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男孩》经典观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们的男孩》经典观后感1000字

2022-03-28 03:03: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男孩》经典观后感1000字

  《我们的男孩》是一部由剧情 / 犯罪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2019-08-12(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男孩》精选点评:

  ●挺好的,但对这个题材无感的我怎么都看不进去。不怪这剧,怪我。

  ●加入很多文化元素,但不熟悉进去感不强,推进慢,7集

  ●好莱坞的看家本事,就是真是改编!这种实力,环球无人能及,无敌果然是最寂寞…真实的事件咱就不语评价啦。只说,改编后的剧集,即便是两种极为陌生的语言,却还是很吸引人。更多时候,即便听不懂,没看字幕,单单看演员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却也能理解个大概。所以说啊,当下的地球人,果然是一个妈生的。预装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一样的。当然,被红恐洗脑后的某些高级猴子就不好说了…

  ●所有人 一旦极端 才是恐怖分子

  ●【以色列】手持摄影的插入,真实新闻画面的添加,似乎模糊了“电视剧”与“纪录剧”的界限,会因为这场可称雪球效应般的悲剧发生而感到真实袭来的害怕。历史根源的冲突、政教的对峙、法庭媒介于事件中的作用,再到细小的角色动机与受害者,十集面面俱到,成品极为完整。在遵循“美式剧集”的框架之下,它没有刻意为剧情和受众设置讨喜的悬念和无意义的说教,也并未给出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收尾。但这种过分黑暗和压抑的氛围营造,但却对事件的每一方、每个人、每国都发出了颇具音量的拷问与审视。

  ●拍得挺好,就是翻译太差了

  ●伴随着探查案件真相的是对更大更深远的矛盾的揭露,让人有点无可奈何又深陷其中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状态

  ●耶路撒冷的种族问题,是世世代代延续的,几乎不可能和平解决。

  ●中国在教育和宣传上对于以色列犹太教的文化都是很少提及的,建议有条件的都去看看这部不可多得的好剧。以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展示那件著名的事件,全剧都由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意第绪语构成,中间只有两个段落夹杂着英语,犹太教文化、耶路撒冷现状和民族矛盾都刻画得很细。

  ●细节做的还不错,但叙事不是很吸引人。

  《我们的男孩》观后感(一):四位少年引发出……

  #豆狸推荐# 我们的男孩 | 犯罪/美国 四位少年引发出…… 三位犹太少年的失踪 一名少年的被杀 一场意外的绑架案 致巴以冲突到达最高点 来自各方的愤怒 苦苦追寻答案的 只有各自不愿妥协的父母    推荐指数:⭐️⭐️⭐️⭐️ 海加·李维、约瑟夫·斯达、Tawfik Abu Wael编剧

  《我们的男孩》观后感(二):和中日关系何其的相似啊

  超2.5万人聚集在一起祈祷

  军队进行全国性大规模搜寻

  国家总理亲自发言

  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835人死亡、超5000人受伤

  三天内投射900吨炸药

  互相发射的火箭弹数目超2000枚

  对近4760个目标进行反复轰炸

  ……………………………………

  原因是因为三个平民少年失踪

  我不禁想了一下:如果这是发生在其他国家呢?他们会怎么做?如果发生在我的身边呢……?

  公元前586年,迦南地区的两个犹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从此,犹太人开始了近2500年的流亡生活,直到1948年以色列立国。

  人种学家曾经统计过,无论什么民族,一旦亡国超过500年,要么被同化要么灭亡。

  以色列人被驱赶到世界各国两千多年却不被同化,祖居地被外邦人全部占住近两千年,却能重新复兴回归,再次立国,这只能用奇迹来形容。

  《我们的男孩》观后感(三):拯救我们的男孩,不要蛊惑、仇恨和杀戮。

  HBO的这部十集限定剧用影像和对白将巴以矛盾全面细致地展现出来,完整地还原了2014年那一场巴以之间因各自的极端分子相互绑架谋杀对方少年导致的大规模冲突,有力挖掘出表象下的深刻本质。全剧以三个以色列少年被绑架杀害为引子,将镜头集中于此后一名巴勒斯坦少年被绑架杀害的事件,从绑架到破案再到审判,而犯案者是一名犹太极端主义者及他两个未成年的外甥,这也是剧名的由来。全剧主要围绕着六个男孩中的犹太少年阿维沙展开,从表面上看,学习不佳还有口吃的阿维沙是加害者,但其实他更是受害者,出生于正统派家庭的他被亲人和社会灌输了仇恨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极端,最终成为舅舅的帮凶。看完全剧,感慨颇多:1.巴以矛盾陷入了死结,冲突不断,旧恨未了,又添新仇,国家和民族之间和解遥遥无期,正义当然要维护,但纠结于过往,则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和平;2.当今世界,是非对错的界限变得模糊,政治、民族、宗教引发的矛盾冲突呈大规模激化趋势,极端主义借言论自由之名肆意横行,人性之恶不断刷新底线;许多人通过网络及其他方式传播仇恨,诅咒其他族群和教众,而其他人因为族裔和宗教相同的原因对此不予制止,甚至变相鼓励,一旦点燃导火索就会酿成大悲剧,正所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3.任由这种境况的发展,人类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仇恨所吞噬,作为人类社会希望的孩子们将会沦为政治工具和牺牲品,正如剧中的男孩们一样。

  《我们的男孩》观后感(四):《我们的男孩》:位于耶路撒冷的《切尔诺贝利》

  主题/领域

  并非每一起谋杀案都能挑起一场战争的战争——然而也并非每一个地区都像耶路撒冷如此复杂。同时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三大亚伯拉罕宗教圣地的耶路撒冷从来都是战火风暴的中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中东宗教军事大国把圣殿山的争夺当做了千百年来的宿命,地理和文化的双重裂痕造成了无休无止的巴以冲突,即使近些年重启的和平计划稍有起色,也随时处在脆弱崩溃的边缘,比如说这些年最臭名昭著的2014年以色列-加沙冲突。

  2014年6月12日,三位以色列青少年Naftali Fraenkel、Gilad Shaer和Eyal Yifrach在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因为搭车南下而遭到了绑架。在混乱中Shaer找到机会电话报了警,在电话录音中能够听到枪声和惨叫声。随后以色列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国民大搜救,以色列总理Benjamin Netanyahu则把矛头对准了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后者则对此予以否认。

  在三个星期后,三位被绑架的少年已经生还无望的消息让以色列人民的愤怒达到了顶点,大规模的暴力示威随之开始爆发,作为报复16岁的巴勒斯坦男孩Mohamed Abu Khdeir在耶路撒冷遭到绑架和杀害,以色列警方在他身上发现了被殴打和烧焦的痕迹。

  因为这场意外的悲剧,长久以来巴以冲突重新达到了这些年的最高点,长达五十天的的军事斗争和人民战争里,夺走了超过2100位巴勒斯坦人和72位以色列人的性命。

  四年后的,HBO用《我们的男孩》把我们带回四年前的中东,回到耶路撒冷,回到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生活里,像是《切尔诺贝利》,用后人的视角重新剖析这一场因为意外的绑架案被重新点燃起来的巴以冲突,还原旁观者眼中的真相。

  编剧/剧情

  “突发新闻,三名男孩在约旦河西岸谷什-艾泽恩交汇处失联,所有的安全防卫部队昼夜不停地寻找失踪男孩的下落,并对该地区进行彻底排查……他们昨天搭了便车,但他们不是向北去了耶路撒冷,而是往南被带到了希布伦。有一个孩子设法联系了警察,报告了他们被绑架……以色列国防军和国家安全总局在查找三名男孩,军队将这个的行动命名为“兄弟守护者”……”

  “绑架过去七天了,仍然没有确切的消息可以指向三名男孩的位置,或者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在全国各地集会并祈祷,儿童在吟诵圣歌,老人则洒下热泪”

  “男孩们被绑架已经两周,以色列国防军已将搜索范围扩大并从用最新的技术手段,但他们的下落仍没有任何线索……”

  “男孩们被绑架已经十七天了,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仍然毫无线索……较早时候我们听到三维母亲恳请大家祈祷,超过两万人参加了这个集会……”

  以色列安全部门反恐特工西蒙在动荡的国内局势里逐渐嗅到了危险的味道,无作为的政府和越发被宗教挑动起来的民族仇恨让以色列这个本来就不安稳的土地愈加复杂起来。西蒙在凭职业的本能在无用功的搜救活动同时,深入底层开始了和平解决方法。

  就像是同样由HBO推出的《切尔诺贝利》,同样把故事架构在了详实的史料上。电视剧的叙事过程中改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名字,添加了不少过于戏剧化的台词和桥段——他们对纪录片似的还原毫无兴趣,他们就是想站在历史亲历者的角度里,来阐释仇恨缘何而来,探索事件到底会是怎样。

  《我们的男孩》由HBO同以色列电视巨头“科舍特”电视台联合制作而成,是第一部由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制作而成的美剧剧集。虽然由以色列电视台主导,但是值得尊敬的是的是故事没有完全当做以色列主旋律制作,而是让反思与文化的碰撞成为主导。

  在这样一个电视剧中,对立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不断互相碰撞: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德系犹太人和米斯拉希犹太人;世俗和宗教;穆斯林和基督教;左派和右派……不胜枚举对撞中最能体现拍摄这样一部诞生于仇恨与分裂的剧集与其说勇敢更像是“鲁莽”,由此产生的思考和评判比前段时间那部悲天悯人却又空手无措的《红海潜水艇俱乐部》有价值太多太多。

  也许《我们的男孩》多视角多线叙事开始并不是特别清晰流畅,不过好在当故事逐渐展开,我相信越发清晰的冲突让它有了低开高走的潜质。

  《我们的男孩》观后感(五):六名凶手、四条人命、两个国家、一段历史、我们的男孩

  今年五月播出的《切尔诺贝利》让HBO大获成功,继而,HBO又将焦点瞄准了2014年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真实悲剧,8月播出有线新剧《我们的男孩》。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2014年,三名男孩在约旦河西安古什-艾泽恩交汇处失联,所有安全防卫部队昼夜不停地寻找失踪男孩们的下落。之后,16岁的巴勒斯坦少年胡达伊尔被绑架后惨遭杀害,引发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警察的严重暴力冲突。影片开始,警方接到一个男孩的报警电话,伴随着当事人求救声的是男人粗暴的咒骂和几声枪响,接着断了线,电话那端再无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和国家安全总局立刻出动找寻失踪男孩,他们将行动命名为“兄弟守护者”。人们在全国集会做祈祷、儿童们吟诵圣歌、老人洒下热泪,举国上下都在为之努力。可令人遗憾的是,两周半的时间过后,他们找到的只有三名以色列男孩的尸体。因为这起悲剧,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加剧,双方之间冲突不断。以色列将心中本已存在的不满,用怒火点燃,成为仇恨的火炬,掷向阿拉伯人。 煽动和侵犯阿拉伯人的报警电话涨了十倍,多人袭击阿拉伯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推特上充斥着种族歧视的信息,用的还是实名。

  西蒙通过阿维沙的心理医生希格尔的帮助,解除了阿维沙的“沉默”状态,让他进行了现场重演,这让案件侦破有了质的飞跃。

  然而,西蒙的办案受到了多重阻挠——有人说阿维沙和伊农都是未成年孩子,他们是被叔叔尤塞夫拖下水的,不该受到判刑;有人说,他们是犹太人,是受到神的庇佑的,不该受到刑罚;有人说,他们肯定是受到了警方的严刑拷打,不得已之下才认罪的......

  但是,也有人冲破了宗教思维,站在真理的立场上,这对于迷失在所谓人性泥沼中的众人具有重大影响,何况这个人是尤塞夫的父亲,还是犹太人中智者的象征——沙洛姆拉比。

  他对全家人说道:“让那些律师做他们的事,让专家来解决,这会帮助那些男孩们的,不要干涉或者算计,我们会得到公正的裁决。”

  最终,在正义面前,三名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被告人1号,尤塞夫·海姆·本-大卫,蓄意绑架挟持,对受害人进行殴打,意图纵火,为谋杀而绑架他人,并实施了谋杀,判定为谋杀罪;

  被告人2号,伊农,蓄意绑架挟持,对受害人进行殴打,意图纵火,为谋杀而绑架他人,并实施了谋杀,判定为谋杀罪;

  被告人3号,阿维沙,没有参与死者殴打,倒汽油或对死者的焚烧,然而,他抓住了被害人,阻止他反抗,协助他人掐死了他,出现在犯罪现场并参与了犯罪计划,因此,法庭认为他意图绑架谋杀,并进行谋杀,判定为谋杀罪。

  开篇绑架三名犹太男孩的凶手也于三个月后在希布伦被找到,其中两名凶手于住处与警察的枪战中,中枪身亡,另一名也是哈马斯成员的案犯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样的结局,能够让每一个看完整部剧的观众长舒一口气,正义终于到了。

  但是,这场冲突引起的痛苦是无法磨灭的。

  男孩们的死亡,直接引发了2014年著名的加沙战争。以色列国防军为打击哈马斯组织,进攻加沙地带。180多万加沙民众经历了这场武装冲突无情的折磨,其中还包括550名儿童,有1550名多名平民在冲突中死亡。这是加沙地带,自1967年来平民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如今巴以矛盾未决,局势依然紧张。在耶路撒冷,和平竟然成了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耶路撒冷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面积约176平方公里。旧城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主要是犹太人居住区。

  由于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奉为圣地,历史上关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

  首先,是犹太教的圣殿期。根据《旧约圣经》记载的《出埃及记》里的记录,犹太人从埃及逃离后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犹太教的圣殿。

犹太教标志

  其次,是基督教到来的罗马帝国时期。根据《新约圣经》的记载,耶稣当时是出生在希律王时期,那时候犹太人还掌管着耶路撒冷。后来耶稣根据犹太教的教义改良了一下成立了基督教。根据《新约》的记载,耶稣被犹太教徒打死之后,在耶路撒冷复活升天。

耶稣

  这就是三大教的历史起点,也因此耶路撒冷成为了这三大宗教的圣地,其历史地位和宗教重要性被无限的加强,使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争夺的重要“地标”。

  自2017年12月6日,由于美国的介入,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驻以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以来,巴以局势愈演愈烈,并且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让巴以冲突呈现出新形式和新广度。

  无论是以色列的犹太人还是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彼此之间的认知十分狭隘,民族之间根深蒂固的仇恨和不信任感,再加上近年来,大国的多加干预,使得缓解双方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一场持久战。

  到耶路撒冷去

  蔡骏

  走过苏州河

  到耶路撒冷去

  到耶路撒冷去

  走过苏州河

  我的上海火车站

  流浪汉的国王

  我爬上

  硬卧车厢的三层楼阁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我倒卧在

  摇摇欲坠的上铺

  彻夜难眠

  黑暗的车厢

  下铺的男女私语

  一起飞过了长江大桥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向西 向西 向西

  大陇海的冬天

  一把枯黄的种子

  去看清明上河图

  去看洛神赋

  去看武则天

  我坐在西行列车的窗口

  念那首当年的一首诗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先喝一口祖先的奶水

  捧起黄土高原的乳房

  咂吧 咂吧

  我的胃需要黄河的泥沙

  我的肺需要腾格里的风暴

  我的心需要马明心的布道

  兰州

  我来上坟了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我走在戍卒与囚徒里

  捡起一块

  河西走廊的石头

  敦煌的灵魂们

  走下了岩壁

  甩动长袖

  请不要吵醒

  烽火台两千年的小憩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再见吧玉门关

  孤苦伶仃

  我在沙漠里撑起帆船

  疏勒河送我去楼兰

  我的新娘啊

  井上靖的吻留在了你的唇边

  我不能揭起你的红盖头

  请原谅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请给我一炉火焰山

  把我冶锻成铁

  请给我一座达坂城

  让我变成马车夫

  请给我一道坎儿井

  让我钻进融化的雪水

  瞧啊

  土鲁番的葡萄熟了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我是一只年轻的骆驼

  张褰正在我的背上

  思念故乡的明月

  一块绿色的丝绸

  遗失在

  绿洲的胡杨树下

  奔流的塔里木河

  永远都带不走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心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不敢惊动释伽的灵魂

  是龟兹古道上的洞窟

  是喀什噶尔的白色圆顶

  不敢闯进乾隆的安眠

  是一个女人的体香

  还有和田的美玉

  帕米尔

  我的羽毛舒展在我的肩膀上

  飞过了你高高的屋脊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涉过伊梨河

  潜入伊塞克湖

  最后的一匹

  普尔热瓦尔斯基野马

  在我的跨下

  啃着七河草原的嫩芽

  耶律大石的帐篷

  哈剌契丹的宝剑

  都埋葬在

  成吉思汗的马蹄下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突厥语的海洋里

  我走了三大步

  第一脚跨过锡尔河

  第二脚踩进阿姆河

  第三脚陷在卡拉库姆的沙子里

  于是我换上大宛马

  寻找着

  来自东方的大月氏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波斯面纱下美丽的眼睛

  是沙漠里陶瓷的光泽

  波斯波利斯的废墟里

  是大流士的梦想

  阿訇们对胡大的赞歌里

  是十二伊玛目不死的轮回

  在柔巴依的轻声行吟里

  是哈雅姆永恒的智慧

  在拉施特和志费尼的羊皮纸上

  是世界征服者铭刻的石碑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我要听一位阿拉伯女郎

  对我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听阿里巴巴说芝麻开门

  听阿拉丁擦亮了神灯

  听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听底格里斯河的巴格达皇宫

  听幼发拉底河的吉尔伽美修

  听蓝色波斯湾的涛声

  听汉漠拉比的判决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去熄灭所多玛的天火

  聆听

  先知摩西的训诫

  我主耶和华

  赐给希伯来人迦南地

  我看见大卫王

  站在锡安山上祈祷

  我听见有人对我述说

  所罗门王的宝藏

  最大的一笔

  是残破的哭墙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弥塞亚就在我们中间

  带我们去千年天国

  玛利亚在马厩里分娩

  圣婴哭了

  我们听见基督说

  骆驼穿得过针眼吗

  犹大的手发着抖

  耶酥戴上了荆冠

  耶路撒冷的十字架

  福音书为你而敞开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从麦加到耶路撒冷的路程

  用一夜的光阴走完

  登宵和夜游

  从大地的中心

  走上安拉的七层天

  巴勒斯坦的血

  年轻的穆斯林的葬礼

  可怜的阿拉伯母亲

  以色列人的枪

  指着一个民族的心脏

  孩子们

  做完了礼拜你该干什么

  到耶路撒冷去

  不必再迟疑

  到耶路撒冷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