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莱坞》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好莱坞》的观后感大全

2020-05-03 22:26: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莱坞》的观后感大全

  《好莱坞》是一部由瑞恩·墨菲 / 丹尼尔·米纳汉 / 迈克尔·乌彭达尔 / 詹妮特执导,大卫·科伦斯韦 / 达伦·克里斯 / 劳拉·哈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好莱坞》精选点评

  ●It's just so Ryan Murphy and American.

  ●前面好看,后面也不能说是烂尾政治正确的乌托邦真的好boring,期待的drama几乎没有,所有人团结一心,以为是共产主义

  ●8分

  ●95/100。一口气集,你可以说他是一部过于轻浮快餐限定剧,为了自己目的不顾一切,但我偏偏就好这口。那巨大字母投射的就是看不见的阴影,看似光鲜亮丽的好莱坞隐藏着的冷漠歧视又何尝被所有人知晓?幸运的是我们依然有这样一群人去敢于和这个世界做一次赌上一切的对抗,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人还是年轻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是种人黄种人还是黑种人,这片充满了想的土地本就应该阳光普照,每一个付出努力的人就应该得到回报。就像片头攀爬的人一样,用你自己的能量和别人的支持,你定会看到那红透了半边灿烂天空。送给每一个还记得自己梦想勇士们。

  《好莱坞》观后感(一):故事

  我用五星代表我的喜欢 这部迷你剧我感觉每个电影人看过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剧中的所有角色演绎的格外优秀 感触很深 情到深处也会泪眼婆娑 虽然剧中描绘的破种族主义隔离的电影是虚构的 但是这是个美好愿望理想。剧中的人物虽然很多人出于利益不同生存手段虚伪肮脏 但是他们都有基础审美 也愿意遵从自己的内对虚伪的俗人说“fuck them all” 想想我们自己 每一个电影人 曾几何时我们变得不够勇敢 电影只是变成一个赚钱工具 整天徘徊在一个数据面前 却连突破的心都没有 曾几何时 我们庆祝东西只有票房 点击量。而羞于大方的说:我们拍了一个我们内心喜欢的故事。也许有些人会反驳电影就是要赚钱的啊。我从来不会认为电影不是商品,赚钱和电影品质在所有的工业国家都不冲突。只是我们那么多从业者大多时候都是固步自封,在我们内心是不是早已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电影这门生意呢!

  《好莱坞》观后感(二):这部好莱坞到底有多Dreamland

  最后一集的信息量简直爆炸,第一位女董事投资的第一部由黑人执笔、第一次当女主的黑人女性主演的电影破了公司七年记录,并且在奥斯卡上成功斩获了最佳女主、最佳编剧(还是剧本?)等多项重量奖项

  这种发生在2020年都会被循环头条星期的事居然可以在五十年代初期实现 (我推测背景大概在1950年8月前,因为里面的费雯丽还在为欲望号街车的开拍和牛郎整夜背台词),而影片meg参加的是1953年举办的奥斯卡 (这年宿敌俩老太太同时被提名了,本剧只提了琼的《惊惧骤起》,而且颁最佳女主的是费雯(1952年的最佳女主))

  不知道哈利贝瑞看到此剧之后会不会感叹自己新千年拿影后时过于激动了一点;晚一年得女主的奥黛丽赫本都会自叹不如:运气像她那么好,我早就拿大满贯了吧

  再说一心逐梦演艺圈的傻白甜在拥有制片厂董事老爸这张王牌的情况下,决定和素人们一起努力,凭自己的天赋拿到自己老爸投资的电影女主,唯一走的后门是拥有一次试镜机会,简直纯过百事可乐

  老妈成功一炮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追求真正的艺术,甚至为了宣传电影舍下自己喂熟的小奶狗给女儿当宣传期情侣

  说起一炮这个事情,就不得不提我已经记不得名字的那位珍哈露发色的女星了,因为董事偷情期间心脏病发,觉得十分对不起夫人,决定退出制片厂(说好的纸醉金迷的好莱坞呢?那些裸男欢呼跳进泳池的party到底是不是你们开的呀?)夫人表示原谅(你怎么不再给力点就不需要本尊亲自动手了)

  重点来了,奥斯卡红毯上那对牵手的gay,你们确定走的是1953年的红毯?加里格兰特看了都会哭泣(如果出柜这么简单,我为什么要辛苦隐瞒这么多年?)

  一面是淫乱不堪的好莱坞,一面又是各种lgbt和有色人种发声的天堂,exm?续拍宿敌系列不好么?是古早好莱坞的料不够还是这种主旋律太香?

  《好莱坞》观后感(三):《好莱坞》之剧评

  看来,Netflix公司似乎没有人愿意像在FX公司那样塑造Ryan Murphy的愿景。这位经常出神入化的电视创作者,也是这个行业里最努力的人之一,他在归入Netflix的门下后制作了两部剧集,一部是令人沮丧的《政客》,另一部是本周的七集限定系列《好莱坞》,以只有Murphy才能做到的方式重塑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但似乎没有人问过Murphy是否有资格。虽然我是Murphy不加掩饰的戏剧性和对外人发自内心的同情心的粉丝,但不得不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灾难性的项目,该限定系列不仅戏剧性地失败了,而且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只能说是侮辱性的社会评论。

  就像Quentin Tarantino在《好莱坞往事》中所做的那样,Murphy将真实的历史与他对历史的修正主义观点融合在一起,但结果并不像Tarantino的那样凄厉,反而显得简单而残酷。Murphy的计划似乎暗示,好莱坞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和同性恋恐惧症主要是被边缘化的人没有努力阻止的产物。他居然敢让一个角色说起 "拒绝接受耻辱",就好像Rock Hudson这样的人因为接受了耻辱而闭关自守。这是对好莱坞深层问题的幼稚看法,而这些问题至今仍旧存在,Murphy把那个时代的真实人物夸大化夸张化,然后用无聊的年轻演员来饰演他们,使之变得更糟。至少他那部分裂性的《宿敌》有一些王牌的场景演绎,让观众通过历史上那些值得质疑的地方来身临其境。但在《好莱坞》这部剧中Murphy就没有这样的运气,因为除了几个配角的表演之外,《好莱坞》中没有任何东西甚至可以暗示Murphy在合适的素材下能达到的巅峰。这提醒我们,当他的眼光没有被引导到连贯一致的东西时,他的眼光会有多大的反作用。

  《好莱坞》以二战后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试图在这个行业中闯荡的故事。故事从Jack Castello(David Corenswet饰)开始,他是一个试图寻找突破口的年轻人,但最后却在迷人的Ernie(Dylan McDermott饰)经营的加油站当护送员。工作室主任的妻子和闭关的男人们到Ernie的加油站与那些还在等待突破口的年轻帅哥们邂逅。Jack的客户之一是Avis Amberg(Patti LuPone 饰),她是Ace Amberg(Rob Reiner 饰)的妻子,一大型虚构工作室的负责人。而Jack的一个同事最终成为了Archie Coleman(Jeremy Pope饰),他是一个同性恋的年轻作家,他爱上了他的一个嫖客,也就是后来成为Rock Hudson(Jake Picking饰)的男孩。

  Archie的最新剧本《Peg》讲述的是1932年英国女演员Peg Entwistle的悲剧,众所周知她是在1932年从好莱坞乐园的招牌上纵身一跃的英国女演员。起初,对Entwistle的故事,以及Anna May Wong(Michelle Krusiec饰)的故事的编织——后者因落选电影《大地》的女主 ,最终让Luise Rainer赢得了奥斯卡奖——这让人觉得是在找回好莱坞失落的演员。Murphy对局外人的热爱,将他带入到像Entwistle这样的悲剧中来,这是绝对合理的,Entwistle使用破坏了她梦想的制度来终结她的生命。但是,《好莱坞》的诸多问题之一,就是Entwistle的故事如何成为Murphy专注于自己华丽丽的选角创作源泉的。这不是一个关于局外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遗传基因的人找到历史性成功的故事。如果Murphy认为自己是在破坏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成见,那么为什么要写出这样的剧本,并且让这样愚钝的演员主演,然后让他们的梦想全部实现呢?即使是像Samara Weaving这样有才华的演员,也会在Murphy考虑赋予其调性失衡和缺乏个性的情境下完全迷失。

  : 本影评翻译自rogerebert.com,如翻译有误,还请赐教。如果喜欢我的翻译,欢迎关注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好更新鲜的影评,谢谢。

  《好莱坞》观后感(四):墨菲的好莱坞 网飞的奥斯卡

  quot;I want to go to Dreamland." 开篇就把好莱坞与“梦乡”绑定,通往好莱坞即是圆梦,在瑞恩·墨菲和伊恩·布伦南的剧本中更显如此,不同于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他们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修正历史,他们直接虚构了一部电影的创作,而且重新编写了第20届奥斯卡的获奖名单。墨菲和布伦南对那个年代的好莱坞的印象是极度理想化的,为此,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种族主义和同性恋恐惧症上。 比利怀德、乔治·库克、诺埃尔•科沃德塔卢拉赫·班克黑德、费雯丽,即使这些名字的出现也会使电影历史爱好者欣喜激动。

  但将事实与虚构混为一谈,以至于多线叙事也常常模糊不清。剧中虚构的“Mag”改编自好莱坞的真实事件,1932年24岁女演员Peg Entwistle

Peg Entwistle

  因为事业发展不顺利从好莱坞的标志H上跳下自杀,这也引出本剧中几位有抱负的演员,编剧和电影制片人在虚构的电影界中奔波在创作道路的整个事件,但也有了一个极度朦胧的故事。在除了尊严之外,几乎所有事物都存在着欲望的世界,出现了那段历史基于种族或性取向的三个真实角色,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安娜·梅·王(Anna May Wong)和海蒂·麦克丹尼尔(Hattie McDaniel)也为这个朦胧的故事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的证据,证明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不公正现象。

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位公开出柜且死于艾滋的男演员:洛克·哈德森第一位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的华裔女演员:安娜·梅·王(黄柳霜)第一位获奥斯卡的黑人女演员(《乱世佳人》):海蒂·麦克丹尼尔

  全剧7集,从战后的城镇男孩正为坚持自己的梦想来到好莱坞却踏进另一个“梦乡”以维系生活,而推动着向性别和种族主义方面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并最后着重强调同性恋在行业内的扩散。当关注点转移在电影制作以及演艺和制片厂时,是全剧少有的值得夸奖的地方,我们在排练的两对演员之间来回跳动,我们感受到演员在试镜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注意到了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细微界限,但又落进了以性为驱动力的反转反转加反转的俗套之中。 那些即将到来的人们的梦想与已经存在的人们的能力在“Mag”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那些破损的梦在前往梦乡的路上得以重构,但最终对奥斯卡的重新编写可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渴望得到学院派认同的网飞的小私心吧。

  《好莱坞》观后感(五):好莱坞大咖角色历史原型整理

  

洛克·赫德森 Rock Hudson

1925年11月17日-1985年10月2日

  扮演者:杰克·皮克金 Jake Picking

  洛克•赫德森原名为Leroy 'Roy' Harold Scherer,1947年才被其经纪人亨利·威尔森(剧中由吉姆·帕森斯扮演)改名为Rock Hudson,取自直布罗陀海峡之石(the Rock of Gibraltar)和哈德逊河(Hudson River)。

  虽然杰克•皮克金颜值不及真实赫德森的1/10,但剧版人设非常讨喜和可爱(而且神似金·凯瑞有木有?),第四集“试演”中他将一句台词说错67次、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也并非完全虚构,赫德森的银幕首秀是《战斗机中队》只有一句台词的小角色,但却重拍了38次导演才收货。

  1952年《猩红天使》是赫德森第一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之后开始和导演道格拉斯·塞克合作了一系列浪漫爱情片,如《天荒地老不了情》和《深锁春光一院愁》。

赫德森和道格拉斯·塞克工作照天老地荒不了情 (1954)7.11954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道格拉斯·塞克 / 简·怀曼 罗克·赫德森深锁春光一院愁 (1955)7.61955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道格拉斯·塞克 / 简·怀曼 罗克·赫德森苦雨恋春风 (1956)7.3195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道格拉斯·塞克 / 罗克·赫德森 劳伦·白考尔

  赫德森在1956年迎来他的事业高峰,和伊丽莎白·泰勒合作的《巨人传》大受好评,然而在60年代中后期,事业慢慢陷入瓶颈,70年代开始转战小屏幕,拍摄了《麦克米伦夫妇》。

巨人传 (1956)8.0195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西部 / 乔治·史蒂文斯 / 罗克·赫德森 伊丽莎白·泰勒

  赫德森风生水起混好莱坞的那些年,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亨利为其打造的保护伞,后者用了相当多的资源来隐藏和压制他的同性恋身份曝光,甚至不惜公开泰布•亨特(届时已将亨利解雇)的性取向作为交换,以阻止记者揭发赫德森。

  这件事同样被《好莱坞》挪用到主角杰克(由大卫·科伦斯韦扮演)身上,为了压下杰克曾经是男妓的经历,吉姆·帕森斯扮演的亨利求助于意大利黑帮去“警告”记者。

  剧中还有一个彩蛋,亨利的秘书菲利思•盖茨(Phyllis Gates)也是真有其人,并且和赫德森有过一段婚姻,据称是亨利为了打破当时媒体和公众对赫得森是同性恋的猜疑而匆促安排的。

  这段婚姻没有坚持太长时间,只持续了3年就在1958年就结束了。赫德森死后有很多报告显示,菲利思用他的性取向要挟赫得森,而她自己本人则是一个女同性恋。

《好莱坞》中的菲利思•盖茨

  1985年,赫德森向媒体公开HIV测试阳性并于当年逝世,但风波并未随着他的逝世而停止,比他年轻20岁的前情人Marc Christian在他死后指控赫德森在明知自己HIV测试阳性的情况下仍然与自己发生性关系,而自己是从电视新闻上才得知他患病的事实。

  1989年,法院判决赫德森地产和个人秘书Mark Miller败诉,赔偿Marc Christian 550万损失费。

  虽然如此,赫德森性取向的曝光和死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让HIV/AIDS问题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

亨利·威尔森 Henry Willson

  1911年7月31日-1978年11月2日

  扮演者:吉姆·帕森斯 Jim Parsons(谢耳朵)

  作为好莱坞最声名狼藉的造星者,真正的亨利·威尔森的最终结果可不像剧中安排的那样完满。

  在剧中赫德森和他的编剧男友公开亮相奥斯卡典礼之前,亨利和赫德森之间的故事基本和历史上差不多,包括帮助后者调整饮食习惯成为肌肉男、矫正牙齿、打造直男人设、掩盖他的同性恋倾向等。

  说赫德森是亨利的最大杰作一点儿都不为过,虽然他同期也在培植诸如泰布•亨特、盖伊•麦迪逊(在剧中有出现),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取得赫德森如此之大的名声。

《好莱坞》中的盖伊•麦迪逊右边为盖伊•麦迪逊原型

  亨利是美国50年代成功将“肌肉男”推向潮流的第一人,也很会为同性恋演员打造一个符合社会标准的直男人设。

  但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每一个被他看上的、渴望成为巨星的演艺新人(无论是同性恋还是直男)都不得不忍受持续不断的性骚扰甚至与其发生性关系。

  随着赫德森的电影之路越走越远,亨利能够提供的帮助也越来越少,并且有着严重的酗酒总量,赫德森最终在1966年与他分道扬镳。

下图为真实的洛克•赫德森和亨利•威尔森

  与剧中结局相反,虽然一度有赫德森的经济支援,亨利•威尔森因为过度挥霍和酗酒,最后落得一贫如洗地悲惨终老的结局,甚至连个体面的坟墓都没有。

  结局唯一相似的,或许就是赫德森所说的那一句:

原谅你?我永远都做不到。

安娜•梅•王 Anna May Wong

  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3日

  扮演者:杨雅慧 Michelle Krusiec

  好莱坞第一位美籍华裔电影明星,安娜•梅•王的演艺事实从默片时代一直沿伸到电视领域。

  剧中安娜在错失《大地》主演一角之后凭借《梅格》拿下最佳女配角一雪前耻,但事实上,安娜在那次大挫之后就再也没有在电影上有什么作品,而是转战了小屏幕。

费雯·丽 Vivien Leigh

  1913年11月05-1967年07月08日

  扮演者:凯蒂·麦吉尼斯 Katie McGuinness

  英国演员,凭借《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奥哈拉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杜波依斯两度摘得奥斯卡奖。在剧中,主创很隐晦地提及了困扰她终身的躁郁症。

哈蒂·麦克丹尼尔 Hattie McDaniel

  1895年6月10日-1952年10月26日

  扮演者:奎恩·拉提法 Queen Latifah

  一生参演了90多部电影的哈蒂·麦克丹尼尔也是一个美国好莱坞历史的创造者,她凭借着《乱世佳人》中的出色表演,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有色演员。

  但她与此同时也在遭受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甚至获奖的奥斯卡晚宴上也被逼与白人同事们隔离开。

乔治·赫瑞尔 George Hurrell

  1904年6月1日-1992年5月17日

  扮演者:Aidan Bristow

右为真实的乔治•赫瑞尔本人

  摄影师乔治•赫瑞尔是好莱坞经典明星照风格的缔造者,极具个人特色的摄影让他成为明星名气大小的一个标尺。

剧照:《好莱坞》中的乔治•赫瑞尔

乔治·库克 George Cukor

  1899年7月7日-1983年1月24日

  扮演者:丹尼尔·伦敦 Daniel London

  乔治·库克是好莱坞工作室时代最为伟大的导演之一,创造了无数经典电影,包括《煤气灯下》、《窈窕淑女》、《一个明星的诞生》等。

煤气灯下 (1944)8.21944 / 美国 / 剧情 犯罪 黑色电影 / 乔治·库克 / 查尔斯·博耶 英格丽·褒曼窈窕淑女 (1964)8.11964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乔治·库克 / 奥黛丽·赫本 雷克斯·哈里森一个明星的诞生 (1954)7.71954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乔治·库克 / 朱迪·加兰 詹姆斯·梅森

  他的性取向是好莱坞中公开的秘密,其专门为好莱坞圈中人聚办的“同性晚宴”非常出名,在《好莱坞》第3集中有非常完整的重现。

  其他陆续更新。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