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洞见》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洞见》读后感100字

2020-08-26 23:00: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洞见》读后感100字

  《洞见》是一本由(美)罗伯特·赖特著作,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2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洞见》读后感(一):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个书名呢?

  

首先这是一本认真研究佛学的书,但那些喜欢人生就是放下》这类伪装成佛学的心灵鸡汤类图书的读者可能受不了这本书。很多人标榜佛系,其实是为了表明自己早已看穿一切,洞见人间一切都不值得了。但这其实不是佛最开始本意,一般人会觉得佛是消极的,所以假装看穿一切,不争不抢就是佛系。其实不是的

佛是积极的。而且佛提供的方法论更是积极的。只是佛的流传过程,很多心法由于一般老百姓接受不了,所以被改得面目全非。所以,如果你内强大,但同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欣赏佛的金刚霹雳一面,不妨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至少按这本书里的一个说法,如果你真的修习了佛的方法论,不管你是入世还是出来,你都不会被任何强烈情绪劫持。只有不被情感劫持,你才能面对人生真正的困难

  《洞见》读后感(二):《洞见》本质

  

《洞见》有一章的内容,对事物“本质”是这样定义的,我们外界感知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包含了大量我们无法察觉加工,通常是围绕原始感官数据建立一套理论,然后把这套理论成事物的本质,因此这种“本质”是我们额外添加上去的、带有明显情感元素东西,并非事物自身与生俱来的“本质”。但我男朋友是个笨蛋根本看不懂这段内容,于是,我用我的一种解释,给他讲通了,本书对于本质的看法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世界的五彩斑斓,是因为物质对光的反射原理。当阳光普照万物,从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便进入我们的眼睛,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光明色彩。其实,颜色及颜色的划分只是人定义出的一种概念,物体本身并不呈现任何颜色。颜色感不过是人类眼睛中的视锥细胞受到光的刺激后,将光能转化神经冲动,呈现在我们大脑内的感觉状态也就是说,颜色只是大脑划分出的一种感应形式,颜色并不会脱离开大脑而独立存在。因此,万物的颜色,不过是大脑对于“感觉”的处理结果,而且,由于其他动物跟人类的眼神经细胞构造并不相同,因而呈现出的感觉状态也并不相同,人类视网膜拥有红、绿、蓝三种视锥细胞,而猫的视网膜却只有绿和蓝两种视锥细胞,所以猫眼中万物的颜色,一定比人眼中的颜色要单调很多,但某些鸟类则拥有四种视锥细胞,而我们这种三种视锥细胞的动物,就怎么都无法想象出鸟类视觉中的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绚丽多彩。但人类和鸟类所看到的世界,可是同一个世界。那么,到底是人眼中的万物景象是真实的呢,还是鸟类眼中的万物景象是真实的呢?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事实上,眼见的也不是事物真实的本质呈现。或许,真实的世界,根本是无法用眼睛这种器官所能感受的。而一切以人脑维度所探寻出的事物本质,都不是事物的本质,因此,你的脸,你的身体,你的头发,你乡的山,小河和天空的云朵,其实都不是你所看到那的样子。想想,是不是细思极恐?

  《洞见》读后感(三):睡不着了数绵羊也是冥想吧

2017年,我关注到英语世界的两本好书。尤瓦尔·赫拉利的《Homo Deus》(未来简史)和罗伯特·赖特的《Why Buddhism Is True》(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这两位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我拜读过中英文两个版本,赖特的《道德动物》对我的影响也很大。

《未来简史》和《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我是同步阅读的,两两对照,其中的观点竟然有一些同根同源的感觉。

两本书的内容都颠覆认知,刷新世界观。阅读体验当然是震撼的,阅读过程中,时时感慨于作者的视野和见识。

断断续续读完这两本书,17年也差不多过完了。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生活一如既往的忙碌,项目的胶着状态让我劳心费神,阅读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当时绝对没想到,我会与之前读过的某一本书结缘,更没想到它会给我后来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意义。

2018年九月份,一位联合出版公司的编辑找到我,希望我能翻译《Why Buddhism Is True》这本书。现在想来,以当时的情况,没做什么犹豫就接下这项翻译工作,真的只能是源于内心对这本书的喜爱了。

现在,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以《洞见》之名上市了。收到样书时,想想从2017年最初知道这本书开始,到接下翻译工作,再到成书的此刻,这期间的种种,不禁唏嘘感慨。

前两天,出版方的编辑发信息给我,邀请我帮忙写一篇评论出来。我向编辑坦言,自己平时很少写严肃评论,但是作为曾经和这本书最近的人,倒也有平常读者不一样的视角和体验。写下来,一方面是一种分享,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交代吧。

在中文版上市之前,英文原版的《Why Buddhism Is True》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译为《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开始时,它只是在以万维钢、李录等为代表的精英阶层传播,后来,《为什么佛学是真的》便逐渐被各个圈层的人们注意到,在豆瓣上,英文原版的评分也一路飙升到8.7分。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是对英文原名的直译,直白、有吸引力,但是在我看来,它也会把书引向了另外的方向——佛学。这就很容易给不熟悉/不知道其到底为何的读者造成误导,认为这本书的内容玄之又玄,甚至怀疑它艰涩难懂、令人生畏。

最终,出版方将书名定为《洞见》,一方面概括了书的内容,另一封面,一下子让这本书的内涵更加宽广了,也打消了我一直以来对书名的顾虑。

书的核心内容很朴素、真实。赖特的所谓“佛学是真实的”,其实并未涉及超自然的内容,更多的是对佛学做通俗的阐释。可以看出,赖特始终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不过是发现了佛学在描述人类问题以及如何超越我们的自然状态,过上更快乐、更平静的生活方面做得更好。

赖特认为,我们都生活在电影《黑客帝国》的母体之中,“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虚幻,人生得到升华。他还用了现代科学(特别是他擅长的进化心理学)的方法检验了这套理论。

赖特曾亲身做过“内观”派冥想的训练,虽然成就不算很高,但也受益匪浅。他说人的行为由基因决定,很多情绪和感觉并不一定有利于个人福祉。因此你需要观察它,认清那不是真的你,摆脱它的控制,做真正有益于个人的选择。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你可以冥想。具体方法很简单,大概类似放空,摆脱一切牵扰。

我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突发事件。老父亲面临早期肺癌术后恢复的各种情况;耗费了四年心力的项目命悬一线,反复的谈判也都徒劳无功。每天起床都浑浑噩噩,感觉“苦”得很,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又无比地焦躁。

实在无奈之时,我便尝试着打个坐,冥想了一番。我并没有专门修习冥想,只是按着书中讲的,专注呼吸,放空心思,效果却出乎意料地好。根据书中所讲,我所享受的恐怕仅仅是冥想最浅层的一点好处,那深层的裨益,自然需要各位自己探索了。

202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我们都经历了无比奇幻的一段日子。即使没有人贩卖焦虑,我们恐怕也很难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在此多事之秋,读一读《洞见》这本书,让科学和佛学教会你平常心。

我们都知道,睡不着时,数绵羊有助于入眠。或许数绵羊也算是一种冥想吧,短暂的放下自己的感觉,自然心神宁静,安然入睡。

  《洞见》读后感(四):王路:如何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看佛教?

  

很多年前,我在驾校学车,交规老师讲了个案例:有人在高速上开车,突然冲出来一条狗,他赶紧打方向,撞到护栏,死了。“人命比狗命值钱,”老师说,不过,他又补充道,“假如没死,再来一次,他还是会打方向。”

伯特•赖特的《洞见》里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理智还没就位,身体的指令已经发出了。身体的反应往往比理智快。用一句大白话说,“做事不经过大脑”是非常正常的,是人人都会出现的情况,而且越是在关键的时候,越容易这样——来不及让大脑去处理,它太慢了。

我们办一件事,如果要跑很多部门,经过不同人的协调,往往就会很慢。但我们不知道,总以为有人在故意拖延。其实,大脑也是这样,它并不是一个“司令部”,按照罗伯特的说法,大脑中有很多不同的模块,它们需要彼此协调,甚至冲突,这就是为什么“经过大脑”得到处理结果往往会慢。

鸡汤书籍往往讲些肤浅而无法实践的东西: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心?理由很简单。就好比你是一名小员工,你提个需求,不一定能得到别的部门的支持。我们总以为自己是老板,“要做自己的导演”,其实根本不是。大概好比实况足球游戏,我们大脑里有一堆“群演”,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群演走向舞台中央,我们以为自己是导演,命令他们站向舞台中央的,其实不是。

佛教把这叫“无我”。我们对很多事情是做不了主的,对自己都做不了主。

从进化论角度上说,我们是被奴役的。奴役我们的不是某个神灵,而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见了美貌异性会出现生理反应,我们就受这种设定的奴役。

然而,在自然选择的价值体系中,有一条核心原则存在内在矛盾——自然选择让我们倾向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加重要。于是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首要考虑目标。自然选择创造出种种不同的视角,让人觉得自己的视角总是比其他视角更真实。比如,人认为粪便恶心,苍蝇却受它吸引。

这种受限制的视角会让我们偏离真相。比如,喝红酒的时候,同样的酒分别标上10美元和90美元,90美元的标签会让大脑内侧眶额叶皮层更活跃,从而得到更多快感。那么,到底是红酒让我们兴奋?还是大脑让我们兴奋?或者标签让我们兴奋?

不能不承认,人类有点儿像计算机。计算机会受到输入信息的控制,操作者发出指令,它就相应工作。同样地,生物也受到输入信息的控制。对人类而言,我们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切,构成了输入信息的集合,我们受这些控制。看到好看的,就忍不住去看。佛教称为“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而“自由”“解脱”,就是不再受这些“输入信号”的控制。

怎样才能做到呢?——让理智,而不是感觉去应对。我们受奴役,是受感觉的奴役,理智则有望帮助我们冲出奴役。不过,我们对理智和感觉的认识往往不够。《洞见》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并不是靠理智战胜情绪的。

假如理智和情绪交手,理智基本上都要落败。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通过“想通某件事”让自己不再烦恼,很可能是自欺欺人。不过,有望靠理智引燃另一种情绪,让它与之前的情绪交手。

比如说,半夜突然想吃巧克力,假如控制住了,很可能不是因为理智说服了我们,不是通过半夜吃巧克力对健康有害等抽象模糊的概念,而往往因为理智引导我们想到身上的赘肉,体重秤上怵目惊心的数字,这种恐惧和厌恶的情绪,战胜了馋的情绪。是一种情绪战胜另一种情绪。认清这一点,对“自律”的实践相当重要。

但也有个问题,你怎么能保证,理智会把你真正需要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引发出来?换句话说,怎么能保证想吃巧克力的时候就想到体重?

这需要练习。尤其是通过冥想。不是说在冥想的时候去考虑体重,而是说,在冥想的时候,锻炼自己观察、觉知自身状态的能力。

本书澄清了一种流行的误解——冥想不是要让人变得更加感性。所谓“专注当下”也绝非让人放弃长远的规划,恰恰相反,是为了在更宏大的视野下审视当前。冥想是为了理智,不是为了感觉。

作为一名进化心理学家,罗伯特•赖特非常理性。在禅修中,他曾有过巨大震撼。有一次,他在冥想中,“看见”或“听见”大脑中一个模块对另一个模块说“你搞砸了”。就像旁观者看两个不同的人对话。罗伯特第一次有了“你搞砸了”这句话不是从自己脑子里出现的体验。于是他相信,自己可以不再背负这种折磨。

不过,事实不像他当时想象的——可以不断重复那种震撼体验并再也不苛责自己。那种程度的震撼,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他依然会对自己苛责,只不过苛责的频次和严重程度都降低了不少。

于是,他去阅读更多佛教哲学书籍,与佛学专家交流,并养成每天冥想的习惯。他原本已经通过对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知道人类生来就陷入幻觉,但幻觉到底有多深,多么无底,却是在深入研究佛教之后才体会到的。他一度觉得佛教太“激进”,可反过来用现代心理学审视佛教,又觉得合情合理。

身为科学家,他的审视常常比佛教徒更加客观中立。他阅读《四念处经》,经中说人类身体里充满种种不净,这正是应当观想的对象。但他发现今天的冥想老师总是教人“停下来,闻闻玫瑰花香”,极少有人教人“停下来,闻闻粪”。

他还发现,佛陀认为比丘应当“心怀惭愧”,但现实中的冥想老师,很少让学生心怀惭愧。他也直面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因为冥想的修习变得缺乏同情,对其他人的幸福更漠然?可能性是存在的。书中也不讳言有冥想能力很强的老师习惯性骚扰心理薄弱的学生。

罗伯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佛教,很多时候,他的见解比狂热的宗教徒更令人信服,也更容易让对宗教抱有疑虑和警惕的人抛下成见,重新审视佛陀的教导。

  《洞见》读后感(五):当佛学遇上现代科学,究竟何以为“我”?

  

当一本书名字中含有“佛学”,还要说佛学是真的,你就应该明白它至少观点比较激进。这也就是我们将其改名为“洞见”的部分原因。

它的英文书名Why Buddhism is True直译过来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具体来说,这本书是用进化心理学来解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虽然原版书名里有佛学的字眼,验证的也是佛学的观点,但它其实并不是一本佛学书。在我看来,它应该算是一本科普书,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一本哲普(哲学普及)书——因为书中也从一些哲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进化心理学教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他出版过不少作品,比如《道德动物》和《神的演化》,其中讲进化心理学的《道德动物》我大学时就拜读了,对我影响很大。这一次,赖特要用达尔文主义中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佛学。

《洞见》的内容主要来自罗伯特·赖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佛学与科学”课程,而创作契机则可追溯到2003年。

当年,罗伯特·赖特第一次参加了静默冥修之旅,这次旅行开启了他随后十几年对佛学的系统性研究和对正念自控的不断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将佛学与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之间相互印证。

这本书正是作者这十几年研讨实践的成果,他在书中以科学精神检验佛学的观点与其推崇的静坐力量。

赖特是进化心理学教授,而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自然选择如何设计人类大脑。

在几亿年漫长的进化中,自然选择赋予了人类聪明的大脑。然而,这种自然选择的设计常常会误导、甚至会奴役我们。在我们的大脑里,从不曾真正存在过一个掌控自身、始终恒定的独立“自我”,我们引以为傲揭示的事物的本质,也不过是人类贴在物外的感觉标签。不知真相为何,不知何以为我,正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痛苦根源,而在进化中受到的“动物性”束缚,又让我们无以解脱。

可能有很多人会问,进化论和佛法是冲突的吗?当然不是,事实上,佛法也支持进化,因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拥抱变化以及否定永恒不变的存在。

2500多年前,在几乎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背景下,释迦摩尼通过冥修对人性根本状况进行了深刻洞察,而在此洞察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主张,竟是可以通过现代科学对人脑的认识、对进化心理学的理解来印证的。因此,佛学几千年前提出的道德主张、精神追求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和现代科学一致的对人性的洞察。

赖特的所谓“佛学是真实的”,其实并不以宗教信仰为依附,他排除了佛学中超自然现象的部分,而只讨论释迦摩尼最早对于人类状况最基础的洞见和理解。可以看出,赖特始终是一个自然主义者,他不过是发现了佛学在描述人类问题以及如何超越我们的自然状态,过上更快乐、更平静的生活方面做得更好。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阐述佛学对人脑基本状况的观察、理解、洞见,并通过进化心理学的知识求证了佛陀当初说的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

第一,我们的快乐是基因设计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众生皆苦);

第二,我们的各种情绪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快乐和烦恼都是“错觉”(诸法无我);

第三,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自然选择为大脑提供了7个思想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大脑,轮流坐庄(诸行无常);

第四,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赋予内涵,我们一直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色即是空);

第五,大脑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通过冥修,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正念自控)。

书的后半部分,则着重于讲述了如何帮助无法摆脱“烦恼”和“苦”的现代人。

绝大部分时间,人的大脑是处于一种“自动驾驶”状态,大脑模块“轮流坐庄”——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其实和条件反射没有太大差别——这就是自然选择设计的人类大脑。人到底如何才能看清自己、掌控自己?

佛学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实践方法,就是冥修。

大家可能都知道,苹果公司的传奇CEO乔布斯是佛教徒,静坐冥修带给他很大的创意,《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也有天天静坐冥想的习惯。

罗伯特·赖特也正是因为参加了静默冥修课程,才开始了对佛学的研究和思考,并试图从进化科学的角度进行佐证,进而有了这本书。

按照佛陀的说法,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秉持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痛苦,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但是,赖特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由自然选择创造,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尽管如此,你还是有能力、有办法让这个世界同事是一个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

在冥想中,我们要随时观察产生的各种感觉,用心体察自己的感觉,这将有助于我们更用心地观察每天的生活,也就意味着负面的感觉对我们的控制会变弱。

另一方面,冥想某种意义上是与“现实世界”隔离(有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某一时刻的“放空”也具有同样的效果),担忧的事情、迫切的愿望和后悔的情绪都会变少,如此一来,我们便不再被感觉所劫持,不再做感觉的奴隶,也就能超越“烦恼”和“苦”,更好的掌控自己,同时看到更客观、更真实的世界,体会到世界的美好。

不管赖特的创作初衷为何,我们都应该说,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全新之门,让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角度、用更加理性的思维去看自己、看众生、看世界。

《洞见》就像《黑客帝国》里提供的红色药丸那样告诉我们,你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但是通过正念自控,你能够见山是山,然后又见山不是山,最后真实地见山是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