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发表黄小平小品文系列三二
有能,还得有德
文/黄小平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这是《弟子规》中的话。这句话告诫我们,不管是自己有能力,还是别人有能力,都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修德。自己有能力,要舍得拿出自己的能力去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别人有能力,不是去嫉妒别人,而是去虚心地向别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帮助别人的能力。
有能,还得有德。有能而无德,能力越强,可能危害也就越大,这就好比一只野兽,它的牙越锋利,它的爪越刚猛,它的能力超强,它对人构成的威胁也就越大。因为一只动物的能力,只具备了动物的属性,而缺少的正是人性之“德”。
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力,只是生存之本,而修德,才是立身之本。(摘自《广州日报》2018年2月18日)
底 线
文/黄小平
喝酒,喝到什么时候最容易醉呢?喝到七八成的时候最容易醉。人在刚开始喝酒时,都说自己不胜酒力,但等喝到了七八成的时候,别人敬酒,来者不拒,别人劝他别喝了,他却拍着胸脯说:这点酒算什么!一个人喝酒喝到了七八成,那余下的两三成,便是底线,而底线不可逾越。
酒量,不可喝尽,喝尽了,必醉无疑。诚如,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话不可说尽,这不可享尽、不可用尽、不可说尽,便是底线,享尽了、用尽了、说尽了,便会超越底线,走向其反面,福会成为祸,得势会成为失势,好话会成为坏话。
有一个成语,叫“功败垂成”,快接近成功的时候为什么反而容易失败呢?因为快接近成功的时候,人容易产生骄傲的情绪,而失去了谦虚的底线。人在很多时候,是因为守不住谦虚的底线,而让人功败垂成的。
为人行事,要有底线思维,要守得住底线,要在心中时刻有一把底线的戒尺。(摘自《广州日报》2017年11月26日)
文/黄小平
一天,我到他的居所探望他,只见房间里十分脏乱,便问他为什么不收拾一下。同学说,房子反正是租来的,临时住一下,又不是自己的房子,为何要那么郑重其事呢?等以后有了自己的房子再好好收拾吧。
我对同学说,房子是租来的,但日子却是你自己过的。你每天生活在这种环境,生活的美好会打折扣。
拥有主人心理,会对自己的每一天充满热爱,而我的同学这种客人心态,则让他随便应付生活,失了情趣。
其实,人的生命短短几十年,也是临时的,但我们不能因生命是“租”来的,而有客人的心态,从而对生命产生一种随便应付的心理,否则我们的生命就会黯然失色而毫无意义。
正因为生命短暂,我们更要珍爱生命,更要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使生命活得有光彩,使生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摘自《广州日报》201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