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9月1号到了,我们分手吧”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9月1号到了,我们分手吧”

2019-09-01 19:30:12 作者:她视频编辑部 来源:她视频 阅读:载入中…

“9月1号到了,我们分手吧”

  文|阿凉

  这两天,应该没有什么比“开学”两个字,更让已经带娃一整个暑假的各位娃妈们开心的吧?

  瞅瞅你们送娃上学的样子,脚下的每一步都写着雀跃:

  就算手里拿着书包,也能快乐得跳起舞来:

  孩子在前面走,你在后面愉快地摇摆……

  宝贝儿子的垂头丧气,也阻止不了你欢快步伐

  然而,当孩子走进校门之后,妈妈心里忍不住又要开始嘀咕了:

  课本有好好的预习吗?

  放了这么久的假,不会不适应了吧?

  新学期的课,能听懂吗?

  对孩子的担心,似乎永远没完没了

  这样的心情,让你想起了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那个时候……

  ta在学校门口大哭着,不愿意从你身边离开

  你狠狠心把ta交给老师,然后背过身去,自己却也抹了眼泪

  那时,是你第一次对孩子放手

  作为母亲,无论内心有多么的不舍,在必要时刻总要放开孩子的手。

  因为只有放开手,孩子才有机会得到磨练才能未来走好自己的路。

  母爱,本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在综艺《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对女儿米娅的教育方式引起了争议

  三岁的米娅既不会自己提裤子,也不会自己上厕所,更不会自己吃饭。幼儿园的老师给了马雅舒两周的时间改善这些问题,否则就会让米娅退学。

  面对米娅的撒娇和哀求,马雅舒始终无法狠下心来教育女儿。而她自己也承认,对于孩子,她的心太软了。

  有人觉得,米娅才三岁,没有必要逼得这么紧。

  但是,在育儿专家看来,在孩子应该学习某件事情年龄家长必须适当地放手,让孩子慢慢地学会独立

  正如同网络上有句话说的那样:

  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但20岁明明已经应该打工赚钱养自己了,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在我们周围,像马雅舒一样的“中国式母亲”并不少见

  对于孩子,她们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孩子的要求更是尽可能有求必应

  更有甚者,会对孩子无止境溺爱

  去年引起热议的朱雨辰妈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整整10年的时间,她时刻跟在儿子身边,自带电磁炉,每天早晨4点就爬起来为儿子熬梨汁。而作为儿子的朱雨辰也必须要把这些果汁喝掉,才被允许展开自己的工作不仅如此,儿子的生活恋爱……她都要干预

  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她却骄傲地说:

  “我同事和我周围的朋友知道,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的儿子的。”

  不仅如此,她还表示对于照顾儿子,自己“完全没有自我”。

  她的这种爱,将孩子捆在了一个牢笼里,几乎不能呼吸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礼物了。

  放手,是每个母亲都必须学会的课题

  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在11岁的盲童高雅心里,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她每天都能自己一个人去上学。

  对于一个先天失明的女孩来说,这个世界黑暗的,是陌生的。从家到学校短短368米的路程,高雅却要走15分钟。

  即便如此,从未见过马路汽车是什么样的她,却能每天都骄傲地抬起头,小心自信地向学校迈出前进的步伐。

  这一切,都离不开高雅妈妈对孩子勇敢的“放手”。

  对于女儿每天自己去上学这件事,其实妈妈是非常担心的。

  但是,她却选择默默地跟随着女儿,始终和她之间保持着一个箭步就能赶上的距离

  在高雅偶尔迷路的时候,妈妈可能会和她假装“偶遇”,但是大多数时候却选择了“狠心”旁观

  对于自己的做法,高雅妈妈这样说道

  “我觉得,她总会有离开我的一天。我不希望发现我一直跟着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她真正自信、真正独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高雅妈妈和孩子之间保持着的这一个箭步的距离,正是一个母亲最深沉和最伟大的爱。

  正是这段距离,让孩子能够成长,能够在以后母亲不在她身边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好好地走下去……

  母爱,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别。

  在刚刚完结的电视剧《小欢喜》中,对于女儿的病情,宋倩感到痛苦不已。

  她是如此的爱着女儿英子,却将英子逼到了抑郁症地步

  想到女儿这样都是因为自己,宋倩终于崩溃了。

  而这时,童文洁说的话却一下子点出了亲子关系真谛

  对孩子来说,自己总有一天要长大,而这个社会并不会像母亲那么包容。只有好好历练,自己才能够成长,才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对母亲来说,自己的角色更应该像一把弓,而孩子是那支箭,只有放手,ta才能飞得更远。就算亲如母子,也应该各有各的人生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过这样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把握好自己在孩子人生中位置,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放手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自由,孩子才能真正成长,去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

  唯有母爱指向分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