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凌乱的家读后感10篇
《不凌乱的家》是一本由李苑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一):教你有个《不凌乱的家》
看到《不凌乱的家》就这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不凌乱的家》好像只在电视里家到过,自己的家永远有收拾不完的东西,永远打扫不完的卫生。就是书中所说不管“大房子小房子无法阻止收拾的死循环。”有的人经历不断的努力还是收拾不好凌乱的家于是选择逃避并自我安慰说“乱点才有家的样子,温馨有人气。弄得干净的像宾馆让人不自在。”其实我也有点支持这一观点,我也不是能把凌乱打理好的人。但是这本《不凌乱的家》又给了增加了治理好“凌乱家”的勇气。就像我们创建卫生城一样。哈哈!
《不凌乱的家》身材小只有1400mm*1800mm大小,很适合随手翻阅的那种,看到这我就猜想,这是不是又是一个日本作家写的呢,只为我读的好几本书,好像都是这样。仔细一看,作者李苑,中国人,可是她有留日学习的经历。
《不凌乱的家》作者李苑,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直博期间赴日本东北大学进行双学位交换项目后留日。日本东北大学都市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系学士,持有日本室内设计师、收纳整理Advisor一级证书。真是挺牛的人。自2012年开始,在日本主持和参与多项集合住宅与单体住宅的设计与施工。现就任某大型咨询公司技术顾问,同时兼以独立室内设计师和收纳咨询师的工作,作为独立室内设计师完成国内项目200余件。作为极度收纳爱好者,一直致于将收纳理念融入户型设计的研究。跟着这样一个有实战经历的人学习造就一个《不凌乱的家》应该是靠谱的哟。
《不凌乱的家》以小漫画配文字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收纳是件大事;二物品整理,一步到位,解决家中80%的收纳问题;三收纳能力诊断,一劳永逸的关键;四布局调整,为寸土寸金房子的精准收纳设计。看到80%、一劳永逸、精准收纳这些字眼,你的心里是不是已经开始长草了呢。其实它不光有这些字眼闪眼,还有精确的数字让你做到收纳有谱。报纸书籍、一般杂物、餐具——30cm、鞋类、室外用品类——32-40cm、厨房电器类——40-45cm、中型电器、杂物类——50cm、悬挂衣类——55-60cm是不是很的指导性,想了解更详细,就找来《不凌乱的家》看一看吧,让整洁陪伴你和你的家人。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二):收纳一个整洁的家
生活是什么,茶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样样不可少。每天忙繁于工作后,回到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心情会顿然舒适平静。如果下班回到的是一个乱糟糟的屋子,势必也会把工作中糟糕的心情发泄于杂乱的房子。这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不凌乱的家》,配合一本收纳能力诊断的小册子和各种超萌手绘的小实例,即使你不懂室内设计,按着书上从第一步开始,你也能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干净整洁的家。
健康收纳的三小步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首先是影响心情,其次也是重点会影响健康,有必要学习正确的收纳方式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迈出第一步,开启一个全新美好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习这三个步骤:物品整理、收纳能力判断、收纳布局调整。
第一步
把收纳看成一件大事,就从日常说起,我们每天要换衣服,每到换季就要整理衣柜,而每次整理完之后没过多久就乱了。我想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书中给了几个很实用的办法,把所有衣服整理出来,该扔的扔,如果你今年没穿过这件衣服,那么你第二年更不会穿的,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提高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把那些质量差穿旧的衣服,就清空一下,为更好的东西留空间吧。当然还有许多好的方法,等大家实践。
第二步
收纳能力也是培养一种好的生活习惯的过程,除了必备的收拾东西技巧,更重要的是心态。家之所以凌乱,家人多,物品多,是很大一个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物品,也有家庭共用的物品,如果只一个人把所有东西收纳好,而其他人不知道,这相当于无济于事。这本小册子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大难题,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物品喜好写下,每个人都参与到家庭收纳这件大事中,一起培养物归原处,干净卫生的习惯,这个家才能越来越美好。家庭建设,少不了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
第三步
这一步的操作实现就有点困难了,如果调整家里布局,势必要花费一笔费用了,如果有能力,也算是一场大改造了。不过建议还是在养成收纳能力之后再去做大的改动,你要从新记住那些物品的位置,开始从新培养一个行为习惯。
所谓家大业大,少不了每个人的付出,从自己开始给家人树立一个榜样,带动全家人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而美满的家。
收纳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比较头痛的事情,不论我们怎样调整收纳方法,似乎成果都微乎其微,甚至陷入收纳死循环状态,一个好的收纳方法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好点子。
《不凌乱的家》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收纳技巧,让我们可以在轻松愉悦中打扫自己的家。
曾经我也像作者一样深深地陷入收纳误区中无法自拔,每天忙完工作后看到凌乱的家感到非常的烦躁,收拾?太累;不收拾?太乱,整个人仿佛被掏空一般,面对家庭成员无所顾忌地将房间弄得一团糟,那种心情不言而喻。
为了改变现状我也曾做过努力,但是收效甚微,像书中前言所说的那样无法阻止“收拾→变乱→再收拾→再变乱”的死循环,这种情况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看到这本《不凌乱的家》,我感觉到光明就在眼前,欣喜若狂的我仿佛获得了无价之宝。
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才会将生活中的琐事当作愉快的事情来做,当心情变得愉快收纳也就不再令人感到烦躁。这本书文字轻松,图文并茂,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失败与成功的案例,以实践为目的,用事实来证明什么样的收纳方法最适合大众。
从没有像看这本书一样迫不及待的我决定要为拥有整洁的家做出改变,像作者那样试着将以前的收纳方法全部抛开,并按着新的收纳方法改造自己的家。
彻底的收纳三步:物品整理→收纳能力诊断→收纳布局调整。从这三步中可以看出收纳不仅仅是整理更是以一种不凌乱的生活方式为目标。利用现有的收纳空间,将所有的物品分门别类,该扔掉的扔掉,进行一次有效的断舍离,该收纳的按照方法一一收纳起来,为了防止物品过多造成的遗忘,可以在分类上注明并贴上标签。
我认为本书最棒的地方就是,将一个家从进门的门厅开始,详细地说明每一个需要收纳的地方该怎样进行收纳。从里到外事无巨细的将一个家中造成杂乱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改变现有的状态,用漫画加文字,生动有趣的为我们讲述着一个不凌乱的家。
这本书不仅仅是戳中了我们的痛点,更有效的让我们找到让有限空间延伸到极致的“魔法”,读完这本书的我,在逐渐将一个乱糟糟的家就成一个《不凌乱的家》。
你是否苦于改善家里凌乱的现状,想要打造出整洁的环境却找不到方法?你是否认为家中凌乱是因为房间本身收纳设计不合理,或是房间面积不够大才导致的凌乱?如果你认同以上两个问题,那么你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不凌乱的家》。
其实现在断舍离,收纳整理的思想很普遍,可是很多人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也是,刚刚整理好的房间很快也会乱,每天感觉都要清理一遍,之前也读过好几本断舍离的书,如《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断舍离》等等。可能因为是他国作家写的书籍,读完之后,感觉对我自己帮助不大。这次读的这本《不凌乱的家》,是我国清华大学建筑系学士李苑,之后去日本东北大学深造,可能因为如此,在语言方面或是收纳困扰方面更能对我产生帮助。
收到书的时候,很惊喜,特别可爱的一本书,看到书的瞬间心情就变得雀跃起来。线装书能平铺在书桌上翻看阅读,可爱的插图与文字相结合,更引起我的阅读兴趣。现在在准备考试的我,试卷资料放了一桌,有时候放不下去,就任由它四处散落,妈妈念叨了我无数次,可是觉得每次都要整理好麻烦,还是让它这么乱着。断舍离思想的我,也已经捐了不少不常穿的衣物,很久不会再读的书籍。就像作者说的那样,看上去好像整洁不少,但其实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柜子到处塞满了物品,然而塞在柜子深处的永远不记得,然后会继续购置回来,造成资源重复。每到换季的时候,就要把接下来会穿的衣服先拿出来,再把不穿的放进去,真的超级麻烦。拿出来的东西用了之后会忘记之前放的位置,那就顺手放这里吧,以后在收拾,下班回家不想动就让它乱着吧,随便了。
好的收纳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家中焕然一新,配上自己的装饰,享受自己在家独处的时光。每次看B站博主的roomtour或是宅在家里的vlog时,总在感叹这样的生活好羡慕,若是我的房间变成这样,我每天该有多幸福啊!
好收纳的基本是找到家中物品理想的呈现方式,充分认识自己究竟想要过怎样的生活。也许是极简美,也许是常用物品的方便取用。随书附赠了一本小册子,可以帮你诊断家中收纳的错误之处,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舍弃掉不再有价值的东西,让有价值的物品得到充分利用。比如清理衣柜的时候,把所有衣服全部翻找出来,保证一次性清理到位。分类摊开衣物,按书中顺序整理,然后将小了的,或是很旧的衣服处理掉,不要总觉得我瘦了就可以穿,不会的,你不会穿的,你会买新的回来。
作者从家中收纳的方方面面详细的讲解收纳的方法,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家中。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收纳,还在为如何收纳而焦虑的话,就读读这本《不凌乱的家》吧,让井井有条的生活,带你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五):收纳小白们的入门圣经
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我总是会定期打扫乱糟糟的家。可是一尘不染井然有序的家来带的打了鸡血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持续不了多久,家就又被熊孩子打回原形了。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渐渐陷入了“收拾→变乱→再收拾→再变乱”死循环。我对此头疼不已,所以见到《不凌乱的家》,我简直是如获至宝啊。
对于凌乱的家,我们应该从哪里下手开始收拾呢?作者告诉我们整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则是要按照物品类别的正确收纳顺序进行整理,即
一个超大衣帽间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想象着按照颜色悬挂那一排排春夏秋冬装,每双鞋子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包包都陈列在自己的架子上,多么赏心悦目。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不是每个户型都能拗出一个完美的衣帽间,所以我整理的第一要务是扔扔扔。
贴心的作者还给我们提供了衣物断舍离的小窍门。比如一年以上没碰过的衣服就扔进垃圾袋吧,换季的衣服想一想自己是否还愿意穿着它出门。
而且我们以为的悬挂收纳衣服带来的优点,其实远不如折叠收纳来得多。折叠收纳不仅能提供更多空间,而且衣物还可以自由呼吸,不易产生折痕。
只要我们把握住折叠收纳的要点:将各种形状的衣服尽量折成大小相近的正方形,垂直排进衣柜抽屉或者收纳盒中。
应对家中的抽屉或者柜子没有划分区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收纳盒。作者又介绍了三种实用的收纳用品,于是又激起了我购买收纳用品的热情。
收到收纳用品后,由于衣物已经整理完毕,于是我将一腔热情首先挥洒到了家中的书刊上。根据作者的指导,首先清理盘点,将看过的书处理掉,为书架腾出空间。接下来将所有的书都分门别类,放进不同的收纳盒,在放进架子上。
我忽然间发现这样做有一个大大的好处。我曾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有什么方法让三四岁的孩子可以将书好好地放回原处。孩子看完书常会以塞不进书架或者书太重等接口将其随手一放,如果家长不跟进整理,时间长了,家中便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了。
而将书放进盒子里就简单多了,孩子可以从哪个盒子拿出来就放回哪个盒子去,再也没有借口随手一丢啦!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从作者的书中找到一个模板适用于所有人。所以贴心的作者还教给我们如何诊断自己家庭的收纳能力,还附有一本收纳能力诊断的小册子,让我们可以从家庭成员的收纳能力、空间的收纳能力、物品的收纳能力、尺寸与区域的收纳能力这几个角度出发,自检自查后,再来为自己的家进行精准收纳设计。
就像作者说的:“好的生活方式才是能让收纳空间发挥极致的魔法。”书中的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轻松享受生活的起点,这种双赢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吗?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六):在“不凌乱的家”里重新认识自己
我生活中最麻烦的事就是收拾房间。
收拾收拾,就是收收拾拾。
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忙了一天终于表面整洁之后,第二天地上沙发上,床头上就会出现一些临时用又没地方放的东西。我归结为收纳柜子少,但是要说往哪里增加柜子,又不得要领。
真的是因为柜子吗?
《不凌乱的家》给了我全新认知。
不凌乱的家 随附小册子我以前也看过类似的家庭收纳书,但是收效甚微,有的我已经尝试了,有的需要花费太多,都不合适。
《不凌乱的家》作者说:要掌握原则,专注于物品本身,针对物品作出判断。
常居日本的建筑师和家居收纳师基于国人的收纳需求,从大量实际改造和设计案例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家居收纳和设计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自家收纳的痛点和问题根源。通过对已有物品的整理,对家庭收纳能力的诊断,对收纳布局的调整,达成一次整理解决80%收纳问题;一次精准收纳设计,达成一劳永逸的收纳目标。
本书充分重视每个区域、每种物品、每位家庭成员的收纳需求,帮助有收纳需求和问题的家庭走出方法误区,小动干戈,一步到位,最大限度拥有一个不凌乱的家。
作者提到正确的收纳顺序整理是最重要的原则,按照整理从易到难的程度,衣物→书刊→杂物→食品和厨房用品→纪念品
怎么收纳呢?不是分成十几二十类,而是粗分类。比如衣物,衣物包含衣服、鞋子、包、帽子、配饰。整理衣服的时候,不必分的特别清楚,只要按照比如“材质单薄的单衣”“较厚实的毛衣”“很厚的棉衣”分成三大类。这样,无须牢记每一件衣服到底是放在哪个抽屉里,收纳的时候只要知道,这个材质的衣服大概放在哪个位置就可以。
粗略分类除了可以不去烧脑地去想或回忆,就不用换季大作战了。
很实用的一点就是旧鞋盒的利用。
作者说收纳用不着花里胡哨,不加改造就能顺手用的收纳用品才是最好的。
用鞋盒可以将薄衣物折叠后垂直放入,再放进抽屉或者衣柜隔板上;鞋盒的盖子还可以作为浅收纳盘,把清洁用品归总,这样又整齐又不怕洒出液体。
家里的整个规划,可以和家人一起,大家想着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想着如何方便使用。
每平米的房价很贵
要合理利用每一平米,不要让没有价值需要断舍离的物品占用宝贵的空间。
这本书里写到的好几个方法,都值得借鉴。让我们跟随这本书,在不凌乱的生活中重新认识自己。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七):精致生活从《不凌乱的家》开始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居家梦:在装潢考究、温馨整洁的家中与自己喜欢的人欢声笑语。可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是什么样子呢?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的时候,面对的还是杂乱无绪的房间,心情也会黯然失色,本来要回家“充电”,结果却又要继续奋战。这样的生活肯定不是我们要过的高品质的精致生活。
如果有一本神奇的书,不仅可以指导你如何整理保持自己的爱家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更能让你转变居家的思维,过上向往的品质生活,肯定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手绘板的《不凌乱的家》,就是这样一部神奇的书!
很多人觉得如果家够大有足够的空间,住别墅或者多室多厅的大房子,肯定不会出现乱七八糟、毫无头绪的情况。但是当你看过《不凌乱的家》之后,肯定会颠覆这一观念。因为要想家里做到不凌乱,其实跟空间大小,没有绝对的关系。如果没有科学布局和合理利用的理念,不懂得设计、收纳、整理有很多的大房子甚者会变成大的“垃圾场”,而只要转变观念,合理利用好每一处空间,小平米的房子也会是不凌乱的家。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收纳、物品整理、布局调整等方面对厨房、餐厅、客厅、卫生间、书房、儿童房、衣帽间立体式、全方位进行量身定制,通过展示列举错误的家居设计,循序渐进的将家务理念进行科普式的罗列,在对每处装修设计细节进行麻雀解剖式的讲解介绍,对比家装设计效果前后优缺点,保证使你对家装、家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形象生动的手绘彩图简明直观、通俗易懂、易学易操作,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居家问题各种疑难杂症。
家是爱的港湾,而不仅仅是一堆钢筋水泥的建筑,也不再是我们吃饭睡觉的临时驿站。家是相爱之人感情升华的避风港,是忙碌之余的补充能量的休息站。装修一个家,不是买了房子我们简单的对其进行一个装饰布置,而是一个人、一家人的生活理念的体现。看过《不凌乱的家》之后,迫不及待的想再买一套新房,不需要很大,但是需要自己前期的大量规划、设计,一定要将此次所学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装修,达到自己最理想的那种居住状态。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八):打造不凌乱的家,除了收纳,你还需要这个!
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每次收拾房间都动力满满,按照断舍离进行扔扔扔,虽然每件物品都陪伴了自己很长时间,但收拾房间不就是要让它看起来整洁么,这样以来我也只好忍痛割爱了。房间收拾好了,真的焕然一新,我很享受待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假装自己是个非常有条理的人。但是,很快你就发现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乱糟糟的房间怎么又回来了呢,难道又要来一次内心割舍的过程么?好似让房间变身的办法只有不断的扔扔扔,而我是个穷人,眼睛里看到的都是金钱被扔掉了,好心疼有木有!
我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少扔的基础上让家变得整洁起来,最重要的是不反复,因为收拾房间真的太累人了。你们也是这样的吧?
这本《不凌乱的家》从书名就吸引了我,做到不凌乱很容易,就是无限扔嘛,而永久保持不凌乱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看过很多关于家居整理收纳的书,内容似乎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断舍离,再加上添置收纳装置。然而,对于我们习惯于买买买的人,东西越来越多,意味着收纳装备也要随之增加,因此无限循环下去,房间非但没有变整洁,反而更加让人无法喘气了。真希望这本书可以从这类题材中脱颖而出,带给我惊喜。
果然它不负我望。一开头作者李苑就提到了“无法阻止收拾的死循环”的问题,也就是前面我说的房间收拾好后,过不了多久又乱了,继续收拾……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了吧!尽管作者李苑是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也没能逃脱,我们所经历过的头痛问题,他都经历过,可见它的威力之大了。那么,这位室内设计师是怎么解决的这个大难题呢?书中提到,一个不凌乱的家,并不能全靠设计。它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嵌入日子。也就是说,让收纳空间发挥到极致的“魔法”,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收纳设计 + 改变生活方式 = 不凌乱的家
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书不同的是,《不凌乱的家》不仅仅提到了巧妙收纳物品,它还讲到了比收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是比较新奇的内容了,至少在其他介绍收纳整理的书中从未看到过。长期以来,我们与这些物品生活在一起,渐渐忘记了当初将它们带回家的初衷,从“想要”到“丢弃”的过程中,缺少了“需要”和“使用”,尤其是那些还没有拆包装袋的物品,它们要委屈哭了。既然不需要我,为何要把我带回来。
所以,环顾下家里的每个角落、每个物品,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你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有些发懵,没关系,不妨试试结合书中附赠的“我是收纳能力诊断小册子”,边想边描绘出全家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你和你的家人想要怎样的生活;对你家而言,整洁好用的屋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在每个房间区域写上它的使用者都有谁,每个人都想怎样用这个空间,写得越具体越好,书中给出了范例,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原本在脑子里模糊的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就自然而然地变得清晰起来。这个魔法idear我爱了,它太实用了!
书中实例结合平面图,更实用了!总之,《不凌乱的家》是一本非常适用于中国人的家居收纳整理书。通过阅读使我感受到了作者李苑是个非常诚恳的人,每个收纳词汇都有作人性化的解释,保证我们能够秒懂。“断舍离”的概念,原本我以为很简单的意思,没想到经过作者一解释,简直刷新了认知,难怪会做不好。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新家要装修的人也非常适合阅读,因为书里不仅仅讲了收纳,它还有家居设计这块,真的是一书在手,几乎所有家居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九):秒变不凌乱的家
刚搬进现在的房子的时候是非常整洁的,随着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家里的储物空间变得不够用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突然觉得家似乎永远收拾整洁的节奏。刚刚觉得有点样子,十分钟后就又变得很凌乱。
曾经认为是在装修设计的时候,储纳的设计元素太少了,才导致了这种现象,但是事实上和平时的管理很有关系。
每天结束了一天繁重的工作之后,回到家里,总是希望能够干净整洁,但是当你一进门发现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的时候,会不会立刻想大吼。
其实这个应该是大多数家庭遇到的问题。
《不凌乱的家》这本书应该能解决我的问题。这是日本东北大学都市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系学士李苑的作品,十分专业。书中用文字加插图的形式。清晰、直观的讲解了如何找到家中不凌乱的方法。我谈下给我启示最大的两点:
一、 收纳从物品入手,专注于物品本身。
按照物品的正确收纳顺序:衣物、书刊、杂物、食品和厨房用品、纪念品。这是根据整理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书中提到的断舍离是不是非常有感触。很多压箱底的东西,扔了可惜,留着没用。所以就看着他越来越多占用空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果断一些,及时的清理掉这些没用的东西。腾出足够的空间整理有用的东西。
二、 布局调整。
家庭装修大的布局是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可以从细节入手,改变小物件的布局。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作者在这一个主题中加入了大量的案例让读者来进行比较。从玄关开始,设计一个多功能鞋柜,做到既美观又能满足收纳需求。然后是客厅,我们能有效的利用电视墙的空间等。
有必要一提的就是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的东西也是变化最频繁的,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变化来整理物品。
另外就是女主人比较头疼的厨房和卫生间了。厨房体现了制定专区的重要性。卫生间要注重干湿分离。
很实用的一本书,通过学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诊断调整,让自己的家变得不再凌乱。
随书附赠收纳能力诊断小册子,可以随书填写诊断你家收纳情况,让你边实践边记录,提升收纳能力。
说干就干,开始家庭收纳整理吧!
《不凌乱的家》读后感(十):田螺姑娘的收纳魔法
收纳的“魔法”——三小步走向不凌乱
不知不觉,最近几年的功夫,忽然从日本刮来一阵整理收纳的热潮,从影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到以《断舍离》我I代表的一系列整理收纳书籍手册,再到高端火爆的收纳师,在如今我们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似乎收纳、整理被逐渐地提上议程。然而在众多的书籍指导手册当中,这本《不凌乱的家》也许是因为作者是我们中国人,内容上更符合国情,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越来越多的收纳“指南”作者认为“不凌乱的家,并不能全靠设计,他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嵌入日子。”为了摆脱“收拾-变乱-再收拾-再变乱”的恶性循环,作者提出了“物品整理-收纳能力诊断-收纳布局调整”的三步收纳法,并强调收纳需要“一气呵成”“一步到位”!
·物品整理
在物品整理的时候,我们需要强调的是:
1.从物品的价值判断其存在的意义。在这里作者列出了一个公式:“物品价值=本身价格+使用价值+情感价值”,其中物品的本身价格和使用价值是容易被估算出来的,但是其情感价值是难以衡量的。就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堆没有用的老物件一样,这些老物件承载了我们的某些记忆和情感,一味的“断舍离”只怕是会让我们再整理之后产生一种莫名的怅然若失,因此作者在此也提出,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不必一味地强求自己,顺其自然就好了呀。
2.从物品本身出发,不必强求物品的分类。越来越多的整理手拿书都告诉我们——收纳的前提是精准的分类,但是日常的生活实践告诉我的是,很多东西没哟办法精准的被分类,而且本来就有点麻烦和复杂的整理收纳工程常常在“精准分类”上就开始泄气了……作者也针对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只要每个物品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就好了,不必强求分类,一样也可以变得整洁和规矩。看到这我突然发现,妈妈果然没骗我们,他们总说:“东西从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我原只以为妈妈们是伟大的哲学家,其实更是伟大的收纳er。
·收纳能力诊断
在这一方面作者更多地是强调,无论是在收纳之前、之中还是之后,都要对自己的收纳进行设计和规划。对家中室内有统一的规划,从小处着眼,对每个屋子、每个柜子、每面墙都按照家人的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只有在动手收纳之前,进行好设计和规划,真的在开动之后才能游刃有余,做到前面作者强调的“一气呵成”。
·布局调整
作者认为布局调整是收纳的深层意义和核心所在,这基于以上的一种优化调整”。在物质不再匮乏的今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为我们自己更新换代任何我们的东西,却没有认真考虑之前的东西如何处理。就想人们不断地需要大房子去收纳越来越多的东西一样,我们总是忽略思考现有手边的东西如何高效地利用起来,而总是想着有买-买-买。收纳也是这样,作者认为家里逐渐变得凌乱,除了物品没有做好收纳之外,无法随着需求对已有的收纳进行调整也是问题的关键。书中针对一对小夫妻的三居室的房间,随着生活时间的变换而进行调整的过程,为我们充分展示了生活中的此类调整的策略,更显实用性。
以改造代替没完没了的买买买,最后家里堆下一堆收纳盒总之,收纳整理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充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让我们过上ins博主们干净整洁的生活,让我们在家中能够真正地静下来,重新认识自己!来吧!动起来吧!
附上收纳改造后……
抽屉收纳裤砸原来我有辣么多牛仔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