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编剧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编剧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4 04: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编剧心理学经典读后感10篇

  《编剧心理学》是一本由[美]威廉·尹迪克(William Indick)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一):《编剧心理学》:读懂角色心灵的第一步

  写剧本是一项步步为营工作,只有周密严谨计划,才有奥斯卡。对编剧而言,如果你想知道这本书具体应该怎样应用实战,我建议你去研究几本有关剧作结构书籍,顺便把每一章背后的习题做完(虽然有一点难),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如果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构建人物。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把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目标。将写剧本和心理学结合,它可以让你控制剧中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提高构建剧本情节冲突能力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反而是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和《女性英雄的旅程》,它的优点在于给你提供了一个英雄成为神话的具体步骤。女性英雄部分再结合弗洛伊德性心理阶段阴茎羡慕和女性力量,如果你哪天准备些写一部女性题材电影,想必会受益匪浅。你将会很清楚一个女性角色应该如何成长,你很清楚什么必须的步骤,必要常规,你也能更好的去思考如何打破这一切。有不少编剧书都会那坎贝尔的这些理论例子,比如埃里克•埃德森的那本《故事策略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段落》,那是我个人觉得最为优秀实用的一本书,作者们也都会拿朱丽叶•罗伯茨的《永不妥协》做例子。

  对于很多编剧而言,处理剧作的结构很多时候并不是难事,就像第一幕和第三幕更容易一样。第二幕的对抗才是最令人头疼事情。这本书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它首次提供了像阿德勒式或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式的心理分析模型,集中讨论了剧作中的故事结构、角色发展、心理动机和冲突等问题,这可以很好的解决第二幕的难题。如何规避角色成长过程中过多的选择,这正是这本书最具用武之地地方

  书中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卡尔•荣格、约瑟夫•坎贝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罗洛•梅六位心理学家的心理学理论入手,整本书有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展开,你可以在之后几位心理学家的理论中看到有别于弗洛伊德的理论,但又是基于他的理论,从他的理论发展出来的新的篇章,是一个互补的过程。这种由人物入手,由内及外的编剧法,有助于让你的角色成为真正的人,心理分析可以决定一个角色的不同阶段,并掌控它最终的人物成长和性格转变

  有时候不带一丝赘肉的电影其实是很难搞定的,就像很多影迷思考朗•霍华德是不是一位天才一样,他的《美丽心灵》《铁拳男人》和《极速风流》都很完美,但总让人觉得学院派的主旋律少了点个性。但很多时候,我思考的切入点却是他的剧本,要一步步清晰的构建角色的成长,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为编剧,你必须了解“英雄的旅程”的每一个阶段,就像坎贝尔的部分用《勇敢的心》和《角斗士》所举的例子,英雄旅程的那十七个阶段不容许你犯一丁点错误。这很难,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有时候常听一些编剧朋友谈所谓的反类型传统,但有些人甚至连类型和传统都搞不清楚。

  我认识的一个编剧老前辈曾经跟我说,如果你真的想拍好电影,你首先要有信仰,然后还要懂生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点小清高。更重要的是,你要有敏锐直觉良好品位时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不需要什么都懂,但你必须知道如何信任别人,并从他们那里找到你想要的东西命题作文式的商业填鸭式写作和作者化的写作又是两码事,但多读点书,懂的多点,永远不是坏处。对于作者化的私人写作,个性的融入其实就像让自己裸奔,作品越多,你的衣服就少,你的喜好思想审美,品位,甚至自己的生活习性过往经历熟人的眼里一览无遗,这有点可怕,而且特别是这类创作者处女作,从这种作品里你可以了解一个人,文字绝不撒谎。但对于填鸭式写作就是另一位一码事了,比如最近的《同桌的你》,简直就是填鸭式写作的遭难性代表。《编剧心理学》这本书应该对这类填鸭式写作更有帮助,它会限制你命题作文的界限,让你指尖下的角色真正成为一个活人,而不只是你操控的木偶。一旦你的角色活过来,你就成了一个打字员,你只需要倾听他的言语想法,然后将一切速记下来,想必很多编剧都有过类似的写作经历。

  这本书还是主要适用于编剧,当然只要感兴趣,谁都可以读,它罗列了几位心理学家的观点,然后用具体的影片辅助分析,让你从中有所启迪领悟。心理学的理论还是简单的点到即止,如果你对这些理论感兴趣,还是建议你去找他们的专著来仔细研究。当然,这是件辛苦吃力的事情。你也别指望读懂了角色的心灵就可以成为多么伟大的编剧,你依旧需要扎实的剧作技巧,但是无论时候,多读一本书对你都不会有坏处。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二):从剧情结构谈起

  将剧情结构和角色的来源归因于心理学,想想也是十分有意思,不过,这种说法有强行套概念感觉,不太认同

  说回正题,我们看了很多电影,尤其是超级英雄电影,会发现它有几个基本结构,这种结构,叫做三幕式剧情,三幕式剧情依然是目前主流的电影结构,开篇铺设背景,第二幕转折点开始对抗,第三幕迎来结局;为什么这种结构,成为主流的电影叙事方式,是因为它符合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现实缺陷产生理想世界的投射。

  人们从早期对于这个世界的未知好奇,到成长过程中的彷徨挣扎,再到慢慢有能力改变一点现状,对未来产生期许。这种状态,符合绝大部分人的成长轨迹,这种轨迹投射到电影剧情中,使得人们看电影的时候,获得满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的电影,都采用大团圆做为结局;悲观的剧情结尾,观众是不能接受的,这种结局,让观众内心压抑情绪得不到释放,不能释放就会产生焦虑,所以当然要给一个美好结局的解释;获得解释,是一种消除心理焦虑的手法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广告里,找出问题,树立美好愿景,依然是有效表现手法;而攻击竞争对手,显得很low的原因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一定会有反派。反派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主角一定要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不能是一帆风顺的,没有障碍的目的,剧情推动不下去,故事就不好看;手撕鬼子为什么槽点满满,因为太顺利了,没有一点点障碍,怎么会有说服力。反派作为一个障碍存在,当然要给剧情增加张力,使得电影产生节奏。人们为什么倾向于有障碍的剧情,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外界束缚规则的限制,产生心理的抵抗,剧情障碍,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电影剧情,来源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缺陷和对理想状态的投射,用常见一句话来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三):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

  当你看电影,你在看什么?

  第三遍读威廉.尹迪克的《编剧心理学》,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感觉终于把这本书读薄了。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在电影里拥有心理学思维洞见影像之外更广阔深入的世界。

  我喜欢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叙述方法。我粗略算了一下,书中至少分析了30部经典电影作品,能把心理学的角度这么好地嵌入电影,做到生动清晰,实属不易。其次,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我是弗洛伊德、荣格、埃里克森、阿德勒和罗洛梅的粉丝,作者恰好也选了这五个心理学大师的理论来解析电影,外加坎贝尔的千面英雄理论,真的是很涨姿势

  就好像这几位心理学大佬给你讲影史经典,太过瘾了,感觉自己看电影一辈子也很难达到这种思想高度

  作者说这本书是写给编剧的,但我觉得也适合资深影迷和心理学爱好者,其实范围还可以扩大。作者想邀请你在心理学的视野下,看一场电影,约不约?

  你可以想象你去看一场电影:影院里灯光暗下来,你窝在座位里,就像呆在黑暗安全洞穴里。大屏幕亮起来,影像出现.....你在洞穴里窥视着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属于你,却又属于你——就像你的一场梦。梦不是没有意义泡沫,梦是你探索自己潜意识的一条通道,你可以在这条通道里,看到自己的愿望是如何被伪装表达,电影亦然。

  如果这部电影深深打动了你,你可以想象:你被吸入电影中,你变成了场景中的个体,你的情感银幕中的角色和情节如此紧密地相联结,你知道,你能理解这个角色为什么会这样,你跟着角色体验着那些爱恨情愁。在无意识中,你经历了一个心理投射的过程——就像照镜子,你以为你在看电影,其实你在看你自己,你以为是人物在经历一切,其实你也在其中表达:你的攻击驱力与性驱力、你的本我冲动、你的心理防御机制、你的自我同一性整合、你的自卑超越、你关于存在的困惑....

  如果电影散场后你依然沉浸在一个镜头台词或者情节之中。不存在没有意义记忆,荣格说:“与被创造物的遭遇,改变了创造者。”这个碎片一定对你有意义,或者这个隐喻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比如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女神智者....那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也正在于我们在影像的投射里看到命运和自我,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言表感受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得以表达、宣泄或整合。

  希望你有一天在电影里能看到导演想带你去的地方,还可以看到你自己想去的地方。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四):故事架构的心理科学原则

  故事就是讲述在人在世界上的冲突的过程,由此揭示人生的意义,带来娱乐和宗教哲学、科学及艺术体验。冲突发生在人的内心、人际、人与社会、人与世界四个层面。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视角来理解人那些内在和外在冲突在基因层面的根源创作依据这些原则来构建故事的架构,可使其更真实可信,能达到更好的复合体验效果。其中各层级可以采用的心理学学说包括:

  1)人的内心冲突:精神官能的冲突和自我防卫机制;

  2)人际之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和恋母情结;阿德勒的自卑与补偿同胞争宠理论和生活方式四种形态;霍妮的基本焦虑、女性心理、自我意象神经质性格;

  3)个人与社会:埃里克森的人生阶段“规范冲突”;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冲突理论、自觉意识四个阶段和自恋英雄及其演变形态;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七阶段;社会心理学;

  4)人与世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原型、整合和共时性;千面英雄和女性英雄的旅程;

  这本书就是介绍和整合了这些学说知识的参考手册,非常有用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五):编辑心理学

  导论。

  电影是幻想,投射在我们面前,而我们又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在荧幕的人物身上。无意识的心理状态:爱与性、死亡和毁灭恐惧愤怒。无意识的认同,经历角色同样的心理发展和进程

  一、#弗洛伊德#

  —chapter1:恋母情结。

  精神性欲爱情冲突。“乱伦”的对象是一种母亲的角色,既有情感需求,又有性欲的满足。对母亲的爱、对光洁向往,转而对父亲充满敌意,这代表了自我怀疑一个阶段,我们不是完好神圣的,我们是有欲望的,这是一种慢慢转化的过程。矛盾两极促使我们将指针指向正确的对象。

  令人恐惧的权利急躁的爱、充满痛恨的暴虐,这些其实可以用生命的驱动力(爱、性和联合的需求)和死亡的驱动力(侵略暴力、毁灭)之间的徘徊、磨合产生。

  —chapter2:精神官能冲突。

  本我:反派

  自我:合理性(必须得到发展。

  超我:智者

  用外在化身代表两种冲突力量。

  *A:身边缺乏智者时,他的挣扎围绕在未充分发育的超我上,表现为不愿为情节中心的英雄目标出力。

  *B:反英雄。超我欠发达,用破坏满足自己的原始冲动。

  *C:堕落的英雄。坏事做绝,却被自己的道德毁灭。赋予角色极大的心理深度也会引发观众的怜悯

  *D:罪恶过失救赎有力量,让观众产生认同。

  —chapter3:性心理阶段。

  弗洛伊德自我发展模型是依据婴儿性心理理论发展而来的。当过于满足或没法满足时将停留在那一时期

  1:口腔期(用哭、喊、掠夺满足饥饿感,是种完全自私的欲望索求)

  口欲施虐(撕咬)+口欲滞留(贪婪

  2:肛门期(行为模式

  排泄型:粗枝大叶+便秘型:过于谨慎

  3:性蓓蕾:武器

  4:生殖器:lolita、青少年性电影(神经质、没安全感,超我的自我掌握过程

  —chapter4:自我防卫机制

  压抑(张力)、升华(原欲导向创造性活动)、孤立孤独者)、错置、理想化、失语(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暴露)、反向(借着强烈的反抗来展示反向行为,来暴露最深层的欲望…在极端的反向行为里,被他扭曲的欲望,纠葛成一个使他想要毁掉自己最爱的事物的地步)

  —chapter5:梦的运转。

  梦是一种愿望实现的功能。

  观影是和经历梦境一样的体验,来展示其中的冲突,或用梦的光怪陆离吸引人。但电影必须保有自身的真实感。

  二、#埃里克·埃里克森#

  —chapter1:规范冲突。

  规则冲突:自我内在生命与社会外在生活的冲突。

  认同冲突:自我经历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个阶段。

  个人发展的终点:爱和工作的能力。

  1、信任:(多疑&易受骗),必须借助缓慢的文字游戏。

  如果小孩被遗弃、被忽略或被虐待,这最初的认同危机就触发了不信任,那是一种普遍的感觉,即别人是无法信任的,人们天生是自私和不仁慈的,并且生命根本上是残酷和不公平的。

  2、自主:自洽、反抗暴政。

  3、主动性

  4、勤奋

  5、认同

  在青少年电影中,成人的权威人士往往低能、有敌意,青少年需要解决自己的自我认同。

  6、亲密关系

  爱情电影里充满小场面,成功的因素在于颇具魅力的主演、机智的玩笑、性的张力和“化学作用”。

  沟通的基础在于信任,个人私密的暴露,将这人处于情感脆弱的境地,没人愿意这样,除非有信任。

  7、传承

  对以往不满,对现在不欣赏,对未来不期待,这时人生处于一个停止阶段。ta需要指引新一代,成为智者,重启人生开关阀门。

  三、#卡尔·荣格#

  —chapter1:原型。

  集体潜意识:共同的影像和潜意识,相当于一种更温和的贴标签结果吧。

  英雄是自我,其表现形式是“面具”,他必须整合面具下的阴影,即被错置的自我,表现在坏人或英雄的黑暗手段。

  //女神:母亲。 耆老:父亲。

  阿尼玛:女性特质,性和爱。象征敏感、直觉、同情、关爱。 阿尼姆斯:相对。

  蛇蝎美人:性和暴力。 骗子:相对。//

  演员的角色定型是对他的赞扬,他所饰演的角色是具有说服力的。明星意味着原型的力量。

  —chapter2:情节的原型。

  原型主题也是由人类共享:出生、结婚、死亡,代表了对发展、改变、成长的需求。我们的目标就是借着不同的原型,变成一个更好更健康的人。

  四位一体哦:英雄、坏人、智者、爱的兴趣

  ----------

  待续

  《编剧心理学》读后感(六):读完这本书,我get到了我爹睡前故事的套路

  我小时候,每天睡前一定要听故事。由于我爹花言巧语的套路比较多,这个任务落在他的身上,以平衡我妈家务做得更多的怨愤。每天我睡两场,每一场至少要听两个睡前故事,时间一长,我爹就崩溃了,他再怎么花言巧语费尽心机,能讲的故事好像,都讲完了。

  终于有一天,我爹开始自己编故事,故事的梗概大概是这样的:从前,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或者在我家后山),有一个庙(一个城堡、一个基地、一个教堂、一个学校),里面有一个喇嘛(僧人、神父、牧师、科学家、宇航员、神经病),他过着快乐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带来了一个超级开心(不开心,震惊、悲痛)的消息,是这样的……然后这个喇嘛跟着这个人开始做一件了不起的事,途中打败了一个坏蛋(一只龙、一只老虎、一只大灰狼、一群日本鬼子),拯救了一个小朋友(一个美女、一群好人、一对失散多年的亲生父母),并且找到了一本特别宝贝的书(芯片、磁带、信、光碟),他打开书,书里讲了一个好神奇的故事啊,那这个故事我们明天再讲,你今天赶紧睡觉吧。

  这样的故事,我爹讲了一年,从我家后面的玉龙雪山上面有个玉峰寺,寺里有一棵巨大的山茶树和一位保护树的老喇嘛,讲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有个科研基地,里面有个机器人。细节丰富,跌宕起伏。我每天都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期待着明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我妈实在听不下去了,插嘴道:这不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写文章吗??

  我这才发现被懵了,于是拒绝听这个故事。我爹终于坦诚他确实就是在编“从前有座山”,以后不编了,以后讲别的。然而我发现后来不管我爹讲什么故事我多多少少还是能找出“从前有座山”的痕迹。这是童年的我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和这个世界产生被蒙骗后的忧郁。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编剧心理学》。

  是的,我想我爹一定是读过这本书,才能面对一个天真的小朋友,冒出这么多的套路。

  这是一本关于编剧,和心理学的书(废话),作者以电影结构解释各位心理学大V的理论,同时也以大V们的心理学理论分析编剧中通用的结构。如苏格拉底所信奉的“认识你自己”,认识人类普遍拥有的潜意识,就是认识人类的心理,就是认识感情,就是认识故事,这也就是真正认识电影、小说、戏剧,和睡前故事的开始。

  刚刚翻开《编剧心理学》我就懵逼了,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坎贝尔。这些名字自从我大学毕业基本也就忘记了,想不到这个年纪的我竟然再次与各位相遇,读嘛大概是读不懂的,来自拍一个发朋友圈装个逼,咔嚓,啾咪。

  真的读起来我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本书以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情节为依托,来解释各位心理学哲学大V们的理论,同时以这些理论,为电影情节的发展做出预言。更加神奇的是,多年以后,当阿措捧着《编剧心理学》,她准会想起多年前上哲学课的那些无聊的时间,并且惊叹于当年她从来就没听懂的理论,竟然被一本讲电影的书给讲明白了???

  《编剧心理学》分析了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约瑟夫坎贝尔、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罗洛梅这六位大V的理论,解释电影编剧的结构。正是因为它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得以先认识了观众——我们自己。认识了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恐惧、我们的追求,认识我们的爱与恨,于是能够认识我们想听到、我们所畏惧的——而那,正是迷人故事的起源。

  于是我谅解了我爹,并且震惊于他书没读几本,竟然已经洞察了这么多的东西。现在我可以接过他的衣钵,以《编剧心理学》教我的套路,来编一编“从前有座山”的故事了。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编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我家后面的玉龙雪山,住着一位隐士(超我的智者)和他的徒弟(自我的英雄),二人两耳不闻窗外事过去了好多年。山洞里关着一个恶鬼(本我的反派),每天山民都要喂给它牲畜以供暴食(口欲障碍),甚至每年要让它活吃一对儿童(口欲施虐)免得它不满出逃。终于有一天,它还是出逃了(反派归来),徒弟收拾行李准备跟隐士跑路躲避恶鬼的袭击。

  接下来,根据约瑟夫坎贝尔的理论,故事变成这样:

  徒弟琢磨着跑得远远的就好,于是他收拾整齐,踏上逃命之路(第一阶段:冒险的召唤),隐士告诉他,他们不能躲,必须投入战斗,徒弟非常不情愿(第二阶段,拒绝召唤)。突然有一天他醒来发现隐士被抓走了,只留下了隐士平常使用的手杖,而此时手杖发出了骇人的红光,光所照耀之处一切都被烧成灰烬(第三阶段:超自然辅助)。于是他拿起手杖,准备救回隐士(第四阶段:跨越第一道门槛)。

  再接下来,用罗洛梅的理论继续编:

  当徒弟找到隐士时,隐士已经死去了,他同时还找到了一群无辜山民的尸体(无知的死亡),徒弟于是怒发冲冠,准备投入战斗,进行复仇(仇恨的力量)。在寻找恶鬼并战斗的过程中,他逐渐明白自己的目标不仅是为隐士报仇,还要彻底消灭恶鬼,为山民带来安宁(平凡的自觉意识),同时,他发现自己正是唯一可以消灭恶鬼的英雄,而这也是恶鬼之所以追踪猎杀他与隐士的原因(创造性自觉意识)。

  最后用荣格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战斗非常艰苦,徒弟逐渐发现以他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与残暴无情的恶鬼相抗衡(二元对立),他逐渐发现了自身的黑暗面,并将其释放出来,以同样的暴力、愤怒和仇恨来对抗恶鬼(谦逊的英雄)。他受伤的心变得冰冷多疑(多疑的主角),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天真勇敢又智慧的少女(阿尼玛),温暖了他的心,并且略施巧计,斩杀了恶鬼(信心的跳跃)。

  从此徒弟成为了山民的英雄,与少女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发现隐士当年留下的手杖又发出隐隐的红光,映照在墙壁上,出现了一排排的字。他仔细地辨认,发现这些字,讲述了一个英雄故事(坎贝尔“最后的奖赏”)。

  以上,就是我用《编剧心理学》里的理论,编出来的又一个全新的“从前有座山”的故事,而且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比我爹当年给我编的要好听多了……

  如果我们再丰富一下这个故事,为它设置上更多的人物,还可以这样编:

  冒险途中,徒弟有了一个旅伴。相比谨慎的徒弟,这个旅伴粗枝大叶(弗洛伊德的“肛门排泄型儿童”),常常制造混乱,甚至在被恶鬼抓去时一不小心吐露出徒弟即将要来斩杀恶鬼的秘密(“弗洛伊德式失语”)。

  斩杀恶鬼的途中,徒弟遇到了另一个前来捉鬼的英雄,这是一个狂傲不羁不循礼法的人,会为了搜寻恶鬼的痕迹对恶鬼的小喽啰滥用私刑,但是勇敢无畏(罗洛梅的“叛逆的警察”)。

  徒弟曾有一个爱慕的女子,被恶鬼所害(坎贝尔的“遇见女神”),他无法忘怀,但在遇到另一个美丽勇敢的女子时也难以把持,终于发展了一段浪漫的爱情(坎贝尔的“作为诱惑者的女人”)。

  斩杀恶鬼之前,恶鬼终于吐露心声,透露出他与徒弟本是山神门口守卫的两只石兽,由于徒弟被夸奖,它被斥责,于是恶向胆边生发誓要报复徒弟并获取山神的宠爱和信任(阿德勒的“同胞争宠”)。此时,恶鬼和徒弟彼此都发现,双方有许多共同点,而好与坏同时存在于双方身上无法分割(阿德勒“乖小孩/坏小孩的二元性”)。

  编到这里,简直忍不住要为自己鼓掌了。这样的一个“从前有座山”,已经不只可以打发一次睡前时间了,简直够讲一礼拜的。在《编剧心理学》的帮助下,我与多年前的我爹,那个为了编故事焦头烂额的父亲,和解了。(坎贝尔“第九阶段:向父亲赎罪”)

  是的,这本书讲述了各种常见电影情节的套路。简直可以说,学会这些套路,那都不是会编故事了,那编出来的故事已经相当好听了。

  但是,对啊,创作,不光是为了哄孩子别哔哔了赶紧去睡觉,创作是发自心底的悄声细语,不是学会了几个结构可以达成的,那需要我们好安静,好安静地耐心倾听。《编剧心理学》在最后说啊,太多的结构,会扼杀你的创意。“这些分析是为了要加强你了解这些元素的能力,以作为创造原创性的和独特的故事的一个跳板。如果你对电影编剧的创造性过程没有兴趣,那么对于编剧的心理元素的更深层次了解,也无法助你一臂之力”。

  就像追求你心爱的姑娘啊,各种PUA学,各种套路,学起来呀!但是结局如何,依然看你有没有那颗真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