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精选

2022-03-28 03:01: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精选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精选点评:

  ●每一本类似的书下基本都有嗤之以鼻的评价...觉得有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非虚构文学写作练习册——你需要找到适合你的练习方式,但是这并不容易。

  ●白色纪念册,走入记忆,the 5 stages of grief

  ●练习,充满活力的写作和充满活力的生活,都需要慢慢练习,为了忘却和纪念而写,为了生活而写

  ●有点散,但好玩的练习会做做。

  ●没有认真品味,多加练习永远都是假大空

  ●基本都是废话…

  ●有时候能看出来翻译不太了解美国文化,一些俗语或者缩略语翻译不是很到位。作为写作指导来说广度有了,深度差点。不过能坚持按照作业完成的话还是有收获。个别章节的练习只适合英文母语的作者。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许多写作练习方法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一):老江湖传递的写作口诀

  全书收录了87篇一线作家对学写作的人的建议和指导。每一篇都会有一些经验的分享和练习要求。我找到了PDF版本,2天内读完,对于很有启发的练习题和建议都做了摘抄和划线。

  但就在合上书的瞬间,又变得极其迷茫,很多建议总觉得只言片语,甚至支离破碎。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开始写,想到哪写到哪的人来说在真正的练习时候帮助不是很大。那些摘抄在练习写作的时候,往往就忘了该怎么使用。有点像打羽毛球时候教练教给站位和挥拍的口诀,但是不是自己实战切身体会总结出来的。总是不能灵活运用。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二):关于练习

  第二个练习:假装你是一只在荒野中迷了路的山羊,扎到了皂荚的刺上,中毒流血,生命垂危。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你想要写下什么?

  不过,教给别的山羊,认识皂荚的模样,简要说明其危害应该是可以的。只可惜手头也没有网络,甚至不知道这东西叫做皂荚,画画的功底也一般,对这东西的了解几近于零,即使留下来了只言片语,能看见它的估计也是和我下场差不多的山羊,这不是还没有什么意义吗?

  那么,还写什么?

  只要静静的躺着,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块玩乐的日子就好了。在心里默默祝福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幸运,快乐,和平安。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三):很实用的写作练习

  因为2月份三明治写作班同学推荐的关系 ,觉得系统的练习写作仿佛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就也翻开了这本《开始写吧》,开始写了。

  书比较特别的是和标题一样,开篇就是几个写作练习。“让你立刻停下来的事”,会是什么事呢?有跃跃欲试之感。

  仔细看来,这并不是一份非常系统的教材。更像是各个写作者激发写作灵感的合集。因此没有先写人物,再写景色这类完整的联系,而是每个人是怎样来训练写作的。有人是从画入手,观察难理解的现代画派,甚至记录不喜欢的画派的风格。有人从生活经验入手,描写第一个厨房,激活记忆和观察能力。有些人是打开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比如说垂死山羊的视角,人为的开一扇一寸窗户的视角,都是把人拉到不通的角度。最有意思的写作联系是从字典里拿一个字出来,这个近似于游戏性质(褒义)应该可遇练习很久吧。

  无聊是哪种手段,内核都是观察,细化和感受。比如说会议第一个厨房要回忆的到声光气味,冰箱里的食物,一寸窗户需要观察到事物的纹理,都是观察的细化,提示你注意平时的细节。而用三个词形容空间特点和最能唤起你的记忆和感情,则是反复提炼自己的感受。给文章定一个基石。

  是很实用的书。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四):[书评]开始写作灵感的探索之旅

  相反,这本美国创意写作系列书之<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却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视角,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写作练习来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技巧,从而慢慢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当然这个写作练习里并不是枯燥的摘除好词好句,而是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挖掘内心去发现这个社会和生活,这也需要更多思考过程和更多的情感酝酿才能写出真正有内涵的人生篇章.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引导我们探索写作灵感的启蒙书籍. 而什么是非虚构文学呢? 它的体裁包含了最贴近生活的散文随笔还有描写真实过去的回忆录.因此如何真实的再现人物,情节,场景和故事是写作中遇到的一大难点.

  但是该从哪里开始动笔呢?书里有一个很适合我的写作训练方法:一页纸中的生命.

  第三部分:选一个星号,闭上眼睛仔细思考这个事件的某个精确时刻.细节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第四部分:快速简单的记录下来这些感受.

  第五部分:在一页纸上,集中精力把这一时刻描述成一场景.

  除了上面的训练,我还总结了几点传写回忆录的灵感来源.

  1.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素材或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因此当这些细节被挖掘出来,并用它来表达一个别人并不了解的含义时,就显得富有创造性和感染力,同时也避免了文章的平铺直叙.

  3.通过四五大张的索引卡来拓展思路,然后打乱顺序,寻找其中的关系.

  4.通过实物照片或其他物件来回忆过去,并深入调查某时某刻发生的某一事.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读后感(五):写作是个技术活

  作家是可以培训的,写作是个技术活,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写作者,总是被冠以脑力劳动者的“光荣”称号,而只有走上这条路的人心里才最清楚:无论是习惯键盘还是稿纸的写作方式,它都是需要手脑并用,哪头也不轻松,只是有人劳有所获,而有人则不能,区别就在于作品对公众读者的吸引度。

  一直喜欢写字,但关于写作这件事,曾经总是认为这属于艺术创作的一种,就像国家的主席总统一样不是谁都能胜任的, 它需要天分,而当我看到这套文学创作系列的书后,这一观念被彻底推翻,这里尽管并没有叫人如何去成就作家梦,但却在一种最普通的写作指导练习中灌输了这样一种意念:写作不难,写出好作品可以很简单,换言之,谁都能成为作家。看着这本书讲述的方法和那些名家曾经略显稚嫩的练习作品,再结合自己的现实,发现真是不无道理,优秀作品不断的写作者,他的笔一定不曾停,脑也不曾歇,笔耕才是他们的事业它和其他需要技术的工种一样,也是一个技术活,也存在着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的不二定律,偶获的艺术灵感只会给作品填色,再好的构思也抵不过文笔的调子和巧妙的表示方式。

  脑的灵光+笔的灵动=完美创意写作。与虚构文学的创作写作指导有着明显的异同,都是提倡练习,不同的是,这本中引用的是一些已然成名之人曾经的作品案例,这在无形中给有志于扎身创意写作的人们以鼓舞,也充分体现了美式教育的特色,动手能力的重视,提倡手脑并用,写作创意的实用性也能够给苦于思维受限的写作们以创意启发。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出书热不断走俏,写作者不再只局限在当初纯文学创造的狭隘领域,各类书籍都在以灵活的不断变化的形式开始涌向市场,曾经低贱穷酸的职业作家成了受捧的香饽饽,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专职写手也不断增加,或者说,只要想有出书的想法,谁都能写,就好比当今的社会现状一样道理,只要想上学,总有大学上,但其中突出问题在于:要想在这个写作的平台上成功起跳,在这个熔炉中练就真丹并非易事。尤其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速食主义盛行,从闪婚到高铁,事关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玩各方面都得以体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快餐文化也不甘落后,各种速成班如雨后春笋般的疯长,速成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实际市场需求,然而我想说的是,即便有再好的速成写作方子,还是应该学会在其快速指导下慢下来,扎实基本功,才能出佳作,因为对于写作者们来说,越快越糙,几易其稿效果更好,这本书教你的是如何入门,并非一劳永逸,就像没有长生不老药,青春永驻丹一样,写作也不能一写冲天,一切还要靠自己,恰如中国的一句古语所言“师傅临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叫做因材施教,作家的成长的确需要培养,但作家的成才更需要天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