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音乐人生》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音乐人生》经典影评集

2022-05-22 02:08: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音乐人生》经典影评集

  《音乐人生》是一部由张经纬执导,黄家正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音乐人生》影评(一):攒尽天光六十年

  学校选修课我选了纪录片欣赏。老师说,如果有什么好的片子,可以推荐给她,然后放给同学看。

  彼时深深沉浸在《音乐人生》中不可自拔,于是将它推荐给老师。老师说她回去先看一看。后面几节课,正巧要赶图,没来得及上课。

  交完图再去上,发现它已经放过。老师说:上节课我们放了同学推荐的一部纪录片,结果只放到一半。这节课大家还想继续看吗?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不想。

  老师笑,看来大家都嫌太闷。那这次我们来看点其他的。

  于是放了《血钻》。

  那一瞬间,深深感到无以名状的悲哀。

  我看着周围同学埋头刷物理,刷数学,刷英语题。我看着周围同学平时的娱乐生活:刷微博,刷人人,看韩剧,看美剧,看动漫。很多男生脑子里只有LOL,很多女生脑子里只有电视剧。

  被放逐到这所工科大学,是不是一种不幸。我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大一时,迷惘过很多遍,哭过很多遍,在本子上写下各种绝望失望的心情,很多遍。

  从天堂跌到硬邦邦的水泥地。

  前不久大冰到学校演讲,带着他的新书来签售。

  他没讲他自己。讲了他的朋友,讲了他认识的几个年轻人,还跟在场一位同学激烈地争执。

  末尾他说:我有几句话要送给在场的三五个人。你们没有错,他们也没有错。只不过你们跟他们不一样。

  时至今日。从绝望里再爬起,从地底再站起。

  一年多的自省、怀疑、思索、质问,带给我现在的平静。

  深深意识到,艺术远不是生活。

  深深意识到,人不能改变他人。

  深深意识到,我远不及我想象的那么有才华,完全只是一个普通人。

  深深意识到,普通人,努力,坚持,坚守,依然可以不普通。

  深深意识到,人要面对现实,保护理想,强大自我。

  我想,如果有什么话想送给世界上的边缘人们,我会说:

  不必忧愁,不必失望,做好自己,不用管别人,一点也不用。

  这段时间一直思考死亡,今天早上一觉醒来,想清楚了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如此短暂。如果还要在乎别人的想法,真是太傻。

  终于渐渐对未来有了眉目。终于渐渐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

  过往两年的迷茫,如今看来,恍若隔世。

  但我感谢它们,深深地珍惜它们,尽管,当时的自己,恨不得马上解脱。

  最喜欢的一部漫画,是《beck》,片中有个人物让我动容:一个始终淡淡微笑,眼睛里却有深沉叛逆的贝斯手,白天拼命打工,夜晚,弹着贝斯在舞台上燃烧,如此,六七年。

  最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寻找小糖人》。主角在南非开完演唱会,回到美国,回到籍籍无名,依然在底特律日复一日地做着卑微的工作。

  曾几何时只喜欢呼风唤雨的英雄人物,而今,看到他们,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应当做一个脚踏实地的梦想践行者。

  面对生活,不软弱,不恐惧,不退缩,所有苦难不仅要尽数吞下,还要甘之若饴。

  没有办法,休论公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路。

  人这一生,无非自渡渡人。

  黄家正一句话,记了好多年。

  “我相信,在生命的最终,如何响应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陪伴我走过很多个寂寞的日夜。

  一遍遍自问:人该如何响应自己?

  一遍遍思索间,也对想明白这个的黄家正,一遍遍敬佩。

  而今,黄家正也从美国回来了。在香港组成了名为Music Lab的交响乐团。他胖了一点,也瘦了一点;他比以前,更赤诚,更谦卑,还懂得了尊重他人。

  《kj正传》的最后,记者问他:为何宁愿场场贴钱也要坚持办下去?

  一向反应很快的黄家正这次呆了一下,最后说:我觉得我欠这个世界好多。

  「我真系咁谂,从细屋企俾好多resources我学琴,老豆帮我搵很好的老师。去外国读书的生活费,又得到别人的资助,好多人support我都冇同我计较,我依家有咩资格同人哋计较?」

  原来这就是成长,他长成了更让人欣赏的人,长成了一个真正的charming leader。

  后来我每每回忆过去,觉得过往在现在看来,不过一瞬间。

  如此,想必人在死之前,一辈子,也是一瞬间。

  时间如此奇妙,一瞬间反而不能被轻视:

  身在宇宙间,如负万重山。

  只能做个树一样的人,清楚明白自己的价值,也不否定别人的价值,将自己有的都尽数倾倒给世界,直至把自己掏空为止。

  在这之前,还要一直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开发自己。最后,还要有热血,还要有善良,还要有灵魂,最好,加一点动人的灵气。

  攒尽天光六十年,褪下轻狂可寻仙。

  看清生活的真面目后,还要依然热爱生活。

  《音乐人生》影评(二):To be a humanbeing.

  这是一个叫黄家正的人的故事

  他很偏执 他很疯狂 他也很冷静 他很骄傲

  他从7岁开始学琴 开始思考人生

  我知道 那种思考是长久而痛苦的的

  他17岁便能坚定地说出 我的意义是做一个人

  这句话初听以为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信口胡言

  而当我继续往下看这部电影后 我发现 这不是一句戏言

  而是在长久的苦闷的思考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黄家正在17岁已经思考了许多我们活了一辈子都不会思考的问题 并且 作出了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回答

  他是一个早熟的孩子

  11岁的他问 “为何手指会弹琴?为何我会说话?有亚当夏娃吗?如果无神,音乐可否用科学解释?如果有神,那为何世界不公平?我一直在追求答案。”

  11岁的他说“我虽家境不错,爸爸疼我,但人不过一死,何不早了断?世界就是不完美,死掉就完美。世人懂音乐就不会有战争。”

  这些事情对于一个11的孩子来说似乎太过沉重了

  所以当看到11的他哭出来时 我觉得很悲伤 那是多么深切的一种孤独

  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参加无数的比赛

  正因为这样 他觉得自己的童年被摧残了 他也因此看清了比赛是如何摧残掉一个人的音乐世界

  或许没有人想到这样一个黑黑丑丑的小孩会有一天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帅气的男生

  或许也没有人会想到当年如此锋芒毕露的他没有在今天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但这没关系

  世俗的肯定不是他的追求。

  “成为钢琴演奏家可能是我的满足,但演奏家这个词笼统,每月一两场还是十场,频繁出国演出又意义何在?都不是为音乐而去演奏,我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人,有良知,有人性。”

  他骄傲 他不需要社会的认同

  他会在比赛中选择一首超时的音乐 他说“我故意超时,选别人不会选的曲,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要教育香港弦乐界,何谓室内乐!”

  当然结果他是冠军 评委甚至给出了“你们体现了室内乐的本质。”这样高的肯定。

  Whatever。

  这些对他来说都是bullshit.

  赢得比赛后 同学们在欢呼 在高呼学校的口号。他只是游离在人群之外 无奈的笑着摇头 突然抬头看着天空说“哇 。有飞机。”

  “拔萃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 ”

  有很多话 其实听起来很熟悉 但我们却不会真正体会这之中的分量

  而在这电影里 随着音乐的缓进缓出 看见黄家正坚定而又傲慢的眼睛 我觉得很震撼

  无法形容

  像是找到了丢失的纯粹

  像是找到了一些共鸣

  当然我并没有他的那种天赋

  但正如他所相信的 与天才无关

  他的终极只是做一个人 一个有良知的人

  这么说 你懂吗?

  你以为你懂了 其实不然

  这是一个很思辨性的话题

  什么是人?怎样才算是人?

  不要很快地说出答案 那不是真的

  思考这个问题 是个很沉重的问题

  黄家正在facebook上宗教一栏写的是 追求真理

  “找到与否不重要,寻找本身就是过程、经验、成长,最后回到音乐。 ”

  这是一种勇气

  他在小时候便开始思考许多成人都没有在思考的问题 理想 人生 生命 信仰 神 ……

  他知道 有许多话不能说 因为别人不会接受

  所以很沉重

  其实在看完影片后 在共鸣之外 我很同情他

  不是因为他似乎已被世人忘记

  而是对于那种面对你的价值观与世人都不一样时的苦闷压抑

  我感到非常非常的悲伤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孤独的完美主义者。

  他很快乐

  他也不快乐

  刚看完电影 心情真的很复杂

  所以这些胡言乱语 我觉得我必须写出来 否则我会后悔的

  所以或许看不懂 但我还是要写下来

  看得太透是一种痛苦

  因为没人理解你

  在功利的社会中保持平衡会变得更难

  你知道 那不是你想要的

  但是 围绕你周围的都是它

  要活下去

  黄家正说 “早点了断,人有权结束生命。”

  但他又不想去自杀

  他只想多活一点点

  这是11岁的他说的。

  《音乐人生》影评(三):镜子后的黄家正

  1.“Anyone in this world can be a musician.”

  大概四年级的时候,也就是那个磁带风靡的年代,我听的不仅仅有流行音乐,更多的是古典音乐。这确实是令人难忘的经历之一,当晚上12点过后,躺在床上凝视漆黑的天花板,耳机里传出赛马曲&命运交响曲、青春期的懵懂与激情——当一切落下帷幕时,我唯一想做的是跳到阳台上大喊:“起来吧!沉睡于黑暗中的人民!!来感受音乐的暴风与优雅吧!!!”

  时至今日,我对于音乐的爱有增无减,乃至我不止一次的幻想,if我在小时候能获得音乐教育机会,或许我现在能成为一名音乐家? Who knows?

  家正只不过在适当的时期接受了最好的老师的教育——他可能会成为另一个莫扎特,另一个贝多芬,但如果他没有创造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时代,他最多只能被称为合格的模仿者,not 天才,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达到这种高度。

  连他自己也认为,每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寻找本身就是过程、过程然后经验、经验然后成长、成长然后音乐。”家正的无奈之处是,当他11岁的时候,他对音乐的掌握理解程度已经远远超越了身边的大多数人,导致寻常人很难理解他的特别之处。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不相信神,暗中他却扮演这耶稣的角色——每个人心中都有爱,可以通过教化激活他们的爱,感受更美好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生活,因此都存在音乐,可以教化他们去感知更高层次的音乐,从而使生命充满爱——这样就不会有战争,这样的世界就是“完美的”。

  2.“完美是拨弦在同一秒,音准在同一点。”

  罗老师是为了“荣耀神”而去弹琴、去教导学生;山缪是基督教徒,他相信与家正的相处是上天早已安排的缘分;家正不相信神。世人都思考过自身的存在意义与否问题,不同的是,一类人认为自己无法理解或者解决此类问题,遂托付给万能却虚无的“神”;另一部分的人,希望借由自身的经历与知识,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生存之意义。

  “Mrs.罗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我却认为我知道现在每一刻每一秒正在做什么,所以当我死时我会毫无遗憾。”

  “人终有一死,将来有一天我会把世界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这些道理,好让他们安心地去死。”接着他哭了起来,是害怕吧,我认为。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到大学,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问题。我永远无法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可以科学的解释就只有“熵”定律了和系统的正负反馈原理。“人类的手指为什么可以动,为什么可以弹出这么优雅的音乐。我无法理解。”“我仍然不知道生之意义,所以我暂时不能自杀,我要活得更长一点,体会‘生’之意义。”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真的是这样吗?或许现在的世界就是最完美的。“测不准定理”告诉我们,我们无法准确获取一个原子在空间中的某时某刻的某一位置。得不到精确位置,也许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定理。因为我们得知,这个世界不是呆板的,这个世界是流动的,这个世界里“Impossible is nothing.”纵使导向我们走向未来的世界线只有一条,我们却总能在展望中发现无限的可能性。诚然,这个世界仍然存在战争、饥饿、疾病。生之有命,死之有道。乔布斯说过:“死也许是生的最好发明,它清除了腐朽的、残弱的,让位给青春的、充满力量的,我们不必害怕死亡,它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我无法找到比这更完美的世界了。

  3.“我尊重我的父亲为我提供这么好的教育,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他是没人性的。”

  无论是西方中的神,还是东方的神,都从来没有脱离人性、仅存神性的存在。家正父亲的所作所为,正是其人性的表现。

  “在音乐里,没有对与错之分。”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11岁时弹的音乐,较之与17岁时弹,肯定会有所变化。“这里不能慢,贝多芬的这一章节不能慢。”

  感情亦然。10岁时喜欢的女孩,和30岁时喜欢的女人,她们不太可能是同一个人。在家正的世界里,音乐可以自由表达,人生可以自由发挥,那爱情,为什么就不能自由选择?发达国家的高离婚率一直被认为是公民知识水平达到高层次所普遍出现的现象。在这个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时代,婚姻制度其实俨然已成为一种落后的制度——这自有它的解决方法,这里就不作过多的陈述了。

  “如果你将来有了女朋友,那你的生命又将如何分配呢?”“我会把她归入朋友这一类。”家正的世界过度划分,生命中本应出现的事物事情,也没出现在他的世界内。这是一种经历的问题。在家正30岁时再回首往事,或许他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与观点。

  写在后面:

  我很欣赏家正的音乐造诣,却不敢恭维他的“以音乐指导人生”的思想。“我试着让你们去感受到人生是彩色的,而不是黑色的。”我也希望家正同样看到其他的艺术形式诸如画画、科学,甚至是经商、政治给不同的人生带来何种色彩。

  Wish我们都有一个意义非凡的人生。

  《音乐人生》影评(四):音乐盒·丝巾舞

  受了一种刺激,很需要另一种刺激来平衡。有时,我会选一部电影。

  这次选的是《音乐人生》——留意了很久的一部记录片佳作,果然没有disappoint me. 让我在另一个方向受到了较强的刺激。但愿“音乐牌”对我永远有效,也希望人生的3个1/3能汇聚,不要总是割裂地抗衡着。

  影片的尾声让KJ“呲牙咧嘴”地说出他的心底话。朋友说KJ对哥哥残忍,我想导演对爸爸更残忍吧,所以这可能是全片最具争议性的一点(也许正是这样,被列为儿童青少年不宜的范畴)。

  宁愿那不是重点,还是把目光转回丝巾、音乐盒,继续听听那个熟悉的声音Nancy Loo:

  每周六晚 19:00-20:00 Cantilena 自投羅網@RTHK第四台

  《音乐人生》影评(五):分享黄家正新近动态的视频

  《音乐人生》影评(六):为什么它可以拿最佳剪辑奖

  cene1:家正说:,“我故意超时,选别人不会选的曲,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

  cene2:家正说,“他(爸爸)的爱赢个性,是在基因里的。”

  cene3:哥哥说,“爸的爱赢个性,遗传给家正,他们俩很相似,都不满自己。

  正太家正问:“为何手指会弹琴,为何手指会动,为何我会说话。”

  青春期家正问:“如果无神,音乐可否以科学解释,当我屏息凝神时,声音就不同,弹琴不就是锤打在琴上吗?如果有神,为何世界不公平。”

  这样的捕捉和串置,我们已经没有更好的语言去形容了,最好不过的还是用家正的话吧:如果无神,剪辑可否用科学解释,不就是画面和声音吗?

  《音乐人生》影评(七):人不轻狂枉少年

  我承认,我之前是懒懒半倚在沙发上的,交叉着双腿,手里还发着短信。当看到那个少年抿着嘴说:“我选此曲是因为我们会获益良多,并非要在比赛中胜出,为音乐而音乐,而非为比赛。”,我慢慢坐直了身子,放下手机。

  我在看的是介绍香港音乐神童黄家正的纪录片《音乐人生》,之前在台北爱乐电台的podcast《电影最前线》里听到DJ蓝祖蔚介绍了一下原声,这部片子在金像奖和金马奖都有斩获。列入豆瓣“想看”,漫漫等待终于等到了下载。

  片子开始,他才10岁,笑容狡黠,还有一点点龅牙。他烦躁,因为录音时他拉大提琴的哥哥总是不能和他同时发出第一个音符,也始终和他不在一个音准上,他皱着眉头,直截了当地表示他的不满。镜头闪回,他17岁,已经长成了一个清秀的少年,头发毛茸茸的。但对着采访者的镜头,他依旧直截了当:“有魅力的领袖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我非万人迷,但我绝对有魅力!”

  我嗤笑,本以为,这又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从小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承托太多希望,最后变得心理不健全,狂妄自大的例子,直到他说出文章开头的那句话——他指挥拔萃书院的乐团排练曲目参加比赛,选了个超时两分钟的曲子,尽管明知道会因此而扣分,也遭到反对,但他坚定不移,因为他要“为音乐而音乐”,最终他们仍以绝对的优势拔得了头筹。

  所有乐团的少年都在欢呼,只有他,游离于人群外围,仰头看天上的飞机。所有乐团的少年都在有节奏地鼓掌喊着口号,只有他,趴在栏杆上,只用两只手指象征性地点点,笑容平淡,唇角讥诮。因为他觉得:“拔萃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

  我对他平淡的笑容和讥诮的唇角,肃然起敬。

  他确实轻狂, 不知天高地厚地宣称“世上最好的钢琴演奏家是谁?我! ”“我不需要用赢来证明自己,我比他们好十倍。取消资格好了,我已赢过,锦旗拿去擦屁股。”他总是那样满不在乎,怪不得他的同学说他“把自己当做神”,受不了他的指责而直接在排练时拍屁股走人。

  但他的这份轻狂,来自“爱”,全身心地爱音乐;来自“信”,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对艺术有信仰;来自“纯”,用最本真的心看待音乐本身,而非人们附加给音乐的种种光环与意义,用最本真的心看待生命。

  尽管从小一直在老师、爸爸的指导下刻苦地练琴,但他拥有的其实是一份不被打扰的成长,他不是活在他人的意志之下,参照他人的标准,或活在纵横对比之中,拘于那些外人的设定。他始终自然而清醒地忠于音乐,忠于自己,尊重自己。这才是最难能可贵,也是最奢侈的。

  也许,你会说,这份奢侈是因为他是一个少年,他还没有受过挫折,不知道江湖险恶,不知道天高地厚。可是,有谁规定,我们比他年长,我们撞过南墙,就应该自然而然地让成人世界的生存标准进入青春,从默默地忠于自己的内心,到内心也变得面目模糊,最终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中年人?

  也许,我们在渐渐熟谙世界的游戏规则的同时,应该更多珍惜一点自己内心的本真,多信仰一些自己生命的规则,多一份少年的纯粹与张扬,多一份建立在底气与坚持上的轻狂,而不是多一份因麻木与妥协而生的谦逊与恭谨。

  是为记。

  《音乐人生》影评(八):我的道是人

  《音乐人生》这部记录片时上学期人类学课上老师放给我们看的。影片穿插着一个香港钢琴神童11岁和17岁生活片段,他叫黄家正。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影片只放了一半,回来之后我查了相关资料,对这个男孩有了更多的了解。关于他“做一个人”的追求并不令我惊讶,相反是深深的认同感,所以我感兴趣的不是影片拍摄手法或者影响意义,而是引起我共鸣的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从小就爱问却永远都被搪塞——“我们为什么出生”“我们死后到哪里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我总是被告知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不需要思考。可我却没有停止过,我一边例行公事地过日子,一边迷茫我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淡然地做出了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决定。但这种思考仍旧没有停止,想抓住的是什么,当下,还是持续的当下。

  有时候你会很现实地读各种类别的书,设定具体的财富目标,努力增值自己,为的是功成名就。你确信这是成功。 我认同。 但这是成功的人吗? 我不知道

  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惰性是本能不是才能,纵容它我们得到的只是身体的放松,心灵的疲惫。看起来这种散漫貌似很逍遥,事实上有否?我想睡觉和上网并不足以构成逍遥。

  你可能很富有,可能很贫穷,可能很刻苦,可能很懒惰,可能胸怀大志,可能知足常乐,没有人能评断你的生命,因为一切感觉都只能经由你自己体验。幸福可以是痛苦。痛苦也可以是幸福。

  宗教说人的一生是为了受难。事实上大多数人追求的是享福。而我或许只是想完整的体验情感,在持续不断的挣扎矛盾中尝试感受作为HUMAN BEING的意义。你呢。

  《音乐人生》影评(九):你能像一個十歲的少年般有如此的思想么,能夠去以敏感的角度去揣測人生?

  FANTASTIC!

  你能像一個十歲的少年般有如此的思想么,能夠去以敏感的角度去揣測人生?

  我不能,即便是現在,我仍無法有一個明確想法去直視這一點,看的還太少,想的還太少,感覺自己存在的不夠真實,How to say,虛偽,not live truthful, im so disappointed of myself. 但似乎又不是如此,心中所想與實際所做無法吻合,這也是不真實的一個體現,its most important.

  其實黃家正小時候的思想遠比十七歲時來的真實與活躍,考慮的東西更為單純,更直指人心,放置每個人都是如此,年紀越大,接觸的人與事越多,越不敢直視人生,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面對生活,這是一種setback ,沒人願意如此,但是無法堅持自我,最終只能淪落到這裡,而在二十出頭,到而立之年,諾還能保持一顆願意思考人生的心,便已是不易,去直視他更是奢求,很多東西僅僅停留在腦中(如同白天與夜晚的思維,絕對是大相徑庭,夜晚更純粹,更似幼年,你敢去想一些很basic的事,但一到白天,種種生活的壓迫諸如地位,聲譽,家庭等等,都會使你不得不面對現實,徹底擊潰那純粹的思想,那對於本質勇敢的探索),不敢去行動,因為你有家庭有社會地位有種種責任,你無法妄想能夠alone,你不是一個人,你的一切行動都要對背後的一大推事物去負責,甚至連自我了斷的勇氣都沒有。

  我希望能夠回到一種最初的階段,一切的思想與行動都能更自由,不被束縛,有很多東西是無形的在操縱你,你試圖去擺脫他,你無法不去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無法不去關心自己的未來,以至於無法獨立,無法不做一種常人都在做的評價。黃家正是值得佩服的,他為了音樂而音樂,或者說爲了在音樂中尋找人生,音樂是為自己而演奏的,沒有雜念,在他眼中,他的團隊是愚蠢的,因為對於他們而言,一直在追尋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肯定(你贏了,然後呢?),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他也是愚蠢的,他的努力是爲了什麽,不是錢,不是獎,那是什麽?人生??BULLSHIT!Whats that? 很少人能理解他,至少在他的團隊中,中間那場演出,那場超時兩分鐘的演出,那場自私的演出,如果沒有得獎,會是怎樣?除卻評委們的low level,然後呢?大概就是團隊的批評,得獎是大多數人要的,黃家正不是,他要的是一種更靈魂的東西,贏是沒有感情的,其實並不能帶來什麽,一種外在的東西,固然重要,但不是他所想要的。

  我們中的大多數,如果沒有一種肯定,自己生活的意義呢?

  怎麼才算為自己而活,如果別人的評價也算其中的一種,那是多麼的stupid,但人是不甘寂寞的,可怕的群居動物,試圖是揣測別人的思想,并將自己的思想強加於人,這是一個不良循環,一種思想的無純粹,最後還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麽(那種源於內心深處,而不是別人思想的轉換,變體),但是,這種交流其實不乏益處,你能拓寬自己,能夠去思考自己不曾想的東西,怎麼去權衡這一點呢?Just keep yourself.能夠與這每天不得不接觸上百種不同想法的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保持自我,多麼不易啊,而且關鍵點還不單單在這裡,你還要嘗試在這其中去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區別于那些並不屬於你的思想。

  我想繪一張畫,灰色的背景,畫面右下角一把五彩的椅子。

  JIN

  12/09/14

  《音乐人生》影评(十):“将人们找来,讲这件事给他们听”

  读了水木丁的《天才不过是超级正常的人类》,遂找来看。电影前半段我看着黄家正一直说别人的错处,毫不留情,而且当众地说;看他的老师指出他的错处,半是为了拿奖后的荣耀,半是为了音乐。看他和他父亲的争执。看他很做作地选了过长的曲子,说为了教导其他人,什么是室内乐。看他说,他要做一个HUMANBEING,不是似他的同学那样祈祷。他说他不需要祈祷。

  虽然“要做一个HUMANBEING”这句话独立出来,其实很廉价。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的思考过程,任何单句话都是廉价的。但有趣的是,最激烈的、最深入骨髓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对于没有经历过这番美妙的人,也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越是讲得清晰的,背后所要花费的精力就越多。电影前半部分,我能感觉到黄家正是真的仔细想过了,不只是简单地想过,因为清晰和随便套几句流行语的气质不同。

  我没有看到他想的过程在哪,因为我只看到了结论——“要做一个HUMANBEING”。如果一个人要抠字面,那么黄家正和我的想法看上去不同。我认为神存在,认为人们需要祈祷(即赞美和感谢),但祈祷不只一种形式。爱神所喜爱的事,不只去教会,不只每日出声祈祷。因为音乐的美而去演奏它,这是谦虚,这是自知——知道我们是可以演奏音乐的人。

  直到电影的最后十分钟,黄家正在压力下重复问“点解会有人?点解不都死了算。”然后11岁的他顶不过忧伤,在镜头前哭了。他的父亲边摸他头,边说得同他更多地聊天,像在摸一件漂亮的衫。他更加无法压抑了。弹琴为了没有意义的比赛,一个个快死的灵魂,为何还劳烦来世界上一次?这是典型的约伯追问,这个问题只有少数人找到答案——当他们问过这个问题后,有一天,他们不问了,作家会在书尾写“他们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到永远。”

  17岁的黄家正,讲曾经让他痛苦的事时,无奈地笑了。这让我想起那首歌:“那不是夜间的叫喊,不来自见过光的人,是很冷很破碎的一声‘Hallelujah’。”没有什么留下,就连孤独都会离去,除了属于他的天堂。

  “如果他们可以欣赏音乐,连打仗都可以没了。我就想将人们找来,讲这件事给他们听,”他说,而他一直在这么做,所以没有后悔的事。有人说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在一个人和他的梦想之间,他们又说一个人要实现梦想的时间太长——他们觉得有梦想的人好似在天堂里。但任何在天堂里的人,现在就活在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