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厨子
庚子鼠年,疫情来临,十四亿中华儿女禁足而居。鸡犬之声相闻,对门不相往来。
民以食为天,外卖召之不至,餐厅闭门谢客。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无穷的创造力和智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初级厨子做凉皮
这是入门级技能,不用煎炒烹炸,不用操心火候,全国人民都告诉你,这很简单。
拿起手机,下载“抖音”、“下厨房”,东北二大爷、村里小芳、白领金领们雄赳赳、义无反顾地迈入做凉皮的行列。
凉皮白亮亮的,黄瓜丝细细的,浇上一勺芝麻酱,生抽、醋、蒜汁、辣椒油。
嗯,一个字,美。
两个字,开吃。
中级厨子炸油条
相比做凉皮,炸油条属于中级职称。
聪明如我,从上初中就开始做饭,厨龄近30年,两次实验,成功率仅有50%。
有加鸡蛋的,有加牛奶的,有加泡打粉的,有加发酵粉的,还有加小苏打的,搞得厨子们有点懵。
人生就像油条,看起来是简单的,做起来却一点不简单,虽平淡,却有其纷繁复杂的内涵。
没有标准教材,却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这使得炸油条往往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大郎,起来吃药了,不,吃油条了。
凉皮、油条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多,比如蛋糕。
小姐姐们,如果疫情时期你生日,谁送上一个自制的蛋糕,那一定是真爱了。
求求你,嫁了吧。
经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亲身实践,我们终于明白,蛋糕不一定是烤的,电饭锅也是能做的。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有一手好厨艺是多么重要。
二月的清晨,窗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来,扶朕起来,朕要吃蛋糕。
蛋糕,我们吃的是情怀。
物流的隔阻、食材的相对匮乏、对吃的无穷欲望使万千厨子走上了当农民搞养植的大道。
朋友家在室内养了蘑菇,今晚吃火锅加菜。
老妈发豆芽早已驾轻就熟,健康又养生。
红薯发芽了,泡在水中,长出的叶子不仅好看还能吃。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社会是一环扣一环的完整体系,现在,一个家庭对外卖、物流、餐饮、社会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当疫情将每个家庭隔离成孤岛,我们就要像鲁滨孙一样,赤手空拳地去奋斗。
我们已经一顿不落地做了一百多顿饭,尽管做饭做到恶心,尽管外卖恢复时我们也如释重负。
但有一天,回首往事,我们会感叹和佩服牛逼的自己。
于千家闭户,万街萧萧之际,我们在坎坷中奔走,在担忧中辗转。
我们需要用这一餐餐饭来温暖我们的胃,慰藉我们的心。
生活中有恐惧,我们无处躲避,人生中有阻隔,我们只能前行。
这一餐餐饭,或浓油赤酱、或清甜甘爽、或麻辣鲜香,带着爱,漾着暖,冒着香,都要从容地细品,认真地咀嚼。
只有吃下这一餐餐饭,我们才更有能量战胜困难。我们才更有勇气继续向前。
为爱下厨房,洗手做羹汤。
人间烟火气,此刻最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