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前进,达瓦里希》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前进,达瓦里希》的影评10篇

2022-03-21 09:3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前进,达瓦里希》的影评10篇

  《前进,达瓦里希》是一部由王一琳执导,韩洛妃 / 刘海燕 / 王云飞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一):"你们背叛了你们教给我们的理想!"

  一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2013级毕业创作《前进,达瓦里希》,因为选材的特殊性很快就被扯进了一场不太可能有结果的口水战。不是所有的作者都如维克多·佩列文那样对读者的读后感宣示所有权——哪怕只是口头上的——所以一部作品别人看了有什么解读,作者都只能无奈的接受,哪怕这些解读和他的本意相差十万八千里。

  同样,我的解读和这部短片的本意很可能也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他的伟大”妈妈如是教育小女孩,小女孩相信并牢记了,但妈妈们呢?

  象征819那段我有两处没太看懂:一个是费利克斯的死亡日期89年9月13日(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件的日子),一个是眼镜鸡的象征(本以为它可能是影射托洛茨基,但大整肃后他在苏联已经没什么影响力了为何要在解体前夜表现他的死?)

  819后妈妈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象征知识和信仰的书被贱卖、一家人从平房搬进楼房改善了生活条件,但小女孩还没有走出来——”我们的大楼会不会被美国炸掉?“

  发现妈妈已经放弃了那些由她教育给自己的信仰,小女孩跑回已经变成工地的老家,仿佛看到了毛熊最辉煌最热血的岁月——卫国战争(感觉就跟11区没事缅怀日露战争那段时光一样),最后坚定的站在积木的废墟上守护已被遗忘的理想。

  ——以上就是我从这短片里看出的东西。

  二

  当一个人只会从意识形态,而不是动画制作本身批评这个动画,那这人和他以为他在反对的东西也就没多大区别了。看到毛熊元素就打鸡血的人,永远只能看到他想看到的假象。

  有那么一个理想,它是如此美好,让无数人心甘情愿的为它的实现而付出一切;它是如此脆弱,总是被心怀不轨的人轻易的利用。我们曾被教育要如那些英雄一样为之奋斗,然后我们发现那些教育我们的人最先将它抛之脑后。曾经被歌颂的牺牲,成了享受成果的人嘴边轻蔑的一笑。而我们,茫然、愤怒、不知所措——要去守护那个被强加于自己、但已成为自己一部分的理想么?放弃了又能去守护什么呢。

  短片最后小女孩可以选择坚守,但我们能在积木堆上生活下去么……

  对了,BGM太赞了!想求OST啊!

  最后,说句无关的——死掉的毛熊才是好毛熊!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二):政治A片

  说实话,什么主义来着的最恶心了。

  荒诞剧 一住棚户区萝莉的狂想:大家穿着帅气的军服 在无人的战场上 一路突突 看到此处仍旧是善意调侃 就连形象也大抵跟南方公园差不多 无论你是跪舔鹰酱 还是为兔心忧 此作者都该是"队友" 无奈一群人幽默细胞不足 见到皮毛上的标签就迫不及要往死里揍 看来无关乎阵营 只一心想要"打倒XX"的 全智商堪忧

  不管怎样,一个孩子满嘴都是政治意识形态话语,还是很恐怖的。

  从BGM,人设,到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画面的处理等等细节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短片里的政治隐喻也让人浮想联翩,评论骂战挺多的,不过起码觉得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心目中最独特的东西,拥有自己独立而深刻的思考,是成人的怀旧与对曾经理想的感慨。

  前进,达瓦里希!所谓理想和信仰,就是无论是遭受到背叛、在别人都不理解我们的建设时,依然能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处理好与现实的矛盾,做有理想的实用主义者。前进!达瓦里希!!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三):这东西就8分钟,鬼知道你说的是正话是反话

  话说你弄出来一个满嘴语录的孩子,好吓人的说,一副政治洗脑导致正常儿童的童年被毁的感觉。

  要是按照这个设定来的话,其实还挺萌的。

  一个一个的已故老人全都以猫啊鸡啊鸭啊的活在这孩子的家里,然后发生的事情集体能对上号。

  这姑娘特喜欢堆积木,自以为是社会主义建设,但是电视里面播出科学技术的真实增长的时候,母亲给她买了新的玩具,给自己买了进口化妆品的时候,她又把这种真实的建设叫做背叛。

  最后,这孩子心里真正的建设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保卫祖国,时刻牢记阶级斗争”

  但是,你TM的就8分钟,还用小学6年级水准的绘画,给大家一种“好萌啊”!的感觉,伪装的美好在8分钟里面是不可能露馅的好吗!

  那好,我就只能认为你是真的以为那样子很美好,那样子是真正的理想。

  记住,装逼需谨慎,钓鱼说明白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四):致此剧粉丝

  说只是怀念为理想奋斗的精神的,敬请期待导演的续作—《前进,撒穆拉伊(samurai 日语:武士) !》

  影片讲述了千千万万英勇无畏的皇军将士们在圣明神武的裕仁天皇统率下,为了将黄种兄弟从欧美白人的奴役下解放,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共荣,志在苦心创建大东亚共荣圈,却惨遭美苏中英等国群起围攻,不幸罹败。

  片中塑造了裕仁天皇,东条英机,阿南惟几三位萌化人物,而当听到萌化为小仙鹤的天皇在玉音放送中念出"开太平於万世"时,无数满怀理想与忠诚的粉丝们终于忍不住叹息垂泪,泣不成声。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五):徐志摩对苏联的看法

  徐志摩写了《欧游漫录》(共13篇),在其中的《欧游漫录——西伯利亚游记》提及他在西伯利亚的见闻:

  入境愈深,当地人民的苦况愈发的明显。

  ……

  他们的样子并不恶,也不凶,可是晦塞而且阴沉,看见他们的面貌你不由得不疑问这里的人民知不知道什么是自然的喜悦的笑容。笑他们当然是会的;尤其是狂笑,当他们受足了vodka的影响,但那时的笑是不自然的,表示他们的变态,不是上帝给我们的喜悦。

  到了莫斯科,他拜访托尔斯泰的女儿,得知一个令他震惊的信息——十月革命之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书籍几乎绝迹了(布尔什维克查禁这些书籍的理由是——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徐志摩在《欧游漫录——托尔斯泰》中写道:

  假如有那么一天,你想看某作者的书,算是托尔斯泰的,可是有人告诉你:不但他的书再也买不到,你有了书也是再也不能看的——你的感想怎样?

  ……

  假如这部分的个人自由有一天叫无形的国家威权取缔到零度以下,你的感想又怎样?

  对于革命领袖列宁,徐志摩写道:

  他不承认他的思想有错误的机会;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

  ……

  他是一个制警句、编口号的圣手;他的话里有魔力——这就是他的危险性。

  在本章节的最后,摘录徐志摩本人对苏俄最精辟的批判。当时他去红场拜谒列宁墓,刚一进门,看到一个通体血红的地球仪,旁边还有同样血红的镰刀和锤子。于是在《欧游漫录——血,谒列宁遗体回想》一文中(这也是《欧游漫录》的最后一篇),写了如下这段:

  从北极到南极,从东极到西极(姑且这么说),一体是血色。旁边一把血染的镰刀,一个血染的锤子。

  ……

  那样大胆的空前的预言,摩西见了都会失色。他们觉得这世界的罪孽实在太深了,枝节的改变,是要不到的。人们不根本悔悟的时候,不免遭大劫,但执行大劫的使者,不是安琪儿,也不是魔鬼,还是人类自己。而莫斯科就仿佛负有那样的使命。

  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得泅过这血海,才能登那彼岸。于是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徐志摩关于“血污海”的比喻,极度精辟。整个20世纪,共产运动制造的“血污海”不但淹没了苏联,还淹没了中国、东欧、北朝鲜、越南、古巴、柬埔寨……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六):一部打着共产主义旗帜、替集权制度招魂的片子

  “一个片子可以有情怀,但绝对不能从头到尾都是情怀。”

  “不论从艺术表述上还是从思想深度上来讲,都是一部稚嫩到不能再稚嫩的片子。”

  片子非常烂,但是并不说它没有意义。它的存在,反映出了90年代出生的很多人,已经成功地被洗脑,思想非常浅薄。

  他们对自己祖国的历史一知半解,他们认为跟着政府的思想前进就是爱国,认为极左就是爱国。

  整部片子充斥着对美国的排斥,很多排斥是非常可笑的,比如说:楼这么高会不会被美国炸,还有silk这个词出场这一段,“妈妈已经背叛了我们....”。

  将一个国家作为自己的假想敌,让自己的人民在恐惧下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手段,而这部片子没有超越这种恐惧,它的编剧,已经完全被这种恐惧所控制,这不能不说是很悲哀的事。我们的教育,非常地成功,它成功地培养了一群没有独立思想非常容易被政府哄骗和控制的年轻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教育,目的不是启迪民智,而是方便统治。

  普京说过,“如果有(苏联)人不怀念苏联,他就是没有良心,如果谁想回到苏联,他就是没有脑子。”

  把对知识的鄙视(便宜收购书本的情节)、对物质的崇拜(讨论蚕丝制品与化妆品),归罪于资本主义,是非常短视的行为。这一切的发生,不过因为是我们自己,没有正确地看待财富而已。为什么和心爱的人租房子住就不幸福,必须买房子住才幸福,是因为房东无时不刻在赶你们吗?不是。只是因为你觉得这么做不幸福,或者是你爸妈这么觉得,或者是你同学这么觉得,你也这么觉得了。

  给中国一点时间,让它去改变而不是等待,只有改变集权的体制,才能打碎特权阶级以权谋私的行径,让人民分享改革带来的利益,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原创,国家才有希望。要实现这一切,靠经济发展,靠政治民主,靠司法独立,而不是社会主义集权政体复辟和借尸还魂,那只有更深重的灾难。如果不信,那就接着维持中国的现状不作为甚至是开倒车,我们拭目以待就好了。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七):微博上一星党和五星党打得天昏地暗,转篇比较中肯的长评

  欲观原文请链接至: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33544/

  感谢豆友ritoki好文

  鸡血上头为哪般?

  22号看到这片子的时候,微博和B站上都是一面倒的称赞,豆瓣评分还在8分以上,这之后涌进大量负分滚粗人群,论战迅速白热化,支持者和反对者掐得不可开交,互相谩骂,直至现在这个近乎失控的局面。说实话,我对对掐的两边的具体观点不怎么感兴趣,倒是觉得为何会产生这个局面是比较有趣的话题。

  先交代一下,我当时看了这片子就打的是三星。画风色调配乐都很喜欢,结尾很有些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这个人容易被理想主义煽到,但是同时又对理想主义抱有警惕,加之整个故事在我看来还是不够精致,不够“无意识”,表现手法比较稚气直接,所以整体平衡下来,给了这样的一个分数。

  我当时最大的感想是,中国也到了能出来这样的作品并有对应的观众的时候了。因为有08年以来四月青年的兴起、自干五群体的逐渐成型、学界和大众媒体的互动、原创动漫从同人界开始的在这方面的探索做铺垫,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走到这一步,其实不算意外。但是,显然我的“不算意外”,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它对于不太接触动漫亚文化的人群,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这个片子的讨论走向失控,在我看来和作者的创作能力很有关系。近三十年来的文艺界主流论调是:左派的宣传手段是野蛮的,审美格调是低下的,表现手法是粗糙的,总之,是庸俗粗暴颟顸无能脱离大众的形象。结果现在忽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立时产生了一种局势逆转的恐惧感。

  而支持这个片子的人同样常常显得用力过度的原因也在于此:他们终于发现了拥有优秀创作力、能将他们支持的意识形态以主流艺术手法有效地表现出来的新生代作者——要想夺回主流话语权,讲故事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政治理论大家都有,看谁讲得好听了。甘阳说:“你能讲几个故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啊!”

  达瓦里希的作者王一琳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被淹没的声音——我想说”,里面有一段话非常有趣:

  “上中专的时候,我有幸代表美术系做期末总结发言,当我站在讲台上听到我的声音被放大之后的效果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总会有人总是喜欢代表别人发出声音,因为当你拿起话筒的那一刻,你知道你的声音可以盖过所有的声音,可以压倒所有的声音,尽管台下在座的也许并不同意你的观点,想要去发出别的声音,但是,他们的声音可以完全的淹没在这其中,不被人们所察觉。这种优越感犹如烧开了的熨斗一般,熨平了每个不同的声音,也熨平了我的五脏六腑,让人感到格外舒服。”

  王一琳的声音曾经非常微弱,事实上,在发布这个毕业作品时,不是公众人物的女孩子,语气也一样怯弱又诚恳。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她被迅速簇拥到一个因为长期的意识形态斗争而形成的漩涡的中心。她的声音被忽然放大了,放大到了让有些人恐惧、让有些人狂喜的地步。

  不必太惊讶的,当有人拿起话筒,便有人失去话筒。而话语权的转易,必然是伴着暴风骤雨的。

  顺便一说,中国动漫业的发展和左翼话语再次兴起之间的关系,会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八):又写了一篇

  这是我写的对这部影片的第二篇评论文章,第一篇在这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132369/?start=0&post=ok#last。第一篇对于影片的具体内容几乎没什么评论,这一篇会多一些。

  我反对对艺术作品的“政治——艺术”的两分法。在我看来,一部作品是不可以进行这样的分类的。说“去政治化的艺术欣赏”就好像说“一个人超越物质,达到了精神”一样。因为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的,你不可能排除物质而留下精神;同样,一个作品的艺术审美,和它的内容也是密不可分的,这个内容当然也包括政治内容。

  另外什么是政治,我觉得也有必要搞清。在我看来,政治就是人际关系。比如一男一女谈恋爱,就是“爱情政治学”;一家三口过日子,可以叫“家庭政治学”。当然,你可以谈狭义的政治,比如政府,政党之类的。但是我怀疑即使是狭义的政治,也是避不开的。君特格拉斯说,你可以写男女的爱情,跟政治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是你会发现,政治无所不在,你逃不开它。因此“去政治化的艺术欣赏”我觉得完全是种错误的想法。

  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有谈到“两个世界”,即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我谈到了很多宗教的话题,因为宗教在我看来是一种想象。很多学者发现了世俗政治中的“宗教元素”:虽然很多政体宣称是世俗的或者无神论的,但是它们的组织,结构,活动等与宗教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寻求宗教与政治的相似性。

  在我看来,影片的最一开始就点名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就是我的家,当然不是这些破烂的平房,有好高好高呢。第一层住的是弗拉基米尔同志……”

  这里的画面是小女孩堆的积木的房子。在此,“家”不是指现实中的家,而是想象中的家,是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家,是精神家园。因为家不是现实中的家,因此马上存在想象中的家与现实中的家之间的冲突。接下来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妈妈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支持我们的建设,但并不能否认它的伟大,我们的战士,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它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

  这段话显示出政治与宗教的高度的相似之处,也显示出作者对想象者心态的准确把握:因为想象者是脱离现实的,因此不被人理解;越是不被人所理解,就越是与现实隔绝,从而完全陷入对想象的世界的依赖当中。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耶稣的“父啊,你的奥秘向小孩子就显现,向聪明人就隐藏起来。”的cult意味十足的话:在基督教最初诞生之时,它是与大众对立的少数派,是孤立于社会主流(犹太教)之外,受到排斥和压迫的。可以说,受压迫感和对信仰的狂热追求是孤立者的显著特征。

  接下来的情节是小女孩在妈妈上班后,一个人在家里演绎想象的世界。这个想象的世界在妈妈下班回家后终止,想象者被迫回归现实的世界(影片的情节是小女孩说话说到一半,妈妈回来了,音乐在此时也戛然而止)。Karen Armstrong认为,宗教的核心矛盾可能是,它追求超越,一个高出现实的维度,而这种追求超越的活动,越只能在这个世界当中进行。从这方面来说,宗教徒是“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地面的人”。宗教的美感来自于两个世界的冲突,或者叫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因为现实的世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逃避的,因此两个世界之间的冲突将会永存。这是人类命运的悲壮之处。

  接下来的情节是现实中的转变,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妈妈很快接受了这种转变,变得“与时俱进”,而小女孩的心灵受到很大的打击。这种心情是满清的遗老遗少的心情,也是生活在现代的宗教徒的心情。面对站在老屋前不肯离去的小女孩,妈妈说“快点呀!磨磨蹭蹭的。”这里凸显的冲突是“永恒”与“无常”之间的冲突:想象的世界要求永恒,比如“永生”和对上帝的永远的忠诚(注意上文的“神圣的信仰,永远都不会磨灭”);而现实是无常的,它要求人们抛弃旧的事物,在对新的事物的投降之中获得新生。接下来在搬进大楼的时候,小女孩在电梯里对妈妈说:

  “妈妈,我们的大楼,会不会被美国炸掉?”

  这个话让我马上想起了贾樟柯的《任逍遥》里的情节:一个小混混赋闲在家,电视上每天播放北约轰炸大使馆的新闻,这个时候,附近的化工厂发生事故爆炸了,这个小子从床上一跃而起,喊道:“我操,美国是不是来打咱们了?”更远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主角,每天幻想的就是中苏开战,然后自己在战争中成为英雄。这是《一九八四》当中制造的假想敌,是“愤怒三分钟”的感情寄托。并不是说,真正的敌人不存在;苏联就在那里,并非子虚乌有。而是说,对苏联的看法是一种想象,就像对中国的看法同样是一种想象一样。如果你对Benedict 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有所了解,你大概会明白我的意思。

  这种建构出来的假想敌是现实秩序的倒影,一切对现实构成反对或者威胁的,全都可以被赋予这个假想敌身上。

  搬进了新家,妈妈把旧的玩具都扔掉了,说:

  “搬新家就要有新玩具,你看人家小孩,都爱玩这些。你积木那么脏,小朋友来玩儿多丢人。”

  这里除了再一次凸显“永恒”和“无常”的冲突(赋予积木的想象或者意义是永恒的,可是积木是一种现实中的事物,因此是会旧的,是会被扔掉的)之外,也含有一些对于现实的批评:在今天的社会,幸福(享乐)是一切的衡量尺度,而金钱(物质)是幸福(享乐)的衡量尺度。如果别人拥有比你更加先进,更加高级的物质,这意味着你是不幸的。接下来的情节是妈妈和朋友在聊美国化妆品。我记得苏联倒台二十周年的时候,有位学者(叫王什么来着)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说,托尔斯泰晚年精神出现了危机,因此离家出走,而今天的中国老年人见了面就是聊养生什么的。因此小女孩对她的战友(玩具,动物等)说:

  “我告诉你们,妈妈已经背叛了我们,他们都背叛了我们。”

  就是我在上文说的“对新的事物的投降之中获得新生”。

  然后是小女孩一个人在雪地里奔跑,背景声音是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讲话。小女孩沐浴在点点星光之中,她的战友(小动物们)身穿军装向她敬礼,小女孩在感动之中流下了泪水,拿出金鱼玩具嘴中的纸条,上面写着“前进,达瓦里希!”最后的镜头是小女孩身着军装,在玩具堆上持枪伫立。这个画面很容易和那些早年的革命影片联系起来。我想起来的是《小兵张嘎》当中,张嘎畅想将来的情形,说自己的愿望是革命成功后去开小火轮。光亮照在张嘎憧憬的脸上,仿佛来自天国。这是想象者的最动人的时刻。想象是否能够最终实现,跟此刻是无关的。你也许可以说,同样的张嘎可以一转身就变成红卫兵,去辱骂老师,鞭打校长,去挖开别人的祖坟。这可能是正确的。同样一个宗教徒也可以在这一刻虔诚地祈祷,下一刻就去搞恐怖袭击。罗素说宗教既不真也不美,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宗教含有某种美好的成分。我看《张嘎》的时候在上小学,不大懂什么是共产主义,而且受家庭的影响,似乎很早就觉得它是“不好的”。但是在影片的那一刻,我深受感动。我感到张嘎充满了善良与纯真。

  结论

  这是我对这部影片所做的一个解读。在此,政治和宗教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对于另一个世界的想象。这部影片清楚地表现了两个世界之争。这种冲突与其说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不如说是想象与现实之争:苏联在影片中更多地作为想象出现。我感到作者和她表达的东西之间具有某种距离。当然我们不应该诛心,说作者本人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把作者看成是不认同影片当中的任何思想,只是在讲故事而已。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小孩子是容易进行想象的。我小的时候曾经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到答案而苦恼万分。但是大人往往不去为这些事情所烦恼,他们关注的是现实得多的问题,比如工资和房价。因此这部影片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于童年的一个吊唁。哲学是一种乡愁;而艺术则展现了这种乡愁。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九):未必一无是处,看看还是可以的

  没来豆瓣之前,说实话一直不知道这部短片的评价如此之低,并且被人扣上了各种诸如“为XX招魂”,“拍XX主义的马屁”之类的大帽子。实际上真是这样么?

  至少我个人看来未必,一部几分钟的短片能改变什么呢?看看现如今泛滥网络的公共知识分子(如果他们确实有“知识”),精英阶层(如果他们确实是“精英”),以及一部分“美利坚人类救星”,“美利坚自由之神”,你就知道这部短片什么都改变不了,唯一能改变的大概是在舆论一边倒的攻击国家和体制上撕开了一个小口子,让一部分人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而已。

  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居然让某些人的G点再次高潮,实在不明白究竟是怕什么,当然你可以说它是为苏联招魂,但是反问一下,你们一直倡导的民主自由是什么?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好嘛!那谁能告诉我,你们主张的民主自由就是面对这种不同的声音一味的打压抹黑,批倒批臭踏上一万只脚?这种做法跟WG的本质有区别么?

  话再说回来,通篇下去,我个人看到了对苏联时期的怀念,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警示,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对于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完美化和神格化都是危险而可怕的,这点中国人应该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清楚和更透彻,之前的年代里我们做过这样的事,直接导致的是错过了大好的发展机会,现在呢?刚好反过来,对与之对立的另一面采取相同的措施,这样好么?

  无论高举如何高尚的旗帜,以个人意志来剥夺别人的生存权利,本质上都是邪恶的。这中间没有ZB主义或者GC主义的差异。“诸如民主杀人不算杀”这一类的思考方式更加无耻和卑劣。

  最后用切格瓦拉的一句话来结尾:“我们走后政府可能会来给你们修路、盖学校、建医院,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前进,达瓦里希》影评(十):与意识形态无关的感受

  Gamma 1.0

  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去看《前进,达瓦里希》。

  短片表现得相当地真挚,让我很好地理解了一种曾经一度广泛存在而如近乎消逝的想法和感受,就像希斯莱杰对小丑的疯狂淋漓尽致的展现令我对疯狂有新的理解一般。至于这种想法蠢不蠢倒是无所谓了,在我看来重要的是作品对事物的描绘刻写,而不是事物背后可能蕴涵的价值,价值因人而异。例如天天被鬼畜的《帝国的毁灭》,在我看来就是不错的作品。你当然可以认为这部电影在为元首洗地,可我却觉得这算是还原了希特勒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如此真实,如此绝望。我依然觉得纳粹主义很蠢,元首很操蛋,但我丝毫不觉得《帝国的毁灭》拍得不好。这与意识形态无关。

  另外说到价值,我再提句(特别长的)题外话。我并不认为向往苏联是愚蠢的。苏联的现实有多么糟糕并不算是常识,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古拉格没听说过大清洗。况且从理念上看,苏联背后所蕴含理念倒也是挺浪漫的(请允许一个左棍认为英特耐雄奈尔是非常浪漫的事情)。人们向往的是也是理念中的苏联,而大部分的理想中的国度估计不会有西伯利亚古拉格和大清洗。理想中的苏联同乌托邦、伊甸园、大同世界、山巅之城、理想中的美国、高中生眼中的大学并没有什么差别,作为向往的对象也没什么不好的。以上存在一个假设,向往苏联的人并不向往大清洗,很明显这个假设是存在例外的,确实有一些人了解大清洗而且万分赞同大清洗,其实我身边就存在着一些了解盛夏临晨的同时却又一点都不觉得遗憾的人。此外,以上这一段所提到的苏联,实际上已经不是你我所认识的,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巨无霸苏联。如果怀有对理想中美好事物的憧憬在你看来是愚蠢的,那=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Gamma 1.1

  分歧之处

  跟家骏好任爷讨论了这个问题,看法又有所更新。据说,最初转这部短片的是某些贵国左,也就是一些了解共产主义黑暗史的人。他们对这部短片(背后的现实中的苏联)吹捧不已,自然把广大贵国右边的同志恶心到了,右边的同志随即开始暴走黑这部短片。我一直觉得贵国左姿势比较堪忧,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都没有过多的接触,最终经由右边源源不断地黑接触到这部短片。看他们黑得那么起劲,短片也只有八分钟,我便顺手点进去看了一遍。

  没有经历过贵国左源源不断的恶心,没有被暗示片中所指的苏联就是现实中的苏联,我看这部短片的时候便没有带着大部分右边人都会有的反感,反而觉得右边同志愤怒地莫名其妙,便写下这篇文章。

  文章引来了许多我根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很多时候提问者和我的答复是自说自话,大家从不一样的角度在讨论不一样的东西。讨论过程中我逐渐注意到我跟大部分价值观基本一致的右边分歧之处。

  右边们大多被吹捧本片赞美苏联的左边恶心过,如同左边一样,认为片中的苏联所指便是现实中的苏联。

  我什么都不知道便看了本片,估计就像一个普通的观众一样,认为片中的苏联并不是现实中的苏联。

  我不能理解为何右边一定要戴着意识形态眼镜认为片中的苏联指向现实中的苏联,右边也不能理解我为何可以像鸵鸟一样无视那些赤裸裸的意识形态暗示,认为片中的苏联不一定是现实中的苏联。

  Gamma 1.2

  苏联与纳粹

  1.1中我曾提及,片中的苏联在我看来是一种理想的化身。在我看来,强行将之与现实中的极权帝国捆绑在一起是一种古怪做法。针对我这种想法,许多人提到了“理想的纳粹”这一说法,在我看来“苏联”这个词和“纳粹”这个词是有区别的,两者至少目前是不能等价的。

  “纳粹”一词如今在大部分人的语境中已经同“极权主义”、”反犹“、”大屠杀”等词语形成紧密的映射,一说到纳粹,大家想起的基本上是这些令人难受的事情。“苏联”不然,苏联黑历史不像纳粹黑历史那样广为人知,基本上只有关心相关问题的人会有所了解。不信可以问问你的舍友或者邻居,问他们是否知道大清洗,是否听说过古拉格。在我如今所在宿舍,听说过以上两个名词的人只有我一人。苏联在我舍友眼中,可以是曾经的老大哥,可以是如今不存在的国家,但绝对不是我们所了解那段沾满鲜血的历史。人群中随便挑出一位,想法同我所说的邻居舍友一致的可能性显然会更大。从他们的角度看,苏联同纳粹不是一丘之貉,苏联也不是现实中那段无法忽视的阴影。在导演的意识形态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将导演对苏联的升华视为她对苏联历史的不了解因而将苏联视为理想的化身,显然比猜测她是苏粉在为极权主义洗地要来的自然。如果升华对象是纳粹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随着苏联黑历史逐渐被科普,“苏联”一词最终大约会与“纳粹”近义。这我倒不怎么在意。当想到“社会主义”或者其他泛左(世界的左)想法可能在整个过程中被顺带妖魔化,成王败寇的思维会被进一步奉为真理,不禁有些无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