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自己的懂事。”
铁盒装着我这几年看过的电影票根、志愿者证明、献血证书、写完的日记本......
装满回忆的铁盒
上周末我在家整理行李时,翻开了手边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好像发生在昨天。
写日记的习惯是我从高中慢慢形成的,但那时写日记的原因,不是为了记录生活,更多是为了倾诉。
高中的我不善交际,在人际交往中,常处于低处,保持着讨好者的姿态,朋友对我而言只能分享快乐,所以我把烦恼都锁在了日记里。
文:一圆
01
小时候,叔叔阿姨来我家玩,都会先夸我姐长得漂亮,长大一定是个美女,轮到夸我的时候,只会说:一圆,真是个听话乖巧的孩子。
他们觉得我年纪小,听不懂,聊天时也会讨论说,姐姐长得比妹妹漂亮。
我知道我不漂亮,所以我只能做个听话的孩子,想方设法地讨要着上辈们的喜欢。
我会记住每个阿姨叔叔的称呼,在过年时,学着大人说好听的吉祥话,把长辈们逗得开心。
在其他孩子都在楼下玩耍的时候,虽然我也很想加入,但我还是会主动留在妈妈身边帮忙做家务。
这样的乖巧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我想用乖巧的样子,为自己多赢得一些疼爱。
即使现在,我已经不需要活在她们的话语里,但「讨好」的习惯却一直影响着我。
02
有次,我最好的朋友和我说:「我觉得你有点虚伪。」
听到「虚伪」这个词时,我有点不知所措。
「你好像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你,所以总在伪装自己真实的情绪,这样太累了。」
是的,在他在说这话前,我刚帮一个不太熟的同学「顺路」寄了个快递,这个「顺路」让我花费了将近 20 分钟。
虽然我掌握着拒绝的权利,但因为害怕看到他们失望的神情,所以我表面上笑着答应,却在心里偷偷抱怨。
我以为这是一种「体贴」,换种说法,也确实和我朋友说的那样有些「虚伪」。
我的「虚伪」,换来朋友最多的回馈是:「你人真好。」
我并不喜欢这给个评价,因为我为了维持大家的喜欢,习惯性地收敛着情绪、选择、喜好,告诉自己要有牺牲精神,要顾全大局。
面对选择时,我不会说「要」或者「不要」,而是说「都可以」、「随便」。
我生活地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打破别人对我的喜欢。
03
可悲的是,我的「善解人意」,并没有换来同等的谅解,而是被当成一种理所应当。
我很讨厌别人取笑我的体重,每次大家拿此开玩笑时,我都没有说出来,而是表现得一副不在乎的模样,甚至为了合群,开启了自嘲模式,但我的内心是真的很反感。
大家拿这件事情,开玩笑的次数越来越多。
有次,我真的忍不住,在宿舍大吼了一句:「够了,你们真的很烦。」,摔门走了出去。
我回宿舍后,收到了舍友们的道歉的微信。从此,她们也没再说过类似的玩笑。
晚上躺在床上,我对自己说:「下次遇到不喜欢的时候,就一定要说出来。」
其实,这件事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一开始就不应该假装无所谓。
离开充满故事的宿舍前
最后一张照片
04
回到故事的开头,我在家翻出了我高中时的日记。
比如,和朋友讨论问题时,我会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再一味地顺从。
朋友和我相处也轻松了许多,不用再猜测我说「随便」背后的想法。
我还是会对人「好」,只是不再只是「讨好」,因为我渐渐明白所有真挚的感情从不是讨来的。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用新买的日记本
朋友开玩笑太过分时,
你会怎么做?
点击下方「留言」
与所长分享你的故事
关注我们,
认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