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2018-08-20 05:4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 阿尔贝•加缪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但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但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加缪

  一口气读完加缪的小说《局外人》,很短小精炼。这本书是我读加缪的第一本,看完令我吃惊极了。

  男主默尔索好像对周边人和事全都不感兴趣,早早把妈妈送去养老院,听到妈妈去世了也毫无感觉;要调去巴黎工作了,一点都不激动;对结婚对象的爱也是可有可无东西;最后甚至杀了人要被砍头也觉得是很自然事情……

  他身上的冷漠到底有没有道理说不上来,只是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并感到一丝害怕可能正像加缪说的这世界与我格格不入,我不入流我不屑投入情感,你可以让我做我不爱做的,但我只“爱”我爱的。

  当然这样做的结局悲剧的,“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所以我害怕……

  《局外人》读后感(二):无知无求的局外人死于社会所谓的秩序

  局外人-加缪,写于1942年。

  1、主人公:默尔索-能够理解其对于母亲态度,当亲情没有那么浓郁时,反而保持最适合的距离,为母亲找到能提高给她帮助的地方,也反映出来他的童年家庭教育悲哀的,母亲并没有教他如何好好爱人。到了成年,他的爱是盲目的,只能服从于生理需求,比如对玛丽。

  2、性格:没有生活追求,没有欲望,基本不会对别人有过多评价,也会参与社会活动中,日常的朋相处中,但是没有过多的情绪。保持着一种习惯不信任宗教。对活着,活在当下才是需要考虑

  3、作者观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权利社会给予人的保障应该是确保这种权利,当涉及到危害生命,权利时,需要考察的是案件,而不是通过人的处事方式来进行。就像前段时间的雷洋案件,我最怕的就是自己因为意外死去时,被社会上拔出生前过得是多么的荒谬,所以才这样谨慎的活着。那就证明现在的社会还不能够给我保障。

  4、如果书中认为社会太浮夸,要回归自我,我更倾向于回归一个真实交流的社会。并不是一个人想默尔索一样对很多事情没有真心,没有热爱,当然,社会也只能回馈给他这样子反馈。就像朋友圈点赞一样,或许里面没有多少真心,但也有互相的欣赏关注。抱着不参与的心态基本上从社会上得不到什么,而每个人不可避免要和这个社会发生联系

  5.默尔索就像一个婴儿,对世界都感兴趣又没有特别喜欢,随身体而动,但社会却没有权利剥夺这种生活方式

  6.教父说:人类正义算不了什么,上帝的正义才是一切,默尔索说正是前者判了我死刑。我说我压根不知道何谓罪孽法庭只告诉我是罪犯,我是犯人,我就付出代价,别人无权要求我更多的东西。

  7,人是理性的,而社会是非理性的,一个人想要追求理性,在这个社会就是荒诞的,但作者认为我有权利当下,比如在监狱里默尔索可以选择不信任教父

  《局外人》读后感(三):谁应该是局外人?

  在另一本书中听说了加缪和他的《局外人》、《鼠疫》。再去查对作者和书籍的评价,竟让我在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书的情况下,就被圈了粉。

  不过等我真正读了《局外人》,才自觉天真,我其实并不懂加缪到底想说些什么。或者更确切的说,我觉得我懂了,但又并不懂。答案似乎就在一层朦胧薄雾里,走不出来。

  我读的版本,是柳鸣九先生的译作。后来我才知道,柳鸣九先生的翻译,在许多书评中,是第三选择这样的存在。可我依旧喜欢柳先生的文风,像是读一本娱乐小说一样轻松平实。而开篇一句话,就充满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力量。像是看到默尔索在日记中提笔“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默尔索实在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像白开水一样的人。同时外界的一切好像对他也没什么影响,他永远不会有太多情绪上的波动。而外界的人们似乎对他,始终存在着极其强烈排斥与抛弃感。因为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表示难过,人们就想判他死刑;因为他在母亲葬礼后一天就和玛丽上床,人们就想判他死刑。最荒诞的是,明明他是杀了一个人,且不论误杀是不是应该判死刑,所有人似乎都认为他应该死,而且是因为看不出他对母亲的死表示悲伤才应该死,而不是因为杀了人。最后,默尔索,被定义成一个“怀着杀人犯的心去

  于是看完整本书,我不禁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默尔索到底把自己放在了什么位置也就是说,他对世界的不关注,和对母亲死去的表面不悲伤,到底是因为他心里很明白透彻,还是因为他确实是一个对母亲漠不关心、可以和不爱的女人上床结婚的“渣男”?第二,外界对于默尔索的残忍,到底是因为在她们的心里,哪里出了问题?

  第一个问题归根到底,归根到底莫约还是关于,一个人到底应该怀揣着怎样的心情想法对待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包括父母家人朋友陌生人。我们应该把世界看得多重才是恰到好处?最为心胸狭窄之人,眼里应该是没有其他人的,一心让自己生存地更加舒适;比这些人更为高尚之人,是能够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在保证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去帮助其他人;再高尚一些是君子,是时常想着如何能够同所有人一道提高大家的幸福指数;而最高境界圣人英雄,是那些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护和帮助其他人。我们为人们的高兴事而开心,我们也为人们的悲惨遭遇痛心。这都是人之常情。都说庄子妻子去世之后,鼓盆而歌,但毕竟庄子是经历了痛苦悲伤之后想通的,只不过他比友人想通得快那么一些罢了。而默尔索处于哪个阶段呢?我们又应该在哪个阶段才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呢?我们是不是面对他人,要让自己成为利益无关者,成为一个局外人呢?

  第二个问题,应当是对于舆论这种压力,到底保留一个人的自由到什么程度呢?书里的人,和我们世界里的键盘党有什么区别。他们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另一个人(虽然即使自己根本也是达不到的),哪怕这个人的思想和态度和自己毫无关系。可只要他们有一些看不顺眼,即使对方没有做出伤害任何一个人的事情,他也仿佛有千万般罪。所谓道德绑架是否就是如此?许多人不分青红皂白,把一件事的过错强加在另一件事情之上,像法官和陪审团一样,把“母亲死去之后不哭泣“作为杀人罪的定罪理由。何等悲凉!而说白了,我们有什么资格,对另一个人做出刻薄的评价呢?

  也许是加缪的存在主义和荒谬还没有被我理解过,故而看完这本书写书评的时候,竟不知所措了。

  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在明晃晃的太阳下,默尔索要连开四枪;也不明白,为何他自己却认为是无辜和无错的?

  《局外人》读后感(四):摇摆不定的人类

  我是在研究生政治课上读的局外人,,无论是老师在上面声情并茂地朗读课件还是下面男主在不死不活地作死,都让我感到很不舒服,就像是晕车一样呼吸不过来空气

  个人感觉读荒诞派的文章就跟晕车的人坐车一样,就像把一个迷茫的人关在黑屋子里让他发狂一样,也许这个世界太混杂,歇斯底里让我们感觉自己更纯粹一点,让我们感觉不是在被推着走。

  世界有很多阴暗面,有很多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就是我们生存的地方,我们就是它幻生出来的一面美好丑陋的。就像道德约束,就像人云亦云,这本来就是构成这个人类社会的一部分,我们被这些东西牵着束缚着。也许这也是我小时候讨厌人类讨厌自己的原因

  泰戈尔:我们看错了这个世界却说是这个世界欺骗了我们。

  有些我们无法改变,有些我们却可以让它变得好一点

  《局外人》读后感(五):局外人为舆论致死

  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太现实了,太讽刺了,太符合大众心性了。故事短小而精彩,尤其是对人物刻画,对审判的讽刺。

  故事脉络大体是先写葬礼,再写葬礼的那个周六和玛丽在一起,再是周日看行人出入,再是写去上班,然后是写雷蒙和老头和狗,再是写雷蒙打前女友,然后默尔索和玛丽被邀请沙滩,然后就是和阿拉伯人的三次相遇,再是上法庭,一审,牢房,二审,终判,神父

  老实说开始意识到默尔索被判了死刑,我以为每个神父都会对囚犯规劝的,后来看了大家的书评才认识到,我最喜欢的是每次描述默尔索和玛丽游泳的片段,真刺激。 (● °u°●) 」

  最触动我的是审判的时候将默尔索对母亲的冷淡牵扯了进来,以此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判断,进而得出他是故意杀人的,这种情况其实很多,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很客观评判一件事,一个人给人什么样的印象,我们就习惯性的倾向于认为他会做出什么事,但实际上这件事可能就和这个人没有丝毫的关系,好比为官者的孩子如果犯了错,舆论就会一股脑儿偏向严惩,而没人管是否合乎法理,舆论致死,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免责。

  其实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里头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设想期待自己所爱之人的死亡,可能不太道德,但我就有过,我想过失我的父母,我设想过我的生活,这个想法是很可怕,很黑暗,但我的确有过。以至于我觉得这本书太真实了,我觉得我就是默尔索,知道一些事,对生活冷冷淡淡,有些追求,又有些懈怠,时常像旁观者一样看待事情,会比较理性,对绝大部分无所谓,又像个平常人一样爱我的父母。

  《局外人》读后感(六):荒诞世界的局外人

  加缪的《局外人》是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的代表作,其思想价值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独树一帜耐人寻味。作品篇幅不长,但其意深远绵长。

  主人公默尔索是个“性格孤僻”的怪人,他似乎与他所处的周遭环境格格不入,情感钝化,且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母亲病逝,他并没有嚎啕大哭,没有悲痛欲绝;他的上司给了他一个升迁机会,他淡漠拒绝了;楼下老头的爱狗丢了,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心邻居约他聊天,他也只是静静地听着,冷眼旁观;女友问他是否爱她,默尔索坦诚地说“不爱”。用加缪的话说,主人公默尔索就是一个“他所生活的社会的局外人”。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跟默尔索如出一辙,“无视对生活的设置”。

  但是默尔索的这种无视和淡漠并非是他内向消极懦弱。恰恰相反,他大智若愚,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他在世俗的世界里独善其身,追求自我的安宁率真,不虚与委蛇,不矫揉造作,不随波逐流,不曲意逢迎。他遵循自己的内心感受,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规则行事。他不相信上帝,不相信虚无的造物主指引他的方向救赎他的灵魂。陆王心学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心是万事万物最高主宰和所有行为道德的最高准绳。默尔索的性格里也带有这样的痕迹

  悲剧的是,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遭到了世人极大非议和憎恨。法院在对默尔索进行审判时,竟全然不管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反而通过他平时日常生活的行为去推断他的品质。他们进行的不是一场逻辑严密司法审判,而是一场虚张声势的道德审判。仅仅是因为默尔索不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行事,法院就认定他是一个道德沦丧的人,并且还要站在道德高地上,以全民族名义制裁他。默尔索这样的一个小人物何以让堂堂法院如此气急败坏?不过是因为默尔索的所作所为大地挑战了世俗伦理体系,戳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痛处。

  人类文明发展成千上万年,在演变过程中不变衍生出许多约定俗成的行事规则,我们称之为法律和道德。但是,法律和道德并不是真理不同时期的法律和道德甚至会相互冲突。有人说,多数人认可的行为就叫做道德。那真理是不是就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呢?多数人是不是就可以以名为道德、实则强权的方式去压迫少数人呢?默尔索的被判死刑极其尖锐地提出了这些问题,振聋发聩

  正是因为僵化的社会对默尔索的抵触攻击,才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荒诞和古怪。它宣称爱人,本质却是个杀人的机器;它要求进步,实际在禁锢人们的思维。当社会要判处默尔索死刑的时候,神父出现了,妄图用宗教来救赎默尔索的灵魂。但默尔索拒绝了,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不认为这种虚无之物能够对人生产生任何指引和教化作用。尼采说:“上帝已死。” 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当社会文明陷落的时候,妄图向上帝寻求真理,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可笑把戏,不过是迷失方向的人们妄图掩饰内心彷徨恐惧的徒劳行为。不应该有普遍适用的社会文明规则,也不应该绝对正确的上帝存在,对绝对道德体系的反对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

  “世界的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也正因为外在世界的不可靠,因为社会处处可见的荒诞景象,我们才不得不转变方向,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求答案。人所生活的环境和宇宙是没有意义的,人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创造价值。存在主义强调人自身的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他的意思是,在人的存在之外,就不会有绝对的道德体系和绝对的宇宙真理。人有自己行为的自由,而不必去遵循某种道德要求或者宗教信仰。这不正是《局外人》主人公的行为方式吗?他特立独行,拒绝宗教,拒绝世俗方式。可悲的是,他被主流意识形态抹杀了。他的死,是加缪对所谓的社会真理的嘲讽和蔑视。

  《局外人》读后感(七):谁何尝不是局外人

  在读这本书之前,没有以任何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纯粹是觉得书名有意思便选择阅读。因此,在读的过程中一直在揣测题目中说到的局外人究竟是谁,又为何成为了局外人。

  在书本的前期,隐隐约约地感到主人公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观察者。当他的母亲逝去时,他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反而觉得路途遥远颠簸。他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没有太多所谓的样子,波澜不惊,偶尔在描述自己女友时稍微带有一点点感情,却也惊不起什么涟漪。他似乎置身于这个世界之外,只是处变不惊地看着一切事物的发生,看着一切喧闹。

  即使在他和朋友遭到阿拉伯人的攻击之后,他也是满不以为意地,抄起枪支便出去散步了。在自己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时,也似乎只是觉得太阳太晒而做出的一个条件反射的决定,既不由他的理智决定,也不由他的情感决定。

  然而,糊里糊涂地,他就被送到了法庭。开庭期间,他数次埋怨自己作为被告却被法庭上的其他人员忽略。对于审案的过程,他并不是很清楚,也没有想全力地去了解;甚至当死刑的判决下来后,他连最后上诉的机会也放弃了。

  于是,一个普通青年,被送上了断头台,此后再没有观望这个世界的机会。

  小说中的有些细节,和鲁迅笔下的国人十分相像;记者们都对这个案件兴奋不已,因为这是夏天为数不多值得报道的大事之一。

  小说的主题之一,很明显地是揭露法庭的腐朽;法官抓住与案件无关的细节不放,比起案件本身,更加专注他的家庭关系和宗教信仰,最后对于主人公做出的审判,更像是道德审判。而在审判的过程中,主人公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没有太多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因为他的发言权全都交给了他的律师。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尝尝是局外人。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其他成千上百件事情所影响,而这些事件通常不受自己的掌握,甚至不受任何人的掌握。就是在无数个细小的决定中,描绘出的轨迹。我们能做的选择很有限,而有些选择,就如主人公是否选择上诉一般,即使存在,也未必有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局外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中主人公一直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看这个世界,甚至看待他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恐怕也是最后导致他的死刑的原因之一。如果他的性格不如此,那么可能命案就不会就此犯下,或者判决也未必是死刑。

  相对于《丈量世界》中的两位主角,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彻底的局外人,一位茫茫世界中消失的一颗不为人知的棋子。

  《局外人》读后感(八):看完这本书之后,一直忘不掉主人公的形象

  从刚开始看这本书开始,就一直很怀疑,为什么这本书能成为经典。

  主人公的内心戏太多,细节的描写太多,并不惊心动魄,甚至称得上是平淡无奇。中间我有两次都不太想读了,一次是在法庭上,第二次是执行死刑前。

  但是看完这本书主人公的形象就一直刻在脑子里了,我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

  因为我身边存在着太多主人公这样的人,他们都太过普通,甚至他就是我自己。

  这些人太渺小,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最终也被推到台前,走向自己控制不了的结果。如果主角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表现自己对于想要活下去的渴求,也许围观的群众就满意了,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活下去。

  这是多么可笑,却又不得不接受。

  加缪写作的年代固然荒诞,但是这种却荒诞一直延续下来,每日上演。

  《局外人》读后感(九):局外人

  在这之前,对于经典总是望而却步的,但因为之前有朋友推荐加缪,所以才尝试着去读,第一本便是《局外人》。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经典的看法。以前总觉得经典应该是那种特别烧脑,晦涩难懂,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是读不懂的,如果勉强去读,也一定味同嚼蜡,反复咀嚼也不一定有所得(这也不过是懒惰的一个借口)。 但是《局外人》却不是,给我的感觉就像你在旅行途中偶遇的一个特别有魅力的中年大叔在为你讲述一个他的朋友给他说的一个朋友的故事,之所以说他是朋友的朋友而不是与他有直接关系的朋友,是因为觉得作者是站在一个非常客观的立场,用一种旁观者的近乎平白的口吻为你讲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冷漠的儿子不仅没因为自己母亲的死表现出世人所谓的悲痛欲绝的状况,反而在母亲死后不久就去找女人,纵情放荡享受,还因为朋友杀了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后来被道德法庭判以死刑,依据却不是因他杀人,而是因为他没有因为母亲的过世而痛苦。生活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没什么相干,他就像一个”局外人”。 然而,我们能够仅仅因为他没有在母亲葬礼上痛哭就否定他对母亲的爱?从而断定他就是个杀人狂魔,死有余辜? 或许我们都是生活的”局外人”,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善于伪装,习惯带着面具生活罢了。 这就是经典了,他会引你思考,却不给你一个标准答案。

  《局外人》读后感(十):都是局外人

  这是我第一本读加缪的书,一直都感觉默尔索是一个“局外人”,不单单是司法审判时的局外人,更是整个社会的局外人。他并非对一切的事物的没有感情,他爱妈妈,也喜欢大自然,也因为车上的浑浊空气和颠簸而难受,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在最后说自己能够掌握自己吧。然而,无奈的是,他并不像社会上的人一样信奉那些大家都信奉的东西,譬如,母亲死的时候要哭。其实我们并不一定是假哭,只是我们认为我们要哭,却没有想过为什么,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组成了这个社会,而最后这个社会却变得非人性化,甚至吞噬我们。译者一直强调的是现代司法制度对默尔索的毁灭,而对于我而言,在现代社会之中,默尔索这样的人无论是否被宣告死刑,他都必然会绝于社会。而在这种情况下,默尔索是否是判以死刑,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下,如果对文中的道德审判不加以遏制,我们都是事实上的默尔索。至少于我而言,我永远无法真实且完全的相信这个社会上的任何一套道德体系,如果与社会同质,自我必将泯灭,如果异质于社会,那我们也永远失去拥抱世界的机会,这个世界注定和我们格格不入。

  最后抱憾的是读了两遍也没能明白为什么默尔索会对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心扉,希望以后能读懂吧。

  2016.3.29 10:2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