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媳妇是家的调和剂
她照旧天不亮就起床了,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开始准备一家人的早饭。
自从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病不起,整天躺在床上,除了吃药再什么都不愿意吃,眼看着婆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丈夫也一样着急难过,整天唉声叹气,最近丈夫的话明显少了,吃的也少了,也没心思陪儿子玩了,真担心会出什么事情。昨天的晚饭,一家人都吃的很少,就连平常特别喜欢吃的儿子也吃的不多,家庭气氛很压抑,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她一边做早饭一边想着这些事儿,想理出个头绪来。她作为儿媳,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在这个家里,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点什么,必须做点什么。她想先从吃饭开始,先从每个人的思想开始。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婆婆,婆婆整天不吃饭,直接影响丈夫的心情,丈夫行动又影响儿子的情绪,一家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就从婆婆身上入手,今天早上先给婆婆烧点她平常最爱喝的甜拌汤,再炒个她最喜欢的鸡蛋韭菜;给丈夫做软馍馍蘸辣子酱,外加稀饭;儿子最爱吃拉条子,一天三顿都吃不怕,就给他做拉条子,再炒几个小菜。想好了就行动,准备好一切,按序有条不紊地进行。
早饭准备好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她先叫醒丈夫和儿子,让赶快起床准备吃饭。然后来到婆婆的床前,看着静静地躺在床上的婆婆,本来就瘦弱的身体,现在更显得憔悴不堪,她很是心疼婆婆。她边捡起掉在地上的衣服,边轻声喊婆婆:“妈,醒了吗,起来吃点东西吧!”
她坐在床边,拉住婆婆的手,带着恳求的语气说:“妈,我知道您心里难受,一病不起,可这样不行呀,您不吃饭,身体就越来越差,根本无法抵抗住病情,您还没是起来吃点东西吧。”
婆婆的手动了动,嘴张了张,但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摇摇头表示不想吃。
她继续劝慰婆婆:“妈,爸已经走了,您再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办呀……说着说着她有些伤感了……”
婆婆听到媳妇说到老伴了,本来就悲伤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了,放声大哭起来,她紧紧地抓住婆婆的双手,一起哭了起来。丈夫和儿子听到哭声后,都跑了过来,围上在了床边,丈夫看到这种情形,眼睛也酸酸的,不问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子拉过她的手劝她别哭了。她慢慢从哭声中停了下来,又继续劝婆婆:“妈…妈,您要是难受就哭吧,哭出来就好一点了,然后我们起床去吃饭,我为您烧了您最爱喝的甜拌汤,喝完了我们陪您去医院检查身体……”听到这里丈夫和儿子也一起劝说婆婆。丈夫说:“就是呀,妈,听儿媳妇的话,起来吃饭,养好身体……”儿子:“奶奶,您快起来吃饭哟,您快好起来吧,您这个样子,我们都很难受……奶奶……”
婆婆的哭声慢慢的减轻了,睁开眼看着围在床边的儿子、媳妇和孙子,抺了一把眼泪,挣扎着要坐起来,她和丈夫赶紧把婆婆搀扶着坐起来,又帮婆婆擦了擦眼泪。婆婆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接着儿媳,看着站在儿媳身边的孙子颤颤巍巍地说:“我的儿呀,我的宝贝孙子,我的好儿媳,是我不好,让你们担心了……”说着又开始哭了……“我只顾自己难受和悲伤,没有考虑你们的感受,没有想那么多,要不是你们这么有心来劝我,差点儿做出蠢事……”
她听得眼泪扑漱漱往下流,把婆婆的手抓得更紧了,趁势再宽慰宽慰婆婆:“妈,您别这么说,都是我们做儿子儿媳的不好,没有从您的角度去想事,对您理解不够,关心照顾不周,只想得您过些日子就好了,哎,让您受罪了……妈,我抚您起来去喝甜拌汤去……”说着就扶婆婆起床。婆婆躺了好几天了,身体都快虚脱了,她和丈夫搀扶着,起来都很费劲。看这情况不行,她又和丈夫把婆婆安抚到床上躺好。跑到卫生间端来了水,拿来了毛巾,帮婆婆洗了脸,擦了手。收拾好了,去厨房端来了做好的饭菜,婆婆本想自己吃,可是浑身无力,连筷子都拿不稳。她坐到床边上,端走碗,拿起筷子给婆婆喂饭菜。
“妈,来我喂您,只是您不要嫌弃我做的饭哟,我烧的甜拌汤没有您烧的好,您拌的拌汤毛毛的,我烧的疙瘩比较大,您就将就着喝点吧。”起初婆婆不好意思吃,在她和丈夫,儿子的劝说下,慢慢开始吃了。就这样她和婆婆边聊着,边喂婆婆吃起了饭。丈夫和儿子也干脆把饭菜端到了婆婆的卧室里,陪着一起吃饭,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欢乐,一家人在说说笑笑中吃光了她做的所有早饭。
婆婆吃了饭,躺着睡着了,说好的先睡一会,她和儿子带婆婆去医院检查身体,丈夫收拾好去上班。她抓紧时间洗锅刷碗,收拾房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去医院检查了,婆婆的身体没什么大碍,主要还是过度悲伤引起的心绪烦躁不安,精神上受了些刺激,医生也叮嘱回家要多开导安慰,多陪伴,多关爱。在她悉心的照顾下,婆婆的病慢慢转好,心绪也稳定多了。一家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都从悲伤中慢慢走了出来,正确看待,精心过好每一天。
看着又开始忙碌的婆婆的身影,看着丈夫和儿子开心地下棋的样子,她的心里甜甜的,在为这个家的和谐幸福而高兴,更为她的选择和付出而高兴!
图文作者:许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