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虚无的焦点》经典影评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虚无的焦点》经典影评有感

2020-05-22 22:25: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虚无的焦点》经典影评有感

  《虚无的焦点》是一部由Yvonne Xu执导,吴骏超主演的一部爱情 / 同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虚无的焦点》影评(一):片子不错,小鲜肉演技有待提高

  了片子,也看了上的影评,客观的说楼上这位是带着至少两千万院线大电影的预期去看的,这种片子不能上映,很难找到投资预算有限,即便这样也依然要大幅亏损主办方做成这样已经很赞了,很推荐去看。虽然里面小鲜肉确实演技有些青涩,但是我认为大家都是很用心,希望大家能支持这部片子!毕竟这个年代真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的人太少了

  《虚无的焦点》影评(二):抛开文看电影

  昨晚大半夜看完了《运动概论》,上午猫着看完了《虚无的焦点》。看完片子后来豆瓣翻了翻评论,虽然我没看过小说,但好像也不想去看。只谈电影的话,我很喜欢哲的扮演者十年或许磨平了激情模糊视线,他们从相互依赖到各自独立。最喜欢那两通电话,最不喜欢餐桌上他们否认电话里的话。

  我多么希望结局时,张南走向他,说道:“张哲,我回来了,我们结婚吧。”

  《虚无的焦点》影评(三):不要都责怪圈子

  两个相十年却曲终人散故事,有点虐

  唯一说不通的是张南为什么要向张哲隐忍一切,本可以共同面对困境的,都十年了,已经是自己人了,不象少年恋人那么容易冲动了。除此之外,都很好,音乐铺陈情感的宣泄、圈子的真实。只是因为是圈子,所以卑微脆弱,因为卑微脆弱所以对未来不自信彩虹世界没什么不同决定放手的那一刻,再静静心。

  还好,在秋色如画的小桥上,他们没有擦肩而过

  《虚无的焦点》影评(四):人与人之间可能就是虚无叭

  我是看了剪辑后来才看的影片,看剪辑觉得挺甜的啊(就怪那个剪辑的人,只剪辑了上大学部分)

  后来看影片就觉得,之前看到的男生的男生的故事真的大多止步于刚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可是无论什么感情就算是男女间的也好,如意的能有几个,不过是因为世俗,因为不想伤害孩子,不想让两边的老人分担心而被迫在一起,然而在男男感情出现分歧又拿什么出来维持呢?世俗?还是婚姻法?什么都没有,就仅仅只是爱情罢了,成也爱情,败也爱情,因为爱情而在一起,而爱情大多是冲动的不靠谱

  《虚无的焦点》影评(五):静寂无声

  看完小说,回味电影细节,小说中把人与性与社会揉碎了暴露在我们面前,小说中围绕在张哲身边无数繁杂琐事让我身为读者有一丝厌恶不解,两人双双出轨,不知是赌气还是十年之痒,厌倦了可最终水终会流向大海,漂泊的人们最终会找到回家的路,反观电影,有男主的颜值和激情戏,有小说改编会加入自己的理解无可厚非,在处理十周年那场下跪中无声无息,让我最是心碎,不过画面前半段值得赞扬,压抑委屈不解用较为低沉的画面感表露,可最后结尾那句我叫张哲我叫张南十分不解的画面拍摄角度,不过令人心碎依旧,建议看完运动学概论有人物代入感看小说,看完小说看虚无的焦点……

  《虚无的焦点》影评(六):你看到的悲剧每天都在真实上演着

  误打误撞的发现了这个剧,大数据里找了好久可算是找到个可以容忍的清晰度。不评演技,只谈内容,十年后的事确实是如此,所以绝对不会想去看原文。

  优质的脸配好身材,同一个屋檐下配柴米油盐,在很多人看来是可望不可即的感情下满是灰调子,很美吗?是的,确实美,之所以美的令人撕心裂肺是因为所有的美都是残缺的。看了三集后面的内容已猜了大半,前面的出轨只为最后生离死别时再捅上一刀做铺垫罢了。多年同伴生活中最可怕的就是熟悉彼此到完全没有陌生时的乏味,一旦躁动的心有一丝丝念头则会种下一颗炸弹,我们挨过了无知却终将输给平淡,当向往的幸福生活失去了色彩,感情也将失去华丽的色彩变得暗淡,唏嘘脆弱的任同时也悲凉情感到最后竟然如此轻如鸿毛。原本以为品出这么多的内心戏自己应该会很堵心,结果却不然,相反是一种莫名的豁然。

  十年后,环境变了,我们变了,当初的那份情感变了吗?

  《虚无的焦点》影评(七):珍惜眼前人

  相较《虚无的焦点》的影片名称,我却更加喜欢小说的本名《张先生和张先生》。

  小说是两天前一口气看完的,说真的,没有看文字小说前,单看第一节影片,还真没什么感觉,甚至会认同这是“无病呻吟”的属性。

  然而,当小说的文字在眼睛里跳跃流转时,却让我跟随情节的推进而痛彻心扉,泪水也忍不住流了出来。为什么会被这部陌生的小说而感动了呢?其实小说中的人与事到最终走向并不算完美,只是里面描述的种种总会有着令人情不自禁对号入座的画面、相仿的情怀,继而直击心房。其实,人与人的相处是否应该赋予更多的包容、理解,减少不必要的猜忌、埋怨?简单是美,留白是美,也许真正的美好永远都会带着浅浅的一道遗憾吧。

  一句常听到的俗话:“珍惜眼前人”,似乎放在此处也是恰如其分,因为在看完小说,当抹去眼角的泪痕,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最后,推荐大家看小说吧,影片没能诠释出文字当中的精髓,而另外的《运动学概论》更象是一部搞笑的青春片,于是现在又开始看这一部本名为《张先生和张先生前传》的小说了……

  《虚无的焦点》影评(八):张先生和张先生

  通宵看完张先生和张先生小说,看到结尾突然不想看了。或许因为结局苍凉,或许是想留下幻想,更或者是没有勇气看完那令人窒息某种生活状态。小说中塑造了有血有肉同志爱情故事,尤其喜欢杨春子,敢爱敢恨,他注定是悲剧人物,也许暴风雨来临前不露声色离开这个让他千穿百孔的世界。

  第二遍看了,还是如同第一遍一样。看到虐心情节时还是忍不住落泪。这部小说中的男孩不把爱情就是一切,却又真真实实的为爱卑微,甚至能够忍受自己爱的男人在隔壁房间做爱,我不知道那是多么卑微的喜欢。

  张哲,我真的不喜欢他懦弱的性格,和张先生相爱十年从来逆来顺受,喜欢的东西从来都是张先生喜欢的。从来不主动争取,就连张先生要离开自己也不抓住。也许离开张先生才是他的最好选择,离开张先生他学会独当一面,学会健身,学会做饭,学会照顾自己。以至于后来的张哲面对爱情很淡然,这是一份开始理解杨春子一样对爱情态度的坦然。

  张南,小说中塑造的乌托邦好男人影响,他愿意为张哲放弃一切,可从心底也心疼这个男人,要怪就怪他太爱张哲,他背后为张哲付出太多太多。他酒醉后电话中对张哲的狂喊,张哲真她妈是个傻逼。听不出张先生的乞求,再过一阵子就好了。总之,张先生塑造的太过完美,完美到令人无法想象,这世界真有那样的男人?

  王洪军的背叛,杨春子死亡,也许是小说的转折点。张哲需要有人在身边安慰他,照顾他,而这时鸡米也要出国。并告诉他张先生为他做的事,他才知道张先生为他付出了多少。而又傻逼似的看透爱情,不想和好,其实心里一直爱着张先生。

  毕竟通宵看了这部小说,思绪万千,刚写到这里,又在纠结要不要把结局看完。也许人这辈子就这么过了,谁不期待遇到自己的张先生。每天上班下班买菜做饭,多么令人向往的柴米油盐的生活啊。

  张先生和张先生。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虚无的焦点》影评(九):写给《张先生》

  原著党,还是真诚地推荐大家一看。原作主线剧情的还原度很高,几个主角的表现也很贴合小说的气质。特别提一下被黄礼丰圈粉了,眼神啊表情啊小动作真的很到位了,让人觉得,张哲就该是这个样子。

  不得不说,无论电影还是小说,这个故事回忆的部分都是极美的。尤其喜欢张哲回到老家,在书架前翻出与张先生校园时的合影,不禁回忆起他们在泳池里拥吻的场景……这段无论画面还是音乐都美极了,渲染出十年感情的厚重与美好,让人跟随张先生沉浸其中。

  平心而论,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可能会觉得电影乱七八糟,但还是有几幕剧情比较打动人的。一是两个张先生的逃亡,在星空下两人躺在车前,任彼此心中思绪翻涌;二是电影原创的部分,看到杨春子和江超跨越家人的阻挠即将开始新生活后,张哲忍不住冲到鸡米住院的病房前向张南求婚,可惜这难得的冲动被泼了冷水;三是大晚上张南喝醉酒,忍不住打电话给张哲宣泄自己的思念与不舍,两个张先生就这样在北京的夜里隔着电话各自落泪……这些场景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触不大,可是越看却越难忘,希望大家也能因为这些可圈可点的片段,对这部作品宽容一些。

  最后说几个吐槽吧。一是主角台词大多数后期配音,多少有点不自然,当然可能是考虑到丰丰的台湾腔;二是大结局怎么可以拍得那么丑,那光线,那角度,那发型,两个主角的脸都是黑的,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

  不过,在大环境的各种压力下,还是完整的呈现出来,希望大家能更多鼓励才是。8.5分。

  《虚无的焦点》影评(十):想当然的男男爱情

  这样的片子看一部就够了

  国产片恶心的旁白又来了。国产烂片的标配。贱人就是矫情。

  还分个毛线的章节。

  木人公仔那个,不知几次在电影中看到了。

  虽然都是嫩肉帅哥,但看开头的几段激情戏硬是把我给看恶心了。就不能拍得含蓄美感点?《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那种干净却情深,看着多舒服!

  感觉编剧完全是按照男女恋爱的路子来写剧本,然后导演用两个男的照演出来,可是两个男的恋爱、同居,状态会跟男女一样吗?而且同居是最能看透两个人的弱点、习惯的时期,很多情侣就是死在同居的,但现在除了彼此睡久了产生审美疲劳就想着出轨这点,还真看不出两男主之间有什么问题。还有大男人的当街像个泼妇斗小三也是很醉,男人就得有男人的样子,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不同。

  还有觉得失实的就是,一水的演员都是帅哥白脸,没有粗汉、丑雕、油腻大叔,甚至连肌肉猛男都没有。看过日本电视台拍摄的中国L、G出柜纪录片,一对G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有个G样子更是无法想象的普通。还有一部国产的GAY纪录片,里面的人物,那个粗俗,那个不顾一切、竭斯底里,简直了。看这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只有帅哥才能GAY,其他人都不配。这是国产青春GAY片(尤其网大网剧)给误导的,为了满足腐女们的YY,都已经不考虑情理了。如果随便找两个小鲜肉装男女谈谈情扮扮恋爱就是GAY片,就是GAY的生活,那这电影谁TM不会拍啊?

  说什么基情满满感动人,其实换SEX对象换得比走马灯还快,大概这就是GAY的世界。因为现行社会秩序下,同性婚姻在中国根本没有法律的承认和保障,没有婚姻的约束,GAY们对待感情必然更加的不尊重,滥情“博爱”、乱搞男男关系的风气就成了主流,真爱、长情就成了稀有事物。

  异性恋要不是有婚姻的制约,情况也不会比同性好多少。2018年中国的结婚人数下降,而离婚人数创新高,相信很快结婚和离婚的对数比例就要变成1比1,未来甚至可能离婚的比结婚的还多。

  “我给你下饺子吃吧”。难道不是“我给你下面吃吧”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