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日瓦戈医生》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日瓦戈医生》的影评10篇

2018-09-18 01:1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日瓦戈医生》的影评10篇

  《日瓦戈医生》是一部由Giacomo Campiotti执导,Hans Matheson /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 / Sam Neill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日瓦戈医生》影评(一):又寂寞温暖

  这样的一生

  如此的苍凉,如此的美好

  用一颗温善的心原谅了所有的迫害

  拯救了所有,却拯救不了自己

  拉拉带着你的孩子,你在车厢里看到他们。

  那孩子有和你童年时代一样容颜

  那是,你这一生唯一奋不顾身,爱过的证据

  她永远那么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如此。

  所谓惊鸿一刹那,

  大抵如此吧?

  最初的爱,也是,最后的爱。

  一生。

  《日瓦戈医生》影评(二):悲歌

  矛盾日瓦戈很小便失去了父母,在格罗梅科教授家中倍受关怀长大的他,自小接受科学艺术的双重熏陶。他是位优秀的通科医生,更热爱诗歌写作成长环境优越造就了日瓦戈自由开朗性格。他热切地盼望着革命向往自由、品等、公正社会,他主动参军,帮助拯救了很多战场上受伤的士兵。然而随着革命的深入现实一步步将他推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使他难以自拔。作为一个医生,他拥有精湛的治病之术,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拯救他人的生命,他用怜悯的心看待战场上的每一个人,但现实显然不允许他这样做。矛盾在他于内战开始后回到莫斯科时的遭遇达到了顶点,他的出身背景使他的家庭遭到了严重排斥,即使日瓦戈一家再怎样同情苦难人民,继续生活在莫斯科也变为了不可能,或许选择逃避本不是他的初衷,但现实让他无可奈何

  《日瓦戈医生》影评(三):坚忍的俄罗斯民族

  漫长的冬季,一望无际的西伯利亚,东西方交汇融合,自称自己是第三罗马帝国,造就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忧郁矛盾的性格。

  电影中关于革命战争的镜头,Yuri一家从莫斯科乘火车逃到乌拉山乡下避难,一路火车上的种种风景不禁让我想起在俄罗斯乘火车的经历。坐这种蒸汽的火车11天的时间穿越欧亚大陆一路上穿越的都是森林山脉。身处那种环境下,似乎对物质追求自然就降低了,于是觉得破旧的绿皮火车也是可以接受的。

  缘分让注定的爱情无法避免,无论彼此是否都已成家已婚,无论战争让世道变得多么混乱不堪,无论经历几次分别,于是爱情还是熊熊燃烧在心中。

  面对革命,无论是布尔什维克,还是其他党派,红卫兵还是白卫兵,战争下的百姓平民受的伤害最大。革命不是嘴上说说的那么简单,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国内的那些左右粪们,闭上你们的嘴,看看还能做出点实际的事不,真正平静的生活都在每个人的内心中。

  《日瓦戈医生》影评(四):心情复杂

  看了这部电影后,心潮起伏,百感交集,电影日瓦戈医生观后感.奈何才疏学浅,难以言尽心中所思.  这是一部史诗般的电影,从个人的角度描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波澜壮阔历史.  电影的总体基调灰色的.历史潮流,浩浩汤汤,横扫一切.面对历史,  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情感同时存在于内的基本单元,显得是多么的无力与脆弱.  历史的车轮从来不停歇,不会因任何人而停一停,不管你是凡人还是伟人,是天才还是疯子,是穷人还是富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是无情的,他不会由于人的任何感情而有所改变,观后感《电影日瓦戈医生观后感》.不管你是在哭或在笑,是伤心高兴,是痛苦幸福……  历史的车轮虽然总是不停,但谁又能保证他总是向前而不倒退或走弯路.  撇开一切,我们普通人想要的其实真的很简单,但你就是得不到……  当我们庆幸于没有生活在那种年代那种地点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日瓦戈医生》影评(五):如果重新来过,一切是否来得及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压抑,但是哭又哭不出来,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最伤心莫过于欲哭无泪吧。影片中日瓦戈爱上了娜拉,唐娜爱上了日瓦戈,日瓦戈和唐娜结了婚,却在婚后与娜拉再次相遇。日瓦戈和两位女性感情看得我心碎。日瓦戈明明与娜拉相爱,却和自己不爱的唐娜结了婚,如果唐娜是个不称职妻子倒也罢了,偏偏唐娜美丽端庄、深爱日瓦戈,而且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日瓦戈婚后遇见当初一见钟情的娜拉依然立刻深陷其中。虽然他对唐娜感到内疚万分,但是感情的事情不可勉强,他对唐娜只有兄妹之情、感激之情,他爱的是娜拉。

  那么问题来了,在看过电影后,在为主人公伤怀的同时,在作为观影人的我们依然处在感情的世界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可以抓住真爱?才可以避免电影中的悲剧发生?是不是日瓦戈婚前勇往直前去追求娜拉,那么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呢?为什么老天在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不为我们设定那个唯一的互相深爱的TA呢?

  与其说这是一篇影评,不如说是我个人的困惑

  《日瓦戈医生》影评(六):比较65年版和02年版

  相比65年版的 综合来看自然比不上 但02年版的后半段 尤其最后 个人认为比老版的处理得好 此片中尤里和拉娜的女儿谭亚变成男孩小说中尤里是在电轨车上看到拉娜而突发心脏病而死的 片中改为在酒馆里 另外片中尤里回到莫斯科时影片注明是1922年 但根据小说原文和影片历史背景(片中曾有救世主教堂被炸掉的视频剪辑) 此时应是30年代 因为赤俄为了修建苏维埃宫于31年炸掉该教堂 拉娜被三个黑衣人带走 黑衣人应是NKVD(内务部人民委员会) 索氏的群岛中有NKVD开着黑乌鸦车夜晚抓人的描写 小说中尤里有两位童年好友 尼基杜多罗夫 和 米沙戈尔东 此片中尼基没出现 另外一个很重要人物 尤里同父异母兄弟 叶格拉夫。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格也没出现 65年版中该人物是日瓦格一家的贵人恩人 总之65年版的和02年版的都多多少少对原小说修改情节 65年修改的较多 02年版的很多细节对小说有很细致的还原 比如尤里在瓦雷金诺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感冒一直打喷嚏 看到拉娜时因紧张坐的椅子动了一下 到拉娜住处时拉娜在挑水 日瓦格医生的故事中最关键的几个人物 拉丽莎。费奥多罗芙娜。拉娜的扮演者 凯拉·奈特莉 演技没有65年版的朱莉·克里斯蒂好 但是够漂亮 至于安冬妮娅。亚历山德罗夫娜。葛罗米柯的扮演者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 要比老版的杰拉丁·卓别林漂亮

  我比较看中影片最后对苏联铁幕时代的刻画 因为原小说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写该小说的主旨就是突出布尔什维克主义苏维埃制度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02年版是直接刻画 (不过只有弗拉基米尔伊里齐乌里扬诺夫的画像) 老版是间接 (有约瑟夫干爹和“托着吃鸡”<窑洞肃反时调侃托的用语>的画像 约瑟夫大爷海报让我想起了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总之两个版本不错

  《日瓦戈医生》影评(七):那一缕诗情

  要动笔写日瓦戈医生的影评很难,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因为想说的太多,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逻辑

  最终还是决定以日瓦戈医生自身的特质下笔。

  医生日瓦戈,最可贵的东西,也是导致其命途多舛的内在根源,就在于其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他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他的诗情,他的不人云亦云,是其人格魅力根本所在。这让他成为日瓦戈医生,也让他在那样动荡混乱的年代注定头破血流

  “I will be a doctor for others,and a poet for myself.”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这样的觉悟和自我认知,已经十分难得,最难得的是,他把这一信条坚持到了最后。

  那样动荡黑暗的年代,每个人都被时代推动着,身不由己地 向前走,每一项秩序都被打破又重建,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会产生多少彷徨怀疑,痛苦,会多少次质疑这个世界,又质疑自己,会有多少次机会妥协。但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他经历了那么多的分离,死亡,悲伤无奈,仍然单纯的想做一个好医生,他仍然写诗。

  就为了这一点,他做了什么,做不到什么,我都原谅他。

  人能够一直保有诗情,从年少到年老。一直愿以诗歌歌颂自己心中的善与美,实在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经历了那么多,父辈仇恨,爱情的悲剧,政治的打压,战争的惨烈家庭破碎身体的痛苦,每一样都可以把他的诗情消磨殆尽,把他变成庸庸碌碌的寻常人,但最终没有。他怀疑,痛苦,但始终保有最初的热情好人单纯。这样的年代里,他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地小,小到最终他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保住,但他奇迹般地,执着地保有那一缕诗情,这一缕诗情如此顽强地存在着,以此来向世界证明这里还有一个独立的人,这里还有一个站着的热情又单纯的灵魂

  有诗情,就有生命的热情,有思想的独立,有对善与美的最本真的追求。

  其实单纯以世俗眼光来看,男主角日瓦戈医生的一生实在很糟糕,某种程度上他甚至不是一个称职的男主角。他虽然有才华帅气敬业善良,可他在动荡的年代里什么都做不了。他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儿,让深爱自己的妻子受了那么多苦,最终还背叛了她;他有自己真爱的女人,最后却为了生存亲手把她送到自己的杀父仇人,那个禽兽男人的手上;他有家园,有事业,有抱负,却在政治打压中被迫背井离乡。就这样不断被掠夺,打压,失去,他被命运操控,全无还手之力。到最后,男主似乎确是输掉了所有,家庭,爱情,甚至身体。

  但是他还写诗。这就足够了。

  最后的最后,日瓦戈医生已经经历了一切,他还是只做两件事情:为他人当医生,为自己写诗。

  这实在需要巨大勇气

  他的确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这种特质使他被这世界欣赏,又无力与这世界对抗

  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自知走投无路的时候,带着拉拉和拉拉的女儿,在树林小屋中度过那最后一段快乐时光。他们奔跑,大笑,拥抱,和女孩玩最简陋的旋转木马,在满屋摇曳烛火中纵情地拥吻。可是木马玩过会饿,点燃再多浪漫温暖的烛火也是最后一餐,爱情再伟大深爱的女孩还是会被仇人带走。

  这么痛苦,这么无力,这是诗意 的代价。

  可也正是因为那诗意,才有那一晚烛火摇曳的温情

  日瓦戈医生的可贵与可悲都尽在于此。

  《日瓦戈医生》影评(八):她的三个男人

  -I'm tired of being a child.

  人为什么要长大?

  我们都不要长大。小时候总希望快点明白人们说的那些我们“不明白”的事情,等真正明白了以后,就会发现这些事情多么不值得我们去弄明白。

  她是他的女人,他却是她的主人,操过了她妈现在又垂涎17岁的她。她的第一个男人,她的第一次。他本想捧她当公主、当女王,却被她的一句话打碎了。小孩子诚实,如果撕碎了那层皇帝新衣,她不过是一个妓女,而他也不过是一个嫖客。不管他再如何假装彼此是个美丽的爱情童话,也逃脱不了一个操一个被操的事实

  正因为了解,才明白当初将自己摆上桌的举动是什么。那不过是妓女的初夜,上完了,还是要下床的。

  -We could be married!

  要多讨厌自己,才会孤注一掷的想要一个涉世未深的男孩来拯救自己?或者,要多爱着自己,才会那么天真冲动的用伤害一个无辜的人来争取自己的自由?

  婚姻在这里最为讽刺,适合的年龄,遇到一个不讨厌的人,就结婚了。不是因为爱着对方,只是想逃离一段关系。“拯救”这个词用的多么华丽轻描淡写。他就真的不介意她的过去吗?他就真的能够承受她对自己那种带着丝丝虚荣阵阵骄傲厌恶吗?他真的了解她吗?

  享受并不是罪过。被操爽了还怪那根JB的主人给自己钱就真得很欠操了。

  -----------------------------------------------------------------------------------------------------

  她的第一个男人是个男人,虽然年老但是经验丰富,却又因为经验丰富而显得不真诚。他所能给得起的,除了高潮,就是钱了。当她终于学会装B的时候,她就把自己扔给了第二个男人,妄想那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帮忙承受她过于纠结而矛盾的对自己的爱和恨。他了解她么?她又可曾试过去了解他?

  Yuri不过是个折衷的男人。

  其实彼此都没有当过留守在家的另一半是spouse吧。对Yuri来说Tonya一直都是家人、妹妹情人,对Lara来说就更不用说了。如果她真的有发自内心对自己丈夫的忠诚,就不会跟他hook up了。如果他真的有发自内心对自己妻子的忠诚,就不会用那么热烈的眼神看着她了。

  他有大男孩的热情,却不乏成熟男人的淡定。

  女人都喜欢这样的男人么?对。她们都喜欢男人用炽热的眼神崇拜她们的肉体,喜欢男人用压抑不住的欲望淹没她们的感官,喜欢男人用无法遏止的热情冲垮她们的意志。如果激情都没有经过压抑,是无法像火山一样爆发的。因为她们更喜欢的,是看到男人拜倒在她们裙下,所谓拜倒,就是他的世界轰然倒塌,哗然崩溃,却只要她的一个眼神肯定就可以重放光芒。

  这,才是女人的虚荣。

  征服技巧流的大叔失败,征服清纯派的正太失败,难怪只能要个不上不下的了。

  只是,他看到的到底是她,还是他心中的她?

  讽刺的是,他们第一次眼神相遇的时候,正是他们影响重合的时候。恐怕是,彼此都在眼里看到自以为是的完美形象而互相需索吧。

  《日瓦戈医生》影评(九):功过两见的年代感情大戏哈哈哈

  从沙俄末期到社会主义前期这一巨变背景下个体的情爱、选择、命运让人动容。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革命与个人生活的二难选择:在socialist革命的旗帜下,所有的个体情感、幸福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家庭、所有的个人生活在革命需要时都应当被舍弃。片中男主角Yuri的妻子Tonya从莫斯科乘坐火车回到乡下,一路上遇到了被迫参加“志愿队伍“的年轻男子、因白军曾驻扎在当地而遭到红军清洗的城镇、为了爬上火车而冒充婴儿母亲的中年女子……经历了所有这些堪称典型的人类奇观之后,Tonya终于到了老家,在下车的那一瞬间看到了正洋溢着春色的小站。心情之舒畅和愉悦溢于言表,也让屏幕外的我感受到了:个体情感与生活的压抑,是socialist革命的又一罪状。

  asha: The private life is dead - for a man with any manhood.

  Zhivago: I saw some of your 'manhood' on the way at a place called Minsk.

  asha: They were selling horses to the Whites.

  Zhivago: It seems you've burnt the wrong village.

  asha: They always say that, and what does it matter? A village betrays us, a village is burned. The point's made.

  Zhivago: Your point - their village.

  而这种以人民、以组织等大共同体的利益牺牲个体利益的极权主义,在今天仍然时时可见,值得警惕。

  然而然而政治立场如此明确的电影也让人心生怀疑,毕竟原著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且改编电影也获得了奥斯卡奖。果然在简单的检索之后,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日瓦戈医生》原著的流行与影响力与CIA的运作息息相关。冷战时期,CIA插手大量出版项目,吸纳各界精英知识分子,建立了庞大而密集的文化冷战网络。而其背后的深意,正如一篇评论所言: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持不同政见的可能性遭到了难以弥补的损害,也不在于知识分子的言论受到了压制和腐蚀;而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本身收到了外力的干扰。“各种(自由)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对一切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观点提出怀疑。而事实却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知识分子的这笔交易不可能有益于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任何形式的严肃思考、乃至人类自身的进步,最终都是(知识分子)在为国家意志服务”。

  这一现象让人不禁想起国内最近大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文艺作品审查如此严格乃至苛刻的大环境中,任何作品的大热都不是偶然的——任何时候都应当对时代潮流(包括股市大涨)保持清醒。

  既然潮流不可逆,个体更应该珍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代的弄潮儿最终还是被当权者所利用;虽说个体或许可以得到成就,然而其背后的manipulation却让人对个体的agency到失望。

  《日瓦戈医生》影评(十):海王星的男人

  他站在父亲坟墓旁的土堆上,用稚嫩的声音对父亲的债主说

  My papa is a good man.

  小小的声音震撼了老谋深算的老狐狸。这就是Zhivago和Victor的不同,他大大的眼睛脱不了稚气,他八面玲珑就算对死人也不例外——一个人人喊打的人能在两党的政治战争中生存是必须有这些伎俩的。而海王星太重的Yuri,却永远只能在两党战争中做首当其冲被伤害的那一个。

  海王星是双鱼座的守护星。他是海王星的男人,一个双鱼座的男人。他说

  I will be a doctor for others, and a poet for myself.

  他眉飞色舞,睁着稚气未脱的眼睛,问

  How does love grow? What is it that makes us choose this one, but not that one?

  然后他看到了Lara在玻璃窗上的脸。Tonya任他抓着自己的手,却轻轻摆脱Misha的触碰,他看不见她的意思,只看见自己的脸和窗外那张陌生的脸重叠的倒影。他的穆斯女神。他写诗,从此以后,只为一个倒影。

  海王星的男人,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最不需要的,其实是现实。

  他的养母说,我总有一个感觉你们是要在一起的。于是,他跟Tonya说我爱你。是爱吗?是。只是,彼此对爱的定义不同罢了。别让喜欢的人遇到他或她心目中的穆斯。有人说爱情如盛放的烟花,只有激情燃烧的一刻,才有存在的意义。有人说爱情总会归于平淡,归于现实。别相信那些自以为淡漠的人。有的人终其一生也遇不上让他们热情迸发、义无反顾的爱情。夏虫焉能语冰?未曾被激情冲击过的神经,怎么能侈谈平淡?那个海王星的男人,任由瞬间迸发的热情冲击着他的神经。诗人谈情说爱,本不为过,只是女人都很容易忘记,诗人最爱的,不是女人,而是他们的灵感女神。

  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海王星的男人,是不是总会对命运有很多的希望,却又会有更多的绝望?如果她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如同第一次,他看见她,透着玻璃,可望而不可即,或者第二次,透过镜子,如梦似幻,还是第三次,当她神志不清?如果她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犹如维纳斯的肖像,那他就是她的桂冠诗人,她是他的穆斯女神。

  是什么最终将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变成一个低俗的男人劈腿故事。

  为什么要相遇在彼此清醒的时候?为什么他要告诉她他记得她?为什么她要和他打趣聊天?为什么他要对她温柔?为什么她要接受他的温柔?

  人生最美丽的莫过于美梦。为什么要在清醒的时候做梦?为什么美梦要成真?如果所有的幻想都可以实现,如果所有的美梦都可以变成真实,那人生还需要做梦吗?

  他追求的爱情,是瞬间迸发的热情。海王星的男人,当遇到现实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便埋首梦境。美梦最悲哀的下场,不是破碎,而是被实现。实现了的美梦,如同迟暮的美人,只能怀念,连多看一眼,都是不堪。

  无关重要的床戏。为什么他们要上床?那不是爱情的容貌。他爱的,是他的爱情而不是她。那是海王星男人的爱情,爱的只有爱情,没有爱人。她难道又真的有爱过谁吗?

  她对Victor说,I am tired of being a child.

  她说,I don't want any lies between you and me.

  一个女人什么时候会需要跟一个男人交换诚实?说她不爱他,那是骗人的。I love you这句话对Lara来说,才是最大的谎言,而从来没有听过她说这句话的Victor,才得到她最多的爱。有多少的爱才有多少的恨。当她说I've never loved him. And now I despise him. 的时候,肯定忘了,因为她曾经那么,那么爱过他,就像一个女儿爱慕一个父亲那样。讽刺的是,她自称对他的爱,恰恰是他抛弃掉的、他对Tonya的那一种。那一种让他陪着Tonya和儿子戏耍而毫无杂念的爱,一种让他觉得和Tonya相处犹如家人一样亲切自然的爱。她爱他,恰恰不需要他像爱女神一样爱她。

  海王星的男人,活在了一个最不喜欢海王星的年代。

  那是一个天王星的年代,革命,充满了血腥,暴力,欺骗,背叛,所有跟海王星的理想背道而驰的现实。他的朋友变得功利而刻薄,他的家变得狭小而简陋,他的理想变得残忍而不人道。只有他的穆斯,在所有的变革之后,还保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金色长发和不会被风沙岁月侵蚀的苍白皮肤。

  他跟她逃亡,所有人都在开心的笑。他赶着马车,她和她的女儿在玩追跑的游戏。他为她的女儿做了一个旋转木马,戏耍的时候将她抱住,他热情地吻着她。讽刺的是,她的女儿说,mama, I am hungry.

  海王星的男人,把屋子里面所有的蜡烛点燃,跟家人在一起吃一顿最后的晚餐。当他穷尽了自己的想象力,将现实赶离黑暗的屋子。现实却坐上了马车,带着一条叫Bobbi的沙皮狗,敲上了他的家门。

  他说,she would never be yours.

  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听此话的人,不也曾经说过She is not for you么?别自以为能够猜测这个女人是为谁而生的,她不为谁而存在,她只为自己。

  海王星的男人,为什么要把穆斯女神变成身下放声喊叫的荡妇?

  当他又一次透过玻璃窗,终于到了整部电影最狗血最八点档的部分:女主角产下了男主角的孩子,并且男主角还是透过孩子的相似才追回女主角的——都用同一个小演员了能不像么?自己老婆生的还没那么像。

  而这个海王星的男人,终于在这么一个荒诞而俗套的高潮里面,结束了自己荒唐而又恶俗的一生。他那本厚厚的诗集,赶来看他最后一眼的情人跟儿子,却又和他跟自己的妻子、儿子的照片形成了最讽刺的比照。这个故事教训所有男人:春梦之所以美好,首先因为它是一个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