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3: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10篇

  《体育館の殺人》是一本由青崎有吾著作,東京創元社出版的単行本图书,本书定价:1,785円,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一):当代校园长篇不可能犯罪推理的样板和学习典范

  当代本格不可能犯罪推理、当代校园长篇推理的样板。

  案子谜面很简单很朴素,有个体育馆,中央有个大舞台。几个学生前去体育馆搞活动,把帷幕一拉,就发现一具尸体。法医来检查死亡时间,发现那个时间段里,体育馆是被严格封锁、监视的,是个密室。谜面没别的华丽装饰。

  这本的优点就是奎因的优点,推理严谨、靠谱、服人;废话少;扯淡因素(谈情说爱之类的)少;通俗易懂;行文流畅;外加诡计简洁意外性又不错。缺点也是奎因的缺点:类似记者的客观视角,无心理描写,性格塑造呈集体性平板化,过度依赖对话塑造人物,偏偏对话既不装逼也不萌,平平淡淡,各个角色都差不多样。

  青崎有吾这本还有别的什么优点呢?我觉得是他的题材——校园长篇+当代本格不可能犯罪;及这一题材对写手的借鉴指导意义。

  当代不可能犯罪为何难写?

  1.现代技术强劲,传统密室很多都会被高科技秒破。在卡尔笔下能灌水成长篇的密室,到了《消失的人》林肯·莱姆手里,10页篇幅不到就被秒了。校园杀人案,学生写手一般会选身边的高校作为案发现场,高校意味着大城市,大城市意味着现代技术,无论如何你回避不掉。

  2.教室或宿舍不利于密室构建。动脑想一想,假设你要杀一个仇家且准备不被查到、准备逃脱法律制裁,请问你会选择在教室或者宿舍动手么?当然不会,教室和宿舍人来往多,构造简单而千篇一律,锁的防盗防撬性能通常很好,难以制造给力诡计。即使制造了,也通常是冗长或平淡的机械密室,即使手法前人未用,在读者看来也不算有多新奇。

  那么,怎么处理呢?第一个问题,青崎有吾没有刻意禁止高科技,却回避了高科技过度介入;第二个问题,《体育馆杀人事件》本身诡计过硬,推理过硬,意外性不错,情理性好,因此也不成为问题。第三个问题,青琦有吾显然是研究过调查程序和警察纪律的,不会让法学院、警校的朋友们找到明显的破绽;且最重要的是,他的推理很靠谱很严谨很务实,是奎因巅峰期水准,警察挑不出破绽,因此读者也不得不服。

  新手尤其喜欢写本格不可能犯罪的推理小说,而且尤其喜欢学生侦探、校园密室这两大在我看来纯属自找苦吃的新写手作死元素。但是每年都有无数新写手前赴后继写学生侦探校园密室。怎么办呢?既然那么多人喜欢写,劝是劝不来及的,那么退一步,有没有比较好的校园推理学生侦探的样板作品?有,东川笃哉的雾之峰凉系列和森博嗣的SM系列,不过雾之峰凉和西之园萌绘都是伪侦探,真正破案的是其师长;且雾之峰凉系列需要作者能扯能打诨,SM系列需要作者具备专业的理工科知识。故个人认为《体育馆杀人事件》更适合作为模仿、借鉴、学习的对象。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二):纯粹还是倒退?

  众所周知,我一向对鲇川哲也奖不太感冒。这次见戚老师颇为推祟,赶紧借来一阅。关于这本书的得失点,我在短评中已指出。作品本身对我震动不大,倒是评委能把奖颁给一部在很多人看来纯属“开历史倒车”的作品,实在令人感动。在推协奖也频出“怪作”的严峻形势下,鲇川奖能保持住这份纯粹,难能可贵!

  那么《体育馆的杀人》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呢?

  ——不够吸引人的密室

  某高中放送部(校内社团名)部长在体育馆的舞台上被杀。此人在下午3点3分时进入体育馆,随即舞台上的帷幕被放下。到3点15分帷幕被再度拉起时,他已在舞台中央被人刺死。

  体育馆有三个入口:中央主入口一个,舞台两侧各有一个入口。从3点3分到3点15分之间,不断有人经由中央入口进入馆内,但除了死者,没有一个人经由馆内进过舞台;舞台右侧入口在内部被上锁;舞台左侧的入口因戏剧部的四名成员要搬运东西,曾经开过门,但东西一直堵着门不说,四个人也都被证明无法做案。由此,两个“视线”加一个“门锁”,构成了一个其实不算很精彩的密室。

  (FAN叔点评:视线密室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密室,谜面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类密室解释只有两种:1、视线人本身有问题,甚至就是凶手;2、视线“罗网”其实不严密,有漏洞。事实证明,最后的解答没能突破这两点范围。另外,为证明视线人是否有问题,罗网是否有漏洞,就免不了要来几段大家喜(深)闻(恶)乐(痛)见(绝)的“家访”。)

  ——警察无用论

  随后警方出场开始查案,收获主要有两点:被害人全身各个口袋里的物品;一把遗留在舞台左侧门附近的厕所里的新伞(这两个都是重要线索)。之后,警方除了卖萌和跟侦探斗气外,基本就没他们什么事了。

  (FAN叔点评:作者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写学生写妹子还是活灵活现的,但一到警察就……除了有警衔,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和中学生没啥区别。人物刻划能力和社会阅历的积累显然是作者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天才少年金田一,不,是裏染天馬登场!

  由于警方一向不信密室的邪,所以某一段时间单独在体育馆内热身的某学姐就受到了怀疑。于是,敬慕她的某学妹万般无奈,找到了天才少年裹染天马——同一学校的男生,要求破案。至于为什么委托这个人,是因为他最近的考试九门功课都得了满分(这一点要比金田一强多了),智商肯定很高……

  (FAN叔点评:天才少年、学生侦探的设定如今早就不新鲜了,偏偏这位还集中了很多传统名侦探的脾性,比如傲娇、没礼貌、喜欢卖关子、有一些奇怪的嗜好等等。另外,学校死了人,这人还能嘻嘻哈哈,查案也像玩似的,说他脑子少根筋都算是轻的。总之是既无特点,也不怎么讨人喜欢。)

  ——侦探万能论

  和所有传统推理小说一样,这位少年侦探厉害世无双。他先是在那把伞上做文章,一举洗清了学姐的嫌疑;然后谈笑间,三言两语就给警方指明了搜查的方向;查案期间,种种观点都得到印证不算,大家还要围着他问这问那,仿佛自己都没长脑子似的。当然侦探也受过点小挫折,但总体而言,一个“一览众人笨”的构图跃然纸上矣。

  ——奎恩式的逻辑推演

  终于到解答篇啦。说实话确实相当精彩,仅以这一段来看,获奖实至名归。侦探先从放在死者口袋的那堆东西里发现疑点,中间再穿插一个看录像时的小细节、小伏笔,初步解决了动机问题。然后又对那把伞进行层层推理,一番长篇大论后,不仅破了密室,还推出四个缩小嫌疑人范围的条件,并一举锁定了唯一的罪犯。这个强大的“由一把伞引发的推理”结构,完全弥补了整本书谜面偏弱的缺点。丝丝入扣、甚至近乎穷举法的推演方式也颇具奎恩的风采。

  综上所述,不用我多说大家就能看出,这书从形式到本质都是一部土得掉渣的古典本格推理。如果不考虑其校园轻小说式的文风,即使说是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也肯定有人信。根据我所看过的各个奖项的评委点评文,这种推理小说一般是很难得奖的。作者更可能的命运是:由岛田庄司取一个吉祥的笔名,然后被安上“岛田庄司力荐”的腰封出版,至于今后能成为绫辻行人还是司冻季就要看他的真才实学了……

  鲇川奖原本就是一个“本格”推理新人奖,能把奖颁给这部作品应该说也不算太出人意料。只是,整个日本推理界的风气如此,所以不免惊讶。从书末各评委的点评看,或多或少都有点矮子里拔长个的意思,但首奖空缺也不是没有先例的。显然评委们看重的是这个年轻人的潜质——逻辑构架的能力和对本格的创作热情。文笔、阅历、思想性都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提升,唯有才气难求。

  尽管我在上文中吐了不少槽,但仍对这位作者充满期待,也为保持住纯粹的鲇川哲也奖拍手叫好。

  最后贴一下竹本健治写在《匣中的失乐》后记中的一段话,我的很多想在文中表达而未表达出来的东西都在里面了。

  思えば、この十余年で失ったものも大きいだろうが、得たものも少なからずあったはずで、問題はその差引ということになるだろう。願わくば、それがマイナスでないことを祈るのみだが、その回答はまたしばらく時を待つほかないに違いない。

  ただひとつ、関連して見えてきたことを言っておくと、一般に、作家が時とともに失っていくものが瑞々しい輝きだとすれば、獲得できるものは職人的技量だったり、バランス感覚だったり、人間を描く力だったりする。意地の悪い言い方をすれば、長年作家業を続けたものは、そういう部分で対抗するしかなくなってしまうのだ。だから、彼らが新人の作品を評価する場合、例えば人間が描けているかという点に喧しくなったりする裏には、そういう事情からくる無意識的な自己正当化のからくりがあ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译:

  想了一下,这十多年来我失去了很多东西,同时应该也得到了不少东西,问题是两者相抵后的结果。但愿不会是负数,只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无疑还需再等上一段时间。

  但我要提一点我所认识到的、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东西。一般而言,如果说作家随着时间推移失去的是鲜嫩的光华,那么他能够获得的就是职业性的技巧、平衡感以及人物刻划能力。说得坏心眼儿一点,长年从事写作的人最后只能靠这些部分来与人抗衡。所以,他们在评价新人作品时,比如对能否刻划好人物这一点百般挑剔,其背后存在的深层机制,不正是因上述状况而导致的不自觉的自我正当化吗。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三):新本格逻辑流的曙光(未读可入)

  新本格逻辑流的曙光

  ——评《体育馆的杀人》by青崎有吾

  作者简介:找不到

  评分:★★★ ★★

  本作所获奖项:

  第22届鮎川哲也奖

  2012年本格推理best10第5名

  内容简介:在风丘高中的旧体育馆里,广播部部长被某人刺杀了。放学后大雨瓢泼,现场处于密室状态?警察即将认定,提前下课后来到体育馆的唯一一人、女子乒乓球部部长就是犯人……。发现尸体时刚好在现场的乒乓球部部员柚乃为了洗脱部长的嫌疑,拜托学校内的第一天才裏染天马找出真相。不知为何,他竟是住在学校里的废柴动画宅——。“艾勒里?奎因流的逻辑推演+学园推理”,21岁的新锐作家出道作。获第22届鲇川哲也赏。(照搬)

  首先感谢热心推友失误小忍的翻译,能让笔者读到如此精彩的作品。

  一. 日常细节衍伸的逻辑之美:

  正如故事情节所述,本文故事情节透着一股浓厚的二次元气息,作为一名死宅,男主角天马口中的neta我竟然都能心领神会,真是不免惭愧。

  诚如简介所述,死者——广播部部长死于体育馆的舞台中央, 在舞台幕布升起的那一刻,他被发现被人用刀刺杀而死。体育馆左右后台都上了锁,而过道的走廊也被锁上,整个体育馆只剩下乒乓部部长,而她目击到了一名神秘的少女在后面进出,同时在舞台右后台发现了一条缎带,在左后台的男厕所地面上放了一把湿透的伞。

  虽然案件全过程可以用“波澜不惊”四字来概括——即便有了密室的加成,神秘感和小三,京极依旧全然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在“日常化”的案件里,怒涛般的逻辑暗藏其中。

  在本文进行至中段之时,男主角天马提出了对于“洗清部长嫌疑”的推理,笔者不由心中一凛:侦探仅仅凭借一个物证——伞就彻底洗清了最大嫌疑人的嫌疑。

  随着案件的发展,到了侦探公布答案的环节,这时的逻辑推演更是让笔者瞠目结舌——

  侦探特地拿来了一块黑板,并在黑板上逐次推理嫌疑人的特征,利用遥控器和伞,没错!又是伞!从其的来源,用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辩证推理,不仅如此,侦探还从伞的推论中,进一步解开了密室之谜,诡计虽不华丽,但却抓住了我们的心理盲点。

  在享受了一番逻辑盛宴之后,我已经被作者的才气和构想所征服,这种一丝一丝醍醐灌顶的感觉,甚至让我忆起了读《首无》的感觉。

  待冷静下来,纵观全书,作者最难得的就是从平淡无奇的案件里,从不起眼的物证中推演出无限的可能,而这里也不同于西泽的作品《她死去的那一晚》和《啤酒之家的冒险》,这两部作品里使用的推演更接近于“脑补流”,通俗点说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而《体育馆》的逻辑极为严谨,一板一眼之中令人惊艳。

  二. 故事性的缺陷:

  虽然上文就plot和trick给予了极大的赞扬,但是缺点显而易见

  首先是文字——极度缺乏情感,通俗点就是无趣、味同嚼蜡。

  其二,人物登场过多,但是糟糕的文字将他们纸片化。而最致命的是——这其中甚至包括了真凶,这就有点吃不开了。

  其三,真凶的动机更是扯淡到无语,看了便知。

  最后,是最大的问题。一开始我没给出5星评价,就是对于前面的伏线无感,很多逻辑都是侦探一提,我才回忆起前文的线索,但是却印象极淡,没有那种恍然大悟之感。就好像法月的《去问人头吧》,伏线和诡计皆为上品,但枯燥的语言坏了一锅粥。正面例子可以举小三的《山魔》为例,在这本堪称伏线流教科书的作品里,浮现设置多而杂且不乱,令人在谜题解答环节能立刻想起。

  三.新本格推理作家

  青崎有吾的《体育馆》让我想到了一类作家,自1987年绫辻行人出道而来的一批作家——新本格作家早期的作品。不妨举麻耶雄嵩和乾胡桃为例。

  人是会总结经验的生物,两者的进步显而易见,麻老师在10年推出的《单眼少女》不仅展现了自己奎因流的技术,而且塑造了萌少女侦探,使作品受众更广;胡桃也在05年推出《爱的成人式》,这本爱情小说掺杂诡计的做法令很多评论家激赏。

  青崎有吾可能也是这类小说家群体中的一员——有天才的创意,但笔力不支(其实刚才忘了说,中间的家访蛮无聊的),终究《体育馆》无法成为日本新世代本格推理的标杆作品。

  但是,又何必忧心?

  写这本处女作时,青崎有吾才21岁,和麻老师以《持翼之暗》出道时的年纪一样。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四):体育馆杀人事件的伞的逻辑链的整理

  伞的逻辑链挺完整的,记下来以便以后回顾可以省事 其余几个锁定条件都是比较简单的发现细节->直接得到锁定条件,伞这里的确花了很大功夫来得到最后这个锁定条件。 部分可能性其实并不能保证完全不可能发生,这里是按照理想情况,把概率小事件都无视了。

  顺便一提,有人会觉得这里最后的推理结果似乎很显然的感觉,但是这跟“有人悬空吊死,地上一滩水”推出“这人用了冰块”这种跳跃性的猜测是一样的,完全只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的猜罢了,而在某些推理小说里特地针对读者这种所谓的经验进行打脸的桥段就是对这种质疑的最好反驳。 厕所发现了一把黑色大的新伞。 打扫人证明中午午休打扫时候厕所没有黑伞。 -->确定证词正确性:打扫人有完整不在场证明,不可能犯案,不考虑包庇。 -->黑伞必然是在中午午休之后到案发封锁现场前带到体育馆厕所里面的(案发封锁后多名目击者证明无多余人物带伞进出厕所) 无论如何,黑伞要出现在厕所,必然有人带着这把黑伞去了体育馆厕所。 通过开头给出平面图,该人前往厕所有三条路: 1)通过厕所上锁的玻璃门进入走廊,再进入厕所,这里需要淋雨 2)通过学校自带防淋雨走廊进入体育馆内部,再从后台左侧门进入走廊,再进入厕所,这里不需要淋雨。 3)通过右后台的门进入体育馆内部,再从后台左侧门进入走廊,再进入厕所,这里需要淋雨。 这里原文其实没有考虑过1)3)这两个可能性,1)的话在于玻璃门是从内部上锁的,钥匙只有话剧部和管理室有,因此走这条路意味着带黑伞的人就被锁定了,剩下的就是对话剧部和管理室的人进行讨论是否有嫌疑,而之后关于广播室和海报两个条件的分析就可以判断出来了。3)的话在于右后台也是从内部上锁,如果要进入体育馆内部也需要人从内部打开锁。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右后台的锁会突然被打开的,而如果是带伞人本人从内部打开锁的话,他就已经进入体育馆内部了。 接下来排除这把伞是无辜的围观群众上厕所留下来的。 假设是无辜群众带伞来上厕所,而且只从2)路线来的,那么他应该没必要带伞,因为这条路线没有淋雨可能,那么无辜群众带伞的目的来看,枚举: 1)迟到学生打伞来学校,突然内急带伞跑到体育馆上厕所 2)早退学生带伞想离校,突然内急 3)提前下课学生带伞想离校,突然内急 4)非学生的大人带伞来学校或者将要离开学校,突然内急 对于正在上课的学生,他们上完厕所如果还要回教室的话,就没有必要带伞。 对于1),根据之前限定时间段是中午午休之后到三点,中午之后才来学校的学生,文中认为发生概率太小故排除(实际上也可以考虑是生病请假到中午,下午才来的学生的可能性,这里无视了) 对于2),3),4),产生疑点,为什么要特意绕大弯特意跑到体育馆来上厕所而非教学楼厕所。 唯一可能解释在于,教学楼厕所满了,因此该无辜群众跑到体育馆上厕所。 从这点出发, 4)排除,学校教工有专用厕所,突然出现厕所满了的情况概率低(这点似乎原文之前没交代,不过这段推理本身也是在挑战读者前就给出了) 3)排除,提前下课其他班都在上课,因此教学楼所有厕所被一个班的人占了的情况概率低,排除 2)排除,早退意味着非提前下课,也就是三点以前,也就是体育馆没有被封锁前,这个无辜群众的目的是要离校,他上完厕所出去之后,看到外面下雨天肯定会意识到自己落下伞了,又因为此时没有案发,因此他一定会返回拿伞。 由此,只有可能认为伞是和案件相关的物品,有人因为某些其他原因而把伞放在厕所。又从事后无人认领可以认为是凶手的。(这里略跳跃了) 由此排除乒乓球部部长,如果她是凶手,她丢伞在厕所想让人做出以上推理为自己洗清嫌疑的话,她的证词必然要出现目击一位男性进入过走廊,可是她作为监视证人没有做出这样证词,从而使得自己遭到怀疑。(有循环论证的味道) 接下来的伞的推理则是关键的一环,也是很跳跃的一处(因为关系到密室破解所以到密室那里就实在无法穷举了)。 由于天气预告失误-->伞的准备不能是预谋,必然只能是凶手当天准备的。 伞的来源进行可能性的枚举: 先是两个最简单的分类, 1)伞不是凶手私有的 2)伞是凶手私有的 1),伞不是凶手私有的,可是最后凶手却把这把不是他的伞留在了厕所,分类可能得到这把伞的来源: 1)来学校前就准备好 2)来学校路上得到的 3)来到学校之后得到的 1)和2)的排除是一个理由,这意味着凶手来到学校前他得准备两把伞,包括他自己私有的伞和这把大伞,直接认为这样会很显眼,尤其是这把伞很大藏不起来,因此排除(实际上凶手可以打这把大伞然后藏起自己的私有小伞的,这里的排除有点跳跃) 因此只有可能是3),考虑黑伞的来源,如果是别人的伞,那就是借伞或者偷伞或者捡的别人丢的伞,不可能是别人丢的,因为别人丢这样一把黑色新伞的概率很低,如果是借伞或者偷伞最后都会有一个无辜的失主会承认自己丢了伞,可是事后调查没有这样的人(实际上这里也没考虑失主怕卷入案子而隐瞒的情况) 由此,伞不是凶手私有的这个可能性排除,那么这把黑伞就是凶手本人的。 得到锁定条件一:凶手是男的,因为这把伞是男式伞。 接下来只有可能是2),如果这把伞是凶手本人的,那么凶手是如何离开仓库的,根据当时的证词,凶手无法从乒乓球部长眼前经过从大门的无淋雨区域离开,而走其他两个出口必然会淋雨,而事后所有嫌疑人都没有淋湿。 后面的逻辑就和密室有关了,这里后面的推理是比较跳跃的直接给出最后结论,因为这个解释能破解密室,吻合之前给出的条件,因此被在场众人+读者认为是合理的。也基本上很显而易见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1)中由于别人丢的伞这种可能性被排除是因为这是把黑色新伞,而2)里面则无法排除凶手可以捡别人丢的旧伞回家。 其余几个锁定都是非常抠细节的。一个是广播室,这里是通过尸体痕迹联想推理,最后再通过广播室的一处细节证明联想正确。一个是海报,这个则是发现了就直接得到结论。基本上全作最关键的还是这个伞的穷举推理,尽管可能有的地方很跳跃,但整体看来还是基本考虑到了,咱觉得能设计出这样的局还是不容易的,不得不佩服作者。 ***************另外的碎碎念***************** 另外短评里某位聚聚自己在写逻辑流就一个切入点直接切入就得到最后结论+一个比较有趣的梗就感到满足了,对这部作品却是这就是一道逻辑应用题的三星评价,咱实在是不能理解这位聚聚的评价标准恩... 所谓这是逻辑流的倒退的评价的前提,是现在还有人能拿得出这样水准的逻辑流作品吧。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五):前途无量的青崎有吾

  推理小说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两点,一是诡计的设置,二是人物的设定。我原来就想设定一个OTAKU侦探的形象,大体的设定就是长得帅,死宅但是从不承认自己是宅,爱读推理,对于各类推理作家的作品如数家珍各种吐槽,然后因为一个契机开始推理生涯,一不小心就流露出二次元术语,然后死不承认自己是宅。就是这么个傲娇推理死宅。但是也就是偶尔想想,但是青崎有吾写出来了。。。然后获奖了。

  凭心而论《体育馆杀人事件》对于人物刻画非常一般,作为主角的宅系侦探其实除了满嘴二次元话语外也没有太多的讨喜之处,谜题其实没什么噱头,但是就是平平常常的案件和人物,青崎同学真的完成的很好。这年头神经病作者太多了,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写一篇逻辑强大的本格作品的作者太少了。如果只是看人物设定的话,大家都去看清凉院流水的JDC系列好了。推理的核心还是诡计和解答啊,但这点,《体育馆杀人事件》完成的非常不错,何况作者才21岁,前途无量啊。

  《体育館の殺人》读后感(六):纯逻辑本格推理

  体育馆杀人事件 书评

  简介:广播部部长在体育馆里被某人杀害了,放学后大雨瓢泼,现场处于密室状态,警察即将认定,提前放学后来到现场的唯一人,乒乓球部长就是凶手。为了洗脱嫌疑,天才侦探出场了。

  该书获得第22届鲇川哲也奖跟2012年本格推理best10第五名。

  斑马给这书评五星。

  本书很接地气的写了一个在学校体育馆发生的案子,这类设定毫无取巧之处,因为我们类似这样开头推理小说看得太多了,因此,书的质量好坏纯粹看作者对逻辑展开的描写跟诡计的设定了,但是看完小说,不得不说作者的功力十分了得,把平常的设定,写成了足以成为经典的结局。

  密室的诡计本身其实并不华丽,可是作者走的是纯奎因流逻辑推理路线。在本书中,出现的一个线索,以及推理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在现场舞台后侧厕所里的一把伞来展开的。第一层推理洗清了乒乓球部长的嫌疑,第二层推理解开了密室之谜,第三层推理则是根据凶手的特点锁定凶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读来爽快无比,怒涛般的逻辑极为严谨。核心线索则是隐藏在了无意间的对话里,让人能产生一种恍然大悟之感,整体线索分布非常的巧妙。

  虽然写逻辑推理的作者不少,但是日本这样纯逻辑流其实并不多,西泽喜欢设定世界观背景跟脑补推理,麻耶喜欢玩崩坏。印象中,只有有栖川一位了,本书作者青崎有吾是一位90后作者,尽管年轻但是才气已经显露无疑,该系列目前有两部长篇跟一部短篇(以后斑马也会为大家带来评测),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的一个新人作家。

  但是本书也有缺点,作者对文字运用的能力显得一般,出场的嫌疑人又太多(20人以上),就显得十分纸片化了,很多出场人物没有太多印象,反复看了几遍才理清(大部分人看书应该不会跟斑马一样整理笔记罗列线索自己分析吧),但只看一遍的话很多人,甚至一些线索的指向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对读者来说,很可能侦探宣布破案的时候出现一头雾水的感觉,不是因为推理不出凶手,而是线索都没有整理清楚。其实这个问题国内外都有遇到,创意大于文字,很多优秀的推理小说家在对文字的运用上没有到很高的水平,相反,一些文字运用熟练的作家未必对推理小说了解也不够,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行人的小说,文字运用实在乏善可陈。不过笔力可以通过阅历的增多而提高。

  人物设定上,本文的侦探太宅了,满口的二次元气息,部分发言可以理解(比如不能逃避是eva主角的一句台词)但是更多发言基本是理解不了的,这点就见仁见智了。

  总的说,本书是喜欢逻辑流推理的,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本经典,自己推理出结局的成就感无以伦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