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为母报仇:你是条汉子,但你必须得死
“我当年确实只有13岁,但当时发生的事情对我刺激太大。我记得我妈被打倒后,我跪在地上,把她抱在怀里,我和姐姐都叫妈妈,后来我们拼命地叫,妈妈想说话又不能说,突然她想用劲时,她鼻子里、嘴里喷流出血来,我明显感觉到她喉咙处有血经过的声音,妈妈流着泪,就断气了。”
在张扣扣生前的采访中,当记者问道为什么终生难忘的时候,这位替母报仇的“凶手”是这么回答的。
2019年7月17日,在网络上被不少人称赞为“英雄”的张扣扣被执行了死刑。
23年前,13岁的张扣扣和姐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亲眼目睹了母亲因为口角,正被王家人殴打,张扣扣急忙找来父亲,总算拉开了正在动手的王正军和王富军。
与张家一向交好的王自新这时却突然来了一句“打呀!往死里打,打死老子顶着”,
因为这一句喊话,刚被拉开的两人又上前殴打张母,王正军更是抄起手边的木棍。
之后的事,就如开头我们都知道了,张母没能等到救护的到来,就这么走了,这对年仅13岁张扣扣的内心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22年后的除夕夜,隐忍了22年的张扣扣终于决定实施复仇行动,刺死了上坟返途中的王家大儿子和三儿子,随后到王家将王自新刺死,二儿子王富军因为没有回去祭祖,逃过一劫。
自张扣扣为母复仇案发生以来,这一起为母复仇的案件一直牵动着我们的心,自古孝道为先,正是因为这一个孝字,使得张扣扣杀人的行为一直备受争议。
正如张扣扣本人所说,在等待的这20多年里,王家人从未直接或者间接与他们沟通过,甚至连一句道歉也没有,更别说其他赔偿。
未成年的王正军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7年,如果不是王自新那一句喊话,可能都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而当时的法院只处理了王正军一人。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考虑到张扣扣的身体状况曾委托精神病鉴定专家,对张的精神状况作出鉴定,认定张扣扣在作案时有急性应激障碍,控制能力弱,也向法院申请了专家出庭作证,却被陕西高级人民法院驳回。
相比之前因为醉驾造成2死4伤谭某某的疑似间歇性精神病,张扣扣的急性应激障碍更有说服力。
母亲暴毙在眼前,还被当众解剖,这对于一个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来说是何等的摧残,22年来从未得到王家人的道歉,这让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年怎么得到正确的引导。
法院的驳回也能理解,一桩蓄意的杀人案因为一纸鉴定就不严肃处理,那对于今后的犯罪的治理肯定是不好的开端。
从小,古装剧就告诉我们“杀人偿命,天经地义”,22年后的张扣扣确实为自己枉死母亲报了仇,但他也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杀人凶手。
如果什么事都可以通过私刑解决,那将司法制度置于何地?又将我们追求的和平置于何地?
或许有人会说,就是因为法律没有保护好张扣扣这般需要保护的弱势群体,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张扣扣走上“犯罪”的道路。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因为丈夫被村长踢伤,村长不肯认错,于是她挺着大肚子走上了漫长长的逐级告状道路,她心中没有别的想法,她就想让伤害她丈夫的人认个错。
同样也是除夕之夜,秋菊难产了,村长和村民连夜冒着风雪送秋菊上医院,最终她顺产了一名男婴,秋菊一家人都对村长感恩戴德,再也不提官司的事。
可是正当秋菊孩子满月的时候,市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村长因伤害罪被拘留。
弱小会受到欺凌,会被挨打,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请你记住,当我们被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能选择不是只有犯罪,我们还可以选择合法的途径为我们自己维权。
因为我们不能再失去更多了!
张扣扣不是我们的英雄,也不是暴徒,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可怜人。
如果两家人没有因为口角而动手,如果王自新没有嚣张的放话,如果张扣扣没有采取极端的措施,可是哪有那么多如果,就如张扣扣的自述:“后悔也已经没用了”。
这场悲剧中,没有英雄,没有活不活该,没有哪一条生命是生来就带有罪责该死的。有的只是因为人性而无法被接受的结果。
张家人不能接受张母的死,当时的法院没有让王家杀人偿命,22年后幸存的王富军无法接受复仇的张扣扣杀了他的兄弟和父亲。
保护家人放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应该赞扬的事,但在这个时代,杀人并不是最值得的方式,因为这样使得张家人又失去了一个至亲。
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法律就必定会得到法律的制裁,就比如残忍杀害了章莹颖的克里斯滕森。
“是时候了,正义必须得到昭彰,判处克里斯滕森判死刑!”,章莹颖案的检察官在法庭上向在场的所有人,说出了这段话。
判处克里斯滕森死刑确实会给他们家带来痛苦,但这痛苦的根源就在那椅子上——身为被告的杀人犯克里斯滕森,他残忍的行为不仅给章莹颖家带来了痛苦,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痛苦。
遭遇了不公,遭遇了欺凌,那我希望你的复仇是合理合法的,用自己的所学所识,去向所有人证明,他的错会受到公正的审判。
人性因为感情的蒙蔽会犯错,会犯法,但只有法律不会鼓励人们去犯罪。
在那个法律还未能全面普及的年代,在那个司法公正还尚有灰色的年代,弱者可能确实无法得到公平的对待,但23年后的今天,和以前肯定是截然不同。
面对这些事,我们能有更好的选择,更好的追求,不是说不能保护家庭,为母报仇,而是极端的行为除了带来痛苦,并不能做到快意恩仇。
张扣扣本可以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讨回自己的公道,可他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判了刑服了法。
唯有法律才是这场恩怨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