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明之光(第一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明之光(第一册)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3: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明之光(第一册)的读后感10篇

  《文明之光(第一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一):这是一本可以养成你系统大历史观的好书

  如果把地球到现在为止的寿命换算成一年的时间,那么人类从出现到有现在的高度文明只是这一年最后一天中最后11点59分的事情。

  我们还too young too simple.

  吴军博士的这本《文明之光》是他在《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后,一部更深层次思考的书。且抛开了从王侯将相,历史风云人物的脉络,转而从那些科学,哲学,以及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工匠这条脉络,来谈人类的文明进步。这种史学观,非常能帮助人拓宽视野。

  读完了上册,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感。想写的太多。

  高晓松谈到,他认为人的史观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好皇帝坏皇帝的这套传统褒贬标准,第二个是,如果历史人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都是值得肯定的。第三层史观就是了解到人类历史的进步,其实都是靠着科学技术的推进的。

  如果到达了第三层的境界,看待人类的历史,你就能够更通透了。

  而这本书,虽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但是对你形成一个更高,更系统的史观,是很有帮助的。

  这本书中,还穿插着一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

  人类的文明不是随着时间的前进而进步的。很多时候,我们没少干倒退的事情。

  为啥我们对欧洲的中世纪这段历史没有了解。因为这段1000年的历史,真的没啥东西。历史学家把他们称为中世纪黑暗时代。相比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中世纪的欧洲真的没什么文化上的产出和技术上的进步。这1000多年是停滞,甚至是在倒退。如果没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欧洲是绝不可能完成崛起的。

  同样宋朝时候,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社会福利到达了空前的高度。其GDP的数字一直到清朝乾隆盛世才能达到。宋朝无大规模农民起义就是佐证同时宋朝的科技水平大跨越发展。如果没有后来蒙古人的入侵。南宋完全可能首先诞生资本主义。宋亡之后,中华文明倒退,一直到明朝索性闭关,彻底开始落后于世界。所以,从元到清朝中期,中华文明是在退步。

  文明这个东西,从来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进步。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是受视野限制,心理学上称为prior.就是先验。看待历史,也容易被自己以往的经验所束缚。哪怕明知道要打开思维,但是束缚于限制。

  这种限制,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危险的,那如何才能打开思维?

  我觉得一个靠谱的办法,是多看,多想,多接触不同的观点和材料。我以前也会看故事会,读者,环球时报,参政消息。逛天涯,看铁血。不论对错,但这些都不应该是你咨询的唯一来源。

  朋友圈的一些历史转贴,也不应该是你唯一的咨询来源,不是吗?

  稍微扯得远了,叽叽歪歪那么多。我就是想说的,掌握更多的材料,试试从不同角度和更高的高度看历史,会让你形成一种系统的大历史观,而这种史观,对人打开自己思维的局限,更加Open mind.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二):会推荐给母亲的一本书——兼谈科普的本质和出版的精神

  《文明之光》是吴军老师的第三本书。从《浪潮之巅》到《数学之美》再到本书都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这既得益于作者本身的严谨态度,也离不开出版社团队的精心打造。

  如果将本书看作纯粹的历史读物,那《文明之光》的惊艳程度逊于前两本作品。毕竟术业有专攻,吴军老师绝对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专家;但在人类文明史或科技史方面,不仅有大量中外优秀作品珠玉在前,而且没有经过专业历史学方法论训练的情况下确实难以提出新的见解。这也是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有趣而丰富,但是没有太大新意。基本来讲,《文明之光》是基于西方已经成熟的大历史观。

  但是,从我和出版社以及吴军老师的交流来看,他们从未期待本书是一本严谨的历史读物,而是基于向大众科普的目的而创作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历史博雅教育的系统训练,中国还有许多的人没有接触过这种史观。今天的畅销读物和节目都基于人物的角度讲述历史,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吸引读者兴趣;而虽然每年都会有现代历史研究的新书出版,但这些书籍大多隐含了教育水平和阅读量的前置要求,无法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而《文明之光》恰恰弥补了这一环。

  我认为,“开卷有益”才是评价一本书的最高标准,刻意提高阅读的门槛而将自己和大众读者区别开来的做法在我看来是非常可耻的。正如迈克尔﹒英伍德说:没有谁靠科普成了科学家,但大科学家有时也读科普。科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随便起兴就可以做好的,需要训练。

  科普读物的写作其实要求非常高,必须真正的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而在高度娱乐化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要比以往难的多。松鼠会和果壳网做的非常出色,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渗透60后之前的阅读群体。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她可以熟练的上网,但是她不知道也不会去阅读果壳、即使阅读也无法理解他们的语言模式。

  那么,难道中年人就没有接受优秀科普教育的权利了么?

  这正是我要谈论的《文明之光》的意义。我的母亲在我的影响之下阅读了《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并且从中获得了新知的愉悦。这才是写作的本质——为了知识的传播,然后才是表达自我的欲望、身份认同的确立。在这方面,吴军老师总是能够用充满耐心和趣味的写作手法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这是我们所有立志于科普写作的人应当学习的。而《文明之光》的内容基于作者的游历所见所闻加上详实的资料搜集和考证,这两点都是非常难得的。

  除此之外,这几部书的成功离不开JustPub出版团队的勤勉。由于中国出版行业对于民资的玻璃门,民间优秀出版团队必须通过购买出版社的书号来进行出版,尽管如此,仍然产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与之相比,许多出版社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信出版社,作为中国财经出版巨擘,无论是作品还是译作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灌水,以至于今天看到中信出版的畅销书我几乎绕道而行。难怪有人说,不看出版社挑书就是山炮。

  我和JustPub的周筠老师结识于2010年,后来我们合作过《商业社会与现代中国》的成稿,以及《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第三册的审读。通过周筠老师,我也认识了吴军、刘未鹏、杨早等一批优秀的作者。JustPub的出版读物主要是专业领域的科普,始终是以内容而非作者的名气作为选稿的标准;而他们对于书稿反复斟酌、不断迭代的精益求精精神,非常可贵。他们真的将每一本纸质书作为一件独一无二的产品在做,而非流水线的上的半成品。如果说作者赋予了一本书生命,那么无疑是出版社将其培育成人。

  我相信,如果一本书值得推荐给10个会感到开卷有益的朋友,那么也绝对是一本好书了。至少,我一定会推荐我母亲去阅读。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花了一个周末读完这套书,因为是借的,不能涂写,特地做了笔记。

  一开始没指望该书像《浪潮之巅》一样精彩,毕竟觉得作者是理工科出身,写IT在行不代表写文化有深度。但读完后,我深深地被折服了。

  个人觉得第一册没有第二册精彩,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第一册亮点在于对古代科技发展、法律演变的介绍,为后续西方的迅速发展做了很好的诠释。

  此外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对进化论的诠释,存活下来的不一定“好”,仅仅更“适”。也许这点也是很多理想主义者需要明白的道理。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世界近现代史,而是着重点出了我们的历史课本上精彩被一笔带过的科技文明史,加上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引导大家去进一步以史为鉴,思考如何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四):大历史观下的平民史

  当一个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刻下那优美的楔文时,他/她一定没有想过,他/她正在创造文明,在发展文明;当汉谟拉比在石柱上刻下法典时,更不会想到,全人类因他而规矩自己;当一个中国农民扒开土垄灌溉农田时,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所做的正是得益祖辈智慧的荫萌,垄耕法使国人在世界农业生产技术史上独领风骚几个世纪,农业技术的发展,将我们的劳动力从土地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三产业中,文明五彩纷呈,令马可波罗惊叹不已。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过去、现在、将来,人民都是文明的创造者,每一次历史的发展,无一不是人民书写。我喜欢平民史,因为我对于朴素史观充满敬意。可能我们都将渺如尘埃,不可能如法老那样,造金字塔,用自己的名字代表一个时代;不可能如牛顿、爱因斯坦那些科学巨匠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带动文明的演进。但平民史观使我们可以用平等的视角看这世上的一切,让我们不必再仰止于不可观、不可言的无尽神秘。正视一切,用一颗充满了人性的心来看这个世界,人物不再是单薄的名字背后的某个典型形象,而是众多像你像我一样的大众,我们回望历史,同时我们也在创造历史,我们每一人亦是文明中的萤萤之光。

  《文明之光》是大历史观,站的高,但更是平民史,让我们读之如饴,不忍释卷!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五):这套书的第八章~第十一章明显抄袭了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当年《大国崛起》播出以后,教育科学界反响强烈,临近高考了,中学的老师在课堂上推荐,还放了片段给我们看;进入了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还是播放这部央视大型历史纪录片。由于浪潮之巅的关系,顺手过来看文明之光。

  当看到第八章时,发觉熟悉的内容扑面而来。但忍住没说,接着看了后面的三个章,发觉这4章(第8~11章)几乎就是在抄袭《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里面的一些文字,是大段大段地在抄袭《崛起》的解说词。

  对于这个问题,难道央视不管么?

  而且这里面也没有做好引用,仿佛就是吴军自己写的一样。

  有明显【凑内容出书】的味道哦!

  聪明的书友们,你发现了吗?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六):在最好的时代,做最好的自己

  毫无疑问,今天的年轻人是最幸运的,只要熟练掌握了英语和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互联网给你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也给全世界的年轻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革命。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MIT, 斯坦福等世界知名高校陆续将公开课搬上网络,涵盖从本科基础课程到研究生高级课程。拿本人熟悉的IT和金融专业来说,只要有心,你不必再远渡重洋,在coursework阶段就可以获得全世界最顶级的教学资源。你的家里也再也不用摆上厚重的《全球通史》或者《大英百科全书》,因为维基百科为你带来了更全面、更及时的知识更新。

  然而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一天还是24小时,人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实践不可能像世界的信息总量一样成指数上涨。于是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学习的范围”和“认识的世界”。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评价说:“在今天,试图用几十万字,而非几百万字描绘人类文明史,是需要勇气的”。然而我认为吴军博士成功做到了。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出身的作者,在全球著名IT公司担任过关键职位的高管,硅谷成功的投资人,又是一位关心中国广大学生的和蔼的父亲,吴军博士以个人之力,从浩瀚的原始素材中,选取了24个相对独立的方向,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世界文明之光的拼图。

  毋庸置疑,无论社会和科技发展到何种高度,我们依然需要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和学习。对于历史本身,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崇尚英雄和权力的故事,因为那些故事往往很有戏剧性,很好听,很吸引人,各种好莱坞大片也更是做足了“英雄”文章。但是,吴军博士清晰的指出,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也只能激起文明史上的一片浪花,而真正影响我们的是那些个可以传承的文明成果,包括经济上的,技术上的和人文的,而这些文明成就恰恰容易被历史所忽略。我们至今无法得知谁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率先发明了轮子,并且慢慢进化,革命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就是这样一件件传承下来的发明,构成了文明的碎片,慢慢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进程,并且让我们享受到今天相对最美好和便利的生活。

  《文明之光》系列的三册书的素材,来自于吴军博士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和阅读的大量文献、书籍。非常感谢正是有这样的积累,才能让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将世界文明史中的24组片段读完,这是一套无论在书房,还是在地铁、飞机上都适合的读物。毫不夸张的说,即使你以前已经深度环游过世界或者有在多国多地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这也是一套可以给你带来深度震撼的通俗读物,至少可以改变或者加深原来对世界的看法。

  历史没有如果,文明才是发展的主线。在今天这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相当多的年轻人都在奋力学习,或者投入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军中。和我在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同龄朋友交谈,他们往往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雄心壮志和新奇想法,只是想安安稳稳做好自己的中产阶级或者经营好父辈传下的家业。我觉得今天国内的这些年轻人中,一定会诞生出了不起的人物。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更好的了解过去,往往会让自己更好的看世界,更好的提升自我。我认为《文明之光》这套书真的算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不禁感慨:如果十年前能读到就好了:) 可是这里也没有如果,只有做好今天的自己。

  书的内容在前言和目录中都概括的很好,我就不重复了。最后提一句,建议计算机或者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可以看看《数学之美》第二版;同时如果你对IT感兴趣,常去关心各大科技公司的兴衰或者想去硅谷逛逛,《浪潮之巅》第二版值得一读。

  Kimi 02/08/2015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七):如何评价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

  如果在中学时候能够读到《文明之光》的话或许我对中学时代的各个学科的兴趣不会因为应试教育的方式而大打折扣了,原来不管是自然学科还是天文历史等都可以被吴军博士得那么出神入化。最开始知道吴军博士是在微博上无意中关注了他,然后看了他的部分微博,发现他微博中提到了《浪潮之巅》,后来去百度了一下吴军博士才知道吴军博士是Google公司的科学家。然后网上也查阅了《浪潮之巅》的相关简介,于是买了一本回来阅读,感觉吴军博士把整个IT历史写得像武侠小说那般精彩,读完后意犹未尽,再次购买了一本《数学之美》,这才知道吴军博士的文字功底能力和叙事能力不是一般的深厚,甚至超过了不少写小说的作家。因此这次在微博上看到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即将出版,于是第一时间在网上订购了一套,在周末前后浏览了2遍。因此暂时来点评一下《文明之光》第一册之后的感受。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但是看完后你会发现《文明之光》应该属于历史书籍。谈到历史书籍,市面上有很多同类书籍《全球通史》《上下五千年》等等,而且中学时代就有历史教材,如果仅仅把《文明之光》看成一本历史书籍的话,那么你就错了,这就是吴军博士的高明之处和此书的魅力。吴军博士第一册中以历史为主线,在其中穿插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物、等等综合学科,这样来看《文明之光》更应该像百科全书。吴军博士把本来中学时代应试教育下的历史文化通过他博士强大的文字功底表现地像武侠小说那样精彩。

  《文明之光》展现了吴军博士超出常人于一般的知识渊博和对待历史严谨认真的态度。在《文明之光》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在中学教课书上如今都是未曾提及。比如书P49-51之间提到“过去,中国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东方有‘四大文明古国’,这种说法非常不准确………………”,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之前的中学教科书上还有其他一般书籍都是这么表述的,估计很少人会去质疑,除了一些做学问做历史研究的专家会质疑这种说法外,一般人是肯定不会质疑的,就好像我们不会去质疑1加1是否等于2一样,从这点上来说就可以看到吴军博士的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和严谨的科学知识。此外《文明之光》提到了很多一般书上面都没有提到的细节,例如任何历史书籍在谈到金字塔的部分时候,都会 堂而皇之地介绍金字塔如何如何伟大,古人们是如何充满智慧,但是在谈到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时候,却含糊不清,甚至以这至今都是一个谜来收尾。但是吴军博士不同,在提到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过程中,吴军博士花了不少篇幅并且配有插图,而且通过数学的角度来阐述了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让人感觉生动形象。

  还有对待历史中立的态度,在比如谈到中国文明和其他世界文明的历史比较,吴军博士并没有表现出像其他作品大书特书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特色,诸如中华民族多么伟大,历史多么悠久,奋力抵抗外侵等等可歌可泣等等故事,而是用一种客观的事实来陈述。例如中学历史课时,老师会说中华民族5000年以来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四大发明,但是于此同时我们也会在底下嘀咕“5000年才4个发明1000年一个”,可回头一看,发现外国人发明了电灯泡、飞机、留声机,光一个爱迪生就可以抵得上好几个中国的发明了。此外还有无数的中学学科中数学物理定理等等都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人一个都没有。在这点上吴军博士用非常理性和客观的事实以“古希腊人再两千多年以前就具有了其他少数民族缺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善于归纳和演绎,把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和科学,………………”等等篇幅来解释为什么在科学研究等等方面西方人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更大。同时在谈到中国文明尤其是宋朝的农业文明特意提到了“龙耕种植法”属于中国首创,对于人类对于世界的贡献远远超出四大发明的的贡献,在谈到如今让人饱受病的科举制度时,吴军博士用一种中立客观用事实说话的态度来解释。简而言之在谈到中华文明和世界西方文明的碰撞中既没有表现出所谓的民族主义,也没有表现出技不如人等等卑亢的态度,而是通过大量的史实数据和事实用客观事实陈述。

  此外《文明之光》几乎算是一本交叉式的学科著作,《文明之光》第一册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学科物理、法律、几何……几乎是一本百科全书。比如涉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欧里几何、勾股定理、罗马的法律体系、文艺复兴等等。也许这些大量的故事已经在很多书包括教科书上都有提及或者是涉及,但是吴军博士采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呈现出了另一种不同的形式,而且是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比如拿历史上翻拍最多的电影《黄飞鸿》来说多达100多次,但是导演徐克通过不同的拍摄手法拍出了新一样的黄飞鸿,故事都是一样,但是拍摄出来的效果大大不一样。吴军博士也是在描述大家一些耳熟能详,但是吴军博士通过非常非常通俗的语言来陈述,让人容易理解而且非常具有可读性。

  也许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般历史书籍都是采通过时间先后顺序来陈述史记,因此看《文明之光》唯一不习惯的地方就是时间跨度太大,各章衔接不够紧密,每一章节都几乎可以写成一本书。但是如果考虑到本书不是纯粹类似于《史记》等等历史书籍,因此这点可以忽略不计。

  记得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夏天暑假的时候躺在自家的凉床上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那种看完一大章节后迫不及待地想着看下一章节的感觉很久没有出现了,如今看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感觉再次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如果大家喜欢看武侠小说的话,可以去看金庸古龙的著作,如果想看历史书籍可以去看易中天,但是如果既想看金庸的小说又想看易中天的历史作品,那么就非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了!强烈推荐!!

  :由于本人知识有限,时间有限,此外也不是专业书评,而且这是本人第一次写书评,如果写的不好或者有常识性错误还望见谅!!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八):初识文明

  战争与文明:

  如我们感慨南宋假如未被野蛮的蒙古人灭亡也许我们就提早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时代,但持续半个世纪的抗争守国最后的结局终是文明之国被野蛮人的铁蹄踏遍,和平时段发展的文化艺术常常被刀光剑影所抹去,最为众人熟知的就如中国的圆明园,国外亦然,佛罗伦萨的雕塑画作被销毁,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不知道他的剑下是个时代文明的流血。很多的战争的结局是,文明常常不能战胜野蛮,野蛮常常摧毁文明,野蛮的战胜者是让非常艰辛地发展起来的文明倒退一段时间,文明就 在这种曲折中前进。战争过后只是留下历史的记录而已,但文明带来的影响力却能薪火相传。

  但是换个角度说,战争打破了文明跨界交流的边界,让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起来,闭关锁国的孤芳自赏是文明的停滞不前,拿破仑的征服欧洲也是《拿破仑法典》对人类秩序的建塑,影响世界大多数地区的大陆法系就此奠基;蒙古人战胜南宋后的元朝并非只有毁灭,也有带来的波斯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融入创造,没有这些就没有元青花。

  资本与文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可以归为自然法则。书前序言为王石所作,王石更多从企业家角度来看文明的进展,这个角度新颖又在理。世界上可能很难找到另一种商品可以和瓷器相提并论,因为它为全世界所喜爱,而这其中的原因则是世界范围的文明都在其中融入心血。中国人发明了瓷器,但是近三百年我们的这项发明很明显地被世界所拥有所创造了,可以说,欧洲人、日本人、美国人重新创造了它,其实也可以说瓷器,不再是中国的了。而众人都来发展瓷器,用孜孜不倦的研制、不惧失败的尝试、详细的记录与试验,甚至工业革命的蒸汽机也最先在这个行业运用,瓷器被全世界的人们倾注心血地发展与重塑,动因只有一个,利润的驱逐。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与各地的美学文化悄然融入。类似的例子是大航海时代,人们对香料暴利的驱逐带来了一个副产品——新大陆与新航线的陆续发现,而这又促使了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相互博采众长,这也为后续的工业革命积累了原始资本。而工业革命之前的农耕时代,中华文明傲然了一千八百年的重要原因也是农业的领先地位奠定的经济基础,聪明的中国古人发明的垄耕种植法早于欧洲人两千多年,更高效科学的种植方法使得中国有更多从农业中解放出的劳动力,手工业、商业贸易建筑等得以发展。强悍的经济使得国家制度、科学文化、人民生活的繁荣的典型体现在中国则是另任何读者都会心生艳羡的宋朝,文明在这一时代是个高峰。

  知识与文明: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代大洋另一侧亚历山大正在建筑他的图书馆,从这个图书馆走出了欧几里得、托勒密、阿基米德等等分别为学科的开创奠定了根基,影响世界可以几千年。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孕育家族美第奇家族里最传奇的一段经历是科西莫在废墟中发现的一卷手稿,手稿所授知识为圣母百花大教堂圆顶的建成指明了道路,圆顶教堂建成,文艺复兴开始。美第奇家族里世世代代的家族成员对知识的敬重让人钦佩,这份敬重为一个又一个如今耳熟能详的大师提供了一方相对的净土,科技与艺术在这个家族的庇护与孕育下迅速发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技艺术的曙光照耀了那段历史的人类文明。

  中华文明:

  先进的农业使得中华文明闪耀于农耕时代。在此基础上的上层制度设计也相当优异,作者选取的是我们向来教科书被认为是弊病的科举制度作为例证。阶级自原始奴隶社会就有,无论哪个文明最早的起源时期都离不开阶级。如今所谓的民主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大目标,这一目标任重道远。中国的科举制度相比于其他文明最早提供了中下阶层进入上层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孔孟之道之所以影响我国历史很大程度依赖于科举制度,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多了份情怀与道义,可以说,没有科举制度,就没有我们灿烂文化里那么多的铮铮傲骨。中国社会并非没有信仰,儒家文化通过科举制度营造了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构成了社会的秩序。

  但我们的文明弊病也凸显,依靠经验缺少系统科学总结,文化里缺少精进的继承与发扬,印象最深的描述是作者关于我们国家与日本的瓷器制造。我们的文明在世代流传中总是多了些保守,没有人去总结成系统的知识,后代在重复着前人的错误,在技艺上,师傅传给徒弟总是留一手,文明的发扬与超越就是个很难的事了。而各种学科的起源在欧洲,重要的是他们在学科攀登的路上,后人可以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有系统的知识与总结,后人避开了前人的错误,文明就开始了持续的进展。在技艺上,我们更应该向日本人学习,日本师傅生怕徒弟不如他,总是倾心教导,徒弟也生怕不如师傅,总是日益精进。中华文明源远,要真正做到流长,则文化里的弊病要根除。

  人类文明:

  书中从开头就用类比的方式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人类文明的来之不易:如果把地球年龄缩短为一天,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半小时,文明的标志是城市的出现,而人类文明真正开始时已经是这一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了。比之于地球的进化与浩渺宇宙的进化,人类真的是沧海一粟,而文明真的是来之不易。既有宏观角度放在悠长时间史里的来之不易,又有微观里每一次文明的出现是那么依靠艰辛的努力与天时地利人和,出现之后能够得以保存又是另一次依靠,这种依靠还得让漫长的历史与未来去检验。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九):历史照进现实

  最开始看到《文明之光》的书名,觉得有些土气。但真正读过之后深受感染,人类不竭的思想与不懈的行动凝聚成的文明之光,点亮了世界,点亮了人的心灵和生活。

  书写历史的方式,有编年体的通史,也有纪传体的人物史、事件史,本书则尝试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从人类历史的闪光事件或事物出发,探索文明发展进步中的伟人也包括无数普通人留下的闪光足迹。

  地球、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科学、罗马法、陶瓷、美第奇家族、大航海时代,看似毫不相干的几个主题,在作者以科学为主线的演绎下构成了从史前到现代开端近7000年文明发展历程。

  猜想作者之所以用这些主题串起历史,除了长期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形成的科学思维外,还源自亲身探访历史遗迹留下的心灵震撼,以及跨越学科差异所发现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归纳起来即科学之思、万里之路、现实之境。

  读《文明之光》,充满了思想的快意,一则可以知晓不少熟知历史事件背后的有趣细节,二则毫无史料堆积的嚼蜡感受或历史分析的艰深难解,三则让自己在深感孤陋寡闻后被新知重新充满。

  之二至之四已在手中,内容同样好看。

  《文明之光(第一册)》读后感(十):“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对于这两册书,我有太多感触,反而不知如何着手。

  随着人的年岁渐长,一个人读书的感受也会逐渐变化。三十岁之后读书,恐怕只有很少人是为了学业、文凭,因此读书的动机因人而异,异常复杂。但共同点总是有的:好奇心。无论是对未知世界的无尽探求,还是对于热点事件、知名人物的猎奇、消遣。

  这些年来,好奇心依然驱动着我一有空时便读书,但我自知,就如不会再去轰轰烈烈地恋爱一回那样,我读书的体验也很难再重回十六岁时的境界,那种手不释卷的、恋爱般的读书感受。这种感受的遥远程度,也与书的厚度和字数成正比。

  吴军博士的《文明之光》是个例外 --- 两册厚书,在预售的时候我就下了订单。因为,看过作者的另外一套书《浪潮之巅》(也是上下两册),被他的文字和视角所折服。翻看半年前的微博,写到当时自己坐在地铁里阅读此书,“在地铁里还剩下的最后一页,出站后依依不舍地站在来往的人流旁边看完了”,几乎错觉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时 。

  相比讲述近几十年世界计算机行业弄潮儿的《浪潮之巅》,《文明之光》的内容更容易令人心生亲近。两册厚书讲述了许多内容,作者选取了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几十个片段,涵盖古今中外多个领域---历史、文化、政治、科学,甚至还有史前历史(包括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进化)。它们都以一条脉络贯穿:人类文明中的细节,以及它们与对现代的我们的影响。

  对于那些细节的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我心有戚戚焉。我周末在上海博物馆做志愿者,讲解古代的家具和陶瓷,至今已有五年。这么多年来,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博物馆为什么而存在?藏品为什么要向观众展示、给他们解说?终于有一天我回答了自己的问题:因为博物馆的这些藏品承载着我们的文明,那不仅是古老的、美丽的东西,更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生活,每一个点滴,来自于之前无数经验、无数创新、无数细节、无数探索和失败的积累。

  如果秦始皇没有焚书坑儒、没有统一文字度量衡会怎样?如果中国古代的工匠没有发现瓷土、高岭土会怎样? 如果南宋没有被蒙古所灭会怎样?如果明代的宣德、弘治与嘉靖、万历的寿命长短倒一个个儿会怎样?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在无数次“如果”的作用下,以令人心惊肉跳的方式积累和传递,正因如此,今天的生活中无数便利、美好,都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我们要感恩,但更要接收古人凭借那些物品传达的精神 --- 不满于现状、兼收并蓄、探索、创新。正是这些东西,让“文明”两字不再虚无。

  作者是一位科学家。因此,他的视角和写法与所有的历史书、文明史(作者大多来自文科)都不同。即便是讲述历史(古代的宋朝)和艺术(中国以至于世界上的瓷器),也都注重事实,冷静地约束文科作者无法抑制的感性描述,用客观的笔触渐次道来,因为毫无刻意向读者“强加”什么观点的企图而令人读得放松。另一方面,对于史料的转述细致清晰,把古书中被我们忽略的许多细节一一列出,转换为今人可以理解的度量,注释详细,令人感受到深切的对于读者的尊重和认真。文字的逻辑性自不必说,而文采斐然,又不输于任何文科作者。即便是关于科学类的片段 ,我这个文科生竟然读起来也感觉亲切自然,如沐春风。

  作者所写这些片段的主题一般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古代文明、美第奇家族、瓷器、牛顿...... 然而读了书中他所写的,才知道自己往昔所学到、听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那些被我们不自觉所忽略的部分,其实可以帮助我们完整理解那些遥远的时代、摆脱动不动“take it for granted" 的惯性思维。窃以为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科学的补充读物也非常好。

  读书的过程中,有时会想起阿兰·德波顿在他的某本书里写到那种读一本书时认同感油然而生的感觉 --- “何等幸运,邂逅此君”。在这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日益难以沉淀下来细细读书的年岁里,一年能看到一两本这样的好书,我已经足够满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