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之春》观后感100字
《切尔诺贝利之春》是一部由小野败仔执导,于越 / 森中人 / 冷泉夜月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动画 / 灾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还好是在漫画的基础上动起来,不然让国人去画动画还真是不放心
●对切尔诺贝利很有兴趣,尤其是在311之后再看,更是情绪复杂。
●居然是国产,可惜作品是法国的,配音的朋友声音磁性很强,严肃沉重的作品。
●也只有燃也做这方面了~~切尔诺贝利核的泄漏预示着那个红色帝国的衰落~~
●看得我心疼。
《切尔诺贝利之春》观后感(一):切尔诺贝利之春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而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造成的危害则更加严重,死伤者至今难以计数。2008年的又一个春天,漫画家艾玛纽埃尔乘坐火车来到此地,准备深入隔离区,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在这片仍留有深深创伤的土地上两个月的生活。
《切尔诺贝利之春》观后感(二):简介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而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造成的危害则更加严重,死伤者至今难以计数。2008年的又一个春天,漫画家艾玛纽埃尔乘坐火车来到此地,准备深入隔离区,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在这片仍留有深深创伤的土地上两个月的生活。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32周年的今日,为您带来《切尔诺贝利之春》,谨以此纪念过去事故中的死难者。
《切尔诺贝利之春》观后感(三):切尔诺贝利没有春天
黑白的画面,平缓的语气,没有观点,只有陈述……然而,却像一片压顶的乌云笼罩着观者,沉重的让人窒息。
没有恐惧,因为被蒙蔽的不知道下一步将被投入熔炉;没有哭泣,因为眼泪不足以表达悲伤;没有流血,因为比流血还要疼痛;没有呼喊,却有种声音像丧钟撞击着脑壳……
春天来了吗?
伤痛消逝了吗?
疑问已被锁入石棺。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而事故中释放的高能辐射造成的危害则更加严重,死伤者至今难以计数。2008年的又一个春天,漫画家艾玛纽埃尔乘坐火车来到此地,准备深入隔离区,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在这片仍留有深深创伤的土地上两个月的生活。
32年过去了,这不仅仅是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是整个人类的悲鸣。时代发展,能源的高需求,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择。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清理人、逆行的英雄,而是能回家吃饭的父亲,恩爱的丈夫,孝顺的儿子。一家人平凡的生活,国家稳定的发展。