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性社会》读后感10篇
《独异性社会》是一本由[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著作,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页数:2019-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一):书评
挺好看 真实的社会体现 不同人的心理层次有不同的体会 推荐看 异性之间都有着独立的心理 行为思想,当异性的不同的接触 认识 了解之后 关系可能会发展为 朋友 恋人 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对待方式,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二):独异性社会
现代晚期,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时代千人一面的普适性开始遭到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对独异性的诉求,即向往和追求独一无二。德国文化社会学者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捕捉到了这一动向。在这本《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中,莱克维茨重点剖析了晚期现代社会中独异化的趋向,及其对普适性造成的危机。到了后工业时代的现代晚期,一度遭到扬弃的文化追求又重新抬头,各种创造与小众受到热捧,个性成为高端的代名词,与之相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劳动者则沦为底层。根据莱克维茨的观点,独异性社会尽管尚未完全摧毁普适性,但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 / 巩婕 /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9-6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三):《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作者:德国,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6月1日-书情 罗东
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算法”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它不再只是隐藏在APP背后的技术,而是变成一个被反思的对象。“算法”也因此成为人们去理解一些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的解密钥匙。“算法”的执行,一方面计算不同用户的特征、需求和偏好,以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不得不使用高度组织化、精密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前者创造个性化,后者遵循技术理性,两者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社会结构逻辑。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莱克维茨的判断,当今社会正在发生一场现代的结构转型。而算法及其矛盾,亦可置于这场转型中来思考。他把这样的社会称之为“独异性社会”。所谓“独异性”是指从个体、经济、文化、政治到宗教都在追求独特性、差异化,张扬个性,发展辨识度,并借此获得认同。定制产品而非流水线产品、亚文化而非主文化、极端意识形态而非常识共识,变得更受欢迎。不过,莱克维茨并非认为独异性晚近才出现,它与理性并存于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只是在结构转型中一跃成为主角。他无意对此评判,而是要去呈现这些变化的结构性逻辑及其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经验教训。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四):回复Kelvin[未注销]《独异性社会》中的人名翻译和一个事件
谢谢您指出这些人名的翻译,有翻译错的,我虚心接受,还有几个我做了一些查阅,供您以后参考。
书中人名加的外文,是出版社加的,应该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有两处注错了,是Olaf和Elias的名字,我会反映给他们。不过有些错确实是我犯的,比如菲利普. 库克,普字应该在圆点之前。此外
1. Thomas Cook不是人名而是公司名,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查阅一下相关网页。公司中文名称就是托迈库克。您用Thomas Cook百度一下,就能找到这个公司的名称。我想这个译法有可能是香港来的,就像劳斯莱斯那种情况一样吧。
2. Georg Simmel也是同样的情况,作为名人,他的名字还是不能按字典附录中的人名表来对着翻。他有几本译著在中国出版过,我是参照了译著的译名,比如杭州大学出版社的《现代性的诊断》。
3. 原文中是Uwe Groh-Samberg,不知为什么在书中注成了Olaf。Olaf在正文中没有出现,脚注和文献中有的。 这个我会反映给出版社。
4. 2011年的于特岛惨案,确实发生在挪威。这个是我的翻译错误。感谢指出!
5. Friederike Bahl 我在文中翻译为弗丽德里珂﹒巴尔,因为这是一位德国女性学者,按您的译法就看着是男士的名字了。男子名的“弗雷德里克”写法与女名不太一样,是Friedrich,德译汉时会译为“弗雷德里希”。
书的装帧问题,我也会一并反映给出版社。 感谢您的细心阅读和意见。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五):《独异性社会》中的人名翻译和一个事件
首先,感谢译者百忙中私信我,甚为惶恐。其次,本人仅是普通读者非出版业人士,存在错误在所难免请勿见笑。本人也非哲学专业,外语水平有限,无暇阅读外文原书和研究区分自由主义的流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外行的其实是我。好了,说正事,就是本书的人名翻译存在一些错误。
此处应修改为托马斯·库克此处应修改为菲利普·库克此处应修改为莫拉利奥·拉扎拉托此处应修改为乔治·西美尔此处应修改为奥拉夫·格娄 - 萨姆贝格此处应修改为弗雷德里克此处应修改为(Norbert Elias)以下这个是顺便看到的,我稍微搜索了一下中文网页,2011年瑞典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而2011年7月22日挪威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于特岛枪击案,而凶手是个极右翼。
2011年挪威于特岛枪击案扉页以上就是个人对本书的一些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