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学习读后感锦集
《一生的学习》是一本由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149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样的纯净之至,恐怕现世难以企及。但,这不妨碍我们反思,朝之努力。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家长,老师,或者自己看,在里面都涉及了很多一些浅薄但是又引人深思的问题。
●克氏的东西 需要给那些小朋友读读比较适合!现在看他的东西反而觉得他怎么那么像那种站在高处讲道理的训导主任!道理通是通,但训导主任的话走个过场也就忘记了!
●古印度一直流转至今的教育思想理应重视和学习,觉得和中国儒家教育思维相差蛮大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家食。沉于书海,就是为了遇见你们,多一个值得活这一遭的理由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一):一本有爱的书
这是一本非常宏大的书,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本离经叛道的书,对宗教、国家、任何有权威的人发起了质疑;这还是一本有感情的书,没有一章不提到爱的重要性。全书没有现实和功利的色彩,但给人启发,让内心平静。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二):人这一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看微博上经常有人提起作者的名字和这本书。认真的阅读以后真的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这里面有一句话,爱孩子,是和他们有内心的沟通,使他们受到正确的教育, 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敏感,有智慧,完整的人。
开始,阳光灿烂、风和日暖一切都很美好,不思考意义、不在意未来,生活就是生活,你甚至没有"生活"这个概念,但你觉得这是你最会生活的时候;
后来,你忙成狗、忙成猿,忙成了各种动物。你总觉得努力这几年,对改善生活很重要。即使你甚至不知道现在的生活那里需要改善、向哪个方向去改善。
最后,你终于有空闲时间了,或者说你被迫有空闲了。工作稳定了,有足够的金钱了,你没有理由再去努力拼搏。终于你必须停下来的时候,你发现你不会生活了。
忙、学习、服从权威、寻找榜样,很多时候只是我们寻找安全感的方式。我们通过让各种方式来逃避直面自我。我们不愿意去了解自己,而且借助外界的评价系统来判定自我。我们也不愿意从自我出发,去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相反我们思考怎样让别人觉得我的生活是他们想生活。
我们没有足够的自信用标准判断自己生活,因为在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躲在模式、规范里面。我们所受的教育,所遇见的人,鲜有例外;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何况去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什么是自由的人?什么是完整的生活?这应该是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四):没有爱就不要奢望幸福
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反反复复在强调,要想获得永久的幸福平和,那么只能通过观察自己、认识自己。而且这个是没有办法通过什么成功人士或者心灵导师的那些所谓的方法达到。只有自己沉淀下去好好体验,那么那些个想要的幸福最终都会得到。这是一个完整地过程,不是像我们这样局限地关注的片段。
如果你想幸福、自由,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是这样的。就好像是搜索引擎一样,你输入什么,便会得到什么相关的结果。
而之前我这个人就是太过于关注目标和未来,忽略了现在。我以前总结了经验,那些成绩好的人和社会上成功的人都是没有心、爱的人,因为他们就像是机器一样极为自律并且高效,所以我一旦出现各种散漫磨叽的症状时,就会深深的嫌弃自己。后来我也尽量让自己变得高效,却发现自己非常的冷漠,没有自己的想法,我说的都是别人的一些观点或者是想法。我一直强迫自己应该怎样,应该怎么做会更加接近目标。现在想来这本书就是当头一棒,即使你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时,也不见得是幸福和快乐的。而现在我开始反思那些成绩好的人、成功的人并且感到幸福的人,一定是心中有爱的人。不然凭借冷漠的心,魔鬼也难以坚持到底。
好好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才是唯一获得自由幸福的途径。你想做什么的时候就不必担心技巧或者其他一些外在的东西。就像你想唱歌,因为没有音响设备、歌词,随口哼哼也是可以的。
《一生的学习》读后感(五):教育孩子,帮TA建立自觉机制
此时此刻,办公室有人把键盘敲得轻脆响亮,只能听着Lisa Ono沙哑呦口的中文《何日君在来》,把感慨了一早上的《一生的学习》书评写下来。作为今天能量循环的开始,真是不错。
书从“教育是什么?”开始,指出教育者应帮助TA探求、了解“现在存在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帮助知道“怎样”,而不是“什么”。只有人们觉察到了自我内心的观念,觉察到了种种的种族上、国家上、政治上、宗教上的偏见,才能有完整的行动。当一个孩子建立了自觉自省的能力,所有的经验、知识都会自由地传递到TA身上。
这是教育与生活的意义。
Krishnamurti继而解释了当今世界的危机。人们内心的混乱,使他们看到的世界也混乱。和平,无法通过强迫实现,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在感官欲望的驱使下,人们痛苦却执著地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战争就是这一驱力下的极端手段。并假惺惺地安慰自已和别人说,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但过程和结果不是同样重要吗?结果是过程的结果,什么样的手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政治下的约束限制,是为了维护它的建立者的安全感,但无法给人们带来内心的宁静。执政者却不愿人们知晓这一道理,因为这可能使人们不再遵循他们造就的权威。制度,是恐惧和曲解的产物。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看透政治的本质,有政府或无,谁或谁当权,都不重要,我们更关心是自我内心的认识,对更真实本质世界的认识,我们关怀这认识过程中必须有的爱。意识到这些,我们就不会愤青,不会说敏感词,不会担心去喝咖啡。
一生的学习,打开封面之前,你不会对这样简单的归纳有过高的期望。期望即欲望,无欲即无执着,这是自由。
最后,Krishnamurti又帮我解了一题,所有的真正宗教,最终都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状态,这种追求,靠的是耐心、尊重和慈爱来实现,而不是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