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号100》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信号100》经典观后感集

2020-07-06 22: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信号100》经典观后感集

  《信号100》是一部由竹葉リサ执导,桥本环奈 / 小关裕太 / 濑户利树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号100》精选点评

  ●两星给恒松祐里&山田奈……(奇怪这里千年的颜值又是正常的……

  ●一星给美少女

  ●不愧是桥本环奈,四个男生都爱她,这结局可以说是完全猜到了的

  ●改成了大屎片一部。可能是迫于预算有限片子真实感是个大问题,过快的节奏把电影代入感抹杀的所剩无几,各种突然跳出来强行推进剧情线索都有一股浓烈儿戏感,除了让人发笑外没有任何电影语言感觉原作漫画扣人心弦智斗被删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猎奇死法展示(问题是这些死法也没Cult到点子上去,除了摸O金金桥段让人有点印象之外其他血浆都是海量B级片玩了千百遍毫无创意设计全片最终变成了一部超低配校园大逃杀。桥本环奈本片的表现也是极为尴尬,大多数时候只是担任在走廊跑来跑去的角色,结尾更是画蛇添足典范。即便是把原作浓缩一下也比现在的垃圾原创要好,非常好奇原作者自己的漫画被改成了这个比样到底作何感想,亦或许原作者根本没被允许介入资方的改编行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导演瞎拍一通。

  ●日本最经典学生互相残杀是Battle Royale,老师杀学生最经典的是恶之教典,这部片子有以上两片的感觉,但是又达不到其水准。 桥本环奈终于摆脱福田雄一一次拍一部R15结果普通通,前因后果感觉都很生硬,直接开始老师就催眠学生,开始自杀,男女主就是普通,本来R15就不是看演技的,只要大声吼几声就让人感觉进入角色里面了。使用了大量的新人,我只认出了小关裕太和甲斐翔真,其他的都是最后看片尾才想起名字。不得不说桥本和若月关系真的好好啊,可惜若月死的好早。 看别的评论基本都是说片子改烂了,原来如此。

  ●要说毫无质量烂片也不至于,但是相比较同类型的校园青春血浆电影的邪恶教典和要听神明的话来说节奏还是很奇怪。打发时间不错了。

  ●有点蠢。 但是那些自杀的场景又蛮带感的。 弱化版《恶之教典》。

  ●桥本环奈首部R15,又名《高中生的100种死法》。中村狮童好久不见了。故事一半还保持着悬疑性,可越来越脱线,后来更是整段整段直接垮掉,直到迎来结尾的中二巅峰

  ●每年标准一部嚎叫狼人系列

  ●像是一场95后新演员选秀大赛。少女只停留在玛丽苏和谜之基情层面风格化和奇思妙想程度也都令人失望辜负了我对导演的期待

  《信号100》观后感(一):剧透一下死亡顺序

  1。刚开始一个女生

  2。一个男生咬破自己手腕流血而死

  3。5个人集中跳楼

  4。女主好友咬断自己舌头死掉,还有一个男生撞墙而死,一个女生拿花瓶砸死自己

  5。一个女生把自己的头转了个360度

  6。老师跳楼自杀

  7。2个男生上吊自杀

  8。一个女生割脖子死

  9。一个男生好像是捏爆自己两个蛋而死?

  10.一个男生那玻璃杯捅自己肚子死

  11。男生把电灯泡放自己嘴巴里电死

  12.一个女生割腕死

  13.一个男生活活掐死自己

  14.一对情侣拿棍子插死自己

  15.一群人因为被酒洒到而集体自杀

  16.一个男生拿刀子捅死自己

  17.一个男生跳楼死

  18.一个男生扎死自己

  完结

  《信号100》观后感(二):在这部电影里你想看到什么?适合谁?

  Q. 在这部电影里你想看到什么?

  A.

  ——猎奇的自杀场面

  种类较多,有一部分相对有美感。但是CG有些廉价感。

  ——演员颜值

  相对会比较满意。

  ——复杂的人物形象

  不好意思,没有(除了某个角色)。大多数人物都是炮灰,女主角的塑造也不是很具体,更不用说幕后黑手了。

  ——人物间的联系

  他喜欢她,他们都喜欢她,她喜欢他所以讨厌她,他喜欢他但是感觉被他抛弃了。

  ↑以上就是比较明确的联系,其他人没有联系,因为是炮灰。

  ——紧张刺激的剧情

  大部分剧情在“人死了——人又死了——人又又又死了”中度过。可以说没有什么剧情(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

  ——超出想象的结局

  比较见仁见智。或许是从坏的意味上。

  ——我是xxxx的粉丝,我就想看ta活跃

  拿出演员表,看看前两三行,没有的话基本上就只有看怎么挂掉了。

  *女主角(也就是桥本环奈)的粉丝建议不要对这部电影抱太大期望。

  ——我喜欢看大逃杀、恶之教典之类的生存游戏类电影

  你会被这部片子震惊的。

  ——我喜欢看B级片

  你赢了。

  ——我想看原作还原(应该没有吧?)

  完全没有。看该片不需要补原作,除了人物姓名完全不同。看了容易产生错乱感。

  Q.本片适合的人群有?

  A.15岁以上的人士。

  喜欢看人自杀的人士;演员粉丝;闲着没事干想浪费人生约一个半小时的人士;想找片吐槽的人士;BL爱好者。

  ———————————————————————

  关于BL部分(严重剧透,建议不要往下翻):

  阳光帅气运动系男+阴沉头脑派青梅竹马(对前者强烈单箭头)

  两人小时在一起玩耍,似乎遭到了虐待。后来进入同一所高中,两人渐渐疏远,后者感觉很寂寞。

  在这场游戏里:相互凝视;“我一直看着你,你却看着别人……我们一起死吧”;最后殉情。

  如果喜欢这种设定务必要看(本人没有任何感想)

  《信号100》观后感(三):信号100

  就离谱

  2020年了只能活一人的生存游戏里还有女主圣母

  “我来说服他”然后送走3个暗恋对象

  最后一个也是拉着反派好友共沉沦

  好TM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我还不如嗑莫名其妙的青梅竹马反派×男二的糖(╯‵□′)╯︵┻━┻

  看一半好想反派把她突突掉[二哈]

  是桥本环奈都救不了的人设

  最后囚禁老师有被开心到

  最后说一下故事

  背景是乡村高校,一群熊孩子不听话上课各种违规操作,有偷懒暗恋女神的,有小情侣互诉衷肠的

  这可惹恼了老实人,老师对36个学生催,设定触发死亡的100条信号,解除催眠的方式是只能活一人

  学生们的死亡游戏就此展开……

  《信号100》观后感(四):被砍了80%的血浆和故事-电影与原著的区别、差距

  我相信大多数看这部电影的观众,被吸引的点无外乎两个,桥本环奈,和催眠自杀带来的千奇百怪的血腥死法。

  但这两点,前一点不再多谈,桥本环奈的发挥不功不过,毕竟不是什么考验演技的电影,只是血腥恐怖片。

  而第二点,让读过原著,作为恐怖漫画,电影爱好者的我实在难以拍手称快,只得掏出我的日版漫画回顾一番。

  先说剧情吧,这里我就不在乎什么剧透与否了。

  电影版的剧情是变态杀人狂老师有一手催眠绝活,在偷偷催眠杀害路人不过瘾后,决定屠杀自己的学生。全班学生最后活的就剩女主,而侥幸逃脱的老师五年后被女主逮起来,处以同样的催眠折磨。

  这个故事的问题在哪呢。

  首先是老师的毫无铺垫乃至动机的完全缺乏,他前期出场短暂难塑造形象,最后变态自白鬼笑两声草草收场。

  恐怖片里疯狂的杀人犯可以没有动机,但是前提是他足够神秘,像《月光光心慌慌》的迈克尔,你不需要窥探他的动机。

  可老师这一角色不是神秘,而是单薄,所以十分败笔。

  第二点,则是结局的四不像,脱离全片风格。那布景,桥本环奈的严肃和惩罚者设定看的我想笑,把故事送入了万劫不复得深渊。

  在谈原著前的最后一点,后面也要提及,便是故事中智斗的缺少。三池崇史的《诚如神之所说》(要听神明的话),我也看了原著和电影版,本质上信号100和其同类于校园生存漫画。

  诚如神之所说的电影版虽然也很烂,但它的智斗情节还是稍稍存在的,信号100这一情节的缺乏,导致剧情实在没什么可以品味,有趣的地方。

  那么来到原著上面,先讲原著和电影故事上的不同(如果你还想看漫画,而且不喜欢剧透,就不要往下读了)

  电影中我们知道女主坚村是个被人见人爱的主,而漫画里女主更加普通,只被男主角榊沧太喜欢和守护。

  沧太可不像电影里有血有肉,漫画里他反而是个败笔,因为他是绝对的三无男主。

  这位在漫画中没到教室,并没有被催眠,算是逃过一劫。这能让他能放开手脚保护女主,可他的动机和人性实在是模糊。

  没错,是人性。

  沧太像是机器人一般思考,面对什么血腥场面都淡然自若,可以为了坚村伤害,甚至杀死任何人,是个异常白板的,简直是把诚如神之所说里的天谷武,生搬硬套过来的主角。

  他倒是间接冲破了善恶的死板隔阂,让真主角团在生存游戏里同样心狠手辣。

  而和田就直接是个杂种了,没什么说的,在很多电影中都能见到的,为了保命而乐此不彼的害死其他人的反派丑角。

  决定漫画和电影出入爆表的关键角色--老师。

  漫画里老师可不是个喜爱学生,被学生爱戴,在课堂上打成一片,却心理变态的老师。

  他被全校最差最乱的班级(这也是电影没有的设定,漫画提前给了这群学生坏背景)折磨欺负,被同僚看不起,画风就像蛆虫一样。所以他才下催眠,决定好好教育(马上解释)这批坏学生,并且他真跳楼死了。

  催眠的方法不是电影的邪教玄学,而是高科技研究,电影结局沧太拿的两颗止痛药其实漫画里真是暂时解药,能暂时阻断人的神经,从而阻断催眠。

  那漫画的核心驱动我们就了解了--惩罚,而非老师是个变态杀人魔。

  结局上,也是全都嗝屁。

  可并不如电影里所说--没有解除催眠的方法

  还记得前面说的教育吗?解除催眠的方法,其实就是发自内心的说一句:老师!对不起!

  异常简单却相当震撼,还和一个伏笔相对应。坚村则在五年后当了老师,同样教最恶劣的差生班,被羞辱的她理解了老师当年的催眠惩罚,拿出老师藏的留给幸存者的光盘,选择轮回式的惩罚自己的学生。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优秀却也是败笔。

  优秀的,是简单的解除方法,和学生互相算计血流成河的不知悔改的强烈对比,似乎讽刺拉满。

  败笔呢,则是暴力轮回结局给的过于突兀,以及结局前沧太的各种匪夷所思,沧太之死的刻意和扯淡。

  说完人物,结局的不同,最后的三个问题:血腥,智斗以及更多的动机。

  就我个人而言,电影其实不算血腥,我统计影片有21种左右(捅刀子捅剪刀其实差不多)的死法,漫画则有32种左右。

  数量上缺少,自杀场景用力也大大弱化了

  漫画那是撞墙直接脑袋爆了一滩,别说一下一下的,第二下都出不来。

  其次是人物死亡颜艺,电影基本没什么颜艺,漫画的颜艺看着比死都难受,大幅度提高恐怖骇人程度。

  不过影片中,口爆灯泡,180℃转头是漫画没有,我觉得还可以的原创加入。

  智斗情节上,漫画有背后信号提示,内奸和猜题环节,不多,可撑起了第二本的过渡和最后结局,算得上精彩。

  电影里是啥都没有,让我挺诧异的。

  临近尾声,说起最让我痛心的--删减压缩

  漫画让人看下去的点,除了怎么解除催眠和死法,还有老师的帮手,被牵扯进来惨死的其他老师的加入。

  这事关学生间的霸凌和同僚霸凌的部分,有救赎情节和老师为人而残杀学生的猎奇情节被删减去,让整个故事的看点大打折扣。

  如果按我所想,《信号100》拍成日剧比较合适,而不是五马分尸原著才得以拍出来的电影版。

  《信号100》观后感(五):这是一部很神奇的电影。

  

有剧透。

原本想着给一星的,

1、但是,当成搞笑片看,会有迷之加成,两星;

2、当青春偶像剧看,演员颜值都很高,再加一星;

3、结尾曲实在太好听再加一星,强烈推荐这首YUKADD的《carry on》另外,这首曲子竟然有原唱的中文版,哇哦~。

其实,四星肯定是虚的,甚至只值一星,但结尾曲太棒了就给了四星。

另外,bug很多,比如规则中有不能倒着走多少多少步,不能对视超过十秒等等。

隼在招呼七颗神龙,不,七个喽啰指人的时候,倒退走了好几步来着,忘记多少步了,应该算违规吧。

隼在和男三聊小时候要一起自我了断的时候,两人对视早就超过十秒了。

特别是暴力这条,为了救人而去攻击他人,并且抱着牺牲自己的心情去完成,算是暴力吗?

如果算,那为了剥夺他人性命,往别人身上泼啤酒(因为电影中泼啤酒是明确能开启规则的)那就不算暴力吗?那往别人身上泼硫酸也不算咯?

最后的五年后的故事,基本上把这片儿再降了一个档次,把一个很有逼格的老师,变成了一个彻底变态。

基本上,这片子没有啥特别寓意,没有同态复仇比如松隆子的《告白》,没有社会弊病,比如《大逃杀》,就连校园霸凌也是含糊带过(莫名其妙的小屁孩被人欺负的画面),甚至,米有这类逃杀片里常见的“GPS高科技”和阴谋论,看了半天,就一大变态用催眠术杀了一波学生,学生里的两个小变态,杀了剩下一波,然后被正义感的男同学同归于尽了,然后唯一幸存者女主蜕变了,找到那个大变态反杀的故事。

搞不懂,一所白天还很多人的学校,为啥放学后变成只有一个班存在的鬼屋。

而且,就创意而言,看转圈圈的视频然后自我了断,这不《 弹丸论破3 -The End of 希望之峰学园- 未来篇》里的桥段嘛,假如必须按指定规则玩,那是致敬《诚如神之所说》。

所以,只能当是搞笑片看了。

所以除了推荐主题曲外,原本写这么多没啥意义,但,最重要的来了。

推动全剧的最重要的一个规则——不能在学校过夜。

按照电影里逻辑(如果有逻辑的话),除了既有的64条(50条披露+14条隐藏),里面有很诡异的触发条件,比如不能用塑料瓶喝水(这是先决的隐藏规则,隼没说出来)其余的36条是变态老师甘兴将军追加上去的,但所有规则都是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比如别在学校里使用暴力,别迟到看漫画玩手机情侣打情骂俏在学校做羞羞的事情和离开学校(逃学),甚至,在教室里穿运动裤,也算作不礼貌吧。

但,最诡异的一条是,不能在学校过夜。问题是,是个学生都不会在学校过夜(寄宿学校除外哈,但寄宿学校那必须得在学校过夜啊),这和班规能有啥关系?但这一条,明显就是甘兴将军追加的呀。这条压根就不算规则。

所以,明面上,可以看作,追加这条规则,是让学生自相残杀的导火索。

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知道其他人挂了,各自躲在看不到周围人的地方,那怎么确认天亮后自己是最后的幸存者?怎么给自己暗示,让自己自我了断?

不是我抬杠,剧中有一段很累赘的桥段,是男三拿出止痛药骗女主说是解药,估计剧本上是有这个套路的,男三应该是想用这种办法来善意地骗女主和朋友,让他们误会各自是幸存者,然后活下去,但拍着拍着变成了闹剧。

所以,不能在学校过夜这条规则,也许一开始就是假的,即便是真的,也是可以破解的,。

所以,我自作多情认为,结尾的复仇桥段,要么是为了迎合日式主旋律强加上的——如果法律无法制裁你这种恶,我就用自己的办法吧。

当然也可能是导演功力不够,没有更好把捏变态老师的动机,单纯用“无脑滥用催眠术的心理变态”来盖过。

再来,桥本作为圣母婊活下来了,

然后不出意外,导演竹叶丽莎是一位女性,

甘兴将军的主演是中村狮童,曾经以婚内出轨(竹内结子)爆过丑闻。

电影的主题抛开大变态小变态的成分,还有——遵守规则,成为一名成年人。而众多规则并非为了你好,而是单纯地否定,比如,你想学法学,当律师,当检察官,不,你不行 的,你做不到的,这,不就典型的PUA搞心态否定式霸凌,然后进一步心理控制的套路嘛。

所以看下来突然发现很有意思,这电影也是在给小姑娘们一种暗示,别被PUA否定式霸凌中招了,这个看懂的就懂了,看不懂就当我在装13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