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十年读后感精选10篇
《电台十年》是一本由杨永清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直以来我对电台主播都有莫名的好感,可能是因为自己五音不全,又比较内向、少言寡语的原因,听到主播那柔美悦耳的声音真的是一种享受,好羡慕她们拥有一副好嗓音。之前对清清了解的不多,通过读她的著作《电台十年》对女主播的日常有了全新的认识。清清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女强人代表,从电台DJ到电视主持人,从网络主播到大型活动主持人,从配音演员到话剧演员,她都能轻松驾驭。而且在机会面前总是选择勇于挑战自我,发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能将兴趣爱好变成工作,无疑清清父女两人就是这样的人。从小受父母影响,清清心中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展开了一场追梦人生路。有多少人继续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将梦想变成现实而且从未止步?从11岁开始清清第一次接触中学生广播节目,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内当红女主播、SMG电台主持人。看起来顺风顺水的她也有很多受挫的时刻:准备放弃主播;做新人的时候天天被骂;差点产后抑郁……但好在身边有爱她的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加上她不服输的劲儿,总是能够坚持下去。
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一下,本书作者也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在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没有活在父亲的光环下,而是为自己争一口气,用实力来证明自己,自信地出场。在生活中“主持”自己的婚礼,家庭幸福,有个可爱的女儿。在经历了两次手术后更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一个既能兼顾家庭又事业有成的女性。作为全职宝妈的我在羡慕的同时也需要好好反思,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在书中也看到了清清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变,热衷于自己的电台主持事业,那么你的初心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在《电台十年》这本书中,作者用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勇于追梦、不服输、多面立体的清清。值得肯定的是清清是励志女性的代表,在追梦的道路上永不停歇,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与时俱进。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许多岗位都面临淘汰的危机。所以真正的“铁饭碗”应该是你自身的实力和不可替代性。这些全都来源于年轻时候的积累。
《电台十年》读后感(二):努力终有回报
电台十年 作为一个本土上海人,从小就听了很多上海的广播节目,知道了很多节目主持人!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仅仅是电视和收音机或者卡带来消遣娱乐!近几年,仍会时不时的听广播电台,开车的时候,或者早晨起来上班前。其中就能听到清清杨永清的节目。
早安新发现是杨永清团队的节目。每次的介绍都是,“大家好,我是清清,杨永清“,这个熟悉的播音主持,原来已经做了20年的广播了。 《电台十年》这本书,就像是杨永清的自传,虽然杨永清没有比我大几岁,但在播音工作里,她已是老前辈。或许对于播音的喜爱,源于家庭的环境,杨永清的父母都是播音人,可以说杨永清的爸爸辛宁应该是上海第一代播音主持人了吧。由于时代不同,对于杨爸爸的节目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 看杨永清的这本书,我觉得有趣,因为我不仅看到了一个电台主持人的成长,也看到了一个成功女性的成长之路。从幼儿园开始就接触播音,喜欢播音,直到参加比赛,成为正式的播音员,一路上杨永清还算幸运的,这和她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其实在主持这条路上,也遭遇过瓶颈,被人diss过,但是杨永清用他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自己。一个聪明又努力的女性,怎么能不让人敬佩呢? 对于生活,我觉得杨永清也是享受生活的人。少年时就和丈夫相识,两个人又是同事,并且清楚地给自己的人生做规划,包括结婚,生子,以及自己疾病做手术,她自己也说她是个大胆的人,所以做的决定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到她自己生病的这一章节,我内心也跟着紧张起来,手术之后没有好好休息,导致创面大出血,真的是十分惊心动魄,但在她的文字里,一笔带过,或许杨永清真的是一个勇敢的人吧! 杨永清说的很多话我都很认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好的工作,再优秀的人,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零,所以保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背景,但是和她自身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从辛宁的女儿,到杨永清的爸爸,她成功的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也是自己的成功! 最后我想说,成功的故事大同小异,明确自己目标,努力奋斗,我们会离成功更近!
翻开SMG电台主持人杨永清的这本《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仿佛又将我带回了曾经工作过的电台。许是因为有相同工作经历的缘故,杨永清在这本书里描述的工作场景,还有她的理想、她的奋斗,她对于人生的理解,都让我倍感亲切。
看完合上这本书,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往昔电台奋斗岁月的热血,那些因为年轻的理想不断进步的岁月。如果非要以一个词组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求知欲”,这是一个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中心词,也是一个人保持心态年轻的中心词,更是一个人敢于拼搏奋斗的中心词。
杨永清是电台的子弟,因为家庭的缘故,她比其他人要更早的接触到广播电台这个行业。以前曾有人调侃说:“电视台的都是长得好看的,电台的听听声音就算了”,但我要为电台的同行们说句公道话。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台主播这个岗位,早已不是曾经只需要声音条件好、专业好,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了。我在电台工作的那几年,看到很多无论哪方面条件都非常优秀的同事,他们面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与热情。
当然我们也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电台的子弟,他们可能从小就对电台,这个我们心心念念想要工作的地方相当熟悉。他们对电台的喜爱和情怀,始于他们的父辈母辈,但是在这样一个“比你优秀还比你用功”的年代里,他们承袭了父辈母辈的工作态度,在电台主播甚或更多电台工作的岗位上,挥洒着属于他们的热血。
其实我对杨永清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她是我的同行,她在书中表达的对电台工作的感情,她对主播岗位的热情,她对这份行业的热爱,都是我最熟悉的。但同时,她对我而言还是很陌生的,至少我没怎么听过她的节目。不过,对我这样慢热的人来讲,看过她的书之后就了解她了,相信我今后也会对她的节目更加熟悉的。
杨永清给自己的这本书起名为——《电台十年:杨永清的追梦人生》,阅读之后感觉不像是一本所谓的自传,更像是她一段人生时长的总结。人的一生没有多少个十年,能在一个行业工作了十年之后,还能保持初心的面对自己曾经的理想,这也是件很牛的事。希望杨永清能在下一个十年,继续她的追梦人生,继续用理想与热血串起空中电波,将希望与爱传播到每一个调频跳动的角落。
《电台十年》读后感(四):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在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的九十年代,广播电台可以说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尤其是午夜情感类节目,流行歌曲推送节目,点歌节目,都十分的火爆。主持人的声音仿佛具有魔力一般,让好多人在午夜像拥有了生物钟一样准时收听。那时的广播电台主持人都拥有很多的听众和粉丝,所以我们都知道这是个令人艳羡的职业,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职业背后的辛苦。就像现在的演艺明星一样,在风光无限的背后都是我们看不见的努力。
无意中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杨永清写的《电台十年》,想起了那时候听过的电台节目,不由得停住脚步,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细细品读起来。
这可以说是作者的从业传记,从上幼儿园大班,杨永清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语言天赋,这个可能得益于她的爸爸,著名主持人杨新宁。
入小学后,又得益于电台的员工福利,可以免费入团培训,当时的台里有少儿广播剧团和少儿广播合唱团,最终,小永清参加了少儿广播剧团的培训,这一待就到了小学毕业。
由于自身的天赋和她不服输的拼劲,刚入初中的她就被选入全国第一档中学生节目做记者和主持人。
她的人生看起来顺风顺水,其实也有迷茫的时候,那就是在她大学毕业时,他父亲所在的电视台说两年内都不会在招人,这给从小就梦想进入爸爸所在的电台工作的杨永清一个很大的打击,以至于一阶段她失去了方向。
好在她在爸爸的鼓励下很快振作,先到一个区台去工作。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区台短短半年她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将她所在的节目做得风生水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他爸爸所在的电台突然说要招人,她所在的区台也给了她进入编制考试的名额,时间都在同一天,她利用了每一分钟,赶了上下午考试和面试,最终考试都通过了。两难的抉择下,最终她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心,来到了爸爸工作的电台,终于和爸爸成为了同事。
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都认为有熟人好办事,但是,有时候这其实也是一种牵袢。
在电台里,无论杨永清如何努力,别人总是戴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认为她的成功是得益于她的爸爸。直到很多年后,别人介绍她爸爸时说这是杨永清的爸爸,她才彻底摆脱了被别人说三道四的影子。
杨永清的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华丽用词,更多的是基于工作和心得的平实叙述,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反而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关注到作者本身的经历。她用细细碎语式的平铺,将她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起起落落,遇到的困难和取得成功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给读者。
让读者能够随着她的文字走进广播人的生活,了解她们的辛苦和不易。十年风雨,十年蜕变,从一名参赛者到一名主持人,杨永清可以说是来了个华丽的转身。如此漂亮的转身得益于她的坚持和永远在准备的路上。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电台十年》读后感(五):十年之前,十年之后
电台十年评价人数不足杨永清 / 2019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拿到这本书也有10来天的时间了,昨天在跑步机上漫步的时候想着应该看本书,这样才不会觉得时间走的太慢,跑起步来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双眼一直盯着跑步机上的时间走,感觉特别的难捱。
刚刚看见了书,就觉得,封面上的女郎特别的妩媚和动人。翻开书的前几页看,嗯,主持人介绍他小时候可以说是很小,两岁到5岁之间的经历。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个人中龙凤。我的凡人两岁到5岁之间,哪里还有什么记忆,更何况是可以拿得出手的经历。在此真的是要给女主一个大大的赞!
幼儿园时期就已经知道会用眼睛去说话,并且为了不知道会不会可以登台的一种机会啊,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觉得5岁的孩子你真的是神童了。
之后的一个小故事,我觉得特别的感慨,特别的打动我就是说,他在毕业之后找到一个工作,然后呢这个工作并不是他特别喜欢的,但是这个工作的一个考试和另一个他比较喜欢的工作的一个面试是在同一天,结果真的是女强人呀,他可以在同一天完成两场考试,奔波100公里的距离。而且两场考试都完美的过关了!
然而这么强大的女人也有脆弱的时候,那就是在他得了产后忧郁症的时候,这么很难想象这么一个优雅文明的文化人,而且非常强大的女强人,她可以,他可以对着月嫂大呼小叫,甚至可以去骂自己的母亲,把她骂哭了,我想人果然人无完人。人都有脆弱无助和失败的时候,这就是我们人性的弱点。
对呀,人怎么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呢,人生走过的这10年就是一个浓缩的缩影,可以在这10年的时间里面有成长又失败,有失望有希望。这样的人生才会更饱满,更有力量。我想到一句话,优秀的人一直优秀。是真的就是因为优秀的人对自己特别狠,所以对周围的人可能也会有一点狠。就是这样强大的自制力才会给人以另一种形式的成功。
女主的父亲可以说是他精神上的支柱,也是他人生的启明星,所谓子承父业这事也是我们父辈特别多的熏陶才会对这个行业产生兴趣,才会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敬畏之情。从而把自己的一生交给这个行业。梦想太远大了,但是目标却是可以让你一步一个脚印扎实的走到底。
愿你我都在梦想的路上,可以追梦10年,再一个10年再一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