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摘抄

2020-01-04 23: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摘抄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是一本由李荷西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8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一):上李荷西

  对于我来说,爱上一个人,爱上一本书,爱上一个城市……并不需要很多的理由,就一个眼光一句话,一个画面,就足够了。感性如我,直觉如我,从没让自己失望过。这次也是,只是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动态,就毅然决然,满腔热血,不顾荷西怎么想,也没想荷西到底何许人也,是男是女,黑白丑俊,就一股脑把自己的苦难倒给了她,还骗她我的故事是极美的爱情天知道,哪个女人不是都认为自己拥有的爱情是天底下最美的呢。傻傻的我,就那么痴痴的诉说,流着泪,喝着酒,根本没想到,人家刚刚远途回舟车劳顿,还要打理顽皮小孩子,哎呀,满怀的歉疚,隔了一天才产生,可是,那时那刻,她就在静静聆听,偶尔一句的回复,就那么暖心极致,听故事的人,写故事的人,希望自己的故事都精彩,希望你常被幸福环绕……啰嗦了这么多,其实是收到书后,决定这个周一,清理书桌开始拜读李荷西。

  书评,待续……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二):青春狠狠的感受才能成年平淡生活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是一本很青春的书籍。青春是什么,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见解吧。青春这段短暂时光怎么度过,也是见仁见智。见过有些人在正青春的时候乖乖的,等在长大就疯狂折腾自己,仿佛要弥补青春的遗憾;也有青春的几年疯狂的去爱、去恨,再后来平平淡淡生活的。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个独特过程,其他人的故事只能够成为一个个可以看看符号

  这本书的阅读整体感受还是不错的,作者文笔清新,用比较恰当语句书写几个小故事,这几个小故事都可独立的阅读。现代社会浮躁的,流行成功学书籍的时代出版社竟然出版了这本文艺、清新的小说集,很是不容易可能还是有些青春是被大家回忆感怀的吧。

  青春到底是什么,需要怎么度过等等,这些问题确实没有人能够回答我们每个人都憧憬未来,回忆过去,但是正在生活的现在却是极度不好认识、不好把握的。在自己认识的人之中、以及自己的身上,从来没有发现能够活好现在的人,不管怎么选择,总是会有遗憾、只不过是遗憾的大小不同,或者个人主观感觉不同而已。

  青春的味道,可能是青青春草的清新味道,混合和煦春风;可能是淡淡的槐花香,掺杂着夏天炎热;也可能是秋天果实香甜,夹杂着渐重的秋风;或者是冬天簌簌的大雪,混着扑面的寒冷

  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纪念人生为人,就是要经历着短短的几十年,经历春华秋实,经历人间寒暑,经历坎坷,等到年迈——坐在门前的摇椅上,慢慢的回忆那遥远的过去。

  引用席慕蓉的短诗——《青春》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忽然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多想这就是一个梦,再回到那个年代,慢慢的从书桌上抬起头,活动一下被枕的僵硬胳膊,对同桌说:“我刚才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三):欢迎光临,然后好走不送

  文/火焰蓝灵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

  好像每次看荷西姐姐新书都想一口气把它看完。虽然是分了几个小故事,却还是有让人想看到最后一页的欲望

  有作者说荷西姐姐是个出色的织梦者,我很认同。但我更喜欢说荷西姐姐是一个很会讲故事,很会温暖人心大姐姐。邻家大姐姐。讲的故事虽然现实,却每个故事最后都是一片艳阳天。如生活,如人生一般,再多的问题,都会解决问题的办法,都会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我对书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小故事比较有感触

  何秧与小西。看着她俩闹矛盾,就会想起曾经我跟朋友们在一起又分开的那些事情。好像真的是这样,小时候遇到一点点事情都会闹得惊天动地,一点点的误会,就会让上一秒还是好朋友对方在下一秒就变成无法再说一句话的“陌生人”。可是人生没有重来这回事,也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我们只能向前看,向前走。后面何秧虽没有跟小西正式和解,但事实证明小西还是她任且愿意依赖的人。这就够了,不是吗,至少在小西里,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句点

  第二个故事是网恋走向现实

  恰好就是在那个刚好的季节,刚好的日子,刚好的、你需要人陪的时间点,他就那样出现了。不打任何招呼地就走进了你的心里。之后他如每天的阳光一样,如每天的星辰一般,更如狂风暴雨似的席卷着原本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他就像童话故事《灰姑娘》里的王子,懂你所想,懂你所愿,于是你想象自己就是他等待的灰姑娘,想象自己真的可以牵着他的手走到故事的完美结局。可梦想很粉红,现实很灰白;往往你想得有多甜,现实便会让你同等的苦。然后你会在爱与不爱中挣扎徘徊。其实,是不用挣扎徘徊的,因为时间的手,和你自省智慧都会把你牵往能看清一切的高山

  之所以会对这两个故事有感触,是因为曾经我也跟朋友闹过误会,闹过矛盾。也曾经认真地希望过,也真真切切地失望过。

  虽然我现在有时还是会因为一些分离而心痛,但我觉得那不是负担,那是作为一个人最该有的情感

  我们都应该有对待一切会说“欢迎光临”的积极心态,也要有会在一切结束时说上一句“好走不送”的潇洒

  欢迎光临,然后好走不送。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四):相遇,来看这段年龄的人生

  https://site.douban.com/yanchi/?s=496990

01

  荷西的文字让我想起了电影《无问西东》里那句:“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有时会觉得,如果人生有预演,可能当真正面临的时候,更会手足无措。无论是关于人生,还是关于相遇,甚至关于“人生与相遇”的命题,一旦我们置之言语实际就在模糊一些界限,比如故事和现实、自己和他者、情绪理智,已然和未然。

  人应该在 “未开始”的时候去思考,因为一旦走过,留下的除了或值得珍视或不屑一顾痕迹,就是越积越多的不可改变,直到延伸成一条深如沟壑的人生,甚至被更宿命般地称为“命运”;因为未被社会磨圆时的思考,或许有一些稀松平常稚嫩,但人生如画布,就像荷西笔下那些故事里的人物,只有最普通色彩才可能最接近世间本相,而成为熠熠生辉佳作

  作家习惯写自己熟悉东西,某种程度意味着作家都有一种“自省”的潜意识。虽然未曾和荷西谋面,但无疑是年龄相似因而心性相通。爱情、颜色开始不明的青春、步入社会的纠葛,无疑是她关注重点,也是她和我自己亲身砥砺面对的过世界,因而更容易共鸣。《何秧何样》里,那个青春叛逆家庭复杂的何秧,在成长中萌发的刺与玫瑰,就在自己身上有很多影子。《Runner’s High》里的爱情寓言,或许因为带了故事“镜像”而充满了精神琉璃,但基于每一个刚毕业走向职场、面临对象或分或持续的现实,相遇或许有一份别样慰藉

02

  情绪、感情理性、决伐一样,我觉得都是真实的人生所在,可能情绪、感情更有一层确真色彩,就在于它无论对错,无论是真诚、崩溃还是卑下面目,都未曾和世界勾兑。《朋友圈只对一个人开放是什么样的体验》里,上半身思考下半身躁动的男子,和花痴冷静女子,无论如何,都是这个世界的一方本目。《姐姐》里的顾夏那场带有别人眼中“偏执”的寻找真相,一场在世界眼里可能意义消解的自我救赎,也是一种难得的可贵,这在于悲剧很容易发生,但理性往往驱使我们去背对悲剧后面的一切:真相、利益地位,乃至人性卑微

  荷西的故事并不复杂,即使最长的《姐姐》和《何秧何样》也是如此。只是觉得,这些简单的故事里有痛苦,也有甘甜;有不知所谓的迷走,也有一种千疮百孔后的坚毅;有寥寥数语后的刺痛,有促膝畅谈后的相视。未尝觉得青春有什么“造作”,就像荷西的故事里的这些,本就是一种年龄的人生所在。

03

  曾和荷西短聊,说都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而后并没有太多絮叨,因为我们都知道这种喜欢就意味着真正的“喜欢”,一种对不行于世(不为所谓正确话语认可)的共鸣,一种在庞大世相良好干净的卑微。一瞬间又想起《清醒纪》里那个在大雨滂沱之夜,抱着棉被进入初次相遇男子房间女子,她消瘦而醒目的锁骨后背上那个像是要飞起来的巨大蓝色蝴蝶……

  作为带有某种执拗情绪的青年,一直觉得这个世界真实到容不下一次莫名相遇或者无疾而终。世界真实到利欲熏心,一个人时觉得在被放逐。

  有时就十分相信,那些人跟人的擦肩或者一段相遇的刻骨铭心,关于爱,关于痛,关于选择,关于离去,才是人间至情,这些都源于自己,就像荷西笔下的这些故事一样。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五):我在这里,你呢?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我曾经在思考为什么这本书会起一个这样的名字。看书是最容易找到答案的,因为我一个人安静的在一个暖暖的午后时光里,读完了这一本书。 书中的故事,各种各样关于爱情又不全是爱情。这个世界上的生离死别的情感,在这本书里感觉变得更容易接受了。看着别人的情感故事,一边感慨自己没有这样过,一边又羡慕着别人的爱情。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看别人的爱情故事,看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悲欢离合。我觉得看别人的爱情故事,自己也能体会到那种酸甜苦辣,可是为什么在生活中的我们,却很少能够真正看到这些遇到这些呢? 在这本书里,我以为我只会看到所有人的悲欢离合,可是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我却发现有一些更让人在意的事情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没有遇到所以不知觉而已。 我喜欢那一段从小到大青梅竹马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我不曾拥有过得童年,如果我也能够拥有一个青梅竹马,那么我们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鸡飞狗跳还是白头偕老。只可惜不论是什么样子,也只能存在于我的幻想之中了。 我最无法忘记的故事,还是那个死了丈夫然后寻找丈夫死因的关于顾夏的故事。顾夏的老公是自杀的,在一片绿意盎然的地方割腕自杀。我无法想象那种壮烈的情景,只知道如果一定要算,那会有一片鲜红映射在草地之上。 顾夏学生翟常青的姐姐,同样也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顾夏和翟常青在接触之中发现两个人选择离开这个社会的时间比较吻合,并且两个人在生活之中也是认识的,那么过去又到底发生过什么? 在继续调查的过程中,所有的真相一点一点的浮出了水面,顾夏的老公准备治病的钱,被一个骗子公司套了进去,最后万念俱灰的人终于选择走向了死亡的终点。 骗子可恶吗?当然可恶,可是一个上市公司伪装欺骗集团,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抗住所有的一切呢?人这一生之中,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但是当这个欲望被坏人利用,最后大概就只能剩下毁灭了。 顾夏在翟常青的帮助下,一起找到了所有事情的终端商场大火,死亡的嫩模,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化为了灰烬,只剩下活着的人带着让人心痛的故事,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独自前行。 有时候我在想,每次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绪,感慨自己从来遇不到这些故事。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都只会总有他们自己的故事。 只把故事当故事,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创作来源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个世界上有着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活着,所以才会有更多的故事。 不论黑暗还是光明,我想大概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吧。我们期盼着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永远美好,那么首先就应该让自己变成一个美好的人。 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做《一切所遇,欢迎光临》。因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啊,都会在不经意之间闯入其他人生活的世界,从而引起一系列的故事或者事故。当我们遇到这一切的时候。除了叹息一声,大概最好的选择就是欢迎光临了吧,毕竟生活已被介入,也不能不再继续吧。 想想我的人生道路,想想我遇到过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觉得欢迎光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因为,我对你微笑了,然后你如何对待我就让我拥有了下一步的选择。毕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也都只会从别人的世界路过,唯一不同的只是共存时间的长短而已。 不过呢,因为每一个人的性格特色不一样,所以我还是非常喜欢结交不同的人的。因为在不同的世界里,我可以看到更多我没有看过的事物,我还能听见更多我没有听过的奇闻异事。所以,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我在这里,你呢?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六):这样,旅途才不辜负

  在回家过年的时候看的这本书,七个精巧动人的故事,那些遇见的人,错过的人,离开的人,爱过的人,负了的人,后悔的人。看书的过程,就像是看电影,处在一个不断涌过来的人事里,一切的际遇,会让人觉得活着,真是一件丰富又深厚的事情。

1.“有的人,真的就像一滴水掉入海里那样,消失不见。”

  巧的是,看完第一个故事《何秧,何样》的第二天,久违的参加了一场我的小学同学聚会,真的很久违,阔别十多年了。来的人其实寥寥无几,四十多个人的班级,来了十二个人,都是在奔三的年级上,都有了成年人的热络和客套,一些人言语间已经有了生疏的表达,只能一个劲的往回忆上拉,或者零零碎碎聊着一些近况:张x发财做老板了呀,陈X离婚又嫁人了,张xx得病了嘛,治了好久的。KTV里香烟缭绕,几个十多年才见一面的男同学搂着肩声嘶力竭的唱着《朋友》。其实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社交的人,包括同学聚会。小学同学除了两三个男同学,其余都是结婚生子的了,几个女同学除了一个劲的追问我什么时候生孩子好像也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我来其实是为了我曾经的一个好朋友而来,可惜她没有来。你肯定也有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曾经你们形影不离,互相倾述,后来你们的生活慢慢不再有交集,她慢慢的淡出你的朋友圈,再到你慢慢没有了她的消息。曾经看到的一句话:“也请你记得我。”大概就是属于成人之间最好的告别了。

  《何秧,何样》是这样一个故事,只是李荷西把这个故事写得更具体更真实,女孩们之间的情谊和嫉妒,成长的脉络一览无遗,青春的叛逆、小心翼翼的暗自揣测和深藏暗涌的愧疚。一个人的一生慢慢铺开,我们以为自己都足够了解对方,其实谁不是用自尊竖起一道高墙,看似坚强又怀揣着秘密小心翼翼的生活着的呢。或许再也见不到了吧。有的人,真的就像一滴水,掉入海里,就消失不见了。

  只剩一声叹息。

  她过得好吗。

2.“有些人就是生命中一段路的同行者,最后也许连告别都不用说,他转身像别处,她继续前行。”

  《姐姐》是我认为这本书里写的最精彩的一篇文章,刚看的时候以为是爱情故事,看着看着发现原来是悬疑故事。故事层层递进,慢慢揭开的金融诈骗、校园裸贷、杀人藏尸一系列缘由串成的剧情,一气呵成,跌宕起伏,很是精彩。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度觉得相对于爱情故事,其实李荷西更擅长写悬疑故事,一口气读完,还是觉得回味无穷。尘世撒下一张大网,我们都是其中游走的鱼,因缘聚合,只是天地有情尽白发,人间无力了沧桑。

3. “成年人之间的靠近,像是一场旅程。说了有说了的旅程。没有说的,有没有说的旅程。”

  《有些话我不能对你说》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写的特别美,特别隐忍,特别温柔。

  之前和个大学同学聊天,聊到大学时候喜欢过的男生。她说她曾经喜欢过蒋x,我们班的一个男生,高高大大,东北的,大学时候也有个女朋友。我特别诧异,因为作为同一个班的我,完全没有察觉。

  我说你当时有没有告诉他呢。

  她说我说了呀,大学毕业后的那个情人节,我告诉他了,我打了他的电话。我说蒋x,我喜欢你,四年了,我一直喜欢你。

  我迫不及待的追问,他怎么回复你的呢。

  她说从电话拨过去的那一刻,我听到的就是“你所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她看着我笑了笑说,他回了东北,理所应当的就换了号码,只是那又怎么样呢,我把我要说的话也说了。

  很多时候,这种成年人的喜欢不是更动人吗。默默地注视,那这个人放在心底反复的摩挲。不打扰就是最好的温柔。

  有些话我不能对你说。

  全书共有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段不一样的际遇,很多时候我喜欢这种人与人的不同,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行为,让我觉得世界不乏味,不单调,是一个走不完的层层叠叠之美的世界。我喜欢这种不同,或许这也是书中“”一切际遇,欢迎光临”的意思。不要符号化生命中的任何相遇,这样,旅途才不辜负。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七):人生,笑着笑着就哭了,但人间依旧值得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是李荷西的第四本书。她之前的三本书我都看过。作者李荷西特别擅长写故事,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她文中的某句话打动,触动我内心的某些柔软,或心生欢喜,或者有几分惆怅,在不经意间,她的文字早已住进了我的心里。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是一本故事集。那篇《朋友圈只对一个人开放是什么样的体验》,把喜欢一个人那种微妙的心态描绘的惟妙惟肖。想象总是美好甜蜜,走到现实未免出乎意料,所以,有的喜欢,停留在想象中比暴露在残酷的现实要好很多。

  第一个故事《何秧何样》,到最后看哭了。故事的开篇就把我拉回到小时候吮吸梧桐花的记忆,丝丝的甜,可这个故事不是甜的。不幸的家庭有这样那样的不幸,作为不幸家庭的孩子别无选择,执拗的成长,以自己的方式反抗着,因为在关键时刻没人指引,或者要故意不把自己当回事儿,又或者命中注定,不幸的种子结的果要由孩子来承担。经历了一系列变故的何秧生下孩子之后消失了。

  “有些人,真的就像一滴水掉入了大海那样,消失不见。

  但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世界观,一滴水也有一滴水的前尘往事,一滴水也有过梦想,有过超然。”

  很喜欢《Runner’s High》中的一段理念:Runner’s High 跑步者的high点。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会分泌内啡肽。长时间、连续性的、中重量级的运动、深呼吸是内啡肽的条件,长时间的运动把肌肉里的糖原用尽,只剩下氧气,内啡肽便会分泌出来。平常,内啡肽多在恋爱中产生。从这个角度来说,跑步就是在和自己的身体谈恋爱。

  喜欢跑步的我,原来是在和自己的身体谈恋爱。

  现实中,很多人不能体面的从上一段感情中抽离。或念念不忘的纠缠,或要死要活的自伤。看看陆薇是怎么做的。虽然没有互删联系方式,但早已设置了不看对方的朋友圈。不想看到对方的生活,不管分开之后对方过得好和不好,看到之后,内心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联想和思考,既然分开了,眼不见为净。这真是聪明的做法。

  “既然没有了未来,那么就要学会伤感是一个人的伤感,思念也是一个人的思念。

  他做到了不发来一条问候信息,她的小情绪自然也得一个人消化,否则,总归不那么体面。”

  很欣赏的对待感情的态度是,一个人很好,两个人更好,感情从来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句话也出自李荷西。

  读别人的故事,可以总结自己的人生。何况,还是如此睿智通透的作者。

  没有完美的恋人,不完美能更轻易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像郑小明和陆薇坦诚了自己的胆小之后,陆薇反而觉得郑小明更亲近了。两个人水到渠成的在一起了。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中,我最喜欢的是这篇《有些话,我不能对你说》。过了爱做梦的年级,对大团圆的故事早已没了执念,明白了生活不可能处处圆满,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老胡那没说出的喜欢,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陪伴吃饭中了然。处在这样状态的两个人,一个人付出了喜欢,当另一个人无法接受这段感情,或不知如何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感情时,装傻充楞或后知后觉才是对这段感情和双方最好的保护。

  那没说出的话,或许会成为许佳慧这辈子最深的回忆。

  人性是复杂的。有时候我们所羡慕的人,不为我们所知的另一面是不可触摸的深渊。如《盛开的沙漠》里的谢晚静。柿子羡慕她的潇洒,却不知她因欠债几千万被列入老赖的名单,她到处旅行是不得已的。柿子把她当成导师般的存在,殊不知,谢晚静才不是好的导师。当然,柿子的命运不能怪谢晚静,当我们需要作出选择时,在咨询别人时,内心早已有了答案。所以,不管对方怎么回答,我们都会顺应自己的想法去行动。

  当缺乏安全感的柿子,洞悉了这一切,发现了人性的黑暗面之后,在无法接受和消化时,选择了离开这个她看不懂和让她恐惧的世界。

  而《姐姐》这个故事,更具有现实意义。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网贷铺天盖地。而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也许最开始只是想要一件漂亮衣服,一旦进入了网贷的套路,想要逃出来,简直不可能。

  对现实的不满,以为只要有很多很多钱就能摆脱现在这讨厌的一切。而钱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驾驭金钱的。于是一步步成为金钱的奴隶,一步步被精心设置的局套住,最后连原本讨厌的生活都无法保持。

  永远不要去试探人性。

  从现在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热爱花草树木,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远离网贷,珍爱生命。

  人生,虽然没我们期待的那样好,但活着也不是一件很坏的事儿,有一些体验还是很棒的。比如,某些人注定会成为你的独家记忆,该来的总会来,那么,一切所遇,欢迎光临!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八):《一切所遇,欢迎光临》:遇见,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就像一趟单程旅途,有的人觉得终点太远,迫不及待地想中途离开,有的人觉得行程太快,快得遇见的人说一句再见就再也不见。可我觉得,人生正是因为一连串的遇见才会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手握一本素简的故事集---《一切遇见,欢迎光临》,里面有几个故事,写尽了成长,写尽了人生。有年少无知的天真,有幡然醒悟的悔恨,有义无反顾的苍白,有默默守候的祝福,有欲壑难填的丑陋,有沧海桑田的平静。掩卷深思,五味杂陈,也感叹,也痛惜,也惊心,也无奈。

  开篇的《何秧何样》里,有多少人少不经事的身影?成绩优秀又长得漂亮的何秧一方面是老师心头的香饽饽,另一方面却是普通女生群体的公敌。在何秧高傲的外表下掩藏着的难以言喻的生活煎熬,对父亲的怨恨,对学习的荒芜,对生活的放纵,是她轰轰烈烈地反抗。

  可没有人能一巴掌将她打醒,也没有人能抱抱她说一句,回家,我陪你。于是她离家出走、陷害父亲、未婚早孕,在自己最初混乱的人生里越走越远,再难回头。

  掩上书页,我望向窗外,远处的江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高远的天空依然一碧如洗,进处的高楼大厦依然沉默不语,生活还在既定的道路上踽踽独行。过去那些不忍回顾的年岁一点点浮现在脑海里,晦涩而清晰。

  我曾是何秧,也曾是小西。

  小学时候,我是扎着双马尾的“优等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光荣榜上总是有我的名字,但家庭贫困的自卑和父母期待的殷切也推着我总是一个人上下学,一个人远远地望着成群做游戏的其他同学,一不小心碰上别人的眼神,就躲闪着目光,假装遥望远方的天空里那些不成形状的白云。在那个女生上厕所都要呼朋引伴的时候,我成了班上最孤独的影子。

  那时候我与何秧不一样的是,我一直默默地背负着压在身上的期待和盼望,从没有想过反抗,甚至成绩一下滑就惴惴不安,记得有一次数学100分制,我只考了83分,我趴在桌子上默默地哭了一节课,因为在那之前,再难的试卷我也从没考过90分以下的成绩。我害怕看见那些期待落空后失望的目光,那目光会像穿心的箭将我钉在不孝不仁的刑场。

  于是我成了小西,有一个女同学愿意陪我聊天,我便像得了恩赐一样忘乎所以,撒谎说不介意绕远路去她家,只为了有人一起上下学,撒谎不介意晚回家,只为了帮她一起做卫生,那段时间里,我默默地做着可以跟她一起做的事情,几乎成了她的影子。

  很快,我成了她另一些好朋友的“眼中钉”,她们认为我将她从她们身边抢走了,看我的眼神除了平常的冷漠,还多了直白的厌恶,我假装不介意,以为只要扛住那些不重要的人的目光,我就能有常常相伴的朋友。

  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太快,那个学年更是快得白云苍狗,我和那位女同学分了班,没有了近水楼台,一切被打回原形,那个女同学重新被她的朋友们包围,她的身旁再没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又一个人上下学,一个人望着天边不成形的云朵,一个人艰难地攀登高分的峭壁。

  后来,我比何秧幸运,遇见了现在的闺蜜,她陪着我流过无尽的泪水,帮着我松绑沉重的精神之压,一路扶持着我淌过思想负担的泥潭。我的青春不再是死水一潭,逐渐有了活跃的波澜。我知道不管在哪里,不管有没有经常见面,她都会在那里陪着我,支持我。

  从那以后,我不再是何秧,也不再是小西。因为遇见,我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不必担心她会远去,不必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因为《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而遇见了曾经的自己,不再害怕回望曾经千疮百孔的自己,我相信,生活就像河蚌孕育珍珠,要经过砂砾磨折的痛苦才能见证耀眼的美丽。

  人生路上,会遇见许许多多的挫折,它们就像砂砾一样刺痛着柔软的内心,当下的痛只是为了告诉你要勇敢走下去,因为再坚持一点点,你的心也能孕育光彩夺目的珍珠!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九):偶遇年薪800万的帅哥给你表白,你会怎么办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

  一个32岁的中年少女,没有男朋友,时常怀着自律的信念,希望自己能早起练练瑜伽,可是只坚持了三天就被懒癌打败,不仅有懒癌,还有拖延症,还有社交恐惧症,还有社恐症的升级版:异性恐惧症。

  但是并不影响她幻想白马王子,当然得是身高八尺才高八斗八块腹肌,年薪800万的帅哥,哈哈哈,没想到她在现实社会中还真遇到了她的心怡对象。

  那个优秀的男人是她的邻居,每次偶遇时她内心的小鹿乱撞,然后一大堆的内心戏开始上演,不过很多话是不能直接说的,只能默默地施“咒语”。

  女主人公的心思很细腻,大多内心独白,完全是现实版中年少女的正常心理。李荷西老师把中年少女的心思写得极其细致,每周两更,看得我神魂颠倒,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总以为那个少女就是我,有足够强大的能力支撑自己面对感情,可惜,我只是进入做梦状态。

  荷西老师擅长写爱情故事,她的小说有一种吸力,会把人的精力集中在角色里,仿佛我已经变成了王等等,我在期盼着荷西老师安排我以后的故事。(我已经被荷西老师正在连载的中年少女附身,请允许我再做会儿梦。)

  然后我在荷西老师的豆瓣上看到新书《一切所遇,欢迎光临》的预告,欣喜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一共有7个故事,每个故事皆是一种相遇,一段旅程,一种成长。

  每一种相遇,随遇而安,欢迎光临。

  首先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身边有个叫何秧的姑娘。我们是邻居,自然走得近,最开始我们也好了几年,不过在青少年期,她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由于一点小事,我们闹崩了。

  我内心胆小怯懦,明明是想着说些好话,哄她和好,可自尊心作祟,开不了口。

  一次下雨,我自己绊倒在水坑里,大声呼救,何秧没有听见,跟其他朋友消失在雨中。她在学校里是风云人物,大家谈论她的时候,我却出言诽谤,说她对我见死不救。后来,我极其后悔,可是我不敢说出来。

  何秧的父亲是个坐过牢的,所以她成了大家关注的对象。她长得漂亮,独特,强悍,被学校里的二流子追求,她也许是为了逃避某种生活,或许是从小没有爸妈的关心,所以她叛逆极了。最后她偷窃栽赃父亲,让父亲再一次入狱,最后死于狱中。

  年少失足,未婚生子,孩子寄样在我亲戚家里,然后她便远走高飞,从此杳无音信。

  回首往事,痛心疾首。我们明明就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可却由于一个小小的误会而终结我们的缘分,内心存在的愧疚再也无人说,无人能解。

  孩童时代的心结,偶尔想起,经不起多思。每一道成长的轨迹,多少会留下些许遗憾。

  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

  长大后,我开始恋爱,开始彷徨,开始遭遇不同的社会处境。

  前几日在插花班偶遇一个帅哥,他主动要了我的微信,然后我们便在网络上发展感情。我是一个矜持得没办法主动说“嗨”的少女,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发在朋友圈,遇见他之后把所有的情绪和自拍只对他开放。

  他的每一次点赞,我满心欢喜。

  当我们走入现实生活时,才发现他只是想睡我。我仓皇而逃。

  本来以为是心动,却是错的人。

  失恋后,我更不愿意出门见人,索性在家开了网店,不过刚好赶上风口,日子也算过得去。那天,我开着车,明明很宽的一条马路,我却不自觉地打错了方向盘,谁让我是左右不分是路痴少女呢,然后我就真的遇见了我的缘分。

  我们在4S店办理保险赔偿的时候,他邀约一起吃饭。吃饭时,他说起最近要去旅游,问我有没有时间,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嘿嘿,是的,我们在旅行时,出奇的合拍,回来时便已确认关系。

  结婚后,我们各自忙碌着。并不像当初那般恩爱,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不急于要孩子,有房有车,日子算得上小资水平,却不曾想,在某一天,他死于自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完全反应不过来,沉浸在悲伤中一段时间后,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面对社会,走出抑郁。

  某一天我上班时,有个英俊的男子找到我,请我吃饭,跟我谈起了他的姐姐。他的姐姐也是自杀,自杀的时间跟我老公死的日子比较接近,我们突然有了更多的话题。

  我们都是被至亲遗留在人世间的孩子,想不通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自杀。

  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见面中,意外发现我老公和他姐姐是认识的。最开始,我甚至开始怀疑他们是有奸情,连自杀行动都是相隔不久,难道他们是殉情?可是老公一直跟我在一起,身前并没有什么反常行为。

  英俊男子告知我,他在姐姐的手机里发现了我的照片,我便更加疑惑。

  我们好像对身边的这个人,完全不了解,他们曾经到底经历过什么?

  有时候我不愿意面对真相,害怕它带给我致命的冲击力,可是又渴望真相,我不能不明不白一直被蒙在鼓里。于是我们一直查下去......

  哇,真相太曲折,这里便不剧透了,毕竟这些都是我在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故事中的主人公具有时代的代表性,边看边代入自己,像是自己走了一遭。说实话,异常激动。浅显的文字,竟有这样的魔力,不得不顶礼膜拜。

  我偷偷地在豆瓣找到荷西老师,私信问她,写了多少年才能写出这些文字。她回答:10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不得不佩服这种写作精神,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是一天不写就会难受,他们身边的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写成一个故事,具有这种毅力的人才能写出好故事。

  荷西老师已经出版《没道理的爱情》、《爱让我们更好了》、《所念人,所感事》,她是作家,编剧,豆瓣人气作者,她说阅读是对生命的按图索骥,写作是勾画梦境的山河。

  她的文带有一种轻灵和浪漫的色彩,给了我做梦的能力,梦醒后还能体悟平常,多有所得。

  她的文字能发声,记录着岁月中的点滴,文笔幽默,无限种可能碰撞出无数火花。

  文字的魅力,带着情绪,进入另一种不曾到过的世界。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读后感(十):这一本,没多少少女心可窥探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常年只写爱情。但这一本,却是与爱情有些许关系,但关系并不那么深的书。

  在这本书里,中篇占的篇幅很大。《何秧何样》讲述了青春期的叛逆,成长所必须面临的刺与玫瑰。《姐姐》讲述的是金钱、死亡以及未亡人的自我救赎。《盛开的沙漠》讲述更多的是选择的难题。《Runner's High》讲述的是孤独以及对爱的渴望。

  基本上,以上4篇占据了90%的篇幅。其中《姐姐》有5万多字。

  《姐姐》写就于2017年,用了我将近半年的时间。中间写写停停。里面关于金融诈骗的细节,来自于身边朋友的真实遭遇。

  《盛开的沙漠》2017年就写,写到2018年7月份,写写停停,是交上去的最后一篇稿件,大概3万多字。灵感来自于一封讲述自己故事的豆邮。

  相对来说,我个人最喜欢这两个中篇。这两个中篇都打破了我之前所写东西的定律。它们的人物更多,结局也都相对有些残酷。

  前天更新连载《中年少女等等我》,有人说,看不惯这种不真实的甜,现实的人生是非常残酷又非常琐碎的。于是我建议他买一本《一切所遇,欢迎光临》看看。

  现实生活不是残酷,而是你处在其中的不自觉与不自知的无奈。想象遇见现实,就是碰得鼻头都白了。但没办法,我们依然得活着,既不能全部地放弃想象,也不能躲进想象里完全地屏蔽掉现实。

  小说所存在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你看到生活的琐碎残酷,百态面孔,又能对某种选择有所警惕,继而拾得某种希望,邂逅某种确幸。

  这本书主要还是女性角色的塑造。我所认同的最动人的女性角色应该是温柔而坚定。表面柔弱可人,但内心有着坚实而不可摧的内核。不高声不怒骂,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柔软真实。可以在喜欢的人面前示弱撒娇。但若这个人不在身边,她会独自撑起他曾经撑起的东西,咬牙扛起自己内心的坚持。

  《姐姐》里的顾夏就是这样的角色。在最爱的人莫名自杀后,她不畏艰险,最终揭开了自杀背后的真相,并完成了一场自我的救赎。

  《盛开的沙漠》里的诗栖是一个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并坚定地为自己的渴望而放弃了爱情,遗憾的是,她逐渐在欲望中迷失而无路可回。

  《一切所遇,欢迎光临》的书名,来自于我的并没有收录在这本书里的中篇《旅程》。其实,这本书的所有故事,讲述的就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人与人之间的靠近。

  无论是《姐姐》里的顾夏和翟常青,还是《盛开的沙漠》里的诗栖和南方,还有《何秧何样》里的“我”与何秧,《Runner's high》里的陆薇和郑晓明,他们之间的靠近都非常动人。某种似乎光芒万丈的惺惺相惜,或者看不到的较劲与妥协,都有发生。可无论是灵魂上的惺惺相惜,还是某些细节上的较劲与妥协,都同样动人。

  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情绪、感情这些东西,就像空气与水,云朵与岩石,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存在并等待我们去感知。快乐在等着我们,悲伤也在。幸福在等着我们,痛苦也在。

  既然所有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那么只能,浮生洞察世事,磊落天真,然后一切所遇,欢迎光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