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士兵之歌》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士兵之歌》影评精选10篇

2022-04-04 03:02: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士兵之歌》影评精选10篇

  《士兵之歌》是一部由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执导,弗拉迪米尔·伊瓦绍夫 / 然娜·普罗霍连科 / 安东宁娜·马克西莫娃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士兵之歌》影评(一):观看《士兵之歌》有感

  海明威认为一部好的作品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感情都传递给读者,即所谓的“冰山原则”,呈现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冰山,就足以使读者自己去体悟水下那剩余八分之七的深沉。而好的电影亦是如此,《士兵之歌》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冰山原则带给我的震撼。

  每当有人一提起战争电影,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好像《士兵之歌》的阿辽沙他作为一个士兵,在他临死前必定要有一个壮烈的场景、一个定格的长镜头、一个为他恸哭的母亲。显然,这部电影都不具备。它既没有任何一点阿辽沙战死沙场的场景,他母亲也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感情。这种恰当好处的“节制”正是这部影片的高明之处,直抒胸臆固然不错,但是恰当的留白更让人心生惋惜。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当那位母亲头批黑纱、站在长长路口遥望一个永远不可能回来的人,实在太过令人唏嘘。阿辽沙注定不是“归人”,而是“过客”,一个在母亲身边待了短短几分钟便再也不回的过客。而谁又能想到,这一瞬竟是永别呢?

  自然,除此之外,从片名即可窥知一二,《士兵之歌》不是《将军之歌》。电影从一个再小不过的人物入手,既不讲他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也不讲他牺牲时的视死如归。它只是似乎很平淡地讲了一个士兵休假回家的故事。保尔柯察金是可爱可敬的,可是阿廖沙也是一样。多么好的小伙子!他单纯、年轻、善良、乐于助人,他在回家的路上爱上了一个同样美丽的姑娘,他和自己母亲之间的情感是这样浓烈简单,当然,他也拥有强健的体魄、帅气的脸庞,他告别母亲,投入战场,他和所有人一样相信他不久即将归来,替母亲修好漏水的屋顶,找到他衷爱的姑娘,我们真是越来越爱这个19岁的年轻人了……可是,他死了。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他越是美好,我们就越是痛心,的确如此。

  有时候,一个人的死会让人觉得突兀、难以接受,好像他不应该死一样。我们常会对一个亡者做这样的评价:“他这么好,怎么会死了呢?”这同样也适用于阿辽沙,他应该打个大胜仗,和他的母亲、妻子在一起,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他怎么就死了呢?这就是电影让我们惊诧、深思、难过、最后陷入深思的原因。战争到底带给我们甚么?诚然,无数英雄通过战争夺颖而出,但是在英雄看不到的角落,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历史看不到的角落,又有多少像阿辽沙那样的人在顷刻之间消亡,衍为尘土了呢?可能他是一个看守城门的老兵,第二天终于可以卸甲归田,他有生头一次做了一个甜蜜安定的梦,却在梦中身首异处;可能他是无数往前冲杀的战士中的一个,他下决心弃笔从戎,却在举起枪的瞬间缓缓倒在地上。而这些,谁都不会关注,即使放在虚拟的电视电影中,他也只是群众演员,一个庞大背景中的一份子。

  而导演就是将这镜头拉进再拉进,讲述了这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士兵的故事,他曾经是个鲜亮活泼的小伙子,后来他成为了某个战场的某捧黄土。那些政治家口中所谓的战争真的值得这些么?战争将一个灵魂转化成虚无,让骨肉分离,让爱情凋残,这也许是后来“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吧。有时候,一部好的影片并不需要太多曲折动人的情感纠葛,跌宕起伏的英雄事迹,一个平凡的动作足以敲击人心。这真真是应了那句“看似寻常最奇崛”了。这部影片它不尖锐,不讽刺,不血腥,不悲惨,不扭曲。相反,它的主体部分是温和、积极、青春、美好的。可是,就是这样的温柔,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残酷。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即使在五十年之后再被人们翻阅欣赏,它依然能透过时光,带给你灵魂温柔的一击。

  亦或是残忍的一击。

  《士兵之歌》影评(二):短暂的永恒

  只为一句:“妈妈,我一定会回来的。”妈妈每天在大路上等待,等待车轮卷起的尘土,尘土散去,一个健康完整的儿子从车上跳下来。

  然而妈妈已经知道,她的儿子已经永远的安眠在遥远异国不知名的地方了。她所等待的是一个奇迹,而谁,又能忍心破坏这位妈妈的梦呢?

  在周折的回家途中,阿廖沙遇到了不同的人。因为战争而残疾的士兵因为妻子的温暖而燃起生命的热情;也遇到了重获新欢的女人,而她的丈夫正奔赴前线;还有因躲避战争而奔波的乌克兰人。

  因为战争造成的各种创伤在镜头中一一展现,满目疮痍的城市,泥泞的道路,劳动的人民,以及战争造成的生离死别。个体对国家所付出的牺牲是巨大而无法估量的。

  阿廖沙在路程中遇到了心爱的姑娘,舒拉。她真是个美人,在车厢里的误会,年轻男女之间感情的种子开始萌芽。而车厢中间两人四目相视的默契,镜头处理的相当唯美。

  再一个镜头就是母亲从田地里跑着迎接阿寥沙,直跑到大路上喊了一声“阿廖沙——”真的把我感动了,当时的一刻只是想到了自己的母亲。爱子之切,谁不动容?

  时间之紧迫是本片的主线。观众一直在希望阿寥沙可以快点回家并一路顺利。偏偏遇到了许多要处理的事。直到最后还觉得阿廖沙可以回家住一晚也不错了,偏偏又遇到了飞机轰炸,炸断了桥。以至于见到妈妈后却只剩几分钟的时间。

  正是这弥足珍贵的几分钟,让人同情这盼子的母亲,惋惜勇敢善良的战士。本片在拍摄技巧上已经炉火纯青,剧情演员皆满分之作。

  为无数向阿廖沙这样的战士献上这部士兵之歌,怀念他们。

  《士兵之歌》影评(三):关于“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

  《士兵之歌》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因此关于“阿辽沙”在这里多写一点。

  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1939年出生于莫斯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1956年,弗拉基米尔考入米哈伊尔.罗姆领导的全苏国立电影学院,在格利高里.柯静采夫班上学习。

  1958年,导演格利高里.丘赫莱依为《士兵之歌》挑选演员,起初选的是斯特里仁诺夫,但丘赫莱依很快发现,当时已经广受观众欢迎的特里仁诺夫不可能演好一个十七岁的士兵,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子。经过长时间的寻找,丘赫莱依找到了电影学院二年级学生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

  《士兵之歌》成为苏维埃电影银幕上的又一个传奇。苏联电影的传奇总是来自于生活,来自现实:卫国战争中有多少个“阿辽沙”告别故乡、告别母亲走上战场,而他们中能够活着回来的很少,很少。《士兵之歌》是为一去不回的战士们谱写的一支颂歌,也是一支挽歌。

  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扮演的“阿辽沙”清新质朴,就像俄罗斯田野上一棵年轻的白桦树,没有一点儿电影学院里沾染来的“烟火气”。观众也许会猜测:这个角色本来就是为伊万肖夫度身定做的,他不需要“表演”。其实不尽然,伊万肖夫与“阿辽沙”在气质上的共同点固然重要,他的表演艺术天赋也同样不可忽视。真正优秀的苏联电影演员不会局限于某一种“性格定位”,不是所谓的“本色演员”,伊万肖夫当然也不是,他一共出演了大约46部电影,角色千差万别。

  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曾经主演根据莱蒙托夫名作《当代英雄》改编的同名电影(中央电视台播放过)。

  伊万肖夫参加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演出,配角。他还出演了《春天的17个瞬间》。(大家想必都看过,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阿辽沙”吧?我此前也没注意。他演的是什么角色呢?)。

  伊万肖夫与“施季尔里茨”的关系不一般,他不仅在《春天的17个瞬间》里演配角,而且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金刚钻》里扮演了主角伊萨耶夫——也就是后来的“施季尔里茨”。 除了《春天的17个瞬间》之外,伊万肖夫与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还曾经合作演出《没有侧翼的战线》,这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茨维贡所写的战争电影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前线后面的战线》、《敌人后方的战线》,三部曲合称为《我们会回来的》。

  因表演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1980年,41岁的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获得了“俄罗斯联邦人民演员 ”这一光荣称号。

  1991年,“苏维埃联盟”被摧毁,正如被人为毁灭的苏联国民经济体系一样,苏联文化艺术体系也被彻底摧毁(这一破坏始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 俄罗斯自由派知识分子、高喊着自由口号的政客和投机资本家们终于等来了可以“自由呼吸”的时代;可是也有很多俄罗斯人不知该怎样面对这自由的市场,不知该怎样到市场上兜售自己。

  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显然属于后者。苏联解体之初,他偶尔还能找到一两个跑龙套的角色,可是到1994年,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他完全失业了。为了养家糊口,走投无路的伊万肖夫到建筑工地当了一名搬运工。对于一个55岁的人来说,做这样的工作无异于慢性自杀,可是除了这一点点剩余价值之外,我们的阿辽沙对于“新俄罗斯”不再有任何价值。

  1995年,那些比他幸运的同行们不知怎么想起了“阿辽沙”,好心好意邀请他出席尼卡奖(俄罗斯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伊万肖夫从箱子里翻出礼服,穿戴整齐来到会场。等典礼结束,他把礼服脱下来,换上工人的工作服,赶到建筑工地去做被耽搁了的工作。

  日复一日的重体力活使得伊万肖夫的健康每况愈下。然而痛苦不仅来自于身体,痛苦还压在心头。妻子斯维特兰娜很爱他,却没有办法分担他的痛苦,她回忆说:“弗拉基米尔每时每刻都被一个念头折磨着——他再也不是演员了”。

  1995年3月23日,俄罗斯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弗拉基米尔.伊万肖夫象往常一样来到工地,从卡车上往施工现场搬运建筑材料。忽然,他一头栽倒在地,口吐鲜血。伊万肖夫被送到医院,医生初步诊断是肠胃大面积出血,立刻动手术切开腹腔,此时他已经失去知觉。医生发现他的内脏有严重损伤——这是超负荷体力劳动的结果。几个小时之后,在手术台上,伊万肖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士兵之歌》影评(四):止战之殇 Баллада о солдате

  《士兵之歌》由格•丘赫拉依导演,是冷战期间苏联第一部在美国获得成功的电影。这部影片能在两个信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获得成功,说明了它所反映的主题是得到大部分人认同的,苏联电影不再仅仅关心集体的利益,它也开始表现战争给个人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它开始以个人的情感,从社会的横断面来从小角度观察战争给整个国家造成的破坏。它开启了苏联电影的新气象。《士兵之歌》不再是仅仅宣传苏联的政治工具,它也表达了导演反对战争,期盼和平的真切愿望。

  《士兵之歌》突破了以往苏联电影塑造英雄人物高大全的特点,改变了苏联主旋律电影以往以典型人物为主角的基调,本片没有把阿辽沙作为英雄来描画,他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比起英雄,他更像一位邻家的大男孩,一位普通的前线士兵。他爱憎分明,有着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他和舒拉产生了朦胧的爱情,他同情为国伤残的战友;同时他又对战友的妻子为了改善生活而和军官同居的行为感到不耻,对火车列兵受贿食言感到愤怒……他是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挚情感的人。他生命中原本应该最灿烂的年华在硝烟和炮火中消逝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原本属于阿辽沙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被残酷的战争夺去了。影片通过阿辽沙的眼睛观察了卫国战争前线和后方的生活,看到了焦尘满天的战场,看到了被战争蹂躏的祖国,同时也看到了老百姓中间的希望与乐观。

  苏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不光有《士兵之歌》,还有《夏伯阳》、《雁南飞》、《一个人的遭遇》《伊凡的童年》等等至今仍有影响的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如此集中,如此数量丰富的出现在这一时代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是分不开的。50年代初期,苏联电影由于斯大林的直接干涉大量减产,但这时苏联电影技术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斯达林死后,苏联电影的创造得到一定自由,技术的突破和自由的创造空间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时苏联的国家政策也开始与西方世界接轨,西方的价值思潮也开始进入这个思想封闭的国家。与此同时,苏联的电影导演开始反思过去的不足,开始尝试新的表达方式的变革。他们在电影的形式上,风格上及主题思想上都有革新。他们意识到:战争对国家有赢有输,但卷入战争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战争胜利的喜悦并不能冲淡个人毁灭所带来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卫国战争对苏联人民造成的心理创伤仍在继续。每日醒来,冷战随时可能变成热战,战火随时可能再次肆虐大地,昔日经历过卫国战争洗礼,如今又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苏联文艺工作者拍摄的作品主题很自然由过去的“国家意志的胜利” 转成了“战争给人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永久的痛苦。”

  苏联电影中肯定个人价值的思潮兴起,成了这个专制国家一道独特而富有自由气息的风景线。它不仅当时在苏联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几十年前的影像到现在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值得我们肯定与借鉴。

  《士兵之歌》影评(五):打动人心的才是好电影

  2014年的一个冬夜,看了1959年的前苏联黑白电影《士兵之歌》。随着阿廖沙的2天返乡归路,我也历临了少年少女情窦初开那欲语还休的心弦之动,母子父子夫妻的泣血之情,军中将士的同袍之义,乡亲邻里的休戚之心。

  阿廖沙和莎拉真是一对璧人,纯洁无邪,旅途中互相凝视的双眼,稚气的体谅,分离的失落,淡淡忧伤的俄罗斯手风琴背景音乐,怎一个才下心头又上眉头。。。

  这是一部反战电影,一部老电影,也是一部偶像电影,短短的90分钟,没有大场面,有的只是打动人心的最朴素的情感,让你心碎的淡淡忧伤,还有让我惊为天人的阿廖沙的稚气和坚毅的脸,莎拉无邪和深邃的双眼,她那粗粗的麻花辫。

  高科技,大场面,新概念,在当代电影里这些我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唯有击中人的情感,才能让你深深的记住什么是部好电影。

  《士兵之歌》影评(六):残酷又温情

  可如果说战争不外乎于此又止于此,那就流于浅显了。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果战争的皮是残酷的烽火,战争的核其实是企盼和平的普罗大众在流离失所或誓死顽抗之时互通联系的那份温情,譬如一封归期未知的家书或一份牵挂彼此的念想。从俄苏经典《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好莱坞佳作《冷山》,炮火纷飞的凄惶大背景下,都有笔触伸向人性间彼此依赖慰藉的温暖感动, 以及被烽火侵蚀但仍不摧不灭的儿女情、思乡愁、甚至是少年梦这些相比宏观战争场面显得微漠细渺的低维度小层面,但就是这些小层面里涓涓涌动的温情,比遍地狼烟的战争场面更有力地,给观众内心造成翻涌和回味。

  《士兵之歌》就是这样一部,仅在开篇设置一段战争戏牵出士兵返乡的由头,而在接下来的篇幅展开的全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存,进而在战争宏观大背景下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是脉脉温情与惆怅唏嘘的,黑白故事电影。就像在和平年代我们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一样,在战争年代除了残酷这个立意,还有更多的出发点,比如感动、缱绻、还有温情。前面也说过,战争有残酷的表,也有温情的核,它就像一只核桃,坚硬的外壳包含了柔软的曲折。而《士兵之歌》就是这样一只核桃的剖面,展露给我们的是温情涌动的柔软,和惆怅迭生的曲折。

  通信兵阿廖沙在前线执行任务时意外炸轰两辆坦克,受上级嘉奖被批准回乡看望老母。在六天“休假”期里,他一路上遇到了从前线退隐因战争变得残疾的独腿士兵、爱情缪斯舒拉、已改嫁他人却仍被前线奋战的朋友挂怀的曾经的妻子和在难民营里卧病在床却对儿子一直牵挂在心的老父,也在火车上经历了空袭,等他最后终于回到家乡,原计划的两天停留时间却缩减成和母亲见面寒暄的那片刻半会儿。就是这样被寥寥数句就尽数概括的故事,如果加上细节勾勒和气氛烘托会生发怎样的化学反应呢?――当将军应允作战有功的阿廖沙嘉奖时,阿廖沙只是诚恳地请求能不能准他假回去帮母亲修屋顶;当独腿士兵因身有残疾而不愿与妻子团聚时,妻子掠过拥挤人影将他用力抱住,宽宏了战争的附属也接纳了爱人的残缺;当费尽辛苦找到的朋友的妻子已改嫁他人,而朋友的老父却身处难民营时,阿廖沙毅然收回慰赠给妻子的香皂,将其转送给老父,而身体抱恙的老父听闻儿子近况宽慰之余,一遍遍叮嘱阿廖沙,“告诉他,我很好,不要担心。他的妻子也很好,一直在等他”……这些在战争大背景下,自人性本能自然流露的善性,像柔软的细砂之于坚硬的岸滩,葳蕤的小花之于荒垠的土壤,美丽的月色之于阴霾的天幕,在鲜明的悬殊与反衬里,给残酷如洪水猛兽的战争岁月加入了另一种的脾性,那脾性就叫做温情。

  而电影最打动我的温情,是萍水相逢的爱情和隽永流深的亲情。先说爱情。在旅途里意外相识的士兵和少女,在最初的误会解开之后,一路上互相陪伴照顾,不可避免地慢慢萌生爱意,但须臾美好过后等待他们的是不舍别离。这种在后继影视作品中司空见惯的爱情桥段,经由演员自然不矫饰的表演表现出来,再通过复古黑白影像呈现给观众,竟让我们也被深刻地治愈,获得纯粹质朴的感动。特别是当阿廖沙为给舒拉打水而错过火车,最后又和舒拉在桥头重逢时,这一幕让我想到《归来》里,冯婉瑜带着馒头和床被去车站和陆焉识重逢,然而焉识被红卫兵发现,于是婉瑜只能在天桥上深情悲痛地注视张望,看着在人群里乱窜逃命的焉识,大喊一句“快走”。一个是文革,一个是战争,都是霍乱时代里像星火一样闪烁不息的爱情,生死度外又时刻可能分崩离析,像余烬就要灰飞但不肯殆灭,在时代的裂隙里明明灭灭地抵死挣扎着,悲绝又温存。让人不禁唏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拥挤的军载火车里,阿廖沙和舒拉站在车厢与车厢接头处,彼此对视,不掺赘言。舒拉随风飘舞的发,阿廖沙真挚深情的目光,匆匆行进的列车外,沿途景色继往开来又簌簌掠走,连绵不绝的山和参差错叠的树,而光影在两人脸上明明灭灭, 恬静祥和。那一刻,时间静默成永恒,乱世跌落进虚空,让人由衷感慨,如果画面定格在这刻,该有多好!

  再说亲情。古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漂泊他乡的游子或戍守前线的战士,又何尝不思念母亲呢,不然,何来“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何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当阿廖沙终于回到家乡来到母亲跟前,却只能短聚片刻近乎只是匆匆一瞥,他要给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热情地寒暄,再果断地回头,轻松地道再见,可看似落落大方的背后,真有我们想得那么潇洒吗?当母亲穿过一片苇草地去和儿子相遇,脚步匆忙脸上却是急迫和期待,她撇过人群拉过被人簇拥着的阿廖沙的手,嚷嚷着,“他累了,让他休息一会儿吧,先让我为他做顿饭吧”,却被告知只能和朝思暮想的孩子相处须臾半会儿时,此间的期待与落差,希望与幻灭,若非孤守家园的作母亲之人,又怎能体会表面处理得风平浪静但实际暗潮汹涌的悲恸。所以,她只能不舍地一遍遍摩挲孩子的脸,问阿廖沙你抽烟了吗,说阿廖沙你刮胡子了。最后的最后,母亲像块碑一样伫守在小路的这头,而小路那头,载着阿廖沙的卡车正徐徐远去,路两旁的庄稼地和苇草地蔓延至天际,而阿廖沙,她的孩子,也逐渐远去,凝成一个小小的点,最终消失于天际。然后所有的急迫重归安静的等待,所有的期待重归于零,又变成这样的念怀,她说,阿廖沙,我没有等到你父亲,但我一定会等到你。

  但是母亲会等到阿廖沙吗?据老师透露,在二战时期苏联的这段卫国战争,奔赴前线的士兵九死一生,大多战死他乡。知道事情真相、对结局具有前瞻性的我们,当影片里的亲情或爱情像流云一样缱绻舒展,尽露温柔,愈发美好时,我们就愈是觉得现实有多绝望,战争有多残酷。但是,又有谁能否认,对阿廖沙命数一无所知、但始终思念着阿廖沙的母亲,不是在日夜盼着阿廖沙归来的这样一份美好的期待里,始终怀抱念想地活着呢?到老。到死。这是最残酷的温情,也是温情不露声色的残酷。

  想到昨晚看过的《分歧者》里的一句台词,“你想不牺牲就革命,不战争就和平,但这个世界不是这个样子的。”就像残酷和温情总是相爱相杀,虽然我们一贯倡导和平讨伐战争,但战争与和平,在客观上犹如光与影,总是对立存在,不可分割。只是,当很多很多岁月过去,当烽烟炮火幻化成历史的尘埃散尽、当流淌过鲜血的河流经历史淘洗沉淀重新变得清澈如洗、当曾经在沙场上冲锋陷阵的身体变成尸骸掩于土壤又在土上竖起一座岁月峥嵘的丰碑,当一切过去,《士兵之歌》留给我们的不灭影像,也许只是少女轻舞飞扬的发,士兵含情脉脉的眼神,以及满含急切与期待地、穿越一片苇草地的母亲。

  然后,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讲这个故事

  ――“从前有个叫阿廖沙的士兵,有个叫喀秋莎的少女,在战火岁月里,他们相遇了,可不得不分离。喀秋莎追着载着阿廖沙远去的火车,他们期待能再次相遇。”

  ――“从前有个母亲,有个儿子,在战火岁月里,儿子离开了母亲。于是母亲常常倨在村头的小路上,等儿子回家,在绵长的战火岁月里,她一直思念他。”

  《士兵之歌》影评(七):士兵之歌

  看完1959年苏联的这部士兵之歌,我不得不感叹,就像我看过的不多的其他几部70年代以前的电影,很老但是真的很好看。这是一部战争片,但却是最不像战争片的战争片,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真正能打动我的单纯的,简单的,会发光的爱情故事。影片开始的旁白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悲剧,回家探亲的19岁的战士和母亲匆匆说了几句话就马上又离开,他说他一定会回来,却永远告别了他的故乡。这为影片定下了基调,后面的战场立功,回家路上的一切欢喜都让人觉得不那么踏实,男女主的爱情更让我看的揪心,动心,痛心。影片中的女主表演让我惊叹不已,那种真实,纯真,细致入微的心绪表达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太美了!和现在的啪啪啪爱情和好莱坞英雄美女的速食爱情相比,没有那种荷尔蒙爆发和活色生香的惊艳,但她给我们留下的是深入灵魂和心灵的真正的爱情。这才是我想看的爱情片啊,为什么50多年前就有人做到的事情,现在却没有人能做到呢?

  《士兵之歌》影评(八):从等待引发的思考

  《士兵之歌》让我看到我不想看到的,不忍心面对的真实的画面,母亲的等待、妻子的等待、年迈父亲的等待……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等待那个消息——战争的结束,然而,战争结束来得总是很缓慢,它需要时间作陪,更需要众人付出很多甚至全部。战争结束了,人们还是在等待,等待一个结果——自己构思的理想结果,甚至一个无结果的等待,他们把等待当做习惯?当做一种寄托?

  对于这部影片,抛开时代背景,可以留下的是情,也是人所应有的情,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他人而活着,为了信念而活着,为了等待而活着,说到底,还是情。我最喜欢影片的开场白:“她并没有等待任何人,他被埋葬在远离祖国的异乡,在那座不知名的村庄里,陌生的人们在他的墓碑前献花,他们称他为俄罗斯士兵,一个英雄,一个解放者,而对于母亲来说他只是一个儿子……”,对于这段对白,看完后,只感觉身子肉麻的颤抖,感觉故意拿出这段话似乎变得不真实,甚至虚伪,无论如何,这段对白的内容,确实存在,也是实实在在有的情况,阿辽纱母亲披着那条黑色头巾在通往城市的小路远远眺望,那个眼神,可以说是没有目的性习惯性的眼神。年迈的女性,她所承受的是她不愿承受也不得不承受的,这是个滑稽的事实。她的遭遇,是战争带来的,但是,战争结束了,她还是无能为力,这就是事实,无力反抗的事实,这时让我想到《后姨妈的现代生活》和《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虽说三部影片的主题并不一样,但是,都展现了女性命运的颠簸、抗争和无能为力,女性的承受是无奈,以至于无限的承受,麻木的接受。

  为什么等待,是心中还有希望,没了希望,也就是绝望。很多自杀的人,为何选择放弃生命,大概也是无所期待了。那位背叛士兵的妻子,难度寂寞,或是岁月不饶人,宁愿另寻他人,对于这位女性来说,她没有错,她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对于士兵来说,是个背叛,在道德观念上的背叛。这里说到道德,道德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相对正义的行为,不道德自然就是那一小部分了,而那小部分是相对不公正的,因为道德总是受时代观念的制约,违背道德并不是有错,而是,暂时不被接受。伊利萨维塔依偎在门框上,希望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可以明白她的苦衷,然而年龄的差距总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你们太年轻不会理解”,这么一句话道出女人的心声。

  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年龄段每个角色的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影片中,血气方刚的小伙相信爱情,为了爱情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跳下火车(虽然没有,仅停留在想),近乎中年的残疾士兵会为自己断了腿而纠结是否赶往回家的火车,年过六旬的老人则承受自己的女儿成为寡妇,还有那些乌克兰的妇女带着孩子们逃脱战争,她们像鸟儿一样飞,永远不知道哪里是目的地,她们惧怕战争,只因他们有了孩子,有了家庭。我必须感慨,漫漫人生路需要亲自体会,需要经历悲欢离合,这样,人生才足够完美。

  《士兵之歌》影评(九):丘赫莱依作品《士兵之歌》观后座谈会纪要

  丘赫莱依作品《士兵之歌》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丘赫莱依作品《士兵之歌》观看现场:屏幕镜头一

  《士兵之歌》影评(十):一部苏联主旋律公路片的隽永

  从片尾旁白中的“社会主义”字样可以看出《士兵之歌》无疑算是主旋律电影。但它却没有像其他的主旋律电影那样跟着时代一起灭亡,而是经久不衰而成为经典。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看这部电影时,依然会感动至泪落。《士兵之歌》并不是去歌颂领袖,歌颂党员,或伟大的革命事业,而是在唱着人类共同的主旋律:亲情与爱情。这一主旋律不论在何时何地,和者总是许多。

  在苏联这样的社会主义标本国家中诞生一部以普通人情感为主题的电影,其历史背景是很有必要提及的。《士兵之歌》成片于1959年,正值乌克兰矿工赫鲁晓夫当政,政治气氛相对宽松。一批苏联经典电影在此期间诞生,也就是所谓的“苏联新浪潮”时期。(关于苏联新浪潮的介绍可见于未默的《以人性的眼光审视生活——谈前苏联“新浪潮电影”》一文)。

  《士兵之歌》开篇就是一个母亲在路边等待儿子归来的身影,配之以一段很哀伤的音乐。然后在旁白就已经说明儿子已不可能回来了。这个片头奠定了整部电影的悲伤基调,同时也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他的儿子是谁?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如何死去的?开篇的摄影就很棒,拍母亲脸部的仰视镜头,弯曲伸向远方的小路,孤寂的身影等等,具有很标准的学院风格。在中国许多电影摄影类教科书中,也经常以《士兵之歌》作为案例。

  接下来是一段全片仅有的战斗场面。作为一名通信兵,男主角坚守岗位职责,面对扑面而来的坦克,依然坚持先汇报,再听指示撤退,在撤退过程中竟然干掉了两辆坦克。正是男主角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使得他的归家愿望得以实现。同时,观众也会觉得他配得上在战争激烈时回家的奖励。

  不过,男主角阿廖沙在向将军请示回家时,理由很可爱。导演在处理这个情节时很高明。一个“回家帮母亲修屋顶”的请示,让19岁的阿廖沙变得如孩子般地单纯和亲切,人物顿时形象起来。阿廖沙并不直白地说想念家或者母亲之类的话。也就是说,阿廖沙回家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念家中的美好安逸,而是因为心中惦记着母亲的生活。如果这一场景放在典型好莱坞战争片,你可以看到如下镜头:闪回到家里的美好回忆或向往,对比战场上艰苦的环境,然后泪眼婆娑地诉说思念之苦。

  阿廖沙的归家之旅可分为三个故事:送残疾军人与妻子团聚,替战友看望妻子,邂逅美丽的舒拉。其中,前两个事塑造了阿廖沙热心肠的形象,也让电影变得饱满起来,同时为高潮段落很好地奠定了基础。相聚艰难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观众也会和里面的人一样,经历悲喜交织的过程。正是因为阿廖沙热心肠地帮助他人,结果自己的回家时间变得仓促起来。

  在写这三段故事时,悬念的设置非常地巧妙和合理。大悬念阿廖沙是否能如愿回家修屋顶贯穿始终,让观众的心始终悬着。中悬念如残疾士兵是否会见着妻子?见面后会如何?战友让捎带的东西(香皂和一句“他的谢尔盖日夜想念着她”)是否会送达他妻子?小悬念如残疾士兵临上车时看不见人影;阿廖沙误车后是否会赶上等等。而且,阿廖沙因为帮助别人,本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编剧还要在其回家之旅时不时地添上些小麻烦。如:看守火车的人起先不让他上火车,阿廖沙下车去打水而火车开走了;找到战友家时,房屋已毁,家人也不见了;乘坐的火车被炸等等。悬念让观众多了一份期待,小麻烦则让观众和阿廖沙一样焦急起来。

  在火车上,阿廖沙遇上了美丽的舒拉,回家之旅变得浪漫起来。这段很有喜剧色彩,令人很愉悦。整个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误会—谅解—亲近—分离—相见—相恋—分离。全片最美丽的一段是两人在火车上两眼对望时,微风吹散舒拉的秀发,两人并无语言,抬头凝视或低头娇羞,爱意绵绵。

  电影的高潮段落在最后的十分钟里。这时候,阿廖沙马上就要回到部队了,而他还没有见着母亲。好不容易挡住一辆汽车,司机起初还不愿送他去;眼看着就要到家了,而母亲却不在家。音乐很急切,似乎在催着两人快些相见。整个镜头也变得急切起来,呼呼行驶的汽车交叉着母亲奔跑的画面。这个时候,几乎每个观众都在盼望着母子相见。终于母子见面了,却马上要分离了。当阿廖沙对母亲说:“我一定会回来的,妈妈”时,我们已经在片头知道,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部电影最优秀的地方在于:歌颂苏联卫国战争,却以亲情和爱情为主题。在表现亲情和爱情时,却道出战争的残酷以及歌颂那些为了战争付出了生命的个人。战争背景拍得很有层次:战斗场面,伤残军人的心理,为前线服务的后方运输,被炸毁的平民房屋,留守的女人,盼望听到儿子消息的母亲等等。亲情拍到很感人,可以从后方父亲得知其子安好、战斗勇敢时激动的心情可见一斑。爱情则清纯美好。全片没有一个亲吻的镜头,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两个年青人青涩的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