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灰熊人》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灰熊人》影评10篇

2022-03-13 12:54: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灰熊人》影评10篇

  《灰熊人》是一部由沃纳·赫尔佐格执导,Timothy Treadwell / Amie Huguenard / 沃纳·赫尔佐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熊人》影评(一):you love me? i eat you.

  他简单,执拗。他厌恶了甚至痛恨人类的世界并试图逃离其外。在走进自己的镜头的时候他喋喋不休,毫无隐藏。如果出了点小状况(比如摔了一跤),他就从头再来一遍。他迷恋动物,大灰熊,狐狸,在镜头里不停的重复说i love you和thank you,口气温柔得让人悲戚。

  缺水的时候(水浅了熊的食物——鱼也就少了)他就恶狠狠的骂娘骂天骂上帝满天神佛等等,结果“神迹”出现了,下大雨了,他立马就变成了满天神佛的儿子。

  他是个拒绝长大的孩子,拒绝在现代社会中“长大”的孩子。个人意见(片中的医生及旁白都常常强调这个口吻,生怕把什么看法强加到别人头上似的),他把灰熊公园当成了避难所,寻求他想要的生活。至少,这里比外面好得多了。他爱这里的一切并发誓要保护这一切——直至他葬身熊腹。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那样的地方,也许就是这样的。动物有温柔可爱的一面,它们赤裸直白,为争夺交配权撕咬拼杀(并在掐架时大便),因为缺乏食物,它们会吃掉幼兽,它们只是无意识的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没必要突出它的残酷,但也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美好。当然,如果你觉得被大灰熊撕咬吃掉是一件不错的事,那么那里应该可以算是天堂。

  傻子?疯子?好傻好天真?至少他在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为止努力和坚持。至少丫很开心。

  《灰熊人》影评(二):野性的诱惑

  老实说,这个片子给我感觉有点沉闷。

  我有点纳闷,他活泼可爱,英俊性感,风趣又善良,给我感觉如此完美,为何会“没有女人缘”,并成为别人眼中的偏执狂?

  我猜测他温和与激烈并存,他来此寻找被遗失了的野性,那是一种对自我的寻求。

  与文明相对的野性,代表着无拘无束,自由和淳朴。

  野性又具有强烈的性诱惑,常常有摧枯拉朽、攻城拔寨的威力。

  美国文化很注重保留男孩子的野性,认为这是保留真正的自我,并有助于释放创造力。

  一个如此注重野性的民族,在文明的进化反省方面又最先进,而中国作为从小抹杀一切野性甚至于人性特质的文化,残忍起来却最具创造力和突破性。

  最后我还记住了,无论你是什么主义,记住要打扮的有型。

  《灰熊人》影评(三):傻X人类~~

  当我看到影片的中间treadwell一边提着摄像机一边和几狐狸一起奔跑时,我泪流满面“come on go home”这是他在喊着的话。动物们都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一切的发生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的默然,他们无视这一切,他们是动物,是大自然的娘胎里的一个婴儿。人类呢?家在哪儿?跟大自然的娘胎有关系吗?他妈的怪胎?还是大自然被乱伦了?

  treadwell被herzog基本上扒光了,herzog把他的方方面面都表达了一遍,巨细无遗阿~,连他怎么死的都用镜头上的视觉语言暗示了。人他妈的真不是东西。我们渴望动物的天真和原始,我们又渴望生活的富足和发达,我们想要知道宇宙的奥秘,同时又希望大自然和个呆瓜一样被我们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我们学习,我们制造,我们改变,我们牛X,我们穿着自然的袍子到处乱跑却号称裸体才是真我,我们就是人类,就是狩猎者,是treadwell,是herzog,是他妈的看盗版碟的观众,是无良的网络运营商。说多了~~。或许最后一个镜头才是herzog真正想表达的,一个偶然的无忧无虑的状态,来自于长篇累牍的现实的铺垫,或许生活的目标只是为了一个偶然,傻X人类~~~

  《灰熊人》影评(四):更多的爱

  我与Timothy不同的看法在于,我觉得应该客观看待不同物种的区别、尊重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不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简单的举个例子,草原上的瞪羚总会离狮子远远的吧,我们从未指望他们会互相拍拍脑袋做朋友吧。距离产生美,和他们保持距离,欣赏他们,有效阻止非法偷猎,还给他们适宜他们生存的环境,就是对他们深沉的爱。

  片子看到后来,当我从各个角度了解Timothy更多之后,我发现这个事件并不是境界那么高,但足够特别。Timothy逃避人类世界,用自己手无寸铁只身一人保护灰熊这件英雄事迹来遮掩自己在人类世界的失败,陶醉在孤独的幻想中。这是他性格的缺陷,如果他能有更多的、更广的、深沉的大爱来对待整个世界、地球、宇宙,包括野生世界和人类世界,而不是一味诅咒park service和观光客来成就自己的神圣,事情或许会不一样,也许他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保护大自然,也许...不会死.....

  《灰熊人》影评(五):与其爱灰熊,不如敬畏他们。

  这部电影试图探讨挖掘一个争议人物短暂一生,同时也使观众重新审视人类在与大自然和大自然中的动物相处时,应该保持的姿态。很长时间来,人类对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正确地定位,其在与其他动物的相处中应该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地遭到先进环保人士的质疑。这部电影,便是一个激发更多思考的绝好引子。

  而主人公崔德维尔,而更多的是一个浪漫的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寄托在大自然的人,而非一个严谨科学的环保人士。他那近乎孩童般的爱,甚至带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使他无法看到自然界原始的残酷性,和来源自根源的杀戮和弱肉强食。他的思想近乎幼稚,行为也无法得到当地人的赞同。与其说是对灰熊的爱,不如说是在逃避从前生活后转而将精神寄托给大自然中的灰熊。

  《灰熊人》影评(六):荷索和他的《熊人》

  二零零三年十月,愛熊如命的車維爾死於Alaskan的熊人島。這位「熊人」每年夏季都會來到熊人島過著數個月與熊為伴而跟世界隔絕的生活。

  他總共在熊人島渡過了十三個夏季,在被熊人襲擊至死之前的最後五年,他開始以數碼錄像紀錄自己在這個島跟熊人的生活和許多個人想法。

  導演荷索被這位熊人狂義無反顧的癡迷深深觸動,渴望藉他的生命和死亡帶給世人一份對生活重新思索的意義,遂結合起車維爾在熊人島錄下的珍貴片段和大量豐富的訪問成就出一部風格獨特,既深入大自然又走進人心深處的紀錄片。

  說到荷索,不得不提他的一句名言:「我就是我的電影。」

  嘴裡說著這種話的人很多,但若數真能做到言行合一,相信無人能出其右。尢其是那種歇斯底里的執著、排除萬難的抗爭心和對生命的激情,既體現於他一部部影片內的人物(劇情的和紀錄的)也體現於他自己在拍片過程中的各項傳奇事蹟(如跟自己的演員因爭吵而持鎗對峙/拍攝影片時遇上喀麥隆政變被軍政府扣押/催眠演員以演出無意識狀態等等)。

  荷索之所以被種種傳奇軼事圍繞,很大程度繫於他對生命的激進想法。他認為現代文明使人軟弱,人的心靈在安逸和享樂中逐漸墮落,唯有苦難才能將其潔淨。

  然而把這個想法套用在戲劇媒介卻是古而有之(如希臘神話中的悲劇英雄),亞里士多德早就在《詩學》中提過悲劇「淨化」作用。而茶井龍之介於他的格言集《侏儒的話》中為「悲劇淨化說」所下的註腳就更清晰了,他說「悲劇是對自己的羞耻行為敢作敢當。因此對千百萬人的悲劇,起著排泄的作用。」排泄之後就是淨化,這是為悲劇的最高目標。

  於是荷索的影片裡存在著一個個悲劇英雄,如費茲卡拉多和車維爾。他正是透過他們對夢想百折不撓的偏執,最終失敗但贏了尊嚴的事蹟,讓觀映的人對照自身的墮落,從而達到淨化的最高目標。而由於荷索非常有意識地對抗苟且於安逸而對外面的事視若無睹的現代文明,於是身處邊緣(主流視角所無法觸及)的人和事,如原始大自然、侏儒和狂人等等特別惹起他的興趣,因為大概這些故事跟現代文明的撞擊力特大吧。

  回說《熊人》這部紀錄片的一些特色。

  第一,縱然車維爾深深觸動了荷索,但在描述他這個人時,荷索處理得非常客觀。在大量的訪問中包含了一些對車維爾所為嗤之以鼻甚或是完全否定他的人的訪問,當中包括了生態維護的專家。而許多時荷索更把訪問中的正反之言以剪接並列,構成辯證之勢,如何「合」就留待給觀眾了。

  第二,某些訪問明顯經過導演的特別調度,如車維爾父母在他們家的訪問和驗證車維爾死因的法醫官,他們的訪問幾乎可說是一種演出。本來這在紀錄片的賞析中很容易被批成造假和渲染,但明顯地荷索無需以遵守這些禁忌來展現影片的信譽。

  第三,這個特色有關荷索如何處理車維爾被熊人襲擊時的聲帶。他拒絕在紀錄片中播出這段或者被某些人認為是最爆炸性的紀錄凸顯了他對生命最深切的悲憫。他害怕這段真實的「死亡錄音」會成為車維爾前女友一生的夢魘,也害怕傷害了觀眾,也為了對車維爾的尊重,他囑咐車維爾的前女友要燒毀這段聲帶。

  然而作為影片導演,他仍為表達這個重要素材負起了責任。

  首先他把他在車維爾前女友面前聆聽該段聲帶的場面錄下:他背著鏡頭而前女友面向鏡頭,透過鏡頭攝出前女友看著荷索聽聲帶時的哀慟、驚懼神情初步交待了聲帶的恐怖。接著是同樣聽過聲帶又目睹了車維爾遺體的法醫口述出一段以他驗屍經驗構成的車維爾遇害情境,進一步交代了聲帶的內容。最後影片接到了由車維爾攝下的兩隻熊人肉搏的片段,更進一步地呈現了熊人暴烈的印象。由此經過三步的處理,荷索可以在沒有播出聲帶的情況下,既呈現了車維爾遇害時的慘況,也拿捏到披露與尊重間的平衡。

  此之謂大師,令人佩服,更令人汗顏。

  《灰熊人》影评(七):迷失

  看灰熊人,我会想到很多其他的。

  在日本人看来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看来又是日本人,结果做不成中国人也做不成日本人的混血儿,

  出生在农村,后来在城市上学在城市工作,已经不是乡下人却也不是城里人的农民的儿子,

  不疯魔不成活的戏子,

  迷失在网络人和现实人当中的宅男女……

  很多人都说到崔德威尔与熊之间的关系,那很打动我。但是我也同样心痛于他和人之间的关系,他絮絮叨叨也说到女孩不能跟他在一起很长时间,他酗酒,他的不善与人相处,他不擅长在人类的世界生存,他絮絮叨叨,一句话你总能听到他重复个几次,他狂热狂野孤独脾气暴躁,但内心脆弱,像是自说自话,我感觉他是很想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实际上他也讲述了。

  跟女孩的关系不能处理到很好,他笑说希望自己是个gay,很不巧,也曾有这样的想法从我的脑子里冒出来过,当然也只是笑一笑。

  跟人的关系也不如意,熊的世界接纳了他。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就算成了一头熊,最后他还是孤独的,一头孤独的灰熊人。

  也有人在他身旁,也有红颜知己,也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很多在他死去后怀念他尊敬他的人……

  可是我觉得他的内心世界,他总渴望有什么人能够走近的吧?

  还想起据说巴比伦墙砖上刻着的几行字:

  多谢命运的宠爱和诅咒

  我已不知道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是天使还是魔鬼

  是强大还是弱小

  是英雄还是无赖

  如果你以人类的名义把我毁灭

  我只会无奈地叩谢命运的眷顾

  他作出的一些成绩,有人觉得不足称道,有人觉得很伟大,或许也有人想的跟我一样:这样的工作找一个理性一些的人或许更加合适,但是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有些情绪化的他热爱这个工作,他做了,他经历了这一切,他最终得到了那个结果,他曾经预料到过的结果。

  我只是很感动,我不惋惜,也没有痛心或者过度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经历不同,结果不同,有的可能很传奇,有的平淡得没有情节,可是他们的内心,不知道有多大,多广,多坚强,多脆弱,多曲折,多纠结,多无奈,多迷失……

  《灰熊人》影评(八):死于生存法则的浪漫主义者

  刚看完《灰熊人》。崔德威尔怀着对这个世界所有真善美的满腔期待,走入阿拉斯加灰熊的世界,并为之坚持了13年,最终丧生于熊口,死于“自然法则之生存欲望”。当然,这只熊是一头陌生的老公熊,不是他陪伴了13年的那些熊朋友,咳咳,不严肃地也可以这么想:熊里也是有坏熊、恶熊……与人类世界并无多大差别,甚至更加直接猛烈。我对物种平衡的自然法则是信奉的,但并非完全的理性主义者,从某种角度上看,崔德威尔只是将我们每个人身上对和谐自然的那种浪漫主义情怀集中到一起,逃避充斥了太多阴暗的人类社会,在最原始的动物身上找寻自我的生命价值。这一切,从常人角度来看,他确实已处于忘我、自大的癫狂状态(从求雨、咒骂政府、逾越人熊界限……),也许正是崔德威尔的存在和消失,让很多人重新思考了一些问题。影片结尾所说:没有在这些熊朋友的脸上看到慈爱、亲密的表情,除了冷漠,生存的冷漠……我也疯癫的又一点思考:生存冷漠,我承认,不管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那为何他与那些熊朋友一起生活了13个夏天,却没有伤害事件发生,事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是否就真的只说明了一个道理:熊,野生动物,无情。

  小学时学唱的那些无聊的歌曲中,能记起来不多的几首里有一曲开头就唱到“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而我上个寒假光临渔人码头时首次与海鸥的邂逅却完全不是这样——当时我们几个同学手中还拿着刚买的海鲜三明治,走过码头上一片开阔地,显然有些家伙对于海鲜的味道比我敏感的多。海鸥们开始轮个在我们身边飞起飞落,张着嘴尖声的叫着。它们远远大过麻雀,而且清楚地用动作和声音表达了它们的态度,没有一点友情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战斗临界的气氛。虽然一起有三四个人之多,但我当时只感到了紧张,飞速地把三明治吃完了,在那种情况下这几乎是一种直觉。

  结合今天我看完的这部灰熊人,我得出以下的结论:作为一个有着动物保护主义倾向的个人,不能忘记这条原则——“蜻蜓不是人类。”

  “灰熊人”崔德维尔(Treadwell)独自与灰熊群体零距离接触长达13年,拍摄了珍贵的记录灰熊生活的影像资料。他在整个野营拍摄的过程中,越来越憎恨和厌恶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并且愈发将自己视为灰熊团体的一分子,终于在03年,他和他的女友(只陪伴他参与了两年的野地拍摄)遭遇了最坏的但预料之中的惨案,双双被灰熊吃掉了。

  无论我们怎么希望和设想这是一个死得其所的归宿,或者赋予其宗教性的意义,被动物吞食的痛楚真实地远远超过任何现代社会的正常死亡,乃至于被枪决或吊死。对于一个青年,一个在自己的摄像机前充满活力的人,我们无法不对他这样的死亡感到惋惜,而他女友的死则更是悲剧。

  事实上,一切对自然的探索,是终结于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和期待,而非干自然甚事。“灰熊人”在动物身上最最关注的是它们身上我们自己的投影——对一个简单的社群规则,一群天真直白的同伴之渴望。然而这种自然乌托邦式的幻想事实上极富误导性,因为他们忽略并闭口不提自然的残酷。猩猩、灰熊、狮子都有残食同类幼仔的行为,虽说类似行为在人类历史如“红色高棉”这样的特殊时期也存在,但其比例远远不能和这些自然中的卡通明星们相比。更不要提灰熊有时对幼仔的捕杀完全不是出于生存考虑,而仅是迫使母熊迅速度过哺乳期得以重新进入发情期而可以交配。海豚作为人类最多幻想的寄托者,一样有着龌龊的行为,比如群体性长期强行挟持交配伴侣。如果我们要抨击人类社会的黑暗、肮脏和令人无法忍受的话,自然中的动物只不过把这些都更程序简明化而且程度加强罢了。固然动物中的不离不弃和团队协作等精神也时常体现,然而人类又有何不同呢?即使在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间和地点,1937年的南京,也会有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存在,只是我们更容易记住仇恨而不是恩泽罢了。在动物的影子里认识自己固然是一种重新定义人,重新理解“我是谁我从哪来”的途径,然而却并不意味着人就应该放弃对自己社群的要求,而尝试跨越生存的竞争所建立坚实的物种隔阂去追求某种“大爱”。

  Treadwell和他女友被灰熊残杀的过程,被他自己还没来的及取下镜头盖的摄像机录下了音,验尸官从悲惨的喊叫中分辨出,Treadwell先被袭击,此后他不停得对着他女友喊“run away”, 然而他的女友却没有离去,而是尖叫着拿着平底锅拍打灰熊的头,直至最后也被杀死。如果说这场悲剧之发人深省,我想不在于Treadwell在灰熊爪下死亡的象征性,而在于他女友的行为告诉了我们——我希望也让Treadwell在死亡前明白,与其死在对于自然的幻想里,不如死在人性的关怀里。

  《灰熊人》影评(十):he is just a grizzly man

  刚开始以为只是一部简单的讲环保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片子。其实不然,提姆显然才是这部片的主角,辽阔空荡的镜头前经常是他一个人的自言自语,而从他的话里,也能了解他是一个生性浪漫的人。

  quot;其实我性格很好。但女人运不好。”他自己说。

  但在外人眼里,他的行为是不可理解的,正常人都会和那个残酷的熊世界保持距离,在人类和野生动物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线。如果说这是某个狂热的宗教分子所为,我想会比较好理解。为动物而死,是他的生存宗旨。熊的世界让他成功地戒了酒,因为灰熊们是不会允许一个醉醺醺的人闯入他们的世界。

  以前。他觉得自己“no life”,现在,他重新有了“life”。我想那是他所追求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不能说他因无知而自取灭亡,至少他的勇气我们难以企及。

  他精心编制谎言,改名换姓,决心塑造自己的另一种面貌。他高大,英俊,来自中产阶级,热爱动物。后来交了坏人朋友,嗑药吸大麻。对这样的他而言,熊的世界何尝不是拯救?

  当他把自己与人类的世界隔离,发现原始大自然的世界能让他更自由。野性的大灰熊,凌乱的冰川,是他灵魂的象征。也许在他心里,一直在向往和找寻一片远离尘世的净土,与大自然的相处,跟动物的互动,也是与自己心魔的搏斗。他干预大自然,更诉诸神明。

  一花一物都能引起他的思考,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敏感的神经质性格的体现,可该有人又说他是哲学家了呢。死在花上的大黄蜂让他悲伤,他摸着狐狸朋友的背,留着泪,说,我真难过。大黄蜂忙碌到死,真美,真惨,真悲哀。

  动物和人类究竟能不能交流?我们知道狗是具有一定危险倾向的,被咬了会得狂犬病。但当我们和猫,狗朝夕相处,也能懂得他们的语言,却感觉到了交流。

  也许,狗也只是被驯服了的熊。

  在我眼里,他是以为勇敢的隐士。更是个浪漫到无可救药的疯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灰熊人》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