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普在在线-公益答疑(九):信念翻转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普在在线-公益答疑(九):信念翻转

2020-03-01 11:30:11 作者:普在 来源:益心益行 阅读:载入中…

普在在线-公益答疑(九):信念翻转

  普在在线-公益答疑(九)

  (一)

  

  问

  老师好!求助:这段时间感觉好动老年人情绪震荡很大,我母亲独居多年,76岁,平日强势,情绪爆发时一直处在青年时期的陈年旧账中出不来,亲娘、亲姐姐丈夫甚至现在的子女统统对不起她,受害者角色严重暴躁,我前几天让她把里的委屈写出来,叙述事件文字写了很多,反馈说情绪平静多了,但是效果还是不够好,敏感,情绪起伏很大,时而心情好,时而火气冲天。把的微课发给她听,口头答应,实际也没精心听。接下来,还应该配合做哪些方面事情

  答

  从你的叙述中我看到:你妈妈是老年独居,强势,受害者,脾气暴躁,火气大,很多委屈。你做了:让她用书面表达方式表达情绪,给她听微课鼓励学习放松

  这里可以肯定的是你尝试帮助妈妈从自己糟糕的情绪状态中出来,但我提醒你一定是带着去做,不是因为觉得有义务回报去做,基于这两者发心是很大不同结果也会去到不同。

  你觉得妈妈养育你不容易,遵循传统孝道去做,你很容易扮演拯救者,然后就会强化妈妈受害者的角色,然后你就会被她拉下水。她会制造更多更大的情绪,或其他健康问题,让你来拯救

  而如果你带着爱去做,那意味尊重她这个样子接纳她这个样子的基础上,去给予支持,比如精神上的陪伴心灵上的同理,鼓励她走上身心灵学习,这样你很轻松,因为没有责任,只是分享,她也没有改变压力,又被看到又被接纳,还不需要被拯救,这是双赢

  很多老人都有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衰老,一边恐惧死亡,一边害怕孤单。人老了就如小孩一样,非常需要依赖

  尤其你妈妈又是多年独居,所以这个孤单加上老了没有用,没有价值的感觉会更加强烈。这些都是她情绪化的根源我们昨晚微课就谈到了,发怒底下是很深的羞愧感、恐惧感估计这二者都有。

  所以你看到这些,你就能理解她为何如此。强势的底下是多大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你不需要拯救,就先看到她为何如此,然后用孩子的方式和她互动,把她当成孩子,用这种方式逗她和她说话,她都会很开心。你可以对她说:你心情不好可以发脾气,砸枕头,你想骂人宣泄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不是针对真人去做。我会看到你支持你的。

  另外老年人其实真的非常需要心理支持的,但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我在抗疫期间的公益微课第二节就是给老人做的微课,可以发给她听,那是肯定老年人的价值

  很多人觉得70-80岁的人还需要学习什么,其实她们是需要的,因为不管几岁你都要学,这样你下辈子轮回转世的时候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学习都是会带到下一辈子的。

  我们一切都是能量,肉体会死亡,但灵魂是永生的,我们现在所学的一切,知识经验智慧都会累积在我们的意识中,当我们肉体离开毁灭后,这一切都会跟随灵魂去到下一世。

  其实这也可以告诉你妈妈这个观念,这样她听了心态就不一样,就不会找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做借口,吸引孩子们关注自己。就不会觉得自己是老废物,等死。

  你看这次去抗疫前线的钟南山也70-80岁了,还有一位90多岁,为何她们会长寿,因为觉得自己有价值啊。

  很多老人以前老干部,很受人尊重,退休了,落差很大,心理就不平衡了,很多都有心理疾病,但会以身体症状出现,其实老年人出现那些健康问题都是和情绪有关,要看的心理科。但这方面国内太缺乏了,大家也没有这个意识。

  那些退休后拿高额退休金,其实他们内在有愧疚感吗,有的!所以最后表现疾病症状,反正公费医疗吧。

  我从大学辞职后,很多说大学教授以后退休金高得不行,这个保障你都没有了,你多傻。我觉得我不要,我靠我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价值,我不需要当米虫,这样我80-90岁还可以在工作状态,我无须拿着高额退休金去住院,因为我还在创造价值,这会让我更健康。

  这部分我是借题发挥,这是我一直想说,没机会说的部分。所以你们要的安全感,到底在哪里呢?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除了以上之外,强调一点,父母很辛苦不是你的错!父母过得不好,不是你的错!我们不欠父母任何东西,我今天对他们好,是我心甘情愿的,只因为我有能力去回报他们,而不是带着愧疚感的去回报,或拯救。

  (二)

  

  问

  找出一次因为羞耻感引发的脾气作业:那时候是即将半年检查,因为平时非常抓紧时间,所以我自己的项目可以按时完成接受检查,不用周末加班。所以大家周末要来加班,我就可以不用来加班。就在我暗暗自喜的时候,领导让我过去又给我一份关于新项目的工作。还说周末可以过来做。我非常生气,表示拒绝,还跟她吵起来了。回到座位上,我正愤怒和气愤的时候。平时不太喜欢的同事,幸灾乐祸笑嘻嘻地叫我名字,我不理他。他还是不停地叫我,我继续充耳不闻,最后他居然拿本子在我座位的旁边拍,我就火了,失控地对他吼起来,干什么啊!!!

  我感觉领导欺负我,同事嘲笑我,我非常没面子,不被尊重。这代表我的核心信念是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被别人欺负。产生这个核心价值观念是小的时候亲眼目睹别人跟妈妈吵架,还动手。我现在还记得妈妈手指流血,在哭泣跟人对峙。我也在旁边哭泣,非常恐慌,不知所措。

  核心信念是自强自立,这样才不被别人欺负。

  故事翻转:真正干活的人很少,而且都是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跟领导都有关系的人。领导一方面叫不动她们,另一方面正真交给她们也不放心,另一方面我确实太能干了。我当时应该接下那个活?跟她说我尽力而为吧,因为周一就检查,不就只是周末过来加班一次嘛,没什么关系。而且大家都过来加班了。如果我不过来加班,别人效仿我,跟她的上级领导也不好交代。

  (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公平,凭什么别人平时玩手机,我卖力工作。检查前我工作完成了,新增加项目就要我做,不公平)

  答

  这是昨晚的作业,但好像你没有真正翻转你的信念,你只是在为别人的行为在做解释。

  问

  不知道怎么翻转,老师可以指点一下吗?

  答

  你说你的核心信念是自强自立,这样才不被别人欺负。所以你工作努力干,排名靠前,可以不要加班。但是后面领导让你加班了,然后你通过生气愤怒拒绝来争取自己的不加班的权利,这验证了那个信念了吗?

  问

  反抗是对的,验证了我的信念?

  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人欺负?

  答

  能不能说真实的信念是“我要变得厉害一点,才不会被人欺负”

  问

  以前都不太敢拒绝别人,但那次觉得自己很勇敢。

  答

  当你带着这个信念,你感觉世界是温暖的,还是无情的残酷的?

  当你带着这个信念,你会是柔软的对人,还是充满防御的对抗?

  问

  以前就是好好先生什么都好。领导有一次很明确得跟我说我的脾气比较好,所以她不敢跟那个同事说,就让我跟她说。

  答

  当你带着这个信念,你会觉得周围人对你是善意的,还是都是想欺负你的?

  问

  充满防御,而且很害怕。

  答

  当你当好好先生的时候,其实是压抑你自己的,也是充满防御和害怕的,只是不敢表达,也是带着这个信念的后果。

  因为你只会挑选符合自己信念的东西,进入你的生活的。

  问

  我知道大家不可能都是想欺负我,但是当被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就会有这种感觉。

  一方面觉得多干点活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提升,但是觉得不公平的时候就有气愤。

  老师,我应该真诚地跟领导表达我的想法,是吗。而不是一下子就非常生气?

  答

  所以,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公平的信念,不止一个信念。

  生气是愤怒的行为表现,愤怒是二级情绪,底下原生情绪是什么?

  问

  我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信念?

  答

  你先回答我上面的问题。

  问

  我想改变我的信任就是我可以做个平凡,不出色的人。我不用那么卖力地证明自己。

  答

  你要先看到信念怎么创造你的生活事件,才涉及到改变和翻转,否则没有用的

  问

  信念

  答

  这个就是瞎扯淡。

  你是故意的吗?

  这样就谈不下去,我会认为你要补的课太多了。

  是的,生气是愤怒的行为表现,愤怒是二级情绪,底下原生情绪是什么?

  问

  老师,孩子进我房间,我又躲卫生间了。

  答

  好吧,这个底下是什么想法,为何要躲?

  你在自己家里都没有学习聊天的权利和自由?

  问

  他会批判我,他经常说我。

  生气是愤怒的行为表现,愤怒是二级情绪,底下原生情绪是什么?老师,我回答这个。

  原生情绪是觉得自己太软弱?

  觉得自己不够好?

  答

  你和孩子之间的动力很有意思,明天咨询可以讨论。你可以先回答。

  问

  觉得自己不够好?

  答

  我们昨晚谈过情绪是有羞愧感、恐惧、愧疚感。

  觉得自己不够好,可能是想法或信念。

  我建议你昨晚的微课再听一次吧,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和消化。

  我们可以明天继续,否则你就会很混乱,会越谈越去到死角里。

  问

  以前我看了很多所谓教育孩子的书籍。经常夸孩子。尤其家长示弱,孩子可以变得很强。平时都表现傻傻的感觉。再加上孩子小的时候被逼看了很多书籍,又能说会道。他现在就是特别瞧不起我们,说啥都不信。发展到别人说得他都轻易不信。

  答

  他不是不信,这是青春期孩子寻求独立和自我探索的一部分。

  明天的咨询你来吧,我建议孩子推到下一周,这样给你的时间是完整的。

  孩子在,你又又很多顾忌,明天就你一个人过来。

  问

  老师,孩子一直等你。

  答

  你刚才说孩子不信,孩子忌讳你和我在群里聊天学习,我才让你自己一个人过来。

  毕竟一次咨询就一个小时,很难两边顾全,再做到深入。

  我觉得你自己的立场和界限是首要要处理的。

  还有你的焦虑情绪。

  问

  他前天说妈妈,被那老师聊了之后,我感觉很开心。他以前说两年都不开心。昨天还突然说这两年他一直怀疑自己的能力,妈妈其实也都不是你的错。

  老师,我还可以。孩子每天都等你。

  答

  好吧,让孩子来吧,你自己另外找一个完整的时间给自己。

  问

  好的,谢谢老师。

  我自己还行。之所以告诉老师那些我的事就是为了尽可能向老师提供更多信息。他今天又说他已经2个月没念书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说。

  答

  好,知道了,主要你还比较混乱,不知道怎么给孩子支持,但你现在在这里可以敞开自己,其实不容易,已经对孩子的支持了

  扫码进入在线答疑群

  近期课程信息

  普在&陈景胜 双导师带领首期《与道同行导师班》

  7天辟谷养生和身心灵疗愈训练营(双导师带领)

  图文 | 网络

  转载请备注以上信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