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10篇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是一本由胡汉民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2013-11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一):写在中华革命党成立一百年之际

  写在中华革命党成立一百年之际

  ---《胡汉民回忆录》

  胡汉民(1879年-1936年),原名衍鸿,字展堂。广东番禺人。资产阶级革命家。1902年留日,就读东京弘文师范科。退学回国后,任教广西梧州中学。后赴日就读法政大学。1905年入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书记部书记,主持编辑《民报》,批驳保皇和立宪思想。1907至1908年追随孙中山,于新加坡、河内遍设革命机关,参与黄冈、镇南关起义。失败后赴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兼任香港南方总支部长。先后参与云南河口、广州新军及黄花岗起义。1911年筹备广州起义,失败后回香港。广州独立,被举为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解职。次年随孙中山赴日,组中华革命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交通部长。1924年参加国民党改组活动,孙中山去世后,成为右派,曾与蒋介石一道反共清党。1936年病故广州。

  主编《民报》第1~5期,根据孙口授写成《<民报>发刊词》,先后在《民报》发表《民报之六大主义》、《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等文,与康、梁保皇派展开论战,对孙中山思想多所阐发。1907年随孙到新加坡、河内设立革命机关。组织同盟会于华南发动的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直接参入了黄冈、镇南关起义。

  东方出版社的这本《谁识忧虞累此身-胡汉民回忆录》,描述的方式有点文言文加白话文,其实原来是不知道这个人的,但是看到1914年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的合影。中华革命党也在寻找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不得不偶然喜欢了,因为现在对年代比较感兴趣。1924年国共合作时期的一张合影,觉得弥足珍贵哦。

  胡汉民被誉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孙中山的很棒的助手。《南洋与中国革命》是胡汉民1930年9月16日讲于南京新亚细亚学会的演讲。写了和孙中山一起革命的那些岁月的经历,很是具有史料价值。

  怀念胡汉民,不是为了了解中国革命,而是从这些爱国人士的身上,我们寻找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在民族的生死存亡选择的立场上如何保持一种信仰。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二):漫谈胡汉民

  胡汉民(1879—1936),广东番禺人,清末举人,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稍后即被孙中山指定为秘书,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参加过黄冈、镇南关、云南河口、黄花岗及广州起义,曾任广东都督、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立法院长等职,是国民党元老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胡汉民的个人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天资聪颖,虽年少即父母早丧,但靠着自修,16岁时就开馆授课,22岁时中了举人,当年替人考试而获酬金6000两银子,才得以东渡日本——“数年谋留学之志愿以遂”。这要搁现在,估计得挨个处分才行。在日本中途退学归国,在梧州中学任总教习时又因宣传革命被逐。25岁时再度赴日本游学,第二年加入同盟会,结识孙中山,由此踏上革命道路,并深得孙中山信任,此后成为他的主要助手和一生最为忠实的追随者。

  胡汉民作为国民党的元老,在国民党的发展过程中曾强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追随孙中山进入中枢执掌机要,但不管是在孙中山在世时期,还是在孙中山去世之后,他都有过掌握权力的机会,特别是在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他与汪精卫、廖仲恺同为当时国民党内最有实力的人物,却莫名其妙的被侮为杀害廖仲恺的凶手,一度被拘留,后被迫前往苏联,从而丧失了角逐最高权力的机会;后来在1931年与蒋介石的权力纷争中再次落败,一生也从未真正成为权力的主角。

  胡汉民对于自传、回忆录这类性质的史料的可信度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他在《自传续编》中说“写自传是一种历史的记述,这类记述,每不免讳饰诬枉”。但他仍然写这部回忆录,证明他自信已经做到了持正而论。至于对他回忆录中的所述所论,信或不信,那就自在公论吧!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三):《胡汉民回忆录》:曾有音书许右臂

  读罢此书,不免引人唏嘘。对于一个历史人物,大众的评价标准往往难免片面。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历史不过是“属于胜利者的一纸清单”。并且更重要的,是所谓的真相对于后来人来说意义几何,同样不太好回答。

  胡汉民1879年生于广东番禺。幼年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天资聪颖却囿于时局,只得一手教书,一手“操刀”——替人考试来维持生计。二十岁时的胡汉民摒弃了“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正途”,任广州《岭海报》记者,决心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洪流之中。

  那个年代对于读书人而言似乎并不仁慈。他的好友史坚如殉难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他开始以为,“非游学,无以与革命党人谋,即个人学业,亦皆不足充所怀之志愿”。为践行此言,中举后的胡汉民曾两次东渡日本,开始了救亡之路。

  1905年同盟会成立,此时的胡汉民已经结识了包括汪精卫、廖仲恺等日后的“重要人物”。尽管当时他已经返回国内,但得到消息后他马上赶回日本,并在9月1日晚上,见到了孙中山。在与孙中山进行交流后,胡汉民决定入会,此时的他26岁。

  这本回忆录收录了胡汉民自己所做的两篇“回忆”,加上多人为其撰写的悼文以及若干篇重要文章。其中不难看出曾任《民报》主编的胡汉民文笔甚佳,言辞往往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书中收录皆为第一手资料,对于希望了解胡汉民以及他的时代的普通读者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胡汉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1907至1908年追随孙中山,于新加坡等地遍设革命机关,组织同盟会于华南发动的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而黄冈、镇南关起义时,他同样与孙中山先生一道,运筹帷幄。

  文为心声。胡汉民的语言犀利,为人同样果敢。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前夕,胡汉民夫妇将女儿胡木兰托付给一位老人照料,考虑到随时有牺牲的可能,在一块布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籍贯,缝在胡木兰的衣服上,表示了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

  1912年民国建立,旋即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胡汉民的人生也不断经历着起落。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人是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但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同年8月被暗杀。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组成特别委员会,以控制局势和处理廖案。在审理廖案过程中,作为国民党右派领袖的胡汉民被认为嫌疑最大,曾一度被拘留,后被派往苏联考察。1926年2月17日-3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召开,胡汉民曾代表国民党提出要加入“共产国际”的请求却遭拒。在本书中也收录了与他同游俄国的朱和中关于此段经历的“回想”,以及他自己关于此事经历的讲演文稿。

  蒋介石掌权后,他与蒋介石的合分便成为其人生最后时间的重要戏码。但到了1936年,他因“构思过度,突患溢血,于5月12日晚上7时40分逝世”。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总不是容易的事。但本书中收录的历史学家、时任胡汉民先生私人秘书的王养冲所作悼文中的挽联,却是这位重要却令人陌生的人物的一生极好的概括:

  “自愧疏庸,曾有音书许右臂;最堪涕泪,从今趋步失中心。”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四):投笔不为己,从戎不为权

  1912年元旦,当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担任总统府秘书长的人就是胡汉民。

  胡汉民是清末的举人,然而他却成为了反抗清政府的战士,他出任《民报》主编宣传进步思想,他追随孙中山参与了很多次的武装起义活动,深得孙中山的信任。他的回忆录中,不但记载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经历,也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人物的活动与思想状况,从而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执着而热情的胡汉民,他对刘师培从革命者变节为“清客”的惋惜,也可以看到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他能够在复杂的情势下,审时度势,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他能够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滥杀无辜;他能够在处理公务时秉持原则而不惧讥谤。在具体的问题上,他可以和孙中山争得面红耳赤;在面临威胁时,他可以凛然不惧;在身处险境是,它能够安然处之……他的这些行为表明,他无愧于孙中山的赏识,无愧于自己的志向。

  胡汉民作为一名资深的同盟会会员,他能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同盟会未尝深植其基础于民众,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因如此,当初具有凝聚力的“驱除鞑虏”在辛亥革命之后反而成为了进一步革命的障碍,从而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此外,他在辛亥革命的后对同盟会内部人员的成分分析、对革命发展的预估分析以及后来对蒋家集团的态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他毕竟是一介书生,他与孙中山一样不是一个能适应尔虞我诈、波诡云谲局面的政客,所以他只能慨叹“余心犹在已堪惨,说不尽从来积惨”。

  胡汉民擅长书法,看这本书前面所列作品,其字隶书为主,笔画平匀,结体放正,清峻峭拔,可堪清赏,由书风探人骨,真可谓表里如一。

  最后,附上一段,胡汉民1930年在南京与法国经济学者的谈话:

  “现在世界上的殖民地者,并不一定要政府来统治,用经济侵略来时人家变成殖民地也是一样的。譬如中国现在没有工业,于是外国可以收买中国的原料,再把原料造成货品,在行销到中国,这一进一出,中国经济上的损失就很大了。中国如果这样长此下去,经济的方面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要吃亏,生活更要困难;不但工商业不能发展,就是农业也要因此而衰落!所以农业的发展也靠都市上的购买力如何,如果都市购买力减退,那么农人的农产品销不了,农人没有资本,农业因此而不能发展。可知农业工业的发展和衰落是互为因果的。中国处于工业国的经济侵略之下,如果只发展农业,而不能双管齐下的同时发展工业,那么中国是永久会处在次殖民地的地位的。”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五):了解胡汉民《胡汉民回忆录》

  了解胡汉民《胡汉民回忆录》

  在看这本书以前,胡汉民这个名字只能说是比较熟悉,具体对这个人物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我们的历史教育中,对国民党人物总是一语带过,很少有研究他们的作品问世,传记也很少见,只有两三种,也都是近年,民国热以后才出版的。

  这本《胡汉民回忆录》是研究和了解胡汉民的重要参考,因为这里面的内容都是原始资料,里面有胡汉民的自传,有友人回忆胡汉民的文章,还有胡汉民自己的文章选编,这些材料以前还是很难见到的。

  不过因为是一手材料,所以可读性就不那么强,尤其是胡汉民的文章,是民国时代写成的,现在看就有点不那么习惯了。

  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出现三巨头,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最后当然是蒋介石在权力的争夺中,最终获胜,成为了国民党的领导人,而汪精卫虽然是二号人物,但是因为叛变投敌,也为人所知,相比之下胡汉民的知名度就要小很多了。

  政治斗争非常激烈,不过也可以反映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我感觉胡汉民有点像宋教仁,很君子,很有学问,但是却并不是很了解中国的现实,和蒋介石相比,后者更能够懂得中国人人性的复杂。有人说这三个人当中,胡汉民擅长说,很能讲,而汪精卫说一半听一半,蒋介石是光听很少说,其实这也是蒋介石高明的地方,在中国从政的确是一件非常非常复杂的事情。很多决定性的时候,并不是靠选票,靠民意,靠才能决定的,靠的是暗地里那些东西,靠的是实力和军队。所以最后蒋介石的胜利也是必然的。就好像孙中山虽然是国民党的国父,但是在现实的较量中还是敌不过掌握军权,懂得官场斗争的袁世凯,当年的政治是和军事实力分不开的。

  胡汉民作为孙中山的秘书,的确有自己的长处,擅长理论,擅长写文章,擅长书法,算是国民党中的才子。就是孙中山先生和胡汉民意见分歧的时候,十有八九最后都是听了胡汉民的,说明胡汉民的确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政治家,可是政治斗争并不是单纯的政治的斗争。为了得到权力更多的是暗地中的较量,这就是胡汉民所不擅长的了。

  胡汉民在国民党当中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有一大批支持者,孙中山刚去世的时候,胡汉民的影响很大,当时汪精卫蒋介石的地位和威望都不如胡汉民。当时国民党中多数都支持胡汉民。

  据说汪精卫想要除掉胡汉民,说廖仲恺被刺杀是胡汉民指使的,派人去抓胡汉民,胡汉民仓皇出逃,去哪里呢?呵呵,他竟然跑到了汪精卫的家,在陈璧君的保护下,逃过了一劫。广东是胡汉民的大本营,支持者众多,后来蒋介石软禁了胡汉民,李宗仁、孙科、陈济棠当等人竟然发动政变成立了广州民国政府,可见胡汉民当年的影响力。

  《胡汉民回忆录:谁识忧虞累此身》读后感(六):谁识积惨

  民国十七年,国民党中央党部印发“党员调查表”分发给众党员填写。在“革命经历”一栏中,胡汉民写下了这样的两句话,“余生犹在已堪惭愧,说不尽从来积惨”。众人见后,十分慨叹。

  众人的这种慨叹也是有来自的。

  民国十七年的胡汉民,其时有过各种头衔。他是曾经的党人三督之一,与李烈钧、柏文蔚并列。他曾经也是国民党三杰之一,与汪兆铭、廖仲恺并列。他更是国民党的三巨头之一,曾与汪兆铭、蒋中正鼎足而三。同时他也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熔褚遂良、米芾于一炉,“清挺峻拔”。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物,却以“积惨”自况,在他的身后有着怎样的秘辛?

  光绪五年,胡汉民生于广东番禺,光绪二十六年,中举人。虽是皇清举子,但自称汉民,“意为不做满清顺民,做大汉之民”。

  汉民中举,这是无疑需要很厚实的文言功底。这一点,从《胡汉民回忆录》中也着实能够看的出(换句话说,本书的胡汉民自传部分让人读着是挺晦涩的)。如此身后功底也给他换来了东渡的船票,虽说是为人捉刀。

  彼时,群众群众喜闻乐见的梁启超“以其能文”,被革命党人称为“文妖”。梁“智慧海内外言论界之一部”,是为“保皇派之巨镇”、 “非民族革命之一障碍物”。而胡汉民的所做颇有圣乔治屠龙的风范,至少是在革命党人看来。是日,胡登坛讲演三小时。“听众千人,拍掌狂呼”。最终的结果是康党宣布不再“开会与东京”。

  不过当我们钦佩胡的圣乔治屠龙的勇气时,别忘了此事的后话。那就是梁启超怕国人因政见不同,闹上外国公堂,有失体面,最终息事宁人。

  宋案是民国第一大案,胡在文中也对宋教仁有所著述。从胡的态度中也窥见一斑。“钝初居日本,颇习政党纵横之术,内挟克强为重,外亦与赵、章、汤化龙、熊希龄相结纳”。不过颇具玩味的是,对于这民国第一大案,胡未曾涉及。“宋主中央集权,余主地方分权。”要知道,主张联省自治的陈炯明就是因为主张分权而最终被东征平叛,当然平叛的理由是“据广东为私有”。

  真正的历史已经远去了,我们所看到的文字,只不过是为了当下。这一点在书中尤其明显。在廖仲恺遇刺一案中,曾并为三杰之一的胡汉民是重要的嫌疑对象,因而被搜查。“早上来搜检的黄埔军人,是奉介石的命令的了”,胡是这样认为的。而在书末朱和中的《与胡汉民先生游俄八个月之回想》则说道,“(胡)安居军校,得蒋介石先生之保护”。

  “总理孙中山先生革命四十年,赞襄密勿者,初七只有胡汉民、朱执信二人”,但是胡对于朱执信似乎没有多大印象。对于汪兆铭,早年感情甚好。“恍惚梦精卫已被清廷宣告死刑,乃大哭。哭声惊邻室”。但是后来却被汪精卫所“误解”。用胡的话说则是“总不料前有汪精卫,后有你蒋先生误解我”。

  胡一生坚持反共,但是别忘记了他主张加入共产国际。而他也并没有说共产国际与他的反共相悖,须知共产国际他是一个世界性的共/产/-党。所以只能冒昧揣测可能这是他的政治手腕吧。

  胡自我标榜清高,可是在一个旧时代中国这种清高是没有丝毫作用的。空喊的三民主义并没有一统中国。尽管胡汉民可以理直气壮的来与蒋介石对质,说自己没有运动军队;可是如果一支枪都没有,只在那里空喊,最终的结果只剩下沦为的阶下囚一途。

  关于胡汉民的死,很多书都说胡死于脑溢血。期间插曲不曾耳闻,只是隐约记得在一本书的注释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中央虽迭电邀胡赴(南)京,胡已身不由主。陈济棠更以胡游说日本出兵之秘密相要挟,说如胡赴(南)京即公布此一秘密。胡进退失据,抑郁愤惋翩,终致脑溢血以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