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中国哪里的饭最好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中国哪里的饭最好吃?

2019-09-05 16:32:31 作者:图书馆 来源: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中国哪里的饭最好吃?

  中国哪里的饭最好吃

  不同地方米饭有着不同的烹饪方式。广东的煲仔饭是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慢火煲熟,贴着煲的那一层米饭焦香酥脆;顺德的鲤鱼蒸饭是把米塞进鲤鱼肚子里,光做法足够吸引人;海南鸡饭是用鸡油和浸鸡水把米饭煮熟,滋味鲜美

  无论是豪华盛宴还是平民百姓家的一蔬一食,都少不了它的出场。

  ▲ 腊肠炒饭

  米饭是世间最好的慰藉

  广东煲仔饭

  广式煲仔饭,广东人最偏执的爱

  广东人,什么都可以急,吃煲仔饭却必须等。

  等了许久,掀开锅盖,看见氤氲热气的米饭和食材在煲仔里交相辉映,吃多识广的他们心里都不会有丝毫波动。

  等到用勺子撬起饭焦的一刹那,食客心理防线才正式宣告崩溃——饭焦,是一碗煲仔饭的灵魂,是厨师展示经验作品

  不同的锅器会直接影响煲仔饭的味道呈现

  传统的煲仔饭,一般用砂锅煮。功夫在煲外,想要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必须选用只使用过一两次的「少年煲」。

  淋油也特别讲究。开煮之前在煲壁上淋一层猪油,再用猛烈的炭火制造饭焦。这样煲出来的饭焦,金黄透亮,咬起来弹牙又绝不油腻,能让码在上面的四大天王经典腊味、香菇滑鸡、牛肉窝蛋、豉汁排骨都瞬间黯然失色

  对广东人来说,煲仔饭好像千辛万苦追到的女友;而饭焦,就是她身上让你魂牵梦萦的一部分

  蔡澜分享过一件趣事:「一次在电台介绍有家餐厅榨菜五花腩沙煲饭,讲到淋上猪油,有位仁兄驾车驾到一半,不管违法,把车子一停,就冲上酒楼叫了一锅」。

  台湾卤肉饭

  卤肉饭是台湾人乡愁

  卤肉饭是台湾最普遍的庶民食物,一般合人民币三块一小碗。从高楼林立的台北到美食云集的台南,有人烟处就有卤肉饭。

  卤肉饭制作简单,谈不上祖传秘诀。用台湾话来说,就是要用心做。一碗白米饭,码上一层因人而异卤出来的五花肉丁,无须任何小菜就滋味俱全、老少皆宜。

  这一小碗卤肉饭是罪恶的,咸甜的卤汁裹挟着猪肉油脂,在地心引力作用汹涌地钻进米饭的缝隙,时常让人萌发出再吃一碗的念头;而且卤肉饭店里一同售卖卤蛋、卤大肠、卤鸭、卤鹅……这怎么能让人把持得住?

  如果细品,你能在白饭衬托下尝出店家卤汁的秘诀。但是面对油香饭香四溢的卤肉饭,没人会仔细欣赏

  ▲ 吃卤肉饭最好的场景是在路边,和三五卤肉饭同好往折叠桌边一坐,赶忙就争先恐后地吃。这不能算吃饭没教养,这是对台湾先民粗犷随意的致敬。先民来台生活艰难,一碗物美价廉的卤肉拌饭,便能让人胃口大开,暂时不用计较困苦的生活。

  即使现在物质足够丰裕,台湾人的日与夜,也离不开一碗卤肉饭。

  新疆手抓饭

  新疆人吃手抓饭可以很讲究

  美食纪录片《新疆味道》总共十集,开篇就花了整整两集介绍新疆手抓饭,可见新疆手抓饭的地位

  新疆传统手抓饭,有鸡肉的、也有素的,但90%都要和羊肉纠缠不清。

  你说什么,羊肉饭会膻?不存在的,新疆的羊娃子,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分分钟就把羊膻味给解了。

  ▲ 油汪汪的羊肉遇见擅长借味的洋葱萝卜葡萄干,出来一锅米饭根本只有肉香了好吗?

  萝卜是仅次于羊肉的二号灵魂食材,也有讲究。抓饭里的胡萝卜主要分为红萝卜和黄萝卜。红萝卜常见,但黄萝卜是新疆特产产量低但水分足。

  ▲ 新疆人自己也搞不清到底用哪种萝卜算是正宗,在伊犁地区,大多是红色的胡萝卜;到了南疆,则多用黄萝卜,红的少;乌鲁木齐地区则是黄红对半。

  总之,抓饭制作方法简单,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只要抓饭的食材够优质、够新疆,就难吃不到哪儿去。

  看见这一盘黄澄澄的新疆手抓饭,到了十点还睡眼惺忪的新疆人,才能被真正唤醒。

  江浙立夏饭

  从深秋便开始酝酿的一碗饭

  「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樱桃腊肉烧鹅咸鸭蛋,海狮苋菜酒酿糟。」江浙人在立夏关于吃的讲究很多,最常见的是一定要吃一碗立夏饭。

  在杭州,去菜场看到了乌树叶,便知道立夏将至了。杭州人的立夏饭,是一碗乌糯米饭。

  ▲ 老杭州记忆里的乌米饭,要用粽叶包着,加的不是现在的白糖,而是糖桂花和糖霜。

  这一碗立夏吃的乌米饭,要从去年深秋就开始酝酿。第一场秋雨落下前的第一茬桂花制作的糖桂花,经过冬春两季的蛰伏,来邂逅立夏的乌米饭。

  一碗乌米饭、一勺糖桂花,乌米饭的清香衬托着糖桂花的甘甜夏日最美的甜品不过如此

  除了乌米饭,豌豆糯米饭,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立夏饭。做法大同小异。有的加豌豆,有的加甜豆,有的用蚕豆;有的用火腿,有的用咸肉;有的加香菇有的不加,有的加笋丁有的不用,任你随便组合。

  跟杭州的糯米饭通常放豌豆不同,绍兴人更喜欢在糯米饭中加蚕豆,他们的做法也不是蒸而是炒。先热油,把配料蚕豆、笋丁、咸肉丁下锅炒,随后阵阵豆香就飘散开来,再加糯米和水焖煮。为了不让米饭过黏,还会在糯米里添加一部分粳米

  ▲ 绍兴版糯米饭

  而到了丽水,原汁原味的立夏饭,将蚕豆代替了豌豆,但配料同样还是春笋和咸肉。

  仔细一看,立夏饭不就是春天里杭州人民最爱名菜腌笃鲜的借尸还魂吗?

  江浙人在立夏吃这一碗,带着依依惜别的味道:今日之后,再无咸肉笃春笋;日后再见,又是一季轮回

  ▲ 对物质丰饶富裕的杭嘉湖平原人民来说,立夏饭更像是春天尝鲜的收尾

  成都豆汤饭

  冬天吃一碗豆汤饭,巴适得很

  不管一个成都人平常日子里吃火锅串串、钵钵鸡、兔儿脑阔多起劲,到了冬天,都必须在一碗豆汤饭里找回自我。

  四川盆地的冬天潮湿阳光紧缺,冷得让人打颤颤安逸惯了的成都人一到冬天就哭诉无门,唯有一碗温暖的豆汤饭成了他们最后的慰藉。

  豆汤饭的精髓在于耙豌豆,把干豌豆泡发之后蒸或煮到完全软烂的金黄色糊状,就变成了耙豌豆。

  ▲ 一想到香香的耙豌豆裹挟着吸饱了汤汁的Q弹米粒,入嘴后软软糯糯沙沙地包裹牙齿感觉出门在外的成都人就能迎来精神高潮

  更何况,做豆汤饭出名馆子,拌菜往往也很不错。拌仔肺、小尖椒肉丝、鱼香茄子、蒜泥白肉,随便一样四川家常菜都能和豆汤饭组成完美CP。

  要上一碗豆汤饭,再点上份自己喜欢的拌菜,不够尽兴再要一碗甑子饭,这就是成都人的冬日养生之道。

  香港猪油捞饭

  蔡澜死前必吃的一碗饭

  猪油拌饭在香港叫猪油捞饭。

  吃过人间至味的蔡澜偏偏把它列入死前必吃清单中,还说谷类之中,白米最佳,一碗猪油捞饭,吃了感激流泪。

  大巧不工,做法越是简单的食物,食材越是讲究。

  ▲ 米饭要用好米;猪油要干净卫生酱油好用头抽(第一次炼出来的豉油,一瓮发酵豉油只有一次提炼头抽的机会,所以味道也最为香醇浓郁);葱只要头二度的葱白,最嫩、最香,炒至半熟,拌匀在饭里。

  在穷困年代里,一碗猪油捞饭,就是人们山珍海味。当时的香港主妇买肉还会特意多要些肥肉,以便炼出厨房里那罐凝脂一般的猪油。

  沾了融化的猪油和棕红色酱油的米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油光锃亮,泛着诱人光泽

  ▲ 鱼翅营养价值并不高,本身无味,全靠精心熬制的上汤来吊,吃的其实是其他食材的味道。

  后来,70、80年代香港经济繁荣出现了鱼翅捞饭。

  但当时暴发户为显示财气豪气天天价格不菲的鱼翅来捞饭吃,曾经普遍的猪油拌饭反而成了市井难得一见的「古早味」。

  扬州炒饭

  因炒饭扬名全国

  不到扬州,你从来都不会知道一份炒饭也可以成为美食坐标

  可能有很多扬州人这辈子都没吃过正宗的「扬州炒饭」,正宗的扬州炒饭甚至还有标准工艺程序呢。

  ▲ 以特等籼米饭、鲜鸡蛋为主料,以水发海参、熟地方鸡腿肉、中国火腿肉、水发干贝、上浆湖虾仁、水发花菇、净鲜笋和青豌豆为配料,加适量调料,按特定的熟炒操作规程炒作而成的饭菜合一的炒饭。

  一千个扬州人能做出一千碗扬州炒饭。

  但请务必记住,不论怎么个程序材料,一定要炒两次饭,把第二次炒的盖在第一次炒的炒饭上,相信我,有逆天的效果

  泉州咸饭

  一碗饭要50万?!当地人竟然觉得很值!

  一碗咸饭,精髓全在黄澄澄的油脂。

  五花肉煸出香油,红葱头入油锅煎炸。随后加入萝卜丁、香菇、虾米等,炒制后加水和大米焖煮。在油脂作用下,饭粒恰到好处地和各种食材水乳交融,荤素结合让人幸福感爆棚

  喷香的咸饭,几碟小菜,便是泉州人的日常。泉州各处街头巷尾的小店,仅凭着咸饭和小菜,便俘获了一代代的泉州人。其中有家店,每天,店里要卖出1000多份的咸饭,很多人从小吃到大,甚至离开了泉州还一直念念不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