。对于事前陶器的各式图样,作者进行了理论上阐述和解读。在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陆李泽厚先生的看法,认为这些彩陶纹饰不是为了“审美”,也不是纯粹自然的“模拟”,而是“具有巫术仪礼的图腾性质”。不管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最后的结论,但大陆美学家和台湾美学家之间的学术切磋是比较值得肯定。

  读这本《美的沉思》的时候,老是会让人联想到李泽厚的那本曾经风靡大陆的《美的历程》。从蒋勋的行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本书对台湾没学界的影响。《美的历程》和这本《美的沉思》可谓是海峡两岸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双子星座”,都值得推荐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