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立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立场》观后感10篇

2019-08-10 23: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立场》观后感10篇

  《立场》是一部由冯键执导,易立竞 / 韩红 / 黄晓明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立场》观后感(一):为数不多的好访谈

  喜欢主持人四两拨千斤感觉,被访者不经意的被带去被思考认真对答。不犀利 以退为进!

  李开复那期,让我惊奇的是他坦诚结果。觉得那么骄傲的人,原来也会有低到尘埃绝望,也会有过于爱惜羽毛后的失落

  大家都是那么真实平凡可爱。有时,有些事情不通时,会去回看。

  《立场》观后感(二):多维度展现出的人性,让人深思。

  这是一款考验智商的访谈节目绝对不是那种捧着爆米花无脑看完笑完就忘得一干二净的娱乐节目,甚至无法轻松看完,其间脑子不停的转动,引发无数思考。

  这个时代有脑子的内容多难得,关于人性的探讨更是有趣至极。一些我们看似熟悉或有着种种人设的人在层层剥茧抽丝之后展露出来的人性,到底是如何的?在这个匆忙浮躁世界里,他们在怎样做着自己,安放自己躁动的灵魂。不禁让人思考,我在做什么?

  在这里你能看到自己、看到亲密关系里的对方、看到原生家庭;看到痛苦挣扎,看到渺小傲慢,看到伪装甚至人格的分裂。让人深感灵魂包罗万有,绝不止一面,不能妄下评论同时不禁感叹:说句懂得,是多么难的事情。

  《立场》观后感(三):任凭自己在伤口上撒盐

  看完马薇薇这一期,到后来我一直叹气,是因为发现了与自己很相像的人,某些方面她比我幸运。大概只有童年经历很痛苦的人才能彼此理解吧。我发现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挺聪明,以前我是会因这种聪明自以为傲的人,但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聪明不是一件好事,尤其体现记忆力上,那些痛苦的记忆会被你牢牢记住,难以释怀,然后一丝一缕的苦痛渗透进你的每一处肌理和你的面部,让你努力控制自己的身体表情,让你很僵硬、不自在,让你觉得此生如果能成为一个正常人就已经很好了,谁又能体会呢?

  一.关于自毁倾向

  有时候意念中,我很想拿起一把刀子亲手插进自己的胸口里,这种想法反复出现,好像这样才可以缓解自己的痛苦一样。或许我知道只有此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生活太平凡太无聊,我就受不了,闲下来就得跟痛苦抗衡。所以很可悲的,我得一直奋斗,不管我是20岁还是30岁,有没有钱、房、车不重要,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不重要,我要的就是一直去成长学习去获得知识突破自我,只有这样我才能感觉自己在活着,太优越生活会让我如蛆一般腐烂堕落。所以我的生活一直动荡不安,我得承认,这是我要的,我无法忍受一模一样的年复一年的不变的地点工作环境相处人群,这些都让人厌倦空虚

  二.关于极端想法

  不是没想过,还想了好几次,尤其一段时间天天躺在床上,就真的想去死,但又不能,无外乎这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两个在乎我的人,我不能这么自私

  三.关于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一直在对抗着这个世界,鄙视着很多人的行为,自视清高,在很多细节公众行为上要求自己,看到别人做不到就觉得这个社会不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对这个世界和社会要求太高了。就像在中国,在北京还算好的,要是你让我去别的地方生活,估计更不习惯。每一天出门,我就把自己武装的和一个战士,踏出家门就好像进了无形的战场接受周围人的审视,我说北京好就是这点尤其好,人们不会过多关注别人,这让我比在别的城市有更多的安全感隐私感。其实我活得很累,尤其精神上,因为我永永远远无法真正地放松下来,神经就算在家里一个人呆着都很紧绷,敏感脆弱,总觉得别人要是在背后说话就是在说自己的坏话,而自己又总像做了错事的孩子等着别人的批评

  四.关于自我救赎

  其实有时候把自己和那些杀人犯相比,觉得自己还算好的,那些杀人犯心理更扭曲,扭曲到不是自杀就是杀别人,否则他们无法解脱。我很理解,因为我也一直在挣扎,但我想做个好人,一个委曲求全善良的好人,有不好情绪就自己消化,尽量不过渡到别人身上。最近发现打坐很好,可以净化身心,打坐是唯一让我更自在、更了解和贴近自我的方式,就好像撕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膜,接触到自己的内心与灵魂。亲手去见证自己的幻想真实感觉背后的原因和感到刺痛下隐藏的旧伤口。我学着去与自己和解,学着尽量不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学着认清真正的自己--那个不好也不坏的复杂的灵魂,那个还一天天与自己斗争的世界边缘的人。

  《立场》观后感(四):比起做艺人,周杰真是块种田的好料子

  最近爱奇艺上线了一档深度访谈节目《立场》,主持人就是前段时间在《我家闺女》里因为反对家长催婚而上热搜的易立竞。

  本来想看看这个易立竞火力到底有多猛,没想到发现了周杰这个人间宝藏。面对易立竞的各种提问,周杰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我为什么要……”“你相信吗?”,他各种发问式回答,让人搞不清这到底是谁采访谁。

  周杰到底为什么如此难采访,他是不是真的不适合混娱乐圈呢?

  面对采访,你来我挡

  易立竞在节目中从他的人生经历开始发问,先从他万人空巷的《还珠格格》聊起。对于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大家也很想知道周杰是怎么看待的,可是易立竞一开口:“你会看《还珠格格》吗?”,就被周杰堵了回来。

  之后易立竞想打开一个能让周杰产生共鸣话题。因为周杰也是网络暴力受害者之一,对于这个话题应该能深入一点,但是没想到周杰也不愿意在这上面袒露自己的想法。

  周杰看起来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不愿意让别人触犯他。但是他好像又试图让别人了解他不一样的一面,多次向易立竞说:“你相信吗?”

  其实看了节目就知道易立竞虽然犀利但全程都是很礼貌访问,丝毫没有激怒别人的意思,但是周杰左一句“我为什么要”右一句“你相信吗”,这样全程发问式回答看上去是把自己和易立竞放在对立面

  得到差评,我绝不听

  2017年周杰因为“舌吻门”上热搜,紧接着就迎来了全网黑。一时间周杰的各种黑料都被扒了出来,嘲讽他的表情包更是满天飞。不过后来他上了《吐槽大会》,幽默回应了一些所谓的黑料,他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似乎已经看开了这些纷争。这次他在《立场》中看似对舆论批评无所谓,但实际上他一系列对主持人的严防死守的举动,又恰恰证明那些过往带给他的伤害很大,总是觉得别人不怀好意

  易立竞问周杰公众人物名人区别是什么。周杰的第一反应是,公众人物是贬义词。他觉得所谓“公众人物”不过是别人批评你之前给你扣的帽子

  周杰排斥“公众人物”这个名词,是不想让人用这个为由头去批评他,但是他又说自己经历那么多批评之后不怕批评了。周杰老师逻辑实在是让人一头雾水。

  平心而论,周杰之前被黑虽然有一些黑料基础,但是也有很多事也是真实性存疑的。因为周杰这些年的“名声”一直不太好,所以易立竞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容易受批评呢?周杰老师又拿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把错误全都归结到苍蝇身上。周杰的确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有一些批评和嘲讽真的莫名其妙。但是他这么招黑难道一点自己的原因都没有吗?

  周杰的观点表达是他的自由,抛开正确与否的讨论,我们再来看看他回答问题的态度。看完节目之后,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对外界抱以很强的戒备心的人。仿佛在他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想害他,他无法用善意去看待别人的一举一动

  碰到玩笑,你别胡闹

  其实周杰重回大众视野还得追溯到尔康的表情包,那个时候网络表情包文化刚刚兴起,说起来周杰也是表情包初代选手了。这次在节目易立竞也问到对于表情包文化他是怎么看待的。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些表情包的确不尊重人,但是也不能否认还有很多表情包是在怀有善意的心态创作出来的。就像周杰认为表情包是不尊重人一样,他认为现在的很多网友很可悲,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直接说不怕得罪网友。

  除此之外,周杰还有一些比较“认死理”的地方,他的世界似乎就是非黑即白的。

  估计周杰当时一下访谈就发誓再也不上这个主持人的节目了吧,但是想想毕竟杨幂、郭敬明这些太极好手曾经栽在这个易立竞手里过,那周杰被问得明明白白也就没啥惊讶的了。易立竞的“套话功力在访谈届一直不是盖的,分分钟让对方只能说真话,所以周杰也坦言自己不是“直”,而是“真”,还大方承认“我不是艺人,我是生活家”。emmmm……也许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不需要别人的喜欢,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令人琢磨不透的周杰的确不像个艺人,既然他那么爱生活,那还是远离名利场回归田园吧。

  《立场》观后感(五):懂得是一种力量

  文章首发于《十点人物志》

  作者:蒋苡芯

  1.没有褪色

  2月21日一早,演员俞灏明的名字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一天内超过3亿。

  似乎是一种暗合。头天晚上11点,易立竞发了条朋友圈。“小心翼翼如打开回忆盒子般,鼓足勇气看完这期录于2016年12月的节目,我现在可以很有底气地说,虽然已过去了两年,但它丝毫没有褪色。”

  不久后,俞灏明在下面留言:“是的,没有褪色。”

  那晚8点,易立竞担任主持人兼出品人的访谈节目《立场》,在时隔两年后上线播出。第二天热搜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让“没有褪色”的共识,得以验证

▲ 易立竞在《立场》中对话俞灏明

  争论与质疑也随之而来

  有关于节目内容,“俞灏明首谈烧伤后被甩感情经历,疑承认女方为某当红明星”“《立场》俞灏明揭烧伤事件真相”。

  有关于节目形式,“易立竞怎么那么狠呢?把一个受过火伤,在死亡线上挣扎过的人,直接拉到了死亡体验馆?”

  有关于节目时效,“这么久前录制的节目,早就没了时效性,有些被访者变化很大,观看价值在哪里?”

  其中一些在预料之中。节目播出3天前,易立竞曾在微博发表长文称:“在我看来,新闻过眼云烟,人性是永恒……做节目这些年,我们不蹭热点,所以也不担心错过热点,我们选择的被访者即使在当时有热度,也不可以缺少态度,‘有种、有料、有趣’必得占其一。”

  大多时候,她是不惧争议的。作为记者、前《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媒体生涯20年,被冠以“顶级人物访谈记者”称号的背后皆是经历。

  在易立竞的访谈名录中,几百位影响当下演艺圈生态导演、演员名字在列。张艺谋、陈凯歌、巩俐、赵薇、章子怡、葛优、杨幂……与众多节目主持人、记者不同,很多观众、读者对易立竞的印象,多为“犀利”“毒舌”“刚”“硬核”等标签

  比如她曾问杨幂:“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妈妈吗?”;采访郭敬明时,她问:“你觉得作家圈有接受过你吗?”;面对孙红雷,她问:“这几年好像你作品质量也不是特别高,可以这样说吗?”……

  “其实我只是提出真问题而已。我不想做一个谈笑风生、百度百科式的东西。”易立竞对此很较真,她希望与这些争议人物探讨争议,探究个体生命内心世界的思考与真相。

▲ 易立竞

  “你觉得演艺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采访演员海清时,易立竞曾抛出过这样的问题。

  时有如下回答:“一群被放大镜照着的蚂蚁原本非常渺小,只是被放大镜放大了。”

  原《南方周末》记者、作家夏榆说,经历多年的职业生涯后,易立竞确立文化及娱乐人物报道作为她的方向。某种程度上,她通过极具个性的访问,改写了演艺圈的话语形态,使众多的“蚂蚁”成为人,还原了他们丰富的人性。

  易立竞关注的,始终是人性本身。《立场》就诞生于“在意”之下。延续3年前人文记录访谈节目《易时间》所秉承的节目理念“不盲从、不迎合、不回避、不轻薄”,《立场》与包括俞灏明在内的,李开复、黄晓明、王珮瑜等10位嘉宾再次进行深度对谈。

  接受十点人物志的访问时,易立竞仍在忙于《立场》后期工作中。不似在节目中一直以来所呈现神采奕奕自信笃定,她整个人显得有些疲倦说话声音略小,但每次只要话头转向她具体的采访故事时,语气中总带有坚定色彩

  “我认为自己是在做正确的事。”

  “我想保持一个新闻人最纯粹的标签。”

  “我不太去想被时代抛弃之类的问题,我要做的就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

  2. 重要性

  对俞灏明进行采访,以及带他去死亡体验馆这件事,易立竞其实经历过内心的挣扎。

  彼时,俞灏明已经历烧伤事件7年有余,易立竞拥有探究他的经历与心理转变好奇,“我不想去呈现他经历过的惨,而是想和他一起探究些真问题。”

  做人物采访多年,易立竞深知,合适的对话场景对采访的重要性。原本,她与合伙人、《时尚先生杂志前副主编杨潇决定拍摄地点是安徽黄山的梓路寺。

  约定拍摄采访时,是2016年的10月,正值秋季,而皖南的秋季极其绚烂,他们想到了一个词“一期一会”,觉得那里很适合俞灏明。“他刚出道那几年处于盛放期,随后遭遇了一场大火,人生走向了另一段旅程。”但因为俞灏明工作时间安排的变动,采访延迟到12月时,秋色已经落败,拍摄只能易地。

▲ 易立竞与俞灏明在死亡体验馆中进行体验

  杨潇曾在一篇文章中偶然看到,几位做临终关怀的心理咨询师在上海开设了“醒来”死亡体验馆。体验方式是由8-12人组成一个模拟小社会,回答关于童年、亲情、偏见、伦理等终极命题的拷问,类似一场直击心灵的杀人游戏,每轮淘汰一人,即“死亡”,被淘汰者将走进“无常之门”体验“焚化”环节,然后进入一个白色房间,意为“重生”。

  杨潇提议 “要不试试那里?”

  最初,易立竞对这个提案持否定态度,她对死亡体验馆充满好奇,且觉得地方与俞灏明曾经的经历相符。“我的疑虑是担心被访者误会,觉得我们在消费他。”在她的价值体系里,善待被采访者是她坚守的准则。

  易立竞记得,当时他们正在无锡堪景,倍感纠结之时,杨潇说:“要不先问问俞灏明,看看他对去死亡体验馆拍摄的看法?”

  打电话前,他们与死亡体验馆联系,确认了过程的安全性后,还做了一个备选方案,想着同时提供给俞灏明选择,一切准备好后,给俞灏明打了电话。

  “我小心翼翼地和他说了死亡体验馆的方案,话还没说完,他就说‘好啊,可以啊’。”易立竞回忆,当时非常意外,没想到他答应得如此爽快,但没聊几句,俞灏明轻声问了句:“有危险吗?”

  心突然咯噔了一下,易立竞平日对语言和神情中所蕴含的情绪都较为敏感,那一刻,她觉得,之前的事情给俞灏明留下的阴影并没有人们期待的那样已经消除。第二天,她和杨潇前往上海,亲历死亡体验的流程,再次确保安全性。

▲ 易立竞与俞灏明在死亡体验馆意为“重生”的白色房间中交流

  于是,观众看到,在《立场》第一期节目里,易立竞仍在仔细和俞灏明确认,模拟“焚化炉”的环节对他来说是否可行。于是,有了一段俞灏明在死亡体验馆的体验经历。有了易立竞和俞灏明关于那场震惊全国烧伤意外的深谈。

  “之前经历的烧伤事故还不算极苦吗?”

  “我能扛过来的,都不算极苦。”

  “你忌讳谈论死亡吗?”

  “我觉得我不忌讳吧,我们不是害怕死,我们是害怕死得很痛苦。”

  ……

  “如果时间真的能倒流,你希望时钟逆转到你人生的哪个时间点?”

  “就是康复的那个阶段,因为我觉得认识到一点,有的时候,人还是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如果时间能倒流,我想再去感受一下,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再好好旁观一下自己。”

  3. 底色

  很多人好奇,易立竞的采访对象大多是文娱界名人,每个人也都被无数次公开采访过,恨不得每根汗毛都用放大镜放大,为何他们坐到了易立竞面前,却能展示出自己的另一张脸。

  易立竞被同行称为“中国最好的人物访谈记者”。活跃于10年前人才辈出的媒体圈,想要斩获此项名头,并非易事。

▲ 易立竞

  从一些采访对象的反馈中可追溯缘由。

  采访赵本山时,易立竞在片场等候若干天,采访结束后,赵本山书写了“天道酬勤”四字赠予她;采访柳云龙时,二人相谈甚欢,原定好的采访时长不断被延长,柳云龙说:“有你这样记者的杂志,应该是有些品味的。”与李亚鹏聊到深夜三点,聊到对方说:“以后三四年除了你,我不接受别人的深度采访。”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宋晓阳长期关注易立竞的节目。在宋晓阳看来,大家很愿意和她聊比较深刻的问题,她能把别人沉浸在自己的话场里,这是很不容易的。

  易立竞回应:“那应该是懂得的力量吧。”

  此前,曾有一名读者在听过易立竞的讲座后写下一句话,“我想那不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易立竞曾经置身于黑暗,体会过绝望,因此尊重阳光下的所有生命。”易立竞也看到了这句话“他懂得了我。”

  在专注从事文娱报道前,易立竞曾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报道,她1999年便入行,进行过多年匍匐大地,贴近生命的采访、写作。

▲ 易立竞

  一些经历至今谈起仍印象深刻。

  2004年,易立竞刚进入《南方人物周刊》工作。4月,只身前往位于河南平舆县的艾滋病村,除了携带采访工具外,听从前辈的建议,她怀揣着糖和匕首。糖是为了给孩子,匕首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防身。

  头一年,村里一艾滋病人因忍受不了邻居及家人的冷淡和歧视,先后杀害了5户人家8口人,易立竞此行,是对遇害者家属进行回访。

  四周的土墙上粘着几根拇指粗细的蜡烛,发着微弱的光,暮色中不时出现的几声狗吠能挑动心脏的频率。在一个无法辨识方位的门洞里,易立竞聆听着一位父亲苦楚的倾诉。

  采访结束时,已是深夜,易立竞搭上从镇里来的黑车打算返程。车行经在荒郊野外、两旁都是坟头的道路上,突然停了下来。“司机要求在已谈好价钱的基础上加钱,否则就要把我扔下车。” 易立竞说,那一夜,她体会到了深深的恐惧,她记得,自己当时把匕首紧紧地握在手中,将电话界面按到了“110”,然后问:“加多少钱?”

  当对方说出10块钱的时候,她心中五味杂陈。

  对苦难了解的越多,无力与无奈感也越深。

  从艾滋病村回来,她选择“从这个阵地上撤离”。但所见识过的苦难已为慈悲心的生长提供了坚实土壤。“记者有了慈悲心,才能善待每个生命,善待被采访者。”

  4. 冷面

  在面对采访对象时,易立竞几乎没有太多的表情。

  “初见易立竞时,我便觉得眼前的这个记者,并不讨人喜欢。原因就一个字,冷。”今年3月,易立竞到中国传媒大学做讲座分享时,播音专业的大三学生王帅天将自己内心的疑问抛向了她:“你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零度的人,我每次注意到你看采访对象的眼神,总会冷不丁地打个冷颤。”

  这已不是第一次被提及关于表情的问题。2013年,易立竞从文字记者转型,在凤凰卫视做了自己的第一档视频访谈节目《易见》。节目播出不久,因为不爱笑,且提问犀利,她一时间遭遇了众多质疑与诟病。连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提出“易老师,咱下次节目能不能适当地笑一笑”“你这样确实看着太严肃了”。

  “我那时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众口铄金。”曾有一段时间,易立竞受此困扰。

▲ 易立竞

  那时,专门研究口语表达、节目主持、采访报道的宋晓阳也开始关注《易见》。那几年,访谈节目女主持展现出的形象多是或大气、或温婉、或亲切型,看到镜头前的易立竞,宋晓阳的第一反应是:“这人是做什么的?怎么没有一点表情,谁喜欢看她做的节目呢?这节目没戏。” 后来,宋晓阳还辗转找到易立竞,提醒她:“出现在电视前的话,适当就要有一些表演。”

  被说得多了,易立竞心里逐渐长出了根小刺。在采访梁家辉时,当时节目的制片人就坐在她的斜对面,一直在用手势提示“笑一点,笑一点”,于是,这根小刺不断戳着她去刻意拉扯一下嘴角或脸部。

  “节目粗剪出来,我看到屏幕上笑意盈盈的一张脸,那不是我。”易立竞问自己,一档严肃访谈节目为什么一定要主持人笑?笑就是对被访者的尊重吗?“我尊重你的方式是提出与之相匹配的问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易立竞看到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第一位女性联合主持人芭芭拉·沃尔特斯的传记片。芭芭拉做过750多个独家采访,受访嘉宾从政治到娱乐无所不有,她也被观众说要在镜头前多笑笑,她咧着嘴反问采访她的主持人说:“你不觉得这样很可怕吗?”

  易立竞专门写过一篇名为《我不需要谈笑风生》的文章,分享自己的观后感。文中提到:“看到这段内容,我真想钻进屏幕里拥抱她。”

  梁家辉那期节目上线后,所有硬挤出来的笑容都被易立竞要求剪掉,她决定要做一个“正常的自己。”

  宋晓阳对易立竞的采访方式有所改观,是在看过2015年3月《易时间》采访韩红的那期节目后。易立竞和韩红谈论起后者参加《我是歌手》时所经历的争议、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情绪激动时,韩红几次拍案,声调骤然拔高。宋晓阳想:“对方太强势了,这种强势不是你微笑就能把冲击缓和下来的,所以觉得不去迎合对方也挺好。”

▲ 易立竞采访演员周杰

  宋晓阳最近一次再有这样的感受,是看完今年3月中旬《立场》里易立竞与演员周杰的那次对谈。

  节目上线后,易立竞先后在微博、与十点人物志交流中提及,这次采访,给她20年记者生涯上了极为重要的一课。“我们几乎一直处于博弈状态,而且我差点儿败下阵来。”

  采访前30分钟,面对易立竞提出的问题,周杰几乎都不接招、不予回应,并提出反问。“我发现所有的专业技巧在他这里都失效了。”

  宋晓阳说,看完节目后,她与央视的一位主持人就易立竞的表情问题,再次进行过探讨:“易立竞的没有反应,对她来说,也许是一种保护,以免被采访对象过度解读,也被观众过度解读。”

  5. 淡出

  看过易立竞节目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采访对象被突出得很明显,而她本人则像一个穿针引线的人,不过分张扬,位置恰到好处。

  在老师宋晓阳的推荐下,学生王帅天一口气连看了四期《立场》节目,对此感受很深。“就像易立竞自己说的那样:倾听、深谈也是一种立场,在大家都急于表达的时候,她选择了后撤,把空间让给了她的受访者。”著名媒体人李海鹏认为,这正是易立竞至为优长之处。

▲ 易立竞采访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

  在《GQ》杂志工作期间,曾有一次采访演员刘烨的机会。在确定记者时,李海鹏想到了易立竞,和出自她手中关于李亚鹏、赵本山等人的采访报道,“它们太棒了”。他向易立竞发出了邀请。

  采访当天,刘烨刚到现场一分钟,易立竞就与刘烨聊得热络起来。李海鹏说:“我站在10米外想,唔,这是她的风格。我喜欢的风格,因为记者这份工作的特性之一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假如错过了5分钟会不会造成永久的损失。”

  李海鹏记得,坐在刘烨对面的易立竞,眼睛闪闪发亮,面部表情生动,身体以一个亲和又得体的角度前倾,而刘烨的姿态以手舞足蹈来说亦不为过,看上去就像他们是多年好友,已经坐在那儿聊了两个星期。

  那次采访进行至深夜,刘烨与易立竞谈论到自己对酒精的依赖、工作和上一段广为人知的感情。最精彩的部分,是一段关于在中美两国之间疲劳飞行的叙述,易立竞全程无打断,静静聆听。诉诸文本,那段叙述超过1000字。

  “她热忱、机敏,善于回应,敏于共鸣,给了被采访者一个很好的讲述状态,促使他倾诉感受最深之事。”

▲ 易立竞采访京剧演员王珮瑜

  在《立场》第二期节目中,易立竞采访了京剧演员王珮瑜,那期节目中,易立竞以2008年为节点,与王珮瑜谈论原生家庭、拜师学艺、名利前后等话题。

  宋晓阳和易立竞的好友、心理咨询师丁锐都对这次对话感触颇深。看完节目后,两人均给易立竞发了信息。

  此前,宋晓阳曾和易立竞申请过多次,想去采访现场看一看,收集一些研究素材,每次易立竞都婉拒:“你是专业的,来了我会紧张。”

  看完与王珮瑜的访问后,宋晓阳却主动和易立竞说:“今天看的时候,我想,我不应该去现场,因为我们不属于那里,那里属于你。”宋晓阳发现,易立竞与被访者之间有一个场,她去了,会成为干扰性元素。

  这样的判断源于一段易立竞在车上与王珮瑜的对话。那是发生在从成都开往汶川的高速公路上。王珮瑜和易立竞谈论起了与师父王思及的结交往事、王思及去世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死亡。“车行驶的方向是往前的,但她们谈论的都是身后事。”

  丁锐对易立竞说:“我知道你心疼她,你对她的态度很不一样,很明显的呵护,准确地说,你对她是一种怜惜,甚至不愿意追问她的创伤,免得她被再次消费。”

  丁锐看到,易立竞面对王珮瑜时,适可而止了。他说,易立竞本可以用技巧再去深掘真相,但她没有过界,而是用关怀的方式对待了王珮瑜,进退得当,这是她真正的天赋。

  那天,接收到信息的易立竞,分别给予二人回复。

  回宋晓阳:“这得多懂得才能说出这番话。”

  回丁锐:“有种被懂得的兴奋和幸福。”

  懂得与被懂得,是易立竞一直最在意的事。《立场》播出中期,易立竞曾发过一条微博:“共情不是同意、附和,甚至不是理解,它是懂得,懂得是进入对方的内心,甚至是和对方灵魂共舞的结果。”

  她不愿简陋快速地给任何被采访者贴标签,也不想去否定任何人走过的路。想要的,仅仅是抵达,抵达得更远一些。

  “这不容易,但充满意义。”

  《立场》观后感(六):周杰,是时候给你平反了

  沉寂多年的黄海波最近又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里。

  缘起,他在微博上po出一则vlog视频,视频里记录的是他帮助过的贫困生。

  离开演艺圈的黄海波,做起了公益。

  早已褪去了明星光环的他,给人的感觉,是饱经沧桑后的坦然与镇定。

  现在的娱乐场更加喧嚣了,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从前那些突然淡出视野的演技派。

  派爷在一档宝藏节目里,看到了另一位——

  《立场》(2019)

  《立场》是一个访谈节目,采访者是易立竞,她是《南方人物周刊》高级主笔,粉丝亲切称她为“故事大王”。

  她快人快语,又不失尖锐。

  在她面前,明星们都特别坦诚。

  比如周笔畅。

  直接说之前在快乐女声那场游戏里,自己是个棋子,而她在国外获得的一些奖是买来的。

  边说话边望向经纪人的周笔畅

  感觉经纪人要忍不住出镜来劝她别说秃噜嘴了。

  派爷看得很开心,就因为它够真实。

  它在试着去刺破一些大家都知道又装糊涂的真相,看见明星背后更加真实的人。

  派爷今天想细聊的,是他——

  周杰

  照片中的周杰,神情端正、眼神锐利,完全和表情包扯不上关系。

  但从《还珠3》之后,他扮演的角色多有夸张,他的表演也会过度,这就成了网友的创作源泉了,并在此基本上做扭曲化的处理。

  在《立场》里,周杰对表情包的现象还是很介意。

  他防御心很强,对于提问他总是会倾向于驳斥,但谈笑之间又能感受到他的清醒和睿智。

  谈大家惯用的俗语。

  谈人情世故。

  从这些话里能感受到,周杰活得通透了。

  他也在较劲,总在对抗些什么。

  很多人都说周杰个性太耿直,情商不高,才导致他演艺事业急转直下。

  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把时间退回到1998年。

  那一年,周杰因为《还珠格格》爆火,他还是三部曲的元老级人物。

  由他诠释的尔康文武兼备,风流倜傥。

  后来他主演的《少年包青天》,那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包拯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只认周杰版少年包拯。

  凭这两部戏,他已经火遍了大江南北,进军一线阵营。

  但在此之后,他的道路越走越坎坷。

  经典角色屈指可数。

  《梅花档案》中机智勇敢的卧底公安龙飞,《夜幕下的哈尔滨》里充满理想主义的玉旨一郎,还算不错。

  塑造了那么多的好角色,到现在无戏可演。

  很多人一提到周杰都会惋惜,说他是“被毁掉的演技派”。

  对于演员这个行当,周杰自己倒是很清醒。

  他觉得自己只算个合格的演员。

  周杰无戏可演,首先就是因为这个“责任感”。

  他对剧本太挑剔。

  《少年包青天》火遍全中国,这种势头,应该没几个人会弃演续集吧。

  对戏负责的他,就会。

  拒绝的原因是,剧本不够好。

  后来的结果也算印证了他的话——

我坚持了我该坚持的,我认为剧本不好,谁演都不行。他们不信,他们换了这个换那个,换了陆毅,换邓超,换了邓超换王学兵,试完了吧,他们认为红的都试了,试完以后怎么样呢? 你以为我不演戏对我有损失吗?我不演戏是戏的损失。

  但市场上总有好本子吧。

  另一个原因更致命,把他逼到退无可退,周杰嫌麻烦,个性太隐忍。

  2014年,林心如在《康熙来了》里爆出有演员在《还珠格格》里强吻、舌吻。

  一时之间,骂声一边倒地朝向了周杰,说他人品不正。

  这事儿反复纠缠了好几年,他都没回应。

  直到2017,又有媒体拿这事黑他,他才回应,反射弧长达3年。

  这也引得众网友纷纷出手,为他洗掉污水。

  知乎甚至专门出了个话题。

  还有一桩事,《少年包青天》让他有了“戏霸”的臭名,有人爆料称他说陈道明演戏不好,还给前辈指导。

  他觉得回应太麻烦,只有一句——

陈道明是我师父,怎么可能我跟我师父发生矛盾呢?

  因为这事儿,他又反复被人黑。

  慢慢的,不懂周旋的周杰在娱乐圈失势,淡出了娱乐圈。

  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那些活跃在网络和聊天记录的表情包了。

  话剧《北京法源寺》的导演田沁鑫正是看中了周杰的个性隐忍,邀请他出演光绪帝一角。

  与周杰合作后,她这么评价周杰——

有的人外表是孩子,但内心是个大人。 有的人外表是大人,但内心是个孩子。 而周杰外表和内心都是孩子。

  孩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赤诚。

  2015年,周杰远赴日本去祭奠演员高仓健。

  原因很简单,别的演员在塑造角色,他在塑造人生的精神。

  2座山,3万块墓地,他和同伴一块块去找。

  还说着“要让日本人看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

  派爷并不是想给周杰洗白,是十分欣赏这种姿态。

  一种很自我、很执拗的姿态。

  周杰是少有的自己去打理社交账号的艺人,遇上一些不平事也会直言不讳。

  对娱乐圈的乱象,一通批。

  前几天,各大媒体蹭流浪大师流量,他又发声。

  说的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们的经历千差万别,但也有相同之处,都选择了一条远离喧嚣的道路。

  年近50岁的周杰,身材依然细长直立,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

  每天坚持吃2个苹果,每年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去旅游观光。

  翻开周杰的微博,很多内容都是旅行照。

  有时候还会配上一首小诗——

若与丁香故,愿做知客僧。 晨钟催暮鼓,不羡陶渊明。

  “不羡陶渊明”的周杰还在东北承包了地,种大米,当农民。

  节目里,提到种地、蒸米的经验,他言语之间满是自豪感。

  早在2014年他就做起了公益,为贫困区的孩子捐款建立希望小学。

  如今,很多人期待着周杰能重回娱乐圈,这自然是因为他有演技,业务能力过关。

  但,娱乐圈这大染缸啊,功成名就与跌落万丈深渊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看惯了红男绿女,我们更需要的,反而就是现在的周杰。

  他远离了名利场,活出了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自我。

  这样的他,人设永远不会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立场》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