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儿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孤儿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2019-08-08 23: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儿列车》经典读后感10篇

  《孤儿列车》是一本由[英] 克莉丝汀娜·贝克·克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孤儿列车》读后感(一):对于苦难,我们可以谅解,但从不会忘记

  长长的一生,我们会经历些什么?又会失去些什么?每一次人生末路,都给了我们无边的恐惧孤独,到头来,不过是上帝富人际遇安排,到最后,失去的总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来。 好好活着,穿过荆棘,捱过寒冬命运会把你带往你该去的地方,在某一刻,带来你想要的答案。《孤儿列车》从沉重历史里掀开一角,让你了解一段无法追忆噩梦战争移民种族歧视,曾带给这个世界惨烈伤痛殖民主义大行其道,在世界各地造成多少苦难,谁也无法轻易抹去。 一个孤独的老者薇薇安,守着自己丈夫挣下的巨额财富来到缅因州定居。没有人知道她的故事,她已经九十一岁,没有儿女,没有亲人,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但有谁知道,她并不寂寞,她的祖母、她的爸爸妈妈、她的双胞胎兄弟、她的十八个月的妹妹,以及她的挚爱,一直守着她,伴着她,从未离去。 莫莉,一个寄养在别家的青春期孤儿,无意闯入她的生活,帮她整理阁楼上的旧物,一个个尘封的故事蹦跳了出来,一个时代伤痕才袒露了出来。 殖民主义造成成千上万不幸的人,留下无数孤苦无依的孤儿,那些孤儿一个个都去了哪里,后来又怎样了,又有多少人还幸运的活着,那些死去的人又留在了哪些人的记忆里? 1854至1929年间,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载着成千上万无家可归孩童前往中西地区,被沿途各站任人领养。这一事件过去,好像一切都已摆平,皆大欢喜。但那些伤痛只是藏在了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里,并没有就此消散。 不同时代的两个孤儿相遇,只有她们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宽肴自己,互诉了衷肠。到底是谁帮谁度过了难关,谁又说得清呢?人总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真正治愈自己,不是吗? 莫莉因为偷了图书馆的一本书,面临进入少教所,在人生的档案里留下一个污点。莫莉的男朋友杰克央他母亲,为莫莉求得了在阔太太薇薇安整理阁楼做社工机会,帮她逃过惩罚。 孤儿、不良少年,有多少人会不带偏见地看这个走哥特风的叛逆女孩?唯有薇薇安理解她,走近她,毫不避讳地讲了自己孤儿列车上的所有事。 薇薇安一家六口从爱尔兰到纽约,租住在狭小房间,生存的不易使爸妈剧烈的争吵,弟妹们无休止的哭闹,一场毫无征兆火灾无情地夺去了家人性命。薇薇安一夕之间,从一个不幸的孩子变成了孤儿,被孤儿列车送住一个个陌生家庭。她在第一个养父母富庶的家里辛苦的劳作,吃不饱肚子,睡在走廊,仍被抛弃;在第二个养父肮脏不堪的农舍里,照顾他们那些层出不穷的烂孩子,还差点被强暴…… 迎着风雪,只要还活着,人生就还有转机。在最无望时,她学校老师给予同情与帮助,慢慢让她走上了一条可见阳光正常之道。她的第三对养父母卑谦、知书达礼有教养经营着一家百货公司。薇薇安聪明伶俐,颇有商业头脑,把百货公司打理得蒸蒸日上。她的养父母渐渐颓老,她成了养父母的靠山。 人生终于峰回路转,她重遇了孤儿列车上心有灵犀男孩结婚怀孕。但命运从不刻意收回它的残忍,男孩被迫参军,在战争中丧命。男孩的战友带回了他的遗物,薇薇安已在伤心欲绝时生下他们的女儿,并悄悄送了人。随后,薇薇安与男孩的战友相敬如宾地过了一生。 男孩的战友老死了,薇薇安一直活到了现在孤零零的一个人。人生就此完结,又有何不可?可莫莉来了,带来了互联网,可知古告今,她帮薇薇安找到了从前生活的片断,找到了薇薇安记忆里那些尚还活着的人:她的十八个月的妹妹梅茜、她的女儿梅茜。分离时都还是嗷嗷待哺婴儿,再逢时却都已年近古稀…… 亲情从未走远,记忆也从未灰暗,过去的一切总会以某种方式回来。以前的一切都已谅解,但苦难永远不会被忘记。 从来不愿想起,却从来没有一刻会忘记,这就是人生

  《孤儿列车》读后感(二):命运残酷,报以坚韧乐观

  孤儿,无论在哪个国度,也无论在哪一种文化背景,都是一个承受更多生活磨砺特殊群体——“别人一辈子避之唯恐不及的种种心碎背叛,她早已面对过了。”他们比平常人更多的是对安全感诉求——“我仿佛畜棚场里依偎在奶牛身旁、被遗弃的小马驹,也许我渴望的仅仅是一种归属感,一种温暖。”

  美国作家克里斯蒂娜·贝克·兰的《孤儿列车》,采用双线交织的方式,在八十多年的时空纵深里,用镜头化的场景人物切换过渡,让两个主人公莫莉和薇薇安的命运交替出场,娓娓讲述了两个孤儿的曲折经历。这既是两个孤儿扣人心弦成长故事,同时又是掀开门扉,一窥孤儿内心世界的心灵读本

  莫莉恣意张扬哥特路线行为叛逆;薇薇安紧锁内心,在不断变化的寄养家庭察言观色少年老成。两个主人性格迥异,其产生根源却是一致的——要生存,她们必须向周围的环境和人妥协。莫莉的妥协方式是用乘张的行为为自己罩上一层盔甲。薇薇安的妥协方式则是“她对这种话太敏感了,活像一根弦绷得紧紧的。”周围的人更容易先入为主地给他们贴上标签,当薇薇安眼见“德国仔”在车站警察打倒在地的时候,她深深地理解了德国仔内心的冰冷,因为“分辩起不了任何作用。”

  《孤儿列车》既有命运悲惨一面,也有温情和希望的一面。作者细腻有分寸笔触呈现了以薇薇安为代表的孤儿的悲惨遭遇——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紧紧地攫住了读者的心。但作品又决不仅是停留在呈现孤儿的悲惨命运,或者说作者不仅仅满足于讲一个催人泪下凄惨故事,而是在孤儿阴霾笼罩生活中,饱含深情地赋予了作品以亮色,赋予人物以温情。

  围绕两个主人公,作品中相对应地提到两本书。一本书是《简爱》。莫莉正是因为喜欢这本书,偷了图书馆里最破的一本《简爱》而面临被拘禁和被寄养家庭抛弃的处境,当然她也因此而与故事的第一主人公薇薇安的生活而有交集。另一本书是拉森小姐送给薇薇安的《绿山墙的安妮》。这两本书的主人公都是孤儿,都是经受磨难而不屈服,并且都在最终获得幸福。《孤儿列车》显然是在用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映照莫莉和薇薇安的人生,而故事的结局也是令人宽慰的。

  小说魅力在于刻画人物。《孤儿列车》中的人物,除了莫莉和薇薇安两个主要人物,其他人物比如打官腔、对待孤儿安置敷衍了事儿童援助协会代表人索伦森先生刻薄的伯恩太太,风雪之夜把薇薇安赶出家门的格罗特夫妇也刻画得十分成功烘托了薇薇安恶劣的生活处境。而在危难时刻给予薇薇安慰藉的拉森小姐和范妮,则让读者紧张心情舒缓下来,使主人公的命运在字里行间有张有弛

  《孤儿列车》的细节描写同样值得称道。主人公之一薇薇安举家离开爱尔兰要到美国,“出发之前,祖母给我们买了新鞋,但妈妈非让我们等到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再穿。”这种以象征性举动寄托新生憧憬心理超越种族和文化,让小说有了更广泛的感染力。多年之后,薇薇安与“德国仔”重逢,两颗历经磨砺的心似乎终于可以有一个幸福安稳的结局,小说却陡起波澜,用深情的笔触形成一喜一悲巨大反差。“德国仔”入伍后的每一封信,薇薇安“苦苦纠缠于每个字的语调语气,仿佛他的话是我可以破解的一种代码。我举起每封薄如蝉翼蓝色的信,呼吸它的气味——他曾经握过这封信。我用手指轻抚过一个个字——那一个个字都出自他的笔下。”当“德国仔”战死,薇薇安生他们的孩子,“一直为德国仔藏在心中的眼泪也一起夺眶而出。我再也忍不住悲伤,忍不住痛失所爱、孤零零一个人的凄凉。”这些细腻、克制感情使作品如藏锋蓄势般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孤儿列车》以精巧的故事架构富有温度文字,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对爱的渴望以及对命运报以坚韧和乐观的故事。

  �����

  《孤儿列车》读后感(三):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所显示的那样……

  生活中常常显示出某种复杂性:有些人和事情很简单,简单到了觉得实在不应该那样简单,但果真就那样简单;有些人和事情看上去是那样,但仔细了解之后,或者接触到更多的细节,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故事的背后还会有故事。生于英国、长在美国,备受欧美读者喜爱小说家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创作的《孤儿列车》,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不妨一起走进故事,去与富孀薇薇安和正值青春叛逆期“问题少女”莫利来一个“面对面”,或许终于会觉得,她们,还真的不那么一般,并且是另有一番故事可讲?!

  一个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少女莫利因为偷书被判要提供50个小时社区服务。莫利被介绍到了富孀薇薇安家里去收拾阁楼。于是,她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接近了薇薇安,并且在收拾阁楼上那些破烂过程中,听到了薇薇安对自己九十一年生命历程那些往事的讲述。这些讲述,是与一列看似普通实在意味深长的列车——孤儿列车——密不可分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莫利才发现,薇薇安的经历不仅难称简单,而且居然还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莫利的内心中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她也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了!

  如果不是因为莫利的这次社区服务经历,薇薇安尘封的内心不会被打开,“孤儿列车”的故事也不会被包括莫利在内的这些人所知晓。但在讲出了这一切之后,薇薇安的内心终于有所交待,而莫利也从这次讲述中自己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们不仅是各取所需,而且都有一种很正面回报。双羸的结局,在一种就连读者也会感到皆大欢喜的同时,让所有的人也都不禁会有所沉思。生活中有太多的变故,也会有太多的挫折,然而在变故和挫折面前,每个人应该如何去认识所面临的一切,又该如何自处?这实在是一门不小的学问需要学习,也需要面对。

  那么,“孤儿列车”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20世纪初期美国处理孤儿的一种方式。慈善机构将那些被抛弃或者失去双亲的孩子集合到列车上,列车由纽约出发后,会沿途停靠,孤儿们由“有需要”的人家挑走——最受欢迎的当属婴儿,因为年龄幼小又好养;其次是健康的男孩,可以在农村劳力;其次是能做家务模样长得又很端正的女孩,可以当佣人;最后那些“品相”不怎么样没有人挑的孩子再被送上列车,列车驶往下一站……薇薇安那会儿九岁,被收养家庭当作使丫头,成为了廉价劳力,受了不少苦难,自己的性格也跟着发生了改变,成了一生都难以愈合的伤痛,直到这次遇见莫利……而从小就遭遇亲情缺失的莫利,之所以去偷书,一方面是因为她想得到这些书,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性格上的变异价值观发生了某种异化,直到这一次遇见薇薇安!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个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或许就在一个个过程中自己都无法说得清到底怎么样了!薇薇安和莫利都是如此。她们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生活的年代不同,但在种种不同之间却分明又取得了某种共鸣。命运既然已经那样了,就不能再得以改变吗?九十一岁的薇薇安和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少女莫利既是不幸的,同时或许又是幸运的——之所以说幸运,蛤因为她们遇到了彼此,并且分享了彼此的故事;在分享中她们都体味痛苦,也从对痛苦的讲述中明白过来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应该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以及对待整个世界。

  正是一部名为《渴望》的电视剧主题曲中曾经唱到的那样:“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任何一个人、一件事,只要肯用心去斟酌,总会找到出路的。细细想来,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孤儿列车》读后感(四):人生就是苦难与温情并存,遗憾圆满同在

  一个辗转于各个不同收养家庭的17岁少女莫莉因为在图书馆偷书而被判5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所以她的男朋友央求他妈妈介绍她到一位91岁高龄的富孀薇薇安家里去收拾阁楼。在整理杂物过程中,通过薇薇安的回忆揭开了她坎坷的前半生以及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孤儿列车。

  在美国的历史上,曾有几十年间(1854-1929),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领养,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决定。薇薇安便是其中的一个孩子

  薇薇安来自爱尔兰小村庄,随着家人来到纽约谋求生计一大家子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公寓内,却不幸发生火灾,除了她自己,家人都命丧火海。9岁的她孤立无援,只好和其他孤儿一起坐上开往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孤儿列车。

  很不幸运,她一连换了三个收养家庭。

  在伯恩家,终日劳作,不能上学,睡走廊,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瘦的皮包骨头;

  在格罗特家,依旧挨饿受冻,要照顾四个孩童,收拾家务,还差点遭到性侵;

  在尼尔森家,一直都很谨小慎微,安静懂事,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生怕这一对养父母再次抛弃她;但好在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长大后的薇薇安和火车上的同伴“德国仔”不期而遇,并擦出爱情火花。然而婚后丈夫被征入伍战死沙场,薇薇安在痛苦之余,将刚出生的女儿送人。后与丈夫的战友结合,平静的度过下半生。

  整体看来,故事的结构并不复杂,作者采用双向时空交织的手法,回忆和现实相互交织推进故事发展,时间脉络清晰。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墨多着重于薇薇安,年轻时的坚强、隐忍和善良让她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暖和帮助,支撑着她度过了年少的艰难岁月;年老时的宽容、温柔和幽默仍使其魅力不减,一次偶尔的善心之举结识了孤儿莫莉,并与莫莉成为忘年之交。可以说,作者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丰满的人物薇薇安。

  其次是莫莉,在作者笔端,一个处于叛逆期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颠沛流离,像是皮球被抛来抛去的莫莉以哥特式装扮远离人群,独来独往,封闭自己的内心,直到她遇到男朋友杰克和薇薇安,才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和爱,才慢慢打开心扉,成长为一个上进又讨喜的女孩子。

  薇薇安和莫莉的人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能够彼此了解,感同身受,所以她们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人有着更深层次的连接,惺惺相惜之情就在两个人之间产生,最终达到彼此帮扶、共同成长的结果。

  但是,坦白地说,从故事本身说,故事并没有巧妙的结构和出人意料的情节。若说故事背后没有打动读者的地方,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书本封面的“媲美《追风筝的人》的至深感动”,却有点言过其实了。在我个人看来,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故事背后所引发的思索,这本书相比《追风筝的人》,还是差了一些。

  特别是,有一个情节,即薇薇安谈及自己毫不犹豫的送走了刚出生的女儿之时,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其一,薇薇安自己也是从孤儿的经历走过来的,其中多少的辛酸苦楚不必言说,她为什么这么轻易地送走了自己的孩子?难道她就不担心自己女儿也会重复同样的被抛弃、被虐待、被欺凌的的命运吗?其二,薇薇安此刻完全有能力去抚养自己的孩子,却仍旧送走了她,仅仅是因她失去丈夫太过痛苦吗?

  这么多年她都不曾动过找回女儿的心思,也不曾担心过女儿生活的如何,更不曾对自己的抛弃行为有过愧疚。即便最后,薇薇安在莫莉的帮助下,与遗弃70年的女儿重新相聚,看似如此一个皆大欢喜、圆满的结局,却仍旧让我感觉到一种笑中带泪、伤痛仍存的遗憾。

  书的封面上印着这么一句话“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以我浅显的理解,作者是想表达就是一种人生就是苦难与温情并存,遗憾与圆满同在的观点吧。比如,对于薇薇安来说,前尘往事不可更改,经受的苦难和离别也已发生,但是爱和亲情最终在她行将就木的老年回归自身,这些便是对这句话的诠释吧。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作者用词朴实细腻,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娓娓道来,缓慢的打动读者的内心。故事没有特别出彩,但仍有打动读者的温情存在,还是值得一读。

  《孤儿列车》读后感(五):致女孩

  如果说鬼才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是端给黑人女孩Cora的一杯苦酒,那么《孤儿列车》就是一杯苦酒加了半杯糖浆,供被生活鞭挞的现代女孩们品尝。

  同样是沉重地揭开美国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同样是把苦难、绝望、丑恶一点点抽出来给你看,同样是偶尔迸发希望和人性的光芒又瞬间遁入黑暗,甚至同样是以铁路作为隐喻,这两本书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地下铁道》富有历史的冷峻和黑暗,宛如回眸凝视读者的深渊,读来让人迫于历史之黑暗之沉重而沉默;而《孤儿列车》则更富有童话的甜美和轻盈,仿佛继承了《安吉拉的骨灰》里的世界观,选择用更平静克制的态度来回看悲惨和折磨,在叙述上也更具有好莱坞影片既轻浮又宜人的气质。

  《孤儿列车》采用两条线同步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孤儿女孩在人生中寻找落脚之处的故事。

  一个是1929年的爱尔兰移民孤儿Niamph,她登上了美国历史上的“孤儿列车”,先后被两个贫穷而失衡的家庭领养,作为免费缝纫女工和免费保姆艰辛生活,直到遇到了拯救她的学校老师和将她视若己出的第三个领养家庭。

  另一个是当代美国女孩Molly,她因为父亲车祸去世、母亲药物成瘾而被收入美国foster care寄养系统,在一个个寄养家庭中短暂停留。Molly以社区服务的形式与Niamph相遇并因为彼此独特的孤儿女孩的身份而产生共鸣。

  凡受过苦难的,凡挣扎着活下去的,无不长出了狰狞而坚硬的伤疤,这伤疤保护她们脆弱的灵魂,也拒人于千里之外。在那些不那么具有同理心或眼界限制而无法理解这种伤疤的人眼中,这种伤疤甚至成为了她们的原罪、她们被区分对待和粗暴对待的理由。但这两个孤儿女孩跨越时间和历史的差异,读懂了彼此的苦难艰辛,也读懂了彼此身上为了在苦难中幸存而长出的坚硬的伤疤、以及深入骨髓的恐惧。她们分享不轻易打开心门的审慎和务实精神,也分享彼此的精神偶像、文学里的孤儿女性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她们推动了彼此的变化,从被恐惧笼罩而僵化停滞的应激状态转入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开始勇敢地检视逃避的历史,并拥抱生活新的可能。

  对读者来说,这两个孤儿女孩的相遇,有太多种解读的可能了。这本书的缺陷很明显,它既没有《地下铁道》的恢弘磅礴,也缺乏《安吉拉的骨灰》的流畅通达。剧情是略有俗套之嫌的,双叙述线也多少显得有些刻意,但瑕不掩瑜。我喜爱作者面对苦难不造作的态度、克制的表达,也喜爱散落书中的隐喻,它们如同闪闪发光的拼图碎片,邀请读者根据自己对美国历史的了解和美国多民族多种族包容性的认知来拼出自己认同的理念。这些碎片中有Niamph的爱尔兰移民身份,有Molly对自己印第安血统和文化的回归,有流离困顿中丧失勇气的现代人对transport这个印第安文化元素的共鸣,也有隐藏在大萧条时代的灰暗历史中不同性格、来历的众人(尤其是女性)面对困境做出的不同选择(比如伯恩太太的焦虑暴躁、格罗特太太的逃避)。

  我尤其喜爱这本书最核心的隐喻,Molly的老师布置给她的口述史作业:

  “里德先生告诉全班学生,缅因州是全美国唯一一个要求学校必须教授美洲原住民文化和历史的联邦州。学生们已经读过原住民的故事,读过同时期一些针锋相对的观点,去巴尔港的印第安博物馆考察了一趟,现在则要就这一主题写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的主题叫作‘运输’(transport)。

  过去的瓦班纳基人在经由陆路从一个水域搬到另一个水域时,必须随身带上他们的独木舟和其他所有家当,因此他们不得不谨慎地做出取舍:该带什么,不该带什么。他们学会了轻装上阵。

  里德先生要求学生们找某人做次采访,母亲也好,父亲也好,祖父母也好,了解此人生命中那些不得不奔赴某段旅程的时刻,不管是一段字面意义上的旅程,还是一段心灵之旅。”

  正是在这次口述史作业中,Molly捡起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经历碎片,找回了对自己印第安身份的认同,重新面对“命途多舛”之无奈,也在这样的自我成长中理解了Niamph的故事、理解了她的选择。

  也只有读到这里,读者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在扉页引用这样的一段话:

  “从一条河走陆路搬到另一条河时,瓦班纳基人不得不把独木舟和其他所有家当通通带上。无人不知轻装上阵多么重要,无人不晓轻装必须抛开重负。没什么比恐惧更拖累前进的步伐,它往往便是最难卸下的重担。

  一邦尼·麦克布莱德《破晓之女》 ”

  历史不可忘记,它标记了我们的来处,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最困顿的时候它会给我们勇气。

  悲惨的历史培育恐惧,恐惧笼罩当下和未来。但要继续往前、要好好生存,女孩们必须冲破它、卸下它。

  而勇气不在别处,不在此刻或未来,正是在过去、在自我的历史和他人的历史中闪闪发光。

  还有什么能更好地回答,我们因何而为人、我们为何需要历史、需要他人呢?

  还有什么能更好地回答,如何去做一个女孩,如何面对一个女孩一生中的种种困境呢?

  在这一点上,作者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

  最后补充一个意外惊喜:

  Molly是个好名字,在这本书前,我从未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名字背后蕴含的勇气、印第安历史、女性奋起斗争的故事。在Bunny Mcbride的 The Women of Dawn里,读者将会找到这个名字的渊源,找到《孤儿列车》里被反复提及的 Molly Molasses,找到另一个荡气回肠的、属于女孩的勇敢传说。

  《孤儿列车》读后感(六):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命运是公平的吗?

  相信将这样一句话输入搜索框,你会得到很多关于命运是否公平的话题和答案。有正面积极的,有负面颓废的,也有高深诡辩的......至于应该相信哪种,或者哪种正确与否,全看你内心深处的相信。而我则更愿意相信公平说,生活本已不易,为何还要在心里设立一道不公的坎呢?那道坎不但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公平和幸运,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你前行路上拖后腿的一股子怨气。

  面对命运的多舛,她总能以爱与勇气去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

  面对波折时,有人从此一蹶不振,有人通过努力走出困境。而在《孤儿列车》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在失去所有亲人后,面对命运的多舛,她总能以爱与勇气去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

  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著是一位生于英国,长在美国,备受欧美读者喜爱的小说家。《孤儿列车》是克兰笔下深具情感浓度的一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写尽人生至情,读来让人潸然泪下的同时也让我们感悟到对待人生应有的信念。

  1854年至1928年间,孤儿列车至美国东部出发,车上承载着上万名无家可归的孩童前往中西部地区。他们在沿途各站任人领养,他们不知道未来的“家”在哪里,等待他们的家人会以什么样的态度迎接他们,登上列车的那一刻,意味着抛却过往,未来的命运全凭运气决定。9岁的小姑娘薇薇安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改变困顿的生活,她们一家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只是困顿还没来得及改变,一场大火便夺去了她所有的家人。对她而言,登上孤儿列车只是命运悲欢的大幕掀开的微微一角。

  她的第一个寄养家庭将她当成一个劳工,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夜,也只能就着几张草垫子睡在走廊里。即便这样她还是要求自己必须往好处想。因为经济的不景气,收养她的家庭不再需要劳工,于是她被胡乱扣上莫须有的“罪名”退回给儿童援助协会。第二个收养她的家庭只是想找个能帮忙带孩子的人。可以想象,等待她的是做不完的家务,还有一群永远缺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在下雪的冬夜,她差点被养父强暴。寒冷的夜里,被尖冰刺破的脚踝,四英里的湿滑道路,一个想要摆脱梦魇的十岁女孩坚持走到学校寻求温暖与帮助。

  命运是公平的吗?91岁的薇薇安在回忆自己的一生过往时,认为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有所安排而缺一不可的。如果没有第一个家庭将她带走,就不会辗转到第二个家庭,也就不会遇到给予她帮助的老师,没有这一切就不会有往后余生的一系列相遇和相爱。

  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承载着的是父母家人给你的爱的标签吗?

  薇薇安有过三个名字,一个来自父母的承载着幼时爱与幸福的名字叫“妮芙”,“我的妮芙”--爸爸曾经这么叫她。但她痛失了全部家人,在踏入儿童援助协会后,之前的过往都被抹了个干净,好似破茧而出的蝴蝶,把昔日抛在身后。

  多萝西是她的第二个名字,只是因为第一个收养她的养母觉得这个名字好,她从此就有了这个新名字,直到她逃离第二个收养家庭。在拉森小姐和墨菲夫人的帮助下走进第三个家庭,也就是薇薇安这个名字由来的家庭,她在面对了太多童年不该承受的苦难后终于有了一个家。当尼尔森夫妇提出想要用已故女儿的名字“薇薇安”来称呼她,并像对待女儿一般来对待她时,她才终于结束了内心的漂泊无依。

  薇薇安原本是属于另一个女孩的爱的标签。但对于妮芙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爱的认定?

  梅茜是妮芙的妹妹,在那一场大火后,明明看到梅茜在一个男人的肩上哽咽,但却被告知已然失去。为了记念心中的那一份缺憾和爱,在失去丈夫后,薇薇安为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取名梅,并决定把她送人。

  一条离家又归家的路,永远没有尽头

  你曾经希望重回往昔吗?

  你有没有收藏过一些什么值得纪念的东西并将之视为生命的印记?薇薇安的阁楼上有很多盒子,每打开一个盒子,薇薇安就想起一些事。那些承载着记忆与过往的老物件,在薇薇安眼前铺陈开来,她的过往经历和生命中重要的人也都变得清晰起来:妮芙、祖母、梅茜、多萝西、索伦森先生、拉森小姐......

  “看到这些交织的纹路了吗?”祖母将链子系到妮芙的脖子上,用瘦骨嶙峋的手抚摸着浮雕花纹,“它们勾勒出一条永无止境的路,离家远去,又重返故里。只要戴上它,你将永远不会远离你起步的地方。”

  有过明知自己无人怜爱,无人关怀,永远是个局外人的悲惨童年。见过人们最卑劣、最绝望、最自私的一面后,开始学着伪装,学着微笑与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装模作样,装作与众人一般无二,即便心中早已支离破碎。

  有过一场炽烈的爱,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最终选择了平淡的生活。

  薇薇安带着这条项链从卵石遍地的爱尔兰海边小村来到纽约的一间公寓,再登上一辆满载孩子的列车经过片片田野驶向西部,最后在明尼苏达州度过了一生。而此时此刻,距离当初已近百年,她与她的项链来到了缅因州一栋老房子的门廊上。

  虽然不是所有的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孤儿列车》由一个看似叛逆的孤儿莫莉从图书馆偷书被发现,为了逃避少教所而选择用义工弥补。而义工内容则是整理薇薇安家的阁楼,在整理的过程中引出了薇薇安的一世经历。在那些悲欢离合中感知爱与勇气,感悟对待人生应有的信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