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你的眼泪不能打动我
2019-08-10 00:32:03
作者:枣姐 甜蜜的大枣 甜蜜
来源:甜蜜的大枣
阅读:载入中…
本文作者/枣姐
01在同一个平台上学习,时间久了,总会遇到熟悉的面孔。 我记住了这样一位女士。 她应该五十来岁的年龄,身宽体胖,一张团面脸,肤色微黑,黑漆漆的短发,每根头发都历历可数的样子。 接连两次见到她,伊都穿了同一件连身裙,轻古铜色的底色,带着比较绚烂的枝叶团花的图案。 不说话的时候,她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块,有一种厚厚实实很有把子力气的劲头。 她一开口,马上取而代之另一种感觉。 导师班上第一次见她,现场问答环节,她在课堂最后排拿过话筒,说了没两句话就开始哭泣。 因为她说的故事太过凄惨,所以我记住了她。 她说自己从两岁起就开始被父亲打,稍微大了又被兄弟打,后来结了婚,又被老公打,现场她带着凄厉的嚎哭嚷:“为什么啊,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我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一直这样被对待!” 哭诉太漫长,课堂时间又紧张,老师没让她说完就截住了话头。之后,老师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都听得出这段话是在很委婉的点醒她,大家也以为她被点醒了,谁想,最后一天要结束时,她站起来非常正式的表达了自己对课程的失望。大意是她抱着满怀希望来寻找救赎,结果,她在这里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隔不到两个月,在另外一个课堂上,再次遇到了她。 这个课程一共三天的时间,第一天理论,第二三天为个案疗愈时间。 第一天的理论课上没有看到她,到了第三天,一进课堂,她赫然在座。 开课地点距离她的城市不近,而且,个案疗愈费用也不算太低。她风尘仆仆而来,自然还是继续寻找那把救赎的钥匙吧。 不过,我知道,她不可能找到的。 02那堂课的疗愈个案虽然收费不低,但所有个案案主,基本都是靠抢才能抢得上(老师的时间有限,个案又太多,即便交上钱,也不一定排的上。) 这位女士一上场就霸气十足,别人抢个案的位置抢得东倒西歪,她一上前,那真叫一个八风不动,啪的往座位上一座,别人连来和她抢的冲动都没有了。 老师还没上场,她兀自掏出个小手绢开始抽抽搭搭的哭。 老师上场了,她还在哭。 老师的开场白说完了,她还在哭。 老师看着她,请她说出自己的诉求。 她周而复始的开始了我已经听过的那段苦情戏,不同的是,因为这次时间充裕,又增加了好多细节。 她的故事苦不苦?如果她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个人生真的很苦。 也许正是因为体会到这份苦,她才不断的涕泪连连的说同一句话:“我就想知道,命运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 她一个人絮絮叨叨的哭诉了十几分钟,老师突然开口:“不要再说了,我一点都不同情你。” 接下来,无限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刚刚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她,眼泪戛然而止,一声抽泣都没有了。 老师看着她,简短说了几句,大意是这个个案不能接,同时招呼主办方,把这位案主已经交的个案费用退还。 这位女士讪讪离开了那个位置。 接下来,老师说了几句话:“做人要清醒的。很多人习惯做一个终生的可怜者,并用这个身份去博取别人的同情。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别人的同情才是她们活下去的动力。对于这样的人而言,表面看她在痛诉苦难,实际上,她的整个身心灵都万分迷恋这份苦难。” “和苦难类似的,还有疾病、灾厄,这些本是人生中的困顿,但有很多人,却迷恋这份困顿,好像只有在困顿中才能刷到自己的存在感。更可怕的是,她们用这份存在感作为要挟他人的武器,来满足内心深处某种自己都不能觉察的被关注的需求……”短短几句话,一语中的,真真令人拍案叫绝。 03接下来,老师又说了一些振聋发聩的金句: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习惯于把人生悲剧归结为原生家庭之殇。其实,父母是不可被选择的,你有怎样的父母,和你有关,和父母无关。真正懂天道的人,无论怎样的父母,都会臣服并接纳。 父母对于子女的义务只有两个:一个是生下你,另一个是养大你。至于其他的需求能否被满足,那是你的命运,和父母无关。 人人都不喜欢苦难,但很多人都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苦难是为锤炼灵魂而来的。被苦难锤炼的灵魂才会更有力量,正向积极的人会借助这份力量在成人后过上更好的人生,负向消极的人,则会借助这份力量把自己推向无尽的深渊。 所以,苦难不是罪恶,苦难是上天的礼物。你的人生过得好与不好,和苦难无关,和你怎样使用苦难锻造出的那份力量有关。 为了佐证自己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这位和我差不多年龄的老师,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庄,家里姊妹兄弟众多,他只是其中之一。 家里孩子多,那个年代的父母完全没有科学育儿的理念,生下一个孩子来,基本就是大撒把式的抚养。 他出生的时候,父母非常忙碌,于是把他放到一个自制的木制小板车里。婴儿的成长是迅速的,狭小的木制板车很快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但是,婴儿不会说话,只会哭。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嚎哭不理不睬。 被拘囿在木制小板车里的婴儿身体渐渐有点畸形,老师比划着自己的身高:“你们看到没,我的双脚特别小,两条腿短,但肚子大,脑袋大,至今后腰上还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小坑,这样的体型完全得益于那架童年时的小板车。” 被囚禁在木制小板车内的孩子,也会有放风的时候——大他几岁的姐姐不用做农活的时候,母亲会把他从小板车中放出来,让姐姐背出去玩一下。 姐姐也还是孩子,非常贪玩,经常背着弟弟四处飞奔。一次,背着他飞奔的姐姐突然摔倒,他从姐姐身上直接飞出去,当时,额角就摔了一个坑出来。 只是摔了一个坑,流了一点血而已,一家人谁都没有当回事儿。 到了半夜,被摔的孩子开始发起高烧。父亲背着他去了乡卫生院,乡卫生院的赤脚医生说病情严重,建议送到县医院。 父母又把孩子送到县医院。到了那里,医生做了检查,直接让父母把孩子背回家:“没救了,白血病,回家等死吧。” 04那个年代,在各种疾病中死去的孩子太多了,父母虽然悲伤,但也接受一个孩子的自生自灭。 她们听从了医生的话,背起孩子就准备回家。 幸运的是,背着孩子的父亲走到医院门口,遇到了这个医院的院长。他看到一对夫妻流着泪背着一个孩子向外走,于是问了一句。父母和院长重复了医生的诊断,院长把孩子接过来,又做了一遍检查,推翻了那个医生的结论,说这个孩子是脑震荡,不是白血病。然后给了这对夫妻几包药。 因为这位院长,老师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这个多灾多难的孩子长大了,上学了。他是班上最矮的,加之父亲性格比较暴躁,得罪了当地的不少人。所以,谁都不和他玩儿。 他又非常渴望别的小朋友能和自己玩耍,这种情况怎么破?想来想去,他想出一个办法:谁和他玩儿,谁就有权利打他一顿。 这个权利听来十分新奇,很多孩子其实不想和他玩儿,但为了能打他一顿,还是接受了他。 就这样,每天他都要经历一顿小伙伴的拳打脚踢才能获得和别人一起玩耍的权利。 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仪式。到后来,小伙伴儿们已经完全接受他了,但每次做游戏前,还是要习惯性的打他一顿才开始。 他咬着牙忍着,一直到了初中,成绩优异的他终于不用靠挨打才能获得友谊了,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简直到了幸福的天堂:天呐,怎么人生还有这么美好的感觉! 他喜欢这份幸福的感觉,愈发刻苦的学习,这样的孩子,注定是要成为学霸的。 后来,他果然考中了全国一流名校。大学毕业,这位老师一路勇猛向前的精进奋斗,他说,每前进一步,他都觉得好幸福。 因为体会过童年的苦难,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能体会当下这份生活的幸福感:“曾经多苦难,现在就有多幸福。” 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老师总结出了一句话:苦难不是让人一直浸泡在苦海里的,苦难是让人懂得生活的甘甜的。 听完老师的故事,我想了很多,瞬间也彻悟了,人和命运的关系。 以这位老师为例,如果他是一个悲观消极者,无论目前拥有什么,对于过去的生活,他都有理由愤怒和怨怼的。那样,即便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会依然陷身在黑暗的囚笼里。 生而为人,经历什么,也许不能选择,但,是否放过自己,谁都可以自己做主。 愿今天的故事能启发所有人。 祝福大家。- END -
枣姐:知名自媒体人,百万畅销书作者,儿女情长,烟火道场,徒手微光写就霹雳文章,带你邂逅智慧、温暖和希望。
每个关注枣姐的人都获得了希望、智慧和勇气
“离开他就不能活”是一种什么病
给“在看”的自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